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药效学年护理专业_第1页
药理学药效学年护理专业_第2页
药理学药效学年护理专业_第3页
药理学药效学年护理专业_第4页
药理学药效学年护理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理学药效学年护理专业第一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大纲要求: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及与药物作用的相关概念,受体理论与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熟悉药物的量效关系、药物作用的两重性。了解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作用的信号转导。第二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何为药物作用?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有何区别?第一节药物的基本作用BasicEffectsofDrugsAD→

→血压升高药理作用药理效应α、β强心苷→心肌细胞膜Na+-K+ATP酶→心肌收缩力

第三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药物作用药物效应≠==动因结果药物作用(drugaction):是指药物与机体组织细胞间的初始(原发)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特异性作用于某部位。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effect)是药物作用引起的机体组织器官在功能和形态上的变化,使机体对药物反应的表现,是结果。第四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药理效应的基本表现兴奋(excitation):使机体器官生理、生化原有功能提高、加强。抑制(inhibition):机体器官原有功能的减弱。过度兴奋转入衰竭(failure)。第五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药物作用的特异性(specificity)多数药物是通过化学反应而产生药理效应的。这种化学反应的专一性使药物的作用具有特异性。许多药物是通过与机体组织细胞上特异的大分子物质结合而产生作用。AD→α、βRAch→MR第六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药物作用的选择性(selectivity)有些药物只能影响一种组织器官,影响一种功能,而有的药物可影响多种组织器官,影响多种功能。前者选择性高,后者选择性低。选择性具有相对性,选择性低的药物,在适当剂量时,也可能只对某些组织器官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作用很小或无作用。第七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选择性形成的有关因素:药物分布的差异;组织生化功能差异:通过干扰组织某一生化代谢过程而发挥效应;细胞结构的差异,如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胞壁合成选择性地杀灭革兰氏阳性细菌,而人和动物的细胞无任何影响。

第八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选择性高的药物作用范围窄,针对性强;准确地治疗某种疾病或某一症状。选择性低的药物作用范围广,针对性不强,副作用多。但在多种病因或诊断未明时也有其方便之处,例如,广谱抗生素、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等。第九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药物特异性与选择性的关系药物作用特异性强并不一定引起选择性高的药理效应,即二者不一定平行。第十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药物既有防治疾病的作用,也可以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危害(不良反应),甚至导致疾病。通常,用药时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会同时出现。药物作用的两重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第十一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药物作用的治疗效果药物的治疗效果包括:治疗作用(therapeuticaction)和不良反应(adversereaction)。第十二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治疗作用指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按治疗目的分为对因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或称治本。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为对症治疗,又称治标。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第十三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感冒病因:病毒症状:头痛、关节痛、肌肉痛、发烧、流鼻涕、鼻塞、咽喉肿痛等。治疗药物:感康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对因治疗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抗过敏药马来酸氯苯那敏、镇静药人工牛黄→对症治疗。第十四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的并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痛苦的作用统称为不良反应。特点:药物固有的效应,可预知的,难避免。少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较难恢复的,称为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disease)。例如庆大霉素(氨基苷类)引起的神经性耳聋。

第十五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sidereaction)毒性反应(toxicreaction)后遗效应(residualeffect)停药反应(withdrawalreaction)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第十六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副反应(sidereaction)

: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效应。产生原因: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选择性低的药物,副作用大;选择性高的药物,副作用小。

副作用可以预知,可以和治疗作用相互转化。一般不太严重,停药后可较快恢复。

第十七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毒性反应(toxicreaction)

:药物在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蓄积过多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毒性作用一般是药理效应延伸,可以预知,也应该避免发生。第十八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分为:①急性毒性:剂量过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②慢性毒性:蓄积过多,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③致畸作用: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而引起畸胎的作用,常发生于妊娠头20天至3个月内。④致突变与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指药物使DNA分子中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基因突变)。第十九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后遗效应(residualeffect)

: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小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MECCt第二十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停药反应(withdrawalreaction)

:患者长期服用某种药物,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又称回跃反应。如久服可乐定停药次日血压将激烈回升。

思考:1.你认为那些药物易出现停药反应?2.如果一个药物具有停药反应,是不是不能停药?如果能停,你认为该如何停药?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

:指与药理作用无关的病理性免疫反应。也称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reaction)。

特点:(1)一类异常的免疫反应,见于过敏体质病人,因人而异,反应性质、严重度差异很大,难以预测。

(2)反应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与剂量和给药途经无关。(3)停药后反应逐渐消失,再用时可能再发。(4)临床用药前常需做皮肤过敏试验但仍有少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产生原因:药物本身或其代谢物、药剂中杂质、或自然界中类似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当再次用药时,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导致机体组织损伤、功能紊乱的反应。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特异质反应:少数遗传异常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节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何为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relationship)?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剂量成比例,即药物的药理效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这就是dose-effectrelationship,简称量-效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浓度---效应关系。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研究量-效关系有何意义?通过对量效关系的分析,可了解药物剂量(浓度)产生相应效应的规律,有助于阐明药物作用的性质,并为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剂量、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所作之图,称为量-效曲线(dose-effectcurve)。c1/[D]1/E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药理效应按性质可以划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两种情况。量反应(gradedreponse):药理效应强度的高低或多少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以计量,可用数字或量的分级表示,如心率、血压、血糖、血脂、尿量等。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质反应(quantalreponse):如果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quantalresponse)。质反应以阳性或阴性、全或无的方式表现,如死亡与生存、惊厥与不惊厥等。其研究对象为一个群体。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量-效曲线可以说明量效关系存在的规律:药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产生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剂量增加,效应增大。效应的增加不是无限的。曲线的对称点在50%处,此处对剂量的变化反应最敏感。第三十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量-效曲线可以看到几个特定位点:最小有效量(阈值)最大效应(效能)半数有效量(ED50)效价强度(效价)abcd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最小有效量(minimumeffective/thresholddose)也叫最小有效浓度(minimumeffectiveconcentration),阈剂量或阈浓度(thresholddoseorconcentration):指能够引起效应的最小剂量。(注意:最小中毒量、极量)最大效应(maximumeffect,Emax/efficacy)

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其效应也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即最大效应,也叫效能。取决于药物的内在活性。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半数有效量(medianeffectivedose,ED50)指能够引起50%效应或阳性反应的浓度。另外,请注意:EC50、TD50/TC50

LD50/LC50等概念。效价强度(potency)

指能够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一般以引起50%效应为参考指标。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意义:用于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之间的比较,值越大,药物产生效应的能力越差。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Efficacy与Potency的区别请思考:效能高的药物,效价强度是不是也高?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上图的效价强度相同,但最大效应不同。下图的最大效应相同,而效价强度不同。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斜率(slope)越陡提示药效越激烈,越平坦提示药效越温和。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治疗指数(thearpeuticindex,TI)

指药物的LD50与ED50之比,用以估计药物的安全性。药物的TI越大相对较安全。此安全指标并不十分可靠。效应死亡治疗指数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故衡量某个药物的安全性,还可选用:安全系数LD1/ED99和LD5/ED95,或TD1/ED99和TD5/ED95。安全范围

(Safetyrange):

ED95~TD5之间的距离。值越大越安全。安全界限(safetymargin)等指标。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节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mechanismsofaction)或称药物作用原理(principleofaction)是研究药物作用的道理,即药理效应是如何产生的。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大多数药物产生药理作用,是药物与机体生物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药物效应的多种多样是不同药物分子与机体不同靶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药物效应与药物结构之间的关系称为构效关系。第四十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理作用的特异性取决于药物进入体内的化学反应的专一性。决定化学反应专一性的是药物的化学结构。问题:化学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药物药理作用是否一定相同呢?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起作用可能相似或相反,在一定范围内有规律可循。化学结构完全相同的光学异构体,作用可能不同或完全相反。侧链常可影响药物作用(强弱、快慢、暂久等)。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药物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理化反应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过程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影响生理物质转运影响酶的活性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影响核酸代谢影响机体免疫机制非特异性作用受体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节药物与受体DrugandReceptor受体的基本概念存在于生物细胞的一类功能蛋白质(个别的是糖脂),它能够识别周围环境中某些化学物质,并与之结合,同时传递信息,触发生物效应(生理或药理效应)。在新药研究领域,把化合物作用的受体、离子通道等统称为“靶点”。配体(ligand):内源性:如递质、激素;外源性:如药物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受体的特性灵敏性(sensitivity)特异性(specificity)一种特定配体只与特定受体结合,产生特定效应。

饱和性(saturability)多样性(multiplevariation)可逆性(reversibility)可调节性(regulability)区域分布性(regionaldistibution)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受体类型按存在部位分细胞膜受体、胞浆受体、胞核受体按受体结构、信息传导过程、产生效应的性质分离子通道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酪氨酸激酶偶联受体核受体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离子通道受体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G-蛋白偶联受体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酪氨酸激酶偶联受体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核受体第五十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药物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受体学说占领学说备用受体学说和速率学说二态模型学说和能动受体学说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占领学说该学说认为:受体只有与药物结合后才能被激活并产生效应,而效应强度与被占领的受体数目成正比,当受体全部被占领时出现最大效应。缺点:1、不能解释拮抗剂占领受体后不产生效应2、某些药产生最大效应后尚有大部分受体未被占用。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1954年修正了占领学说:药物与受体结合不仅需要亲和力(affinity),而且还需要内在活性(intrinsicactivity)才能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只有亲和力而没有内在活性的药物,虽可与受体结合,但不能产生效应。

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亲和力:两个分子(两种物质)的结合力。内在活性:内在活性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激动(兴奋)受体产生效应的能力。药物的内在活性用常数α来表示。激动剂:0<α

1;拮抗剂:

α=00100%内在活性激动剂拮抗剂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思考:1.A、B两种药物,与相同量的受体结合,结合能力(亲和力)一样,产生的效能是否一样?2.A、B两种药物,效能(内在活性)相同,与受体结合能力是否一样?第五十六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五十七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备用受体学说和速率学说药物效应与其占领受体的速率呈正比,即药物分子与受体碰撞的频率。最大效应不一定占领全部受体,主要取决于内在活性。多余的受体称为备用受体(sparereceptor)。第五十八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态模型学说和能动受体学说受体构象有无活性的静息态R和有活性的活化态R*,两者可以互变。在无药物作用时,受体系统无自发激活。加入药物时则药物均可与R*和R两态受体结合,其选择性决定于亲和力。激动药与R*状态的受体亲和力大,结合后可产生效应;而拮抗药与R状态的受体亲和力大,结合后不产生效应。当激动药与拮抗药同时存在时,两者竞争受体,其效应取决于R*-激动药复合物与R-拮抗药复合物的比例。如后者较多时,则激动药的作用被减弱或阻断。部分激动药对R*与R均有不同程度的亲和力,因此它既可引起较弱的效应,也可阻断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第五十九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激动药(agonist):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前提是必须有亲和力,而要产生药理效应则要有内在活性,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药物称为激动药。它们与受体特异结合并产生药理效应。完全激动剂(=1)部分激动剂(<1)第六十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拮抗药(antagonist):(=0)

拮抗药是指有较强的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分为:竞争性拮抗药非竞争性拮抗药第六十一页,共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