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程标准】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一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上承第七专题中“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内战激烈”的重要内容。在这种两方对战的大环境下,日本军国主义“趁乱起火”、抱有侥幸心理,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是侵华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内战局势下“国军无暇顾及外敌、政府推行攘外安内政策”,也使得日军侵华过程顺利且迅速,最终演变为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可以看到本课是对上专题内容进一步延伸与发展,呈现现逻辑上的因果联系。另一方面,本课讲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无到有、从初具雏形到最终确立的发展过程,而这一战线形成的最大特征就是形成以“正面、敌后两战场”相互配合的军事基础,为下一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应该认识到抗日战争是反侵略斗争第一次完全胜利,不仅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在反侵略斗争中屡战屡败的屈辱史,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基;因此本课无论是在整个中国近代史、还是世界战争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目标】利用相关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的分析,理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从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通过相关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的解读,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用史实回击当今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的言论,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涵养家国情怀素养;通过地图和梳理时空坐标轴,明白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步步侵略,知道中国人民从局部到全面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史实,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培养铭记历史爱好和平的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教学难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片导入[讲述]:同学们好,我们来看这样一张照片。这是1927年的日本东方会议会场,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了制定侵略中国总方针的东方会议,确立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那么,在这种既定国策的宣传下,日本的军国主义将会展现出怎样丑陋的面目呢?中国军民又该如何应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程学习《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一、局部侵华与局部抗战老师:日本军国主义的面纱是在1931年的沈阳被揭开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1931年的9月18日夜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历史上成为“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侵华序幕九一八事变成为战争的起点,但这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没有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中日两国就会相安无事了呢?请同学们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两两为一组、思考日本侵华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PPT展示]:材料一:“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皆已实现。惟第三期之灭亡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1927年东方会议后田中义一密奏材料二:日本统治集团为了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从各方面加紧侵华战争的准备。……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历史教学参考》小组A:灭亡中国是既定国策,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小组B:经济危机一方面使得日本陷入困境、需要战争缓和国内矛盾,另一方面使得各西方大国自顾不暇、为日顺利发动战争提供便利。师:了解了日本、国际局势,那么当时的中国又处于怎样的境地呢?回忆上节课所学我们知道当时的中国陷入国共对峙的内战局面。这也使得日本军国主义者有了“趁乱起兵”的侥幸心理。因而我们说,日本在此时发动战争蓄谋已久。师:过渡:面对日军的突然袭击,那么作为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他的态度如何呢?材料:日军侵鲁,已提出国际联盟。此时我国应上下一致,严守纪律,确定步骤,勿为日人借……以待国际之公理与国内之团结,须为有计划之举动。时须忍耐坚定,静镇谨守之。——蒋介石致刘珍年养午电(1931.9.22)生: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内“,寄希望于国联。师: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四天,蒋介石担心日本进一步侵略山东,但是他却发电报给当时驻守山东烟台的海军师长刘珍年,不要进行任何抵抗,以等待国联的裁决。为什么蒋介石无动于衷?1931年,此时的蒋介石忙于什么事情?生:剿共。师:蒋介石认为消灭中共是更为关键的事情,而“攘外必先安内”也使国民党失去了集中优势兵力抵御日军的有利时机,在客观上为日军的继续侵略扩张埋下了伏笔。师:(坐标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纷纷兴起,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但是在日军的优势兵力进攻下,分散在各地的抗日力量先后被击破,损失严重。1933年后,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逐步成为东北抗日的主力。1934年,中共满洲省委决定将各个游击队改编,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杨靖宇就是第一军军长兼政委,杨振宇与敌人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敌人惨绝人寰地砍下他的头颅,并剖腹检验,发现他肚子里还有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其后,东北各抗日部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其中赵一曼任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她在狱中写了这样一首诗给关押审问她的日军首领大野泰治“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日本战败后,大野泰治在战犯管理所交出了这首诗,他先是立正,给这首诗敬了一个军礼,然后泪流满面,跪在地上向赵一曼忏悔。这也能从侧面看出赵一曼宁死不屈的精神。就是这样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师:(展示动态地图和人物图片)占领东北后,日军将矛头转向东南沿海,1932年,爆发一·二八事变,驻扎在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在蒋光鼐和蔡廷锴的带领下奋起抵抗,血战33天,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最终以双方签订《停战协议》而告终,日本可以驻留上海。师:(展示史料)过渡:很快,日军又对华北虎视眈眈。材料:1935年11月11日,土肥原贤二向宋哲元提出了《华北高度自治方案》,计划截用中央在各省、市的关税、盐税等;开发华北资源,使之与日、伪满洲国结成一体;发行五省通用货币,与日元挂钩;扑灭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代以“东洋主义”等。——杨奎松:《中国近代通史》师:1935年土肥原贤二向宋哲元提出的《华北高度自治方案》,其实质是什么?这与对待东北的侵略方式哪里不太一样?(讲解)未进行直接的武器侵略,而是采取了更为隐蔽的方式,妄图建立傀儡政权,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地图上黄色部分就是日军希望建立的华北自治区域。1935年下半年,旨在分裂华北的行径统称为“华北事变”。师:过渡:日本在中国的步步紧逼强烈地震动了中国社会,在长征途中的中国共产党,迅速号召中国人民行动起来,抵御侵略,保卫华北。严峻的形势使得北平的学生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2月9日,有一群学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北大学生黄敬手扶电车,向群众演讲,号召大家一致对外。迅速把抗日救亡的浪潮席卷到了全国。而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材料:无论各党派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和利害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之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应该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为抗日救亡告全体同胞书》(1935年8月1日)/八一宣言材料:党的基本的策略任务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12.27瓦窑堡会议毛泽东所作)师:中国共产党面对危局的态度如何呢?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师:因此,瓦窑堡会议统一了党内思想,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师:过渡;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国共两党统一抗战,符合当时中国的根本利益,但蒋介石依然不为所动,直到一件事的出现才让局面发生扭转。材料:坚持停止一切内战……反对新的内战,主张南京与西安间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1936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的指示师:1936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这样一个指示,“新的内战”是指什么?这个团结是指国共两党的团结吗?生:西安事变。师:所以这个团结是指国民党内部的团结,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逼蒋抗日。来看《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分析图片内容)。报纸的右上角显示了时间: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也就是在西安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就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把张学良和杨虎城称为“救亡领袖”,为何中共要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通过报纸的大标题,我们可以得到答案“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已成为全国民众的迫切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当时的民心所向。(坐标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枢纽,凸显了当时各方以名族大义为重的爱国情怀,标志着国共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师: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与日本的侵华战争相伴相生,随着日本侵华规模与速度的扩大,中国的抗日救亡队伍也逐渐壮大,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完成表格,思考1931-1937年的抗日救亡运动为何被称为“局部抗战”?PPT总结引导学生完成表格后思考问题,教师归纳。师:①自发性、形式多样②局部性、分散性,尚未形成统一的力量③抗日与反蒋相结合,后发展为逼蒋抗日[过渡]: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在此形势的压力下,日军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于1937年开始实施全面侵华战略。师:侵华期间,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地南京大屠杀,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犯罪的行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通过几组史料,分角度对日军的侵华暴行给予佐证。(一)政治:“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材料:我每次问起“公事”时,他们不是回答“次长在办着了”,就是“这事还要问问次长”。次长就是日本人,他们是不找我的。——溥仪《我的前半生》师:1932.3.9溥仪于长春市政大礼堂就任伪满洲国执政的场景,在画面中可以看到,溥仪站在最中间,显得地位较为尊贵,可在具体的权力运作中,溥仪能否真正掌握权力呢?生:不能。师:通过溥仪自己的描述,伪满洲国是具有什么特点?生:伪满洲国是一个傀儡政权。师:在侵华过程中,日军为了消弭中国人的抵抗意志,快速消灭中国,曾经拉拢一批汉奸组建傀儡政权,除了1932年伪满洲国之外,还有1940年“汪伪政府”。建立特殊组织,从事奴化教育和反动宣传经济:“以战养战”师:随着展现的逐渐拉长,日军在军需和补给上越来越困难,本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落空,解决补给成了日军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采取了“以战养战”策略,对占领区进行经济掠夺。这不仅造成了大量人民的饥饿,还造成了大量贫民的死亡。南京大屠杀师: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持续六周的烧杀抢夺,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视频)可是在日本,有一部分人却予以否认!针对视频中否认的言论,正在学习历史的你该如何回应?我们是不是应该找到相关的证据来证明。受害者——中方:(展示图片)这是两张图片,一张是日军在南京中华门外屠杀中国人,另一张是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攻占南京的命令。再看下面两张,妇女被日军蹂躏的的照片,表情痛苦;右边日军杀人取乐,表情洋洋得意,这两张图片都是从日军身上搜出来的,有没有发现,日军对华的暴行,还要拍照纪念并将照片带在身上,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加上前面的两张图,这四张图片是什么报纸发行的?(《人民日报》),也就是从中方的角度,中方作为受害方,还不够令人信服。如果从加害方身上找证据呢?加害者——日方:(展示材料和图片)1937年12月13日,《东京日日新闻》(即现在《每日新闻》)报道:两名日本军官的“杀人竞赛”,商定在占领南京时,谁先杀满100人为胜者。他们从句容杀到汤山,向井敏明杀了89人,野田毅杀了78人,因皆未满100,“竞赛”继续。12月10日中午,两人在紫金山下相遇,彼此军刀已砍缺了口。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又因确定不了是谁先杀到100人之数,决定这次比赛不分胜负,重新比赛谁杀满150名中国人。这些暴行都一直在报纸上图文并茂连载,被称为“皇军的英雄”。《东京日日新闻》四日本一个权威的报纸,相当于英国的BBC。报道的时间是1937年12月13日,可见时间是对的上的,这个新闻报道的是“杀人比赛”,可是语言竟如此诙谐,将杀人的日本军官成、称为“皇军的英雄”,还是显示出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展示日军士兵的日记)除了官方的报道,我们来看看一些日本士兵怎么说的?“下关码头有一大排大仓库,里面扔满了被抓来的中国男子,让他们每五人左右一批由码头往栈道上跑,从后面用轻机枪“哒哒哒”地射击。”这种日记还有很多,作为亲身参与南京大屠杀的士兵,这种证据足够让人信服了,要是有第三方的证据就更好了。第三方——美方与德方:照片正中间是一位名叫夏淑琴的老人,这是她现在四世同堂的全家福,人们很难想象,这个慈祥的老人会与83年前的南京大暑杀联系起来。1937年12月13日,这个日子,夏淑琴记了一辈子。那年她8岁,一家九口租住在南京新路口5号。那天上午,一队30多人的日本兵敲开他们家的门,夏淑琴的父亲跪在日本兵面前,恳求他们不要杀害其他人,结果家人几乎被杀害。夏淑琴和4岁妹妹在满是亲人尸体的屋子里躲了14天,直到被邻居发现才得救。(展现马吉的影片图片)而这个中国孩子一家遇难后的场景恰巧被一台16毫米摄影机记录了下来,拍摄者是美国牧师约翰·马吉。他为夏淑琴家人遇害的影片,写下整整一页纸的说明,这是他留下的所有影片说明中这是最长的一段。(展现德文日记图片)更恰巧的是,这件事也被另一个德国人记录在了日记里,他叫约翰·拉贝,这是他记录的500多个惨案中的一个。(介绍证人拉贝)拉贝冒着巨大的风险组建了南京安全区,为25万多的中国人提供了避难场所。他每天整理一份日军暴行记录汇编,交给日方和各国使馆以示抗议,他还在家里收留了600多位中国百姓。(展示《拉贝日记》影印版图片)《拉贝日记》是二战时期日本的同盟国——德国的公民所做的第三方视角记述,是证明南京大屠杀的最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