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心理定势_第1页
有趣的心理定势_第2页
有趣的心理定势_第3页
有趣的心理定势_第4页
有趣的心理定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趣的心理定势第一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一、概念心理定势指从事某活动的准备状态或行为倾向,通常是意识不到的。又称固定思维。第四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我们学习中也会出现哪些心理定势?(举例说明)想一想第五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独立思考,将你应对的方法写在纸上前后2人交换意见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形成团队意见,表达呈现如何打破心理定势的束缚呢?第六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问题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个小孩,急促的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公安局长和两个吵架的人是什么关系?第七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八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九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十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佛兰德斯冬日的忧伤曲调佛兰德斯艺术家约瑟·德·梅抓住了这个不可思议的冬日场景。试想左边的柱子怎么会靠前呢?第十一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桑德罗·戴尔·普利特幻觉仔细看两个开口处,这种建筑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说可能吗?试着盖住"幻觉"的上半部分,再仔细察看一遍,然后再盖住图的下半部分,有什么奇异的事吗?瑞士艺术家桑德罗·戴尔·普利特创作了这种可能的画面,在错觉与现实之间可能会在某处发生。第十二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十三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十四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身体的紫罗兰:你能在叶子中间找到三个隐藏的侧面人像吗?第十五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十六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十七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第十八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古代案例

《三国演义》中凤雏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去面见孙权。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几分不喜,又见他傲慢不羁,更觉不快。最后,这位广招人才的孙仲谋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于门外,尽管鲁肃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众所周知,礼节、相貌与才华决无必然联系,但是礼贤下士的孙权尚不能避免这种偏见,可见第一印象的影响之大!第十九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近因效应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第二十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心理学者洛钦斯做了这样的实验。分别向两组被试者介绍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对甲组先介绍这个人的外倾特点,然后介绍内倾特点;对乙组则相反,先介绍内倾特点,后介绍外倾特点。最后考察这两组被试者留下的印象。结果与首因效应相同。洛钦斯把上述实验方式加以改变,在向两组被试者介绍完第一部分后,插入其它作业,如做一些数字演算、听历史故事之类不相干的事,之后再介绍第二部分。实验结果表明,两个组的被试者,都是第二部分的材料留下的印象深刻,近因效应明显。第二十一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例子例如,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告诉考生可以走了,可当考生要离开考场时,主考官又叫住他,对他说,你已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评委觉得不怎么样,你对此怎么看?其实,考官做出这么一种设置,是对毕业生的最后一考,想借此考察一下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如果这一道题回答得精彩,大可弥补此前面试中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会由于这最后的关键性试题而使应聘者前功尽弃。第二十二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又如,某人近期突然出现了异常言行,使别人印象非常深刻,以致推翻了根据过去此人一贯表现所形成的看法,从而导致一定的偏见。可见,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第二十三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第二十四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实验美国心理学家凯利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做了一个试验。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接着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其中,向一个班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项品质、向另一班学生介绍的信息除了将“热情”换成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项都相同。而学生们并不知道。两种介绍间的差别是: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谈回避。可见,仅介绍中的一词之别,竟会影响到整体的印象。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代课者,而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第二十五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是悄悄地却又强有力地影响着我们对人的知觉和评价。第二十六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

比如说,有的领导看到一些青年官兵的个别缺点,或对他们的生活习惯、工作之余的衣着打扮看不顺眼,于是就会把他们看得一无是处。而看到某人的字写得好,就认为他思路清晰,办事果断、认真、有条理等。再如,在教学中,一个教师对学生智力的看法很可能受学生本人相貌、举止、家庭背景以及一些无关的事情所影响。这种偏差不仅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而且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在生活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过早地对他人做出评价,要尽可能地与他人进行多方面的交往,促进相互间的深入了解。第二要及时的注意自己是否全面地看待了他人。第三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要过分在意他人是怎样评价自己,要相信自己一定会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理解。第四注意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每一件小事,特别要注意处理好可能会给自己的形象造成较大影响事情。第五要敢于展示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第二十八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经验效应经验效应指的是公众个体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认识,判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方式。也就是说,人们在对他人或他物认识时,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经验产生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并基于这种准备状态对对象作定势分析。第二十九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经验效应产生的心理基础是人们认识的连续性和心理惯性。人们总是基于现有的认识、经验来对外界做出反应,以往的经验、经历是当前思考和行动的基础。这些经验和经历就不可避免地被带入新的认识过程中,从而导致经验的产生。在认识一些不太熟悉的人或事时,由于其给予的信息较少,缺乏必要的线索、人们就可根据经验来对之进行推理和归类,从而迅速做出反映判断。第三十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比如,初识一个人,人们总认为面相憨厚者可靠;油腔滑调者不可信。人们购物总是选择国营商店或大商场,认为质量可靠、价格公道、品种齐全。到医院看病总是找老医生。有经验的老师在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时,更得心应手。在这种时候,经验是一笔财富。第三十一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然而,很多时候,经验也是一种包袱,尤其是不顾时间地点套用经验,会导致一些失误。如有的人信任国有商店,买东西总要到国有商店去买,殊不知,个别的国有商店也有劣货、次货、假货等,价格也不一定公道;包装好的商品不一定就好;外表漂亮或老实者不一定可信。因此,既不要迷信经验,也不要一概否认经验。第三十二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移情效应我国古代早就有“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之说,就是移情效应的典型表现。意思是说,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后人以“爱屋及乌”形容人们爱某人之深情及和这人相关的人和事,心理学中把这种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来的现象称为“移情效应”。第三十三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移情效应首先表现为“人情效应”比如,喜欢交际的人经常会说:“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这是把对朋友的情感迁移到相关的人身上;仗义行侠的“勇士”也表示:“为朋友两肋插刀”,这就是把对朋友的情感迁移到相关的事上去。第三十四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心理学研究表明,不仅爱的情感会产生“移情效应”,恨的情感、嫌恶的情感、嫉妒的情感等等也会产生移情效应,这在成语中有一个词叫“恨乌及屋”。古时候中国的皇帝可以因一人犯罪而株连九族,其恨可谓泛;战国时的庞涓因嫉妒孙膑的才华而设计剜去孙膑的膝盖骨,其妒可谓深。所以人和人之间最容易产生情感方面的好恶,并由此产生移情效应。第三十五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还表现为“物情效应”和“事情效应”

高俅的球踢得很好,皇帝从喜爱踢球到喜爱高俅,最后高俅成了皇帝的宠臣;在中国历史上,“以酒会友”、“以文会友”都是美谈,因为都爱喝酒和都爱舞文弄墨,不相识的人以酒以文为桥梁建立了友谊;有些女同志对抽烟深恶痛绝,因而对一切抽烟的男子都抱有成见,即使从未见某人抽过烟而仅仅是听说也会对这人的品行妄加评说等等。第三十六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移情效应是一种心理定势。但是,移情效应有时候也涉及了道德领域;和一切心理定势一样,它也会产生道德问题。比如请歌星、影星、体坛名将、政界、文化界要人等社会名人作商品广告的“名人效应”,就是一种移情效应。在公关活动中,设法把公众对名人的情感迁移到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