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图版(2012)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_第1页
初中历史中图版(2012)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_第2页
初中历史中图版(2012)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_第3页
初中历史中图版(2012)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_第4页
初中历史中图版(2012)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临沂太平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17年寒假备课)一、选择题:1.20世纪60年代,中国成功研制了中近程和中程战略火箭。1980年,新研制的固体潜地战略导弹水下发射成功。1989年,国家邮政以“□□□□——火箭腾飞”为题发行了一套邮票(见图)。下列哪一选项填入“□□□□”中是最适合的

A.生物工程

B.国防建设

C.产业结构

D.政治体制2.报纸作为大众传媒工具,能及时报道国内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下面报纸报道的历史事件相同点的表述,主题: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辽宁号航母出海试航正确的是()

A.国防科技的成就

B.民族关系的发展

C.祖国统一的历程

D.科教事业的进步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将第二炮兵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并授予军旗,第二炮兵也由原来的战略性独立兵种,上升为独立军种。这表明我国()

A.武器装备完全依靠国内生产

B.国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C.奉行“求同存异”方针

D.已成为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将担任核反击任务的第二炮兵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并授予军旗,第二炮兵也由原来的战略性独立兵种,上升为独立军种。它创建于哪一年()

年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65周年纪念日。针对马航事件,中国海军井冈山舰舰长刘忠鹄说“坚持搜索不放弃,就是我们纪念这个日子的方式o”65年前,人民海军建立的第一支舰队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6.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最新战机,它们的不断发展更新说明()A.我国空军现代化有了新的飞跃

B.我国空军排名世界第一

C.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战斗机出口国

D.我国目前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7.下列关于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把发展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作为建设的重点

年代“两弹一星”研制的成功,大大加强了国防力量

C.努力提高部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加强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D.人民解放军已有能力构成立体防御体系,成为捍卫祖国的坚强柱石8.下列对于1956年国家大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中共八大召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B.文艺工作会议-双百方针带来文艺学术领域的繁荣

C.歼灭型歼击机-我国军事科技迈入自主研发制造阶段

D.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9.在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后,中国海军于2008年12月26日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中国海军自15世纪郑和下西洋以来的首次远征,具有划时代意义。这说明()①中国海军出兵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是合理合法的②中国的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索马里的国家主权③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④中国出兵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10.为落实中央军委要求,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某部队举办“新中国国防科技成果”展.下列图片中,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上科技强军之路的是()A.航母编队组建

B.导弹部队组建

C.海军成立

D.空军成立11.观察图,你一定会想到“倚天神剑显国威”这句话。图中的“神剑”所担任的主要任务是()A.核反击

B.打击分裂

C.打击恐怖分子

D.打击走私12.中国政府一再声明: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始终恪守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明确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不参加任何形式的核军备竞赛,始终并将继续把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这说明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

A.维护国家安全与和平

B.维护世界安全与和平

C.促使各国发展核武器

D.成为世界核大国13.中国、印度、缅甸三国总理在1954年共同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

C.独立自主

D.和平演变14.这个会议是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由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它反映了占全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亚非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这里的共同愿望和要求指的是:()①保卫和平②争取民族独立③实现社会主义④发展民族经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B.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亚洲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共同维护和平稳定。6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中国、亚洲、非洲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6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是()

A.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B.彻底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C.为新中国打开了同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D.中国由此与印度尼西亚建立外交关系17.下表为摘录的一部分人物传记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空白处应是()第二章南昌起义长征跋涉第十二章民族危亡西安事变第二十一章解放民生民主建国第二十七章第三十五章文革恶浪发展经济A.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B.撤销罪名冤案得反

C.南方讲话改革开放

D.经合会议共襄盛举18.对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早由中印双方就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谈判时提出

B.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该政策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D.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年4月21--24日,习近平主席将出访印尼,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60年前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展现了中国的外交风采,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问的理解和信任.当时周恩来总理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

C.断交、撤军、废约

D.相互尊重、平等互利20.如图所示20世纪70年代的我国外交成就中,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是()

A.尼克松访华

B.中美正式建交

C.“乔”的笑

D.田中角荣访华21.下边是小明同学在历史课堂上记下的知识要点.这些知识要点表明()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2.威廉•曼彻斯特所著的《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一书中在介绍1972年美国历史时写过这样一句话:“有一次,‘头号国际匪徒'隔着茶几伸过手去,温柔地握了‘头号帝国主义走狗’的手,次日早晨,一张主要人物都在微笑的会见照片,出现在《人民日报》第一版上。”这张照片上出现的两个人是谁()

A.周恩来、尼克松

B.毛泽东、基辛格

C.毛泽东、尼克松

D.周恩来、基辛格23.社会上把1990年后出生的一代称为“90后”,他们不可能经历的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港澳回归

C.中国发射神舟系列飞船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年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于()

年联合国成立大会

年万隆会议

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5.下列“尼克松访华”、“习近平访美”事件的解读中,错误的是()

A.尼克松访华事件发生在1971年

B.尼克松访华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自尼克松访华以来,中美关系保持了总体稳定

D.习近平访美对于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二、问答题:26.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我国政府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请列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2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请列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1)______(2)______

(3)______(4)______

(5)和平共处。

三、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分)28.胡锦涛“和谐世界”新理念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造性运用,这一原则是1953年中印谈判时由邓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