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修改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5500e0c306e8d18bc146a8e4e11505/785500e0c306e8d18bc146a8e4e115051.gif)
![新闻两则修改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5500e0c306e8d18bc146a8e4e11505/785500e0c306e8d18bc146a8e4e115052.gif)
![新闻两则修改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5500e0c306e8d18bc146a8e4e11505/785500e0c306e8d18bc146a8e4e115053.gif)
![新闻两则修改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5500e0c306e8d18bc146a8e4e11505/785500e0c306e8d18bc146a8e4e115054.gif)
![新闻两则修改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5500e0c306e8d18bc146a8e4e11505/785500e0c306e8d18bc146a8e4e1150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两则修改第一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文体知识★狭义:指消息。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新闻的特点:真实性时效性简洁性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报道迅速及时。语言简明扼要。★新闻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议论。第二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新闻的
五个结构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新闻结尾(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第三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横渡长江
毛泽东
第四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1、请给下面红色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阻遏()芜湖()荻港()溃退()歼灭()绥靖()()瑰宝()负隅顽抗()高屋建瓴()èwúdíkuìjiānsuíjìngguīYúlíngpángbó气势磅礴()()第五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2、请解析下面的词语:高屋建瓴负隅顽抗气势磅礴阻遏溃退悍然——形容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有利形势。“瓴”,古代一种盛水的瓶子。——垂死挣扎,顽固抵抗。——形容气势雄伟壮大。——阻止——败退。“溃”,溃败。——蛮横的样子。第六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读准下列字的音:荻(dí)港锐不可当(dāng)获(huò)得当(dàng)真要塞(sài)歼(jiān)灭阻塞(sè)阡(qiān)陌堵塞(sāi)纤(xiān)维溃(kuì)退匮(kuì)乏馈(kuì)赠第七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统一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于同日晨发起渡江战役.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政府逃往广州.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覆灭.在北平的毛泽东喜闻南京解放.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欣然写道:时代背景第八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作为读者,你能在看了这则新闻后找出它的六要素吗?请概括出来。听读课文第九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与结果:
西路军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第十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九江江阴安庆芜湖江阴安庆芜湖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35万)(30万)(35万)九江第十一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问:从文章中找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用一句话或一句短语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第十二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问:从文章里找出能概括以上内容的两句话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导语:用几句话或者是一小段话,简要、概括地要把报道内容的梗概,在开头部分告诉人们。第十三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主体部分解放军渡江情况:1、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3、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主体:用一大段话或是几段话,较具体地、较翔实地把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第十四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导语主体第十五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小知识:电头电头就是在报道开头用括号或黑体字表示,交代槁子的来源和发稿的时间1、在报道的开头2、用括号或黑体字表示3、交代稿子的来源和发稿时间练习:分析[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这电头所含的信息量参考:[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中”新华社“是通讯社的名称,交代了稿子的来源;”长江前线“交代了发稿的地点,说明稿子的真实性;”22日22时“交代了发稿的时间,说明了新闻的及时性;“电”说明了发稿所采用的形式。第十六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重点研讨1、标题:简洁、概括。其中“百万”、“横渡”二词气势磅礴,胜利豪情跃然纸上。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无坚不摧的力量和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第十七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3、导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从渡江人数、战线及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不含”,是“不包括”的意思。用在表明地点的句子内,语意明确,不发生歧义。(因为当时“九江”还没有解放)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为什么不宜改为“东起江阴,西至九江”?
答:这样才与主体部分介绍西、东两路大军渡江情况的顺序相吻合。第十八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4、主体: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经过,并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一层:写中路军渡江情况。二层: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三层: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找出主体中的议论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此种情况……都很泄气”(“此种情况”指代什么?)
答:揭露了敌军溃败的原因,突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大长了我军士气,灭掉了敌人的威风。第十九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我军:英勇善战,士气高涨敌军:不得民心,毫无斗志第二十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本文的主体部分,是按照何顺序来安排材料的?怎样安排详略的?本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报道人民解放军渡江的战斗情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
从其结构来看,它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来安排结构顺序的。
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到的敌军的抵抗,都比较小,东路军所遇之抵抗较为顽固,所以中路军、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东路军后写。
而中路军渡长江行动在前,西路军在后,因此,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哪是详写的?哪是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哪是详写的?哪是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中路军写得简略,西路大军写得稍详,东路大军写得详。此处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敌人的抵抗较顽强。而且这一地区有包围敌军、解放南京的关键的战略重要意义。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本文的语言特点从文中找出例子来进行分析,自由讨论,概括出本文语言方面的特点。
(1)准确:如“1000余华里”、“24小时内”、“至发电时止”、“余部”等。(“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均”是全的意思。突出了战线之长、胜利之大,洋溢着自豪之情。)A、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B、“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和“均”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本文的语言特点2(3)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2)简洁而具有气势。
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本文的语言特点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课后练习:一、分别比较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第一组:第2句好。“越过”只写出了经过;“突破”则表现了经过战斗所取得的进展。“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之意;“渡至”则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来到了。“共”只表示一般的总结性的统计;“24小时内即已”则强调了时间之短,进军之神速。第二组:第2句好。句1只是一般的交代了时间;句2则充满了嘲讽。敌军的“不料”,正显示出我军的神速。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4.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的词语。突破、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我军: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微弱、不想再打了、泄气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探究质疑1.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2.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渡江了吗?3.为什么把中路、西路放在一起写,后写东路?真实性及时性时间顺序、事件本身的特点
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标题:(第1、2两句)(剩余部分)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主体:导语:渡江概况(从三个方面概括)战况: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中路军首战告捷西路军所向无敌(重点)东路军战绩辉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渡江作战兵力战线(渡江区域)课文结构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小结
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真实、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间、地点、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值得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第三十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毛泽东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阌乡wén绥靖区suíjìng鄂豫区èyù宋希濂lián杜聿明yù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相关链接和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就歼灭了国名党军112万人,从1947年6月底起,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名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的发电日期是1948年11月5日,当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战役的枪声于次日就要打响。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这篇新闻的标题、电头、导语各是什么,请朗读出来。2、本篇新闻中第二、三句介绍的三国、后汉的历史事件时否与本篇新闻无关?若不是说明理由,它介绍了什么内容,属于新闻结构的哪一部分?3、新闻报道要求迅速及时,可本则新闻还详细写了过去一年中发生的事,这是不是违背了新闻的要求,为什么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请在文中划出这则新闻的的六个要素。请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和主体。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人物中原我军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地点南阳原因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经过和结果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新闻五结构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在过去一年中”直至文章末尾。从“南阳为古宛县”至“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预言南逃的王凌云前途黑暗。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内容探究:1、南阳解放战争中取得的成就:2、为什么不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要概述一年多来南线我军的战况?
①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扩大了老根据地。②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武装力量。③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南阳的解放,是南线我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其次,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层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第二层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城南逃的变化。第四层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第四十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作
业
布
置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发生在你自己身边的新鲜事,300字左右。(注意:要符合新闻的结构和要素)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练一练
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得超过20字。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新华网天津9月5日专电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互联网络监测发现,近期很多计算机用户受到“代理木马”新变种(Trojan_Agent.NTX)的威胁,该变种会主动劫持计算机用户访问互联网络的服务请求。恶意攻击者利用该变种来提高受感染操作系统对指定某些导航Web网站(大多数是一些钓鱼网站或恶意的导航网站)的访问流量,以便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该变种会伪装成正常的应用程序安装文件进行加载运行。变种运行时,会在受感染操作系统的前台显示正常的安装图形界面,其实在后台会隐秘地自动执行变种释放出来的恶意木马程序。一旦计算机点击这些假冒的程序快捷方式,操作系统就会主动地连接指向互联网络中指定的Web网站服务器,将统计得到的操作系统感染的相关统计数据信息发送到服务器中。另外,该变种还会在操作系统的浏览器IE收藏夹中创建很多假冒的Web网站地址链接,诱骗计算机用户点击访问这些网站,以便增加这些网站的访问流量。
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标题
国家计算机病毒中心发现“代理木马”新变种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练一练1、请找出这则新闻的导语和背景。
2、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得超过25字。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新华网乌鲁木齐9月5日电(记者贺占军)经过1个多小时空中飞行,5日10时50分,新疆军区某陆航旅一架救援直升机进入昆仑山区,成功将3名出现高原反应的地震科考人员救出,并开始返回和田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新疆应急救援总队副总队长依利·司马义说,5日上午9时07分,新疆军区某陆航旅一架直升机从和田机场紧急起飞,前往昆仑山区实施营救。10时50分抵达营救点,并将3名出现高原反应的科考人员成功安置在直升机内,其中1名随行记者出现昏迷和口吐白沫症状,病情十分严重,另2名队员的高原反应也呈加重趋势。与此同时,和田地区组织的地面救援队携带救援物资,正继续前往昆仑山区实施地面救援。依利·司马义说,由于昆仑山区气候环境恶劣,自治区应急办与地震部门协商,决定中止这次科考行动,待天气好转、条件适宜时,再次实施科考。地面救援队抵达营救点后,将带领其他科考队员撤离昆仑山区。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和新疆地震局共同组成的一支30人科考队,因运送给养车辆出现故障,有3名队员出现高原反应,3日晚间被困于新疆南部海拔4829米的昆仑山区。接报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新疆军区5日上午紧急出动救援直升机,与地面救援队共同前往昆仑山区营救被困人员。导语背景救援直升机成功救出3名被困昆仑山区地震科考人员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诗词链接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七律长征
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五十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采桑子
重阳毛泽东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人生易老天难老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清平乐会昌毛泽东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第五十六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五十七页,共六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到韶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题单元测试题
-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题同步检测口算题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 第五章 三角函数 5.2 三角函数的概念(1)说课稿 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2025年企业入驻意向协议范文(2篇)
- 2025年乡双创双争活动总结简单版(3篇)
- 2025年个人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样本(2篇)
- 2025年主债权抵押担保合同(2篇)
- 2025年个人挖机租赁合同常用版(三篇)
- 2025年个人股权代持协议参考样本(2篇)
- 2025年中介房屋转让合同样本(三篇)
- 房地产调控政策解读
- 山东省济宁市202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试卷 含答案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产前诊断室护理工作总结
- 6S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寒假作业(综合复习能力提升篇)(含答案)
- 2024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综合能力考试历年真题可打印
-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检测(开学考试)物理 含解析
- 2022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语文一模语文试卷讲评课件
-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全文打印
- JJG646-2006移液器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