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1页
冀人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2页
冀人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3页
冀人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4页
冀人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人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2021-2022)

目录1《水到哪里去了》 22《小水珠从哪里来》 73《水的状态变化与什么有关》 124《露和霜》 185《雾和云》 246《雨和雪》 297《地球上的水循环》 348《雨水侵蚀地表》 399《沙洲的形成》 4410《人类与地表环境》 5111《种类繁多的植物》 5812《观察细胞》 6313《看不见的微生物》 6814《看得见的微生物》 7415《发霉和防霉》 7916《怎样才省力》 8617《撬杠的学问》 9318《轮轴的秘密》 10119《滑轮的作用》 10720《斜面的作用》 11421《自行车》 12022《机器模型大比拼(一)》 12823《机器模型大比拼(二)》 13624《机器模型大比拼(三)》 142

冀人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全册全单元教学设计1《水到哪里去了》【教材分析】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观察水到哪里去了”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建构水蒸发的概念。活动2“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认识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量。应用与拓展“水在什么情况下蒸发得更快”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实验观察等活动,进一步探究水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验观察、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探究水的蒸发现象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尊重证据,主动与他人分工合作、沟通交流,尊重他人、综合考虑他人意见,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水的蒸发现象。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温度越高,暴露面越大,液面附近该物质的蒸气密度越小,蒸发越快(即一定时间内蒸发量大)。在相同条件下,各种液体蒸发的快慢不一样。从分子运动观点看,蒸发是由于在相同时间内从液面逸出的分子数多于由液面外进入液体的分子数所致。学生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学生对水结冰、冰融化成水比较熟悉,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归纳出什么是蒸发。2.能说出水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科学探究1.能根据蒸发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根据生活经验对影响蒸发的因素作出假设。3.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水蒸发、蒸发吸热等信息。4.能运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5.能用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结论。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蒸发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温度计示数变化的数据。3.能采用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影响水蒸发因素的实验设计。4.能综合考虑多人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举例说明蒸发吸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准备】课件、湿布、烧杯、温度计、温水、玻璃片、滴管、秒表等。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导入:(课件出示晾晒衣服和地上积水消失的图片)用水洗过的衣服,晾晒之后会变干;雨后水泥路面上的积水,天晴后便很快消失了。这些现象是怎么回事呢?2.提问:衣服和路面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呢?(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观察水到哪里去了。(1)引导:请你想一想路面上的雨水都渗到路面下了吗?衣服上的水飞到空气中了吗?(2)假设:我认为路面上的雨水和衣服上的水可能变成了水蒸气。(3)观察:指导学生在黑板上用水写一个“水”字,其他学生观察“水”字的变化。(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结果。(5)思考:这种变化是在什么温度下发生的?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6)小结: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7)解释:湿衣服和路面上的水到哪里去了?2.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1)引导:请你用手指蘸少量温水,抹在额头或手背上,仔细体会有什么感觉。(2)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3)出示实验方法:选取两支同样的温度计,分别记下当时的温度;将其中一支温度计的液泡在水中蘸一下,然后取出放置在空气中;观察两支温度计示数的变化。(4)提示:杯中的水要放置在室内1个小时以上;要测量烧杯中水的初始温度,使杯中水与空气温度相同。(5)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中。教师巡视指导。(6)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7)讨论:温度计的示数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8)小结: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探究水蒸发的快慢与什么有关。(1)提出问题。提问:水蒸发的快慢与什么有关?(2)作出假设。引导: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要让衣服干得更快些,你有哪些方法?假设:我认为水可能在温度高、水面上空气流动快、与空气接触面积大的情况下蒸发得更快。(3)设计实验。设计: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中。教师巡视指导。交流:组织学生交流分享设计的实验方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最后形成比较完善、统一的实验方案。(4)实验观察。学生在小组内,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中。(此环节建议让学生在课后完成。)(5)得出结论。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并相互补充与评价。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总结:水的温度越高,水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越大,水面上空气流动越快,水就蒸发得越快。2.应用知识,解释现象。(1)出示:教材第4页中的两幅图。(2)讨论:为什么洒些水,会感觉凉快些?炎热的夏天,为什么在树林里会感到凉快些?(3)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4)小结:夏天教室洒水、待在树林里感觉凉快,是因为水在蒸发过程中会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感觉凉快一些。2《小水珠从哪里来》【教材分析】本课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水珠从哪里来”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阅读等活动,指导学生建构水蒸气凝结的概念,并解释生活中的水蒸气的凝结现象。应用与拓展“设计防雾眼镜”目的是通过阅读、设计等活动,指导学生根据水蒸气凝结的条件,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设计防雾眼镜;培养学生技术设计和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观察、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水蒸气凝结现象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证据、作出判断,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尊重他人,形成统一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的重点是认识水蒸气的凝结。自然界中的水始终都处在周而复始的循环状态中。地球表面的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时逐渐冷却,并以空气中的尘埃微粒为核心发生凝结现象。正如凝固是熔解的反过程一样,液化(凝结)是汽化(蒸发)的反过程。实验证明,所有的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这个温度叫液化温度,液化温度与压强有关。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水和水蒸气是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并认识了水的蒸发,这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归纳出什么叫做凝结。2.能列举日常生活中水蒸气凝结的实例。科学探究1.能从水蒸气与水之间的联系中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根据生活经验对探究问题作出假设。3.能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水蒸气凝结的相关信息。4.能用科学语言、简单图示等方式记录整理实验信息。5.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水蒸气的凝结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设计防雾眼镜。3.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能综合考虑大家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水蒸气的凝结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准备】课件、烧杯、热水、玻璃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等。《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导入:(播放倒入半杯热水,过一会儿杯盖上出现水珠的视频)往保温杯里倒入热水,把盖拧好,过一会儿拧开杯盖,会发现杯盖上有许多小水珠,这是怎么回事?2.师提问:杯盖上的小水珠是怎样生成的?生回答交流汇报(二)作出假设1.引导:为了认识杯盖上的小水珠是怎样生成的,不妨我们这样来思考:如果杯子里没有水,杯盖上会有水珠吗?盛有冷水的杯盖上有水珠吗?如果杯盖是热的,能生成小水珠吗?2.交流:学生根据以上问题在小组内进行交流。3.假设:我认为,小水珠的形成可能与水蒸气和冷的物体接触有关。(三)实验观察1.掌握方法。(1)讲解实验方法:向两只相同的烧杯内,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用酒精灯给其中一块玻璃片加热;把加热过的玻璃片和常温下的玻璃片同时分别盖在两只烧杯上;观察两块玻璃片发生了什么现象,并记录下来。(2)记忆:学生回忆实验方法,并进行复述、记忆。(3)出示注意事项:加热玻璃片时,要注意均匀加热,防止玻璃片碎裂;实验中要细心操作,认真观察记录。2.实验观察。学生分组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中。教师巡视指导。(四)得出结论1.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2.讨论:两个实验中的条件有什么不同?根据这些实验条件和现象,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3.小结: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五)实践应用1.解释现象。(1)讨论:从冰箱里拿出的易拉罐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2)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2.设计防雾眼镜。(1)引导:冬天,从室外走进室内时,眼镜片会变模糊,使我们看不清东西。戴眼镜的同学遇到过这种情况吗?你能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吗?(2)讲解:我们通常把这种现象叫做“镜片起雾”,这会给戴眼镜的人带来很多不便。起雾的原因是:镜片温度要比室内温度低,室内的水蒸气就凝结在镜片上产生了很多小水滴。今天我们就根据起雾的原因,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也就是怎样不让水蒸气生成,设计一款防雾眼镜吧!你可以查阅有关资料或借鉴某些实物模型进行设计,并用简图表示出来。(3)设计:学生分组设计防雾眼镜方案,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中。(4)汇报:组织学生汇报自己设计的防雾眼镜方案,引导学生从科学性和新颖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拓展活动:水蒸气凝结实验材料:烧杯、试管、试管夹、冷水、热水等。实验方法:1.在两只烧杯内分别装入半杯热水。2.把盛有热水和冷水的试管,分别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里(注意试管不要接触热水)。过一会儿,观察试管外壁,会发现装有冷水的试管外壁上有水珠,装有热水的试管外壁上无水珠。3《水的状态变化与什么有关》【教材分析】本课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化冰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温度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过程的主要因素。应用与拓展“搜集水的三态变化应用的实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等活动,了解人们利用水的三态变化可以做很多事情。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的主要因素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注重证据、作出判断,能与他人合作探究、沟通交流,尊重他人、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温度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的主要因素。水受热可以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受冷可以变成水;水受冷到一定程度可以变成冰,冰受热融化又可以变成水。冰、水、水蒸气之间的相互变化叫做水的三态变化。水是液体状态(液态),冰是水的固体状态(固态),水蒸气是水的气体状态(气态)。当冰吸收足够的热量时,会由固态变成液态的水,如果吸收更多的热量,它又会变成水蒸气。大多数物质都是以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形式存在的,这三种形式叫物质的状态。增加或减少热量会改变物质的状态。当给物质加热时,达到一定的温度固体会熔化液体,液体会进一步变成气体。每种纯净的物质都有自己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每种物质也有自己沸腾的温度,这个温度叫沸点。当物质熔化或沸腾时,它的温度会保持不变。只有在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前后,它的温度才会发生变化。当物质释放热量时,在沸点开始由气体变成液体;在熔点会由液体变成固体。当然不同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是不同的,如氧气的熔点是-218℃,沸点是-183℃;水的熔点是0℃,沸点是100℃;医用酒精的熔点是-114℃,沸点是78℃;铅的熔点是327℃,沸点是1740℃。【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水有冰、水、水蒸气三种状态,认识了水的蒸发和水蒸气的凝结,这些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温度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过程的主要因素。2.能举例说出水的三态变化应用的实例。科学探究1.能从水、水蒸气、冰的三态变化的角度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温度与水结冰和水沸腾的信息。3.能用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温度与冰融化和水沸腾的信息。4.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5.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冰融化和水沸腾与什么有关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实验方案和结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举例说出水的三态变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课件、冰、烧杯、酒精灯、温度计、铁架台、三脚架、陶土网、托盘天平等。【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出示北方地区“夏天流水,冬天冰瀑”的自然景观的图片或视频)同学们,你欣赏过这样的景色吗?这样的景色有什么不同?2.提问:水在不同状态之间是怎样变化的?这些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二)掌握方法,实验观察1.引导:冰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水?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水蒸气?影响水的状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吧!2.播放:实验方法课件,提示学生注意实验的过程和方法。3.出示实验图片和实验方法:将一定质量的冰放在烧杯内,测出冰块的初始温度和质量,并记录下来;用酒精灯加热烧杯,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冰化成水及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两分钟,观察水又会有哪些变化;停止加热后,测量水的质量。4.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并将观察到的数据记录下来。(三)分析现象,得出结论1.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图,并画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中。2.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3.讨论:从化冰实验的曲线图中,我们发现在冰化成水和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虽然酒精灯在不停地加热,但是冰水和水的温度却没有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呢?结合实验现象和曲线图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当冰融化、水沸腾时,它的温度会保持不变。只有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温度才会发生变化。)4.小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这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变化,在变化过程中温度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的主要因素。(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讲述:人们利用水的三态变化可以做很多事情。例如,利用水结成冰保存食物等(出示冰糕、蒸馏水的图片)。让我们搜集更多的实例,并与同学交流。2.作业: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水的三态变化应用的实例。3.交流:教师择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评价。【教材知识解析】沸腾沸腾是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之一。给液体加热,当液体升高到一定温度时,液体内部涌现出大量的气泡,升到液面破裂开,放出气体。这时,不仅在液面,而且在液体内,即整个液体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叫做沸腾。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在外界确定的压强条件下,液体的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这个温度叫做沸点。外部压强改变时,液体的沸点也随着改变。当外部压强增大时,沸点升高;外部压强减小时,沸点降低。譬如,高压锅内的压强可以达到2个标准大气压,其中水的沸点约为120℃;而在珠穆朗玛峰顶的气压大约只有1/3个标准大气压,在那里水烧到72℃就沸腾了。在相同的压强下,各种物质的沸点不同,利用这一性质,可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馏。如对石油进行分馏,按照沸点由低到高,先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不同的产品。凝固和熔化物体由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开始凝固的温度叫凝固点。水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水的凝固点又叫冰点。物体由固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开始熔化的温度叫熔点,冰的熔点是0℃。冰雪熔化为水也称融化。凝华和升华物体由气体状态不经液体状态直接变成固体状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固体状态不经液体状态直接变成气态状态的过程,叫升华。4《露和霜》【教学目标】1、认识露和霜及其形成的原因。2、能树立标准化的科学观测意识,能推测出自然界中露和霜的形成。3、能通过模拟实验,制造“露”和“霜”。【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人类与环境会相互影响。利用气温的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科学服务于生活。第__1__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秋季的早晨,我们经常会看到植物的叶子上有一些小水珠,人们称它为露。等天气再寒冷一些,我们就会在地面上、瓦砾间看到一些白白的小冰晶,人们称它为霜。同学们,你们猜测一下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呢?A:我认为秋天的时候看到露是下小雨了。B:我认为深秋或冬天有霜是因为下小雪了。C:我认为是因为温度降度,空气中的水变成的。我们来探究一下吧!二、活动探究活动一:探究露的形成假设:对于露的形成原因,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请同学们猜想一下:A:我认为露是天上掉下来的或是从叶子里渗出来的?B:会不会和水蒸气凝结有关呢?C:露出现的时候天气就比较冷,空气也比较潮湿。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你的假设吧!实验方法:往外壁干燥的烧杯里加入冰块和水,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空气的温度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观察烧杯外壁出现的现象,并记录下来。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依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结论。小组成员汇报。其他小组成员提问、补充。观察到:烧杯外壁有小水珠。思考:空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有什么不同?分析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周围的空气不断降低,降低到0℃时,水开始逐渐结冰,形成冰水混合物。根据实验结果推向自然界中的露是怎样形成的?小结:夜间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近地面的物体表面发生凝结,就形成了露。 当堂训练 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当堂检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诗句中我们得知,人们在()时间可以看到露。A、春天B、秋夜C、冬季【板书设计】露和霜露霜温度降低露和霜第__2__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露和霜及其形成的原因。2、能树立标准化的科学观测意识,能推测出自然界中露和霜的形成。3、能通过模拟实验,制造“露”和“霜”。【教学重点】 认识到人类与环境会相互影响。【教学难点】 利用气温的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科学服务于生活。【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到了露的形成,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知识点吧!1、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2、夜间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的物体表面发生凝结,形成了露。3、露是水的液态。二、探究活动二:探究霜的形成我们已经知道,当秋天天气较冷时,水蒸气会在植物表面凝结形成露。露是液态的水。那么,当气温低于0℃时会怎样?A:结成冰B:凝固成冰接下来,我们先来猜想一下!假设:我认为,霜是()形成的。先来看一下如何进行实验。实验方法:往一个黑色外壁的金属杯内装一些冰块,往冰块里撒些盐,用温度计测出杯中冰块的温度,观察杯壁有什么现象,并记录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要求: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小组总结。小组成员汇报。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提问、补充。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低于0摄氏度。这是为什么呢?食盐放在冰上,使温度上升,会让冰更快融化。氯化钠溶于水后可以使其凝固点降低,所以加氯化钠后使碎冰的凝固点降低至气温以下,加速冰的溶化。(1)在冰中撒一些食盐,冰的凝固点降低,碎冰块刚从冰箱里拿出,冰本身的温度低于0℃;(2)食盐溶解变成盐水的过程中是需要吸收能量以克服溶质分子间的引力,所以是吸收热量的,导致温度降低;(3)温度计的示数不准等。思考:实验结果能否验证我们的假设?自然界中的霜是怎样形成的?小结:当温度低于0℃以下时,近地面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结成小冰晶,这就是霜。三、应用与拓展如何预防霜冻霜的出现,会给农作物带来或多或少的伤害,在发生霜灾次数较多的地区,人们是如何应对霜灾的呢?提示:同学们可以通过搜集资料或请教农民伯伯,把你得到的信息做成宣传册,展示给同学。 【当堂训练】 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小冰晶,这就是()寒冷的冬日早晨,我们会在室内的窗户上看到一层冰花,这是()A、霜B、雾C、露【板书设计】露和霜温度<0℃凝华成冰凝华成霜5《雾和云》【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露和霜的成因之后,进一步认识雾和云的形成过程。本课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探究雾的形成”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雾形成的原因。活动2“认识云的形成”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云是怎样形成的。应用与拓展“设计除雾方法”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设计多种除雾方法,体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技术设计和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利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探究雾和云的成因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证据、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主动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尊重他人、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的重点是认识雾和云的成因。【学情分析】在北方,雾多出现在深秋、冬季和初春时节的后半夜至早晨。这个时节的夜晚时间较长,并且夜间气温下降速度较快,空气温度较低,在相同的大气压下,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更容易达到饱和程度,气态水更容易凝结为液态水滴,这些水滴悬浮在近地面,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雾。云和雾的形成过程相同,两者均是气态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但云处于离地面较远的高空,而雾在离地面较近的低空。五年级的学生对云和雾很熟悉,但是他们不清楚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这些都为学习本课提供了认知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归纳出雾和云的形成原因。科学探究1.能从雾、云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对雾和云的形成原因作出假设,并说明假设的依据。3.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4.能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有关信息。5.能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的方法得出活动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致。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雾和云的形成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利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3.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实验方案。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科学技术可以降低大雾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师准备】烧杯、广口瓶、酒精灯、冰、塑料袋、记录表、课件等。【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教学过程】课时安排:建议安排1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导入:(出示大雾天气人们出行的图片及课件)在春、秋季节的早晨,我们常会看到眼前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清,这就是雾。关于雾你都知道什么呢?2.提问:雾是怎样形成的?(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探究雾的形成。(1)作出假设。引导:置身于雾中,我们会感觉到又冷又湿,在雾中穿行之后,会在发丝、眉毛上出现小水珠。根据这种现象,你认为雾可能是怎样形成的呢?假设:我认为雾的形成需要具备的条件可能是水蒸气和冷空气。(2)设计实验。讲解:出示教材思维导图及案例图片,讲解设计思路。A.确定实验要素。根据假设确定该实验的要素为:水蒸气和冷空气。B.构思抽象的实验模型。先想出更多的获得水蒸气、冷空气的方法;再采用组合法构建抽象模型,并用文字和图记录下来。C.设计具体的实验模型。根据具体的实验冬件,从抽免模刑中选择科学、可行、简便、有效、安全的作为实际操作模刑,并设计出且体的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设计: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并将设计方案记录在《科兴兴生活动手册》第6页中。汇报:指定一个小组代表汇报设计方案,其他学生倾听并作补充和建议。修改:根据大家建议,修改自己组的实验方案,使其更科学、合理。(3)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6页中。(4)得出结论。汇报:请小组代表说一说自己组是怎样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小结:水蒸气遇到冷空气会形成雾。推想:根据实验结果,推想自然界中的雾是怎样形成的。认识云的形成。(1)引导:我们常看到天空中有时白云朵朵,有时乌云密布。你知道云是怎样形成的吗?(2)思考:云和雾出现的高度有什么不同?水蒸气升到高空会怎样?(提示: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会降低6摄氏度。)(3)假设:水蒸气升到高空遇到冷空气凝结成小水滴就形成了云。(4)引导:我们可以参考活动1的方法,设计探究云的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观察实验现象。(5)实验:学生分组活动,将活动给术比小丁册)页中。(6)推想:根据实验结果,推想云是怎样形成的。3.综合得出活动结论。总结: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面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会形成雾;小冰晶当达到一定数量时便形成云。(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引导:大雾天气,能见度比较低,会影响车船行驶、飞机升降,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阻碍和安全隐患,那么我们怎样进行除雾呢?2.提示:根据雾的形成原因,大胆想象,设计一种除雾方法,可以是给大气除雾的方法,也可以是给汽车玻璃除雾的方法等。3.设计:学生分组设计除雾方法。4.交流:交流自己组设计的除雾方法,其他人倾听,并给予补充和建议。根据建议修改自己的除雾方法,使其更方便、实用。5.小结:这些除雾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减小甚至消除大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的影响。课下,我们可以在雾天试一试自己设计的方法,看看效果怎样。6《雨和雪》【教材分析】本课按照认知过程设计了“探究雨的形成”一个活动,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讨论、推理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应用与拓展“认识人工降雨”目的是通过阅读资料、分析资料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人工降雨的形成过程,体验人工降雨可以降低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沟通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利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探究雨的形成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证据,作出判断,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尊重他人、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雨和雪的成因。【学情分析】雨是由云里的云滴(小水滴及小冰晶)形成的。一般云滴都很小,半径多在0.002~0.015毫米。云滴变成雨滴降落下来主要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云里的水蒸气不断在小水滴及小冰晶上凝结、凝华,使云滴增大;另一个是云滴在上升、下降的运动过程中会不断相互碰撞、并合,使云滴越来越大。当云滴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会降落下来。这时,如果低空气温在0℃以上,降落下来的就是小水滴,这就是雨。雪花生长在既有冰晶又有过冷水滴的混合云里。在这种云里,过冷水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不断地凝华在冰晶上,使冰晶不断增大形成雪花。雪花在下落过程中又相互连在一起,形成雪片。如果低空气温在0℃以下,雪片在降落过程中不会融化,落到地面便是雪。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水的蒸发和凝结,在探究雾的形成活动中已经体验了设计实验方案的方法和过程,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了认知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归纳出雨和雪的形成原因。科学探究1.能从雨、雪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对雨的形成原因作出假设,并说明假设的依据。3.能设计出探究“雨的成因”的实验。4.能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有关信息。5.能运用分析、概括、推理等方法得出活动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致。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雨和雪的形成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运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设计雨的形成的实验方案。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大家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人工降水等技术可以降低自然灾害对人类牛活的影响。【教师准备】酒精灯、烧杯、火柴、记录表、课件等。【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教学过程】课时安排:建议安排1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出示下雨和下雪天气的图片或课件)每当天空乌云密布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快要下雨或者下雪了,雨和雪都是常见的天气现象。天空中没有大水库,为什么会经常降雨或降雪呢?2.提问: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二)联系实际,猜想假设1.引导:下雨时,天上的云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出示白云和乌云的图片。)白云中的水蒸气凝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来越多(或越大)时白云就变成了乌云。天空中有了大量的乌云说明降雨就要来临了。通过以卜分析,你认为雨的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2.假设:我认为雨的形成可能和白云有关(山部具大量的水蒸气遇冷形成大量的云。)(三)提供思路,设计实验1.讲解:设计实验思路。先根据假设确定实验要素;再根据实验要素设计实验条件;然后根据实验条件构建抽象的实验模型;最后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具体的实验模型,并设计实验方法、步骤及主要事项。2.设计: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将设计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7页中。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实验方案,其他学生倾听并进行补充。(四)实验操作,观察现象1.讲解:根据教材中的实验模型,讲解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2.实验: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7页中。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实验快的小组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五)分析现象,得出结论1.比较:实验中的各要素分别模拟的是自然界中的什么?2.推想:(出示教材16页下图)根据图片推想自然界中雨的形成过程。3.比较:下雨和下雪时天气有什么不同和相同?4.推想:根据雨的成因,推想雪是怎么形成的,要求在《有学学生活动手册》第7页中。5.小结:江河湖泊中的水受太阳的热蒸发在高空遇冷凝形成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云遇冷凝结,多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当低空温度高于0℃时,降落的就是雪。(六)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比较:(播放冰雹成因的视频)比较冰雹与雨的成因有什么不同。2.解释:(播放人工降雨的视频)请回答人工降雨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7《地球上的水循环》【教材分析】本课是“水循环”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一节综合课。本课按照“分析综合”的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研究陆地水循环”目的是通过阅读讨论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地球上的水在陆地和大气之间的循环过程。活动2“研究海陆水循环”意在通过阅读、讨论等活动,引领学生认识地球上的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的循环过程,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应用与拓展“写一篇科学童话”,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图片,写一篇有关小水滴旅行记的童话,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自然界中水循环过程的理解,体现科学与语文的整合。通过木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循环的探究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学情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是循环运动的:江、河、湖、海等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热,不断地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水蒸气在空中受冷变成云,云随风飘动,变成雨、雪等落下来。降落在地面的雨水和融化了的雪水(或雪),有的又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去了;有的流入江、河、湖;有的渗进地里成为地下水,部分地下水又流出地面形成泉水,流入江、河、湖;江、河、湖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水在海洋、天空和陆地之间的循环运动永不停息。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露、雾、云、雨、雪等天气现象的形成过程,他们知道江、河里的水在不停地流入大海,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了认知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综合说出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2.能说出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科学探究1.能从水体的动态变化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获取有关水循环的信息。3.能用科学的语言、简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4.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水循环的过程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3.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举例说出水在地球上的循环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教学重点】认识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教学难点】认识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教具准备】地球上的水循环的视频和图片、记录表等。《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地面的河流不停地流向大海,却不会干枯;年年下雨下雪,天空中的水怎么也降不完呢?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2.提问: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循环运动的呢?(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研究陆地水循环。(1)讲解:(出示陆地水循环图片)讲解观察方法。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有几种状态的水,有几种天气现象。根据水的三态变化规律和各种天气现象的成因,分析水在陆地和大气之间是怎样循环的。(2)观察:学生分组观察图片,分析水在陆地和大气之间的循环过程,将分析结果用文字和箭头画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8页中。(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用科学的语言描述陆地水循环的过程,其他学生补充,完善后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8页中。(4)小结地面上的江、河、湖、植物中的水,受热蒸发为水蒸气,飞散到空中,遇冷后形成雾或云,云随风飘动,变成雨或雪等降落回地面。2.研究海陆水循环的过程,推想海洋和大气之间水循环的过程?(2)观察:学生分组观察图片,分析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的循环过程,将分析结果用文字和箭头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8页中。(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活动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4)讨论:水在陆地和海洋之间是怎样循环的?人畜饮用自然界中的水在循环过程中,产生了哪些天气现象?(5)总结:地球表面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到大气中,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变成雾和云。有的云在当地上空形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有的云飘到其他地方形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汇聚成江河,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知识延伸——水循环的意义。(1)引导:降水是地球表面和地下所有淡水的来源,水循环更新了地球上可用的淡水资源。假如地球上的水停止了循环,会产生什么影响?(2)讨论:如果水循环停止,那么天气现象会发生什么变化?地球上的水资源会发生什么变化?会对动植物和人类生存产生什么影响?(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学生倾听之后做补充。2.知识拓展——写一篇科学童话。作业:阅读教材第20页图片,写一篇关于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科学童话,要求科学、生动、有趣。【板书设计】第7课地球上的水循环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8《雨水侵蚀地表》【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以识了雨、雪的成因及地球上的水循环之后,进一步认识水对地表的影响。本课设计了“流动的雨水对地表的影响”一个活动,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交流等活动,认识雨水在流动过程中对地表产生的影响。应用与拓展“认识强降雨带来的灾害”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来了解强降雨带来的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沟通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雨水对地表侵蚀作用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证据、作出判断,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雨水对地表的侵蚀。雨水侵蚀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地理现象。这种侵蚀作用能使土壤、土体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雨水侵蚀是水力侵蚀(包括面蚀和沟蚀)的一种形式。雨水侵蚀是土壤侵蚀的重要类型之一。雨水侵蚀分为面蚀、潜蚀、沟蚀和冲蚀几类。【学情分析】面蚀又称片蚀,是分散的地表径流从地表冲走表层土壤士粒的现象。面蚀现象主要发生在没有植被或植被稀少的坡地上,是雨水侵蚀中最基本的一种侵蚀形式。面蚀又依其侵蚀方式和外部表现形态划分为溅蚀、层状面蚀、结构状面蚀、沙砾化和鳞片状面蚀。面蚀所引起的地表变化是渐进的,不易为人们所觉察,但它对地力减退的速度是惊人的,涉及的土地面积往往是较大的。潜蚀是地表径流沿士层的垂直节理、劈理、裂隙或洞穴集中渗入土层内部进行机械的侵蚀和溶蚀作用。千奇百怪的喀斯特地貌就是潜蚀作用造成的,另外在垂直节理广泛分布的黄土地区也相当普遍。沟蚀是集中的线状水流切入地面形成侵蚀沟的一种水土流失形式,按其发育的阶段和形态特征可细分为细沟、浅沟、切沟侵蚀。沟蚀是由片蚀发展而来的,但它显然不同于片蚀,因为一旦形成侵蚀沟,土地即遭到彻底破坏,而且由于侵蚀沟的不断扩展,坡地上的耕地面积会随之缩小,使曾经大片的土地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冲蚀主要是指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搬运、沉积。它的前奏是我蚀,我蚀主要是指雨滴溅落对土壤颗粒的冲击作用,它可以改变表层土壤结构,有利于地表径流发展。冲蚀是土壤侵蚀的主要过程,冲蚀的标志是地表形成大小不等的冲沟,山洪和泥石流是地表冲蚀的极端发展结果。五年级学生对降雨现象并不陌生,他们经常会看到雨水有一定的冲剧作用,但没有进行过有目的的观察和分析,这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了认知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什么是侵蚀。2.能举例说明雨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科学探究1.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探究性的问题。2.能通过模拟实验来获取雨水对地表影响的信息。3.能利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4.能通过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5.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表现出对雨水侵蚀地表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2.能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强降雨对地表和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教师准备】水、托盘、塑料瓶、土壤、小石子、木块、有关雨水侵蚀地表的调查等。【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课时安排:建议用1课时完成。【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导入:(课件出示两张地面上有一道道沟壑的图片或者相关视频)请学生仔细观察大雨过后,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2.提问:你知道这一道道沟壑是怎样形成的吗?根据学生回答顺势导入新课。(二)作出假设1.引导:当雨水较大时容易形成一条条溪流,溪流对地表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根据学生回答做出假设2.假设:溪流可能会将地表的土壤冲走,形成一条条水沟。(三)实验观察1.引导: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实验呢?2.出示实验方法:先用土壤、小石子在托盘中制造一个小景观,再将托盘斜放在水槽里,最后挤压装水的塑料瓶,让水从瓶盖上的小孔喷出,浇在土壤上。3.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提示:(1)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2)组装模型时要注意沙和土的量以及底部托盘放置的角度,水流要保持合适的高度,要控制好水流的大小。(3)实验前提醒学生认真仔细观察斜坡上土地的形态;实验中注意观察土壤有什么变化,以及流到水槽里的水是什么样的。(4)可以更换实验材料反复多做几次。4.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0页中。教师巡视指导。(四)得出结论1.引导学生交流分享汇报:说一说你们看到了哪些现象,降雨前后的土地发生了什么变化?2.讨论:根据实验现象,我们能得出什么实验结果?3.小结:流动的雨水携带着泥沙等向低处运动,在土壤表面形成小沟,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和其他地方的流水汇合。水流聚在一起力量是很大的,它会不断地带走更多的土壤和岩石,河沟也就不断地被拓宽了,流动的雨水就是这样不断地侵蚀着地表。4.引导学生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黄土高原地表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将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0页。(五)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强降雨是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当某一地区连续降雨时,会暴发山洪泥石流等,造成水库垮坝、房屋被冲塌、交通和电信中断,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一些强降雨带来的危害的资料,下面我们进行交流。2.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并进行综合概括,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0页中。3.作业:将我们搜集的强降雨带来的危害相关资料整理分享。【课下拓展活动】水流对岩石的侵蚀实验材料:相同香皂2块、细绳2根、托盘2个等。实验方法:1.将两块相同的香皂用细绳拴住吊起来。将其中一块吊在水龙头旁边的水管上,另一块吊在水龙头的下面2.打开水龙头让水缓慢地滴下来正好落在香息上,每分钟滴五六滴。3.让水龙头滴10分钟,关掉水龙头,观察两块香皂有哪些不同。思考:如果水龙头继续滴水10分钟,水龙头下面的香息会变成什么样呢?继续放又会造成怎么样的现象。9《沙洲的形成》【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雨水对地表的侵蚀之后,进一步认识流水的冲刷、搬运对地表的影响。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探究沙洲的形成过程”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推想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沙洲是怎样形成的。活动2“光滑的鹅卵石”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鹅卵石的成因。应用与拓展“认识流水地貌”意在通过阅读等活动,引领学生认识冲积扇等更多的流水地貌。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沙洲和鹅卵石的成因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沙洲和鹅卵石的成因。【学情分析】沙洲指河流中的心滩、江心洲以及湖滨附近形成的沙滩的总称,是流水和波浪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沙洲多见于宽阔的平原河流或束窄河道上下方的开阔地段。心滩指位于河床中间的沙质浅滩。在河道中出现对应的两个横向环流,而且底流都指向河床中间时,心滩会不断增长,增高了的心难在枯水期可能露出水面。在心滩上部覆盖了河漫滩堆积物后,便成为江心洲。同河漫滩一样,江心洲可被洪水淹没。河道中有了江心洲,河道便出现分汊现象。由于河流的冲刷和堆积,江心洲会不断向下游移动,有时还会向左或向右移动。我国长江口的崇明岛和湘江中的橘子洲等都是规模较大的江心洲。卵石是经过很长时间逐渐形成的。卵石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岩石风化、崩塌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岩石在河流中被河水搬运和磨圆阶段。自然界中的岩石,经常受到冷热的影响。白天,阳光把岩石晒得很热,夜里,没有阳光照射的岩石变得很凉,时间久了,岩石的内外冷热程度就不一样各部分的热胀冷缩也不一样,内部结构的变化会使岩石产生裂缝。在冬季,存3岩缝中的水会结冰,结冰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膨胀现象,膨胀会产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使岩石的裂缝增大,甚至完全裂开。长在岩缝中的树,会越长越粗,树相会越扎越深,时间长了,裂缝就会被撑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深,最后造成岩石劳全破裂。经过风化作用崩塌下来的岩石滚落到河流中,由于水流是有力量的,所以水流对河道中的岩石有一种搬运作用。河水越多,流速越快,搬运力量就越大。大的、重的石块,搬运的距离近;小的、轻的石块,搬运的距离远。岩石在被河水搬运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河水的冲刷,以及与岩石间的相互磨擦、碰撞,棱角被逐渐磨去,体积逐渐变小,成为圆圆的卵石。五年级的学生对于河流中心的沙洲、河岸旁边的鹅卵石是比较熟悉的,但他们并不了解沙洲是如何形成的,鹅卵石为什么会光滑、圆润,这都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沙洲的成因。2.能推理出鹅卵石的形成过程。科学探究1.能从沙洲的结构中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对沙洲、鹅卵石的形成作出假设。3.能根据实验方法进行模拟沙洲、鹅卵石形成的实验。4.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5.能用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沙洲及鹅卵石的形成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尊重证据,坚持正确观点,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综合大家意见,形成集体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人类对沙洲的好奇是研究其成因的动力。【教师准备】喷壶、水、沙土、托盘、有棱角的小砖块、玻璃瓶、有关流水地貌的图片或课件等。【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的鹅卵石、《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课时安排:建议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应用与拓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导入:(多媒体播放橘子洲的风景视频或者图片)并配以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你到过湖南省长沙市湘江的橘子洲吗?它是什么样的?像橘子洲这样在大河中央由一些沙石堆积成的“小岛”,人们称它为沙洲。2.顺势提问:你知道沙洲是怎样形成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导入本课。(二)作出假设1.讨论:出示沙洲示意图和讨论题。(1)沙洲中的沙石是从哪里来的?(2)沙石在什么情况下会沉降下来?(建议补充一个演示实验,用力晃动装有沙子和水的瓶子,使沙子与水一起转动,然后放在桌子上,过一会水流速度减缓,沙子沉了下来。)(3)大河中的水流速度在什么情况下会减慢?2.引导学生做出假设:沙洲可能是水流从上游携带来的沙石在水流速度减缓时沉降下来形成的。(三)实验观察1.掌握方法。(1)播放:实验方法课件或视频,提示学生注意实验的过程和方法。(2)汇报:指定学生回忆实验方法,然后出示实验图片和实验方法。(3)记忆:学生回忆实验方法,并进行复述、记忆。(4)出示注意事项: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实验中不要将沙子和水撒到桌面上。2.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1页中。(四)得出结论1.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并相互补充与评价。2.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推想自然界中的沙洲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分组讨论,将推想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1页中。3.小结:流水从大河上游携带了大量沙石,当流到中下游河道变宽的方时,流速减缓,沙石沉积逐渐形成了沙洲。(五)知识运用1.出示:洪水冲刷和搬运的图片2.讨论:推想连续一周的大暴雨会使地表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3.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第二课时(一)提出问题1.引导:课前,我们搜集了各种各样的卵石。你在哪儿找到的卵石?卵石的形状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交流)关于卵石,你都知道什么呢?2.提问:卵石是怎样形成的?(二)作出假设1.讲解:卵石多分布在河道里和河滩上。在河道两旁不一定都有高山,但是发现卵石的地方沿河往上游走,可以看到在河流上游两岸有高山。这些高山上的石头有很多纵横交错的裂缝,摇摇欲坠,在山脚下、河道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块。从河的上游沿河往下游走,可以发现:河道中的石块越来越小,棱角越来越不明显,表面越来越光滑,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卵石。2.讨论:你认为鹅卵石可能是怎样形成的?3.假设:鹅卵石可能是上游的石块在河水的搬运和冲刷的过程中变成卵形(三)实验观察1,引导;石块在河水的搬运、冲刷过程中会被磨圆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2.掌握方法。(1)播放:实验方法视频,提示学生关注实验材料和方法是什么。(2)汇报:指定学生叙述实验材料和方法。(3)出示实验方法将3~4块有棱角的小砖块放入大玻璃瓶中,并加入适量的沙和半瓶水,拧紧瓶盖。每位同学依次快速用力摇动玻璃瓶1分钟,观察摇动后小砖块的变化,并记录下来。(4)记忆:学生回忆实验方法,并进行复述、记忆。3.实验观察。学生分组实验,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1页中。(四)得出结论1.汇报: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2.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推想鹅卵石是怎样形成的?3.结论:河流上游的石块,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而形成了鹅卵石。(五)知识运用讨论:在某些海滩上也有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你认为它们是怎样形成的?10《人类与地表环境》【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雨水、河流等自然力对地表的影响之后,进一步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1“人类活动改变地表”目的是通过调查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活动2“辩论会”目的是通过搜集资料、辩论等活动,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破坏地表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活动3“人类保护地表环境的举措”目的是通过搜集资料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人类保护地表环境的举措。应用与拓展“宣传保护地表环境”意在通过搜集资料、制订宣传方案等活动,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保护地表环境的具体做法,增强学生保护地表环境的意识。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分析信息、得出结论、沟通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利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探究人类保护地表环境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证据、作出判断,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人类不合理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人类保护环境的举措。【学情分析】地球上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而人类活动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地表形态和地貌形成过程,从而攻克不利的地形条件,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例如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可使土地利于耕作,减少地表侵蚀;填海造陆、开山筑路、挖河修渠、建造水库、植树绿化等活动,都在不断地塑造着新的地表形态,对人类产生着有利影响。但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也常会产生消极有害的作用。例如人类不合理地利用土地,破坏自然植被,会促使地表加剧侵蚀,加重水土流失,从而加速河床、湖泊和水库淤泥的形成,并使沿岸港口发生淤塞;在山区还可能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我国黄土高原地表侵蚀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就与几千年来人类活动对自然植被的破坏有密切关系。再如,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合理的垦殖和过度放牧,会造成土地荒漠化。据估计,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在过去数十年间吞没了大约65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因此,人类必须很好地认识自然,了解其发展变化的规律,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雨水及河流等自然力对地表的影响。他们通过各种音像资料、报纸杂志对人类开山筑路、建造水库等造福于民的活动和毁林造田、滥伐林木等有害于民的行为都有所了解,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人类改造地表的活动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2.能说出人类破坏地表的行为带来的后果。3.能举例说出人类保护环境的举措,并针对现实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科学探究1.能从黄土高原的成因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通过调查、阅读等方式获取有关人类活动改变地表的信息。3.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4.能采用辩论会、宣传方案等方式,呈现活动的结果。5.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人类改变地表、保护地表环境表现出科学探究的兴趣。2.能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设计宣传方案。3.能与他人合作探究、沟通交流,综合大家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人类活动会对地表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教师准备】有关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等。【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的人类活动改变地表的资料、《科学学生活动手册》课时安排;建议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和“应用与拓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导入:(多媒体播放黄土高原视频或出示相关图片)并配以这样的导入语:很久以前,黄土高原被大量的植被覆盖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林草植被面积逐渐缩小,变成沟壑纵横的荒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生产建设中对植被的破坏造成的。2.适时提问:你知道人类的哪些活动会改变地表吗?(二)实地调查,获取信息1.引导:除了流水等些自然力对地表有影响之外,人类的各种江动过地表变化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对人类的各种活动对地表有什么影响呢?2.调查:以小组形式调查人类各种活动是怎样改变地表的。(该活动安排学生课前进行。)把调查的资料按照对人类有利或有害进行分类,将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2页中。(三)分析信息,得出结论1.讨论:破坏地表的行为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2.阅读:学生阅读“资料”,概括出人类破坏地表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四)运用知识,进行辩论1.提出辩题,确定辩点。(1)讲述:某地由于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数量减少,不足以维持当地的粮食供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提出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的方案。对这一方案,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2)讨论:你认为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这种做法合适吗?学生小组讨论,形成比较一致的观点,然后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分析持各种观点的小组数,如果正、反方小组数差不多,可让学生自动分为两方。)(3)出示:正方、反方辩论观点。正方观点:不增加耕地,我们就会挨饿。反方观点:湖面减少,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2.明确任务,做好准备。(1)讲述:正、反双方先分工定辩(确定一辩、二辩、三辩、四辩)明确各自的任务,围绕观点和任务,分头查阅资料,搜集证据;根据搜集到资料,写出辩论提纲;小组内进行试辩。(2)准备:学生进行小组分工,搜集资料,完成各项准备工作。(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和网址,供学生查阅。)3.明确要求,进行辩论。(1)出示辩论要求:在辩论时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说话;不可进行人身攻击;尊重评委的评判;辩论开始时一辩必须说“老师、评委、大家好”,其余皆可省去;在辩论过程中,辩手可以使用道具、图表等物品作为辅助。(2)辩论:学生开始辩论。注意倾听本方和对方的辩论内容,可以为本方观的论点不断补充新的理由;注意把时论过程中双方提出的主要理由及观点记录在下表中。倾听双方的观点及支持或反赞成的理由对的理由,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2页中。4.反思评价,活动小结(1)观众评价:观众可向正、反方各提问题,由双方选派选手作答。(2)综合评价:结合观众的意见及评审团的意见,宣布获胜方,并简要说明理由。(3)教师总结:点评整场辩论赛。表扬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言辞准确的一方。第二课时(一)提出问题引导: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使地表环境遭到了很大破坏。为了减少对地表环境的破坏,人类开始想办法保护地表环境。你知道人类采取了哪些保护地表环境的措施吗?针对探究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调查、上网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二)获取信息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2页中。(三)整理信息1.提出要求:将搜集到的资料,先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概括;再利用幻灯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幻灯片内容要主题明确,真实具体;版式要图文并茂,形式新颖。2.整理:学生分组整理资料并制作幻灯片。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展示自己的幻灯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四)得出结论1.讨论:人类采取的举措起到了什么作用?2.阅读:学生阅读“科学在线”。3.交流:我国采取了哪些防沙治沙的举措?联合国将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目的是什么?(五)知识运用1.引导: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类破坏地表环境的行为及带来的后果,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类似的行为。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地表环境的重要意义吧!2.要求:通过现场考察或访问,搜集有关资料;整理搜集的资料,概括出宣传主题;根据主题,确定宣传方式(如手抄报、宣传画、幻灯片、网页等);制作宣传材料。3.作业:课下学生根据要求,搜集资料,制作宣传材料,并进行宣传。4.交流:择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学生活动情况,进行评价。11《种类繁多的植物》【教材分析】本课是在中年级学生认识了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之后,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种类,学会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二歧分类。本课按照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比较小草和大树”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引导学生比较小草和大树茎的不同点,认识什么是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学会对植物进行简单的二歧分类。活动2“给植物分类”旨在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制订更多的标准给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二歧分类,深化学生对二歧分类的认识。拓展活动“寻找不开花的植物”目的是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不开花的植物。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通过制订标准对植物进行简单的二歧分类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证据、作出判断,大胆质疑、追求创新,乐意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尊重他人、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会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二歧分类。【学情分析】二歧分类法是将特征不同的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并进行分类。教学中可能会涉及以下几种分类标准。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茎的木质部发达,坚硬,直立,寿命长,多年生长。草本植物茎的木质部不发达,茎、枝柔软,植株较小,一般为一年生或二年生,多数在生长终了时,其整体或地上部分死亡。乔木和灌木:乔木的树干高大,主干和分枝有明显的区别,如松、柏、杨、白桦等。灌木矮小而丛生,没有明显的主干,如荆棘、玫瑰、茉莉等。针叶树和阔叶树:针叶树一般指裸子植物类的树木,叶多为常绿,叶形针状或鳞片状。阔叶树一般指双子叶植物类的树木,叶常绿或落叶,一般叶面宽阔,叶形随树种不同而有多种形状。常绿树和落叶树:常绿树是指常年具有绿叶的乔木或灌木。落叶树指冬季树叶全部脱落的树木。喜阳植物和喜阴植物:喜阳植物在阳光较充足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喜阴植物则在阴湿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观察过许多植物,并有亲自栽培植物的实践体验,在中年级初步认识了植物的基本特征,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什么是简单的二歧分类法。2.能归纳出什么是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科学探究1.能从植物多样性的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通过观察等方式获取植物茎的有关信息。3.能制订标准对植物进行二歧分类。4.能用科学语言、画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5.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植物进行简单的二歧分类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与他人分工合作、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准备】大树和小草茎的课件。【学生准备】小截树干、蟋蟀草、《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教学过程】课时安排:建议安排1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播放:多种植物的视频或幻灯片。2.引导:地球上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它们有的高大挺拔,有的婀娜多姿。迄今为止,人类已知的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为了更好地研究植物的种类和特征,人们需要对植物进行分类。3.提问:你知道怎样根据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吗?(二)探究发现,获取新知1.比较小草和大树。(1)引导:课前同学们已经准备了小草和大树的茎,请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2)出示观察方法:可以从茎的外皮、茎的软硬、茎的支持力等方面进行观察;观察时,可以借助放大镜、小刀等工具,采用解剖标本等方法观察;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3)观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4页中。教师巡视指导。(4)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5)讨论:小草和大树的茎有什么不同点?通过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4页中。(6)小结:像蟋蟀草那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像柳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7)讲解: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出示二歧分类法的课件)例如,根据茎的特征,将植物分成两大类: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这样的分类方法是二歧分类法。你还能确定新的标准对草本植物或木本植物进行分类吗?2.给植物分类。(1)引导:使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时,除了可以根据茎的特征进行分类外,还可以按照植物的生活环境为标准,把植物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以树叶的形状为标准,把木本植物分为针叶树、阔叶树……下面我们制订不同的标准,(出示教材33页的植物图片)对这些植物进行二歧分类吧。(2)讲述:给植物分类,需要先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点,根据不同点来确定标准进行分类。(3)分类: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图片,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4页中。教师巡视指导。(4)汇报:指定学生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判断生活中的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1)引导:想一想,我们周围有哪些植物是草本植物,哪些植物是木本植物。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记录。(2)交流: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相互交流,并做好记录。2.寻找不开花的植物。(1)引导:同学们,自然界中有许多不开花的植物,让我们课下通过观察或查阅资料来认识它们,并利用资料卡片或幻灯片呈现出来。(2)作业:学生课后按要求寻找不开花的植物,并制成幻灯片或资料卡。(3)汇报:教师择机引领学生进行展示与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