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湖北省十堰市浪河镇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湖北省十堰市浪河镇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湖北省十堰市浪河镇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湖北省十堰市浪河镇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湖北省十堰市浪河镇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湖北省十堰市浪河镇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人类登天考验多

人一旦暴露在太空中,就将面临失压、缺氧、低温和辐射损伤四大危险。在这样的情形下,人类登天首先是要拥有强大的运载工具,其次是要研制出能模拟地球基本生活条件的载人航天器。

发射载人航天器的火箭,其可靠性几乎要达到100%。当今发射载人航天器的运载火箭一般不超过3级,其原因是随着火箭级数的增加,火箭系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可靠性也将下降,只要其中一级火箭出现故障,就会导致箭毁人亡,级数越少,可靠性越高。

发射我国“神舟”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就是一个典型。它是在以前发射卫星的“长征”二号E型火箭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并增加了故障检测处理和逃逸系统。故障检测处理系统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判断火箭故障,出现故障时向有关系统发出逃逸指令和中止飞行指令;二是航天员逃逸时完成逃逸飞行器的时序控制等。逃逸系统的任务是当运载火箭抛弃整流罩并发生重大危险,威胁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时,能使航天员脱离危险区,并为航天员的返回着陆提供必要的条件。“长征”二号F型为2级火箭,其可靠性提高到了97%,航天员的安全性达到了99.7%。

载人航天器与无人航天器的主要区别是增装了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航天服和应急逃生装置等特设系统,以便为航天员提供服务。另外,载人航天器有较大的活动空间;结构密封性能一定要好;还要有返回地球所需的装备,即返回着陆系统。

航天服是一种在真空环境中穿着的特殊服装,是在载人航天器上升、返回及出现故障或航天员出舱时使用,因而是必不可少的。

宇宙飞船上的应急逃生装置有弹射座椅、救生塔和载人机动装置等,它们在飞行的不同阶段各有各的用途。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载人航天器中一些关键部件采用双备份甚至三备份。

飞船返回要闯过三道“鬼门关”:一是过载关,飞船高速进入大气层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过载,就像飞机撞山一般,所以必须使过载限制在人的耐受范围内。二是火焰关,飞船返回时与大气层的剧烈摩擦会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三是撞击关,尽管飞船降落时有降落伞帮助减速,但降速仍较高。另外,还要保证其落点精度,以便及时发现并营救。

载人航天器起降过程中巨大的加速度和减速度、高强度的噪音、剧烈的震动和猛烈的冲击等,可使人体内部的液体和组织发生位移,引起胸痛、呼吸困难、肌肉紧张、黑视等,只有精心挑选和受过特殊训练的航天员才能适应。

——(节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载人航天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载人航天器是一种安置在火箭上能模拟地球基本生活条件的航天设备,它装备了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多种特设系统,尤其装备了逃逸系统,以充分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B.载人航天器具有比无人航天器更大、密封性能更好的活动空间,它的关键部件具有使飞船消除冲击过载的作用。

C.载人航天器装备有弹射座椅、救生塔和载人机动装置等应急逃生装置,是保证航天员在飞船发射出故障时成功逃生。

D.载人航天器的一些关键部件可以做到双保险,在出现故障不超过三次的情况下,能够保障航天员的安全。

2.下列对“‘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征”二号F型火箭是一枚2级火箭,较之3级火箭,因为级数少,系统相对简单,从而使其可靠性大大提高,达到99.7%。

B.“长征”二号F型火箭是为发射载人飞船而在以前发射卫星的“长征”二号E型火箭基础上研制出来的运载工具,这种火箭的安全可靠性达到了97%。

C.“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具有判断火箭升空后出现的故障,并及时发出逃逸和中止飞行指令的功能。

D.“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逃逸系统能为在运载火箭抛弃整流罩并发生重大危险时,帮助航天员脱离危险区,并为之提供返回着陆的必要条件。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和表述正确的—项是()

A.发射载人航天器的运载火箭一般不超过3级,运载火箭的级数与火箭系统的复杂性成反比,与火箭的可靠性成正比。

B.“长征”二号F型火箭上的逃逸系统能在飞船与火箭分离以前对航天员的安全起保障作用。

C.只要能够闯过了“过载关”、“火焰关”、“撞击关”这三道“鬼门关”,载人飞船返回地面的安全就可以确保万无一失了。

D.载人航天器的起降过程会造成人体内部的液体和组织发生位移,一般人很难拥有符合这种特殊要求的体质,将永远无法进入太空。参考答案:1.D(A“逃逸系统”装在运载火箭上,载人飞船上装的是“应急逃生装置”;B原文只提到“必须使过载限制在人的耐受范围内”,是“限制”,而非“消除”;C原文是说“它们在飞行的不同阶段各有各的用途”;D由“载人航天器中一些关键部件采用双备份甚至三备份”可知。)2.A(错在“使其可靠性大大提高,达到99.7%”,实际上“达到99.7%”的不是“火箭的可靠性”,而是“航天员的安全性”)

3.B(A从“随着火箭级数的增加,火箭系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可靠性也将下降”与“级数越少,可靠性越高”可知,运载火箭的级数应与火箭系统的复杂性成正比,与火箭的可靠性成反比。C“保证其落点精度,以便及时发现营救”也是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地面的必要条件。D一般人“将永远无法进入太空”太过绝对。)

略2.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一场跨越将近400年的对话——专访《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明代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古代技术百科全书”。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潘伟以《天工开物》为线索,遍访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现场,编著《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一书。该书以大量的田野调查图文,融合历史考证与现实考察,展示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况,一经出版便广受各方关注。下面是南方网对《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的专访。主持人:在现今的工业化时代,您是如何产生编写这本《天工开物古今图说》的念头呢?潘伟:写这本书一开始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80年代初期我在一个旧书摊里发现了一本《天工开物》的上集,是清华大学机械厂工人理论小组注释的,也没认真看,只是看插图,当时是学美术,觉得里面木刻版的白描很有趣,我就在书摊里买了回来。后来我偶尔发现我拍的一些照片跟《天工开物》的一些插图很相似,我才很认真地看这本书,就想能不能用现在的图片和文字和宋应星展开一场跨越将近400年的对话,所以这个想法应该是十年前就有了。主持人:潘老师,其实您是十年磨一剑。您所有的闲余时间都花在这上面吗?潘伟:几乎是的,但也不辛苦,因为做得好玩,不紧不慢的。按照现在的条件,比如一个出版社,找5个摄影师分布在全国各地,然后找两个写手一编就行了,一年可以做好。但是没有味道,因为几百年、上千年的生产方式不可能短时间拍好并考察明白。虽然能编出来,但做不到这样的书。主持人:我们看到书中所提及的工具和手艺有一部分是现在仍在使用的,一部分就已经进了博物馆或成了陈列品。您在选取写作素材时有没有一定的标准?潘伟:我的标准是:必须还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我是把那些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从明代400年前拉回到当代做一个物证,所以必须在生产现场。因此,成为陈列品的是少数,基本上我书上的工具还在用。因为我这本书是做给两种人看的,一个是专业人士,搞专业学术研究的人,给他提供一种物证。比如你写一篇论文、写一本书,这种农耕方式这种工具用在什么时候,用在什么地域,为什么要用,这几方面我在书中必须说清楚。同时我也写给一般的读者看,有人说这是科普的“公仔书”,可以给现在的孩子看,也不是很学术,但也不是光有趣。所以,必须要很认真地去考证每一个细节、每一件事、每一个工具。主持人:每一件工具都要认真考证,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写这本书是否需要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具体包括哪些?潘伟:最基本的就是古文知识,首先要看得懂《天工开物》这本书,当然我本身是学中文的,这个还是有一定的基础。还包括摄影技术,这当然也需要。还有科技知识,包括一些物理、化学、农学上的知识等等,这个是我最缺的。因为涉及方方面面,不懂就要去查资料,去了解,一个是请教专业人士,还有查百科全书。有时候甚至为了一个问题、几句话,在网上或者在书店里面查阅大量的论文,去考证对不对。花的精力很多,但是写起来很简单。主持人:这本书真可以称得上是您的心血之作。有人说,《天工开物》凝聚了古代中国农业文明的千年智慧,在现今农业文明逐渐远去,工业文明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写这样一本“溯古”的书,有何意义和影响呢?潘伟:首先是记录上的意义,现在随着工业社会快速的增长,农业工具消失得也很快,可能我现在再去拍,有些东西已经开始消失了。还有,可以说是作为当代人的反思:我们的这种不消耗能源的耕作方式和现在消耗能源的机械化农耕方式——甚至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来生产农产品,是否都是正确的?以前的是否都是落后的?主持人:有人担心这类书的销量,您怎么看?潘伟:出版社告诉我不用担心,他们已决定再版。据我了解,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的图书馆都把这本书作为推荐图书。主持人:这本书真的非常有意义。您对网友读者们有什么期望?潘伟:现在人人手头上应该都有一台照相机,每个人其实都可以做一点事情,把我们身边的事情记录下来,包括用文字、相片等方式,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大家都像我这样去做,我们这一代人所见到的事情——各行各业——就不会流失,起码在影像上不会流失。挺有意思的,希望大家一起来做。(选自南方网2012年2月19日,有删改)

19.《天工开物古今图说》对《天工开物》的继承和发展分别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20.潘伟为什么能够完成这场“跨越将近400年的对话”?请说出三点理由,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21.《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一经出版,就受到不同读者群的关注,如此强烈的反响说明了什么?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看法。(6分)参考答案:19.【筛选信息】(4分)“继承”体现在《天工开物古今图说》同样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发展”体现在《天工开物古今图说》的图片不再是木刻版的白描,而是相机拍摄的实物照片;同时不再仅仅是记录,还将引起当代人的反思。[4分。“继承”2分,其中“图文结合”1分,“记录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1分;“发展”2分,“相机拍摄”1分,“引起反思”,1分。意思对即可。]20.【理解分析】(5分)①潘伟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深入思考。他能发现自己拍的照片与《天工开物》的图片很相似,并开始认真思考及研究。②潘伟具有享受创作乐趣的心态。十年的创作历程虽然漫长,但亦因为“好玩”而不觉得辛苦。③潘伟具有锲而不舍的创作精神。因为他用了十年时间专注考察和拍摄。④潘伟具有细致严谨、追求完美的创作态度。他对于书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件事、每一个工具都认真考证,遇到不懂的就去查资料,请教专家。⑤潘伟具备相关方面的知识,在古文、摄影技术、科技知识等方面都有一定水平。

[5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其中观点概括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21.【文意探究】(6分)

①图文并茂,吸引读者;②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③唤起了人们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④促使人们反思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况。

[6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略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幸存者

梁小萍①这是一场残酷的战斗。②埃布尔躺在横七竖八的尸体堆里,他还有一丝微弱的喘息,也有知觉,但他动不了。他没有睁开眼睛,他在努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神经来感知环境。确认周围没有异常动静,他睁开了眼睛,天空灰蒙蒙的,看不出是什么时辰,空气中夹杂着浓烈的血腥和火药的味道。③埃布尔不知道战斗是什么时候结束的,他只记得他们部队坚守阵地三天三夜,一个团的兵力最后只剩下一个排。而且从对方部队的火力可以判断出对方的兵力也很薄弱了,对方的援军还没到来的黎明时分,是他们最后也是唯一的突围机会。就在突围时,一个炮弹在埃布尔身边不远处爆炸,他失去了知觉。④这会儿他醒了,先看看身边的尸体,没有看到自己熟悉的战友,他想也许战友都顺利突围了。他也没有看到对方部队的活人,也许对方还没来得及打扫战场,或者说已经打扫过战场了,而他漏了。埃布尔心里突然有点儿庆幸,在确定暂时安全后,他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他发现自己没有致命伤,只是伤到皮肉,也许是炮弹强大的爆破力震晕了他,突围时没人注意到他其实只是受伤晕了,并没有死。他坚信如果战友知道他还活着,一定不会抛弃他。⑤埃布尔挪动一下四肢,似乎还可以动,于是他准备挪到一个相对安全一点儿的地方。这时突然传来了说话声,他赶紧闭上眼睛一动不动,大脑仔细辨认着声音和方位,原来是对方部队的士兵在打扫战场。他顿时又是一阵绝望,双手下意识地在身边摸索,还好,还有一个手榴弹。他想就算死也要多拉几个垫背的。埃布尔没有选择,因为他是一位有信仰的军人,他从没想过当俘虏。⑥一个士兵晃悠悠地端着枪朝埃布尔这个方向走来,边走边用刺刀拨弄地上的尸体。埃布尔眯着眼睛,用眼角的余光观察:这是一个年轻的士兵,估计和自己差不多大。他不禁有点儿惋惜,两个年轻的生命即将消失。这一线惋惜只是一个闪念,在埃布尔的脑子里一晃而过,他的手还是逐渐握紧了手榴弹,小拇指慢慢伸进了手榴弹尾部的拉环。士兵走到埃布尔的身边,用刺刀拨拉着他的身体,刀尖划过他的面颊,突然停留在他的胸口,埃布尔睁开眼睛,紧握手榴弹的那只手微颤而坚定地举过身体。他双目怒瞪着士兵,士兵显然也被这一突发状况吓着了。他们彼此对视着,埃布尔的心脏感觉到刺刀刀尖的锋利,他的小拇指仍旧紧勾手榴弹的拉环。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个声音:“还有活的吗?”士兵看着埃布尔,略一停顿,面无表情地说:“没有。”远处的声音发出一声号令:“撤!”士兵回话时一直看着埃布尔,然后把刺刀缓缓从他的胸口拿开,转身走了。埃布尔的手紧紧握着手榴弹,小拇指绷紧了手榴弹的拉环,直到阵地上又是空无人声。⑦战争结束了。对方部队宣称,这场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全歼敌军一个团。这一个团说的就是埃布尔所在的部队。可是埃布尔还活着。当然这个消息也是埃布尔很久以后才听说的,不过没多久埃布尔就知道自己的战友在那场战斗中全部阵亡,他是唯一的幸存者。可是他却没有向组织说过他生还的这一段经历,一辈子也没说。⑧后来,埃布尔渐渐淡忘了这件事。再后来,埃布尔又常常想起这件事,而且越来越清晰。战争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能活着就是奇迹。埃布尔当时没有想到活。他是军人,一个刚强的军人,他只有一个选择,就是与敌人同归于尽。可是当他听到敌军打扫战场的士兵,面对活着的他却说没有人活着时,他犹豫了。⑨埃布尔不知道那个士兵会不会像他一样活到老,可以安逸地坐在家乡的老榕树下,喝着自己酿造的红葡萄酒,慢慢欣赏夕阳的落幕,但是他真心希望那个士兵还活着。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②段的环境描写有效补充了故事情节,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说明战斗的惨烈,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和现场感,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为下面故事的发展作铺垫。B.本文采用了全知视角,运用心理描写从侧面写出了主人公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存活的庆幸,临敌的绝望,赴死的决绝,和平后的祈祷。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幸存”的可贵。C.打扫战场的士兵发现了埃布尔,先是一怔,被怒目圆瞪的埃布尔吓到,接着看到埃布尔钩着手榴弹,意识到情势于他们双方都不利,因而选择了明哲保身。...D.面对生死抉择,埃布尔没有选择马上拉响手榴弹,他的犹豫给了自己一个生存机会,也给了对方一个生存机会,他们都是战争的“幸存者”。E.本文虽属于战争题材小说,但作家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而是另辟蹊径,把笔触固定在激战之后清理战场的截面,用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构思巧妙。8.试简要分析埃布尔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9.文章到第⑦自然段即可自然结尾,作家又补充了后两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参考答案:7.BC

8.①勇敢、刚强。他和战友们一直坚守阵地三天三夜,奋力突围;发现敌军清扫战场时想要与敌人同归于尽。②机警、临危不乱。他被炮弹震昏后醒来做的第一件事是观察环境,寻找逃生的机会;被清扫战场的敌人发现后,他没有慌乱,而是镇定地做出抉择。③有信仰、懂感恩。他在战场上从没想过做俘虏,被发现后也做好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战争结束后,晚年的埃布尔真心祝福敌军那个打扫战场的士兵,希望他也活着到老。

9.①从情节上来看,结尾点出了小说关键的环节——埃布尔在战后和平时期的所思所感,这是故事情节的合理延续,使得小说的结构更加完满、流畅。②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两个人物都是战争的幸存者。战后生活的宁静美好也是平凡人生的共同追求,这使得人物形象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个体,而是代表了经历过战争的一代人的心灵,具有典型性。③从主旨上来看,表现了对美好人性的追求与向往,更使读者意识到生命高于一切;体会到国家安宁、生活幸福的来之不易;使文章意蕴厚重,言近而旨远。④从艺术手法、语言上来说,这一情节设置将战争的残酷与战后的诗意放在一起对比映衬,具有抒情性和美感。(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言之成理即可)7.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B项,心理描写属于正面描写。C项,“意识到”不准确,根据原文,只是一种推测;“明哲保身”是指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多指怕连累自己而回避斗争的处世态度,对内容解释不恰切。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可以结合小说中的对人物的描写来考虑,如人物的语言描写、行为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作者的评价等。本题可以通过文中的埃布尔在战场上道德表现,概括其勇敢、刚强、机警、临危不乱、有信仰的形象。通过埃布尔在战后的真心祝福,表现其懂感恩的一面。点睛: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比如本题分析埃布尔的形象特点,主要从其在战场上的表现及战后的回忆与感恩来分析他这个形象特点。9.试题分析:分析小说最后两段补写的作用,可以从小说的三要素及小说的主旨等角度去考虑。如本题从情节上来看,结尾点出了小说关键的环节——埃布尔在战后和平时期的所思所感,这是故事情节的合理延续,使得小说的结构更加完满、流畅;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战后生活的宁静美好也是平凡人生的共同追求,这使得人物形象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个体,而是代表了经历过战争的一代人的心灵,具有典型性;从主旨上来看,表现了对美好人性的追求与向往,体会到国家安宁、生活幸福的来之不易,使文章意蕴厚重;从环境上来说,这一情节设置将战争的残酷与战后的诗意放在一起对比映衬,具有生活的美感。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加直集贤院。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召修起居注。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概闻,请郡①,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逾岁,概始代之。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②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不报。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擢枢密使、参知政事。数以老求去。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以太子少题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赐诏曰:“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概秉心各平,与人无怨怒。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比刘宽、娄师德。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宋史?赵概传》,有删节)注:①请郡: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②觖:因不满意而怨恨。③抗章:向皇上上奏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

虞:忧虑,忧患B.斩之以徇

徇:谋求C.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

典:主持,主管D.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

省阅:审视阅览5.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B.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C.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D.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洪州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并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后陶、奭二人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赵概借此趁机查办了陶、奭二人。B.苏舜钦等人因聚众饮酒被放逐贬谪,赵概认为如把这些参与群饮的名士贬谪不用,会让士大夫们因不满而心生怨恨,于国不利,最终苏舜钦等人没被上报朝廷。C.官员因年老辞官回家后,一般都是唯恐自己的一些说辞、议论等传到朝廷,但赵概即使退居在家,却依然能够忠耿尽职,用编书的方式提醒皇上注意纳谏。D.赵概秉性平各,与人无怨怒。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连一句对赵概冷淡的欧阳修最终也为之折服。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5分)(2)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5分)参考答案:4.B徇:巡行示众。5.A6.A“陶、奭二人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概括不正确,应是“赵概借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趁机查办了陶、奭二人”。7.⑴陛下当初还当面训示郭申锡不要表面顺从,现在要罢免他,(这样的话,陛下)拿什么向天下人解释呢?(“面从”1分,“黜”1分,“何以示天下”宾语前置句1分)⑵等欧阳修有了讼案(官司),只有赵概一个人向皇帝上奏章认为欧阳修无罪,说他是被仇人诬陷,不能让天下法律(因判罚不当而)被人报怨。(“狱”1分,“明”1分,“为”表被动1分,“可以”1分)【译文】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年少时勤奋学习能自力,器量见识宏远。中进士,任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在殿中奏事,(因才干突出)仁宗当面奖赐他金银锦帛。赵概从京城到洪州任职,洪州西南靠近章江,有河水泛滥的忧患,赵概筑河堤长二百丈,高五丈,用阻挡河水的冲击,章江水患得以解除。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行不法之事,前任郡守都不能制住他们。洪州的归顺士兵,都是以前的强盗。饶奭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的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士兵有怨言,(如果)不给更换好米,士兵将要生变。”赵概没有搭理。有从容州驻地逃回而违禁夜行的士卒,赵概杀了这些士兵示众,并趁机抓捕了陶、奭二人进行抵罪,(这样以)整个红州府都为之惊惧。升任直集贤院。(赵概)因举荐渑池县令张诰之失而被免职,很长时间后才被重新起用。朝廷召赵概编修起居注。欧阳修是后(被召编修起居注)的,朝廷想破格使用欧阳修,(但)难在不好超越次序(进行提拔)。赵概知道后,主动请求外放任郡官,被任命为章阁待制,欧阳修于是任知制诰。一年多,赵概才取代欧阳修。苏舜钦等人聚众宴饮被罢逐,赵概说:“参加宴饮的都是馆、阁的名士,(如果)全都把他们罢免,会让士大夫们因不满而生怨恨,这非国家之福。”(最终苏舜钦等人)没被上报朝廷。谏官郭申锡因议论有关事情违犯了皇上意旨,皇上要治罪于他,赵概说:“陛下当初还当面训示郭申锡不要表面顺从,现在要罢免他,(这样的话,陛下)拿什么向天下人解释呢?”皇上因此没有对郭申锡治罪。任职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任御史中丞。韩绛因奏议张茂实不应主持宿卫一职被罢职,赵概上任后,首先奏议这件事,张茂实最终没能任宿卫一职。赵概被提拔为枢密使、参知政事。几次借年老要求辞职。熙宁初年,赵概任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任吏部尚书,这以前,由左丞升任吏部尚书,从没有(先例)。(后赵概)以太子少师这一身份(或:职务)辞官回家,退居十五年,曾收集集古今谏争之事,编写《谏林》一百二十卷呈给皇上。神宗赐诏说:“因年老辞官回家的官员,一般都是以不让自己的说辞、议论等传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即使退处山林,也未曾一日忘君啊。我当把这本书放在座右(指拿起方便),不时地用审视阅览。”元丰六年去世,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康靖。赵概秉性和平,与人没有怨仇。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人们把他比作刘宽、娄师德。(赵概)因张诰被贬职六年,(但)他对张诰念念不忘,张诰死后,赵概对他的家人照顾非常周到。欧阳修对待赵概一向冷淡,(但)等欧阳修有了讼案,只有赵概一个人向皇帝上奏章认为他无罪,说欧阳修是被仇人诬陷,不能让天下法律(因判罚不当而)被人报怨。欧阳修由此才得以解困,才开始叹服赵概是一个长者。5.文言文阅读(18分)ks5u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6分)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B、怒而飞

怒:生气。C、则芥为之舟

芥:小草。D、而控于地而已矣

控:投,落下。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B、①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C、①之二虫又何知

②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D、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云无心以出岫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鹏鸟要在海运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然后乘六月的风才能南飞。B、文章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与之作对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C、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而芥草靠杯水就能负载,这是作者用来说明“小大之辩”的。D、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了逍遥,它们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参考答案:5、B(怒,奋起)6、C,什么(A这;是B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句中语气词,表停顿D凭借;表修饰)7、C(舟与水的例子用来说明事物都“有所待”的)

略6.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朱山浙江归安人。乾隆十六年进士。二十年,知彰化县,下车谒庙①毕,视狱,问狱吏曰:“彼系囚者得无巨盗乎?”对曰:“小窃尔。”曰:“小窃何足系?”悉召于庭而纵之,各予十金,使治生。曰:“吾与汝约,再犯无赦。”亡何获一贼,讯之,则前所纵也。山语役曰:“初法必行,当杖毙之。”亡何复毙一贼,邑人惊骇,相戒曰:“是真健吏,毋犯法。”亡何又获贼,方喝杖,见其面有泪痕,山曰:“犯法者死,何哭为?”对曰:“小人自知必死,适与母诀,故悲尔。”侦之,果有一妪之抱席哭者,将裹尸去。山曰:“渠有孝心,尚可改。”再予十金,且严饬曰:“汝持贩他方,求衣食,毋居此,为我捕捉也。”其人叩头去。山为政谨慎,听讼时,但集两造于庭而判之,案无积牍。彰署固有私款,岁入数千金,山不受。言曰:“正供而外,则属横征,为民牧者岂可使民贫困乎?”巡视道台德文视彰,故事供帐甚奢,山不可,但馈米十石、羊四羫,文衔之。俄而檄下,命册丈田。山力争曰:“彰地初辟,半斥卤,与他邑异。前时清丈,曾留余地,以舒贫苦。今若再丈,将大病民,山不忍为也。”而文催愈急,邑人士谋赂万金以免,山不可。曰:“吾在此,断不使诸公贿上游也。”遽令夺镪橐归。文闻之,大怒,劾山私收采买。报罢,山被逮,邑人数万争揭竿逐委员,势汹汹。山挥手止,语且泣曰:“诸百姓苟以我故而抗王章,是杀我,非爱我也。”百姓曰:“若然,则我等护公往鞫,有不测愿同死。”甫登舟,而担馈糗粮者投舱几满。系省月余,福建将军谂其冤,请赦。召见,复原官,再迁滦州知州。将之任,途赴里门,见非故庐,不敢入。已而妻子出迎,曰:“嘻!此君前年罢官时,彰化士民送我家居此者也。”出券视之,购价万金。(庙:妈祖庙。出自《台湾通史》)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法必行,当杖毙之

杖:用木杖B.故事供帐甚奢

故事:旧例C.今若再丈,将大病民

病:使…生病D.但馈米十石、羊四羫,文衔之

衔:不满,怀恨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而文催愈急

诸百姓苟以我故而抗王章B.将之任

出券视之C.若然,则我等护公往鞫,

今若再丈,将大病民D.毋居此,为我捕捉也

为民牧者岂可使民贫困乎?11.下列句子全部体现朱山执政为民,廉洁正直的一组是(

)①但集两造于庭而判之,案无积牍②彰署固有私款,岁入数千金,山不受③正供而外,则属横征④山不可,但馈米十石、羊四羫⑤俄而檄下,命册丈田⑥邑人士谋赂万金以免,山不可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山任彰化县知县时,用杖打死小偷,县里人惊惧,互相告诫:朱山是一位真正雷厉风行的官员。B.朱山治政谨慎,只要积下两个案件就到庭审理,因此案件没有积压。彰化县府有私款,每年收入几千金,朱山不接受。C.朱山在做滦州知州时很得民心,因巡道德文陷害而遭到逮捕时,当地百姓纷纷誓死相护,为其伸冤,终使官复原职。D.朱山不同意朝廷下达的造册丈量田地的文告,是因为曾经留有多余的土地,如果再造册丈量,百姓就要多缴赋税,这将大大伤害百姓。13.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1)侦之,果有一妪之抱席哭者,将裹尸去。山曰:“渠有孝心,尚可改。”(4分)(2)诸百姓苟以我故而抗王章,是杀我,非爱我也。(3分)(3)二十年,知彰化县,下车谒庙毕,视狱。(3分)参考答案:9.C(病:使…受伤害)10.C(都是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如果。A均为连词,前为转折关系,后为承接关系;B动词,到;代词,它。D介词,被;动词,作为)11.C(①体现治政谨慎勤奋⑤为德文所行)12.C(“滦州知州”和“誓死相护,为其伸冤,终使官复原职”错误)13.(1)调查这件事,

果真有一个抱着席子哭泣的老妇,准备裹尸离去。朱山说:

“他有孝心,还可以改正。(①“渠”1分,定语后置1分,整句通顺2分)(2)大家如果因为我的缘故抵抗朝廷的法令规章,这是杀我,不是爱惜我。”(“苟”1分,“以”1分,整句通顺1分)(3)乾隆二十年,任彰化县知县,刚到任祭拜妈祖庙完毕后,视察监狱。(“知”1分,“下车”1分,整句通顺1分。)参考译文:朱山,浙江归安县人。乾隆十六年进士。乾隆二十年,任彰化县知县,刚到任祭拜妈祖庙完毕后,视察监狱,问狱吏说:“那些被关押的莫不都是大盗吧?”狱吏回答说:“只是一些小偷罢了。”朱山说:“小偷怎值得关押?”把他们全部召到县庭并放了他们,同时各给他们十两银子,让他们各自谋生。并且说:“我同你们立下章法,再次犯法不赦免。”不久抓捕一贼,审问他,是先前释放中的一位。朱山对役使说:“当初立法一定要执行,判为用杖打死。”不久又打死一贼,于是县里人惊惧,互相告诫说:“这是一位真正的雷厉风行的官员,我们不要犯法。”不久又抓获一贼,正喝令杖打,只见他脸上有泪痕,朱山说:“犯法当死,为什么哭呢?”这贼回答说:“小人知道自己一定会死,刚与母亲诀别,所以悲伤。”调查这件事,

果真有一个抱着席子哭泣的老妇,准备裹尸离去。朱山说:“你有孝心,还可以改正。”再给他十金,并且严厉告诫他说:“你到其他地方去做买卖,求得生活,不要住在这里,被我抓住。”这个人扣头离开。朱山治政谨慎,审案时,只要积下两个案件就到庭审理,(因此)案件没有积压。彰化县府有私款,每年收入几千金,朱山不接受。说:“正常供应之外,就属于横暴征收了,作为百姓的治理者怎可以让百姓贫困呢?”巡视道台德文巡视彰化,按旧例所送礼品十分奢侈,朱山不准许,只送十担米,四只熟羊,德文对他不满。不久朝廷文告下达,命令造册丈量田地。朱山尽力相争说:“彰化刚刚得以开发,一半是盐碱地,同其他县不同。先前清理丈量,曾经留有多余的土地,来缓解百姓的困苦。现在如果再丈量,必将大大伤害百姓,我不忍这样做。”但德文催促非常紧急,县里人士相谋贿赂他万两银子来免除土地丈量,朱山认为不合适,说:“我在此,断然不让诸位贿赂上司。”急令夺回银袋。德文听说,十分气愤,向朝廷弹劾朱山私自征收赋税。上报完毕,朱山被逮捕,县里几万人纷纷拿起竹竿驱逐朝廷委派的官员,气势强盛。朱山挥手制止,哭着说:“大家如果因为我的缘故抵抗朝廷的法令规章,这是杀我,不是爱惜我。”百姓说:“如果这样,那么我们护送您去受审,如有意外希望能与您一同去死。”刚登上船,挑着所送的粮食的人几乎挤满了船舱。朱山被关押在省部一个多月,福建将军熟知他的冤情,请求朝廷赦免朱山。朱山得以召见,官复原职,又被升为滦州知州。朱山将去赴任,中途经过家门,见不是原来的房子,不敢进去。不一会儿他妻子出门迎接他,说:“呀!这是你前年被罢官时,彰化县百姓人士送给我们居住在这里的。”拿出购券查看,购买房子花费了一万两银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联合国新任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担任葡萄牙总理,他外交能力突出,四国语言信手拈来,各外媒对他的语言才能赞不绝口。

②作为与南海争议无关的域外国家,日本逢人说项,渲染紧张气氛,口口声声说要改善日中关系,却又四处渲染“中国威胁”,堪称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奇葩”。

③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④游国恩先生不问家事,自己躲进书房,钻入文学研究的世界,长吟短叹,目不窥园,不断地有新作发表,业内人士读了,赞叹不已。

⑤针对媒体热炒的“比飞机还要快的超级高铁”新闻,同济大学教授周顺华认为铁路运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