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21同学们好各位领导同学们下午好初次见面请允许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本人杨旭我是在内经教研室究生导师担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经教学委员会委员国内高级访问学者我能被遴选为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中医医药远程教育示医药管理局科教司还有网络中心的领导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学校的领导能够推荐我参加这项工作而且对我寄予信任要表示感谢我还要一欢迎诸位二也感激诸位能够参加并且支持这项网络教学活动在座有从事教育的也有从事医疗工作的高职称工作人员也有新参加工作的也有在校学习的同学们有诸位能够参加这项活动我们在一起工作它会较好地营造一个体现双边教学活动的这么一个氛围所以要感谢大家由于个人的能力有限能否精讲好这门课程心里不托底可能有负于众望在讲解过程当中也可能出现一些误差希望大家能够及时地提出宝贵意见这样呢有利于及时地纠正错误使这次活动搞得尽可能地完美好了这个更多的要表示的话不说了以后咱们在一起交谈我们现在开始上课按照惯例首先要介绍绪论部分在讲绪论之前我们先说上几句话把它叫做引子吧《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这部书它比较全面地收录秦汉以前中华民族医药的成就介绍了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古代的素朴的唯物论辩证法以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形成了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建立中医各个学科中医各个学科的理论以及促进中医学的发展以及医疗实践这个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它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医药这个方面贡献特别大那么这种贡献表现我想总体上来说就是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和不少的医学流派那么这些医学家医学流派包括后来中医学的分科从其学术思想和理论的渊源上来看从它的继承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发展的所撰写的一部书籍张仲景(150-219)被我们后人誉为医圣可见他的知识他写的这本书的价值多么地重大那么张仲景啊在他的《伤寒杂病论》序中就提出了撰用《素问……从《伤寒杂病论》的具体内容来看它多数都是指外感病《伤寒论》这部分主要是外感病那么从《伤寒论》这本书当中可以看出它这个首先是基于《内经》的六经并传的问题另外还有《伤寒论》与·还有《内经》的一些治法治则等等都是密切相关的够促进中医理论的发展促进各个医学家他们的医疗技术还有理论水平的提高另外咱们都知道中国的针灸学不但在古代对中华民族的繁衍起到了重要作用就在目前它也仍然在医疗实践中发挥它的巨大的作用而且成了一个独立的一个学科针灸这个方面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针灸这本书最早我们看到的是皇甫谧(215-282)写的《针灸甲乙经》那么《针灸甲乙经》和《内经》有没有关系呢有关系而且这个关系非常地密切《针灸甲乙经》这本书它往往都是把《内经》的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援引下来然后再加上他自己的一些想法一些看法等等然后皇甫谧[mi]又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延伸所以使我们针灸这方面无论从理论性或者是系统性这个方面或者是临床治疗这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过这以上两个例子我们说《黄帝内经》它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是一个贡献另外还有一个贡献那就是《内经》的医学理论和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指导实践两千多年来中医为保证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为保证人们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西方医学没有传到中国之前上千年将近两千年的历史我们靠什么去治病靠什么去维护健康就是靠中医那么中医整个的医疗理论医学知识等等都是源于《内经》比如说《内经》当中它首先注重于养生防病这就可以使人们少得病或者不得病这是保证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另外又提出预防的思想另外得病时提出一个早期治疗的这么一个主张在《内经》当中提出了好多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针灸了包括药物还有按摩洗浴法情志疗法还有我们想不到的手术这种工作在《内经》当中已经开展起来了样保养自己作为自我保护提高躯体的健康水平另外人们也会学会了使用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去治疗疾病所以中华民族在繁衍生息人们健康这个方面与《内经》所作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内经》在中国医药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因而它被历代医家奉为医家之宗在中医教育中无论是古代或者是现代《内经》这部书都作为必读的古典医籍人们把它列为四大经典之首这是我在绪论引子部分要跟大家说上的几句话首先我们介绍《内经》的一般概况一般概况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简单地介绍第一是书名第二是规模第三是文本第四是特点776)··艺文志》9819+981+8118162篇1414但是我们应该想到在古代它把这些东西都刻在了竹简上就跟我们现在刻手戳刻字一样多么困难所以古人做出这项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虽然字数少但它这里面的含义是比较深刻的这个考虑可能是由于古代刻写过程当中费力气所以古人用字包括语言都非常地精炼这样才能体会出它深刻的含义现它的文体是问和答这种形式而且我们也会发现提出问题甚至提出有争议的问题然后进行讨论进行辩论所以在这里边问答回答讨论在《内经》当中它拟以黄帝还有他的众臣比如岐伯伯高少俞雷公鬼臾区[ou]等等在这个问答当中一般地来说都是黄帝提问岐伯作回答他的都是作回答可是我们也发现一个问题到后来有一篇·黄帝可能是把知识学到手了他又当老师了雷公当学生了雷公去做学生那个角色了从这里边我们也会发现就是说《内经》它贯穿了一种思想或者目的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当中就有这么一个主张就说编写传于后世外还有说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就是说在编写整理《内经》时它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说把这些富贵的医学遗产留给子孙后代际上真留下来了我们现在就得到了我们现在学的就是古代给我们留下来的东西162各自构成一个完整的内容成为一个独立的篇章各篇之间在内容上基本可以互相联系互相印证所以它们有时候存在着层层相印互相关联这么一个特点所以全书完整体系又可以把《内经》这部书看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的论文集是它的特点[23:30]的成书年代与作者们也在不断地讨论究竟是成书于哪朝哪代说法仍然是没有定论但是基本上趋向于战国到秦汉整个这么一个历史时期好几百年这么一个历史时期我们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讨论这个问题对我们学习和研究《内经》的一些基本理论它的学术思想古代的哲学方法以及包括它的文字等等方面都有意义我们都知道文字随着历史朝代的不同它的字义都有变化的不能拿今天人们对一个字的字义去解释古代的那个字的基本含义吧如果你要是这样的解释肯定你解释的东西有时候是错误的所以不大体有六种第一成书于春秋战国持这种观点的是清代的魏荔彤(1670-约1726)《伤寒论本义·中提出了这种看法他是这样说的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人所为而托于上古如果说成书于春秋战国770476这294如果说是战国475221254我们如果548548的当然不一定说这本书一写就写了500多年是在这个时间段内写这是第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成书于战国时期持这种观点的是明代方孝儒(1357-1402)《逊志斋集》这里面有2212061520624一230496的历史时期这是第二种说法第三种说法成书于西汉淮南王所作西汉淮南刘安(前179-前他写的持这个意见的明郎(1487-1566)他有一书叫《七修类稿》有这么一段话《素问》文非上古人得知之以为即全元起所著犹非隋唐文也 唯马迁刘向近之 又无此著义语宋·聂吉甫云既非三代以前文又非东都以后语断然以为淮南王之作予意《鸿烈解》中内篇文义实似之矣淮南王是公元前179年到公元前122年在这一段陈述当中提到三代三代呢是指夏商周东都就是我们所说的洛阳为什么叫东都因为原来的国都它不在洛阳周平王的时候把国都东迁迁到洛阳从方位上是在东东面从原来首都的东面所以叫东都淮南王著《鸿烈》淮南王他本身是个思想家还是个文学家他这个书以论道和杂说道家思想为主糅和儒法阴阳五行等它不是一个医学著作所以我们在《淮南子那本书当它有些思想存在有些散言碎语说到生命一些观点这个存在但是没有像《内经》这样成篇大论的说明医学的道理这是第三种说法第四种说法秦汉以及后人所作持这个观点的是清代的姚际恒(16471715)晡不言十二支当是秦人作根据这些他说的是秦人秦朝人所写的一概论也那么如果考虑是秦一共15230年以后他没有指出截止到什么地方所以这个时间就难以确定这是第四种看法第五种看法成书于战国或秦汉这个观点它的晚近的看法有些学者他把《内经》和《礼记书进行比较印证有的人是从文字学有的从音韵学这个角度也有人从方言等方面进行研究进行考证分别得出了成书于战国或者是秦汉这么一个绪论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想在这作任何评价下面我们看第六种看法第六种看法是《内经》这部书成书于东汉(57-88)班固学说的建立应该是在西汉末到东汉末这个历史时期之间西汉末接着就是东汉了到东汉末这个时间所以总的趋势是在东汉也有的人根据《内经》大大晚于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文物那是《阴阳十一脉灸经》这本书根据这个帛书提出《内经》成书于东汉时期因为那个帛书是西汉的西汉作一个文物随葬的那么它一定是在后面的可不可以这么推论你不管是西汉的末期也好中期也好初期也好它能够随葬说明这个东西早就存在了要是成书于东汉东汉是25220195下面我们把这六种说法用一个线段图给它标志标志这样我们可以有一个直观的判断这就是整个一个年表我们用这个线段来表述下面我们看看这几种说法所跨越的朝代第一种说法春秋到战国第二种说法战国秦汉第三种说法西汉是西汉这么一个历史时期而且这个历史时期比较短集中在西汉的中期稍前就说早期吧第四种说法秦汉及后人第五种说法是战国或秦汉两个观点第六种说法最后一个说法东汉这么一个历史时期从这个图表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线段比较集中的是几个地方基础上都集中在西汉或者战国这起码有三段历史时期和它相关秦一二三三种说法西汉一二三四四种说法比较集中分布在西汉这个时期从这个图表中我们看出它是集中在西汉这个说法比较多那么战国和秦这个说法也有一定的比例也有不少人主张是这个方面那么这个三个朝代的时间如果我们把它们加起来实际上等于跨越了四百多年我想一本书呀再难写再难刻也不至于用到这么长的时间贴切这样呢对我们研究它特别是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呀以及它的哲学思想语言习惯都是有帮助的所以我们说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如何进行考证实际上抓住关键的问题首先应该确定它的下限确定那么它的时间段基础上也就形成了关于它的上限问题下限问2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从这个中医学发展史上关于对《内经》的成书年代的考证历代的研究方法都不一样有的是以文字进行考证的有的是用语词进行考证的有的是从历史的事件社会发展总体的兴与衰这个问题进行考汉代以前几千年的中医医学史上医学内容的一个集成所以很难考证它另外从它延伸的范围来说天南海北北可能到北京南可以到广西广东到那边西边可能到宁夏东边可能到ft东半岛所以完全从语言的习惯上去考虑这个问题这个意义不是太大的那么根据现在的研究趋势它首先要确定《内经》成书的下限就说最晚的时间还有一个是上限所说的最早的这个时间上限和下限所以按照这个我们给提供一个资料进行考证首先我们看看下限就说最晚的时间在历史上有这么父子二人一个是刘向还有一个是他的儿子刘歆[xin]他们所写了一本书叫做·说在刘向(前776)或者说刘歆(前5023)《七略·文志》但是这个是不是最晚的时间我们要看历史的事宜史料记载《汉书·其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成帝时以书颇散亡就是说一些书籍都丢了找不着了使谒者陈农一个人求遗书于天下就是说到民间去找去搜集各类书目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兵书他刘向就是校对这类书籍然后还有其它别的书籍叫侍医李国柱好象是御医或者是医学即满足比较有权威的人校方技就是这个方技方技实际上是医书的一个统称国柱校医书在这个过程当中校完书之后都汇总给刘向刘向然后没有完成然后皇帝责成他的儿子刘歆继续继承父业把这个事情完76(25·76个线索那么这个侍医李国柱它校《方技》的这个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是26这样我们就想这么一个事情既然让他校对这个东西他必定有版本吧他的版本肯定是涉及到《内经》的问题因为他最后记载有《黄帝2626需要考察历史通过历史发展或者历史的变迁为我们提供一些研究的线索《黄帝内经》这本书它是记载了上至黄帝时期实际上就是等于原始的社会的一些医学的哪怕是萌芽的东西也都搜集过来了下到汉武帝大约是接近于三千年的医学成就都汇总在一起那么成书在什么时候呢这么说不好确定整个这个成就和它的发展过程都在这本书当中得到体现而且他还不断地作为自身的完善·中有这么一段话它说上古使僦贷季可能是个人名不敢校准理色脉而通神明就是他对医学书籍进行整理有这么一个事实然后呢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等等就是说把五行这个东西还有自然的一些现象给它融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是咱们现在所说的天人相应第二个事实以后你们翻阅《内经》可以发现《灵枢经》的第一篇叫做《九针十二原篇》那么这个《九针十二原篇》有这么一段话记载也就是这一篇的开头语它怎么说的呢余欲勿使被毒药就是意思是说不想用这个药物进行治疗无用砭石也不用早期的石制的医疗工具后面又说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用这种针具去调理人的经脉气血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之为法就是说用这种东西代替早期的石针砭石而且把这些东西形成一个规则传给后来人那就是说延续下来在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针具的改革的问题什么是微针实际上就是中国历史上发展出现的金属的针具这样就相对地要比粗糙的石材的那些治疗工具要精细得多要小得多要灵巧得多因此把它叫做微针你们可能到过陕西参观兵马俑那里面就有古代的那种针具我们有时候看针灸书也有那个图像实际上那时候已经够精细的了当然古代的那个微针要比现在我们用的不锈钢针还是粗糙的对吧那么通过这两个事实可以说明什么呢在《内经》或者中国医学发展史上针具也好包括医学的理论也好也不断地在做自我完善那么这个完善是哪朝哪代的事我们无法考证但是起码给我们一个印象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结果出现微针铁制工具什么时代肯定不是原始社会时代吧所以要晚一些这给我们一个参考[15:30]那么我感觉到最有力的证据是什么就是阴阳五行学说它是确定《内经》上限的最有说理性的证据阴阳这个问题它的出现是比较早的在殷商这个朝代就有这种说法了五行也出现比较早但是它没有构成一种理论也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所以它在某种意义上并不完善什么时候开始稍稍地完善那是在战国的末期春秋战国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后半节开始逐渐完善那个这个代表者是谁有一个人叫邹衍他是战国末期的阴阳家邹衍这个人在史料上记载深观阴阳消息就是说他关于在这方面观测阴阳的变化问题它创造了一个理论叫五德终始论五德终始论它最后的演化就是我们所说的五行学说邹衍的五德终始论最早的用途或者意义是干什么用的实际上他是把春秋战国时代的五行说法附会到当时社会历史的变动和王朝的兴衰在这个方面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说有政治上的色彩它不是用在自然科学这个领域当中所以当时把五德终始论又称作为机祥度制用这个来判断分析一些事情我们在平时看电视剧看电影也会发现这个问题吧以前打仗古代的那些什么将帅旁边都有一个军师往往他这么出主意那么出主意他有的时候他给你用什么像八卦也好叫什么也好给你测风水如何如何实际上和这个都是相关的正是邹衍这个人他五德终始论奠定了阴阳学说或者五行学说它们结合的一个基础那么什么时间阴阳五行学说才能真正地完善可以这样认为一直到汉代的中晚期中期或者中晚期其中董仲舒还有淮南王刘安在他们的一些著作当中才能体现出阴阳五行学说接近于理论上的完整和系统董仲舒(179-104)他有这么一句话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这是一段话后面他又进一步做出这样的解释行者行也然后又说其行不同看来这个行是一种运动有这个意思故谓之五行五行者五官也大家注意这个五官可不是咱们现在所说的目舌口鼻耳实际上是一种一种职能后面一句话说到本质上了就说比相生而间相胜也存在着一个相生和相胜的关系这就是五行这才完善那么在这里面我们需要说明的因为考虑年代的考证董仲舒虽然是西汉人是西汉哪个时期的人通过资料的查询我们可以确定董17910475刘安179-122)17912257如果要是这样的话从我们这个图表当中可以看出不是在西汉的早期了而是在中期晚期中期偏后这么一个时间段这是关于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正因为它形成之后才向各个学科各个领域进行渗透而且被各个学科和各个领域所接受纳入自己的医学理论当中这个中间还有一个过程是不是啊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我们要考证的就是说在历史的史料记载西汉的中期也就是相当于董仲舒刘安这个年代国家建立藏书之策专门储存书籍的这样的文库就像现在说图书馆相当于这样的一个机构置写书之官专门有写作的·汉兴就是说汉代一建立推翻秦代秦朝汉朝建朝建代之后改秦之败改变了原来秦始皇的社会不能说失败吧那就是说社会的一些弊端大收篇籍编集就是书这一类的大开献书之路一个是收再一个呢包括民间主动地把书奉献给国家捐助吧迄孝武世就是到孝武帝也就141135后了吧到这个时间他在位这个时间书缺简脱书籍少了原来都是竹皮子即竹简上面刻的字写的字然后这些东西有的丢失了掉皮子了竹简脱落了等等礼坏乐崩就说这个东西不是医书了是过去的涉及到论理道德的这个方面的书籍也都散失或者遭到破坏了圣上喟然而称曰大发感慨说联甚闵焉我感觉到很痛心啊有这么一个历史记载所以啊他就设立一些藏书这么一个环境设置了一些专门担任写书的人充当写书之官所以说在汉武帝刘彻这个时候他对科所以我们根据这么一个历史事实认为就说这个历史时期可能就是第二点[28:30]第三点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以前学过《上古天真论篇》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开头语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有这么一句话那么这几句话当中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从哪儿来的是从《史记》上来的来自于《史记·五帝纪》来自于这《史记·五帝纪》那么既然来自于这本书我们就追踪一下《史记》谁写的司马迁写的那么这个《史记》原来叫《太始公书》那么这本书的形成大约是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到征和二年间也就是公元前104的到公元前91年这个时间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数字第二在汉武帝的时候他搜集书籍又建立了写书官又把这些书籍收藏起来这又是一个历史事实最后就是司马迁他撰写《史记》这三个事件都发生在西汉而且都是在西汉的中期稍稍偏后一点所以我们根据这几个方面综合判断《内经》成书的上限大约是9120624么成书的年限大体是在这个时间进行标志所以呀最后我的想法或者我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内经》成书于西汉的中晚期大约在公元前91年以后到公元前26年之间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我们能不能排除成书于东汉完全可以·再往前春秋战国秦这个时间也没有用了另外我们书上又提到刚才讲解的时候提到有人说成书在西汉的早期这个说法成不成立也不成立起码西汉的早期阴阳五行学说还没有完备所以根据这一点早期也是不可能的这是在中期以后有这么一个历史时间那么这个历史时间我进行了一下计算延续多少呢就说西汉的2460吧下面我们简单地提一下《内经》的作者教材给我们这么一个提示实际上这是对的就是说绝不是出自一人的手笔也不是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医学成就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各医学家经验的总结汇编不是一个历史时期的是砭石这是早期的治疗工具后来有的篇章用的是微针用的小针这就体现朝代有变另外我们说它不是一个地区的医学成就以后我们学《内经》会发现说法不一比如说这个字嗌这两个字嗌咽我们一般称作咽它是指谷食之道的上口而这个嗌实际上也是咽这是方言的问题这就看出区域不同人们的语言习惯不一样·问题最后一句话饮之服汤汤是什么意思一是就这个字义来说就是热水以前听过相声吧到上海出差到那个地方我们要汤结果服务员拿一个大茶壶端一个盆哗啦给倒上一看汤没有送来又向人要还给你倒语言不一实际上在那个地方是当热水讲在我们这个现出不是一个地区不是一个时间范畴可能这里面还存在一个民族的问题因为在《内经》当中提到一个《异法方宜论篇》东边可能到ft东半岛西边可能到宁夏南边可能到四川北边也可能到我的家乡不一样治疗也不一样所以咱们这个教材关于这个问题的总结我想不会有异议的那么这本书为什么要冠以黄帝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没啥过多讨论了教材上给我们指出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居于中原实际上他是一个世族的象征那么这个世族最后的发展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叫中华民族再早一点可能是汉族大体就是这样所以呀冠以黄帝这个没有更多的深究但是你为什么要冠以黄帝呢这两个字我记得淮南子有这么一句话他说世俗之人多遵古而贱今把古代的看得很重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那就是说你把这个美称加上去之后你这个东西才能够被人所看重实际上我们现在有没有这个现象也有特别在十五六年前二十年前左右往往写一本书有领导挂在前面一个道理是吧这个话我们不多说没意义所以在这里面就说这个作者没有必要去讨论这是中华民族医学成就的一个集合不要考虑哪个人的问题是吧是一个中心这也是我们中医学术讨论一直有争议的问题我刚才给大家提供一些线索与资料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有些地方是不能够完全比较透彻地提供给大家但是作为一个线索大家能够有这种基你把握住这个内容有什么意义我感觉到你了解它的成书年代以后你在学习《内经》过程当中你就会把握住它的文字特点语言的习惯等等我们选择工具书选择哪类肯定地说用我们现在的《新华字典》一点用都没有我想你最好选择一本大部头的《中华大字典》那里边好多都是搜集古词古义那你解决问题土话说才解渴所以说意义就在这那么成书年代我们最后归纳一下无非是上限和下限下限公元26919126今天内容到这谢谢3同学们好下面我们进行新的内容的学习在讲解新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把上一次的内容做一下回顾在上一次我们讲解的内容当中主162另外就是《内经》的成书年代《内经》的成书年代我们通过介绍不同的说法我们按照年代的顺序进行考证最后归结为在西汉的中期那就是说大约是在公元前九十一年到公元前二十六年这个之间这个《内经》就成熟了来在这个内容当中我们要讨论《内经》书名的由来以及《素问》在这里面我们说一下先说经在《词源》上注解这个经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凡道义法制不可易者皆谓之经经书也是书一种规范的作用所以把它看作是经所以根据这个内容我们就知道经就是一本书就是书就可以了那么内的含义是什么这个问题说法不一明代的张介宾他说内者生命之道那就是说研究生命的我们现在谚语还有这么个词就是说这个人情绪不好生气了说五内俱焚代表人的五脏也就是代表人的整体这是一种说法另外我们看教材它还有相对之意那就是说内和外是相对的大家可以打开书看P2有这么一段话犹《易》内外卦以及《春秋》内外传《庄子》内外就是相对有《扁鹊外经》另外在一些经书上有内传有外传有内篇还有外比也没法确定是不是相对而言的或者取相对之意但是我们可以间接地通过其它的一些内容进行考证比方说像《庄子》这本书它分内篇和外篇而内篇和外篇有什么区别这个现代有一个说法内篇是指认为是庄子所著是庄子他写的而外篇多掺杂有其他的人就是他的门人和弟子写的东西掺杂进来了这就是关于庄子他写的书中内篇和外篇的区别如果说庄子他自己写的东西是个纯的话比较纯正的掺合其他弟子和门人写的内容揉进来了那就变成杂的东西了所以咱们书上说有杂有纯有驳的问题另外还有传传分内传和外传内传现在人们认为就是说专门是解释经义的这个书叫做内传而外传是广引事例推延本义这样的书这样的书叫做外传那么我们从这里一对比内传它是本来的东西或者说本义外传它有演义的这种成份另外淮南子他写《淮南鸿烈》他也划分为外篇和内篇现在人们都有那么在这里面又出现一个对某个问题论述系统与不系统的问题也有纯与不纯的问题那么我们根据这几个事例我们看《内经》假如它要真是以相对之意命名的话可能也存在这个相当于古代的分法统整理然后纳入国家的相当于图书馆放在那里进行收藏这类的书籍一般都叫《内经》藏的我为什么说并被宫廷所收藏呢因为这个内字在《辞海》上是这么解释的内它又指皇宫仓库者西宫南内多秋草皇宫这样一个环境当中可能是指粮食仓库荒芜了尽长一些杂草等这是第一个问题关于《内经》书名的由来[11:10]第二个问题《素问》这本书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关于《素问》的名称由来历代注家说法不一在我们的教材上提出了三种说法作为六版教材提出四种说法在我们这本书当中提到第一个内容就是说探索人与自然的根本性的问题这个说法主要是见于全元起南北朝人他提出的他说素者本也这么一句话问者黄帝问岐伯也那么这个本是什么他又进一步解释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那就是说讨论人的从性情这个意思呢似乎是讨论人的心情心理等等另外五行它是代表木火土金水是一种物质的写照这是第一第二平素问答这个说法主要是以明代的张介宾为代表还有马莳吴崑等人坚持这种说法那么《新校正》把张介宾马莳吴崑他们的说法引过来归纳为平素问答之书这是这么写的第三是问素女这个说法是六版教材给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说法原始的依据没有提供但是有一本书叫《素女经》我手头有这个为就这么一句话我查看过《素女经》很难得但是不多后来用钢版把《内经》所讨论的问题不是一致的第四种它是讨论社会和自然进入一定阶段的形质的问题这个林亿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然后解释太素者质之始也然后气形质具而疴瘵[ji]由是萌生故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就这么一段那这一段的意思实际上就只是概括对形和质的发问这四种说法哪个说法对或者是趋向于哪个说法为妥下面我们逐一看一看在四种说法当中我们首先把这个问素女排除了刚才我简单地提到了《素女经》它是一部讨论性学这方面的书籍面比较狭窄不种形式出现的但是问的对象是素女回答者还有素女不像《内经》它是以黄帝问岐伯作回答伯高作回答或者鬼臾区[ou]作回答在《素女经》根本没有伯高和鬼臾区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名称所以这个问素女不对体的一个或者是一个代表或者是一个万物的代表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呢多数注家都是趋向于这个说法的另外以后我们要介绍《黄帝内经太素》是隋代杨上善写的它为什么叫《黄帝内经太素》恐怕太素的问题和这个说法是一致的所以多数注家都认为《素问》就是讨论太素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平素问答怎么解释这个是一种趋势趋向平素问帝问黄帝问曰岐伯答曰岐伯曰如何如何那是说在这本书文体的形式上就是一问一答那么素什么意思呢就当平时讲平常进行问答因为在《内经》这本书有时候冒出这么一句黄帝闲坐明堂了就和岐伯聊天谈论医学问题所以这个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就是说认为是合理的那么还有一个问题第四个说法和第一个说法我想它是有一定的联系的这个是问本根本性的东西实际上也是本质性的东西这们也不敢下定论不过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当代钱超尘(1936.3-)教授他提出一个问题他主张平素问答简洁明了他有这么一段话他说我们认为明吴崑马莳张介宾等人的解释是质朴而通达的《素问》就是采用平素问答之意而命名的古人书名尚质不求深奥难懂这是个基本原问题因为它共有九卷的原故这些都是古人给书记命名崇尚质朴的这个说法我看真合理啊从民间把这些书籍收上来进行整理可能这本书和那本书往中间一结合就变成一个新的东西然后纳入目录当中有时候是来不及起名有时候取名往往是比较匆忙那么《灵钱教授说的这个教人好理解好接受也就是这么回事至于它的具体内容看书就知道了第三《灵枢》名称的由来这个问题相对要复杂一点我先介绍枢》不同历史时期名称不同这是我们按照历史的朝代去说明一下《灵枢经》名称的演变中统称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时《九卷》分出来了这个内容或者是作为一个依据也好到隋唐之间它有《九灵》的说法一直到唐代才改为《灵枢》其它名不讨论[25:30]为代表的他们的一些说法让人糊涂马莳是这样说的医无入门难求经旨谓其曰灵枢者正以书为门户合闭所系而《灵》乃至圣至元之称那是说什么呢好像这个书是我们学医的必读这么一个资料这个内容特别灵验可能是这么个意思明代的张介宾他说的话很简单就是说神灵之枢要谓之灵枢他的意思大概说这本书内容灵验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仅仅是根据他简单的两句话去理解不一定是理解那么全面97里边也提出这样的意见他说马莳或者张介宾的解释他说这些解释恐怕都是求之过深未见是王冰当时改《九灵》为《灵枢》的愿意是说我们现代的人总想把这个东西说得更完美更好钱超尘是这么既然是这样我们还得知道大体或者是接近于什么意图什么想法我想这样讨论一下在这里边我们应该抓住一个疑点或者抓住一个线索《九灵》改成《灵枢》那么《九灵》在清代的陆心源有个说法他说为什么叫《九灵》呢他说以针有九故曰《九灵》针小针锋针铍针圆针圆利针等等有九种这就是说叫做九灵包括那么现在九我们知道了九是什么意思九是九种针具灵是这么一个意思这个也得根据字义去推测灵不笨着就叫灵说这个人敏捷灵敏什么东西机器很灵敏大体是这样的那么从这个意义上看可不可以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为什么革的过程特别是针具的改革由原来的石针骨针换成了小巧玲珑的不是没有意义的这就是陆心源的说法如果陆心源说的就是这么一个和《九灵》是一致的为什么说一致枢就是指针或者针体到蛛丝马迹或者说是根据《内经》有一篇叫做《官能篇》《灵枢经》的《官能篇》它有这么一句话提到补法说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这里先说明一下这个枢和肤应该互乙换个位置那就是说这里的左右是代表左手和右手实施针刺的时候用左手牵[扌典左手执骨右手推之无与肉裹这是所说的骨就是指的针因为古代用骨针那就是说用左手扶持就像古代站岗的人拿枪似的在这里扶住针体右手往下推进这样做不能够让针和肌肉出现缠裹的现象不出现滞针所以这里边枢和骨都是指针具说的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它就是针那么灵了小巧玲珑灵验这个主张那个看法都有某种意义上的猜测的意思我们也不知道古代到底是怎么做的他怎么想的所以在这里面我感觉讨论这些意义们考虑就是被国家所收藏的认可的这么一本经书那么《素问》按照钱超尘的意见就是平素问答好掌握这个《灵枢》实际上就是讨论关于针和针刺这方面的问题就行了大家先休息下课4下面我们进行第四个问题的讲解第四个问题是《内经》的沿革下面我说一下什么叫沿革沿《说文》说沿缘水而下也就是漂流的意思现在旅游名词不有一个漂流吗那么我们把它引伸一下它的意思就是流传革也是《说文》给提出来的兽皮治去其毛革更也什么意思呢就是把皮上面的毛去掉就是这么个意思但是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古代的这个革字和我们现在所说的革不是一回事比如我们现在穿的皮衣服可以打油锃亮的这个也可以叫革那么我们东北地区过去有[革兀][wu][革拉][le]头是生皮子缝制成的一个鞋子的样子这是不一样的那么作为去其毛实际上是指生皮子它的本质没有而经过鞣制在古代叫做[wei]不一样那么这个革我们把它这个意思引申一下就是改变的意思我们知道这两个字的字义下面我们对《内经》的沿革也就知道它包括该书的流传一朝一代是怎么往下传递的还有这本书它的存与亡的问题在与不在丢没丢还有内容包括字句的增与减另外还有历朝历代注家对它的解释对它的整理也包括分类的编排这些内容参考价值的一些注本下面我们根据朝代的情况顺沿往下说《内经》变革的情况西汉这个历史时期《内经》成书这本书形成了既然它形成就存在再往下来就是东汉下面内容我不写了咱们按照这个存亡这本书存在这是第一第二《内经》分做两部书也就是《素问》和《九卷》这个内容可以参见《伤寒论·序》晋代存在问》部分的内容亡佚了丢了那么这部分内容是什么经过考证是第七卷第三点《灵枢经》有《九卷》还有《针经》两个名称两个书名我们可以参考皇甫谧的《甲乙经序》还有可以参考晋代王叔和《脉六朝南北朝存在第七卷亡佚知道有没有全元起书东西没有句读也就是说没有标点符号没有标点符号我们就很难理解它的文句的意思另外呢原来写东西往往字比较怪癖意思后人更加不容易理解了有了注解的书对我们理解就起到一个帮助作用所以这是很了不起的很遗憾这本书到现在见不着早就没了我们唯一可以证明这本书曾经存在过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它的目录这本书的目录在日本人丹波元简写的一本书叫做《素问识》这里面保存你看这小小的一个线索以后对我们考查《内经》在某些方面它是有意义的隋朝隋朝年限比较短只有三十几年的时间在这个历史时期《内经》这本书也是存在的仍然缺第七卷这是第一个内容第二个因为隋朝有一个人叫做杨上善他写《黄帝内经太素》其中就有《灵枢经》的原文并且对《灵枢经》原文进行注释所以证明它是存在的这是第二点第三点排并加以注释难懂的地方他给它做注解那么这个书的名称就叫《黄帝内经太素》这本书是我们现在研究《内经》很重要的一部参考日本得到的我们一开始得到的那个版本也不是全的这是在十年前左右吧我们中国中医院王雪苔教授他到日本考察的时候发现了原7-8下面我们说一下唐朝唐朝这本书这是决定了这本书的命运问存在的内容第三《灵这是第三个第四个方面就是它的变革情况七篇大论第五宋代由于经过王冰的整理所以我们说到宋代《素问》这本书存在而且篇章完整不管初录的是不是原来的篇章是够了篇章完整第二点在王冰《素问》的基础上王冰不是把《素问》整理了吗在这个基础上由林亿重新对《素问》进行校正这个工程相当大这个校正是国家组织一些专业人员搞的一项工作其中他说正谬误者六千余字就说王冰那个版本上有错误就光说错别字吧就六千多个字增注译者二千余条有些内容王冰没给注释的林亿他们又给它补充了注释一些起码他们认为是难懂的一些经文加强了注释所以经过宋代林亿他们校正这本书之后这本书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更有意义了所以我们今人就把林亿他们整理的这本书叫做《新校正》我们现在学习的《内经》就是从《新校正》当中选择的部分《内经》的经文这是第二点第三点在宋代《灵枢经》遗失散落无全本当时就是林亿搞的《新校正》的时候也想把《灵枢经》搞一下校正其中在国家征集图书的时候他说广征宫廷内外图书竟然没得到一本《灵枢》的全书所以林亿他们对《灵枢经》根本就没有做校正这是第三第四《灵枢经》的命运到宋代元祐八年正月高丽献书经》我们得到之后然后皇帝下诏书把它又进行校对核查然后颁布天下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下面看的这本书了但是当时由于版本比较我们说它有亡佚的原因是什么呢宋代也有败家子什么宋徽宗宋钦宗这个时候内忧外患几无宁日国家的藏书什么都遭到破坏另外南迁搬家这样呢整个的书籍包括其它的一些史料也都丧失了很多丢失了很多一直到南宋的时候南宋有一个人叫做史崧把自己家藏的书籍献给了国家也是九卷八十一篇容实际上就是根据他的版本采摘的那么史崧献这个当时有一个社会背景皇帝那叫什么呢就是悬赏吧就等于悬赏或者是公买的意思把这个书献出来的咱们的钱超尘教授在考查这个问题他说史崧所献这个版本应该是宋哲宗八年时候的校正单行本别看国家书库里面没有的还有民间散落的他史崧手里还有所以有时候这个东西国家没有个人手上有特别是现在有些文物也是和这个是一个道理这就是关于《内经》的沿革从这个沿革过程当中我们不要把它当做热闹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文化遗产咱们医学这个方面遗产我们今人能够获得那是不容易的非常不容易另外通过沿革过程当中我们也发现这些东西逐渐地也在损失也有人们随着朝代人们的责任心对它又如何加强补充与完善在这里面所做的工作是不可磨灭的了好几年的时间那就是说这个资料来之不易我们现在写书有时候几个月就出来了那就是在态度上就不完全一样了所以我们对古代的文化遗产古代的医学遗产应该尊重不能轻易地把它丢失掉我们在学习和继承这个方面也应该持同样的态度沿革我们就介绍到这因为这个我们都是按照一条一条比较简单地说比较容易掌握[24:30]论体系的基本学术思想《黄帝内经》是成书于西汉的中期稍稍偏晚一点那么在这个历史时期也就是中国的哲学它的发展也是处于一个转折的时期由于它的成书和哲学观点哲学方法唯物辩证方法和唯物论的产生对《内经》产生了一定的思想所以《内经》的学术思想由原来的然后有所转变向着唯物辩证法这个思想总体的趋势是这样转变的下面我们就把这个问题分述一下辩证法思想来逐渐地在改变人们的认识过程也是有改变的最早人们信奉鬼神到后来发现它们不好使产生一些新的理论新的方法认识也自然有所转变所以《内经》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就是在这个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最早人们对这个社会和一些社会现象包括人的一些生命现象不啊有病了不到医院去找人给掐算掐算找人叫叨咕叨咕现代把这这个方法那么到战国时期稷下道家他们提出一个新就是精气论提出了这种说法认为精气是万物的本根万物从它的发生发展整个的变化过程都是以精气为基础的所以在《管子·内业篇》有这么一段关于精气的记载大家看书P4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第三行《管子内业篇》说凡物之精此(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民(名)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山卒)乎如在于己(屺)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音(意)那么从这一段话我们进行体会和理解古代的精气论它包括哪些内容就这一段话包括哪些内容我想这里面包括第一点精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能体现出来吧第二点精气广泛地存在于宇宙之间什么高ft深渊ft顶ft下的都存在而且具有流动性动它不是静止的是动的第三点精气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像它这里面说不可以止以力不可呼以声这就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可被人们认知和感知能够认识也能感觉到这就是古代的精气论·下面又引用庄子的一句话这句话好理解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咱们不说庄子怎么说老百姓都懂得这个简单的道理他说什么呢人活着一口气是不是在古代精气论的影响下中医学也接受了这些影响使自己的医根本这样的说法呢我们学过中医基础有这么一句话夫精者生之本也是吧这句话是出自于《金匮真言论篇》另外还有一句话我们讲精讲气《生气通天论篇》它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什么是生命的根本呢通天者通天是谁呀篇名《生气通天论篇》就是生气生气是生命的根本生气包括什么我们说阴精阳气都属于生气这个范畴我们说气有流动性以前我们学基础讲过我们的呼吸和血脉的运行靠什么靠宗气所以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这里面都有流动的本身也体现出这个气也有力这样的作用以说生的思想基础就是精气论[34:00]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唯物辩证法在《内经》的体现古代的唯物辩证法和现在的唯物辩证法实际上在它的本质上的东西是一致的但是因为古代的唯物辩证法对问题的说理性或者观察问题往往表面性比较多所以我们把它称作是朴素的那么尽管是这样的它还能够体现出辩证法或者唯物观这样的一个核心的东西所以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说明第一个生命的唯物观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夫精者身之本也自古通天者生之本那就是说生命是精气构成的往下延续可以这样说生命的维持也是依赖精和气的我们学中医都知道这个精和气从哪来无非从自然界摄取过来的鼻吸入了天阳之气嘴纳入的饮食物在人体转化成为水谷精微和天阳之气互相结合就变成了人体可以利用的这种精微物质它维持生命·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有这么一句话就说平人就是正常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七天饿死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这是把这东西消耗没了饿死是吧这个关于这个我们找证据就是那两句经文精者身之本也还有自古通天者生之本足以说明了那么这个生命的唯物观还体现在它与唯心的迷信于鬼神方面做斗争这个方面的内容比如说对疾病的认识最早认为是鬼神所左右的到《内经》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是由于致病因素引起的一些现象咱们书上有例子大家打开书P6第三行《灵枢·贼风篇》就有其毋所遇邪气又毋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就是问没有感觉到感受邪气也没有感觉到情绪心情等等有什么变化就发病怎么回事唯有因鬼神之事乎就问是不是鬼神在做怪岐伯回答说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关键就这么一句话是不是别看没有新感但是原来在体内就有某种致病的因素存在它在作用了这就产生这个病这就是唯物的这个观点另外也体现出唯物与唯心两种思想斗争这种现象在《内经》也不可与言至德必不治治之无功矣有这么一段其中的第一句话就是说你要是相像那个法轮功你说他有病不治自己病死了或者去自伤出现这个事那个事你说他是傻我们说好听叫愚昧说不好听那就是歪门邪道了一定要和他们做斗争这就说明是两种世界观两种思想的一种斗争第二个问题我们介绍生命的对立统一观对立统一也是当今哲学所提到的一个观点那么在古代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当然不如现在说的那么准古人认识到生和死这是一对矛盾是不是啊有病和不病这也是一对矛盾关系那么这里面生和死病和不病以及致病因素和人体的正气之间也存在着一个对抗的关系这些关系决定人的整个的生命过程决定疾病的发生与不发生对我们研究《内经》体验古人的这种思想对我们解释《内经》的一些现象是极其有帮助的这里面主要体现在生命活动的对立统一这个人活着在整个的生命过程当中古人认为就是阴和阳两大方面的在矛盾和运动中不断地取得统一也会不断地发生矛盾这么一个过程中处于这个关系之中在生理活动中书上也提到了营养物质和它的功能之间存在着既有统一关系又有矛盾关系我们说统一关系营养物质可以产生一定的能给机体有作用维持着生命向健康方面发展那么这个关系一旦转化也可以出现另一种现象疾病的现象这也可以叫统一那么作为两者的矛盾关系能量的产生要消耗物质人摄纳的这些物质经过消化产生人体的精气还要损害消耗人体的一定的正气用现代话说作为一种能去参与它这样呢也存在着你争我夺你利用我我利用你那就是说至于它向哪个方面发展都是矛盾也统一的结果这是一个问题在生命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疾病那么这种疾病关系是原来的正常的阴阳平衡遭到破坏出现阴阳的偏盛或者偏衰这个高了那个低了这个有余那个不足或者七上八下的不能保持一个相对的稳定态势这种情况也是一种矛盾现象但是它无论怎么变化最终还能够达到一定的程度的相对的平衡这个情况也可能是生理的也可能是病理的作为疾病的发生往往都是出现阴阳的偏盛偏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就出现什么现象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又说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在《内经》当中防病也贯穿着这一种矛盾的对立和统一而且特别强调要统一那么这个怎么个统一人生活在自然当中作为生命要想保持他的完好必须在一定意义上适应自然环境统一于自然环境之中这种现象正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假如你违背这种规律你比如说夏天天热要穿大皮袄上外面晒太阳那一会儿就会躺地下受不了了所以古人在养生方面要注意什么呢叫什么阴居以避暑找凉快地方躲避暑邪还有比如为了适应自然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句子你必须得顺应它这是疾病的发生与自然贯穿的问题还有这个养生防病的问题那么古人提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就是说聪明人吧我们现在说的聪明人怎么养生他说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来说明你可以长命百岁与天地同辉达到这么一个效果在治疗上也是这样古人要求说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最后还是调阴阳当然这是我们上升到总体原则上是这样的至于具体的病我们按照具体辨证去施治这是第二个问题下面我们说第三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5第三个内容我们介绍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人生存在自然界受自然界的制约与影响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人包括万物都统一于自然然《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有这么一段话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胃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的生命活动需要依赖自然从自然界摄取生命的必要物质这就是一个统一的关系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自然界对人和万物既有有利的一个方面又有损害的一个方面它如果能够正常地向人提供一些生命物质或者说人能够主动地去适应它那么这个里面就存在一个统一的关系了如果不能够适应自然还违背自然的规律这就出现一个对抗的关系这种制约关系古人总结出有这么一条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老天爷的作用自然界左右人的生命那么我们说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在《内经》当中好多经文都五脏之气四时之气之间有一个通应的关系《六节藏心气通于夏气肝气通于春气肾气通于冬气个说法在这里面刚才我提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必须得去适应自然需要指出的是人这种去适应自然它不完全是被动的也体现出能动性那么这种能动性也是人与自然统一的一个积极的方面法天则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你要是能够主动地去躲避它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它·当中体现出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这也是体现出能动性的一种举措这是第三个问题[4:30]第四个问题生命的运动观这是所说的运动就是一个动而不无不是在用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问题总是在一个动的观念下去认识生命活动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另外又提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出入这是咱们中医把运动形式归纳出这么几个字不是向上就是向下不是向内就是向外整个就是这么一个变化和运动的形式由于这个总体的认识我们在实际生活当中也会发现一些现象就是在动的自然界我们每天都能看出太阳的升与降月的初升与消失月的盈与亏都是在变化的运动的由此我们能够感知出一年四季的寒和暖的问题那就是说整个气候也是在变化的也正是如此古人提出说五运更始实际上应该是更治上应天期阴阳往复寒暑迎随提出得出这样的结论吧那么在人的生命过程当中体不体现运动与变化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咱们就简单地说你比如说人的生命的简单的过程在《内经》就岁四十五十到九十岁一百岁这个过程都有什么变化呢它变化的内容包括气血包括人的精神人的容颜人的形态举止动作等等不同的年龄段都有一定的变化这就是一个运动变化的体现人体的物质是不是处于运动与变化状态呢也是咱们学中医的都知道营气和卫气营卫之气是沿着经脉进行循行的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它们还有一定的循行速度人一呼气行三寸一吸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还有一定的速度是不是在动也是在动另外人体还有一些代谢现象比方说遇到温暖的条件炎热的条件人要出汗津液向外排泄是不是啊如果遇到寒冷的条件汗出的现象减少了用其他的方式去代替寒冷的天气人多尿所以说天寒衣薄则为尿与气另外如果条件不好人体在里面有另外的其他的变化使水液在人体当中出现积留的这种现象形成水气容易使人得水肿病那么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它的物质基础物质是津液但是由于受不同条件影响它的转化方式运动的途径趋势有所不同所以这也能体现出运动的变化这是运动观另外疾病当中的病因有没有变化我们都知道中医学当中提到病因的往往是以风为代表由于季节气候的不同所以兼有风风兼寒风兼湿风兼暑风兼热等等所以说这个病因也是在变化的不能静止地看问题咱们也就不能用一个麻黄汤治疗一年四季的所有的外感病吧不能这是病因疾病可不可以变化疾病也是在变化的《内经》有一篇叫做《脉要精微论篇》它有这么一段记载它说病成而变何如就说人得病这个病还有变有变化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变的岐伯回答说风成为寒热风本身就是个病名它能发热汗出为主症这样一个特征的外感病就叫风它可以演变为寒热病又说瘅成为消中瘅本身就是热的意思这个瘅瘅者热也成为消中消中又可以理解为中消它的临床特点就是消谷善饥是食后而饥这么一个现象还提到脉风成为疠风邪侵犯血脉当中这个病我们把它叫做脉风然后它可以转化为疠这种病这个疠我们中医和现在的西医所说的麻风病是一致的这就是提示疾病它也是在运动和变化的劳风之病劳风生劳风之病劳风之病它既有表证又有里证另外它还有先寒最后又转化为热这种病理上的这个都体现出运动的观点包括疾病我们在《内经》里面《至真要大论篇》有这么一个说法说疾病治疗在方剂要分大小缓急奇偶这么几个类型另外还有一个在手段上有一种叫做反佐的方法反佐的手法是应用在方剂配伍当中的起到一个反治的作用像这样的方就是反治方《内经》怎么提到的呢说奇之不去则偶之那是说你用奇方治疗病要是不好改用偶方然后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那就是说还可以换方这种现象在临床实际上是允许的也是常见的更方的意义就在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说这叫实验治疗可以这么认为这就是关于运动运动观这就是整个的内容当中唯物辩证法在《内经》中的体现包括这么几个方面[15:30]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观《内经》理论体系当中突出的一点就是自然界有三阴三阳之气那就是说厥阴少阴太阴少阳太阳阳明有这么一个称呼还有五行之气用木火土金水称代的人体也相应地也有三阴三阳之气比方说太阳实际上就等于心气因为什么呢心气通于夏气夏季是春夏最温暖的季节阳中之太阳从这个角度命名的相应地也有三阴三阳之气或者我们把它称为手足三阴三阳经脉之气也可以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在人体还有五脏之气的运动变化五脏我们学过《中医基础》讲五脏的主要功能是贮藏精气但是它不光是藏而且也有外运那么这种五脏之气这种运动也是体现出来了与自然界五行的运动这个观念是相合的所以我们说它形成一个整体观这就是一个基础·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就是这么一个整体观有日月人有两目这个比喻实际上是不恰当的是不是啊但是他就那么基于这么一个理论基础我们中医学也包括《内经》把这些整理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内容大家看下面我就说两个方面第一人体五脏功能系统的整体观大家打开书P8在《内经》当中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另外还有一些器官把它列为奇恒之腑比如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这就是大体分块这么划分的那么这些脏与腑有没有联系呢都是有联系的比如说五脏与六腑中间有一个对应的关系心和小肠在功能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当然这种联系实际上是通过经脉的络属关系实现的心和相应有人体的外部组织那就是血脉相关中医提出心主神志主血脉另外心它的机能又和人体的五官当中的某一官相关提出心开窍于舌心气通于舌另外在情志这个方面心和情志当中的喜又是相关的所以心在志为喜这样就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与六腑五体五华五充五液五脉五变动五音五味五声等等形成一个纵向的联系变成一个规律的东西大家看书书上是仅仅例举了从横向来说肝系统肝胆筋目爪形成联系我刚才又补充了一些五变动五志五液五脉五声五色都能联系上这是一个方面叫纵向的联系过经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为什么还和其它的四脏发生关系《内经》里专门论述这个问题那么通过我们分析就会发现其它的四脏它的经脉都上隔或者入肺中或者入心中有没有影响肺的功能影响所以在这个系统之间横向也有联系水液的问题痰的生成问题水之上源又说肾是什么下源脾又是什么中州的问题谈到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体的五脏功能系统整个与身体的一些其它的相关组织还有生命的现象等等联系在一起了形成一个纵向的还有横向的联系形成一个网这个有没有意义呢有意义我们中医诊断或者了解病情一发现他有什么什么现象我们考虑可能与哪个系统有关然后我们在询诊问诊过程当中可以沿着这个线索往下继续询问省事这是第一个问题我们就把这个表掌握住而且把这个表还应该完善补充诸多的内容[24:30]第二四时五脏阴阳系统的整体观这个整体观实际上就是在第一个关系的基础上又加上自然界一些季节方位等等这些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内容这个部位写的是五行这一面写的是自然界包括四时包括五方等等后面呢就是人体内环境的东西包括五脏包括六腑还有五体五官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界和人体整个构成一个大的系统的联系这么一个联系由于这个联系我们在看人体的时候就能想到自然界想到自然界的一些气候的现象变化就可以联系到人体对人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会发生什么样的疾病或者是生理上可能对人体有什么帮助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就是咱们中医所说的整体观关于这个四时五脏阴阳系统的整体观在《内经》当中最突出的《素问·《素问·匮真言论篇》另外还有《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素问·五藏别论篇这几篇比较集中关于《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学术思想实际上简单地说就这么一定要注意提到中医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以精气论为基础的然后提到生命的运动观对立统一变化观有三个方面这个也体现出两个方面人体内环境人体环境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与其他脏腑和功能部位功能显示的部位和生命现象作一个纵向的横向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四时五脏阴阳系统的整体观就是这个表实际上就说在这个基础上加上自然界这一些内容一一对应上就形成了这个整体观P10环的这个图大家把书打开P9这有个图这个图主要是说明人体五脏系统整体观的其中五个系统的横向联系的关系这个图的外圈如果是按照顺时针方向的话那么这个就是相生的关系看里面这个五角星这个图如果我们也按照顺时针方向去查找的话那是相克的关系吧是相克反过来我们把这个相克关系这个方面给它逆转过来那就是相侮的关系相克关系在说明疾病问题时也可以叫做相乘这部分内容我们就介绍到这[29:30]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是我们主要抓住几项所谓的体系嘛看这主要的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关于《内经》理论体系的内容我们先介绍一下它是怎么出现的《内经》理论体系的出现它是在前人对《内经》进行分类这么一个前提条件下发现一分类啊好多内容都集中在了一起了这些东西形成一个有机的联系的东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提供了一个模式这样逐渐地完善最后形成了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大体包括九个方面实际上这九个方面大家并不生疏我们讲《中医基础》的时候还有它前面几个目录的排列实际上就是理论体系所涉及到的内容下面咱们就简单地介绍一下第一阴阳五行学说有些内容大家看书就可以了这个阴阳五行学说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它的形成是在战国的末期到西汉之间阴阳五行学说变成一种理论的东西然后渗透到中医学当中被中医学所接纳所以在《内经》当中也贯穿了阴阳五行学说这种方法这种理论《内经》的阴阳五行学说原来在它发生的时候主要是用来认识宇宙解释宇宙的一些变化现象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被《内经》接受之后它解释人与自然的一些现象用阴阳五行它们之间的关系说明生命现象的各种矛盾关系阴阳学说认识宇宙的万物的内部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互相依存的互相为用的又存在着相互影响以及互相对立的这种关系所以这个就体现出对立统一那么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不管是对立也好统一也好对立统一这个过程当中它就促进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所以我们就可以把这个阴阳看作是促进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一个潜在的动力以后我们学《阴阳应象大论篇》《中医基础》里面已经学过了第一句话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么一段话我们只要掌握前面那个阴阳的基本的概念是什么我们会发现这个阴阳它就是主宰或者促进万事万物生长变化这么一个过程当中的一个动力这个动力是什么以后我们要讲那就是四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两方面的机制联系这个我们每个人都懂包括街上的那个算卦的老头子比咱们用得还好这两方面由于有这种机制联系因此形成了生克制化这么一个理论用这个理论说明一个事物中的多方面或者是一个事物中的多个方面或者多种事物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这种关系[36:00]阴阳五行学说应用到中医学当中中医学用它用这种理念主要是阐明或者阐发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我们举个例子比如生理和病理这个方面《内经》当中提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在病理这个方面疾病的发生又提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这都是每个学生地方性非常扎给它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那么在诊断这个方面也给它上升到高度去认识它比如说有这么一句话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咱们切脉不是讲八纲辩证吗诊断不是讲八纲辨证吗仍然突出阴阳这两个方面以前我们学脉学后面都有小括号阳阴就把属性给它标出来了我们除了了解脉象的阴阳属性之外还有知道另外一个事情在《内经》当中有一句话应该引起大家注意的说阳者胃脘之阳也阴者脏真也这两句话有深刻的含义胃脘之阳是说胃气脏真是说真脏脉我们都知道出现真脏脉是个死的象征预示着病情的严重但是脉中如果胃气充实这种真脏脉象是反应不出来的我们说它是一种平脉或者即便有病也是轻浅的先别阴阳包括这个意思所以呀除了这个方面在病证这个方面归纳出阴证和阳证两大类可以这么认为所以《内经》强调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那么在疾病的病传方面《内经》用五行生克乘侮脏病传无外乎逆传和顺传这么两种方式一般地来说以后学《玉机真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从这个关系那就是说生克乘侮的关系混杂在一起交织在一起这种疾病关系就叫逆传逆本身有紊乱的意思顺传它是单一的以五行相克的关系进行传递的就是顺传这个在《玉机真脏论篇》当中就提到一开始提到感受外邪受于皮毛不治传舍于肺为肺病再不治由肺传给肝对吧传给肝再不治由肝又传给脾再不治由脾传给肾由肾再传给心按照单一的相克的模式传递系问题在《内经》当中应该引起注意的就是对疾病的发生归结为亢与亢害承制关系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化生大病这是第一个内容阴阳五行学说我们以后学习阴阳五行学说的时候或者是在任何一篇经文当中说到阴和阳大家一定要给它搞清楚给它较真这个阴和阳究竟是指什么这一点你要不了解你所得到的知识都是模糊的是吧都是模糊的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那么这个阴和阳指什么呢当然这个非常简单因为前面还有两句话就是说太阴阳明为表里所以这个阳是指阳明经这个阴就是指太阴经或者说这两经的经气知道了这个问题就跟那个窗户纸一样一捅就破心里也就亮堂了这是第一个内容第二个内容是藏象学说作为一个学说来说藏象学说它是揭示内在脏腑组织及其生命物质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外部现象相互关系的主张或者说理论这就是藏象学说础》说的还有点出入那么藏象的这个词是中医的一个术语见于哪篇呢同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标题就有这么个名称帝曰藏象何如然后岐伯作回答在这一段当中除了概括五脏的功能外它重点的是阐发五脏之气的五脏的功能现象所表现的华与充这两个内涵是很丰富的这是五脏功能的表现内容以后我们讲和它所显示的部位我们了解这个这就是我们理解藏象的最要害的地方[45:30]·本脏篇》·对这方面谈得比较多谈得是最多的你比方说《灵枢经·本脏篇》提出五脏有大有小五脏的位置有高也有低作为某脏来说因人体之间的差异有高有低另外五脏有坚有脆那就是说有韧实有软的不结实的另外还有一个它的这个叫什么呢在人体当中位置的正与不正所说的偏倾偏倾不正常你像咱们说心脏应该是在胸骨柄稍稍偏左一点儿这个位置假如我的心脏跑到胳肢窝底下这个位置上就错位了跑到这边右边那是算畸形吧先天出现的那么对六腑这一篇当中提出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厚有薄有结有直有缓有急不同的区别那么这个东西都在人体内部当中我们怎么知道没办法知道所以在这一篇当中它接着就又阐述这些现象在外部有什么表现这就所谓的象的问题了表现出来的就叫象那么根据这个问题最后这一篇总结出这么一句话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我们在诊断这个方面靠什么靠外部的现象去了解内在的变化情况这就是中医诊断的一个重要的依据我们如何理解这个藏象当然这个象肯定是由脏和脏腑的功能所根据这个象去推断内在的情况所以象在某种意义上更为重要刚才我们在人与天地四时整体观那里边提到五脏的系统纵向的那个系统那里边除了五脏我们是看不见的六腑我们也看不见剩下皮肉筋骨我们都能看得到人的歌哭笑等等这种现象也能看到人排出的这种物质涕泪唾液等等也能看到人的发声我们还能听到这些东西就是所说的象今天的内容我想就介绍到这其中第三部分内容阴阳五行学说虽然它不直接地解释某一个疾病的现象或者给我们就像一个开处方一样那样的容易那样的简单但是这种理论这种方法我们应该掌握然后向这里去渗透比如说五行的关系问题我们解释一些疾病现象这一脏有病为什么可以出现相邻相关脏器的一些疾病为什么会出现人体其它部位的一些病症现象我们可以用五行和经脉之间的联系五行和五脏之间的联系这个理论去解决藏象学说这个要回去反思想一想我们《中医基础》原来概括的东西是不是完整下一次我们再往下进行谢谢大家6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在上一个单元当中咱们介绍了经络学说经络是中医在研究人体结构方面是一种特殊的组织那么作为经络学说它是研究有关经络的解剖在人体循行和分布经络的组成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经络与诊断治疗诸多方面的理论经络作为人体的一种特殊结构它对人体上下内外构成一种联系也是中医整体观其中的依据在《灵枢·经海论篇》有这样的一句话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这就是经络这就是内外把人体内外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联系古人通过解剖发现经络有长短的不同这个十二经的分布从足到头从头到足从脏走手从手走头这样它的距离都不一样的所以它有长短的不同另外古人也发现经络有广狭的形态不同所说的广是宽的狭就是窄的意思这就给了我们寻找经络解剖的依据同时古人也提出了经络在人体的分布有浅深之别有的地方它的行走过程当中可能很表浅有的地方很深所以咱们中医临床针刺治疗用的针有长的有短的根据病情的需要针刺的时候也有深刺的也有浅刺的拿这个作依据在《经水篇》它记载说十二经脉者其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就让你怎么个加以区别古人他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就是人死了之后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等等皆有大数都有一个大概的数古人作过肠胃解剖亲自测量它的外径还有它的直径另外还做盛装实验把胃或肠取下来向里边装食物和水看它的最大的容量是多少这个做得也比较细经络也是在解剖这个条件下认识的当然古代的解剖不像现在的解剖这么精细所以把古代的所谓的大体的解剖叫做巨视解剖经络根据它移行过程中的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的关系分为经脉络脉和孙脉也就是它们的基本的组成在这里边除了按照等级划分以外另外还有支络还有奇经八脉等等这都是经络的组成范畴在这里边顺便揭示一下以前有的人提出中医学经筋也包括在经络的范畴内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经脉篇》《经筋篇》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文理学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年度天津市主治医师之全科医学301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 事实数据型资源及特种文献检索课件
- 电镀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污水管网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兼并重组矿井地质测量管理手册
- 2024至2030年中国溶济型墨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数控橡胶切条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单相三极扁插座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中式快餐店系统》课件
- 电脑供货方案、售后服务方案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弱德之美”导写及范文
- 谈心谈话记录表(参考模板)
- 冬季防寒保暖主题安全教育课件
- 质量管理QC小组培训课件
- 客户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含表格)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 国家电网综合类结构化面试问题及答案(5篇)
-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记录
- 2023智能电厂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