![高二语文备战期末考试之文言文阅读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3b6b29667f9cf7dda7d190ea7c4952/a03b6b29667f9cf7dda7d190ea7c49521.gif)
![高二语文备战期末考试之文言文阅读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3b6b29667f9cf7dda7d190ea7c4952/a03b6b29667f9cf7dda7d190ea7c49522.gif)
![高二语文备战期末考试之文言文阅读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3b6b29667f9cf7dda7d190ea7c4952/a03b6b29667f9cf7dda7d190ea7c49523.gif)
![高二语文备战期末考试之文言文阅读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3b6b29667f9cf7dda7d190ea7c4952/a03b6b29667f9cf7dda7d190ea7c49524.gif)
![高二语文备战期末考试之文言文阅读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3b6b29667f9cf7dda7d190ea7c4952/a03b6b29667f9cf7dda7d190ea7c495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备战期末考试之文言文阅读(1)更多资源请加QQ:218092249,783838564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恢字弘达。幼聪颖,年七岁,能通《孝经》《论语》义,发擿无所遗。既长,美风表,涉猎史籍。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宣武之难,逃在京师。高祖义兵至,恢于新林奉迎,以为辅国将军。建康平,还为冠军将军、右卫将军。天监元年,为侍中、前将军。二年,出为使持节、征虏将军。四年,改授后将军、郢州刺史,持节如故。义兵初,郢城内疾疫死者甚多,不及藏殡,及恢下车,遽命埋掩。又遣四使巡行州部,境内大治。十三年,迁散骑常侍、益州刺史,使持节如故,便道之镇。成都去新城五百里,陆路往来,悉订私马,百姓患焉,累政不能改。恢乃市马千匹,以付所订之家,资其骑乘,有用则以次发之,百姓赖焉。普通五年,进号骠骑大将军。七年九月,薨,时年五十一。遣中书舍人刘显护丧事。恢有孝性,初镇蜀,所生费太妃犹停都,后于都下不豫,恢未之知,一夜忽梦还侍疾,既觉忧遑,便废寝食。俄而都信至,太妃已瘳。后又目有疾,久废视瞻,有北渡道人慧龙得治眼术,恢请之。既至,空中忽见圣僧,及慧龙下针,豁然开朗,咸谓精诚所致。恢性通恕,轻财好施,凡历四州,所得俸禄随而散之。在荆州,常从容问宾僚曰:“中山好酒,赵王好吏,二者孰愈?”众未有对者。顾谓长史萧琛曰:“汉时王侯,藩屏而已,视事亲民,自有其职。中山听乐,可得任性;彭祖代吏,近于侵官。今之王侯,不守藩国,当佐天子临民,清白其优乎!”坐宾咸服。(节选自《梁书·萧恢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B.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C.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D.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义兵,指起义的或为正义而战的军队,犹义师;也指以恢复被推翻的王朝为宗旨而组织起来的军队。B.出,一般指京官正常外调,而《琵琶行》“予出官二年”的“出”则是因罪贬谪。C.中书,当时所施行的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的简称,舍人是其主要官员的官职名。D.藩,有屏障的意思,古代封建王朝用诸侯国来保护王室,所以称诸侯的封国为“藩国”。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恢聪颖好学,深受朝廷赏识。他童年就通晓一些儒家著作,并善于解说疑难,长大后又涉猎史书;后来遭逢乱世,走上仕途,得到了明帝和高祖的重用。B.萧恢倾心为民,治政卓有成效。他刚到郢州就命人及时埋葬病死者的尸体,并派使者巡察辖区;在益州又巧妙化解了官府与百姓在交通方面的矛盾,百姓因此得利。C.萧恢恪遵孝道,乐于救济他人。人们都认为,正是因为他的真诚感动上天,其母亲的眼疾才得以治好;他担任过四州刺史所得的俸禄常常用于行善施舍。D.萧恢谈古论今,富有政治眼光。他在荆州时曾表示,汉朝的王侯应当帮助天子治理百姓;现在的王侯情况不同,更应当注重保持自身清白廉洁的品行。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陆路往来,悉订私马,百姓患焉,累政不能改。译文:(2)既觉忧遑,便废寝食。俄而都信至,太妃已瘳。译文: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孙洙,字巨源,广陵人。羁丱①能文,未冠擢进士。包拯、欧阳修、吴奎举应制科,进策五十篇,指陈政体,明白剀切。韩琦读之,太息曰:“恸哭流涕,极论天下事,今之贾谊也。”再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治平中求言,以洙应诏疏时弊要务十七事后多施行,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乞增谏员以广言路。凡有章奏,辄焚其稿,虽亲子弟不得闻。王安石主新法,多逐谏官御史,洙知不可,而郁郁不能有所言,但力求补外,得知海州。免役法行,常平使者欲加敛缗钱,以取赢为功,洙力争之。方春旱,发运使调民浚漕渠以通盐舸,洙持之不下,三上奏乞止其役。旱蝗为害,致祷于朐山,撤奠,大雨,蝗赴海死。寻干当三班院②。三班员过万数,功罪籍不明,前后牴牾,吏左右出入,公为欺奸。洙革其甚者八事,定为令。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先是,百官迁叙,用一定之词,洙建言:“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诏自今封赠荫补,每大礼一易,他皆随等撰定。元丰初,兼直学士院。澶州河平,作灵津庙,诏洙为之碑,神宗奖其文。擢翰林学士,才逾月,得疾。时参知政事阙,帝将用之,数遣中使、尚医劳问。入朝期日,洙小愈,在家习肄拜跽,偾不能兴,于是竟卒,年四十九。帝临朝嗟惜,常赙外赐钱五十万。洙博闻强识,明练典故,道古今事甚有条理。出语皆成章,虽对亲狎者,未尝发一鄙语。文词典丽,有西汉之风。士大夫共以丞辅期之,不幸早世,一时悯伤焉。(节选自《宋史·孙洙传》)【注】①丱: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②三班院:北宋前期的人事管理机构,负责统计、考核、差遣三班使臣。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B.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C.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D.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未冠,指男子未满二十岁。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加冠之礼,以示成年。B.“制科”指皇帝临时设置科目选拔特殊人才的制度,因皇帝的命令称“制”,故名。C.“元丰”是宋神宗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位皇帝可有一个或多个年号。D.跽,古人坐时臀部贴脚后跟,臀部离开脚后跟呈跪姿,上身挺直,就是“跽”,表示恭敬。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洙年少登第,深受时人器重。他未冠考中进士,后被包拯等人举荐参加制科考试,进献五十篇策论,陈述政事切中事理,被韩琦誉为“今之贾谊”。B.孙洙直言进谏,为官革除弊端。担任同知谏院时,他应诏上疏列举时弊和要务,并请求增加谏官数量;主管三班院时,明察官吏欺奸的弊端,革除其甚者。C.孙洙请求外任,为民阻止苛政。他不满王安石驱逐谏官御史,主动请求补任地方官职;在海州知州任上,常平使者欲多征缗钱以求政绩,他极力争辩。D.孙洙学博言雅,文风典雅华丽。他熟悉典章旧制,谈论古今之事很有条理,且出口成章,对人不说粗鄙之语;他的文章典雅华丽,有西汉之风。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发运使调民浚漕渠以通盐舸,洙持之不下,三上奏乞止其役。译文:(2)时参知政事阙,帝将用之,数遣中使、尚医劳问。译文:1、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内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B.吏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C.“诏”是指帝王的命令或文告,常见的表达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制、诰、敕、谕等。D.谥,是他人给予死者的一种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有褒有贬。2、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吏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武官员的任免、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B.致仕,又叫致事、致政、休致,指官员退休。C.行人,可指出征、出行的人,亦是使者的通称。D.诣阙,“阙”是古代皇宫前面两边的楼台,又指宫殿或朝廷,“诣阙”即到宫殿或到朝廷。3.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通过“举孝廉”,可形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良好风尚。B.永嘉,年号。年号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故能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康熙皇帝。C.吏部,古代官司署之一,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其长官称吏部尚书。D.少牢,古代祭祀时只有羊、猪的称“少牢”,牛、羊、猪齐备的称“太牢”。天子祭祀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超擢、迁、进、黯都是表示职务任免的词,除黯外,都是表示升职。B.“三考”指古代官吏考绩之制,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三年一考,九年三考,按结果决定升降奖惩。汉以后,各朝一般均采“三考”制。C.丧归制是我国古代丧葬制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官员遇到自己的父母去世,要弃官居家守制丁忧,服满再行补职。但是为了应对各种时局,“夺情”可以合法地不守礼制。D.“赠”指在官员生前或死后赐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以表彰官员对朝廷的贡献。1、B[B项,吏部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武官由兵部掌管,科举由礼部掌管。]2、A[A项,吏部只掌管文官的任免、升降、调动,武官事务归兵部掌管。]3、B[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4、D[“生前”错,“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文言文参考答案(1)更多资源请加QQ:218092249,783838564一、1、C[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本题应结合语意及句子结构进行分析。“虞”指忧虑、忧患,“内外多虞”指内外忧患颇多,语意、结构均完整;而“明帝”则应作“以恢为宁远将军”的主语,故“虞”后应断开,排除A、B两项。“东宫”即太子,“东宫建”意为“立太子”,语意完整;“太子舍人”为官名,根据语境,任“太子舍人”的应为萧恢,而非“东宫”,故“东宫建”后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C。]2、C[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本文涉及的时代是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当时还没有施行三省六部制。]3、D[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根据原文“汉时王侯……清白其优乎”,选项中“汉朝的王侯应当帮助天子治理百姓”不符合原文语意。]4、[答案](1)陆路往返,官府都征用私人马匹,百姓视为祸害,历任刺史不能改变。(得分点:“悉”“患”“累政”各1分,句意2分)(2)醒后感到忧愁惶恐,于是寝食难安。不久都城信使到了,说是太妃已经痊愈。(得分点:“忧遑”“俄而”“瘳”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萧恢字弘达。萧恢自幼聪明,七岁时,便能通晓《孝经》《论语》的义理,解说疑难没有遗漏。他成年后,仪表美好,博览史书。南齐隆昌年间,明帝担任宰相,内外忧患颇多,明帝于是任命萧恢为宁远将军,率领一百名士兵保卫东府,并且授任他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立太子,萧恢任太子舍人。宣武之难时,萧恢逃匿于京师。高祖所率领的义军到来,萧恢在新林迎接,被任命为辅国将军。建康平定后,萧恢返回,改任冠军将军、右卫将军。天监元年,担任侍中、前将军。天监二年,萧恢出任使持节、征虏将军。天监四年,萧恢改任后将军、郢州刺史,照旧任使持节。义军最初起事时,郢州城内有许多人因疫病死亡,来不及安葬,等到萧恢就任后,即刻下令将这些尸体掩埋。他又派遣四位使者巡视郢州各地,使得州内大大安定。天监十三年,改任散骑常侍、益州刺史,照旧任使持节,从小路到镇所。当时,成都距离新城有五百里,陆路往返,官府都征用私人马匹,百姓视为祸害,历任刺史不能改变。萧恢就购置一千匹马,交付所征用的人家,供其骑乘,到有用时就依次征发,百姓因此得利。普通五年,萧恢晋升官爵名号为骠骑大将军。普通七年九月,萧恢逝世,享年五十一岁。朝廷派中书舍人刘显料理丧事。萧恢有孝顺的品性,刚开始镇守蜀地时,生母费太妃仍住在都城,后来在都城患病,萧恢并不知道。一天晚上,萧恢突然梦到他回都城侍候生病的母亲,醒后感到忧愁惶恐,于是寝食难安。不久都城信使到了,说是太妃已经痊愈。后来,费太妃又患上眼疾,长期失明,有一位从北方来的道人慧龙得到治愈眼睛的方法,萧恢请他来治病。慧龙到后,空中突然出现一位圣僧,等慧龙下针后,太妃豁然开朗(双眼又能看见东西),众人都认为这是萧恢的真诚(感动上天)所致。萧恢为人豁达宽厚,不吝惜钱财,喜好施舍,共任四州刺史,所得的俸禄随后就散发。在荆州时,萧恢曾经从容地问宾客幕僚:“中山王喜欢饮酒,赵王喜欢做官,二者哪个更有害?”众人没有回答的。他回头对长史萧琛说:“汉代的王侯,不过是国家的屏障而已,管理事务治理百姓,自有专门职位。中山王听音乐,可以任其性情行事;彭祖代管政务,近于侵犯职责。如今的王侯,不用守卫藩国,应当辅佐天子管理百姓,清白廉洁的品行才是更重要的吧!”在座宾客都深感佩服。二、1、D[聚焦辨析重点。四个选项中第一、八两处不同,“群臣进秩事理各异”,从语法角度分析,“群臣进秩”和“事理各异”是两个各自独立的主谓短语,中间要断开,排除A、C两项。“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畅王言”和“重命令”是两个对称的动宾短语,中间应断开。排除B项,选D项。]2、D[D项,调动积累,判断正误,《鸿门宴》中有“项王按剑而跽”的句子。“跽”不都是表示恭敬,也可表示警戒。]3、B[解答本题时,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可按如下步骤:第一步,细化选项,文题对应。A项对应原文“未冠擢进士”至“今之贾谊也”;B项对应原文“同知谏院”至“定为令”;C项对应原文“王安石主新法”至“洙力争之”;D项对应原文“洙博闻强识”至“有西汉之风”。第二步,细心比对,排除干扰。B项,“应诏上疏”是在兼任同知谏院之前,颠倒时序。]4、[答案](1)发运使征调民夫疏通漕渠来使盐船通行,孙洙与他对抗不让步,多次(或“三次”)上奏请求停止这项徭役。[“浚”(疏浚,疏通)、“以”(连词,表目的)、“止”(使停止,废止)三处各1分。大意2分](2)当时参知政事职位空缺,皇帝将要任用他,屡次派遣中使、尚医前往慰问。[“阙”(空缺)、“数”(屡次,多次,再三)、“劳问”(慰问)三处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孙洙,字巨源,是广陵人。童年时就擅长写作文章,未满二十岁就考取了进士。包拯、欧阳修、吴奎举荐他应试制科,孙洙进献策论五十篇,阐述为政要领,明明白白,切中事理。韩琦读了策论,叹息说:“恸哭流涕,透彻论述天下事,这是当今的贾谊呀!”两次提拔后任集贤校理,掌管太常礼院。宋英宗治平年间要求臣民上书言事,因为孙洙响应诏命上疏陈奏十七件当时的弊病和紧要事务后大多得以施行,(朝廷让他)兼任史馆检讨、同知谏院,他恳请增加谏员以便广开言路。但凡他上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楼房加固施工方案(3篇)
- 2025年山西省职教高考《语文》核心考点必刷必练试题库(含答案)
- 《国防动员法》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
- 2025年池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武威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枣庄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专题05 名句名篇默写(第3期)
- 消防工程维修合同书
- 广西二手房买卖合同
- 建材购销合同格式范本
- 2025年度院感管理工作计划(后附表格版)
- 励志课件-如何做好本职工作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社区警务规范考试题库
- 2025中考英语作文预测:19个热点话题及范文
- 第10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一)(讲义)(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 暑假作业 10 高二英语完形填空20篇(原卷版)-【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二英语暑假培优练(人教版2019)
- 卫生院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语文七年级下字帖打印版
- 儿童尿道黏膜脱垂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第2版)》王建辉教案 第7课 有效处理投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