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原理B教学大纲_第1页
水文学原理B教学大纲_第2页
水文学原理B教学大纲_第3页
水文学原理B教学大纲_第4页
水文学原理B教学大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文学原理B教学大纲01.教学单位名称:环境与资源学院02.课程代码:64100703.课程名称:水文学原理B04.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ofHydrology05.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06.课程性质:选修07.课程学时:48学时08.课程学分:309.授课对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10.开课学期:5学期(秋季)11.选用教材:缪纫主编:《水文学原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12.主要参考书:芮孝芳主编:《水文学原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13.大纲执笔人:14.课程中文简介:水文学原理是关于地球上水的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本课程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选修课,主要内容包括河流和流域特征、降水、植物截留与填洼、土壤水、下渗、蒸发与散发、产流机制研究、流域产流、流域汇流等内容。15.课程英文简介:PrincipleofHydrologydescribestheexistence,distribution,migrationandcirculationofwaterinnature,andtheinfluenceofhumanactivitiesonhydrologiccycle.ItisacompulsorycourseinGroundwaterScienceandEngineering,whichenablesthestudenttounderstandthecharacteristicsofriverandcatchment,andtheprocessesofrainfall,plantinterception,depressiondetention,infiltration,evaporation,runoffandconfluence.16.课程包含的教学任务、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教学任务:该课程以水量平衡为理论基础,讲述水文循环的物理过程、水文循环各要素形成的物理机制、各种水文现象及特征、水文要素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数学物理模拟方法,为水旱灾害的模拟及预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等应用和研究做好知识准备。教学目的:使学生系统学习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重点掌握水文循环过程中降雨径流的产汇流过程及模拟方法,拓展本专业学生的水文学科基础知识。教学要求:(1)了解水文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发展过程;(2)掌握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原理,了解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之间的水分交换及相互影响;(3)掌握降水、下渗、蒸散发等物理过程及基本定量计算方法;(4)掌握单点产流的基本物理条件及基本产流模式,流域产流的特征、产流面积及产流面积发展过程的分析方法,蓄满和超渗产流计算模型;(5)掌握流域汇流的物理过程,流域汇流的系统分析方法,流域各种径流相应的汇流计算方法。17.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水文现象一、什么是水文现象二、水文现象的特点第二节水文学一、什么是水文学二、水文学的分类三、水文学的发展历史四、现代化时期的水文学第三节水分循环与水量平衡方程一、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二、影响水文循环的因素三、水量平衡原理与方法第二章河流和流域特征(4学时)第一节河流及特征一、河流形成与分段二、河流基本特征三、水系及河流地貌定律第二节流域与水系特征一、流域的基本特征二、水系的基本特征第三节径流形成过程概述一、产流过程二、汇流过程第四节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一、气象条件二、流域的地理位置三、流域的地形特征四、流域形状和面积五、流域的植被六、湖泊与沼泽七、水利工程建设第五节流量过程及其组成一、流量过程线的特征点二、水源组成及其划分第六节径流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一、流量二、径流量三、径流深四、径流模数五、径流系数第七节河川径流情势一、径流的年内变化二、径流的年际变化第三章降水(2学时)第一节降水的要素及其时空分布一、降雨的基本要素二、降雨的时空分布第二节降雨量的计算及降雨资料的分析插补一、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二、降雨资料的分析与插值第四章植物截留与填洼(2学时)第一节植物截留一、植物截留过程二、影响植物截留的因素三、植物截留的试验研究第二节填洼一、填洼过程二、填洼估算第五章土壤水(4学时)第一节土壤水分的作用力和土壤水分存在形式一、土壤水分的作用力二、土壤水分的存在形式三、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常数第二节土壤含水量的测定一、测定方法二、土壤含水量测定实验第六章下渗(10学时)第一节下渗的物理过程一、流域下垫面土层水分分布二、下渗过程三、下渗过程中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规律四、土壤水分的再分配五、下渗和下渗能力六、天然条件下的下渗七、下渗经验公式第二节下渗实验与分析一、直接测定法-注水法二、水文分析法三、下渗实验第七章蒸发与散发(4学时)第一节水面蒸发一、水面蒸发的物理过程二、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三、水面蒸发的观测与估算第二节土壤蒸发一、土壤蒸发的过程及影响因素二、土壤蒸发量的确定方法第三节植物散发一、植物散发量的测定方法二、植物散发量的估算方法第四节流域蒸散发一、蒸散发实验二、流域蒸散发模型第八章产流机制研究(4学时)第一节包气带水分补排及水量平衡一、包气带水分的增长和消退二、包气带水量平衡方程三、包气带在产流中的作用第二节产流机制一、超渗地面径流的产流机制二、壤中流的产流机制三、饱和地面径流与回归流四、地下径流的产流机制第三节产流类型和产流模式一、产流类型二、产流模式三、流域产流机制的控制因素四、冻土产流机制第九章蓄满产流模型(6学时)第一节产流模式和产流特征一、产流机理二、蓄水容量的概念与表达三、产流面积的变化与发展四、降雨径流相关关系分析五、蓄满产流流域的主要特征第二节蓄满产流模式的产流计算一、蓄水容量曲线公式二、最大缺水量计算三、前期影响雨量计算四、径流量计算五、水源划分第三节流域参数的确定一、经验参数B二、最大缺水量WM三、稳定下渗率FC第十章超渗产流模型(6学时)第一节产流模式和产流特征一、产流机理二、下渗能力面积分布曲线三、超渗产流情况下产流面积的变化第二节超渗产流模式的产流计算一、下渗曲线二、由下渗累积曲线推求下渗曲线三、产流计算步骤四、超渗产流流域的主要特征第十一章流域汇流(4学时)第一节概述一、流域汇流计算途径二、流域的汇流时间第二节地面径流成因公式一、等流时面积的概念二、等流时面积的公式三、等流时面积的物理意义第三节流域汇流系数分析一、时不变系统的概念二、汇流过程的线性叠加原理第四节流域地面径流汇流计算方法一、经验单位线二、单位线推流计算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