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北京市顺义区、通州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届北京市顺义区、通州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届北京市顺义区、通州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届北京市顺义区、通州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届北京市顺义区、通州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o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后期出现了“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商贩,周于四

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的现象。该现象所反映的农业经营方式

A.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破坏了小农经济

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税D.缓和了阶级矛盾

2.1914年9月《中华小说界》杂志刊出一幅题为''世界将来之伟人”的图片(下图),图案是中心一小圆,外围一大

圆。小圆中为中国男孩,外圈12小圆各有一小孩,分别标为英、俄、意、美、法、德、比、日等12国名。这种思想

产生的原因是

人体之来将界世

日比»法罗美奥荷埃意俄英华

“战界将来之伟人”.《中华小说界》1914年9月

A.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激励人心

B.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解放了思想

C.民主共和制的建立提升了民族自信心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找到新发展方向

3.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签署,使新教和天主教一样得到承认,并规定了“谁的地盘,谁的宗教"”的原则。

该约签订得益于: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英国革命

4.清末有官员惊叹:国之典章莫重于章服,而今之章服之紊亦已甚矣。以职员所涉历,车于陆,舟于水,皆洋式也;

酒于觥,肉于俎,皆洋食也;楼其冠,洋其履,德、法其衣裳,皆洋工也。这一惊叹表明当时

A.西方生活方式影响深刻

B.儒家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C.欧风美雨挟来文明开化

D.国人衣食住行全盘西化

5.法国总统戴高乐曾尖锐地指出:“美元特权”把世界贸易变成了美国的仓库,美国出现了贸易赤字,只需要多印些美

元就可以无偿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劳务。他所说的“美元特权”是基于

A.马歇尔计划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关贸总协定

6.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894年-1921年应该填:

时期主题词

1894-1921年

1921-1935年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1949-1956年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年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7.1921年香港进行人口普查时,有一则谣言广为流传。其内容是:政府欲修建跨海大桥,每个桥墩底下将埋葬一些

孩子以收加固之效。许多母亲相信,人口统计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合适的殉难者。因此,该次人口普查中隐匿了大量儿

童未加统计。该现象反映出

A.英国殖民当局对香港的血腥统治

B.香港地区的近代化水平有待提高

C.香港华人对英国殖民者充满猜疑

D.中英两国文化出现了激烈的碰撞

8.1950年初,周恩来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

性丢掉”。这一认识

A.遵循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否定了“一边倒”方针

C.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D.坚持了独立自主原则

9.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

如果没有与内阁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

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有同等的决策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10.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早期,大量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经济发达的英格兰各地的工业城市,1801

年至1845年,英格兰的爱尔兰移民从几万人迅速增长到一百多万人。这反映了

A.移民潮促进了英国农业近代化

B.爱尔兰圈地运动导致农业破产

C.英国的工业化改变了社会结构

D.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工业革命

11.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时“应考者寥寥”。1867年,仅有98人报名,录取30人,最终到馆只有10人。而1885

年的招考异常顺利,报考者达394人,经初试、复试,最后录取到馆达108名。这一变化说明

A.教育救国成为社会共识B.民主科学思想已得到广泛传播

C.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D.“西用”思想的社会基础扩大

12.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区域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

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

源()

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B.呈现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姿态

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

13.”采取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

发展……”»上述材料中所述“这一制度”指的是

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制度B.建国初期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C.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体制D.新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1901—1905年,清政府推出一系列“新政”举措,其中不包括

A.预备立宪B.废除科举C.派遣游学D.修订刑律

15.针对旱灾引发的粮食供应问题,1978年9月,安徽省委决定:借出部分集体土地让社员自由耕种,对超产部分不

计征购;还允许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粮油作物,谁种谁收。这一举措

A.诱发农民包产到户的实践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推行

C.表明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D.推动农业生产技术革命性进步

16.东汉的士大夫领袖常常“以天下风教为己任“,居高临下,居于道德世界价值裁判者地位:而北宋的士大夫如范

仲淹等人则方正平易,“以天下为己任"。这一变化反映

A.士人主体意识的强化B.君主专制制度的衰落

C.理学成为主流价值观D.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

17.梁启超倡议建立“新史学”,“新”就新在

①以历史进化论为指导②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

③以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④以“以古鉴今''为研究目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8.下面宣传画中的欧洲人民正期待着来自美国的货物,这一援助来自于

A.富尔敦演说B.布雷顿森林体系C.马歇尔计划D.莫洛托夫计划

19.唐太宗在吸收前人“明主治吏不治民”思想的同时,认识到以法管官才是治国之本,因此提出“以法治吏”的思

想,明确“二风十愆”的罪名,从作风上、道德上、政治上约束官员。这表明唐代

A.监察制度的发展完善B.官员选拔以德行为先

C.外儒内法的治国方式D.重视传统的民本思想

20.下列引文,符合王守仁核心思想观点的是

A.“道源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C.“宇宙之间,一理而已"D.“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21.现代考古在殷墟苗圃北地、孝民屯、大司空村等9处出土了石器共209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的铲、镰、磨石等,

计144件,另外出土蚌器205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有铲、镣、刀等,计179件。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社会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重要

C.人们开始由迁徙走向定居

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己形成

22.如图创作于武昌起义后,作者有意将“国”字写成了“国”,这一现象常见于当时的传单、标语和报刊等,说明

那时已渐入人心的观念应首推

A.体恤民情B.民族团结C.民主共和D.民风变易

23.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曾指出,“城市改革实际上是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城市改革不仅包括工业、商业,

还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内”。邓小平意在强调

A.农村改革的影响力较小B.城市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金石

C.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应全面展开

24.布达拉宫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汉藏人民团结协作的有力佐证。颐和园有中国古典园林博物馆之

称,其中与布达拉宫有相似风格的建筑是

A.智慧海B.乐寿堂C.佛香阁D.四大部洲

25.“它借助于一种伟大的宗教和共同的制度,把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印度人以及非洲不同部落的人团结

在一起。……它不仅造就了一个出类拔萃的多元社会,而且创造了一种有着许多独创发现和成就卓越的遗产”。这一

“伟大宗教”的创始人是

A.乔达摩悉达多B.耶稣C.默罕默德D.汉谟拉比

26.强调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27.两汉刺史按“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刺史只能检查郡守执行公务的情况,如发现其有不法行为,只能向

朝廷“劾奏”。《后汉书•朱浮传》载,“旧制:州牧奏二千石长吏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史验案,然后

黜退”。这反映出()

A.中央旨在实现集权B.地方吏治较为败坏

C.朝廷强化监察地方D.刺史州牧位卑权重

28.如表是20世纪世界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次数统计,是根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据此可以说明

国与国之间:19场,

20世纪80年代29场

国内冲突:10场,2

国与国之间:3场,

1990-1994年18场

国内冲突:15场,i

A.世界整体发展形势日趋缓和

B.国际格局变动导致国内矛盾激化

C.两极格局有效维护了世界和平

D.军事大国不再是武装冲突的主角

29.“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

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经验之歌》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从侧面反映了

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这首诗歌

A.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情绪

B.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

C.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

D.以印象主义技巧展现真实历史

30.在封建传统社会中,安土重迁、户籍严密、士农工商各安其位的“官”“民”二元制组织系统中,县以下的各种

家族社会进行自我管理,而对于流动的农工商,封建政府在绞尽脑汁寻求管理办法时,地域商人建立的会馆在依靠官

方支持构建自身合法性的过程中,实际弥补了官方管理机构在这一界域的薄弱控制。这主要说明商人会馆的建立

A.承担封建政府基层管理职能B.有效保障商人群体的合法权益

C.保障商人政治地位的合法性D.利于构建商人群体的国家认同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

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印度人笔下的英国殖民统治

1871年,瑙罗吉(1825—1917印度棉花贸易商人、民族解放运动早期最著名的活动家)就英国在印度的统治进行

了评述。

•废除了寡妇自焚和杀婴制度。

•教育,包括男子和妇女教育。……复兴了印度光辉的文学。但它所做的比应该做的要少。

•和平和秩序。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免受压迫之苦。它本许诺给予印

度人公平合理地参与国家高级行政管理的机会,但它一再失言……完全忽视了印度人的情感和看法。

•为铁路和灌溉工程贷款。一些有价值的产业逐步发展,如蓝胡、茶叶、咖啡、丝绸等。出口增加。电报事业发

展。造成了贫困化。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的问题:

(1)瑙罗吉从哪些角度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进行了评述?

(2)瑙罗吉认为英国的殖民给印度带来了哪些影响?

(3)你如何理解瑙罗吉对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评价?

32.材料军户制,是明初在特定人户中实行的一种世袭的、有报酬的兵役制。朱元璋为了保证国家兵役、

徭役、田赋以及丁银收入的实现,把居民划分为:民户、军户、匠户、灶户。军户专门承担兵役,士兵享有月粮和布帛

钱钞等赏蜴。明初,由于军队编制比较混乱,有原来的红巾军、有地主军、有新征兵、有降军(归附军)也有犯罪充军(所

谓思军)等等,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明朝建立后,在元代旧籍册的基础上,由兵部改置军籍勘合,评细开列军户从军

来历、调补卫所年月、在营丁口之数,从而建立起新的较为完备的军户制度。军户实行严格的世袭制度,其籍贯单列,

由都督府管辖,非经皇帝特许或官至兵部尚书,任何人都不得擅自改籍。军士在营,其职责分为镇守和屯垦,按时轮

流,屯田固定上交粮食,以供给守备军及官吏。自京师到郡县,设立卫、所管理,内统于五军都督府,外统于都指挥

使司。军户制度使得兵有定籍,兵农合一,屯守兼备,不但保证了兵源,也满足了军队的供给。明代中叶以后,军户

制遭到破坏,逐渐为募兵制取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实行军户制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军户制的主要特点及积极作用。

33.武汉作为中国的中部重镇,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04年商部开始劝办商会至1910年辛亥前夕,湖北省共设立商会24个。工商业者在拥护政府“振

兴工商”政策的同时,强烈反对政府的害商行为,要求“速开国会”、分享政权。商会参与了收回利权抵制美货、地

方自治、国会请愿等维护自身利益的民主运动,还出面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教育变革。

——摘编自王春雷《辛亥革命前夕武汉工商业的早期现代化》

材料二在近代中国的大变局中,武汉成为世界聚焦的大都市。1926年底,革命浪潮从珠江席卷到长江中游。轰

动世界的大革命在这里进入高潮,继而大革命在这里彻底失败,继而土地革命又从这里开始。

——摘编自田子渝《武汉曾是赤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湖北商会建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轰动世界的大革命”能够在武汉进入“高潮”的历史条件。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答案解析】

东汉后期豪强地主控制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经营田庄,破坏了小农经济,B项正确;豪强地主控制下奴婢和徒附没

有人身自由,不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A项错误;田庄控制大量的人口,减少了中央政府的财税收,C项错误;农民

成为奴婢和徒附,受到的剥削压迫很重,不能缓和阶级矛盾,D项错误。

2、C

【答案解析】

材料“1914年9月”“这张图里中国小孩居世界中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辛亥革命一举推翻千年帝制而成为亚

洲第一个共和国的信心与自豪,故C项正确;A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文化运动对东西

方文化存在着错误的认识,故B项错误;1917年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故D项错误。

点睛:图片型选择题以历史文物、人物、事件、漫画的图片为依托,综合性地考查了多项能力,既有图片的处理能力,

也有原因分析的历史阐释的能力,对考生认识历史发展特征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做好这类选择题的前提

是审题,特别是突出对题目提供的图片进行仔细分析,这要求做到“三看三思”:1、对图片要“三看”:一看图片的

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片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2、

对被选项要“三思”:一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考是否符合

题干要求,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三思考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紧要的。

3、B

【答案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同帝国境内德意志新教诸侯缔结的和约。和约

结束了天主教在德意志的一统局面,是路德宗新教同天主教在德意志平等存在的法律根据。德意志诸侯通过和约扩大

了政治和宗教权势,侯国分立体制进一步巩固。因此该条约的签订得益于宗教改革,B选项符合题意;文艺复兴的核

心是人文主义,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斗争的矛头是封建专制体制,C选项排除;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反对的是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4、A

【答案解析】

材料说的是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清末中国的社会生活受到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深刻,答案为A;材料没有体现BC

项内容,排除;D项错在“全盘西化”。

5、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美元特权”和所学史实可知,”布

雷顿森林体系”规定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货币政策,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

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A项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援助西欧的计划;C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

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的组织;D项关贸总协定是国际性的贸易组织。

点睛:材料“美元特权”“只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无偿地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劳务”是解题的关键。

6、B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A项错误,抗日战争是在1937年开始的;C项错误,国共对峙是从1927年开始的;D项错误,星星之火

指的是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在1927年后开始的。B项正确,1894年到1921年间,进行了辛亥革命,创立了共和

制度。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

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约法。辛亥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7、C

【答案解析】

1921年香港人口普查隐匿了大量儿童未加统计是香港民众从迷信的角度误解港督政府修建跨海大桥的加固工程,说明

香港华人对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表示不满和猜忌。故答案为C项。A项“每个桥墩底下将埋葬一些孩子以收加固之

效”纯属谣言,无法体现英国对香港统治的血腥性,排除;B项材料中的谣言与香港近代化水平高低没有直接关系,

排除;D项谣言不代表中国文化,因此无法体现中英两国文化上的差异,排除。

8、D

【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一认识认为在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同时,“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是

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12月,与材料时间不符;

B选项错误,“一边倒”方针并不意味着中国放弃独立自主,盲目地、无原则地倾向苏联,这一认识并未否定''一边

倒”方针;C选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征,不是材料中认识的特征。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9、B

【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如果没有与内阁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

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可知,利玛窦认为内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B符合题意;A与材料无关,

故A不符合题意;明代皇帝大权独揽,内阁没有法定决策权和行政权,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C

【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大量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经济发达的英格兰各地的工业城市”并结合所学,当时正是第一

次工业革命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结构开始改变,故选择c选项:材料并不是说明农业近代

化,故排除A选项;材料主旨并不是侧重于圈地运动的影响,故排除B选项;材料重点是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

并不是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工业革命,故排除D选项。

11,D

【答案解析】

京师同文馆的招考由“应考者寥寥”到异常顺利,说明“西用”思想的社会基础有所扩大,促进了京师同文馆的招考,故

选D项;A项与题意不符,且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民主、科学是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B项排除;

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是在1905年新政,排除C项。故选D。

12、B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

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文明中心共存的特点,答案选B,ACD三项与题意要求不符。

考点:中华文明的起源

点评:中华文明遍布各地,呈现了多元发展、互相渗透、融聚一体的特点。在世界四大文明体系中,中华文明是唯一

没有中断和不断向前发展的独立文明体系,这一早就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文明特征。

13、D

【答案解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依据

材料“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个人积极性发挥”可知,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正确;解放区的土地改

革制度是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A错误;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农民私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由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转变为集体经营,这与材料中的“分散经营”不符,B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人民的生

产积极性,排除C项。

14、A

【答案解析】

预备立宪指的是清政府迫于压力,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肇始于1906年,与

题意时间不符,故选A项;结合所学可知,BCD项皆为“新政”举措,排除。

15、A

【答案解析】

据材料“1978年9月……借出部分集体土地让社员自由耕种,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还允许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粮油作

物,谁种谁收”可知,为解决旱灾引发的粮食供应问题,安徽省委决定借出部分集体土地让社员自由耕种,对超产部

分不计征购,目的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体现了多劳多得,诱发农民包产到户的实践,A正确;据所学可知,1980

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推行,B与材料不符;1980年四川广汉率先改社建乡,故C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土

地经营方式的改变,没有体现“生产技术的进步”,D错误。

16、A

【答案解析】

东汉士大夫以教化天下为己任,北宋士大夫则以天下为己任,角色的变换体现了北宋士大夫责任担当意识的强化,即

主体意识的强化,故选A;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士大夫观念变化不能体现理学成为主流价值观和市民

阶层力量的壮大,排除CD。故选A。

17、A

【答案解析】

梁启超倡议建立“新史学”主要是从历史进化论为指导,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从而培养国民素质的研究方向,

①②③正确;新史学和传统史学都具有“以古鉴今”为研究目的,排除④,选择A正确。

18、C

【答案解析】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援助欧洲的计划,故C正确;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发出了冷战信号,A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

美国为主导的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B与材料无关;莫洛托夫计划是1947年针对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为防止东欧

的“离苏倾向”,加强与东欧经济联系,援助东欧发展经济而与东欧各国签订的经济协议总称,D与材料无关。

19、A

【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从作风上、道德上、政治上约束官员”并结合唐代的制度可知,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唐太宗对唐代的监

察制度进行了发展完善。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官员的监督,而不是选拔,B错误;材料只体现了采用法家思想对官

员进行监督,未体现儒家的治国方式,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官员的监督,重视民本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故选A。

20、D

【答案解析】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意思是万事万物的道理不存在于我们的心外,它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说的,故D符

合题意;”道源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西汉思想家董仲舒的观点,意思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原则是由天决定

的,天是永恒不变的,因此封建统治秩序是不变的,故A不符合题意;“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意思是存在于天

地间有形象的是万物,这句话是南宋思想家叶适说的,故B不符合题意;”宇宙之间,一理而已”意思是理是世界的

本原,这句话是南宋思想家朱熹说的,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1、B

【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殷墟中出土了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在出土石器及蚌器中比重较大,这说明当时农业在社会经济

中地位重要,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距今二三万年前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与殷商的存在时间不符;C

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D选项错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正确

答案为B选项,

22、C

【答案解析】

将“国”字写成了“园”,体现出民主的思想。“这一现象常见于当时的传单、标语和报刊等”表明武昌起义后的民

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故C正确;体恤民情不符合辛亥革命后主流思想,排除A;当时主要是民主共和,不是民

族团结,也不是民风变化的问题,排除B和D。故选C。

23、D

【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城市改革不仅包括工业、商业,还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内”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强调城市经济体

制改革应该全面展开,故选D;材料没有体现农村改革,排除A;当时城市经济改革刚开始实行,不能说是试金石,

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国有企业改革,C错误。

24、D

【答案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颐和园的四大部洲象征着佛教世界,是典型的藏式寺庙建筑风格,符合题意。D正确;智慧海,是颐

和园最高处的一座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不符合题意,A错误;乐寿堂是慈禧太后的寝宫,不符合

题意,B错误;佛香阁是仿杭州的六和塔建造,不符合题意,C错误。故选D。

25、C

【答案解析】

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包括了阿拉伯、波斯、土耳其以及非洲等区域,故C正确;乔达摩悉达多是佛教

的创始人物,佛教不涉及阿拉伯人,排除A;耶稣是基督教创始人物,不涉及非洲、印度人等信息,排除B;汉谟拉

比制定汉谟拉比法典,不涉及宗教,排除D。故选C。

26、A

【答案解析】

儒家思想强调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故选A;道家主张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主张法治和中央集

权,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CD。

27、A

【答案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两汉时期的刺史主要职责是郡守执行中央政策的情况及是否有违法行为,凸显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A正确;材料与地方吏治败坏无关,B排除;监察地方只是材料的表现,C排除:材料未涉及刺史的地位,D排除。

故选A。

28、B

【答案解析】

从表中可知,冷战结束后,各国之间战争大幅减少,国内冲突加剧,说明在冷战掩盖下国内矛盾暴露出来,故B正确;

从数据上看,冷战后短短的四五年时间,就有18场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不能说明世界形势在缓和,故A错误;C、D

材料均未体现,排除。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看懂表的内容。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9、A

【答案解析】

材料“小东西……哭哭啼啼……欢欢喜喜……笑嘻嘻”这些对人丰富情感的描述,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写作风格,A选

项正确。现实主义的笔调往往冷静客观,与该段文字所展现的风格不符,B选项错误。现代主义的特点是反传统和反

理性,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C选项排除。印象主义强调的是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

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D选项排除。

30、D

【答案解析】

地域商人建立的会馆弥补了官方管理机构对流动商人的管理,从而强化了商人的家乡认同和国家认同。因此,这说明

商人会馆的建立利于构建商人群体的国家认同,故D正确;会馆没有基层管理职能,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保

障商人群体的合法权益,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商人政治地位,故C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

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1)水平1:准确的答案

•人道,文化教育,政治,经济

(2)水平1:能全面地理解所给材料含义

•积极影响:人道方面,保护了寡妇和婴儿。文化教育方面,促进了教育发展,复兴了印度本土文学。政治方面,带

来了和平和秩序,实行了保护人民自由权利、财产等现代社会规则。经济方面,推动了现代产业的发展,使传统农业

现代化。

•消极方面: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还不够到位。政治方面,带来了和平和秩序,现代社会的政治规则。经济方面,

造成贫困化。

水平2:不能全面地理解所给材料含义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

水平1:能够从作者的立场、时代要求等方面去理解他的观点。

•瑙罗吉的观点典型地反映了殖民地国家的先进分子能从民族主义和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之间的统一,去评价英国的殖

民统治。

水平2:能从正反两个角度去辩证地评价作者的观点。

•瑙罗吉能够看到英国殖民统治的积极性和局限性,其观点具有合理性。

•瑙罗吉又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水平3:只能从一个角度去评价作者的观点。

水平4:脱离材料,或罗列材料,复述教科书的观点或对作者的观点认识有错误。

水平5:无观点,或观点与文本无关。

评分项二:史实

水平1:能提取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文本解读者所处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

水平2:能从本文中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

水平3:能从文本中提取直接的信息

水平4:没有使用文本信息

评分项三:论述

水平1:能够进行由表及里的论述

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

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水平4: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组织

水平1:叙述成结构

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

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

注: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废除了寡妇自焚和杀婴制度”可得出从人道的角度对英国殖民统治进行评价;根据材料“教育,包括

男子和妇女教育。……复兴了印度光辉的文学”可得出从文化教育角度进行评价;根据材料”和平和秩序。言论自由

和出版自由”“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等信息可得出从政治角度评价;根据材料”为铁路和灌溉工程贷款。一

些有价值的产业逐步发展”可得出从经济角度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