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于“一个中国”的“中”之涵义分析,宪法论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904c3e9dd89b1890da3666dc073ad7/ec904c3e9dd89b1890da3666dc073ad71.gif)
![两岸关于“一个中国”的“中”之涵义分析,宪法论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904c3e9dd89b1890da3666dc073ad7/ec904c3e9dd89b1890da3666dc073ad72.gif)
![两岸关于“一个中国”的“中”之涵义分析,宪法论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904c3e9dd89b1890da3666dc073ad7/ec904c3e9dd89b1890da3666dc073ad7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岸关于“一个中国〞的“中〞之涵义分析,宪法论文【题目】【引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两岸关于一个中国的中之涵义分析【第四章】【结论/以下为参考文献】第三章一个中国的中之涵义大陆与台湾的渊源深切厚重且悠久,无论是从自然、历史还是民族情感来讲,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络,九二共鸣同样明确了台湾问题的解决必须是在一个中国原则之下。固然在台湾部分政治团体的政治观念上,出现了两个中国、一边一国等论调,但从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宪法、宪法性文件以及官方态度来看,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还是两岸关系的基础与共鸣。两岸并不是国际法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当前而言也不同于大陆地区与省级行政单位之间的垂直从属关系。第一节两岸关于只要一个中国的共鸣--九二共鸣为了更好地处理由于两岸沟通而产生的各种事务,台湾当局在1991年3月成立海基会,其主要功能是接受台湾当局有关方面的受权,处理两岸民间沟通中牵涉的技术性、事务性问题.57同年年底,为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大陆成立社会团体法人海协会,作为与海基会对口的大陆机构。海协会在成立伊始,就表示清楚了与海基会的沟通、协商应建立在共同基础之上的态度,而这一基础正是一个中国.从1992年起,海协会、海基会就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怎样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进行了屡次会面与讨论。起初,海基会秉承台湾陆委会的要求,强调大陆与台湾对于一个中国内涵的理解有所不同,且这与事务性商谈无关,同时海基会未得到受权能够议论一个中国问题。但在协商中,海基会的作法却频频违背一个中国原则,例如,在解决两岸公证书使用问题中,比照国家间驻外使领馆认证的做法来处理大陆公证书在台湾的使用.58这对于大陆方面来讲,是绝对不能够接受的。海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在1992年3月30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国共两都以为只要一个中国,台湾方面通过的有关统一的文件也成认只要一个中国.既然是双方的共鸣,为何双方不能本着这个原则来处理两岸详细事务性问题呢?对于能否应当在两会协商中表示清楚一个中国态度,这一话题在台湾地区引起了广泛讨论,台湾当局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经过长达三个多月的商议,台湾国家统一委员会通过了一份政策文件,并在华而不实对一个中国的内涵做了如下叙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当局以为一个中国即为中国,将来统一后,台湾将成为其管辖下的一个十分行政区。台方则以为一个中国应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但当前之治权,则仅及于台澎金马。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从中不难看出如下几点:首先,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其次,成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且中国国家主权包括台澎金马地区;第三,由于两岸存在治权不同的现实情况,台湾当局对于一中内涵的理解与大陆当局存在分歧。由此可见,尽管两岸关于谁能够代表中国的立场不同,但双方均认同并坚持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立场,即无论大陆与台湾如今是何种关系,将来将发展出何种关系,但绝不是国际法意义上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将来大陆与台湾走向和平统一时,并不是国家之间的吞并或合并,而是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两个不同的区域及不同的政治实体之间互相关系的变化。这份文件对于两会继续事务性协商有着重大意义,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起到了宏大的推动作用。1992年10月至12月间,海协会、海基会通过协商达成以口头声明的方式各自表示清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在往来函电中提出多种表示出方案。海协会11月16日函电中的重点为: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在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示清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能够不牵涉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同时,将海基会在香港会谈中正式提出的第八种表示出方案附在这份函电中,作为两会相互接受的共鸣内容。12月3日,海基会回函,未对此表示异议。固然在1992年海协会、海基会协商之时,并未出现九二共鸣这一名词,但当时两岸之间达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鸣却是事实。九二共鸣的提出,用以概括大陆与台湾在1992年对一个中国问题的及其内涵所进行的讨论及成果,而这也是两岸沟通和统一的基础。第二节两岸关于中之涵义的分歧一、大陆对中的理解中国的一贯主张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从最初一中即为中国,到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一中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转变,但这种转变绝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祖国的统一大业,反之,转变代表着中国顺应时代潮流,为两岸统一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时机。〔一〕九二共鸣前的一中中国人民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之时,便向各国公布:本为代表中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正式取代了原中华民国代表中国的资格,实现了继承。这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政权取代旧政权,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由此而改变,中国天经地义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华而不实包括对台湾的主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与其他国家建交时,他国必须在建交公报明确成认世界上只要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这意味着,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必须认可一个中国原则。1982年制定的(宪法〕序言中明确规定: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通过上述事实明显能够看出,当时大陆当局对于一中的理解特别明确,即为中国。〔二〕九二共鸣和江八点九二共鸣在协商时,保存了两岸双方对一中内涵的争议。1995年,当时的、江泽民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主要谈话中,提出着名的江八点,华而不实第一点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64江八点重在强调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立场,只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都能够谈,65同样回避了对一个中国内涵的阐释。从1987年两岸恢复沟通,到二十世纪末,大陆当局对于两岸统一采取的态度,多为强调双方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立场,坚决反对两国论、一中一台等政治主张,但是并未深切进入地分析一中内涵。〔三〕胡六点和两岸一中框架在2000年,当时的副总理钱其琛接待台湾代表团时,将一个中国原则阐述为世界上只要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好不容分割.66这一表述方式与之前已有不同,将一个中国的内涵扩展到大陆+台湾的范围,而不坚持一中所指中国,为两岸进一步沟通协商创造了空间。从2003年3月起,时任的胡锦涛便就台湾问题和大陆对台政策发表屡次讲话,并在2008年底的(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作出(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谈话,提出六点意见,被称为胡六点.胡六点提出:要遵守一个中国世界上只要一个中国,中国主权和领土完好不容分割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两岸能够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讨论.两岸尚未统一的措辞与分裂、分离的讲法相比,不仅强调了两岸终将统一的基本立场和发展趋势,更表现出两岸如今的情况只是暂时性的、阶段性的涵义。中国作为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固然国名在1949年经历了从中华民国到中国的变更,但是这一变更的原因并不是国家主权发生变化,而是由继承所引起的,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还是那样完好且不容分割。两岸如今的状况是具有特殊性的,但这种特殊仅为国家未统一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不是台独分子所宣称的特殊国与国.胡六点从法理的角度再次强调了一个中国原则,同时也为两岸讨论一中究竟为何留出了空间,即在大陆与台湾同属于一个拥有国家主姑且完好的中国的前提下,可讨论统一的途径。这不但增加了一个中国阐述的包涵性,更是兼顾了两岸沟通发展中所提出的有关整合、统一形式的合理意见及建议,将各方智慧凝聚成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一框架性讲法,使台湾方面更容易接纳。2020年8月,时任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提出:两岸从各自现行规定出发,确认这一客观事实,构成共同认识,就确立、维护和稳固了一个中国框架.同年11月的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一中框架被写入十八大报告,这在两岸统一进程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二、台湾对中的理解两岸分离六十余年,台湾当局对于两岸统一的态度可谓不甚支持:民进大张旗鼓宣扬两国论、一边一国,否认甚至诽谤九二共鸣国民固然成认九二共鸣,但还是那样在两岸政策上采取不独不统,维持现在状况的消极方针。根据执政者不同,能够将台湾当局对大陆政策及一个中国内涵理解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一〕两蒋时期的一中蒋介石1949年退守台湾后,不断宣称要反攻大陆,反共复国,实现统一。香港(大公报〕曾有文报道,蒋介石针对美国提出台湾地位未定的论调发表讲话,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法律上是没有问题的.70为了不给西方势力干预中国内政、妄图分裂台湾的理由,蒋介石不解除台湾地区的战争状态,并与大陆的当兵的人在金门隔海相对,用稀落的炮火告诉西方:中国内战并未结束,两岸还是一个国家。当然,蒋介石对于一个中国的理解必然是中华民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多国开场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蒋经国1978年出任第六任中华民国总统后,提出了针对大陆的三不政策,并发表声明称中华民国不管在任何情况下绝对不与政权交涉,并且绝对不放弃光复大陆、挽救同胞的神圣任务.71从中能够看出,蒋经国秉承了蒋介石反共复国的统一梦想,以为中华民国才是一个中国之中.〔二〕李登辉的两国论和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李登辉上台后,首先终止了台湾的发动戡乱时期,并开场修订中华民国宪法.彼时,执政初期的李登辉还未敢大肆宣扬其两国论,只是着手施行台湾化,同时刻意营造出大陆地区和自由地区并列的一国两区理论,成认中国在大陆地区的有效统治.这一时期,根据台湾国家统一委员会的表述,一个中国还指的是中华民国,只是台湾当局的治权仅及于台澎金马地区,也就是李登辉所谓自由地区.1999年7月,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DeutscheWelle〕的录影专访时,发表中华民国从1912年建立以来,一直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又在1991年修宪后,两岸关系定位在特殊的国与国关系73的论调。固然李登辉采用特殊一词修饰国与国关系,妄图转移公众的注意力,但这般分裂性的言论,其台独之心昭然若揭。此举不仅震惊两岸,在国际社会中也引发强烈关注。2000年台湾地区初次政轮替、政权和平转移,民进主席陈水扁成为第十任中华民国总统.由于遭到各方压力,陈水扁在其总统就职演讲中给出了所谓的四不一没有承诺,承诺不公布独立、不更改国号、不会废除国统纲领等。但陈水扁很快就暴露了其台独的本质,鼓吹台湾人民民主选举所产生的政治实体为主权独立的国家以及台湾与大陆,一边一国,要分清楚.这种论调不仅与陈水扁在总统就职时所作的承诺背道而驰,更是严重毁坏了两岸关系的发展;不但在法理上无法成立,而且也误导了台湾普通百姓对台湾地位的认知。李登辉、陈水扁公然宣扬两国论和一边一国论,完全抛弃了两岸在九二共鸣中达成的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因此也就不必探究其对一个中国内涵的理解了。〔三〕马英九的一中各表作为国民主席,马英九成认九二共鸣,但其对共鸣内容的理解为一中各表,即: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但台湾以为一中应是中华民国。马英九还表示,希望大陆不要总是强调一个中国原则,而对后半句各自表述忽略不提。马英九的主张值得认可的地方在于,他意识到了与大陆必须在一中框架内协商台湾问题,这种带有一定模糊含义的讲法才能为两岸的沟通留出空间。假如像民进一样,一味提出形形色色的台独分裂理论,不仅不能为大陆方面所接受、不为世界他国认可,同时也不符合中华民国宪法的规定和精神。如今,两岸当局虽对两岸一中的理解各有不同,但大多以为大陆与台湾如今的关系是具有一种特殊性的。无论是胡锦涛所讲的特殊情况,还是李登辉宣扬的特殊国与国理论,皆用到特殊一词。但无论怎样特殊,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关系均不构成国际法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是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基础。第三节一个中国之中的应有之义梳理大陆与台湾地区关于一个中国含义的争论,首先应明确该争议是何种性质的争议,能否与国家主权有关。通过分析主权内部构造能够发现,主权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主权所有者的手中,另一部分在主权行使者的手中。依国家政体的不同,主权所有权可能把握在君主或者议会手中;而主权行使权以官僚机构的统治权或以受人民委托的国家机构的职权这两种形式存在。由此可见,主权所有权与主权行使权在来源、性质、形式以及享有主体等方面均存在不同,在某些情况下,二者之间存在分离的情形,并非逐一对应的关系。关于大陆与台湾地区对一国两制之中的论争,大陆(宪法〕表述为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即中国享有国家主权;在台湾看来,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75,即国家主权应由中华民国行使。从文字外表上看,大陆与台湾地区的争议似乎是主权所有权之争。但是,由于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当对这个中国的概念进行抽象处理,不确定为中国或是中华民国时,大陆与台湾地区所主张的主权,实际上均是该抽象化的中国的主权,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分歧的根本所在,是谁享有代表中国形式国家主权的权利,即主权行使权之争。对于国家主权的行使,从权利能力上看,应有三个主体具备能力条件,即大陆当局、台湾当局和抽象出来的中国所对应的当局。主权所有权能够由不确定的对象或某种对象的集合享有,但主权行使权是一种动态的权利,其具体表现出在国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由一个确定的实体来运作,即主权行使权对其享有主体存在行为能力的要求。就当前来看,抽象出来的中国仅仅仅是概念层面的意义,其不对应于任何实际客观存在的组织,因而不具备享有主权行使权的行为能力。因而,我们国家主权行使权的享有主体,只能限制在大陆当局和台湾当局二者之中。从法理上看,大陆当局具有行使国家主权的正当性。根据国际法上继承的相关理论,在1949年10月1日前后,新成立的中国与之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项规定手写承诺书范本
- 手足口病防控培训课件
- 2025-2030全球等离子处理设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医用无纺布电极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锂电池用隔膜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发泡奶精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油炸方便面生产线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超薄壁PET热缩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耐高温耐火绝缘砖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卫星锂离子电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房地产调控政策解读
- 产前诊断室护理工作总结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寒假作业(综合复习能力提升篇)(含答案)
- 《AP内容介绍》课件
- 医生定期考核简易程序述职报告范文(10篇)
- 市政工程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 公园景区安全生产
- 安全创新创效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解读
- 初级创伤救治课件
- 2024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综合能力考试历年真题可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