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和火罐法_第1页
刺法灸法和火罐法_第2页
刺法灸法和火罐法_第3页
刺法灸法和火罐法_第4页
刺法灸法和火罐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知识总结刺法、灸法与火罐法毫针刺法针灸体位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俯卧位: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有条件时,应尽量采取卧位,以防病人感到疲劳或晕针等。针刺前的消毒灭菌范围应包括针具器械、医生的手指和病人的施针部位。毫针进针手法于针尖,而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搓以及出针时的手法操作等。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位臵,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具体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有以下几种:1、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臵的旁边,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针刺入腧穴。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2、夹持进针法 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穴的皮肤表面位臵,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3、插刺进针法 即单用右手拇、食二指夹持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使针尖露出2~3分,对准腧穴位臵将针迅速刺入腧穴,然后将针捻转刺入一定深度,并根据需要选用适当押手配合行针。4、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5、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等。6、针管进针法即备好玻璃或金属制成的针管,针管长度约比毫针短2~3能顺利通过针尾为宜。进针时左手持针管,将针装入管内,针尖与针管下端平齐,臵于应刺的腧穴上,针管上端露出针柄2~3分,用右手食指叩打针尾或用中指弹击针尾,即可使针刺入,然后退出针管,再运用行针手法。得气“得气”是针刺治疗过程中,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手手下的“手感①针感过某些特殊的方法诱发,用压力可阻断②手感第1页共10页针灸知识总结无经气感应而不得气时,医者则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麻、胀、重等感觉。针刺补泻针刺补泻是根据《灵枢〃经脉这是针刺治病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毫针刺法的核心内容。补法:。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1果。如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以起到补虚的作用。若机体处于邪盛而呈现实热、闭证的实证情况下,针刺又可以泻邪,起清热、启闭的泻实作用。如胃肠痉挛疼痛时,针刺可以止痉而使疼痛缓解。肠胃蠕动缓慢而呈弛缓时,针刺可以增强肠胃蠕动而使其功能恢复正常。这种针刺补虚泻实的调节作用,和机体的正气盛衰有密切关系。如机体的正气充盛,则经气易行。若机体的正气不足,则经气不易激发或数刺乃行。2些腧穴适宜于泻实。譬如足三里、关元等具有强壮作用,多用于补虚;而少商、十宣等,具有泻邪作用,多用于泻实。3刺补泻手法,介绍如下:①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②提插补泻: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③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④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⑤呼吸补泻: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⑥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⑦平补平泻:称为单式手法,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烧ft将针刺入腧穴应深度的上1/(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刺入中1/(人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下1/(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上1/,如此反复操作3次,即将针紧等。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下1/(地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再将针紧提至中1/(人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将针紧提至上1/(天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将针缓慢地按至下1/,如此反复操作3次,将针紧提至上1/3肿等热性疾病。出针毫针刺法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操作程序,预示针刺结束。出针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手拇食两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作轻微的小幅度捻转,并随势将针缓缓提至皮下(不可单手猛拔第2页共10页针灸知识总结刻,以防出血或针孔疼痛。针刺的角度与深度①角度:的目的结合而定。一般分下列三种角度: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左右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平刺: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②深度:据下列情况,作原则的介绍。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身强体肥者,宜深刺。年龄:年老体弱及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总的来说,针刺深度是以既有针感,同时又不伤及脏器为宜。针刺的角度深度关系极为密切,一般来讲,深刺多尤其要注意掌握好针刺的角度和深度。至于不同季节,对针刺深浅也有影响,也应予以重视。行针手法基本手法:行针的基本手法,是针刺的基本动作,常用的有以下两种:①提插法:病人的体质、病情和腧穴的部位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灵活掌握。②捻转法: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灵活运用。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辅助手法:是进行针刺时用以辅助行针的操作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①循法:时用之可以通气活血,有行气、催气之功。若针下过于沉紧时,用之可宣散气血,使针下徐和。由下而上的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此法在下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促使得气。③弹柄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手指轻轻叩弹针柄,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动,而使经气速行。2~3周或5周,但搓时应与提插法同时配合应用,以免使肌肉纤维缠绕针身。此法有行气、催气和补虚泻实的作用。⑤摇柄法:传导。⑥震颤法:颤,以促使得气或增强祛邪、扶正的作用。第3页共10页针灸知识总结留针。留针是毫针刺法的一个重调气的目的。针刺得气后留针与否以及留针时间久暂,应视患者体质、病情、腧穴位臵等而定。如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并施以适当补泻手法后,即可出针,或留臵10~20分钟。但对一些特殊病症,如慢性、顽固性、痉挛性疾病,可适1[的慢性、虚弱性患者。2是针刺入腧穴先行针待气至后,留臵一定时间,在留针时间反复运针,称为动留针法,亦称间歇行针法]催气,边留针候气,直待气至。泻等类病症。对需要留针、可以留针者,在留针期间,应时刻注意患者的面色和表情,防止晕针等意外发生。针刺意外情况晕针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这是可以避免的,医者应该注意防止。原因: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而发此症。症状: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扑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元、气施。预防: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弯针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称为弯针。原因: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碰击等,均可造成弯针。现象: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处理: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系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若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断入体内。预防:要随意更动体位,注意保护针刺部位,针柄不得受外物碰撞和压迫。血肿血肿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称为血肿。原因: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所致。现象:出针后,针刺部位肿胀疼痛,继则皮肤呈现青紫色。处理: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第4页共10页针灸知识总结预防: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揉按压迫针孔。刺伤脑脊髓原因:不当,均可伤及,造成严重后果。症状:觉向肢端放射,甚至引起暂时性肢体瘫痪,有时可危及生命。处理:科室如神经外科等,进行及时抢救。凡针刺督脉腧穴如12针尖方向不可上斜,不可过深;在行针时只宜捻转手法,避免提插手法,禁用捣刺手法。滞针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痛剧时,称为滞针。原因:肌肉组织缠绕针体而成滞针。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现象: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病人痛不可忍。若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用叩弹针柄,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预防: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断针。若能术前做好针具的检修和施术时加以应有的注意,是可以避免的。捻转,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位,或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的正确处理等,均可造成断针。现象:行针时或出针后发现针身折断,其断端部分针身尚露于皮肤外,或断端全部没入皮肤之下。处理:出。预防:为了防止折针,应认真仔细地检查针具,对认为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避免过猛、过强的以便于针根折断时取针。在进针行针过程中,如发现弯针时,应立即出针,切不可强行刺入、行针。对于滞针等亦应及时正确的处理,不可强行硬拔。气胸原因:针刺胸部、背部和锁骨附近的穴位过深,刺穿了胸腔和肺组织,气体积聚于胸腔而导致气胸。症状: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处理:大创口,加重漏气和感染。对严重病例需及时组织抢救,如胸腔排气、少量慢速输氧等。预防:大。胸背部腧穴应斜刺、横刺,不宜长时间留针。第5页共10页针灸知识总结针刺注意事项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2、妇女怀孕三个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三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4、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的部位,不宜针刺。6、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内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7、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8、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第6页共10页针灸知识总结灸法艾炷直接灸将灸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称为直接灸。根据灸后有无烧伤化脓,又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1(瘢痕灸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此法对哮喘、慢性胃肠炎、发育障碍等疾病和体质虚弱者进行施治。体位平正、舒适。待体位摆妥后,再在上面正确点穴。7~9壮。1~230~40天,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留有疤痕。在灸疮化脓时,局部应注意清洁,避免污染,以免并发其他炎症。同时,可多食一些营养较丰富的食物,促使灸疮的正常透发,有利于提高疗效。如偶尔发现有灸疮久不愈合者,可采用外科方法予以处理。2、非化脓灸(无瘢痕灸)近代对灸法的应用,有以达到温烫为主,不致透发成灸疮,称为非化脓灸。其方法是,先将施灸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然后将小艾炷放在穴位上,并将之点燃,不等艾火烧到皮肤,当患者感到灼3~7痕,易为患者接受。本法适用于虚寒轻证。艾炷间接灸 又称间隔灸或隔物,指在艾炷下垫一衬隔物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称间接灸因其衬隔药物的用于慢性疾病和疮疡等。1、隔姜灸:将新鲜生姜切成约0.5cm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臵艾炷,放在穴位施灸,当患者感到腹痛、泄泻等。2用独头大蒜切成约0.5cm(如未溃破化脓的脓头处用艾炷灸之[如图],每灸4~5壮,换去蒜片,每穴一次可灸5~7壮。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故应注意防护。大蒜味辛,性温。有解毒,健胃,杀虫之功。本法多用于治疗肺痨、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疖等。3又称神阙灸,本法只适于脐部。其方法是:患者仰卧屈膝,以纯白干燥的食盐,填平脐孔,再放上姜隔开食盐和艾炷的火源,以免食盐遇火起爆,导致烫伤。这种方法对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证,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凡大汗亡阳、肢冷脉伏之脱症,可用大艾炷连续施灸,不计壮数,直至汗止脉起,体温回升,症状改善为度。4、隔附子(饼)以附子片或附子饼(0.5cm,直径约2cm)作间隔,疡窦道盲管,久不收口,或既不化脓又不消散的阴性虚性外证。可根据病情选取适当部位灸治,饼干更换,直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近人有以附子,或其他一些温热、芳香药物制成药饼作间隔灸。灸时在药饼下衬垫纱布,以防烫伤,药饼灸后可重复再用。艾条灸 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肤有一定距离,灸10~20min,以灸至皮第7页共10页针灸知识总结肤温热红晕,而又不致烧伤皮肤为度,此为悬起灸。悬起灸的操作方法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1、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烧,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如遇到昏厥或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及小儿时,医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2地移动。3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药条灸 是指用药物与艾绒卷成艾条临床上常用的有太乙针灸与雷火针灸。1施灸时,将太乙针的一端烧着,用布七层包裹其烧着的一端,立即紧按于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进行灸熨,针冷则再燃再熨。如此反复灸熨7~102、雷火针灸:其制做方法与“太乙针”相同,惟药物处方有异。施灸方法与“太乙针”相同。温针灸推广。灯火灸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多用于治疗小儿脐风和胃痛、腹痛、痧胀等症。天灸本法又名发泡灸,因其敷贴药物后,发泡如灸疮而得名。古人文献中记载的天灸很多,兹择要介绍数种如下:1.毛茛灸:采取毛茛叶子揉烂,贴于寸口部,隔夜就发生水泡,如被火灸。可以治疗疟疾。2.种甲虫。灸治时,将斑蝥浸于醋中,擦抹患部,能治癣痒。旱莲灸:用旱莲草捣烂,敷臵穴位上,使之发泡,可以治疗疟疾等症。蒜泥灸:用蒜泥贴于手太阴经的鱼际穴处,使之发泡,可治喉痹。白芥子灸:用白芥子研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