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下半年中国股市四大预言_第1页
2010年下半年中国股市四大预言_第2页
2010年下半年中国股市四大预言_第3页
2010年下半年中国股市四大预言_第4页
2010年下半年中国股市四大预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下半年中国股市四大预言上半年影响股市十件大事2010年下半年中国股市四大预言"政策靴子"逐一落地下半年紧缩调控空间缩小8大机构分析下半年大盘走势东兴证券:下半年探底后有超预期反弹银河证券下半年策略:政策放松时增配周期性行业(附股)上半年影响股市十件大事多位专家参与,本报评出--今天是2010年上半年中国股市最后一个交易日。在过去的半年中,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但股市走势令人失望,以累计超过25%的跌幅位列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之列。时值上半年收官之际,《大众证券报》特邀请业内多位专家,评选出"2010年上半年影响中国股市的十件大事"。一、股指期货正式上市。4月16日,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四个上市合约开盘基准价均为3399点。上市当日,股指期货四个合约运行平稳,全天总成交量超过5.5万手;而A股市场却是低开低走,权重股集体走弱,上证指数全天下跌1.1%,随后一路下行。目前,股指期货还处于市场短线交易的阶段,券商、基金在内的机构即将进入市场。机构进入之后,游资的操作力度将逐渐减弱,股指期货和现货指数的关联度将进一步提高,未来股指期货将会是大型机构特别是基金套期保值的主要手段。二、融资融券推出,做空机制正式形成。3月31日,融资融券交易正式进入市场操作阶段,A股市场的做空机制正式形成。当日,六家试点券商,数十家营业部以及近百名客户参与试点交易,交易规模仅有659万元。在之后的三个月里,交易规模稳步上升但略显缓慢,截至昨日,两市交易规模已达到14.9亿元,涉及交易标的89只个股。6月9日,第二批5家试点券商拿到证监会核准函,第二批试点券商有望或在7月正式入场。随着试点券商的增多,机构投资者参与程度的放开,融资融券的交易量将继续放大,多空双方的指向性也将更趋明显。三、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4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4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通知要求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随后,住建部等部委和地方相继出台政策。虽然房地产调控政策甫一出台,股市反应平淡,4月15日上证指数下跌0.04%。而两个交易日后的4月19日,上证指数暴跌4.79%,失守3000点指数关口,拉开本轮调整序幕。四、农行IPO有望成全球规最大。6月9日证监会审核通过了农业银行IPO申请,至此,国有独资银行将全部实现上市。6月29日,农业银行确定IPO价格区间为2.52元-2.68元/股。定价区间公布后,沪深股市放量暴跌,上证指数跌幅达4.27%,创14个月来新低。与此同时,深证成指跌破万点大关。而在农行IPO之前,汹涌的银行再融资潮也是今年牵动资本市场神经的一剂猛药。目前已公布融资计划的上市银行如果计划顺利实现,年内融资总和将接近6000亿元。虽然各家银行在融资方式都尽量减少对A股市场的影响,但对股市的打击没能避免。五、股市暴跌25%以上,市值蒸发了超2.5万亿。截至昨收盘,今年上半年上证指数累计下跌850点,跌幅达25.94%;深证成指累计下跌4191点,跌幅30.59%;沪深两市市值蒸发了逾2.5万亿元。A股跻身于2010年上半年全球表现最糟糕的股市榜单,与陷入欧洲债务危机的希腊等国家的股市为伍。六、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如潮,打新稳赚一去不返。今年上半年,共有177家公司进行IPO并上市,累计融资约2132亿元。由于新股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现象普遍,引发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潮,打新无风险收益一去不返。1月28日,中国西电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成为三年多首只上市首日破发股;2月3日,高乐股份成为了中小板第一个首日破发股;5月20日,创业板奥克股份成为创业板首只上市首日破发股。截至目前,177只次新股中,共有94只破发,占比54%。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潮的背后,是IPO"三高"现象普遍。七、区域振兴规划纷纷出台,海南板块率先领涨。1月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5月17日至5月19日,中央决定,"要举全国之力,把新疆这块伟大祖国的宝地建设得更加美好";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挂牌,这是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后我国正式成立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随着区域振兴规划的出台,各区域板块的股票黑马频出,其中,海南板块的罗顿发展、罗牛山,短短一月实现翻番;新疆、重庆板块走势明显强于其他板块。八、央行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于1月12日、2月12日和5月2日分别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7%,距离历史最高的17.5%仅一步之遥。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目的在于回收市场过剩的流动性,抑制资产价格上涨,减轻通胀压力。今年上半年三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分别下跌了3.09%、0.49%和1.23%。九、央行重启汇改。6月19日,央行表态决定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增强币种的汇率弹性,以市场供求作为主体,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汇率调节。这意味着央行重启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的汇改进程。宣布重启汇改的第二个交易日,即6月22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由6.8275陡然跌破6.8000到达6.7980,25日再次创6.7896创历史新低。6月19日当日沪深股指分别大幅上扬2.9%和3.44%,金融、地产板块双双呈现普涨格局。十、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欧洲债务危机从去年10月开始,经历了好几个阶段的变化。直至今年5月初,进入最为紧急的时刻,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糟糕财政状况推动欧元一步步走近深渊。专家认为,如果欧洲经济进一步恶化,有可能出现"二次探底",这将影响到中国外贸复苏。(大众证券报)?2010年下半年中国股市四大预言近期依旧维持在底部震荡的市场态势考验着投资者的信心,下半年市场行情走势如何?未来两月左右大盘可能探底新兴产业将是未来炒作热点随着6月30日的到来,A股市场已经走完了2010年的一半征程。据记者统计,从年初截至上周五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已累计下跌700点至2550点附近,跌幅高达22%,两市市值更是"奇迹"般的蒸发了2.5万亿元。而再过两个交易日,A股上半年的行情就行将收官。上半年A股行情与经济复苏背道而驰,连连告负。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股指的连续下挫使市值缩水严重,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沪深股市总市值位列全球第三;而在此之前,A股市场的总市值曾一度跃居全球第二的位置。而近期依旧维持在底部震荡的市场态势更是考验着投资者的信心,下半年市场行情走势如何?预测一:宏观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很小上半年A股市场的表现强差人意,上证指数下挫22%至2550点附近。Wind数据显示,沪深300指数的2010年动态PE已经降至13倍左右,即使是静态PE也仅有18倍左右,甚至低于爆发金融危机的2008年。而与股价表现相反的是,今年以来实体经济环境远好于2008年。"下半年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很小。"长盛沪深300基金经理刘斌判断,表面上看,今年宏观经济表现似乎不如2009年那样强劲反弹,实际上政府正在努力通过宏观调控来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现象的发生。"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在年内依然会有不错表现,而货币政策的紧缩程度也正在逐步放松。"北京晨拓公司董事长廖理纯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绝大多数利润均是被国际热钱"拐走"的。"为什么房价会这么贵?"廖理纯说,都说利润是被房地产商拿走了,但实际上开发商是被冤枉了,因为房地产商的利润也是有限的。去年北京市房地产销售收入5000多个亿,其中房地产商只拿走400多亿。另一种说法是被政府拿走,政府地价卖得贵,都是政府的原因,但政府拿走的也只是400多个亿。另外还有一个说法是被炒房的人拿走了。廖理表示,其实是金融大鳄在炒房,利用一些金融工具,他们手里有大量美金,甚至完全可以把北京的三年、五年、十年的房子全部买干净,都没有问题。尤其是人民币一旦升值,国内涌入那么多的热钱,这些利润都有可能要被拐走。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主任曹红辉指出,汇改可能导致短期境外资本流入加快,加剧资产价格膨胀的压力,使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有效性遭遇新的挑战和压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也表示,由于外界对人民币一直抱有升值预期,国际资本市场热钱或因汇改进一步推动而加快流入中国,其中相当一部分会进入房地产领域,侵蚀调控成效。根据今年5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消息,外管局在历时3个月的打击热钱专项行动中共查实190起涉嫌违规案件,涉案金额达73.5亿美元,其或从事超业务范围的融资活动,或直接或辗转流入房地产等热点领域。基金经理王品也认为,目前的经济增速放缓,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在这种背景下,相信我国不会出现经济二次探底的状况。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紧缩预期有望改善,流动性紧缩强度也将逐渐放缓,这些因素都将促进A股市场展开反弹或反转行情。"届时国内A股市场上那些具有盈利持续稳定增长、价值低估,且在各行业中具有领先地位的大盘蓝筹股票将率先迎来迅猛反攻机会。"预测二:未来两个月左右大盘可能探底下半年股市的大底到底在哪里?这恐怕是众多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在由宁夏卫视与第一财经共同主办的"2010年下半年投资报告会"上,资深分析师余海华认为:"大盘在未来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有可能下探至2100-2200点甚至更低。之后可能会有80%以上的上涨空间,建议投资者仍保持两三成仓位静待机会来临。"但也有机构认为,市场触底并不见得一定马上反转,行情难免震荡,应谨慎乐观。基金经理邹昱就认为,中期来看,无论是准备金率上调,还是信贷的严格控制,都将使货币乘数迅速下降,而公开市场操作也将不断回笼基础货币,货币增速将逐步放缓,未来的资金面将逐步趋紧,这对股市不会是好消息。同时,短期内受信贷严格控制,债券市场资金面仍充裕,收益率上升的幅度不会太大,将会表现为缓慢上升。业内人士强调,投资者可重点关注非周期性行业机会。"从资金热点上来看,流动性紧缩下缺乏资金推动大盘蓝筹股上涨,在大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资金被挤入符合国家结构调整方向的板块及个股是未来趋势。这些多分布在非周期行业的中小盘个股,有望逐渐形成持续的市场热点。"预测三:新兴产业将是未来炒作热点面对2010年调整不断的市场,基金经理汪晖表示,2010年可能表现为没有系统性、趋势性牛市机会,也没有熊市风险。目前股市处于低风险区域,是股票投资的较好时机。在股票投资中,汪晖建议,抓住"业绩驱动"的结构性行情和"政策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型"这两条主线。证券分析师黄树军则指出,必须用产业投资眼光寻找未来的投资机会,在目前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扩大内需的大环境下,新兴产业将是未来的炒作热点,尤其是国家规划的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七大新兴行业。业内人士认为,2010年全部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预计将达3/4,民营企业面临的巨大的产业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新36条"表明国家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成长的决心,顶级民企将由此受益并获得创新成长的新动力。预测四:下半年债市应谨慎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最新预计说,未来3个月CPI还有继续走高的可能,结合上周末公布的最新宏观经济数据,诺安优化债券基金经理张乐赛表示,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来自房价以及通货膨胀,在房价以及通货膨胀回到安全区域之前,政策调控难以放松。在这种情况下,债券市场平衡风险与收益的作用将会进一步被强化。某基金经理孙健强调,以前的企业融资主要依靠贷款和股权融资,相对而言,以债务形式直接融资相对不足。但近几年,从政策面可以看到,政府鼓励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倡导积极发展直接债务融资市场来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因此,宏观上信用债市场将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会。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债市将面临一定的压力,目前政策已进入观望期,加息预期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已经相对弱化,短期应对债市相对谨慎。(新华网)"政策靴子"逐一落地下半年紧缩调控空间缩小重大调控政策近日密集出台。先是央行宣布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随后财政部、税务总局又发布对406种商品取消出口退税,不少分析认为这是各项调控政策逐渐回归常态的信号。从信贷政策、产业政策、房地产调控、地方融资平台治理,再到汇率政策、退税政策,预期中的"政策靴子"一个个落地,下半年继续实施紧缩调控的空间已经明显缩小,宏观政策导向将从外需转向内需,从投资转向消费。近期国内外经济运行给汇率政策和退税政策回归常态化提供了难得的时间窗口。第一,外贸形势已经企稳回升,基本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正常水平。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工业制成品、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回升迅速。5月份我国出口更是同比增长48.5%。而用工短缺和工资上升表明劳动力市场仍然是卖方市场,即使外贸政策调整也不会令就业受太大影响。第二,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时机已过。近期美元持续强势使人民币对欧元等其他货币被动升值。我国对其他国家的出口竞争力被削弱,没有必要盯住美元以保出口。第三,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从2008年6月开始我国连续七次上调出口退税率,这只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非常之举,"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大方向并未变化。在实际的操作措施上,温和可控的紧缩调控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逐步实施。在去年上半年信贷创出历史天量之后,下半年信贷政策开始发出收紧信号。去年8月国务院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产业调控也有序展开。今年年初以来,监管部门控制新增信贷,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在事实上收紧了货币政策。4月以来,房地产市场一系列调控政策、清理地方融资平台等将调控推向高峰,资本市场转而进入下行通道。近期重启汇改、取消出口退税,更彰显结构调整重回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目标的方向。去年下半年以来,从宏观到中观的紧缩政策得以密集释放,调控压力已明显缩小,今年下半年管理层再出紧缩政策的空间已不大。首先,紧缩政策也需考虑内外部环境。一方面,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风险还未完全释放,全球经济复苏具有不确定性。外需对出口的影响最早也要到下半年才能显现,出口能否持续回升仍存变数;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也面临"二次去库存"的风险,部分先行指标显示经济增速有回落势头。其次,政策应保持连续性。假如紧缩力度太大,有可能导致公共项目挤出私营部门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挤出制造业项目,虽然制造业产能过剩可能消失,但将为2011年控制通胀带来压力;同时或导致新建或在建项目被迫停工,引发不必要的银行坏账问题。基于此,下半年更严厉的楼市调控措施出台的可能性减小,加息预期也已经减弱。应该说,近期发布的调控政策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紧缩政策有相似之处,目的都是为了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由外需转向内需,由投资转向消费拉动,这也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部分。为对冲一系列政策的紧缩效应,政策导向将"由外向内"。符合转型期长期性、结构性的政策,如医疗卫生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等将继续完善,尤其是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有望数月内公布,这将对国内消费起到长远的带动作用。一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消费刺激政策可能将延长或新增,包括汽车、家电消费优惠等。另外,大城市地铁项目、高速铁路与公路网络、边疆口岸、农林水利及其它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也将成为拉动内需的热点。(中国证券报)经济转型≠经济减速基于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分析,一个基本判断是,经济转型的战略安排正在全面展开,经济转型不会简单等同于经济减速,因此未来的经济减速应该定义为小周期调整,而不是二次探底。虽然下半年A股市场可能还需要一次探底来释放对经济减速和政策导向的担忧,但经济和政策层面并不会像预期般悲观,所以尾随探底而来的,可能是一次超预期的大级别反弹。经济转型需求迫切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在驱动力是:传统经济增长驱动力向约束力转换,必须建立新的增长驱动力。就经济增长动力构成层面而言,突出表现是支撑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年增长的两大核心驱动力正在转变为约束力,即外部需求驱动的出口增长开始出现困境,经济增长所依赖的高资源消耗和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也正在快速消失。"入世"以后,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特别是受益于国际产业转移,FDI在华设立大量外资和合资企业,利用我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进行加工生产再出口,反映在贸易构成上就是,加工贸易顺差一直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直到2005年之后,反映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一般贸易才开始实现顺差。但在我国本土竞争力开始提升不久,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驱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出口依赖型发展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出口增长空间在连续高增长之后受到制约,美国等发达国家家庭部门储蓄率上升、消费倾向下降;而在高失业背景下,欧美等国开始对我国实行大力度的贸易保护措施。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世界工厂之所以在出口领域建立竞争力,主要依赖价格低廉的要素投入,但在经济持续增长和流动性泛滥驱动下,大宗商品价格飞涨,国内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拐点已现。这意味着,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劲外需和内在成本优势,均在不同程度演变成制约因素,所以经济转型的战略方向已经越来越清晰。那么,经济转型的路径究竟是怎样的?从世界各国经济转型的一般规律来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本遵循从要素积累向库兹涅茨增长的转变,即经济增长逐步降低对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积累的依赖,转而充分重视科技进步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既需要摆脱对传统产业、低附加值出口型产业的依赖,又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经济转型的路径是一个传统与新兴结合的模式。归纳而言将集中表现为三条路径,即技术创新、进口替代和消费深化。技术创新的驱动力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按照R&D/GDP超过1%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衡量,我国自2002年开始进入科技起飞阶段,这意味着我国即将(甚至已经)进入科技产业和科技创新广泛改造传统产业的黄金时期。因此,基于东亚各国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中国近年来研发投入快速提升、专利爆发式增长、政策与制度管理创新的基本背景,有理由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有望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资本积累转向更多依靠技术进步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这一过程将体现为战略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具体到技术创新的投资逻辑,可以用技术创新的基本驱动力推演。技术创新一般分为自上而下的政府驱动和自下而上的草根需求推动。在政府推动层面,产业选择性较强且比较集中,主要表现为国计民生型产业和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主导型产业。就国计民生型产业而言,国防、航空、能源、海洋等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是主要受益者;同时,对一些与上述产业具有较高关联度的产业产生技术扩散效应。在草根需求层面,从技术对经济和生活的渗透以及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看,我们认为草根需求比较集中地表现三个领域:围绕互联网和IT技术创新的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围绕更高生活品质的健康经济需求,围绕节能减排的节能环保需求。进口替代第二阶段进口替代战略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之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建立和发展一批最终消费品工业,如食品、服装、家电制造业以及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工业等,以求用国内生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品,当国内生产的消费品能够替代进口商品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时,就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进口替代由消费品转向国内短缺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如机器制造、石油加工、钢铁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日趋成熟,为全面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对照我国的基本情况,我们认为,我国已经完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进口替代第一阶段;而我国未来将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转化中,因此,以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发展为标志的进口替代第二阶段,将是我们未来的投资主题。具体到进口替代的投资逻辑,我们建议投资者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去关注技术和资本密集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其中的短板产业,如加工设备业和材料工业更具发展空间,典型代表是机床、基础件、化工新材料和电力设备等产业。不仅是消费升级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发达国家大多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经历了从收入分配恶化到改善的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而实现收入分配改善的基本方式,主要是通过完善社保体系等转移支付手段来缩小社会收入差距。1960年代,日本推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之后一直到1980年代中期,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同时结合劳动力供给出现刘易斯拐点后的工资增长,日本收入分配改善的结果表现在消费领域,就是1970年代私人部门消费占GDP的比重在达到低点之后回升至58.7%,较低点提升了6个百分点。根据产业升级理论和中国的经验判断,我国实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有望带来劳动报酬上升10个百分点左右,据此对私人消费增速进行合理回归,按2009年支出法GDP计算,私人消费将因此额外增长1.4万亿元左右。更为重要的是,这部分来自收入分配差距改善的私人消费增长,对中国的消费型产业而言,面临的增长机遇不仅仅是简单的消费升级,而是一次消费深化,即消费升级效应向中低收入群体和二、三线区域梯度转移和推进的深化过程。由于消费深化不同于消费升级,因此我们认为这一投资逻辑下,一方面表现为健康经济型产业,如医药和食品饮料;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一些大众消费品向经济不够发达的二、三线区域渗透的过程,如纺织服装、家电等产业有望迎来又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谭淞、陆俊龙对本文亦有贡献)(中国证券报东兴证券)银河证券下半年策略:政策放松时增配周期性行业(附股)经济"转"。宏观经济长期转型,短期转势。中国已进入转型期,经济增速将放缓,长期呈现"L"型。第二、三、四季度GDP将快速下降至10.2%、9.1%和8.4%。通胀压力要到四季度才会明显缓解。政策"稳"。经济形势决定了宏观调控政策在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有放松的要求,但政策腾挪空间不大,主要依靠信贷和公开市场操作。下半年的政策着力点将以推动转型为主线资金紧。下半年流动性将进一步趋紧,银行资金成本上升,流动性压力增加,股市融资压力仍然较大。业绩降。上市公司的净利润预测将从25%下降至15-18%,业绩增速放缓不仅降低了估值中枢,也降低了估值弹性。未来动态市盈率25倍、市净率4倍将成为周期股的估值天花板。大盘股估值水平处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