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复习资料_第1页
传播学复习资料_第2页
传播学复习资料_第3页
传播学复习资料_第4页
传播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播学复习资料《传播学原》年级、12年级练习一.断题1传播具有阶级性特征T(传播的特点:1、社会性和阶级性;2、的性和计划3、主动性和创造性4协同和互动性永恒和历史性2传播具有目的性特征T3传播的规律是人为规定的F4非语言符号具有离散性F(非语符号的特:1.连贯2.相似性3.通义性4.协同性5.即时性6.真性)5介组织不是一个产业机构F(介组织就本性而言是元的、混合,具有双重、兼容性的点和特殊地位.首先,介组织是一公共事业单.其次媒组织是一种息产业机构第三,媒介组是一种社会构.)6情权是受众的最基本的权利F(选择是受众的种最基本的权利7符号的内蕴意义包括文化意义T8动物(包括人)都能创制符号

F(人类区别动物的一个著特征)9意见领袖是一类介质受众T10教育传播学是传播学的核心学科

(传播学的心学科是理论传播学11传播的功能研究是一种社会研究T12时间性媒体不适用于进行情感暗示F

传播学复习资料13印刷传播的产生将人类带入到跨国传播F14组织传播的信息一般是情感性内容信息训导性和劝性内容15对内向传播的研究主要属于心理学研究范畴16媒介组织与受众之间应该处于服务关系状态

F(都是令性,TT17优秀的传播模式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优秀传播式的功能与标准:(l)构功能(2)释功能(3)导功能(4)化功能(5)示功能)18传播研究、传播理论是传播学建立的基础T19电子传播的产生主动将人类推向了信息F(信息向人)20符号的外延意义是客观的、稳定的延意义会成员约定成的,是客的、相对稳的)21自由传播权是职业传播者特有的权利F22人际传播不太容易改变受传者态度F

是社23符号的形式与内容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

F(个符都有“用什么代表”和“表的是什么两个方面这叫做符号形式和内容,们的联系与合并非存在什么必然关系,而完是出于符号创者的主观规和社会成员共同约定)24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比传播学的研究对象集中F25整体互动模式中,价值分析是属于边际要素范畴26相对于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显得更加真实

T语言符号特征:贯性2.相性3.通义性4.协性5.即时性6.真实性)

传播学复习资料27媒介组织与信源之间不一定总是处于合作关系状态T28容貌漂亮、风度翩翩的传播者所传信息更容易为受众接受

T29传播学对新闻学的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规范指导的作用T30模式方法可对某一项将要进行的传播活动的进程或结果进行预测T(个人见解,欢迎纠∩_哈哈~)二.词解释题1守门

指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与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首先,他是一位接受者;其次,他是一位守门者;再次,他是一位传播者。2、息爆炸

是指信息的巨量生产和高速传播,也是人们对当代社会大量出现并加速增长的各种信息现象的一种形象化描述。3传播符号言、文字、图像等)

符号是指表达或负载特定信息或意义的代码语4晕轮应

受传者在接受活动中将认知对象的某种印象不加分析地扩展到其他方面去的接受倾向,从而得出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5传角色就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传播者依据社会对他的要求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播者的角色可以分为普通角色和职业角色。6传化的活动。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

传播学复习资料7色丛角色丛指那些由于处在某一特定社会地位的人们中间所形成的各种角色关系的整体。8纯粹众与介质众纯粹受众又叫终极受众,是指只接受信息而不做“二传手”的人介质受众又叫兼职受众或中介者。是指介于传播者与纯粹受众之间的一些人,如翻译、传话人、意见领袖等9传播巧就是效熟练地灵活运用传播原理、知识和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传播技能或方法。它由结构形式、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各种符号有机组合而成。10、号召众法

是指传播者的讯息总是力图让接受者相信能对他们产生真实或臆想压力的那个群体(个人)都已经或正在接受他的观点和方案,暗示(号召)接受者要想避免孤立、减少压力就应该采取和大家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11、媒介织

所谓媒介组织,是指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机构。12名片”效应

是指传播者先向受众传播一些他们所能接受的和熟悉并喜欢的观点或思想,然后再悄悄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渗透和组织进去,使受众产生一种印象,似乎传播者的思想观点与他们已认可的思想观点是相近的。13、信息乏

是指大众媒介提供的巨量信息中严重缺乏受众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解事情真相的己有用”的信息。

14、意见袖

传播学复习资料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某种影响力的中介角色者。15、魔弹果论它是一种认定大众传播具有强大威力、能够左右公众的态度和行为的观点。三、简答题简述题1阐释众的归属特点受众虽不是作为固定的群体而存在,而是自发的、未经组织的人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类可归,心无所系。恰恰相反,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划归在某一特定的接受群体之列。2

阐释符号的延意义与内意义任何一个语言符号的意义都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外延意义和内蕴意义外延意义是指语言符号体系中所固有的与客观事物有代表性关系的意义,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是客观的、相对稳定的,外延意义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词是音、义的结合体。词汇意义是指跟词的语音形成相结合的社会集团公认的单一词汇的意义。语法意义是指若干单词的有机组合所产生的反映客观事物与其关系的意义

传播学复习资料内蕴意义是指人们在运用语言符号时所表达的与客观事物无直接联系的评价性意义,是在特定的场合和交际环境中产生的,是主观的、随时变动的内蕴意义包括修辞意义语境意义历史意义文化意义这就是说,同一语言符号在不同的修辞方式语言环境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会形成不同的意义。3

阐释传播学新闻学的关一般认为新闻学是报刊新闻时代的产物偏重于业务研究“术”的研究;传播学是电子新闻时代的产物,侧重于理论研究或“学”的研究。新闻学以古老的“报学”研究为基础,偏重于微观研究、局部研究和单向研究;传播学以新兴学科的知识为基础,侧重于宏观研究、整体研究和双向研究。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新闻信息的现象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传播活动的现象。新闻学是具体科学的研究,对传播学研究有提供材料、充实内容的作用传播学是一般科学的研究对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规范、指导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新闻学是一种专业研究,传播学是一种社会研究。总之,两者各有特点。4

阐释信息概与讯息概念关系。

传播学复习资料传播学中,讯息是指由一系列有序性符(语言文字图像等)成地表达特定信息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信息和符号两个部分传播者通过编制有序性符号(编码)传输信息,受传者则通过译读有序性符号(译码)还原信息信息是包含在消息(息)中的抽象量,消息是信息的载荷者消息是具体的;信息是抽象的传受两者共享信息的前提,是拥有基本相同等级的符号系统和经验系统。5

阐释传播者具有的代表特点代表一定的传播部门、传播组织、政党和阶级进行新闻传播活动大众传播者所发布和传播的信息无不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思想性,反映并代表一定阶级、集团、组织的利益、愿望和要求。6

阐释意见领的“加工与释功能”对意见领袖行为的研究表明,他们不仅发出信息和影响,而且自己也积极摄入信息和影响。但是,意见领袖的首要任务是对先行接收到的大量的信息进行加工与解释后以微型传播(面对面的交谈方式传达给其他受众或追随者。他们经常运用的加工与解释的方法有:(1)生发引;(2)添枝加叶观复述(4)裁减回(5)歪曲攻击。对信息如何解释?工到什么程度用何种方法?取决于外在信息与意见领袖的认知结构、价值观念,个人利益和文化模式相贴近或相

传播学复习资料背离的程度,取决于意见领袖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这三道防卫圈的严密程度。7

简述勒温“群体动力论的基本观与对传播研的启示人的行为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动力整体,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任何个人的心里活动和行为都由此情景和所属群体决定。这观点暗示传播者,要通过传播改变一个人的态度、认识和行动,不仅要考虑受传者的个人特性,而且要考虑他所属的群体的特点和环境因素。8

阐释受众作“信息产品消费者”角的含义信息产品“像其他的产品一样是工业加工过程的产物”,“需要劳动分工复杂的社会化组织和大量的高级技术资本投资作为消费者,受众阅听和接受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信息,亦即消费信息产品,必须付出一定的金钱或代价。9

阐释使用语不当时,产的“死线上抽绎”现。死线的抽绎现象是指语言被捆死在某一条抽绎水平线上结果不是由于语言被固定在高水平线上使人难以理解,就是由于语言被固定在低水平线上使人不得要领。比如,当传播信息中充满了诸如“民主、自由、人权”等高度抽绎水平线上的字眼,而又没有低度抽绎水平线上的词汇相配合时,这样的信息内容就会因其难以理解而让人敬而远之。但是,当一位记者像记“流水账”似的向人们报告他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只有低水平线上的描述而没有高水平线上

传播学复习资料的抽绎时,这种琐碎的全面报道也会把人吓倒。可见,不论语言传播是处在抽绎阶梯的高水平线上,还是低水平线上,只要他是在某条水平线上横向的直线运行,他都不会产生好的传播效果。10

阐释符号的定性特点虽然符号具与符号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性的但是符号一旦创立完成,具、义的联系一经社会成员的认同、约定,那么就成为一种社会习惯,具有某种不变性,任何人都必须遵守,不得随意改变。符号作为社会约定俗成的表示意义的标记,一经置于社会领域,不仅个人无权改变它,就是社会大众或政治集团也不能改变现存的符号。要变,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生的渐变和量变。11

阐释传播的会性和阶级特点人类的传播活动从来都是社会性的,而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也不是一种本能反应和自然现象。因此,传播活动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没有传播与接受的主体——人,传播活动就不能成立。人是社会的人,社会也是人的社会。作为社会的成员,不论是传播者、守门人,还是中介者、受传者,他们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立场、有信仰和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隶属于一定的群体集团、阶级的人因此他们的传播活动就必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特别是进入大众传播时代,在传播媒介由谁控制和录用谁为专业传播者,以与传播的目标、方向、流量、形式应如何确定等一系列问题上,无不反映了传播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特点。

传播学复习资料12

阐释传播者具有的专业特点一是指新闻传播者需经过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殊训练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方有从事职业传播的资格。二是指新闻传播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观念、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新闻敏感,才能搞好新闻传播工作。三是指专门从事新闻传播工作并以此谋生的职业特点和作为专业人员经济收入颇丰的现象。四是指从事新闻传播工作有一定的职业标准和协会组织拥有同医生、律师、工程师等专业人员同等的社会地位。13

阐释使用语不当时,产的“潜意识投射”现。指传播者在发表某种看法时,实际上在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心理状态下将自己个人的深层态度加进了对事物的评价基本上我们说的话,从来都是在讲自己每个人在语言传播中都会出现无意识的自我表现和不自觉的倾向性14

应如何理“播是人类过符号和媒交流信息期发生相应化的活动”(1)传播是类的活动;传播是信息的交流;(3)传播离开符号和媒介;传播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15

拉斯韦尔《传播社会中的构与功能一文对传播的研究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请问这篇论的主要观是什么?

传播学复习资料(1)大研究课题“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2)种功能: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衍社会遗产16

阐述传播效研究中的微效果论又称之为“最低效果法则效果论”这类研究认为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是有限的接的和有选择的,它往往受到媒介的性质、个人差异、社会类别和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远非“威力无比,不可抗拒介和个人行为之间,也不存在魔弹论认为的那种直接的、普遍的、即时的和因与果的关系;受众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靶子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17

阐释传播效研究中“程设定论”基本观点“议程设定早由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大众媒介的议程设定功能》(1972)一文中正式提出大众媒介或许无法指示我们怎样去思想但它却可以决定我们看些什么、想些什么,什么问题是最重要的换言之,大众媒介对某些事件或问题的强调程度,同受众对其重视程度,构成了强烈的正比关系四、论述题1、传播者必须具备些能获得效的特质因?(l)权威性:传播者具有使受众相信、听从的力量、威望和地位的特质(2)可信性传播者具有使受众认可和信赖的一系列特质

传播学复习资料(3)接近性传播者在信仰、民族、籍贯、专业、个性、情趣、距离上与受众接近或相似的特质(4)熟知性传播者适当多接触受众,可增强熟知性,形成亲近倾向(5)悦目性传播者容貌端正、风度翩翩更能吸引受众2

阐释关于受研究的“社关系论”理的主要观受众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圈。然而,不管他属于哪一种生活圈,他都将在信息接受中受到他们直接或问接的约束和影响。大众媒介传播的任何信息,在这种生活圈面前都要遭到审查、过滤或抵制。因此,大众媒介的效果既非一致的、强大的,也非直接的,个人问复朵的社会关系极大地限制和约束这传播效果。3

描述历次传革命对人类会产生了哪重要影响(1)语言传:是人类的重要特征。使人类可以发展思维、沟通思想、交流信息、积累知识,从而由动物世界进入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2)文字传:使人类可以将事件和自己的经历、见闻、思想固定或记录下来,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传播。(3)印刷传:打破了少数人的传播特权,导致了文化和教育的普与,促进了知识与思想的扩散,由人际传播时代进入了大众传播时代。(4)电子传:将人类由国内传播引入国际传播,由大众传播带进跨国传播。(5)网络传:将各自独立的单一传播转变为综合传播,将单功能的媒体转变为多功能的媒体,由工业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

传播学复习资料4

阐释关于受研究的“社参与论”理论的主要点(l)大众传播媒介应是公众的讲坛,而不是少数人的传声筒。(2)公民与团体既是讯息的接受者,又是讯息的传播者。(3)许多人不满足消极地当一名接受名,一种试图积极参与传播的自我表现欲正在增长。(4)让受众与传播,正是为了让他们积极地接受传播,因为人们亲身参与形成的观点更直接、牢固。(5)参与传是受众表达权、反论权的具体体现。5

阐释“守门”的含义并明守门人的能表现在些方面?含义: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与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功能:检查、加工,评价、导向、桥梁6

阐释关于受研究的“满需要论”理的主要观又叫使用与满足论是一种兴起于本世纪40年代形成于70年代的受众研究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受众对媒介产品的消费是有目的的,旨在满足某些个人的,经验化的需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