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新闻报道问题研究(论文)》_第1页
《房地产新闻报道问题研究(论文)》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房地产新闻报道中的误区思考摘要:从上世纪90年代迅猛发展起来的房地产业,对促进城市建设、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起了重要作用,如今己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新闻也成为经济新闻中的热门领域,关注度高、牵涉面广、社会影响大。但随着新闻竞争的白热化,如今房地产新闻报道出现了平民视角的缺失、异地监督活跃,本地媒体失语等状况,值得反思与警惕关键词:房地产;新闻报道;误区与责任一、我国房地产新闻报道中的误区(一)民生视角缺失在我国目前的房地产报道中,民生视角一直是媒体容易忽视的问题。虽然在“三贴近”原则的倡导下,纸媒从业者通常关注民生,但是在我国现有的房地产新闻报道文本中,真正涉及民生、反映民生、为民发声的报道少之又少,尤其是有着党政机关背景的纸媒,房地产报道中的官本位思想依旧占有一席之地,面对房地产事件也大多从政府等官方立场行文,以俯视的视角考量房地产业与社会经济的宏观发展。其报道议题大多局限在发布房地产领域的相关政策和对房地产及其相关领域的成就宣传,诸如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正面阐释,而对真正贴近百姓生活,关系民生的住房问题涉及甚少。具体来看在我国各类房地产纸媒的房地产报道中,消息来源为房地产商、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的文章,大多为成就宣传型,对民生现状置之不理。对于涉及廉租房、限价房等民生优惠政策的房地产新闻,媒体报道过程中通常也着重十肯定调控措施,褒扬保障性住房制度,内容大多充盈着官方观点和从业者言论,对民生的关注依旧是徒有其表。(二)资本媒体合谋,垄断话语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房地产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中国特有的人情社会传统依旧渗透在房地产领域的方方面面。房地产商同时扮演着广告主的角色,利用巨额利润与营销、传媒各方相互结识并形成错综复杂的人情网络,在用媒体进行房地产宣传的同时,也难免为了牟利与媒体从业者合谋,只进行正面报道,甚至过度宣传,对于自身不利的负面消息被压下不能公开,以人情关系笼络具有舆论导向作用的新闻媒体,趋利避害,伤害了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这种情况早已为业界和学界察觉,但难以彻底根除。在利益的诱使下,部分“专家”“官员”通过或明或暗的方式发表符合房地产商利益需求的言论,我国房地产界始终无法形成真正自由、开放的话语场,资本披上了话语霸权的外衣,对房地产相关言论进行垄断。(三)异地监督活跃,本地媒体失语异地监督在舆论导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有弊端。从长远角度看,在逐渐走向复杂化和信息化的今天,专门监督异地新闻的现象加剧了公民政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弱化,在强大的对抗力量下,媒体的失声使得大众更为脆弱,人们需要通过大众媒介参与舆论,进行更广泛的社会交流。但是在媒介靠拢权力集团的情况下,大众话语被完全淹没,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对异地监督更为执着的媒体中,也存在回避当地矛后的状况,以报道异地丑闻来弱化民众对本地问题的关注,看似对其地地区的地方保护是一种冲击,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当地地方保护主义的妥协,新闻报道“灯下黑”的问题愈加严重。另一方面,我国房地产报道中的异地监督现象也会对媒体资源造成浪费,原本应当由本地媒体进行报道的消息,需要外地新闻从业者花费更多时间、精力、经济成本来了解民情。异地媒体势必没有当地媒体对地域特征、风土人情、事件始末的掌握更为详细,这一方面为异地媒体的报道增加难度,另一方面也有损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新闻资源的浪费也是异地监督的直接代价。我国房地产新闻报道的优化策略(一)平衡经济功能与社会责任,维护媒体公信力新闻媒体是社会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具有公共服务的特性,但在现阶段的“事业单位性质”与“企业化经营”特质下,媒体除了社会正义“守望者”的身份,还要以企业主体的身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追寻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在我国房地产报道中,为了平衡媒体的经济功能与社会责任,首先需要真正具备民生视角,深入社会底层,全面系统地把握民生现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议题进行多角度的阐释。目前房地产问题引发的诸多民生讨论已然成为社会热点,在民间讨论热情十分高涨,诸如一线城市房价暴涨、房地产中介推高房价、“楼脆脆”、“楼倒倒”等贴近百姓生活的问题,新闻媒体不能继续回避问题避重就轻,儿是应该勇于揭露,直面社会阴暗面,在切实收集资料、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剖析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真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二)提升从业者职业素养,做专家型记者我国房地产新闻报道的采写,不仅要有房地产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要对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熟悉把握,理清楼盘信息,积累与房地产业相关的人脉,只有做足这些基本功课,才能掌握房地产新闻的一手素材,为了做出生动细致的房地产报道,跑盘也是房地产记者的日常工作,深入一线以便对房产和楼盘现状熟记十心。房地产市场的千变万化不分昼夜,许多涉及房地产界的宏观调控政策颁布于晚上,并且不会提前告知媒体,只在相关网站上无声发布,这也考验着房地产新闻记者的日常功夫,在新闻报道实践中时刻注意调控政策的一举一动,能在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分和专家学者进行政策阐释。另外值得房地产纸媒注意的是,新兴媒体的方兴未艾为房地产报道增添了新的渠道,也增加了传统纸媒报道的压力,如何将压力与挑战变成新机遇,是众多纸媒转型过程中值得考量的问题。专业的房地产记者不仅要游走于新闻一线,还要广泛利用微博、微信、门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在房地产报道实践中勇于创新,坚持专业化生存。(三)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实现大众话语发声为了真正实现大众的话语权力,需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即包括接受、分析、解读媒体信息时受众的相关知识、阅读技巧与分析理解能力。加强纸媒受众的媒介素养对房地产报道的转型与优化联系紧密,在房地产报道对受众产生引导的同时,受众对房地产媒介的认知方式也会影响大众媒体的转型。特别是对于房地产报道而言,读者对房地产业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十分必要,近年来房地产泡沫、炒房团等热门话题热度不减,房地产报道中也反复出现,受众对于此类热议话题的解读方式,直接决定着民心向背,民众对房地产未来走势的认知更是直接体现在购房的经济行为中。如果广大人民群众以较高的媒介素养识破了房地产软文的真实目的,久而久之,夸大宣传的房地产软文失去活力也会逐渐减少,受众的媒介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房地产报道的走向。结语自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房地产不仅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息息相关,也逐渐成为民生话题的聚焦点。传统媒体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中不断摸索,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谋求更高更快的发展,势必要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中平衡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这两个时而矛盾的支点。面对房地产商这一广告大户,部分纸媒在商业利润的诱惑下卑躬屈膝,放弃了社会公器的使命,在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中选择了前者,在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中放弃了后者,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作为社会信息流通的主要媒介,大众传媒必然面临众多利益主体的博弈与妥协,这些权利主体可能包括行政势力、商业集团以及处于弱势的消费者群体,而媒体本身也在企业化经营的现状中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但无论面临怎样严酷的利益冲突,新闻媒体的原则与信念不能抛弃,客观、真实、公正的新闻理想不应褪色,变革中的社会需要媒体肩负起社会良知的重任。参考文献:[1]崔佳.报纸媒体房地产报道的框架分析—以《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南方周末》为例[D].暨南大学,2017[2]李拨,《中国房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