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2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ﻫ
1.下列属于普通刑法的是(
C
)
A.单行刑法B.附属刑法C.刑法典
D.广义刑法ﻫ
普通刑法:是指效力及于一国领域内任何地区和个人的刑法规范。这种刑法规范具有普遍合用的性质,通常不局限于某一类主体,也没有特殊的时间、地点的限制,是国家刑法的基本构成部分。普通刑法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现行刑法典,还涉及作为刑法典补充的并具有相同效力范围的其他单行刑法。ﻫ
特别刑法:是与普通刑法相相应而言的,他有两层含义:ﻫ
(一)是作为普通刑法的对称,指国家为了适应某种特殊需要而颁布的效力仅及于特定人,特定期间,特定地点或特定条件的刑事法律.这个意义上的特别刑法又被称为(实质意义上的特别刑法).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ﻫﻫ
(1)时间的特别刑法,如战时特别刑法。(2)地区的特别刑法,如特定地区的戒严法.
(3)对人的特别刑法,如军事刑法。
(4)对事的特别刑法,如禁毒法令.ﻫﻫ
(二)二是作为现行刑法典的对称,指国家为了填补现行刑法典的局限性而颁布的一切刑法规范.在这个意义上的特别刑法被称为(形式上的特别刑法)指现行刑法典以外的一切有关犯罪及其刑罚的法律规范,涉及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ﻫ
2.刑法时间效力的内容不涉及(
A
)ﻫ
A.颁布时间B.生效时间C.失效时间
D.溯及力
3.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是(
A
)ﻫﻫA.民主主义和尊重人权主义B.成文法主义C.自由主义
D.平等主义
4.我国刑法分则第一章规定的犯罪属于国事犯罪,第二章至第十章规定的犯罪属于(
A
)
A.普通犯罪B.身份犯C.基本犯
D.法定犯ﻫﻫ5.根据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构成有四个方面的共同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与(
D
)ﻫﻫA.犯罪目的B.犯罪动机C.犯罪行为
D.犯罪主观要件
ﻫ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D
)ﻫﻫA.从轻处罚B.减轻处罚C.免去处罚
D.从轻、减轻处罚ﻫﻫ7.关于区分罪数的标准,通常采用(
B
)
A.行为说B.犯罪构成说C.结果说
D.犯意说
8.依照我国刑法,只能合用单处罚金的是(
D
)ﻫ
A.侵犯财产罪B.自然人犯罪C.贪污贿赂罪
D.犯罪的单位ﻫ
9.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去处罚的情节是(
B
)
A.从犯B.胁从犯C.自首D.立功
ﻫ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ﻫ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去处罚。ﻫﻫ第二十八条【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与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去处罚。
ﻫ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去处罚。
ﻫ第六十八条【立功】犯罪分子有揭发别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去处罚。ﻫ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去处罚。
ﻫ10.我国刑法没有规定的时效制度是(
B
)ﻫﻫA.追诉时效B.行刑时效C.追诉时效的中断
D.追诉时效的延长
ﻫ11.叛逃罪的主体是(
B
)
ﻫA.一般主体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工作人员
D.军人
ﻫ12.故意破坏正在使用中的公用电信设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但又构成犯罪的(
A
)
ﻫA.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B.应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ﻫﻫC.应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未遂)定罪处罚
D.应以破坏通信自由罪定罪处罚ﻫ
13.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
D
)ﻫﻫ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故意,且具有谋非法利益的目的
D.故意
ﻫ本罪多以营利和获取非法利润为目的,但本条并未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是构成本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具有的要件。过失不构成本罪。
ﻫ14.妨害清算罪的行为方式不涉及(
C
)
ﻫA.对资产负责表作虚假记载B.隐匿财产C.集体私分国有资产
D.在清偿债务前分派公司财产
ﻫ1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
B
)ﻫ
A.应以非法拘禁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B.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ﻫ
C.应以非法拘禁罪论处
D.应以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
ﻫ16.强制猥亵、欺侮妇女罪的行为对象是(
A
)
ﻫA.已满14周岁的妇女B.已满16周岁的妇女C.已满18周岁的妇女
D.妇女ﻫ
17.我国刑法规定,刑讯逼供罪的主体是(
D
)ﻫ
A.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一般主体
D.司法工作人员ﻫ
18.盗窃罪的犯罪对象是(
C
)
A.别人合法所有的财物B.别人合法占有的财物C.财物
D.财物,但不涉及违禁物品ﻫ
19.脱逃罪的犯罪主体是(
C
)
ﻫA.被关押的人
B.依法被关押的人
C.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
D.一切被国家机关关押的人
ﻫ20.行贿罪在主观方面是(
C
)ﻫ
A.故意
B.故意,且具有谋利的目的
C.故意,且具有谋取不合法利益的目的
D.故意,且具有营利的目的ﻫﻫ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刑法的空间效力原则涉及(
ABCD
)ﻫ
A.属人管辖原则B.属地管辖原则C.保护管辖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E.溯及力
22.对依法正在执行公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暴力使之受轻伤的,同时触犯了妨害公务罪与故意伤害罪。此种情况(
AE
)
A.属于想象竞合犯B.属于法规竞合犯C.属于典型数罪
D.应数罪并罚E.应以一重罪论处ﻫ
典型的数罪:是指行为人以数个罪过,实行数个行为,侵犯数种法益,并且数个行为之间没有牵连、连续等关系的数个犯罪。ﻫﻫ牵连犯:是指行为人以实行一个犯罪为目的,其犯罪的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ﻫﻫ23.抢劫罪与绑架罪中的绑架勒索行为的区别重要有(
CD
)
A.侵害的客体不同B.罪过形式不同C.客观行为表现有所不同
D.非法占有财物的时间不同E.犯罪的时间、地点不同ﻫﻫ24.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以下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ABCDE
)
A.故意杀人B.强奸C.放火D.投毒E.抢劫ﻫ
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八种行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
ﻫ25.刑罚的功能涉及(
ABCDE
)
A.教育感化功能
B.安抚、补偿功能
C.强化规范意识功能ﻫ
D.限制、消除再犯条件的功能
E.一般威慑功能
ﻫ特殊防止的刑罚功能:限制、消除再犯条件的功能B.个别震慑功能。ﻫﻫ一般防止的刑罚功能:法制教育功能;安抚、补偿功能;强化规范意识功能;一般威慑功能。ﻫﻫ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刑法的溯及力:也称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未拟定的行为是否具有追溯合用效力,假如具有合用效力,则是有溯及力;否则就是没有溯及力。
27.犯罪未遂: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因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ﻫ28.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指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ﻫﻫ29.假释:指对于被判处有期、无期徒刑的部分犯罪人,在执行一定刑罚后,确有悔改表现的,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对的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说明其对的或错误的理由。
3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作为非刑罚处罚方法的补偿损失,应当合用于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ﻫ
理由: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补偿损失只合用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并被免于刑罚处罚的犯罪分子。
ﻫ31.李某以弄虚作假方式掩盖其应缴的所有12万元税款。其这一行为被税务机关发现,在税务机关向其追
缴这笔税款时,又以木棍将税务工作人员打成轻伤。对李某的行为,应以偷税罪与抗税罪进行并罚。(×)ﻫ
理由:由于李某的前一行为完全符合偷税罪的构成要件,后一行为完全符合抗税罪的构成要件;且这两个行ﻫ
为虽是针对同一笔应缴税款,但它们各自独立成罪,应予以并罚。ﻫﻫ32.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行暴力,导致乙身体重伤,乙在前往医院治疗途中,被丙驾驶的汽车撞死。甲的行ﻫﻫ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
)
理由: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其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此,甲应负故意杀人罪未
ﻫ遂的责任。ﻫﻫ33.李某欠徐某人民币8万元久拖未还,徐某多次催收亦未果。一天徐某以谈生意为名将李某骗到自己家中,
并将其关押起来,然后打电话规定李某家人拿8万元钱来赎人。5天后,李某的家人才凑齐8万元钱送到徐ﻫ
某手中,此时徐某才将李某放回去。徐某的行为构成了绑架罪。(
×
)ﻫ
理由:我国刑法规定,为索取债务(既包含合法的债,又包含不合法的债,如赌债等)而非法拘禁别人的,以非法拘禁罪论而不以绑架罪论。
ﻫ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简述缓刑的合用条件。ﻫﻫ答:⑴只合用于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ﻫ
⑵合用缓刑的犯罪分子不能是累犯;ﻫ
⑶必须是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予关押的确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
35.什么是主犯?其种类有哪些?
答: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在共同犯罪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主犯
主犯有两类:(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犯罪分子;(2)在其他共同犯罪中起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ﻫ36.欺侮罪与诽谤罪的重要区别在哪里?
答:诽谤罪与欺侮罪在客体、主体、主观方面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它们的区别重要有两点:
(1)诽谤罪的方法只能是口头或文字的,不也许是暴力的;欺侮罪的方法既可以是口头、文字的,也可以是暴力的。
(2)诽谤罪必须有捏造并散布有损于别人名誉的虚假事实的行为;欺侮罪既可以不用品体事实,也可以用真实事实损害别人名誉。ﻫﻫ六、论述题(本大题14分)
37.试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异同。ﻫﻫ1.
答:无论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还是间接故意,行为人都结识到自己的行为也许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对结果的发生都不抱希望的态度。但它们又是两种主线不同的心理态度,表现为:ﻫ
⑴两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也许性的结识限度不同。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社会的结果有较清楚、肯定的结识;而过于自信的情况下,行为人的结识较模糊,只是一种非现实也许性的结识。ﻫ
⑵两者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于自信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完全持否认的态度。ﻫ
⑶两者的行为特性不同。过于自信的情况下,行为人总是希望凭借或运用一些有利条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既不采用也不依靠任何条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ﻫ
38.夏某被假释后第三天,在其姐开的旅店里见一年轻美丽的女旅客徐某独自住在该店的405房间,遂生邪念。待夜深徐某熟睡后,翻窗进入405房间,先是对徐某进行猥亵,后又进行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即使无合同约束2025年工伤员工同样享有合法权益保护
- 2025年网络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2025贷款借款合同》
- 2025租赁协议简化版合同范本模板
- 2025语音平台租赁合同协议范本
- 2025物流合作合同协议书简化版
- 2025家电销售合同保修协议
- 2025双边贷款合同(固定资产投资)
- 2025船舶运输合同范本
- 2025桥梁工程招标代理合同
- 档案袋密封条模版
- 桩基托梁挡土墙施工方案
-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 常用CMYK色值表大全
- 混凝土构件之梁配筋计算表格(自动版)
- 自制饮品操作流程
- 茶叶中微量元素的鉴定与定量测定
- 碳纤维预浸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于立项备案
- 预防性侵教育简报(修订版)
- 三国两晋南北朝大事年表
- JIS G4305-2005 中文版 冷轧不锈钢板材、薄板和带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