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同步测试卷-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同步测试卷-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同步测试卷-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同步测试卷-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同步测试卷-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99页,共=sectionpages1010页试卷第=page1010页,共=sectionpages1010页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单元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表示氢气的燃烧热B.等质量的固态硫比液态硫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C.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D.已知,,则2.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分别生成1mol相关有机物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Cl−Cl、C−Cl键能分别为243kJ∙mol−1、327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H4(g)+Cl•(g)→CH3•(g)+HCl(g)ΔH=−15kJ∙mol−1B.CH4与Cl2的取代反应是放热反应C.ΔH4≈ΔH3≈ΔH2≈ΔH1,说明CH4与Cl2的四步取代反应,难易程度相当D.1molCH4(g)的能量比1molCH2Cl2(g)的能量多197kJ3.已知在25℃、Pa下,1mol氮气和1mol氧气生成2mol一氧化氮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分解为和时吸收热量B.乙→丙的过程中若生成液态一氧化氮,释放的能量将大于1264kJC.

D.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4.化学反应不仅有物质的变化还伴随能量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已知

,则其逆反应的一定大于0B.热化学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的意义不完全相同C.常温常压下,完全燃烧比完全燃烧时的焓变大D.

,则

5.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时的能量变化为A.200kJ B.213kJ C.230kJ D.245kJ6.Li/Li2O体系的能量循环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1+△H2+△H3+△H4+△H5=△H6 B.△H2<0C.△H3<0 D.△H5>△H67.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中有一定比例的叠氮化钠(),氧化铁、硝酸铵等物质,受到撞击点火器点火引发叠氨化钠迅速分解生成氮气和钠,硝酸铵分解为一氧化二氮和水蒸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叠氮化钠的稳定性较弱B.硝酸铵分解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金属钠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钠D.该系统利用了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和化学反应速率等因素8.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已知图像中a、b均大于0)能量A.图甲中反应为放热反应,B.图乙表征金刚石转化为石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图丙中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所需能量低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释放能量,所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图丁是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则

9.Li2O是离子晶体,其晶格能可通过图的Born-Haber循环计算得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L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520kJ/molB.O=O键的键能为249kJ/molC.Li2O的晶格能为2908kJ/molD.1molLi(s)转变成Li(g)需要吸收的能量为159kJ10.已知:①

;③

;则反应的等于A.+753kJ/mol B.-753kJ/mol C.+3351kJ/mol D.-3351kJ/mol11.环己烷有多种不同构象,其中椅式、半椅式、船式、扭船式较为典型。各构象的相对能量图(位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扭船式环己烷最稳定B.(椅式)的燃烧热大于(船式)C.(半椅式)(船式)

D.环己烷的扭船式结构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转化成椅式结构12.已知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中的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与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B.C.D.13.已知某些化学键键能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化学键键能/436243194432aA.根据键能可估算反应的B.根据原子半径可知键长:,进而推测C.与反应生成时,放出热量小于D.常温下和的状态不同,与和的键能有关14.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如表所示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F—FN—F键能941.7154.828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过程放出能量B.过程放出能量C.反应为放热反应D.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二、填空题15.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其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2)已知的燃烧热为726.5,,则a_______726.5(填“>”、“<”或“=”)。(3)使和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和,当有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4)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5)已知:①②③则煤的气化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16.氢能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无污染。目前工业制氢气的一个重要反应为

△H,反应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1)

△H_______0(填“>”“<”或“=”)。(2)过程Ⅱ是加入催化剂后的反应过程,则过程Ⅰ和Ⅱ的反应热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过程Ⅱ活化能_______kJ/mol。(3)已知:

kJ·mol

kJ·mol则H2(g)燃烧生成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向1L1mol·L的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①浓H2SO4;②稀硝酸;③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H1、△H2、△H3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17.油气开采、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业废气普遍含有硫化氢,需要回收处理并加以利用。回答下列问题: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①②③计算热分解反应④的_______。18.回答下列问题。(1)在相同温度下,反应①比反应②释放的热量多,为什么?_______

②(2)在相同条件下,反应③和反应④释放的热量几乎相等,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原因是什么?_______

④(注:的结构简式为,的结构简式为,的结构简式为,的结构简式为)19.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有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1)氢能被称为绿色能源的原因是_______。(2)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计算氢气、一氧化碳及甲烷的热值_______,并据此说明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_______。名称化学式名称化学式氢气H2(g)-285.8乙烷C2H6(g)-1559.8一氧化碳CO(g)-283.0乙烯C2H4(g)-1411.0甲烷CH4(g)-890.3乙炔C2H2(g)-1299.6甲醇CH3OH(l)-726.5蔗糖C12H22O11(s)-5640.9乙醇C2H5OH(l)-1366.8苯C6H6(l)-3267.5(3)你认为用氢气作为气体燃料需解决哪些问题__________?(4)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制取氢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选出你认为最适合作为将来大规模制取氢气的方法,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三、计算题20.回答下列问题(1)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化学键N—HBr—BrH—Br键能/391946194366请写出氨气与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已知: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根据图示信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5)已知:C(s)、CO(g)和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写出C(s)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1.填空。(1)25℃、101KPa时,26g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1299.6kJ的热,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2)研究NO2、SO2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已知:①2SO2(g)+O2(g)⇌2SO3(g)

∆H1=-196kJ∙mol-1②2NO(g)+O2(g)⇌2NO2(g)

∆H2=-113.0kJ∙mol-1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_______kJ∙mol-1。(3)已知拆开1mol下列气态分子形成独立的气态原子时需要的能量数据如表。物质N2O2NO能量(kJ·mol-1)946498632则N2(g)+O2(g)=2NO(g)

ΔH=_______kJ·mol-1。22.依据题意完成下列各小题。(1)已知下列反应:SO2(g)+2OH-(aq)=SO(aq)+H2O(l)ΔH1,ClO-(aq)+SO(aq)=SO(aq)+Cl-(aq)ΔH2,CaSO4(s)=Ca2+(aq)+SO(aq)ΔH3,则反应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的ΔH=______________。(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3OH(g)+H2O(g)=CO2(g)+3H2(g)ΔH=+49.0kJ·mol-1②CH3OH(g)+O2(g)=CO2(g)+2H2(g)ΔH=-192.9kJ·mol-1,又知③H2O(g)=H2O(l)ΔH=-44kJ·mol-1则甲醇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3)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已知1mol白磷(P4)完全燃烧放热为dkJ,白磷及其完全燃烧的产物结构如图Ⅱ所示,则表中x=________kJ·mol-1(用含有a、b、c、d的代数式表示)。化学键P—PP—OO=OP=O键能/(kJ·mol-1)abcx(4)①2O2(g)+N2(g)=N2O4(l)ΔH1②N2(g)+2H2(g)=N2H4(l)ΔH2③O2(g)+2H2(g)=2H2O(g)ΔH3④2N2H4(l)+N2O4(l)=3N2(g)+4H2O(g)ΔH4=-1048.9kJ·mol-1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Δ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①CO(g)+2H2(g)CH3OH(g)ΔH1②CO2(g)+3H2(g)CH3OH(g)+H2O(g)ΔH2③CO2(g)+H2(g)CO(g)+H2O(g)ΔH3,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H—HC—OC≡OH—OC—HE/(kJ·mol-1)4363431076465413由此计算ΔH1=____kJ·mol-1;已知ΔH2=-58kJ·mol-1,则ΔH3=_____kJ·mol-1。(6)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ΔH=+11kJ·mol-1,1molH2(g)、1mol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_kJ。答案第=page1919页,共=sectionpages99页答案第=page1818页,共=sectionpages99页参考答案:1.C【详解】A.氢气的燃烧热是指在101kPa时,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故A错误;B.固态硫的能量小于液态硫,所以固态硫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少,故B错误;C.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1mol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放出热量57.4kJ,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故C正确;D.燃烧反应焓变为负值,完全燃烧放热更多,焓变小,则,故D错误;选C。2.D【详解】A.CH4(g)+Cl2(g)→CH3Cl(g)+HCl(g)ΔH=−99kJ∙mol−1,CH4(g)+Cl•(g)→CH3•(g)+HCl(g)在CH4(g)+Cl2(g)→CH3Cl(g)+HCl(g)的基础上没有断裂Cl−Cl,没有形成C−Cl,只断裂一个C−H,形成H−Cl,因此ΔH=E(C−H)+243kJ∙mol−1−327kJ∙mol−1−E(H−Cl)=−99kJ∙mol−1,则CH4(g)+Cl•(g)→CH3•(g)+HCl(g)ΔH=E(C−H)−E(H−Cl)=−15kJ∙mol−1,故A正确;B.根据图中信息得到CH4与Cl2的取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C.ΔH4≈ΔH3≈ΔH2≈ΔH1,说明CH4与Cl2的四步取代反应,由于断键断裂C−H,形成C−Cl和H−Cl,四步反应的难易程度相当,故C正确;D.根据图中1molCH4(g)和1molCl2(g)的能量比1molCH2Cl2(g)和1molHCl(g)的能量多197kJ,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3.B【详解】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N2与O2反应产生NO是放热反应,NO(g)分解为N2(g)和O2(g)是该反应的逆反应,因此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B.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会放出热量,由乙生成丙放出热量1264kJ,则2mol气态NO变为2mol液态NO又会放出一部分热量,因此乙→丙的过程中若生成液态一氧化氮,释放的能量将大于1264kJ,B正确;C.反应热等于断裂反应物的化学键吸收的热量与形成生成物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差,则946kJ/mol+akJ/mol-1264kJ/mol=+180kJ/mol,解得a=498,故O2(g)=2O(g)△H=+498kJ/mol,C错误;D.反应是吸热反应,说明物质的能量:丙>甲;由乙变为丙放出热量1264kJ,说明乙的能量比丙高,故三种物质的能量高低顺序:乙>丙>甲,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4.C【详解】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逆反应是放热反应,反之亦然。所以,已知

,则其逆反应的一定大于0,A项正确;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每摩尔反应,与反应的成正比,与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的意义不完全相同,B项正确;C.硫燃烧放出热量,,完全燃烧比完全燃烧放出的能更多,但焓变更小,C项错误;D.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每摩尔反应,与反应的成正比,

,则

,D项正确;故答案选C。5.D【详解】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的能量变化图可得:H2+O2=H2O==-245,故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时的能量变化为245;故答案为:D。6.A【详解】A.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得到,反应过程中的焓变关系为:△H1+△H2+△H3+△H4+△H5=△H6,A正确;B.气态Li原子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变为气态锂离子要吸收能量,则反应热△H2>0,B错误;C.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氧气断裂化学键变为氧原子过程中吸收热,△H3>0,C错误;D.根据能量转化关系和盖斯定律的计算可知,反应一步完成与分步完成的热效应相同,△H1+△H2+△H3+△H4+△H5=△H6,则△H6>△H5,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7.B【详解】A.叠氨化钠点火迅速分解,说明其稳定性较弱,A正确;B.硝酸铵发生分解,NH4N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3价和+5价氮化合价都变为+1价,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错误;C.金属钠和氧化铁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钠,C正确;D.该系统利用了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产生大量气体)、能量变化(反应放热)和化学反应速率(迅速分解)等因素,D正确;故选B。8.C【详解】A.△H=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A正确;B.由图可知,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正确;C.由图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H=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所需能量-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释放能量,则图丙中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所需能量高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释放能量,C错误;D.等量B(g)能量高于B(l)则,

,D正确;故本题选C。9.B【详解】A.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是由气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气态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应为,故A正确;B.键的键能为1molO2(g)分解为2molO(g)所吸收的能量,即,故B错误;C.晶格能是指气态离子形成1mol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即的晶格能为,故C正确;D.转变成需要吸收的能量为,故D正确;故选:B。10.C【详解】由盖斯定律可知,将得,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综上所述,答案为C。11.D【详解】A.能量越低越稳定,由图图像可知椅式最稳定,A错误;B.四种结构中,椅式能量最低最稳定,故椅式环己烷充分燃烧释放的热量最少,B错误;C.(半椅式)(船式)

,反应放热,C错误;D.扭船式结构转化成椅式结构释放能量,焓变小于0,根据△H-T△S<0反应自发进行,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转化,D正确;故选D。12.D【详解】断裂1molN2(g)和1molO2(g)中化学键吸收能量分别为946kJ、498kJ,形成1molNO(g)中化学键释放出632kJ能量。反应N2(g)+O2(g)=2NO(g)中,断裂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总能量为946kJ+498kJ=1444kJ,形成反应物中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为632kJ×2=1264kJ,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二者的能量差为1444kJ-1264kJ=180kJ,故△H=+180kJ/mol,与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故选D。13.D【详解】A.根据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则:H2(g)+Cl2(g)=2HCl(g)中有:△H=+436kJ/mol+243kJ/mol-2×432kJ/mol=-185kJ/mol,选项A正确;B.Cl原子半径小于Br原子,H—Cl键的键长比H—Br键长短,H—Cl键的键能比H—Br键大,进而推测,选项B正确;C.键能>,反应生成HBr比生成HCl更难,放出的热量更低,故生成时,放出热量小于,选项C正确;D.Cl-Cl键能大于Br-Br键能,说明Cl2分子比Br2分子稳定,破坏的是共价键,而状态由分子间作用力决定,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14.BC【详解】A.为化学键的断裂过程,断键吸热,故A错误;B.为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成键放热,故B正确;C.焓变=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反应的,属于放热反应,故C正确;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则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D错误;选BC。15.(1)M(2)<(3)(4)98kJ(5)+131.5【详解】(1)M生成N是吸热反应,N的能量大于M,能量越低越稳定,较稳定的是M;(2)的燃烧热是1mol甲醇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能量,氢气燃烧放热,甲醇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放出的能量小于726.5。(3)1mol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kJ热量,2mol氯气反应放热290kJ,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转移12mol电子放热1176kJ,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mol电子放热98kJ;(5)①②③依据盖斯定律①-②-③得到:。16.(1)>(2)

相等

E3-E1(3)H2(g)+O2(g)=H2O(l)

△H=-286.0kJ/mol(4)△H1<△H2<△H3【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发生反应吸收热量,因此该反应是吸热反应,△H>0;(2)根据图示可知:使用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因而不能改变反应热,即过程Ⅰ和Ⅱ的反应热相等;活化能是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所需的最低能量与反应物的平均能量的差,故过程Ⅱ活化能为(E3-E1)kJ/mol;(3)已知:①

kJ·mol②

kJ·mol根据盖斯定律,将热化学方程式①-②,整理可得:H2(g)+O2(g)=H2O(l)△H=-286.0kJ/mol;(4)放热反应△H<0,反应放出热量越多,反应热就越小,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①向其中加入浓硫酸时,由于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热量,导致反应热减小,反应热小于中和热;②向其中加入稀HNO3,发生反应:H++OH-=H2O,反应热等于中和热;③向其中加入稀醋酸,由于醋酸是弱酸,其电离产生H+需断裂化学键吸收热量,导致其完全中和NaOH放出热量减少,使反应热大于中和热。故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H1、△H2、△H3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1<△H2<△H3。17.【详解】根据盖斯定律即得到④的。18.(1)反应①生成液态水,反应②生成气态水,液态水的能量比气态水的能量低(2)反应③和反应④断裂和形成的化学键相同【详解】(1)液态水的能量比气态水的能量低,反应①生成液态水,反应②生成气态水,所以反应①比反应②释放的热量多;(2)反应③、④断裂和形成的化学键相同,所以反应③和反应④释放的热量几乎相等。19.(1)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燃烧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由水又可制得氢气,氢气具有可再生性(2)

142.9kJ、10.11kJ/g、55.64kJ/g

清洁、热值高(3)降低制取氢气的生产成本;安全、大量地储存氢气(4)

C+H2O(g)CO+H2

因为利用热能、电能制取氢气都是以有限的能源制取新的能源,而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能源,所以最适合将来大规模制取氢气的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详解】(1)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燃烧的产物是对环境无污染的水,且水又可制得氢气,氢气具有可再生性,所以氢能被称为绿色能源,故答案为: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燃烧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由水又可制得氢气,氢气具有可再生性;(2)单位质量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由表格数据可知,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燃的热值分别为=142.9kJ/g、≈10.11kJ/g、≈55.64kJ/g,由氢气燃烧生成水和热值高可知,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清洁、热值高,故答案为:清洁、热值高;(3)氢气的密度小、极易燃烧难以储存和运输,工业上常用电解水、太阳能分解水、烃焦炭和与水蒸气反应等方法制取氢气,但制取氢气时,会消耗大量的能量,生产成本较高,所以如何降低制取氢气的生产成本,安全、大量地储存氢气是用氢气作为气体燃料亟待解决的问题,故答案为:降低制取氢气的生产成本;安全、大量地储存氢气;(4)工业上常用电解水、太阳能分解水、烃焦炭和与水蒸气反应等方法制取氢气,因为利用热能、电能制取氢气都是以有限的能源制取新的能源,而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能源,所以最适合将来大规模制取氢气的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其中碳与水共热反应制备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g)CO+H2,故答案为:C+H2O(g)CO+H2;因为利用热能、电能制取氢气都是以有限的能源制取新的能源,而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能源,所以最适合将来大规模制取氢气的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20.(1)(2)(3)(4)(5)【详解】(1)已知甲醇的燃烧热为1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1g甲醇(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1mol甲醇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22.68kJ×32=725.76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氨气与溴蒸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溴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Br2=N2+6HBr,反应的焓变△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2×3×391kJ/mol+3×194kJ/mol-946kJ/mol-6×366kJ/mol=-214kJ/mol,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各反应编号为:①N2(g)+O2(g)2NO(g)ΔH=+180.5kJ·mol-1②C(s)+O2(g)CO2(g)ΔH=-393.5kJ·mol-1③2C(s)+O2(g)2CO(g)ΔH=-221kJ·mol-1由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确定发生的反应为2CO(g)+2NO(g)N2(g)+2CO2(g),利用盖斯定律,将反应②×2-①-③得: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根据molO2(g)和1molH2(g)吸收685kJ能量转化为1mol(g)和2molH(g),1mol(g)和2molH(g)放出427kJ能量生成1molOH(g)和1molH(g),1molOH(g)和1molH(g)放出502kJ能量生成H2O(g),可得反应焓变=(685-427-502)kJ/mol=-244.5kJ/mol,则热化学方程式为;(5)各反应编号为①②③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③得反应C(s)+H2O(g)=CO(g)+H2(g),则C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与一氧化碳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H=△H1-△H2-△H3=(-393.5kJ•mol-1)-(-242.0kJ•mol-1)-(-283.0kJ•mol-1)=+131.5kJ•mol-1。21.(1)2C2H2(g)+5O2(g)=4CO2(g)+2H2O(g)

△H=-2599.2kJ∙mol-1(2)-41.8(3)+180【详解】(1)25℃、101KPa时,26gC2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2mol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热1299.6kJ×2=2599.2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C2H2(g)+5O2(g)=4CO2(g)+2H2O(g)

△H=-2599.2kJ∙mol-1。答案为:2C2H2(g)+5O2(g)=4CO2(g)+2H2O(g)

△H=-2599.2kJ∙mol-1;(2)①2SO2(g)+O2(g)2SO3(g)

∆H1=-196kJ∙mol-1②2NO(g)+O2(g)2NO2(g)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