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北京初二(下)期末语文汇编:散文阅读综合_第1页
2019-2021北京初二(下)期末语文汇编:散文阅读综合_第2页
2019-2021北京初二(下)期末语文汇编:散文阅读综合_第3页
2019-2021北京初二(下)期末语文汇编:散文阅读综合_第4页
2019-2021北京初二(下)期末语文汇编:散文阅读综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5/452019-2021北京初二(下)期末语文汇编散文阅读综合一.现代文阅读(共20小题)1.(2021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平安报与故人知肖复兴家对门一楼的小院里,种着两株杏树,今年开花比往年早一个多星期,根本不管疫情肆虐全球,烂烂漫漫,满枝满丫,开得没心没肺。这家主人,每年春节前都会驾妇将雏全家回老家过年,破五后回来。今年破五了,元宵节过了,春分都过了,清明也过了,他们还没能赶回家,不知是在哪里受阻或因疫情被隔离。屋子里始终是暗的,晚上没见到灯亮,月色中显得有些凄清。小院里,任凭杏花开了,落了,一地缤纷如雪,又被风吹走,吹得干干净净。小院一直寂寞着,等候主人的归来。在这样的非常时期,没有什么比平安归来更令人期待。毕竟平安归家,是世上所有人心底最大的期盼。无事可做,翻书乱读,忽然发现我国古诗词中,写到平安的诗句非常多。这或许是因为心有所想才会句有所读吧。不过,确实俯拾皆是,可见平安是从古至今人们心心相通的期待与祈愿。“种竹今逾万个,风枝静、日报平安。”这是宋代一个叫葛立方的词人写的一阕并不知名的小令,但竹报平安是我国尽人皆知的象征。这句词,写的是平常日子里的景象,其中一个“静”字,道出这样平和居家日子的闲适。如果在平常的日子里读,我会随手就翻过去,不会仔细看,觉得写得太水,大白话,没什么味道。如今读来,却让我向往,更让我感叹。日日足不出户宅在家中,没有任何人往来,屋里屋外,同样也是一个“静”字了得,心里却风雨交加,电视屏幕中世界各地的确诊人数惊心动魄地频频增加,会让这个“静”字倾翻,对平安的期盼涌上心头。我所能读到的关于平安的古典诗词中,最让我感动并难忘的,是岑参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是小时候就读过的诗句,那种在战争或离乱之中偶遇故人,无纸无笔,急迫匆忙之中让人传个话给家人报个平安的情景,什么时候想起,都让人心动。比起同属于唐代诗人张籍的诗句“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要好;比起元代顾德润的“归去难,修一缄回两字报平安”,要好不知多少。张顾岑三位,同样是归去难,一个只是守株待兔般空等使者的到来,好传递平安家书;一是已经写好哪怕只有两个字的平安书信;一个是偶然与归家的故人相逢,请求转达平安的口信。平安,让相隔的关山万重显得多么沉重。岑参的好,是因为哪怕只得到平安的口信,也可以抚慰我们的内心,它会比接到真正的平安书信更让我们感动,并充满想象。同渴望平安消息一样,有关得到平安消息和终于平安归家的诗词,也有很多。“平安消息好,看到岭头梅”,这是文天祥的诗句;“难忘使君后日,便一花一草报平安”,这是辛弃疾的词。无论是得到平安消息,还是平安归来,他们都是将平安与“梅”“一花一草”那些美好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在这个动荡的世界上,平安,是最美好的一种意象,一种无价的向往。因为平安是和无价的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任何财富与权势,都无法与之相比。关于平安的近代诗词中,我最喜爱的是鲁迅先生和陈寅恪先生的两首绝句。“我亦无诗送归棹①,但从心底祝平安。”这是鲁迅先生1932年送给归国的日本友人②的诗句。这一年,日本侵略者将战火烧到上海,战争烽火中,人身的安危同那随海浪颠簸动荡的归棹一样,令人担忧,这使得心中的祈愿是那样的一言难尽,意味深长。“多少柔条摇落后,平安报与故人知。”这是陈寅恪1957年写给妻子的诗句。这一年,陈寅恪在广州中山大学教书,校园里,印度象鼻竹结实大如梨,妻子为竹作画,此为陈题画诗中的一联。这一年,刚经历“反右”斗争,其平安一联是写给妻子也是告与朋友的。其中“柔条”和粗壮的象鼻竹毫不相称的对比,会让我们看到劫后余生的平安,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而让人们格外喟叹与珍重。人生沉浮,世事跌宕,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与生活境遇下,无论在什么样的动荡与变化中,哪怕我们早已经从农耕时代飞跃进电子时代,从古到今,平安都是为世界所共情共生的一种期盼与祈愿,万古不变。特别是在如今疫情全球蔓延之际,这种对平安的期盼与祈愿,更是让人把心紧紧攥在胸口。无论富贵贫贱,无论哪个种族、国家,无论是奔波在前线的战士还是居家的普通百姓,没有什么是比平安更重要的。“但从心底祝安”,是我们的期盼;“平安报与故人知”,是我们的祈愿。我一直隐隐悬着的心一下子放下来了——前两天的晚上,家对门一楼的房间里亮起了灯,橘黄色的灯光,明亮地洒满他们家的阳台。主人终于平安地回家了。尽管错过了今年小院里杏花如雪盛开,那两株杏树,已经绿荫如盖,也算是替他们守在家中,“一花一草报平安”了。(《光明日报》2020年4月,有删节)①[棹]音zhào,此处指船。②[日本友人]指山本初枝女士,日本歌人,曾写过不满于日本军国主义的短歌。③[陈寅恪]著名学者,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结尾段的作用。(2)下面是某位同学从引号作用的角度为第四段画线句写的赏析初稿,结合上下文,根据你的理解,修改他的表述,让该句赏析准确完整。(用修改符号修改)句中的两个“静”字,通过加引号,有着特殊的含义,表现了作者在疫情期间对他人的牵桂、对平安的期盼之情。(3)文章大量引用诗词,下面诗句则几次出现。根据文章主旨和具体内容,任选下面诗句中的一个,简要说说你对诗词给予中国人巨大影响的体会或感受。【甲】难忘使君后日,便一花一草报平安。(宋•辛弃疾《木兰花慢•题上饶郡圃翠微楼》)【乙】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现代•鲁迅《一二八战后作》)【丙】多少柔条摇落后,平安报与故人知。(现当代•陈寅恪《题画诗(其一)》)2.(2020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阅读《诗酿的丹渠》,完成下列各题。诗酿的丹渠①在百里丹渠的大堤上行走,有一种穿越的感觉。恍兮惚兮,是陶翁笔下的桃花源吗?桃花源幽邃封闭,其格局和丹渠不可相提并论。是诗仙梦游的天姥山吗?丹渠确实有天姥“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的不可抗拒的诱惑,然而天姥的“熊咆龙吟”总叫人恂恂不安。丹渠呢,唤醒的是久违归来的温婉与终极抵达的畅惬。②细雨霏霏的天气,这一段大堤像个大智的隐者,迷蒙的四野,看不到村落。遍地的稻菽像鹅黄的绒毯,预示着丰收的景象。大堤是铺了水泥的,宽阔平坦,外侧有很宽的绿化带。高些的有玉兰、海棠、樱花、紫薇,低矮的有鸢尾、月季、连翘,以及叫不出名的花木,上下呼应,左右牵挽,郁郁葱葱,微风细雨里风姿绰约。最令人动情的当然是渠水了!李白曾用“鸭头绿”赞美汉水,那只是他的“遥看”。眼前的丹渠水,是晶莹碧透的翡翠色,波澜层层叠叠,水流浩浩荡荡。这时神往的是携二三好友,驾一叶木兰小舟,顺流而下,载酒吟诗逐鸥,只企望水无尽头时光也无尽头……行走之际,惊见一只白鹭,对着水面俯冲,只噙一口水,就踅空远去了。接着意外地看到了两个垂钓者。堤内坡是石砌的,垂钓者显然熟悉这里每一处下坡的石阶路,轻易地到了水边。我们颇有眼福,眼看着一个垂钓者站起身来,钓竿弯如弓,钓丝绷如弦,一条大约二斤重的鲤鱼蹦跳着进了鱼笼。这是个性格爽朗的中年汉子,披一件半遮半露的雨衣,一只斗笠撂在脚下,头发被雨淋得一绺绺地散乱着。我们提醒他小心着凉感冒,他回答说没事没事,我喝了酒了!随即向渠中抛了钩饵抱膝静坐。③此地此景,如诗如画,真真是绝佳的人间仙境。谢灵运的富艳典丽,王维的新雅意境,孟浩然的清悠超迈,一应融合在眼前的诗画中了。而那位垂钓的汉子,其乐不逊欧阳修的“醉翁”。还有我们,古典诗词中的不可胜数的“游人”,既是诗画的见证者,也是诗画的构成者。诗画中,山水草木鸥鹭,钓翁与游人,是一个也不能少的。④一个也不能少。这里本不是天然而成,是人力所为。当初的筑建者呢?半个世纪前,鄂西北水源严重匮乏,黄土生烟,庄稼焦枯,人民梦里都是流水淙淙,平时只听饥肠辘辘。1969年,湖北省委与襄阳市委决定修建引丹渠,让丹江口特大型水库的水流贯鄂西北,彻底消除这一带的旱情。五年的时间里,18万襄阳人民忍受饥饿,昼夜不息,劈山凿隧洞,凌空架渡槽。那种吞吐宇宙的场景比李白梦中的“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更为壮烈和壮丽。五年的奋斗,六十余人的牺牲,建成了68公里的总干渠、1800公里的干渠和支渠。北有红旗渠,南有引丹渠,这个千年的灾区,终于华丽转身成为湖北粮棉油的重要生产基地,成为多种经营的丰产区,生态观光的示范区。五十年沧桑变化,18万人中的青年如今已是老人,当年的中老年人则有许多已作古。_______,逝去的人与建渠中牺牲的人,他们从未远行,他们的灵魂栖息在自己的血汗浇筑而成的大堤上,守护着庇佑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寸水寸土,丹渠流淌传输的是他们的灿烂精神的颂诗。这是一条诗歌酿造的大河,那位在险情中冲锋于前,勇于献身的20岁的女知青,就是这诗中的女神。⑤即将离别丹渠,丹渠赠我以浓浓的缱绻。真想在这个大堤上寻一块空地,垒一间草舍,容得一席一锅灶即可。一渠星月钓不尽,满坡青翠诗有根,做个潇洒怡性的护渠叟,足可以列入“仙班”了。最后的回眸,垂钓的汉子还在,纳兰容若的话在耳边响起:“君须爱酒能诗,鉴湖无恙,一蓑一笠。”这句诗文,好像是专门为这位汉子提前三四百年定制的。也不禁想起了袁枚的骇世高论:“所谓诗人者,非必能吟诗也。果能胸境超脱,相对温雅,虽一字不识,真诗人矣。”⑥丹渠是一条诗歌酿造的大河。只需俯在水面来一通牛饮,必然获得超脱而温雅的胸境!(有删改)(1)文章题为“诗酿的丹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丹渠的“诗意”体现在何处。(2)文章第②段的描写,语言优美,具有画面感。请选择一处,进行赏析。句子:赏析:(3)作者记述自己在丹渠的所见所感时,为何反复提及垂钓者?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4)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处填写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2020北京•海淀八年级期末)阅读《游司马祠》,完成问题。游司马祠行走在韩城,庙宇楼阁,行宫故居,历史古迹众多,苍松古柏也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耐人寻味,而我总以为它的厚重,源于司马迁。但凡来韩城的人,是绝不会错过游司马祠的。从韩城芝川镇向东,沿着一条宽阔明亮的柏油大道向前走,越过两边民居,眼界豁然一亮,放眼南望,一座高山巍峨耸立,上面翠柏茂松、郁郁葱葱,若隐若伏的祠宇躺在翠柏的环抱之中。走过芝秀古桥,一座高大的砖木牌坊映现眼前,遒劲有力的“汉太史司马祠”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踩着青石铺砌的进山之路,踏上十几个台阶,便是正门,门匾一行隶书“汉太史司马迁祠墓”,字体格调清雅,气息高华。进入大门,青石铺砌的小径,迤逦蛇行,直通山顶。道旁青松挺拔,耸入苍穹,松间的山雀清脆的鸣叫给山上带来一片静谧。登上小坡,眼前顿然开阔,一座宏大的祠堂横亘眼前,走近细瞧,上有“汉草书司马迁格言警句展室”的门匾,房檐周围红漆驳落,参差不齐,显示出风雨沧桑,进入宽敞的展厅内,一座座散发着笔墨清香的石碑赫然入目。环视碑石,兀然林立,但见书体或雄浑奔放,气吞万里,或风行雨散,润色生花,或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或悬崖坠石,惊电遗光,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行迹,留下了那一份对史圣的留恋和敬仰。回想细构“网罗天下放佚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哪里会想到身后的荣耀和高贵。苍苍莽莽的梁山啊!滔滔不息的黄河啊!孕育了这样一位惊世奇才!走过“高山仰止”的砖木牌坊,极目仰望,巍峨庄严的司马祠卓然屹立于韩奕坡上,松柏环抱,一片苍翠,踩上凹凸不平的石道,沿着千百年来仰慕者攀登的足迹,经“朝神道”踏上攀登祠墓的石级,石级共九十九级,犹如一条长龙,蜿蜒伸入山顶。拾级而上;但觉山势峭拔,眼界开阔,回望身后,但见黄河远去,川源如画。这超越了人世万物,独居一山的巍峨祠堂啊!伫立在时间的年轮里,默默地向人们倾诉着什么?饱经风雨剥蚀的“河山之阳”巍然耸立,过此,再上九个台阶,便是被韩城人民誉为“太史高坟”的司马祠。走进祠堂,但见“祠宇堂堂,坊榜将将”,院中古柏参天,花木竞秀,松间鸟鸣啾啾,一片幽静。“史圣千秋”四个大字赫然入目,两旁楹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史记照尘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殿中司马迁坐像,长须飘拂,双目炯炯,刚毅凛然,显示出不凡的抱负和胸怀,殿中碑石林立,多是后人对他的缅怀和评价,其中尤以郭沫若的诗评最最佳。诗云:“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铖,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首诗高度评价了司马迁一生的功绩,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墓由青砖镶砌,上嵌有八卦砖雕,据传为元世祖忽必烈敕命建造。墓顶有一株千年古柏,苍劲盘桓。如巨掌撑天,柏上鸣雀跳跃,叫声凄凉,似在叹惋那一段凄美的历史,墓旁也是古柏环绕,浓荫蔽空,在千年古柏的近旁,卓然玉立着一株青翠的柏树,与这株千年古柏相映成趣。随后,我有幸看到了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撰写的《梦碑》一文。其文如下:永徽二年九月,余刺同州,夜静坐于西厅。若有若无,犹梦犹醒,见一女子高髫盛妆,泣渭余曰:“妾汉太史司马迁之侍妾也,赵之平原人,姓随名清娱。年十七事迁,因迁周游名山,携妾至此。会迁有事去京,妾缟居于同,后迁故,妾亦忧伤寻故,葬于长乐亭之西。天帝悯妾未尽天年,遂司此土。代异时移,谁为我知?血食何所?君亦将主其地不揣人神之隔,乞一言铭墓,以垂不朽。余感悟铭之。铭曰:“嗟尔淑女,不世之姿。事彼君子,弗终厥志。百千亿年,血食于斯。”可惜,如此珍贵的碑拓却没有流传,这段凄美的《梦碑》故事却把人们的神思带到了那悠远的时空,让人们为那位矢志不渝的女子洒一掬同情之泪,更为史公那牺牲许多的悲剧人生而叹惋怜惜。我不由得把那株奇异的柏树与《梦碑》故事联系起来,莫非是随清娱精诚所至,感而有灵吧?鉴于此,故随行赋诗一首以示纪念:苍苍梁山,郁郁翠柏。史公之祠,高兮传兮。悠悠居水,凄凄嘤鸣。清娱之志,感而有灵。我们一行下山,已是夕阳西下,眺望身后,已是一片苍翠和辉煌。(1)根据作者的游踪,请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主要景点的名称。正门→→“高山仰止”→“河山之阳”→→(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请赏析它的语言表达效果。(3)有人说;“厚重”一词是本文的文眼,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4.(2019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阅读《文明不能承受之殇》,回答问题。文明不能承受之殇①2019年4月16日,北京时间0点,法国著名建筑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火势熊熊。②159年前,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后,谴责最深的是个法国人,而这个人就是《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③雨果说:有一天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打劫,一个放火……他们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④而现在,因雨果名著而闻名天下的巴黎圣母院也遭受了烈焰之苦。⑤这场大火让人不自觉想到中国文化曾经历的磨难,曾经那场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万园之园留下的灰烬,是中国历史耻辱柱上最疼的一根钉子。⑥这一刻的中国人,怎能不想起,背负了一百多年圆明园烧毁的心灵创伤,何其艰难、何其罔然,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文物的损毁、消失不仅带走了文物本身,更带走了文物所承载的千年文明。⑦一场文化之殇,带来世人对于文物保护的警醒与重视,文明是脆弱又坚韧的。⑧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力守护它,尽量延缓它的消逝,传承它的精神。⑨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⑩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取材于圆明园官方微博)(1)巴黎圣母院遭受烈焰之苦,有人拍手称快,有人痛心疾首。面对文物被烧,文明被毁,圆明园官方微博告诉我们应该。(2)依据上下文,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入句子,正确的一项是【甲】文化不应该人为践踏,更不应该这样毁灭。【乙】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人为践踏。(3)文章简洁的语言中饱含着作者的深情。请任选一处语句加以分析。5.(2019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阅读《被遗忘的圆明园》,回答问题。被遗忘的圆明园卢江良①曾经有人问我:“中国哪个公园最著名?”我脱出而出:“圆明园。”那个时候,我并未游过圆明园。之所以这么回答,缘于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它的题目叫《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在我的印象中最著名,不是因为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而是由于其记录着一页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史。②终于,我启动北京之行。这趟行程我最向往的地方,不是别处,就是圆明园。这倒不是想一睹它“万园之园”的风采,只是想瞧瞧它“断垣残壁”的遗迹。在我的心目里,前者是风景,后者是历史,而历史总比风景具有厚重感。③游罢故宫、天安门、颐和园,终于来到让我魂牵梦萦的圆明园。可是,在圆明园游荡的近两小时里,满目尽是碧水青山、葱茂林木和芬芳花草,很难目见被英法联军焚毁、历经战乱劫掠的疮痍景象。我怀疑是否搞错了地方,问身边的妻子:“圆明园是不是被火烧过的那个?”妻子回答:“是呀。”我纳闷:“那怎么一点看不出来?”妻子说:“应该被修复过了。”④我不禁愕然。是旅游开发需要,还是要忘却曾经的屈辱?就在我觉得不可思议的当儿,不经意来到了西洋楼景区遗址售票处。那里停着一排观光车,但坐车的游客廖如晨星。妻子说:“你说的火烧过的遗址,应该就在那边吧。”⑤这时已近黄昏,游玩了一整天,孩子开始喊累,母亲便提议道:“那个遗址就不要看了,我们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我们不约而同地响应了母亲的“号召”。在走向公园出口的道上,母亲不以为然地说:“这个公园也没什么的,只是比杭州那边的大一点,没什么花头。”⑥我很想告诉母亲:这个公园,本来应该用来凭吊,而不是用来游玩的。但最终,我还是忍住了。是呀,我凭什么说服母亲呢?在这里面的,能修复的都已经修复,修复不了的给“圈”起来了,全然丧失了象征国耻的物证和氛围,俨然一个毫无特色的庞大公园,我们还拿什么用来凭吊?⑦返回杭州的火车上,我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在网上搜索相关的信息,在圆明园遗址公园网站上,对景点的介绍文字中,我发现了这样一段描述:“1977年﹣1992年间,西洋楼各遗址得以清理,廓清殿座基址,整修喷泉池,归位柱壁石件,并修复了迷宫‘黄花阵’。”这也就是说,不光是公园别处,就是西洋楼景区遗址,也已经进行过修复。⑧至于为什么要修复圆明园?有人说:重新修复圆明园,对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塑造中国品牌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彻底洗刷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耻辱,更是一个世界宣言:向世界证明中国不再是昔日贫穷落后、任人欺压的民族,他已经再次站到世界强国之林,是一个富有竞争力、充满自信的强国。⑨但其实,只要良知未泯,历史的耻辱都应该刻在心灵最深处。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用一本《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告诉这个世界:中华民族曾经历过怎样的人间浩劫,又有着如何难以形容的刻骨铭心之痛。她说:“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⑩记住历史才能谈未来,牢记耻辱才能讲尊严。没有对苦难的记忆与感受,何来对幸福的存在意义上的理解与追求;没有对耻辱的强烈体味,何来对民族尊严的捍卫与坚守?而纵观历史,我们这个民族是多么的缺乏对苦难的沉痛记忆与对耻辱的刻骨铭怀;烛照当下,我们这个民族又是多么缺乏对苦难的深刻感受与对耻辱的蚀骨反思!⑪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我在QQ群做了一个调查:中国哪个公园最著名?网友众说纷纭,给出的答案千势百态,但令人遗憾的是,无一提到圆明园。圆明园,这个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历经战乱劫掠,被视作中华民族耻辱象征的公园,只历经了短短的150余年时光,就被轻易地遗忘在了历史的尘埃里,这算不算是一种新的国耻呢?(1)文章记述了作者游览圆明园前后的情感变化。阅读全文,将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摘抄下来。游览前:①游览中:②游览后:③(2)作者为什么说圆明园是“被遗忘的圆明园”?(3)张纯如说:“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你对她的话有什么看法?请写下你的感想或评论。(80字左右)6.(2019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阅读《傅雷家书》选文,完成下列各题。聪,亲爱的孩子。收到九月二十二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的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1)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方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给选文中的画线句子作批注。(2)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楼适夷在《傅雷家书》序文中说:“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读完此书后,你认为傅雷“教子”的哪些方法、技巧值得自己的父母借鉴,请写出两种。7.(2019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阅读《壶口瀑布》,完成下列各题。壶口瀑布梁衡①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②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③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儿,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④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⑤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⑥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略有改动)(1)结合上下文,概括“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看壶口瀑布的原因。(2)结合第③~⑤段相关内容,简析作者是如何将壶口瀑布描写得令人印象深刻的。(3)结合第⑥段画线句子,说说你在铸就自身性格方面受到的启发。8.(2019北京•海淀八年级期末)阅读《苍穹驿站》,完成答题。苍穹驿站苏沧桑①从莫干山到下渚湖,渡我们的是一片花海。花海静默而盛大,将来自天南海北的五个人渡到了下渚湖岸边。②我对船夫说:“往没有人的地方开,越安静越好。”几双眼睛齐齐望向春水兄拎着的萨克斯琴盒,像望向一个静默而盛大的秘密。③这是戊戌年寒露之后、霜降之前的德清,一条木船载着五个人,渐渐遁入下诸湖的最深处。④下渚湖的墩岛上,白鹭停在一杆芦苇上,正对着船头,看见那个叫“春水”的中年男人取出了萨克斯,吹出了《春风》的第一个音,第二个音……⑤像一只金色的鸟,轻轻落入湖面,溅起了一簇簇金光。缠绵悱恻时,它盘旋低回;高亢嘹亮时,它凌空飞跃,在迷宫般的芦苇荡中穿行,寻觅,捕捉。⑥是一支游走的箭,靶心是下渚湖每一个生灵的心。湖水最先中箭,泛起了点点泪光。风接着中箭,停住了脚步。芦花们也纷纷中箭,垂首静立。白鹤、鸳鸯、翠鸟、野鸭、沙鸥、水雉、鸬鹚、红嘴黑水鸡等等,不知道藏在哪里偷听,一声不响。一条鱼跃出水面,不知道是抗议还是鼓掌,又有一条鱼跃出来、说,谁啊谁啊,我看看。鱼从来没有听过萨克斯,下渚湖所有的生灵包括青蛙、泥鳅、螺蛳和虾,都从未听过如此美妙的声音,深沉而平静,轻柔而忧伤,好像回声中的回声。⑦船停在下渚湖的某个深处时,船上的人们沉醉在《春风》里丝毫未觉。乘着音乐的翅膀,他们也变成了乌,翱翔在想象中的下渚湖的春天里。一望无际的湖面上,涌动着亿万朵油菜花,开满油菜花的墩岛,像一个个水上的太阳,蜂蝶在一个个太阳之间振动翅膀,放飞一个个透明的梦想。⑧《鸿雁》响起时,有人走上船头,合着音乐翩翩起舞。跳的是刚学的蒙古舞,老记不住动作,自己把自己给乐翻了。其他人一边笑一边用手机拍。春水自顾自吹萨克斯,一曲终了,说了:跳得蛮好。⑨两百多年前,洪昇游览下渚湖时,留下了一首诗:“地裂防风国,天开下渚湖。三山浮水树,千巷划菰芦。埏埴居人业,渔樵隐士图。烟波横小艇,一片月明孤。”他不会想到,两百多年后,五个与他一样爱写字的人,湖水深处某个最僻静的角落,歌舞笙箫,得大自在,暂别了俗世日常,甚至暂别了文学。一条船和一整个天空一起倒映在湖里,船便仿佛孤悬在浩渺苍穹,如时空之外的一个驿站,欢声笑语从驿站里溢出来,天地笼罩着一种微凉的幸福。⑩傍晚时分,“滴答~答~~滴答~答~”《回家》的前六个音鱼贯而出,跃过船头,贴着水面,穿过层层波光,攀上一大片芦花,轻轻咬住了玫瑰色的夕阳。夕阳一愣,犹豫了一下,似不忍坠落,万物蒙在一层毛茸茸的暮光里,像蒙上了一层雪,霎时,下渚湖仿佛穿越到了冬天,湖水深处某一间竹楼内,一双手正将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端上桌,而门外,响起了风雪夜归人的脚步声,沙沙,沙沙。⑪萨克斯最后一缕余音和烘豆茶的热气,一起消逝在傍晚五点的下渚湖时,我的眼前浮现了片闪耀着金色光芒的水稻田。传说,上古时期的治水英雄防风氏带领部落在此开垦荒莽,种植水稻,造福先民,使得吴越一带靠狩猎采集为生的氏族部落慕名而来。他们站在太湖边的一座高山上,问一位老猎人防风氏部落在哪里。老猎人说,那一大片闪耀着金色光芒的水稻田,就是防风氏部落。之后,防风氏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了治水和种稻经验,福泽万民,下渚湖畔也因此有了“三道茶”遗风:“相传防风受禹命治水,劳苦莫名。里人以橙子皮、野芝麻沏茶为其祛湿气并进烘青豆作茶点。防风偶将豆倾入茶汤并食之,尔后神力大增。”(《防风神茶记》)青绿色的烘豆、金色的橘子皮沾着细白的盐粒,滚水一冲,清香四溢,鲜威可口,不仅是茶,还是饱腹暖心的食物,也是“人有德行,如水至清”的德清的待客之道。⑫上岸时,我回头看他们。彼时,他们四个人都背着光,而我看到的却是一道道金色光芒。这些与我并无半点血缘关系的人,一起在文学路上走了几十年的人,在我烦躁时,困顿时,如防风氏般毫无保留,亦如阳光之于水稻田,一直在。⑬时间来到戊戌年小寒。临安山坳里一个小客栈,天寒地冻,夜深人静,整栋楼只有我和位师姐,要继续第二天的采访任务。我们将所有的被褥搬到一起,一个靠在床上一个靠在榻上,在同一盏灯下“抱团取暖”。午夜时分,大雨倾盆,将屋顶的瓦片砸得哗啦啦响,我突然有一个感觉﹣﹣此时,灯光是我们的驿站,我和她是彼此的驿站。⑭驿站,食宿、换马、交换信息、补充能量的地方,八百里加急日夜奔赴的那个点,穷途末路上一个亮灯的窗口。家太远,驿站刚刚好,即使风雪交加,沿途总能找到。⑮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为天地无私无情,对人对狗对万物都一视同仁。而我觉得天地亦有情有意,使万物互为驿站,人与人就是彼此的驿站。漫漫人生路,并非一条线,而是一个苍穹,每一个方位都是方向,每一步都可能是深渊。一个人就是一颗星,茕茕孑立、踽踽独行。好在无尽的苍穹之中,总有一些星球星座星系,让累到极点的你靠一靠,歇一口气,再提一口气,继续前行。而继续前行,就意味着继续失散,于是,留下来的那份记忆,就成为一个驿站。多年以后,同游下渚湖的五个人也终将失散,而湖上的萨克斯声,会是我们永远的驿站。⑯时间来到戊戌年大寒。我在曙光中独自醒来,看到父亲深夜发在苏家微信群里怀念二伯的段话。远在云南的二伯,前日猝然离世,是他们兄妹七人中第一个走的。年事已高,路途遥远,生亦难以相见,死亦无法告别,他们从此失联。不知道多年以后,浩渺苍穹中的哪一个点,是他们重逢的驿站?我在晨光里泪流满面时,小猫跃上床沿,轻轻吻了吻我的泪,又定定看了我几秒,将头窝进了我的手心。此时,它是我的驿站。⑰这一天,谢谢下渚湖。这一年,谢谢他们都在。这一生,谢谢你们来过。(原文有删改)(1)文章第①﹣⑫段,主要写作者一行五人乘坐游船静赏下渚湖的情形。这部分文字以游者吹奏乐曲为线索,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分别写出了哪些内容?请依据提示填写相关内容。①当《春风》响起时,作者看到,想到。②当《鸿雁》响起时,作者看到,想到。③当《回家》响起时,作者看到,想到。(2)乐曲响起的时候,作者用联想、想象的表现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请结合文章第⑦段或第⑩段内容,作简要赏析。(3)阅读文章,请就⑬﹣⑰段内容,提出一个思考问题,并说明所提问题的探究价值。问题:价值:(4)“驿站”的本义是“食宿、换马、交换信息、补充能量的地方”。阅读全文,请简要说明“驿站”在本文中的含义。9.(2019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阅读《邂逅白洋淀》,完成材料各题。邂逅白洋淀须一瓜①很多南方人,从小对北方就有积极的想象。但后来我们发现,除了北京,我们心目中的北方,实际是一张模糊的远景,辽远迷蒙。雪啊,面食啊,大平原啊,其实都模模糊糊,想也想不真切。而这积极的想象,源自对陌生的向往。上个月,千里北飞,落地河北,我们直接走进了葱茏的白洋淀,触摸了华北最大的淡水湖泊的水温。北方,鲜活了。②猛一看,白洋淀是南方景色的亲戚。水波潋滟,荷花绽红,碧绿连天长。但是,纵深游走下去,你就知道这不是南国西子,这是真正的北方水域,壮阔浩瀚。白洋淀的“淀”是什么意思?进入白洋淀,当看到浩瀚连天的芦苇荡,我们就大致明白了。淀,就是浅湖泊。这是一个三四百平方公里的浅湖泊。这是什么概念?北京整个海淀区有四百三十多平方公里。白洋淀之大,可想而知了。③这就是传说中荆轲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告别地,“风萧萧兮易水寒”的那个易水啊。《战国策•燕策》中记载,太子和宾客们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流着泪,给荆轲送行。到了易水上,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然后荆轲就慨然上车离开,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④【甲】船慢慢开进白洋淀深处,两边都是绿色的芦苇,只看到绿墙风动。远方水色天光,看不清轮廓边际。恍惚之间,不知道是走在水的岸边,还是走在陆地的沟边。仔细聆听,能听到清脆密集的鸟鸣,但你别妄想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只能在碧波绿苇的摇曳中,猜想它的轻灵与娇俏。白洋淀人说,这是一种叫“呱呱鸡”的鸟,爱叫,小小的,很灵活,学名他们也不知道。它们是这里数量庞大的居民。白洋淀内大量的水生生物,河、湖、港、汊及荷塘苇丛,为鸟类提供了美好的栖息场所。我们是夏天进淀,看到的是“呱呱鸡”。在春天,这里百鸟翔集,鸣翠颂雅,有大雁、鸪顶、灰褐、灰燕、鸳鸯,据说还有美丽的天鹅与戴胜鸟。有一种可爱的小野鸭子,在芦苇的边缘出没。【乙】一不留神,一个小毛球一样的身影就滚游出来,像一个小台球滚出偌大的台球桌,小身子稍纵即逝,光留下“叽叽叽叽”的稚嫩叫声。再盯着,又一个稚拙的小鸭子从芦苇丛中蹿了出来,好像从课堂里溜出来的小孩子。⑤白洋淀是鸟的天堂,也是鱼的世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记载说水里的鱼类有三十多种,鲤鱼特别多。说到鱼,又想起了鸬鹚。那艘载满鱼鹰的小船和我们邂逅过。鸬鹚也叫“鱼鹰”。叫“鱼鹰”更贴合鸬鹚的英气。它像鸭子,但比鸭子威猛,站在那里肩羽刚硬,更有鹰的悍然霸气。船上的十来只鱼鹰,都是黑色的,下巴一抹白。一个渔人在划双桨。鸬鹚沉默着,随时扎猛子扑进水里。据说,三只鱼鹰可养活一家人,可见鱼鹰的武功强大。⑥我们在白洋淀一座荷叶环绕的水上人家吃饭,上了很多条鱼。其中一条鱼和大白菜一样粗,比大白菜还长一半,跟小乳猪似的。我想鱼鹰肯定抓不住它,但有人说,碰到大鱼,鱼鹰会合作抓捕并抬鱼出水。那只小乳猪一样的大鱼,上桌时非常壮观,可惜非常咸。整桌的白洋淀人都吃得津津有味,腾不出嘴说话。他们喜欢用玉米饼子之类,蘸着鱼汤浓汁吃。他们还坚持说,鱼就要咸,白洋淀人讲究个咸鱼淡肉。有一道菜,是用最嫩的荷叶切丝凉拌。嫩叶碧绿,卷曲,脆爽;麻油很香。卷巴巴的小荷叶,入口极为美妙。但吃到第三口,就觉得咸得无法坚持了。嫩荷叶确实诱人,请求人家再来盘淡点的。人家送了一盆,结果,矫枉过正,完全没了滋味。看来啊,淀上的人怎么煮,你就怎么吃吧。千万别调整他们的调味剂量,要不,可能你吃不到那里的真滋味。⑦水路沟壕四通八达,荷叶荡漾。浓厚的绿意上,有零星的粉白色荷花开放。导游说那是野荷花,花瓣大都是单瓣的。我们也分辨不出野生和家养,总之放眼绿多红少,接天绿色。不过,即使满淀数百公里荷花铺天盖地,我想我可能还是为白洋淀的芦苇愣神。夏天的芦苇绿得纯粹,浩浩荡荡,合着天风绿水的节拍,合着鸟鸣声声的律动,起伏跌宕。导游说,如果是秋天,满淀的芦苇一湖金色,芦花飘荡,那才是热烈;到冬天,湖面芦苇地都坦荡无垠,直到来年生发,小芦芽细芦苇一排嫩绿紫光。⑧据说全国其他地区的芦苇都在退化,只有白洋淀12万亩的芦苇依然保持远古的强健风骨。毕竟慷慨悲歌豪侠之士的故乡,谁能给英魂这样莽荡浩瀚、与天地同呼吸的历史大背景?我觉得白洋淀的独特魅力,首先归功于芦苇。白洋淀养育了芦苇,芦苇扶持白洋淀鲜活的生命。莽莽芦苇,不仅用四季轮回的大色块,在天地之间,大手笔地书写着生命,还为整个白洋淀的植物动物,提供了恢弘的生命互动的舞台,为这些生命彼此的交相辉映,提供了最辽阔的空间。⑨在陆地上,可能再也没有其他淡水湖,像白洋淀这么具有生命力地喧腾,四季不息;这么张扬,深厚,富有动感,无论天空、地面和水下。⑩我愿意,再次邂逅白洋淀。(有删改)(1)白洋淀之行让作者印象深刻。阅读文章第②﹣⑦段的内容,填写表格。在白洋淀的见闻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白洋淀是一个三四百平方公里的浅湖泊①白洋淀是鸟的天堂,也是鱼的世界②③白洋淀人坚持生活习俗④白洋淀的芦苇让人入迷(2)第③段中作者讲述了荆轲的故事,请你说说有什么作用。(3)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请从第④段【甲】【乙】两处中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选择:赏析:(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在文末提到“我愿意,再次邂逅白洋淀”。10.(2021北京•丰台八年级期末)阅读《春走老山界》,完成问题。春走老山界①其实,只有到了四月,山野里的春色才最浓烈,最灿烂;春的表演才最癫狂!【甲】嫩绿的新叶,压在深绿的老叶上,此时全部张开了身姿,展示着它的魅力,使山色具有了鲜明的层次感。各种各样的野花,张狂地绽放,把或浓或淡的芳香,洒满坡坡岭岭。整个山野,都沐浴在芳香里……②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③汽车在一个“之”字接一个“之”字的山间公路上奔驰。我的双眼贪婪地向前张望,只见前面山头上的一棵棵大树,仿佛一个个绿色的云团浮动在天际。刚刚下过一场雨,山腰里升腾起一缕缕轻纱似的云雾。山头在这一缕缕云雾里时隐时现,像一个披着婚纱的新娘,姿态娇美。④老山界深藏在舜皇山里。⑤我们一路奔山而上,去追寻老山界。车前的山景,总是在雾帘里若隐若现,难得一睹它的真容。登到顶上时,老天终于开恩了,投来十几秒钟的阳光。我们欢呼雀跃起来。三座山峰如三匹骏马,驰骋在天际。山峰之下,有几块相对平缓的平地。人们便给予了它形象的名字,称之为上马坪、中马坪、下马坪……于是便有了舜皇山“三马九坪十八江”的说法。⑥汽车在一块平地上停下了。这里是紫花坪,山间九坪之一。站在这里,放眼望去,远处浮在云雾里的三座山峰,似乎如骏马在天际间奔跑。而近处山崖上,一丛丛、一树树紫色的杜鹃花,正热烈地绽放着,璀璨一片。紫花坪,真是名副其实!【乙】沿着山谷,一条小溪一路叮咚而下。几场春雨过后,窜动在小溪里的溪水更充沛了,溪水蹦跳着勇猛向前。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它总是千方百计向前奔去,去探寻更广阔的世界……当地人告诉我,这山间流动有五十六条小溪。水量充沛、成气候的就有十八条,所以有十八江之说。山东的溪,出山后注入湘江;而山西的溪,下山后就汇入资江了。最后,统统走进洞庭、长江、大海,到达了它们的终极目标。⑦终于,一块巨石立在我们面前。几个威严的大字赫然入目:老山界。这是今年老山界入选湖南“潇湘红八景”之后,红军总司令朱德之孙朱和平将军亲手所书。这块碑石告诉我们,这里是1934年11月,红军长征经过惨烈的湘江之战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当年翻越这座山的陆定一,记下了这段难忘的经历。于是,一篇美文《老山界》进入了共和国的中小学课本,激励着一代代国人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行。⑧在这里,不时看到一队队游人,艰难地走在这条山道上,追寻当年红军的足迹。⑨我站在碑前,望着山间荆棘丛生的小道,陷入了沉思。当年,红军战士一路走去,走过二万五千里,经历了多少如湘江战役般惨烈的战斗,多少鲜活的生命倒在这条路上啊!共和国就是从一块块革命根据地上、从一场场和反动派的搏斗中,站立起来的,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啊!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我辈,要永志不忘!⑩这时,又一队着蓝色红军服的人站在这块刻有老山界的巨石碑前宣誓,一个个神情庄重。他们是长沙邵阳商会一批成功的商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到来的前夕,走进老山界,跋涉红军长征路,学习红军精神,立志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每天,这块碑前,这条路上,总有人在追寻红军的足迹。他们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学生,有老者,更有青年……红军自有后来人啊!⑪如今,有一个汉子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又走进了这座山。他和我们一道,沿这条傍着小溪的古道踏步而下。沿溪两岸,一丛丛野生茶树正冒出新芽。⑫深藏在这山谷小溪边的野茶,根须扎在山泉水边,汲着微量元素丰富的山泉水,枝叶长在云雾中,收纳极鲜极净的空气。然而,品质如此上乘的东西,这些年来,藏在深山人未识。守着这些宝贝的山民依然没有摆脱贫困。从这座大山脚下走出去的山民之子老唐,放弃他在美国已有相当规模的事业,毅然回到家乡,寻找帮助乡亲走出贫困的道路。他不进行任何人工干预,只组织当地村民采摘散生在涧谷间的野茶,又聘来农大的茶业专家指导加工,生产出了香型独特的野生红茶、白茶和黑茶,受到了消费者欢迎。眼下正是野茶开摘的时节,一条条溪涧旁的野茶林里,山民们正在采摘两叶一针的嫩茶芽。走进坡头岭上一栋栋农舍里,堆放着刚采摘回来的散发着清香的新茶。山民们在山中采到野茶叶,一担一担地送往加工厂。沉睡在大山里的野茶林,如今成了山民们走出贫困的提款机。⑬如今的老山界,让人由衷的赞叹!(取材于谭谈同名文章)(1)阅读全文,按照作者的游踪填空。驱车前往舜皇→①→②→③(2)文章对春景的描写富有表现力,请从【甲】【乙】两处画线部分中,任选一处进行赏析。(不少于100字)(3)结合作者在文中的见闻与感受,分析如今的老山界为何让人赞叹。11.(2021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紫藤萝瀑布宗璞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⑪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1)作者笔下的紫藤萝充满了童趣,请选取一段展现紫藤萝情趣美的语段,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摘录:赏析:(2)宗璞曾说,她的文字若能为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人增添一点选择的力量或仅只减少些许选择时的痛苦,我便心安。你在读完这篇文章后,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力量,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经历谈一谈你的体会。12.(2021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阅读《长城秋雨夕》,完成问题。长城秋雨夕贾宝泉①雨中登长城,秋风萧瑟无限意。②雨是今天的雨,长城是昨日的长城。③北国深秋的雨,点点滴滴,点点滴滴,温柔缠绵亦如南国梅子黄时雨。雨催开伞的花,红的,绿的,黄的,叫不上颜色的,八达岭的长城之上、长城之下,便蔚成伞的花圃;伞下面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棕色皮肤的,都来了,都来到这长城之上、长城之下,一起笑着,嚷着,用手指点着,谁也不肯让心神稍歇。【甲】十月的潇潇雨不曾邀来雷声,人们的笑语便是轻奏的雷鸣。④长城又称紫塞,长城外又称塞外。幼时夜读古典诗词,“塞外”的字眼时常让我触目惊心,拖两行细长的清泪,点点滴滴,点点滴滴,落在线装书上,浸湿一片宣纸的黄土地,为筑长城的流民,为哭倒长城的孟姜,更为去国怀乡的戍边将士。⑤不再是“风萧萧兮易水寒”,不再是“将军白发征夫泪”,不再是“胡儿眼泪双双落”。远近的烽火台还在,东一座西一座结成抗风林。长城上依然有汉家兵将,头戴金盔身着铠甲,不过并不出征,而是笑容可掬地为中外游客导游。⑥秋雨越来越浓,转眼间就密似珠帘了,而游人反倒越来越多了。⑦一朵又一朵的浓云依恋在长城垛口上,随着长城飘游到目力不到的远处。雨中看不远,但我推断得出,浓云下面一定是人;而云朵外,依旧是长城。⑧长城外,【乙】高挑的白桦挺起胸脯做着雨中浴,绰约的美人松虽然给秋雨淋湿了头发,依旧练着舞功。柿树和枫分别着一身淡黄、轻红。特别是枫,岁月年年云鬓样,秋雨不改旧时妆,云雾重了它是轻红,云消雾散它是深红,自甘寂寞地守在立着长城的山上,年年的云雾没有漂白了它,倒是它把云雾染红了。⑨树间安谧的饮食的牛羊,有牧童吹着竹笛来往。他不用鞭,笛声依约是他流动的鞭。【丙】牛蹄下的草,绿得深,绿得重,发射翡翠的冷光,俯俯仰仰迎送旅人;草间的野花,虞美人们,波斯菊们,蓝鸽子花们,静静地编织一片云,翌晨挂在天上就是朝霞了;花下的蘑菇一柄柄都是白绸伞,我想,伞下一定有许多小甲虫躲雨,那些年长的甲虫们,一定会展开薄翼遮在小儿女们头上的。⑩往往,举世瞩目的古迹,就是在深重的苦难中建造的。它要求建造者准备几百吨的血,几千吨的泪,几万吨的汗,不计其数的生命。它的挺立,意味着一些人要倒下。往往,古迹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只是出于一个并不繁复的设想,却在无意间为后世留下珍宝,进而为一个民族制作了图腾。⑪秋雨渐渐停了,云隙间透出蔚蓝的天光,湿重的云团躲进山谷里养神,轻纱似的云缕还留在长城上擦拭游人的履痕。夕阳已走到山村,它的光芒并不离开,依旧穿过云阵照着八达岭的群山,以及我足下、头上的长城。长城两侧的山峦上,最美的是枫,是柿树,一株枫树就是一个红火把,一株柿树就是一个黄火把,这千千万万的火把,把八达岭内外的长城烧得黄中透紫,有如一簇簇温度不等的火焰。长城是伸向云天的旗,枫是它的红缨;长城是万里关山上的万里路,云是它的驿站。⑫游人前方是云朵,云朵下面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棕色皮肤的;而云朵外,依旧是长城;长城的前方,还是云;云下,又是人……⑬长城望不断,长城的前方是长城。⑭长城赖以存身的,是我的——我们的黄土地。(1)本篇游记,结构严谨。既突出雨中登长城的时间变化,从①写到②;又突出观察视角的空间变化,从长城之上远眺长城之外,游目骋怀,从③的苦难写到现实的④。(2)文章景物描写生动传神,请从【甲】【乙】【丙】三处划线句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妙处。(3)文章第一段写到,“雨中登长城,秋风萧瑟无限意”。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无限意”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意?13.(2020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阅读当代作家王剑冰的散文《吉安读水》,完成问题。吉安读水王剑冰①江西的南部,有一条美丽的水叫章水,有一条精致的水叫贡水,两条水流合二为一形成了更加美丽精致的水叫赣江。宏阔的赣江一路北去,串起了一个个明珠,其中一个闪着耀眼的红、迷人的绿的明珠就是吉安。吉安是水带来的城市,古人依水而居,富足的水才会有富足的都市。秀丽而富足的吉安,使大文豪苏轼都不得不发出“此地风光半苏州”的慨叹。②我以前没有到过吉安,不知道吉安有什么好。吉安的朋友朱黎生说,这里有以万瀑争妍的白水仙,以高山草甸为一绝的武功山,以道家文化名世的玉笥山,更有革命圣地井冈山,这里还有庐陵文化啊。黎生还说,吉安是一个红色的摇篮、绿色的宝库、文化的家园。我一下子就恍然了,只差了一声呼,原来都属吉安啊。我念着“吉安”的名字,觉得这名字实在是好。当我走进吉安,一步步深入,直让吉安给感染得思绪飞扬,情感迷恋。③我去井冈山,红色的精神衬托以绿色的资源。云涛雾海,朝霞晚艳。狭路迂回,翠竹障眼。黄洋界惊心,五指峰动魄。英雄碑高耸,纪念馆震撼。十送红军的歌声催泪,五井后代的纯秀开颜。山间一条白练天降,降到下面就变成一个舞着的女子,这就是仙女瀑。井冈山,既让人感怀凌云壮志,更叫人神迷旖旎胜景。④我去寻访一个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甲】(a气脉b气概)映照了多少年。车子越过赣江一路东去,远远看到一座古朴小村掩映于绿色,而我必须跨越的首先是一道水——富水。守着这样的一道水,文天祥得以横空出世。⑤保留完好的古村落渼陂也是依傍着富水。毛泽东曾在这里住过,住的地方有一副对联:“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这副对联影响了他一生的生活。毛泽东在渼陂组织红军赤卫队攻城,挥洒出“十万工农下吉安”的豪情。⑥我去访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纪念馆旁流着一条阔水是恩江,到他的祖地,门前流的是沙溪。中兴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家乡有一条水叫吉水,主持撰修《永乐大典》的解缙门前涌的也是吉水。这些水统统汇入了赣江。“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是黄庭坚在江边泰和快阁上留下的名句。⑦赣江给了两岸太多的润泽,流过吉安时,又留下一个沙洲,洲上长了树,树上聚了白鹭,就叫了白鹭洲。有人依此建起了书院,成就了一代代国家栋梁。文天祥、刘辰翁、邓光荐就是从这里走出。周敦颐、程颐、朱熹等大师的讲学依然【乙】(a回荡b回环)有声。在白鹭洲上走,茂林修竹,曲径通幽。登上风月楼,青原扑面,风帆入怀。仍有学校在洲上,是江西省重点中学。学子们守着一洲白鹭,读书又读水。我俯视过吉安的地形图,发现赣江与富水勾勒出的,就是一只振羽而飞的白鹭。⑧曾看到一条消息,在邻国海底打捞出一艘元代沉船,船上有中国瓷器近两万件,不仅有景德镇的产品,还有吉州窑的产品。原来吉州窑就在吉安。永和镇濒临赣江,有水又有瓷土,在宋代已是“民物繁庶,舟车辐辏”的瓷城,现今世界许多博物馆都藏有吉州窑的精品。踏上吉州窑址,遗迹竟有24处之多,尚能感受到曾经的火热场景。⑨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吉安古为庐陵郡地,素来享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盛誉。诸多资料告诉我,唐宋以降,吉安科举进士众多,曾出现过“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的人文盛况。这在中原是没有的。又有考证,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祖上是吉安。吉安诞生了几百位共和国将军。十大元帅中,有五个是从这里走出去的。⑩看着滔滔的赣江,我突然想起,在中国,众多的水是向东流的,而赣江的流向是北,向北流的还有湘江。毛泽东的“湘江北去”,一叹千秋。许多的风云人物、风云事件生活与发生在两江周围。这两条并行北去的大江,可有着某种喻示?⑪赣江岸边,粗壮的榕树蓬勃成壮观的风景。自古这里就有“榕不过吉”之说。榕树再上边的堤岸,是垂丝绦绦的柳树,一个刚毅粗壮,一个婀娜柔曼。榕容同音,柳留谐意。那么,容与留就是吉安的特点了。它融合了一个深远厚重的庐陵文化,那么多的名人成长于此;它接纳了第一支红色队伍,让一星之火从这里燃遍全国。今天我依然看到它新起的一个个工业园,一个个旅游区,看到到处都写着的“欢迎”的标语。吉安人招商时这样说:“吉安在江西的中部,交通便利,吉安人以忠为本,诚实信用。吉安愿和衷共济,共谋发展。凡有朋来,吉安都会盛情以大盅款待。”中、忠、衷、盅[1],表明了吉安的胸怀。⑫我在赣江边徜徉,看到那现代化的建筑【丙】(a装潢b装点)在赣江两岸,阳光洒了一江的光线,一只白鹭在水上盘旋了一圈,直直飞向了高远的天空。我感到我太喜爱这条江,生活在这条江的人是有福的,许多的人在江边说笑着,玩耍着,或者就那么坐着、站着,显现出安逸与自在,他们的表情充满水的光泽。我知道那叫满足。我又想到吉安的名字,那就是吉祥安和、吉泰民安啊!(选自《2009中国年度散文》,有改动)[注释][1]盅:饮酒或喝茶用的没有把的小杯子。(1)梳理这篇文章的作者游踪,并概括其间内容将答案填写在横线处。作者先走进井冈山,①;接着到②、、等地,寻访名人遗迹;然后徜徉赣江岸边,③。(2)在文中【甲】【乙】【丙】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并用正楷字体抄写在下面横线处。答:【甲】【乙】【丙】(3)有同学在读这篇文章时,联想到了相关文学常识,你认为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第⑤段中的毛泽东于1939年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以此表达对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的深切怀念。B.第③段中的黄庭坚就是明代作家魏学洢的《核舟记》中的“鲁直”。C.第⑥段中的“欧阳修”,号醉翁,教材中收录了他的作品《卖炭翁》。D.第⑦段中“周敦颐”的作品有《爱莲说》,北宋周敦颐认为“莲,花之君子者也。”(4)作者在文中慨叹吉安是赣江水系中的一颗明珠,请你结合全文概括说明吉安是如何体现“明珠”价值的?(5)这篇文章在叙述描写中饱含感情,请你结合第⑪段中画线语句对这段话作赏析。14.(2020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阅读《重游黄果树》,回答以下各题。重游黄果树玛拉沁夫①黄果树,是黔西著名大瀑布,瀑流高七十多米,宽三十余米,是世界最大瀑都之一。几年前,我第一次游览这里时,曾写过这样一段话:②我希望每一个在生活的征途上感到乏力的人,每一个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阻难的人,请到这里来,坐在附近一块岩石上,静静观赏一下大瀑布直流而下、奔流而去的那种一往无前的气概吧,人们或许从中领悟得到些许人世哲理,捕捉得到或进或退的明晰启迪……③在上一次去黄果树瀑布之前,我曾在电影、电视上,多次看到过世界上别的一些著名大溪布的雄姿,诚然都是极为动人心魄的。然而,那一天当我站在黄果树瀑布的脚下,身临其境地仰望它那宽阔的直泻而下的瀑流,耳边伴听着好似“画外音”的震天轰鸣的瀑声时,我才真切地感觉到有一股无形的神力,在把我的五脏六腑震颤得全然不能自已。④大瀑布的激流从绝壁顶端,喷着白花花的烟波直捣崖下的犀牛潭。潭呈墨绿色,深不可测。浪头破散,溅起重重水雾,向上升冲百余米。附近山顶上那条小街道,已被雾气遮挡得没影了,偶见车辆穿梭,人们才想起那里还有一个小镇子。当我的目光顺着飞腾而起的水雾向上移去时,在我眼前出现了由瀑流形成的一片那么美的雪白雪白的水花,它像一块完整的巨大天幕,垂挂在如铸如削的山崖上。这是一幅神奇的图画:大缩为小,阔化作静,而那极端的纷杂悄然呈现出极度的和谐。是的,我是在悉心地观赏着一张色调和谐的超级画幅。⑤然而,就在这时,我从那原以为极度的和谐中却发现了不和谐:在那高高的悬崖边上、滔滔直泻的激流之中,有一块黑色的怪石,傲然地拦路挺立。一下,由瀑流形成的那片雪白雪白的水帘,被怪石给扯破了,露出一条黑洞洞的大口子,那幅宽大、洁净的天幕上,落下一块格外显眼的黑瘢!大瀑布美丽、完整而又和谐的画面,全叫那块拦路的怪石给毁了!⑥我的向导解释说,眼下是冬天,枯水季节,上游的河水流量小,那块怪石就露出头来,等到夏天,在雨水季节里,水涨浪急,它就被淹没了。⑦我真希望明天早晨一醒来,就是雨水季节。⑧离开贵州好几年了,每当我回忆起黄果树瀑布,眼前就浮现出它那翻着雪浪的激流、纱幕般的水帘、如云似霞的雾气,当然也想到那块破坏了瀑布美与和谐画面的黑色怪石。不知为什么,一想到它,我心头便罩上一层无名的惆怅……⑨今天我又有机会来到了贵州,适逢孟夏,因此决定再往黄果树,去领略一番它在雨水季节的神采。⑩黄果树瀑布位于白水河上,周围山栾起伏,由于山洪的长期冲刷,白水河河床形成了阶梯式跌落状,据说小的跌落处无计其数,落差较大的就有九处,素称九级瀑布。在这九级瀑布中,黄果树居于中段,上游的数级跌落,已使水流步步加快,层层奔涌,聚集了巨大的冲力,但它被憋在一条狭窄的河谷里,使它无处施展威力,只得无以按捺地咆哮着直向下游冲泻。到了黄果树附近,突然遇到一个急转弯,水流的冲力被前面的岩石陡地挡了一下,这一挡,越发使它迸发出更加巨大的冲力,向前奔流。恰在此刻,未曾预料,它已流到了一片断崖绝壁的边缘,顷刻间,水流带着自身的冲力,且又增加了下跌的压力,一阵头昏目眩的跟头把式,便从七十米高处坠落到山下的深潭中﹣﹣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瀑布,黄果树瀑布。⑪水流跌入深潭之后,抖了抖身子,在潭中漫游片刻,仿佛是一则稍作喘息,二则观察一番周围的情势﹣﹣如今究竟跌落到了何处?当它缓过气,认准了方向,便又落落大方地继续前行了。那无以按捺的咆哮,早已变成轻悠、舒缓的歌唱。下游的几级小瀑布,虽亦有惊人之举,但与方才从七十米以上的断崖上陡然跌落的险象相比,已是小巫大巫之别了。⑫看哟,雨水季节的水流,多猛,多大啊!那狂狷的瀑流,以它锐不可当之势,将悬崖的横断面完全淹没了,于是整个瀑流连成了一块巨大的水幕,远望去就像是海军分列式的方队,白刷刷地向前移动着。那么,那块傲然拦路的黑色怪石呢?它不见了,想必是从千山万壑汇聚而成的巨流,将它淹没得无影无踪!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雨水季节!⑬毕竟是雨水季节,水势这么大,这么猛,这么耀眼,这么叫人动心……大自然的美与和谐,就在这喧腾中、奔流中、众目睽睽中,庄严地复生!(有删节)(1)作者两次游览黄果树瀑布,所见、所感都不相同。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时间瀑流特点瀑流形成的画面作者心情作者感受冬季①②惆怅极度的和谐中有不和谐夏季狂狷锐不可当巨大的水幕。像是海军分列式的方队③④(2)作者对水流的描写形象而富有动感,让人身临其境。请从第⑩⑪两段中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赏析:选择:。(3)上文第②段说:“我希望每一个在生活的征途上感到乏力的人,每一个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阻难的人……从中领悟得到些许人世哲理,捕捉得到或进或退的明晰启迪……”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悟出了什么道理。15.(2020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演讲词,完成各题。①再说回这些书,它的历史本身是那么有趣,记录了人生命的轨迹,这个时候我们逐渐接近了一个更加核心的问题﹣﹣在阅读的那一刹那,我的生命如何受到影响?如何被改变?如何和它发生关系的呢?到底什么叫做阅读呢?其实所谓的阅读我可以借用法国思想家布朗基的话:所谓的阅读,就是让人得到自由,让作品得到自由。②A我觉得这是真正意义上、严格意义上的阅读。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看他看得懂的书,那表示他其实没看过书。为什么呢?你想想看,我们从小学习认字的时候,看第一本书的时候都是困难的,我们都是一步一步爬过来的。为什么十几岁之后,我们突然之间就不需要困难了,就只看一些我能看得懂的东西。看一些你能看懂的东西,等于是重温一遍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这种做法很傻的。③我奉劝各位要带着审慎的眼光去看坊间很多的畅销书,特别是那些非虚构的、非文学性的畅销书。比如说最近有一本书很红,我曾写过一篇书评去讲这本书,那本书就是《世界是平的》,大家知道这本书对不对?是《纽约时报》很红、很有名的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写的,这本书是最典型的、非虚构的畅销书,它具备了最成功的畅销书的特点。④B它会用一个耸动的标题、理论或概念,比如“世界是平的”。“世界是圆的”大家都知道,但是他说“世界是平的”,世界为什么是平的呢?他说因为今天的全球化已把全世界放在平面上面,中国、印度、美国本来是那么遥远的国度,但是现在这三个地方在某些行业上面是能够竞争的。一个软件工程师在美国干得好好的,但是他现在的工作随便被转移到印度和中国去,这就是所谓世界是平的。这个概念坦白讲,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天天看新闻、看报纸,都知道全球化。这只是全球化其中的一个面相,很简单的道理。但是这个作者懂得用很好的名字把它写出来,就是《世界是平的》,让你吓一跳。你觉得你在看一个很新鲜的东西。看完之后,你觉得他很有道理,说得很对,他说得那么新鲜的东西我竟然觉得很有道理,而且我都看得懂,这个时候你就很愉快。为什么?因为你知道你学到一些你不知道的东西,但为什么你看得懂呢?其实他说的事情你早就知道了,他换一种说法说,于是你以为你过去不知道。你那么容易地、轻快地就看到一些你以为你过去不知道的事情,所以你特别骄傲、而且自豪﹣﹣哼,我也是聪明人!内心深处、潜意识里面觉得自己是明智的、精明的、优秀的、熟练的读者。⑤所以我们总结一下,畅销书的规律有三个:第一个规律就是把你已知道的事情用你不知道的说法说一遍;第二个规律就是把刚刚的说法重复一遍,再举一些例子;第三个规律是再重复一遍进行总结,就成功了﹣﹣这就是畅销书。⑥C因此,对我来说这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阅读,真正严格意义上的阅读总是困难的。困难在于我们会发现一本作品无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的,还是哲学的理论﹣﹣比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或者是伟大的文学著作《追忆似水年华》﹣﹣我们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希望读出一个意义来,读出一个我能理解、掌握的世界。但是你发现这个作品在抗拒你的这种欲望和要求,整个阅读的过程其实是个角力,你想把一个东西套上去,让它成为可理解的、给它一种框架、一个格式、一种格局,但是它一直在抗拒。你刚刚修建一个城堡,有完整的建筑结构,墙角那一面又开始生出了蔓藤,然后慢慢地攻掠了城墙﹣﹣阅读总是应该这样。在这个时候你就发现,阅读无非是让我们发现了我们自己的顽强意志以及作品本身的不可征服。作品是自由的,在于在阅读过程中你发现它不能被驯服;你也是自由的,因为你充分地意识到自己的意志、自己灵魂的存在。你读完一本很困难的书,你不能说自己都懂了,但是你的深度被拓展了,仿佛经过了一场漫长的斗争,这样的斗争就像做了一种很剧烈的体育运动﹣﹣精神上的体育操练,使得你这个人被转化了。(节选自梁文道《我的灵魂我的书》,有删改)(1)读完这篇演讲词后,班内有三位同学针对画曲线句“所谓的阅读,就是让人得到自由,让作品得到自由”一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同学的观点与作者最相近。[甲]同学:这句话想告诉我们在阅读时有绝对的自由,是不被约束的。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地点。[乙]同学:意思是读者和作品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两者互不干涉。阅读时,读者不要被书中的内容影响,同时也不要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评论,这样才能让人和作品都自由。[丙]同学:说的是在阅读时,读者和作品要有所交流,读者可以认同作品的观点,也可以否定作品的观点,但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不会随着读者的解读而变化的。(2)把“为什么?我们每个人读书的时候几乎都有这样的经历,你会发现,有些书是读不懂的,很难接近、很难进入”这一句放到文中(填字母)处横线上最为合适。(3)阅读本文与《最后一次讲演》选段,说说两篇演讲词在语气上有何不同?请分析各自达到的效果。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节选自闻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