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叶圣陶语文教化思想陕西师范高校文学院贺卫东叶圣陶的语文光辉“在中国的语文教化界,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是矗立在三四十年头的三座深谷”—刘国正前言:理论与实践的完备化身叶圣陶同为有造诣的文学家与教化家。在他身上,文学与教化尤其通过他创作的“教化小说”与对教材的编辑工作有机结合在了一起。
(一)文学家角色。叶圣陶先生是我国新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童话创作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果。“从日常生活的琐屑小事中,敏锐地觉察并精细地开掘着它所包含的严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真谛。他把它们照实地摆到读者面前,加以形象地点拨,引导读者们去识别生活中的美和丑……”这来源于叶圣陶对生活的理解,同时也指引着叶圣陶的教化实践。(二)教化家角色。叶圣陶对教化有着一种无比的眷念与热心。他在《假如我当老师》一文中说:“我假如当中学老师,决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犹如我决不将学生入学校的事情叫做‘读书’一样……而我呢,却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叶圣陶的教化生涯与教材编写密不行分。他始终为我国语文教材的建设鞠躬尽瘁。提要一、叶圣陶教化情缘二、叶圣陶的教化思想三、叶圣陶的语文教学理论四、叶圣陶教化贡献与教学思想的启示一、教化情缘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汉族人,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化家。解放后,叶圣陶曾担当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化出版社社长、教化部副部长。一、教化情缘1912年初在干将坊言子庙苏州中区第三初等小学任教。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春应聘到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其间与好友吴宾诺、王伯祥等人试验新式教化方案,传播新文化、新思潮。
1921年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人国文老师。1922年作为北大预科讲师,主讲作文。1927年5月起先主编《小说月报》。1949年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教化部副部长兼人民教化出版社社长等职。一、教化情缘叶圣陶的创作与语文教化: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1924年出版论文集《作文集》;1931年创作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先后主编或编辑过《诗》杂志、《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中学生文艺》等多种重要的文学、语文教化刊物和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十多本语文教化方面的论著,为语文教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教化情缘叶圣陶是我国第一个现实主义童话作家,童话集《稻草人》,鲁迅称“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叶圣陶的代表作家主体性创作的童话的出现,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现代性起点”。第一,显明的现代意识。其次,开创我国创作童话的艺术新形式。(1)童话意境的诗意描述。(2)童话语言的现代化。一、教化情缘“在长长的一生中,为中学、小学语文课程和语文教材的建设做了不少工作,单说编撰和主持编纂的课本,就多达二三十部;建国这十来年中,他给国文课本送审稿提修改看法,就写了五千来张卡片”。【叶圣陶.叶圣陶集(第十六卷)[M].南京:江苏教化出版社,2004.】(一)语文教化任务论(二)语文课程名称论(三)语文学科性质论(四)教化目的论二、叶圣陶教化思想二、叶圣陶的语文教化思想(一)语文教化的任务语文教化应“养成擅长运用国文这一重要工具来应付生活的一般公民。就在于把“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学得更好。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培育阅读实力,培育写作实力。(二)“语文”名称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行偏指,故合言之。——叶圣陶二、语文教化思想(三)语文学科性质论——工具论“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沟通思想的工具。”——叶圣陶《文汇报》二、语文教化思想(四)教化目的论把一件事情做原委;孝敬父母;说了就确定努力去做;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细致写字;从错误中反思自己。三、语文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原则:“讲的目的,在于达到不须要讲,老师不宜以讲课为专务,语文老师不要做说书先生”。
(一)语文教学原则——讲练结合(二)语文教学过程论——“三段”论
预习——课内报告、探讨——练习三、语文教学思想(三)语文学科教材论——“例子”论
“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
——叶圣陶《谈语文教本—(笔记文选读)序》三、语文教学思想(二)生本对话的方法1.反复研读2.主动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敬重学生的主观感受;老师多做倾听者和帮助者(一)阅读教学的本质阅读教学的本质是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多向沟通过程(四)叶圣陶的阅读教学三、语文教学思想(四)阅读教学—阅读材料选择依我想,养成阅读实力在乎多阅读,在乎阅读得其法。阅读的材料却不必要名作,只要内容形式都没有毛病的就行。这个说法,在方家看来或许太可笑了,但是学生或许会赞同的。——引自《读了〈中学生国文程度的探讨〉》,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9页通常以为语文教本选的是些好篇章,人人必读的,读了这个,就吸尽了本国艺文的精华。读起来又怀着一类奇异的想头,只要一味地读着,神智就会开朗起来,笔下就会畅达起来。这未免看得简洁了些。……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引自《谈语文教本》,见《叶圣陶语文教化论集》第182页至183页(四)阅读教学—阅读方法假如只重于精读,而忽视了略读,功夫只做得一半。——引自《〈略读指导举隅〉前言》,见《叶圣陶语文教化论集》第19页国文教本为了供学生试去理解,试去揣摩,重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于做细琢细磨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需经过反复的历练。——引自《略谈学习国文》,见《叶圣陶语文教化论集》第3-4页(四)阅读教学思想—批判吸取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也应当明白,写在书上的东西并不是完全可以信任的。阅读当然要细致,但是尤其重要的是要抱着批判的看法,要区分哪些是应当接受的,哪些是不应当接受的,不能“照单全收”……那么批判用什么作为标准呢?我想,用“此时”“此地”来作标准,大致不会出什么错。凡是跟“此时”和“此地”相适应的,或许是可取的,当然还得经过实践的检验;凡是跟“此时”和“此地”不相适应的,确定是不行取的,至多只可以供谈助而已,决不能作为自己的行动方针和生活目标。——引自《怎样阅读课外读物》,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78页(四)阅读教学思想——鉴赏一、鉴赏的含义:观‘观’是真实的受用,文章或绘画的真味道,要‘观’了才能亲切领悟。用吃东西来作譬喻,‘观’是咀嚼细尝,‘见’和‘视’只是食物初入口的状态而已。是“咀嚼细尝”,不同于一般的表面的感知了解,这是很精到的相识。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之中,调动主体的一切内存与作品进行沟通,才能真正领悟文章的奇异。二、鉴赏的看法:玩‘鉴赏’有时也称‘玩赏’或‘玩味’,可以说‘玩’就是‘鉴赏’。对于文章绘画要做到‘玩’的地步,并不简洁。单就文章说吧,一篇好的文章,或一本好的小说,非到全体内容前后关系明白以后,决不能‘玩’。读者只有对作品熟透,达到入迷的地步,才能读出深意,才能有所发觉。所以,鉴赏者必需全神贯注地吟诵,细致深化地揣摩。3.指导学生练习吟诵、参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回答老师必要的提问(四)阅读教学—方法1.布置学生预习通读课文了解或许——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提出心得、疑点2.组织课堂探讨学生将与教材对话过程中产生的怀疑提出,通过与其他同学和老师的探讨来解决怀疑(四)阅读教学—方法1.精读(1)逐句读文,找出不了解的地方(2)用平常阅读的阅历,试着对不了解的地方自己解答(3)解答后再看注释和参考书(4)边读边记忆、体会、思索探讨认读——理解——鉴赏——批判2.略读
要有广度和深度,是对精读的“补充”和“应用”逐句读文,找出不了解的地方首先,理解词句。词句是社会间约定俗成的东西,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感情就靠它来沟通。遵守约定俗成的规范来运用词句,是作者的本分;遵守约定俗成的规范来理解词句,是读者的本分。对于某个词、某种句式,社会上是这样理解的,你因为不熟悉,却那样理解了,就是错误。其次,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不那样说,读者必需问个明白。明白了,才可以摸清作者思想的途径,辨明文章的格调,对文章作进一步的理解。要做到这一点,单从词句的字面去理解还不够,必需依据自己和旁人说话、想心思的阅历,从词句的背面去理解它。作文教学的目标——作文与做人相统一1.“激趣”——激发学生写作文的的爱好。2.“写生”——追求生活的充溢,培育奇异的情感.3.“求诚”——写恳切的话,做恳切的人。写作必须要有所写才写,不能牵强2(五)作文教学三、语文教学思想写作教学:激发爱好。作文教学要有收效,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让学生深刻理解作文的重要。在现代的社会里,光靠口说是不够的,到处须要动笔写。动笔写文章应当是人人必需具备的一种技能;其次,让学生宠爱作文,对作文深感爱好——《论写作教学》,第200页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使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论写作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化论集》第434页(五)作文教学——作文评改方法1.启发诱导,以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启发诱导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文“当面改”2.先通篇阅读,以求批改的针对性3.不光看,更要念,以求发觉问题的精确性4.多就少改,激励学生自信念5.激励自改,培育学生批改的主动性(1)老师只指出习作主要缺点,让学生自己修改(2)每回作文挑出一两篇,在课上和全班同学探讨修改(3)分小组,在小组中对各自作文互提看法6.老师“下水”三、语文教学思想(六)口语交际教化——语言思维的互动1953年,叶圣陶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其次次代表大会上作了一个题为语言和语言教化的发言:我们完整可以断言;思想交换不靠旁的,就靠语言。人们为了足够发挥本身的价值,都盼望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与自己的思想完全不打折扣,收到思想沟通的最大后果,进而进步学习工作生涯的品质和效益。以前的语文教养是疏忽交际才能训练的,读逝世书,死读书的景象较为广泛。四、叶圣陶教化教学思想的启示(一)“教是为了不须要教”—培育学生学习习惯:(一)它帮助我们摆正了教与学的位置
(二)它帮助我们指明白教与学的方向教的要务在于导学,学的要务在于自学;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的自动,学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能动。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使教与学的方向更为明确:学为主体,方向是成为有相识和能实践之人;教为主导,方向是引导学向有相识、能实践发展读书、作文、做人一贯语言、文字、思想一贯学问、实力、习惯一贯(四)叶圣陶的“三一贯”思想启示(二)语文育人-工具人文统一(三)语文教化须要本土化特色对传统的、外来的教化思想实行的不是一概排斥或全盘接受的看法,而是有分析,有鉴别,有批判,有吸取,着眼点是在努力探究符合我国民族心理、民族语文的特点和规律的语文教化革新道路。(四)教学实践的启示1、敬重“学”,同理“学”,发展“学”,以“学”定“教”;2、顺势“教”,正确“教”,放手“教”,以“教”导“学”;3、生“本位”,师“主导”,循“学”设“教”,“教”“学”相长。
(五)语文老师需不断更新学问内容叶老在给挚友的信中说:“年来常与景山、二龙路、丰富胡同三校之语文老师接触,时或往观授课,颇感老师增加本钱,最为切要。所谓本钱,一为善读,一为善写,二者实相关而不行剖分。”后来,他在给一位语文老师的信中又说:“语文教学之提高,与老师之水平关系至巨。老师辅导学生者为阅读与作文二事。老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老师不断提高其水平,实为要图。”70年头末,他又说:“老师之所必需自励者,一则自己善读善作,心知其所以然,二则能真知语文教化之为何事。
附:叶圣陶教化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老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浓度生长因子结合可吸收骨材料在老年前牙种植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
- 基于多类遗传变异的猪基因组选择方法研究
- 清中期诗话阐释方法研究
- 融入HPS的高中物理规律课的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
- 基于Rasch模型的初中生英语学科听力能力测评研究
- CKD3-5期非透析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CKD-MBD的相关性研究
-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分布式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研究
- 课题申报书:新时代“托幼一体化”教育模式研究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与维护-全面剖析
- 风景摄影与旅游融合-全面剖析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举一反三 专题1.5 整式的混合运算与化简求值专项训练(30道)(举一反三)(原卷版+解析)
- 栏杆计算书完整版本
- 星巴克消费者数据分析报告
-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方案
- PMC-651T配电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使用说明书V1.2
- 中国红色革命故事英文版文章
- 《体育保健学》课件-第三章 运动性病症
- 雷雨话剧第四幕雷雨第四幕剧本范文1
- 办公设备维保服务投标方案
- 服装终端店铺淡旺场管理课件
- PQR-按ASME要求填写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