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树叶拼贴画
教学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外形的树叶进展拼图、组合,并能表现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2.学习正确的粘贴方法。
3.体验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和胜利后的骄傲。
4.引导幼儿能用帮助材料丰富作品,培育他们大胆创新力量。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观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预备:
课前带着幼儿收集各种落叶。
浆糊、画纸、剪刀等。
活动过程:
1.观赏各种树叶,知道它们有大有小、外形不一,可以组合成各种图形。
2.(1)小朋友检到了许多树叶,看看这些树叶一样吗?
教师取两片树叶,摆放在一起,拼成小鸡样,提问:“你们看象什么?(象小鸡),小鸡喜爱在哪里嬉戏?(草地上)我们可以用小树叶贴出小草样。这样这幅画就更美了!”让幼儿了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2)教师重新出示一些其他外形的叶子,启发幼儿想象,还可以制作
成什么?
3.介绍树叶拼贴画的方法。
告知幼儿一片树叶和不同的树叶组合有不同的图形,小朋友可以先选自己喜爱的树叶,再在纸上拼出图形,最终用浆糊粘贴固定。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舞幼儿大胆作画,并选用适宜的树叶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
5.观赏作品。
活动延长:
连续收集树叶,区域活动玩。
活动反思:
幼儿的兴趣点是他们主动学习的起点,由幼儿的兴趣点引发的教育才能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秋天的树叶来自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所喜爱。拼拼、贴贴、画画又是中班小朋友喜爱的活动,因此树叶拼贴画就是依据幼儿的兴趣、内在需求组织的。《纲要》中强调:“在活动中要突出幼儿自主性、制造性”,在活动中为幼儿供应了很多树叶,让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择,为他们细心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气氛,充分表达了开放性的特点。以此同时我能细心地观看、倾听幼儿的言行,准时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贴近幼儿自身的阅历进展自然而然的引发,由浅入深地鼓舞他们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在满意幼儿动手、动口的同时,更能注意让他们思维参加其中。如:我将树叶拼贴成小鸡的样子,问,你们看它象什么?接着又出示其他外形的叶子,“还可以做什么”这种给幼儿思维“搭手脚”的方法,不仅能调动幼儿的已有阅历参加学习,而且有效地促进幼儿发散思维力量的进展,也为后续的创作活动做了有效的铺垫。在摆摆说说的活动中,才能真正表达幼儿的主体性,促进他们智能的进展。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开心地、独立地获得学习阅历,使他们的独创精神和动手力量得到了熬炼。活动中也感到存在一些缺乏,如:如何让每一位幼儿在活动中都能体验胜利的喜悦,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大数据提升教学质量的创新路径
- 如何运用教育技术提升企业内训中的混合式学习效果研究报告
- 2025年房屋整体质量无损检测分析系统合作协议书
- 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发展
- 商业视角下的数字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 医疗心理辅导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
- 提升教学质量5G网络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策略
- 合同与信息管理类
- 教育园区的办公空间与智慧图书馆建设
- 基于AI的教学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研究报告
- 民宿托管运营合同模板
- 2024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 DL5009.2-2013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2部分:电力线路-www.biao-zhun.cn
- CHT 9008.3-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 000 1:2 000数字正射影像图(正式版)
-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附答案
- 体育馆安全协议书
- 科目余额表模板
- 人口社会学(杨菊华 第二版) 课件 第8-14章 婚姻家庭-人口特征与民生发展
-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 异位妊娠护理查房课件
- 天津小学生诗词大赛备考试题库500题(五六年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