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读后感_第1页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读后感_第2页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读后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读后感《将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在看到将来学校这四个字的时候,我们会想:将来有多远?将来什么时候会来?将来的学校是什么样子?朱永新教授以描述将来学习中心来重新定义教育,归根结底并不是为了描绘一幅蓝图,而是为了梳理一条行动的路径。正如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试验当中的“十大行动”,以行动为路径,以教师成长为起点,在教育上进展长久而深入的努力。

我们今日觉得天经地义的学校生活,会随着互联网的进展,在润物无声的转变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已经静静地开头了。

1.与网课的“初次相遇”

202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发生,我们与网课相遇。其实网课我们并不生疏,但对于学校、学生、家长来说,都是第一次。离开教育的传统模式,这疫情来得突然,却成了一次契机,将来学校的概念,在此次疫情下的学习中得到加速实现。

疫情发生,“停课不停学”。我们全部的教师都化身“主播”,做起了一名“网红”。我们也成为了一名学生,从最初的学习希沃白板录课,到后来的钉钉直播授课,培训学习软件的操作,确保能正常开启网课。网络一线牵,直播平台成为“教室”,电脑、手机屏幕成为“黑板”,鼠标成为“粉笔”,互联网成为“学校”。这莫非不是将来学校的雏形吗?

当我第一次翻开钉钉视频会议的功能后,四五十个人进入,各种噪杂的声音混乱在一起,我连忙把会议完毕。完毕后我在群里说会议失败了,我们人太多太吵了。这时一个学生给我发消息:教师,你把全员静音翻开就好了。她还劝慰我,让我不要气馁再试试。一个10岁的孩子在这个时候成了施教者,我成了一名学生。这就是在将来学习中心我们可以看到的,每个人都是多重身份,在不同领域就会有不同身份。

也正是这次网课,让我们初步熟悉到将来学习中心的简洁模样,尤其对于山区小学、农村父母,让他们提前感受了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是每个人都要去学习,去进步,向将来前进。

2.与家庭教育的“深入相识”

家庭,自古以来就是孩子的“学习中心”。自学校消失后,学校便成了供应教育的主要渠道,而家庭逐步“淡出”教育的舞台,家庭的教育“领地”就这样“失守”了。直到20世纪、21世纪,人们更加觉得家庭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家庭教育的理念呼之欲出,新教育,新学校,新父母,新教师,新学生,新的教育时代已然到来。

在将来学习中心,父母是发觉者、制造者、治理者、参加者、施教者、学习者。可在这次居家学习中,大多数父母成了监视者、管教者,甚至“无参加者”。我们都说,这次疫情下的教育,考验的不只是教师、学生,还有父母。教育回归家庭,家庭成为学习的场所,父母成为教师。有的父母就能够转换角色,参加到孩子的教育中,和孩子一起学习,去学习新的东西。而有的父母只顾埋头工作、劳作,全然不顾孩子的学习,孩子的成绩也就一落千丈。

疫情居家学习期间,我接到最多的家长电话,就是给我说:“孩子在家不听话,没法管,教师你说说他吧,他听你的。”疫情之下长时间的相处,家长和孩子仿佛开启了敌对模式,加之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太正确,冲突激化。家长在这之前没有参加过孩子的教育,导致对孩子的居家学习手无足措,只是一畏地管教。知道孩子学习重要的家长,放弃自己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对孩子的教育中。而没有家长参加的孩子,即便以前的成绩再好,也都成了退后者。

幸得期间每周六的青吟﹒新父母讲堂开课,也通过疫情下的居家学习,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情愿参加其中,为孩子的教育负责。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与孩子是互动的关系,父母的成长会带动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会促进父母的成长。只有情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父母,孩子才能成长地更好。作为父母,示范就是最好的典范,要先转变自己,才能影响孩子,与孩子相互成就,共同进步。

3.与将来的“无限相知”

将来的教育,是一幅蓝图,在不断被描绘,不断被修订,却并没有真正成为一幢教育大厦,成为让抱负栖居的现实。

之所以会有将来,就是由于我们在行动、在制造。将来学校与其说是将来的学校,不如说是我们现在要努力去筑造的学校。我们都在憧憬着书中描绘的将来学习中心,可面对现实,我们很难去实现。但只要我们在行动,转变我们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把教育转变成全民共性的事情,信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共性进展、混龄学习、终身学习等等,都会在教育走向将来的道路上一一实现。我们要始终怀揣着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