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基础知识(单选)_第1页
幼儿教育基础知识(单选)_第2页
幼儿教育基础知识(单选)_第3页
幼儿教育基础知识(单选)_第4页
幼儿教育基础知识(单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教育)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一)C日本历史上第一家幼儿园是( )D.东京女子幼儿园C.卢梭D.裴斯泰洛齐C.D.东京女子幼儿园C.卢梭D.裴斯泰洛齐C.幼稚院 D.幼稚园所致。(D )是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A.福禄贝尔B.夸美纽斯3•按照“癸卯学制”的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A)A.蒙养园 B.幼儿园幼儿常常“好心办坏事”,如将米洗好了放在锅里,却没有放水。这是幼儿思维的(B)A.固定性B.片面性C.近视性D.经验性5.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的领导体制为(A)A.园长负责制 B.园长责任制 C.园长职级制 D.园长级别制6•儿童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期是(B)A.1〜2岁 B.2〜4岁 C.4〜5岁 D.5〜6岁7•儿童腕骨全部钙化,约在( B )A.1岁左右 B.10岁左右C.8岁左右 D.6岁左右对幼儿进行语言训练时应注重(D)A.丰富幼儿的词汇B.教幼儿说完整的话C.通过讲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D.培养幼儿表达的兴趣和理解他人的语言,与人交流9•儿童想象的萌芽时期是(A)A.1.5〜2岁 B.2〜2.5岁C.2.5〜3岁 D.3〜3.5岁10下列关于婴儿动作发展规律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B)A.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B.从小肌肉动作到大肌肉动作C.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D.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A)特质的人是以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为特征的。A.粘液质B.多血质C.胆汁质D.抑郁质12•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创办于(C)—福禄贝尔A.1640年,英国B.1789年,法国C.1837年,德国 D.1840年,意大利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A)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 C.时快时慢D.均匀递减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的游戏被称为( A)A.规则游戏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D.表演游戏15•家园联系中最快捷也是最灵活的一种方式是(D)A.咨询活动 B.家长委员会 C.家长学校D.电话联系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思维发展的顺序为(B)A.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B.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直观动作思维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活动室布置原则的是(D)A.教育性原则B.主体性原则C.创造性原则 D.色彩性原则18•英国保育学校的创始人是(A)A•卢梭B•欧文C•麦克米伦D•洛克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B )A.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师生关系 B.教师的保育意识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 D.幼儿的自理能力幼儿园小朋友不爱吃肥肉,就偷偷把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旁边小朋友的桌子下,以防老师发现。根据态度和品德的定义,这种行为反映的是儿童的(C )――过错行为 A.品德B.不良品德C.不能确定D.嫁祸于人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二)第一个专门对学前教育提出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的教育家是(D)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C.昆体良D.夸美纽斯2•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C)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视觉悬崖”实验的设计者是(D)A.皮亚杰B.吉布森 C.伊扎德 D.布里奇斯我们在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祝福》中关于祥林嫂的文字描述时,想象出祥林嫂的形象属于(B)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有意想象5•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D)A.顶叶B.颞叶C.枕叶D.额叶6•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B)提出来的。A.互补性B.阶段性 C.顺序性D.不平衡性儿童按照故事和童话的内容去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被称为(C)A.规则游戏B.结构游戏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由工厂兴办,由厂工会负责管理监督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C)A.托儿所B.幼儿园C.托幼园所一体化 D.学前班9•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的基本要素是(C)A.数、形、词 B.读、写、算C.音、体、美 D.数学、语文、外语有一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去探究周围环境,表现出明显的陌生和焦虑。当母亲离开时相当忧伤,但重逢时又难以安慰,这类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是(C)A.安全型依恋 B.回避型依恋C.反抗型依恋 D.无依恋一般认为,儿童早期,特别是(A )以前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A.2岁 B.3岁 C.4岁 D.5岁教育幼儿的前提是(C)A•细心B•耐心 C•爱心 D•童心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C)A.痛觉B.听觉C.味觉D.视觉14.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B)建立了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A.欧文B.卢梭C.傅立叶D.圣西门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D)A.定势B.定义C.变式D.同化16•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A)A.形象记忆 B.运动记忆C.情绪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B)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C.远期目标 D.活动目标18•编织学校是近代学前教育设施的萌芽,它是由(D)牧师奥柏林创设的。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提出“做中学”理论的教育家是(A)A.皮亚杰B.维果斯基 C.杜威D.福禄贝尔儿童的身心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期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D)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三)中国创办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A)A.湖南幼稚园 B.河北幼稚园C.湖北省立幼稚园 D.鼓楼幼稚园2•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育家是(D)A.皮亚杰B.维果斯基 C.杜威D.福禄贝尔3.1990〜1994年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合作进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C)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B.师生关系的变化问题C.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差异问题D.课程的问题4•佝偻病也叫软骨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营养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体内(C)水平不足。A.维生素B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叶酸5•儿童学习书面语的最佳期是(B)简单口语——2-4岁A.1〜2岁B.2〜4岁C.4〜5岁 D.5〜6岁记忆过程包括(D)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7•提出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的教育家是(A)A.陈鹤琴B.陶行知C.蔡元培D.张雪门&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是(B)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教师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的方法是(B)A.语言法B.行动操练法C.环境体验法 D.移情法下列选项中属于权威型教养方式的是(A)A.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对儿童提出明确的要求B.倾向拒绝和漠视孩子C.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D.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让其随意控制,协调自己的一切行为11•人身心发展的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发展具有(D)A.系统性B.能动性C.客观性D.主观性12•当两眼向前平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 A)A.斜视 B.弱视C.近视 D.斜视性弱视幼儿教师在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原因是(A)A.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B.幼儿好模仿C.幼儿分不清左右D.幼儿看得更清(B)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A.广义的亲子关系 B.狭义的亲子关系C.有差别社会性关系 D.无差别社会性关系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是(C )A•铁 B.锌C.碘 D.钙发展适宜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A)A.个体适宜性 B.性别适宜性C.个性适宜性 D.身体适宜性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A)目标的范畴。A•智育 B•体育 C•德育D•美育在儿童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属于(A)A.同伴关系 B.师生关系C.交往关系 D.一般关系幼儿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可塑性是由(C)提供的。A.遗传素质 B.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20.1881年法国通过《费里法案》,提出国民教育的三个原则是:“免费”“世俗化”和“(D)”。A.强制B.公立C.义务D.社会化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四)1•托幼机构的基本活动形式是(D)A.上课B.日常生活C.娱乐D.游戏2•福禄贝尔在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实践中创制的活动玩具被称为(C)A.思物B.积木C.恩物D.念物教育部1951年制订(D),将幼稚园改名为幼儿园。A.《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B.《幼儿园暂行规程》C.《奏定学堂章程》D.《幼儿园规程》4•儿童最先掌握的词性为(A)A.名词 B.动词C.形容词D.代词(D)的人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A.粘液质B.多血质C.胆汁质D.抑郁质6•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D)的发展。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7•乳牙共20颗,于(D)全部长齐。A.1.5岁左右 B.2岁左右C.2.5岁左右 D.3岁左右让三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是很困难的,只有当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了一定的条件后,才能为学习一定的知识技能提供可能。这反映了遗传素质的(D)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A.可塑性B.差异性C.成熟程度 D.先天性。9•婴儿期的呼吸为(D)A.深呼吸 B.浅呼吸 C.腹式呼吸 D.胸部呼吸下列不属于幼儿园建筑设计原则的是(D)美观、舒适、适应需要性六大原则A.安全原则 B.经济原则 C.卫生原则D.豪华原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C)A.华生 B皮亚杰 C格塞尔(美國) D福禄贝尔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A)A.家庭B.托儿所C.幼儿园D.学前班陶行知批评20世纪初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幼儿教育机构存在(D)三大弊病。A.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B.城市病、外国病、富贵病C.读书病、外国病、花钱病D.城市病、读书病、外国病TOC\o"1-5"\h\z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是(A )A.德国的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 B.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C.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 D.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儿童开始能辨别前后是在(A )A.2、3岁 B.4岁 C.5岁 D.7岁向家长系统宣传教育理念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的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形式是(C)A.咨询活动 B.家长委员会C.家长学校D.电话联系17•婴幼儿大肌肉动觉准确性的发展,比小肌肉动觉的发展(B)A.要晚些B.要早些C.要不明显些D.时间差不多提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人”“儿童是教育的中心”口号的是(C )A.《普洛登报告》 B.《都市发展纲要》C.《教育:扩展的架构》D.《教育白皮书》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抚养方式是(A)A.权威型 B.专制型C.溺爱型D.忽视型幼儿眼手(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B )A.抓握反射 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C.手的无意性抚摸 D.无意的触觉活动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五)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A)A.专门职业 B.非独立的社会职业C.独立的社会职业 D.非专门职业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A)A示范性 B.主体性C.间接性D.连续性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A.学前教育中的现象和规律 B.幼儿学习中的现象和问题C.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和问题 D.幼儿发展中的行为和问题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育建议的研究方法属于(D)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男女同化”的人格一般被认为是一种(C)A.完美人格 B.变态人格 C.双重人格 D.反社会人格我国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管理主要是(B)A.中央政府负责 B.地方政府负责C.民间团体负责D.幼儿园自治幼儿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一些简单的、较低级的经验和感性知识,这说明幼儿的学习具有(A)A.直观性B.具体性C.初浅性D.细致性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应该以(A)A.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兴趣为基础 B.幼儿园现有条件为阈限C.教师的个人经验和教材为基础 D.幼儿家长要求为导向小朋友听到老师讲《西游记》的故事,仿佛看见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景,这是(D)A.逻辑思维 B.创造思维 C.综合想象D.再造想象喜欢发出各种声音,音节比较清楚,喜欢自己嘟嘟囔囔,用不同的声音招呼别人,这是言语开始萌芽的阶段,发生在(A)A.婴儿早期 B.婴儿晚期 C.先学前期D.新生儿期11.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中(D)的现象。A.最近发展期B.敏感期C.转折期D.关键期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研究发现,出生后头4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最快,已经发展了(B )A.70%B.60%C.65% D.50%“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D)提出来的。A.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B.阶段性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湖北省立幼稚园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于1903年在(A)创立。A.武昌B.汉阳C.汉口D.襄樊起支撑身体、执行动作、保护内脏器官作用的是(A)A.运动系统 B.神经系统 C.循环系统D.感觉系统儿童(D)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A.2、3岁 B.4岁C.5岁D.7岁在安静的活动室里,突然一位幼儿的玩具盒掉在地上,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向他望去,这种现象是(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D.有效刺激物自(C)开始,我国各地相继实行了幼儿教师资格制度。A.1992年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出现“自我中心”是在(A)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提倡教育要适合孩子的“敏感期”的教育家是(A)A.蒙台梭利B.卢梭C.福禄贝尔 D.杜威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六)多半建于城镇、农村,附设在小学,作息制度仿照小学进行的学前教育机构是(D )A.幼儿园 B.托儿所C.托幼园所一体化D.学前班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是(D)A.发展要走在教学的前面B.发展和教学齐头并进C.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D.发展和教学相互决定3•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教育家是(D)A.卢梭B.裴斯泰洛齐 C.蒙台梭利D.福禄贝尔4•人们形容幼儿教师是幼儿“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D)的特点。A.纯真美好 B.教育效果长期性C.精神生产 D.多重角色5.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D),规定学前教育机构为“蒙养院”。A.《学校系统改革案》B.《蒙养堂章程》C.《钦定学堂章程》 D.《奏定学堂章程》6•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的微量元素是(A )A•钙 B.氟C.磷 D.维生素D“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A)的体现。A.游戏化方法 B.生活化方法C.移情法D.直接法&儿童能辨别上下的年龄是(B)A.2、3岁 B.4岁 C.5岁D.7岁9•下列选项中与夸美纽斯的儿童观相悖的是(B)A.儿童是上帝最珍贵的恩赐B.儿童是带有原始的罪恶来到世上的C.儿童是国家的未来 D.儿童生来是颗没有被玷污的纯洁的“种子”小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小儿的这种现象称为①)A.粉碎性骨折 B.青枝骨折C.脱臼D.开放性骨折(B)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A•小学教育 B•学前教育 C•初中教育 D•义务教育(D)提倡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系统地教授给儿童。A.吸收的心智 B.整个教学法(陳鶴琴)C.全面教育D.教、学、做合一人具有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的未来和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的能力。由此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C)A.阶段性B.能动性C.主观能动性D.互补性在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是教师的(B)A.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C.丰厚的文化学科知识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15•教育的(A)是指教育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A.公益性B.社会性C.时代性D.历史性“培养小班幼儿愉快地进餐,正确地使用小勺,饭后擦嘴”,这属于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目标层次中的(D)A.远期目标 B.中期目标C.近期目标 D.活动目标学前期,若(D)机能不足,可能会发生呆小症,主要出现身材矮小等症状。A.肾上腺B.甲状旁腺C.甲状腺D.脑垂体某儿童遇到难题时,会仔细思考,甚至连最爱的动画片也不去看,表明该儿童具备(D)品质。A.独立性 B.果断性 C.坚定性 D.自制力活动开始时,个别幼儿喊口渴想喝水,老师的正确做法是(A)A.立即让该幼儿离座去喝水B.让该幼儿坚持到活动结束 C.批评后再让其喝水 D.停止活动,督促所有幼儿喝水人类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A)A.感知觉B.记忆C.思维D.想象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七)1•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主体部分是(D)A.社区活动中心B.游戏小组C.亲子班D.幼儿园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入园工作的重点是(C)A.提醒幼儿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B.与家长交流,沟通情感C.检查孩子的身心状况D.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对待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成人正确的处理方式为(A)A.发展为对话言语 B.发展为真正的外部言语C.任其自然发展 D.发展为真正的内部言语(C)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A.粘液质B.多血质C.胆汁质D.抑郁质5•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都应以(C)为主要衡量标准。A.综合性B.启蒙性C.科学性D.现代性一位新入园的儿童问老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老师最好的回答应是(B)A.“老师不知道。”B.“你现在很想念妈妈,是吗?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C.“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D.“妈妈马上就来接你。”

关于婴儿喂养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D)A.应过量喂养,使婴儿肥胖B.0〜6个月大的婴儿人工喂养优于母乳喂养喂养过程是建立亲子关系和依恋关系的重要时期无论人工喂养、母乳喂养方式,科学喂养能促进婴儿生长发育,与心理发展无关&小孩子边搭积木边思考,这属于(B )A.直觉思维 B.直观动作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9.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D)A.张汉良B.张之洞C.张宗麟D.张雪门10.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发表《情感智力》一书,提出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高否的关键因素是(C)A.IQB.TQC.EQD.BQ11•新生儿爱听(B)A.低音调的声音B.中音调的声音C.强烈的声音D.高音调的声音下列家庭教育的做法中较为合理的是(A)A.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一切为了孩子B.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当父母亲的教育观念与爷爷奶奶相抵触时,以父母的观念为准即便是最民主的家庭,也对孩子有所保留,有时还要适当回避教师根据研究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的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D)A.观察法 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下来的是(A)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新学制D.壬戌学制(C)是一种招收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机构。A.幼儿园B.学前班C.儿童福利院D.托儿所“揠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B)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均衡性 D.差异性17•创建于河北省滦平县山区的社区学前教育形式是(D)A.巡回辅导站 B.儿童游戏场C.游戏点D.家庭辅导站以下关于儿童眼睛的描述正确的是(C)A.5岁以前会出现生理性远视B.晶状体缺少弹性C.治疗弱视的最好时机是在10岁以前D.斜视无法矫正19.3岁以前,脑部的发育已达到成人的(C)左右。A.70%B.80%C.60%D.90%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6、7〜11、12岁的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皮亚杰认为这是儿童思维(D)的表现。A.获得客体永久性 B.泛灵论 C.自我中心 D.获得守恒概念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八)学前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A)A.教师与儿童的关系B.教师与家长的关系C.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D.家长与儿童的关系2•南京鼓楼幼稚园由中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家(A)创办。A.陈鹤琴B.张雪门C.陶行知D.晏阳初大脑左半球对(B)和()负责。A.空间能力积极情感 B.空间能力消极情感 C.言语能力消极情感 D.言语能力积极情感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以揭示儿童发展普遍规律的研究方法是(D)A.实验法B.观察法C.质的研究D.个案研究法5.1907年,C)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招收5.1907年,C)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幼儿。A.杜威B.蒙台梭利C.维果斯基 D.皮亚杰C.家长D.教养员C.道德感D.C.家长D.教养员C.道德感D.实践感C.3〜4.5岁 D.4.5〜6岁7.中班幼儿喜欢告状,这体现的幼儿情感是(C)A.理智感B.美感&儿童注意开始受到表象影响的年龄是(B)A.1岁以前 B.1.5〜2岁(A)认为教育应该把重心放在儿童的身上,以儿童为中心,因此儿童在托幼机构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均应根据儿童的兴趣来进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不受任何拘束。A.杜威B.蒙台梭利C.维果斯基 D.戈尔曼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A)A.观察法B.实验法C.自然实验法D.调查访问法以下对保育工作的认识正确的是(D)A.保育者的工作是帮助教师做好一些教学辅助工作B.保育者的工作是搞好卫生C.保育者的工作是保证在园儿童吃好、穿好D.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一体化12.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D)A.具体形象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D.直观行动思维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B)A.个别的心理特征 B.所有的心理特征C.典型的心理特征(一般的,本质的)D.笼统的心理特征在幼儿的交往关系类型中,被拒绝型的幼儿主要表现出(A)的特点。A.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很差B.既漂亮又聪明,总是得到教师的特殊关照,鹤立鸡群C.长相难看衣着陈旧,不爱干净D.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积极性很高,常有攻击行为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B)A.儿童中心论 B.遗传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教育万能论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D)D.社交技能的发展A.亲子关系的发展 B.强化 C.D.社交技能的发展通过分析儿童的手工、绘画等去了解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称为(C )

D.交往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D.较灵活地认识性别角色18•促进幼儿心理发展最好的活动形式是(A)A.游戏D.交往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D.较灵活地认识性别角色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B)A.按规定不能用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C.可以用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第三阶段的特点是(D)A.开始知道自己的性别 B.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C.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九)1•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教育价值的是(D)A.福禄贝尔 B.卢梭C.蒙台梭利 D.夸美纽斯对儿童身心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是(C)A.家庭生活方式 B.家庭经济状况C.家庭结构 D.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程度小明在滑梯上突然被小朋友从后面推了一下,飞快地滑了下来,吓得大声哭叫,作为幼儿教师最为合理的处理方式是(B)A.立刻制止小明哭叫,力图尽快恢复秩序B.察看小明是否受伤,同时不制止他哭,让他把内心的恐惧发泄一下C.马上寻找闯祸的小朋友,批评他,以安慰小明D.旁观4•被誉为“中国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是(C)A.陶行知B.张雪门C.陈鹤琴D.晏阳初5•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B)A.遗传素质 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6•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期是(C)A.7〜8岁 B.8〜9岁 C.3〜6岁 D.9〜12岁7•学前教育目标即(D)A.教育目的B.学前教育方针C.学前教育政策D.教育目的在学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由于(B)A.记忆范围的扩大B.记忆广度的扩大C.工作记忆的出现D.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9•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 A)A.顺序性B.个别差异C.阶段性D.社会性10.幼儿时期的语言学习主要是(C)A.阅读训练B.书面语言C.口头语言 D.识字教学11•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D)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2•与中小学相比,我国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管理相对较宽松,因此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D)A.无意性 B.自主性C.随意性 D.被动性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A)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C.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D.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大,定向性注意的范围缩小幼儿爱听表扬,不喜欢挨批评,所以幼儿德育要坚持(D)A•负面教育的原则 B•全面教育的原则C.侧面教育的原则 D•正面教育的原则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最大特点是(A)A.破坏性B.情绪性C.目的性D.情境性儿童对实词的掌握(D)A.动词比代词晚 B.代词比形容词早C.动词比数词晚 D.形容词比数词早(C)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A.演示法B.范例法C.观察法D.示范法18•对于刚初生至2、3个月的婴儿,应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D)A.手工、绘画材料 B.用手穿的大木珠C.色彩鲜明的小球 D.不倒翁,拨浪鼓19.3岁左右的幼儿,让他跨过前面一条线,他往往会踏在线上,这是因为(A)A.距离知觉发展不完善 B.观察的持续性不够C.形状知觉发展不完善D.视力较弱20.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D)A.最初诱发性微笑发生的标志B.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C.最初生理性微笑发生的标志D.最初自发性微笑发生的标志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十)《林哈德与葛笃德》是(C)的教育理论专著。A.夸美纽斯 B.卢梭C.裴斯泰洛齐 D.福禄贝尔2•学前幼儿美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儿童(A)A.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B.表现美的技能C.鉴赏美的能力D.评价美的能力3•对幼儿园幼儿活动的正确理解是(D )A.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B.在安全的前提下按课程的要求活动C.为儿童舒展筋骨而进行活动D.教育过程就是活动过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进入3岁后,儿童(D)A.个性萌芽 B.个性尚未发生C.出现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D.个性的独特性迅速发展,而稳定性发展缓慢当教室中一片喧哗声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是(D )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B.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C.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D.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思维处在直觉思维阶段,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思维活动也随之停止或转移。这是(B)的思维特点。A.托班幼儿 B.小班幼儿 C.中班幼儿 D.大班幼儿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是(A)A.视觉敏度 B.颜色视觉 C.精细视觉 D.以上说法都不对&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是(A)A.创造性游戏 B.有规则游戏 C.表演游戏 D.个人游戏儿童性别角色发展(B)的特点是: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下列选项中符合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是(C)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到中央部分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被称为(A)A.依恋B.合作C.移情D.社会化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研究发现,儿童入学后学业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D)A.儿童的遗传素质 B.家长的文化素养 C.儿童的早期经验 D.学校的教育方式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出现在(D)A.3岁 B.6岁 C.4岁 D.5岁矫正幼儿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是(D)A.密切关注 B.严格要求其改正 C.让幼儿多说话 D.解除紧张幼儿认为物体会浮是因为它想洗澡,球会从椅子上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呆在椅子上。这种判断是按(B)来进行的。A.直接的逻辑B.生活的逻辑C.客观的逻辑 D.类比的逻辑幼儿看到故事书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这是(A)的表现。A•情绪冲动性 B•情绪易变性 C•情绪两极性 D•情绪感染性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B)A.代词B.名词C.动词D.语气词儿童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是(B)A.探究性注意 B.定向性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状态性注意(D)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A.3岁 B.4岁 C.5岁 D.6岁以下几种游戏中,(D)属于创造性游戏。A.智力游戏 B.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角色游戏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十一))1•陈鹤琴创建“五指活动”课程的基本原则是(C)A.适合中国国情B.以游戏为主C.快乐教学D.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2•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C)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对蒙养院的教育宗旨、招生对象、设置范围和地点、科目、教学方法、屋场设备、保教人员、行政管理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的是(D)A.《蒙养院令》B.《幼稚园令》C.《幼儿园规程》D.《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1904年)4•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是(C)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C.角色游戏D.表演游戏5•提倡“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的教育家是(A)A.卢梭B.杜威C.陶行知D.福禄贝尔现代社会初期,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C)A.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B.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C.促进儿童身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D.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7•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是在(C)A.2、3岁B.4岁 C.5岁D.7岁&尽管刺激不完整,但人们仍把一个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因为知觉具有(D)A.恒常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整体性社区教育起源于(D)A.二次大战后的丹麦 B.十九世纪的丹麦(1844威龙成人社区教育)C.二次大战后的美国 D.十九世纪的美国(A)创建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的草原牧区。A.流动幼儿园B.巡回辅导班C.游戏点D.儿童游戏场11•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达到学前教育的(D)A.民主化B.社会化C.义务化D.普及化日本第一个独立的幼教法规是(B)A.《幼儿园规程》B.《幼儿园令》C.《蒙养院令》 D.《幼稚园令》1926年13•学前教育目标即(D )A•教育目的B.学前教育方针C.学前教育政策D.教育目的在学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加强2〜3岁幼儿的口语训练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C)A.顺序性B.不平衡性 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于(D)A.2〜3个月 B.3〜4个月 C.4〜5个月 D.5〜6个月某中班一次美术活动“画熊猫”,教师制定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掌握画圆和椭圆的技能。这一目标属于幼儿园的(A)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C.活动目标 D.远期目标血液里的钙质主要用于(C)A.运送气体 B.运送食物C.影响激素的效能D.血液凝固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是(C )A.注意广度 B.注意分配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