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试卷_第1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试卷_第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试卷_第3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试卷_第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班级:姓名:(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基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疙瘩(gē)咀嚼(jiáo)污秽(huì)诧异(chà)B.卓越(zhuó)咳嗽(késou)嗥鸣(háo)狂澜(lán)C.胡骑(jì)晌午(xiǎng)烦躁(zào)哀悼(dào)D.塌败(tà)震悚(sǒng)愧怍(zuò)哺育(pǔ)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筹划独裁目不窥园锋芒必露B.典藉铿锵一泄万丈锲而不舍C.调羹辔头迥乎不同慷慨淋漓D.揣磨疮疤豁然开朗言外之义3、下列句中标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爸爸对着小明说:“你最近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真是让我刮目相待啊!”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C.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D.这口井黑洞洞的,往下一看,真是高深莫测。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B.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C.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D.我们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光未然,本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B.《土地的誓言》的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C.《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它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D.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著有论文集《春泥集》,散文集《干校六记》,长篇散文《我们仨》,译著《堂吉诃德》。二、文言文阅读及诗文积累。(共24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6-8题。(每题3分,共9分)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6、下列横线上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公亦以此自矜。自矜:自夸B.但微颔之。颔:点头C.尔安敢轻吾射。轻:轻松地D.以我酌油知之。酌:舀取7、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徐以杓酌油沥之。公亦以此自矜。B.以我酌油知之。C.自以为大有所益。D.以钱覆其口。8、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目的只为表现他在射箭上达到了高超的技术。B.陈尧咨对卖油翁前后的态度变化,从自矜到忿然再到笑而遣之,说明了他已有所醒悟。C.文中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句子是“以我酌油知之”。D.本文通过记述了陈尧咨善射和卖油翁善酌的事,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二)古文翻译及古诗积累。(10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句2分,共4分)(1)尝射于家圃。(2)无他,但手熟尔。10、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6分)(1)独坐幽篁里,。(2),惟解漫天作雪飞。(3)《孙权劝学》中,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4)古诗中有许多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木兰诗》中就有这样的诗句,。(三)课内古诗阅读(共4分)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1、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满”字的表达效果。(2分)12、诗中能揭示主旨的句子是哪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阅读课内文章,回答13-16题。(共11分)(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2)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3)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5)他只说:“我不吃。”

(6)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7)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8)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9)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0)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11)“早埋了。”

(12)“呀,他什么时候……”

(13)“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14)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15)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3.“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14.“十个还是二十个”说明鸡蛋的个数并不难数,但作者为什么说“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2分)15.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补充营养,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了老王的什么品质?(2分)16.文末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可作者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又为什么感到“愧怍”?(3分)(二)阅读课外文章,回答17-20题。(共13分)满孙君飞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②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⑤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出臂怀里的空旷冷清。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的将军?⑨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院子。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以甜美的笑声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有了奇迹,有了满足,有了激动。⑩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EQ\o\ac(○,11)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总是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⑫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还有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⑬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17.阅读选文第④~⑩段,补全下面的表格。(3分)段落④⑤⑥⑦⑧⑨⑩主要情节父亲拉着桌凳等满车礼物回家父亲两手空空、疲惫沮丧地回家母亲用丰盛的饭食“招待”做生意亏本的父亲父亲边看母亲晾晒衣物,边看我们玩耍,然后安然入睡“我”的心理有些失落难过B.C.18.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1)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分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19.选文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0.选文第EQ\o\ac(○,11)段中父母说:“我们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第⑬段中,“我”却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四、综合实践。(共8分)21.阅读名著《骆驼祥子》,回答问题。(4分)(1)联系《骆驼祥子》相关情节,填空。(2分)杂院里的二强子正要卖车。去年他将女儿卖给了一个军人,改行做了小贩,赔了本。老婆又咽气死了,眼下要卖车办丧事。就让祥子买了这辆车。祥子又拉上了自己的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曾说:“老舍的作品,真实地写出了人性的美与丑。”请仿照示例,从《骆驼祥子》一书中再选择一位人物作介绍。(2分)示例:小福子牺牲自己,承担养活全家的重任——她很无私。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7年10月7日,一场题为“一首歌,一个时代”的讲座在港大开讲。当主持人问台下听众他们的人生启蒙歌是什么的时候,一名中年男士回答,是《我的祖国》。随后,全场开始大合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1)请根据上则材料说说《我的祖国》为什么被国人所喜爱甚至成为他们的人生启蒙歌曲。(2分)(2)爱国,是古往今来文人骚客最爱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