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A.知道DH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B.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C.运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D.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答案】B2、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答案】B3、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这一知识点教学时,适宜的教学原则是()。A.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B.归纳共性与分析特性C.形式训练与情境思维D.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答案】A4、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不属于学情分析内容的是()。A.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B.分析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的未知知识C.分析学生如何来进行学习D.分析学生的兴趣及性格【答案】D5、对CH,Br进行亲核取代时,以下离子亲核性最强的是()。A.CH3COO-B.CH3CH2O-C.C6H5O-D.OH-【答案】B6、有关化学教学内容表述正确的是()。A.化学教学内容就是化学课程内容B.化学教学内容就是化学教材内容C.化学教学内容就是化学教科书内容D.化学教学内容是对化学课程内容和化学教科书内容的再选择和再组织【答案】D7、作为课堂教学的“科学探究”,其主要环节有()。A.选题、论证、假设、计划、实施B.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C.观察、实验、测定、数据处理、科学抽象、理想模型、假说、验证、得出结论D.调查、分析、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收集并处理数据、验证方案、得出结论【答案】B8、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是()。A.NaOHB.HClC.Na2SD.Na2O2【答案】A9、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A.就地焚烧B.发酵后作农家肥C.加工成精饲料D.制造沼气【答案】A10、某教师为了验证翻转课堂的效果。选择了一个班级进行了化学翻转课堂,同时选择另一个平行班级进行化学系统授课,一个学期后进行比较验收成果。这个教师的教研方法是()。A.文献法B.练习法C.演示法D.实验法【答案】D11、将化学教学设计分为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的根据是()。A.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性质和类型B.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性质和类型C.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和性质D.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要求和作用【答案】D12、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在()时,一定温度下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1:x。A.101kPaB.103kPaC.105kPaD.108kPa【答案】A13、分类是化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根据能量的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C.根据分子组成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D.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将一个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答案】C14、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答案】C15、学习方式是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传统化学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是()A.主动探究多,被动接受少B.个人理解多,小组合作少C.合作学习多,自主学习少D.探究学习多,发现学习少【答案】B16、初中学生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高中阶段又有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的学习;许多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初中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但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强,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理解很深,这种迁移现象是()。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答案】A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从形式上看.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所以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答案】B18、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给液体、固体加热B.使食盐水中NaCl结晶析出时,常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C.区别NaCl、Na2SO4时常用到胶头滴管、试管D.漏斗可用于过滤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答案】C19、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B.生石灰C.烧碱D.食盐【答案】A20、盐类水解原理属于()。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理论性知识C.化学技能性知识D.化学情意类知识【答案】B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B.油脂、淀粉、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D.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C22、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有突出贡献的化学家是()。A.门捷列夫B.拉瓦锡C.道尔顿D.阿伏加德罗【答案】A23、“化学平衡”概念所属的化学知识类型是()。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技能性知识C.化学理论性知识D.化学情意类知识【答案】C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是熵增大的反应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可用浓硫酸与铁反应增大生成H2的速率C.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并影响平衡的移动D.增大反应物固体的量可促使平衡正向移动【答案】A25、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A.去超市自己带购物袋B.尽量选乘公共交通工具C.利用风力发电D.工业废水不净化直接排放【答案】D26、下列有关化学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编写的建议,不正确的是()。A.教科书的编写要有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B.习题类型要多样化,要增加重点知识的练习题目C.化学教科书应充分体现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趋势D.化学教科书要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答案】B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可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B.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铜的金属性比铝弱,可以用铜罐贮运浓硝酸D.NaOH溶液不能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答案】D28、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答案】A29、化学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成分是()。A.主体B.行为C.条件D.程度【答案】B30、升高温度可增加反应速率的原因是()。A.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C.增加了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频率D.改变了化学反应的能量【答案】A31、在学习“爱护水资源”内容时,某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初步掌握节约水的一些基本方法。”这一教学目标属于()。A.认知性目标B.技能性目标C.体验性目标D.结果性目标【答案】D32、用来表示试题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A33、在“制取氧气”教学中。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A.旧知导入B.实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导人【答案】A34、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时,稍有不慎即会酿成大祸,生活中对于化学用品的取用同样要求谨慎。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自来水厂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水中D.燃着的酒精灯,酒精不够时,可直接添加【答案】D35、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化学教学重点确定的依据不包括()。A.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B.化学课程的课时总数C.化学课程标准D.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答案】B36、()溶质均匀扩散于溶剂中的现象。溶液透明,无固体,不沉淀。A.溶解B.溶质C.溶化D.结晶【答案】A37、学生在学习了钠、钾的性质后,总结出碱金属的一般性质,这种方法属于()。A.分析法B.归纳法C.演绎法D.类比法【答案】B38、关于高中化学教学,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呈现综合性的活动任务B.制造认识冲突是进行概念转变教学的重要策略C.新课程倡导探究教学、因此教师需要把所有的活动设计为探究活动D.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代替传统的演示实验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答案】B39、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和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化学原理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观察法B.练习实践法C.讨论谈话法D.引导探究法【答案】D40、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A.4B.6C.8D.10【答案】B41、下列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的描述错误的是()。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B.加强课程评价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C.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D.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答案】B4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①⑦B.③④C.②④D.②③【答案】C43、高中化学课程中.侧重体现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是()。A.有机化学基础B.化学与生活C.化学反应原理D.物质结构与性质【答案】B4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S2O32-、K+B.钠、钾、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5.6LCO2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3.01×1023D.NO2与H2O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答案】B45、下列教学目标不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范畴的是()。A.通过体验实验过程,感受实验成功的快乐B.体会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价值C.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D.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健康的密切关系【答案】C46、对于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Y一定是氯化钠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C.X可能是CuCl2或Cu(NO3)2D.Y可能是Na2SO4【答案】C47、某教师为了验证翻转课堂的效果。选择了一个班级进行了化学翻转课堂,同时选择另一个平行班级进行化学系统授课,一个学期后进行比较验收成果。这个教师的教研方法是()。A.文献法B.练习法C.演示法D.实验法【答案】D48、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可以用氢键的知识来解释的是()。A.水比硫化氢气体气体稳定B.水的熔沸点比硫化氢的高C.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D.0℃,水的密度比冰大【答案】B49、某学生运用“如果一种物质中的元素处于中间价态,那么这种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规律,得出“一氧化碳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这种学习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A.演绎B.归纳C.分类D.类比【答案】A50、科学方法是理解、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A.科学思想方法B.科学文化体系C.科学对象D.科学过程【答案】A51、下列直链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A.C5H12B.C5H110HC.C5HloD.C4H802【答案】A52、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强弱为()。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④>⑥>①>⑤>②C.③>④>⑥>①>②>⑤D.③>④>①>⑥>⑤>②【答案】B53、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不属于学情分析内容的是()。A.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B.分析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的未知知识C.分析学生如何来进行学习D.分析学生的兴趣及性格【答案】D54、化学式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A.观察B.实验C.教学D.讨论【答案】B55、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D.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答案】B56、教学设计中,最终能够使抽象的教学理论变成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是()。A.教学目标设计B.教学内容设计C.教学方法和策略设计D.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答案】D57、下列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的描述错误的是()。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B.加强课程评价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C.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D.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答案】B58、重在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获取和加工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方式是()。A.纸笔测验B.档案袋评价C.作业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D59、衡量化学学习任务是否完成和完成质量如何的决定性因素是()。A.教师的化学教学活动B.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C.学校的化学教学资源D.学生的实际能力【答案】B60、各层次教育目标的制定顺序应为()A.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B.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C.培养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D.教学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答案】A大题(共10题)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有两位化学老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分别以问题驱动的方式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老师1: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把教学设计成一系列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了教学中的问题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一解决一个个问题.老师2: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学生实际,分析了教学中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后,选出几个重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从一个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开始然后在教学中教师不断捕捉学生学习中生成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逐一解决。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1)请分析与评价上述两位老师的教学特点。(6分)(2)简述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讨论的注意事项。(6分)【答案】(1)老师1是在用知识线索贯穿素材,这位教师使用素材的动机是单纯为了讲授知识,素材出现的时机完全由知识点决定。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看,只完成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涉及很少.老师2是在用认识性问题线索贯穿素材.这位教师更加深入地挖掘了素材的内在联系,把素材纳入到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思维序列中.素材出现的时机和顺序由学生的认识逻辑决定.老师使用素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用知识解决问题,很好地体现了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了三维目标的融合式的教学。(2)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问与讨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要设计适应学生年龄和个人能力特征的多种水平问题,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回答。②问题的内容要集中,表达要简明准确。③要有启发性,当学生思考不充分或抓不住问题重点时,教师应从侧面给予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依照教学的进展和学生的思维进程提出问题,把握提问的时机。⑤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合理设计问题,并预想学生的可能回答及处理方法。学生回答后,教师要给予分析和确认。二、某教师设计了如下“物质的量”教学的导入情境:分别取20g黄豆、绿豆和大米,请同学(2人或4人一组)数这些豆子、米各有多少粒。要求:最短时间内准确地数出来。颗粒越小,数目越多,数起来越困难,同学们为了快而准确地数,就自然地会将它们分成堆,一堆一堆的来计量。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是比豆子、米小得多的粒子,当我们要对它们计量时,更需要一堆一堆的进行,这样一个“堆量”就是“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问题(1)在“物质的量”的教学中为什么需要精心创设导入新课?(2)请分析该情境创设的特点。【答案】三、某化学老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Z2-和Z-,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四、“问题连续体”是美国亚丽桑那大学的梅克(J.Maker)教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创设的.此体系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构建了五个层次的教学结构,揭示了五种类型的“问题解决”情境对于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问题类型一,属感知层次,达到对事实的了解水平.问题类型二,属理解层次,达到对事实的理解水平.问题类型三,属综合层次,达到对概念、原理的掌握水平。问题类型四,属运用层次,达到对概念、原理的运用水平。问题类型五,属探究层次,达到自主探究及创新水平。上述五类问题可以归纳为封闭性问题(相当于第一、二类问题)、半开放性问题(相当于第三类问题)、全开放性问题(相当于第四、五类问题)。以“硫酸”一节为例。运用“问题连续体”进行教学设计如下:1.第一类问题:感知层次实验l:现有失去标签的浓硫酸、浓盐酸各一瓶(试剂瓶相同、酸体积相同),说出鉴别方法,依据是什么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第二类问题:理解层次实验2:量取2mL浓硫酸并稀释成稀硫酸。稀释浓硫酸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3.第三类问题:综合层次【答案】(1)运用层次:氯碱工业中,用浓硫酸来干燥氯气、氯化氢,为什么浓硫酸能干燥氨气吗为什么探究层次:探究防治酸雨的办法。(2)开放性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钠与水的反应①感知层次: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现象②理解层次:由现象得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综合层次:铁、镁、铝与水可以反应吗如果能反应,条件是什么④运用层次:生活实际应用,珠江上突然飘来了几只铝桶,其中一只穿孔漏气,在水中爆炸。解释原因。⑤探究层次:④中事件发生后该怎样处理为什么五、下面是针对同一化学学习任务设计的三种不同教学活动。【学习任务】认识氯气与水反应及次氯酸的漂白性。【教学活动1】教师通过讲授告诉学生,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是一种有强氧化性的酸.能使部分有色物质褪色。【教学活动2】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把氯气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试管中,让学生观察布条是否褪色:教师告诉学生,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使布条褪色。【教学活动3】①教师演示氯气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的实验。⑦教师引导学生推测氯气与水反应可能生成的物质。③学生猜测有色布条褪色的原因.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根据上述案例.回答问题:(1)对比三个教学活动,评价各自的优缺点。(6分)(2)根据案例.概括出化学学习任务与化学教学活动的关系(3分),并说明对教学活动设计的启示(5分)。(3)在教学活动3中,你认为学生猜测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什么?如何检验这些猜想的真伪?(6分)【答案】(1)【教学活动1】主要采用了讲授法进行教学,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优点:可以充分利用时间.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连贯的知识.便于教师按计划有条理地完成教学任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均用相同方式对待,不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对单一,形式枯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活动2】主要采用演示法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演示化学实验进行教学,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优点: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缺点:演示实验后直接呈现结论的做法,把演示单纯变成教师演示,忽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思维.【教学活动3】主要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获得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优点:改变了单向的师“授”生“受”的教学方式,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学生设计、操作、猜想、解释,运用信息资料、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探究中增加了与人合作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其合作交流的能力.缺点: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素质不同的学生学习效果明显不同:课堂难以预测的情况较多,教学进度难以控制.课堂秩序难以维持: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2)学习任务与教学活动的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为了实现学习任务而设计实施的一系列师生活动.对教学活动设计的启示:教学活动应当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进行设计,应当结合学习任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环境、教师自身的能力、教学时间和效率等因素综合考量,制订合理的教学活动,全面完成教学任务。(3)学生猜测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可能是氯气.也可能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①将干燥的有色布条放进装满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布条有没有褪色。②将氯水滴在pH试纸上,若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证明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HClO。六、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检验铝与盐酸、铝与氢氧化钠反应。通常的做法是在2支小试管里分别加入5mL盐酸和5mLNaOH溶液,再分别放一段铝片,观察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2支试管口。下面是某老师对铝与盐酸、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实验的改进:在2支小试管里分别加入5mL盐酸和5mLNaOH溶液,再各加入2滴CuS04溶液,再分别放一段铝片,观察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2支试管口。观察实验现象。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1)简述教师为什么做上述改进。(2)简述中学化学实验改进的原则。(任意写出3点)【答案】由于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改进之前的实验往往要等40分以后才能看到铝片上产生大量的气泡,很难完成40分钟的课堂教学任务。改进之后,Cu2+在铝表面被还原成铜单质七、“问题连续体”是美国亚丽桑那大学的梅克(J.Maker)教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创设的.此体系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构建了五个层次的教学结构,揭示了五种类型的“问题解决”情境对于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问题类型一,属感知层次,达到对事实的了解水平.问题类型二,属理解层次,达到对事实的理解水平.问题类型三,属综合层次,达到对概念、原理的掌握水平。问题类型四,属运用层次,达到对概念、原理的运用水平。问题类型五,属探究层次,达到自主探究及创新水平。上述五类问题可以归纳为封闭性问题(相当于第一、二类问题)、半开放性问题(相当于第三类问题)、全开放性问题(相当于第四、五类问题)。以“硫酸”一节为例。运用“问题连续体”进行教学设计如下:1.第一类问题:感知层次实验l:现有失去标签的浓硫酸、浓盐酸各一瓶(试剂瓶相同、酸体积相同),说出鉴别方法,依据是什么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第二类问题:理解层次实验2:量取2mL浓硫酸并稀释成稀硫酸。稀释浓硫酸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3.第三类问题:综合层次【答案】(1)运用层次:氯碱工业中,用浓硫酸来干燥氯气、氯化氢,为什么浓硫酸能干燥氨气吗为什么探究层次:探究防治酸雨的办法。(2)开放性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钠与水的反应①感知层次: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现象②理解层次:由现象得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综合层次:铁、镁、铝与水可以反应吗如果能反应,条件是什么④运用层次:生活实际应用,珠江上突然飘来了几只铝桶,其中一只穿孔漏气,在水中爆炸。解释原因。⑤探究层次:④中事件发生后该怎样处理为什么八、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有两位化学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学生实际,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教师甲:为学生创设一个个具体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逐一解决问题。教师乙:以实验为基础,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最终达成教学目标:(1)请指出上述两位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加以分析与评价。(2)简述采用“教师乙”的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答案】(1)①“教师甲”采用的方法是创设情境法。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完整实现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教师甲”教师甲通过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逐一解决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直观、趣味、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欲望.让学生自主学习,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情境的创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注意力和情感体验力,为师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打下了情感态度基础,更多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实现三维目标。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使得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在知识迁移与不断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②“教师乙”采用的是实验法。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化学实验教学是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的重要形式,实验探究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化学实验教学是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有重要意义,通过探究实验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下更好地把握知识要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2)“教师乙”采用的是实验法。①探究实验多为随堂实验,从实验本身的角度,有如下要求:紧密配合教材内容,并被设备条件所允许:实验内容简单,操作方便,时间短;实验现象明显、直观,不易发生异常现象;实验安全可靠,不宜选用产生有毒气体或易发生爆炸的不安全实验;同一节课所选用的随堂实验的数量不宜过多,以免学生疲于实验操作,无暇仔细观察和思考。②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具备很好的实验教学能力来加强实验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从教师所具备能力的角度,有如下要求:引导启迪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设计和改进实验的能力;处理实验事故的能力;组织学生实验的能力二③学生作为探究实验的主体,要想组织学生顺利地完成探究活动,对学生能力同样有一定要求,主要如下: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应具备准确观察并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学生要能对简单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具备与他人合作共赢的意识,并能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九、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有两位化学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学生实际,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教师甲:为学生创设一个个具体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逐一解决问题。教师乙:以实验为基础,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最终达成教学目标:(1)请指出上述两位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加以分析与评价。(2)简述采用“教师乙”的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答案】(1)①“教师甲”采用的方法是创设情境法。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完整实现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教师甲”教师甲通过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逐一解决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直观、趣味、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欲望.让学生自主学习,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情境的创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注意力和情感体验力,为师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打下了情感态度基础,更多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实现三维目标。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使得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在知识迁移与不断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②“教师乙”采用的是实验法。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化学实验教学是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的重要形式,实验探究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化学实验教学是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有重要意义,通过探究实验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下更好地把握知识要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2)“教师乙”采用的是实验法。①探究实验多为随堂实验,从实验本身的角度,有如下要求:紧密配合教材内容,并被设备条件所允许:实验内容简单,操作方便,时间短;实验现象明显、直观,不易发生异常现象;实验安全可靠,不宜选用产生有毒气体或易发生爆炸的不安全实验;同一节课所选用的随堂实验的数量不宜过多,以免学生疲于实验操作,无暇仔细观察和思考。②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具备很好的实验教学能力来加强实验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从教师所具备能力的角度,有如下要求:引导启迪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设计和改进实验的能力;处理实验事故的能力;组织学生实验的能力二③学生作为探究实验的主体,要想组织学生顺利地完成探究活动,对学生能力同样有一定要求,主要如下: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应具备准确观察并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学生要能对简单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具备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电商平台运营管理服务协议版B版
- 个人门窗安装合同范本(2024版)
- 二手房中介劳动合同模板(2024版)
- 二零二五版绿色建材认证及采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蔬菜产业数据共享协议2篇
- 2025年度航空客运服务采购与质量管理体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LNG现货交易与风险管理合同2篇
- 2025年度锌锭生产技术改造升级合作协议3篇
- 2024版居间销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服务协议
- TSGD7002-2023-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 2024年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课件
- 建筑工地节前停工安全检查表
-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全文打印
-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 8D报告培训教材(PPT 47页)
-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例讨论-文档资料
-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LCMSMSSYSTEM
- 民办非企业单位章程核准表-空白表格
- 派克与永华互换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