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蝙蝠面临的威胁与保护建议,动物学论文_第1页
我国蝙蝠面临的威胁与保护建议,动物学论文_第2页
我国蝙蝠面临的威胁与保护建议,动物学论文_第3页
我国蝙蝠面临的威胁与保护建议,动物学论文_第4页
我国蝙蝠面临的威胁与保护建议,动物学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国家蝙蝠面临的威胁与保护建议,动物学论文摘要:自2022年末,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使蝙蝠(翼手目动物)倍受关注,甚至人们谈蝠色变。蝙蝠在生态和分类上多样性极高,占哺乳动物种类的20%左右。蝙蝠不仅在害虫控制、种子传播、植物授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和经济价值,也在健康长寿、生物仿生和语言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中国是全世界蝙蝠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经知道的种类超过了140种。近几十年来,中国学者在蝙蝠分类学、生态学、行为学、进化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病毒病源学等研究领域获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牵涉蝙蝠的生态系统服务和资源保卫的相关研究比拟少。由于生境退化、过度捕杀、栖息地毁坏、城市化、杀虫剂使用、气候变化等原因,中国蝙蝠遭到极大的威胁,约51%的物种位于近危等级之上。为了有效地保卫中国蝙蝠物种的多样性,建议加强基础研究,建立中国蝙蝠多样性监测网络,加强蝙蝠栖息地保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蝙蝠公众教育,以促进中国蝙蝠生物学研究和保卫。本文关键词语:蝙蝠;研究进展;濒危等级;保卫;Abstract:Sincetheendof2022,theglobalpandemicofCOVID-19hasattractedmuchattentiononbats(Chiroptera),andevenpeoplearefrequentlyfrowneduponwhentalkingaboutbats.Batsareextremelyperseinecologyandtaxonomy,accountingfor~20%ofmammalianpersityworldwide.Batsplayanimportantroleinpestcontrol,seedtransmission,plantpollination,offeringagreateconomicbenefittohumansociety.Moreover,batsbearimportantscientificresearchvalueinhealthandlongevity,biomimetic,languageevolution,andmore.Therearemorethan140speciesofbatsinChina,rankingChinaoneofthetopcountriesintermsofbatspeciespersityoftheworld.Inrecentdecades,Chineseresearchershavemadegreatprogressesinpersefieldssuchasbattaxonomy,ecology,ethology,evolutionarybiology,neurobiology,andviralpathogens.However,researchesfocusingonecosystemservicesandconservationofbatswereveryscarce.Duetologgingandplantsharvesting,over-hunting,habitatdestruction,urbanization,agriculturalactivities,climatechange,andsoforth,batsinChinaarelargelythreatened:51%ofbatspecieshavebeenlistedasNearThreatenedorabove(CriticallyEndangered,Endangered,Vulnerable).WearguethatsuccessfulbatconservationinChinamustfirststrengthenbasicresearch,particularlyinassessingthepopulationstatusandtrendsofbatspeciesandestablishingamonitoringnetworkforbatpersity.Additionally,acombinationofconservationefforts,includingtheprotectionofbathabitats,constructionofartificialbathabitats,improvementofrelevantlawsandregulations,andenhancementofpubliceducationonbats,arevitaltoensuringsustainablebatpopulationsinChina.Keyword:Bats;Researchprogress;Endangeredcategories;Conservation;人类活动引发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危机(Pimmetal.,2020)。全球脊椎动物的20%已经被世界自然保卫联盟(IUCN)定级为近危物种(Hoffmannetal.,2018;IUCN,2020),华而不实哺乳动物也不例外(Hoffmannetal.,2018)。蝙蝠是最广泛分布的陆生哺乳动物,大约1400种,占哺乳动物的20%以上,是进化上最为成功的类群之一(WilsonandMittermeier,2022)。其在害虫控制、种子传播、植物授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和经济价值(Kunzetal.,2018)。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象征福气、长寿、吉祥、幸福(草林娣,2007)。然而,非典和新冠肺炎等传染病致使公众产生的恐慌,以及人们对蝙蝠缺乏系统的了解,可能导致人们对蝙蝠产生误解,进而使其遭受更大威胁,例如驱逐和捕杀(Zhao,2020)。同时,蝙蝠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其物种多样性更容易遭到威胁,全球和中国分别约22%和51%的蝙蝠物种位于近危等级之上(VoigtandKingston,2021;蒋志刚等,2021)。Feij等(2022)统计了中国20002021年间发表的594篇与蝙蝠相关的文章,发现保卫相关的研究仅占1.6%,表示清楚中国蝙蝠多样性保卫研究和实践没有遭到重视。基于这样的事实,我们有义务和责任让人们全面了解中国蝙蝠生物学研究进展、受威胁状况及保卫对策,进而理性地对待蝙蝠,促进中国蝙蝠物种多样性保卫。本文概述了中国蝙蝠生物学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国蝙蝠的受胁状况,并提出相应的物种多样性保卫对策,旨在激发研究者对蝙蝠这一神秘类群的兴趣,进而加强蝙蝠的研究和保卫。1、蝙蝠的生态学价值1.1、蝙蝠的生态和经济价值蝙蝠在害虫控制、种子传播、植物授粉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蝙蝠食性多样,但70%的蝙蝠专性或兼性以昆虫为食(Kunzetal.,2018)。据估计,圈养的蝙蝠天天消耗的昆虫约占其体重的25%(Brisbin,1966);但在野外条件和哺乳期等高能耗时期,这个数字达70%(Kunzetal.,1995),有时甚至超过100%(KunzandStern,1995)。蝙蝠经常在农田捕食多种潜在的农业害虫(Park,2021;Heimetal.,2021)。研究表示清楚,墨西哥游离尾蝠(Tadaridabrasiliensis)会伺机捕食多种农业害虫(Maraisetal.,1980;Mccrackenetal.,2008,2021)。Cleveland等(2006)证实墨西哥游离尾蝠每年在德克萨斯州中南部通过捕食害虫而避免棉花受损以及避免使用杀虫剂的价值为741000美元,占棉花总产值的15%。仅在北美地区,蝙蝠通过减少作物损害和避免使用杀虫剂而产生的价值每年约为229亿美元(Boylesetal.,2018)。在泰国,蝙蝠每年在稻田中通过捕食害虫可防止稻米损失近2900t,其经济价值超过120万美元,意味着每年能为近26200人提供口粮(Wangeretal.,2020)。保守估计在全球范围内,仅在玉米种植中,食虫蝙蝠通过对害虫的抑制产生的价值超过10亿美元,而蝙蝠可通过间接抑制与虫害相关的真菌和玉米上的有毒化合物而进一步造福人类(MaineandBoyles,2021)。很多农业害虫的幼虫对作物造成损害,蝙蝠捕食其成虫,进而阻止了成虫产卵,进而减少幼虫的数量,最终减少幼虫对作物的损害。因而,蝙蝠对害虫的捕食可能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级联效应(KarpandDaily,2020)。当代分子技术的发展,例如DNA宏条形码(DNAmetabarcoding)和环境DNA分析(environmentalDNAanalyses,eDNA)等技术,使人们对蝙蝠捕食害虫的农业服务有了新的认识。Aizpurua等(2021)通过eDNA技术对欧洲普通长翼蝠(Miniopterusschreibersii)的食性进行了分析,发现普通长翼蝠能捕食超过200种节肢动物,华而不实包括44种牵涉欧洲大陆很多作物的农业害虫。普通长翼蝠可以根据当地农田中可利用食物资源调整食性,重塑其食性生态位(Aizpuruaetal.,2021)。因而,以往蝙蝠对农业害虫的抑制作用被严重低估。蝙蝠还能够授粉和传播植物种子,提供关键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Bumrungsrietal.,2008,2018)。研究表示清楚,固然大蜜蜂(Apisdorsata)是榴莲最频繁的访花动物,但果蝠,尤其是大长舌果蝠(Eonycterisspelaea)是榴莲的主要传粉者(Bumrungsrietal.,2018)。在热带地区,狐蝠是高效的传粉者和种子传播者,约23%的植物依靠其传播种子(Fujitaetal.,1991;Robertsetal.,2020)。在非洲,大约34%经济木材的种子需要依靠狐蝠进行扩散(MuscarellaandFleming,2007)。在岛屿,进化的偶尔性和人为导致的其他种子传播者的灭绝,致使狐蝠成为授粉或传播种子的唯一媒介,进而成为岛屿上维持植物生存的关键种(McconkeyandDrake,2021)。因而,岛屿上狐蝠的灭绝可能会引发连锁灭绝反响(Piersonetal.,1996),进而导致不可挽回的生态和经济后果。1.2、蝙蝠的科研价值蝙蝠因其免疫功能强大、患癌概率极低和超长的寿命成为人类医学绝佳的研究对象(Foleyetal.,2021;Seluanovetal.,2021)。首先,蝙蝠是携带人类烈性病毒的近缘种类,例如新冠病毒(SARS-CoV-2)、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SARS-CoV)、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等。令人惊奇的是,与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不同,携带致命病毒的蝙蝠却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异常感觉和状态(Banerjeeetal.,2020)。研究表示清楚,蝙蝠天然免疫中的一些组分相较于其他哺乳动物更为活泼踊跃,使其免疫系统始终处于警觉状态,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Xieetal.,2021)。另一方面,蝙蝠体内很多与过度免疫和炎症反响相关的分子却在表示出和功能上遭到抑制,避免组织器官在抗病毒期间遭到损伤(Ahnetal.,2022)。因而,对蝙蝠免疫机制的研究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与控制,探究对抗病毒的新手段,进而开发出新的治疗方式。其次,一项对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蝙蝠的病理学研究表示清楚,蝙蝠患癌概率极低(Seluanovetal.,2021)。一个编码转运体的基因ABCB1会在蝙蝠体内高表示出,显着抑制蝙蝠细胞的DNA损伤,进而降低蝙蝠的肿瘤发生率(Kohetal.,2022)。因而,深切进入研究蝙蝠的抗癌机理,有助于加深和扩展人们对致癌机理认识,进而研发抑制或治愈癌症的药物和工具。最后,固然蝙蝠体型较小,但寿命极长,有些蝙蝠的寿命可达40年之久,约为类似体型哺乳动物寿命的8倍(Lagunas-Rangel,2020)。假如能像蝙蝠一样长寿,按体积换算,人类可活240年。研究发现,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长寿蝙蝠的端粒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缩短,并且与DNA修复相关的基因和抑癌基因在长寿蝙蝠中经历了强烈的适应性选择(Foleyetal.,2021)。因而,加强蝙蝠长寿机制的研究,能为人类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提供新的理论基础。蝙蝠独特的回声定位能力和高超的飞行技巧成为生物仿生良好的研究对象(张树义,2018)。研究表示清楚,蝙蝠回声定位已在自然选择压力下不断完善并使用了约6500万年(Teelingetal.,2005)。因而,蝙蝠的回声定位具有智能的认知能力、超强的抗干扰本领、快速而精准的适应性调控(Jakobsenetal.,2021),能为解决当代雷达面临的难题提供新的视角和手段。除此之外,蝙蝠是唯一真正会飞的哺乳动物,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乖巧与机动性。其飞行堪称是世界上最离奇、最完美的运动,鸟类和昆虫都无法与之媲美(Hedenstrometal.,2007)。因而,深切进入研究蝙蝠的飞行技巧,并且应用到当代飞行器上,有助于实现智能飞行和安全飞行。蝙蝠是少数具备发声学习能力的哺乳动物之一。与多数哺乳动物不同,回声定位蝙蝠具有极高的发声活泼踊跃性(每秒发声数量从几个到上百个不等),为研究发声控制的脑机制提供了便利的行为形式。蝙蝠在研究声音通讯和导航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于蝙蝠发声控制和学习的研究使其成为动物声音通讯研究的主要形式物种之一,也成为破解人类语言脑机制的希望(Luoetal.,2021)。除此之外,有些蝙蝠能够迁徙,每晚需要飞到数十公里外捕食,它们怎样实现如此大尺度的空间导航?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人和动物大脑方位感悟和空间导航的机密。2、中国蝙蝠物种多样性及分类学2.1、新种与新纪录发表查询到有关我们国家蝙蝠区系分类与分布研究相关论文210篇,华而不实2000年以来共发表175篇,占83.3%,年均8.75篇,约为之前20年年均篇数的5倍多(表1)。4种类型的论文数量都迅猛增长,尤其是发表新种论文到达13篇(合计新种17种),新纪录(包括中国新纪录、省级新纪录等)报道多达116篇,占同期论文总数的55.2%。表1我们国家(大陆)蝙蝠区系分类与分布期刊论文的分布情况从18世纪中期开场至新中国成立,我们国家的蝙蝠研究主要由外国人开展。自我们国家台湾学者Kuo等(2006)发表金芒管鼻蝠(Harpiolaisodon)新种之后,蝙蝠研究学者不断探寻求索,至2022年底,先后发表了中国境内的蝙蝠新种共计17个,管鼻蝠属新种多达10个(表2)。但部分种类有效性存在一定争议,如有学者以为华南菊头蝠(Rhinolophushuananus)(Wuetal.,2008)应该是清迈菊头蝠(Rhinolophussiamensis)(Zhangetal.,2018;Zhangetal.,2021);榕江管鼻蝠(Murinarongjiangensis)(Chenetal.,2021)似乎与水甫管鼻蝠(Murinashuipuensis)(EgerandLim,2018)外部形态相近,亲缘关系极近;倭扁颅蝠(Tylonycterispygmaeus)(Fengetal.,2008)和北京宽耳蝠(Barbastellabeijingensis)(Zhangetal.,2007)等新种有效性也有待进一步确认。从中国蝙蝠新纪录方面看,除2000年之前发表的大狐蝠(Pteropusgiganteus)(王宗禕和汪松,1962)、缺齿鼠耳蝠(Myotisannectans)(罗一宁,1987)、泰国狐蝠(Pteropuslylei)(何晓瑞和杨白仑,1991)3个种之外,进入21世纪后陆续发现了高鞍菊头蝠(Rhinolophusparadoxolophus)(赵辉华等,2002)、小巨足鼠耳蝠(Myotishasseltii)(张礼标等,2004)、马氏菊头蝠(Rhinolophusmarshalli)(吴毅等,2004a)、小褐菊头蝠(Rhinolophusstheno)(张劲硕等,2005)、泰国无尾果蝠(Megaeropsniphanae)和无尾果蝠(Megaeropsecaudatus)(冯庆等,2006)、安氏长舌果蝠(Macroglossussobrinus)(冯庆等,2007)、大趾鼠耳蝠(Myotismacrodactylus)(江廷磊等,2008)、灰小蹄蝠(Hipposideroscineraceus)(谭敏等,2018)、艾氏管鼻蝠(Murinaeleryi)(刘志霄等,2020)、马来假吸血蝠(Megadermaspasma)(张礼标等,2018)、哈氏管鼻蝠(Murinaharrisoni)(吴毅等,2021)、泰坦尼亚彩蝠(Kerivoulatitania)(Wuetal.,2020)、印支鼠耳蝠(Myotisindochineses)(Wangetal.,2021)、环颈伏翼(Thainycterisaureocollaris)(Guoetal.,2021)等中国蝙蝠新纪录15种。省级蝙蝠新纪录发现较多,共发表论文101篇(占同期论文的48.1%)。表22006年以来中国境内发表的翼手目新种2.2、分类学问题讨论由于蝙蝠飞行和夜行生活的特殊性,国内外对其分类学研究均相对滞后。随着调查强度的加强与捕捉方式方法的更新(如竖琴网的使用),尤其是分子系统学证据、回声定位超声波、染色体与多元统计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使传统形态学研究方式方法不易区分的物种有了被区别和鉴别的可能。吴毅等(2004b)根据核型,将我们国家分布的鲁氏菊头蝠中华亚种(Rhinolophusrouxisinicus)提升为种,即中华菊头蝠(Rhinolophussinicus);Li等(2006)从分子角度、Wu等(2020)从数值分类角度对东亚分布的小菊头蝠(Rhinolophuspusillus,中国大陆)、单角菊头蝠(Rhinolophusmonoceros,中国台湾)、角菊头蝠(Rhinolophuscornutus,日本本岛)及角菊头蝠琉球亚种(Rhinolophusc.pumilus,日本冲绳)进行了比拟,前者将它们视为不同的地理亚种,而后者以为形态有一定差异,仍应独立为不同种;Sun等(2008)在江西发现了菊头蝠的一个隐蔽种,该结果也与Wu等(2018)在广东英德(形式产地)发现的华南菊头蝠(Rhinolophushuananus)新种相吻合;Huang等(2020)从分子、染色体和超声波等对华南分布的扁颅蝠(Tylonycterispachypus)进行了比拟,建议将该种的华南亚种(Tylonycterisp.fulvidus)提升为种,定名为华南扁颅蝠(Tylonycterisfulvida),已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WilsonandMittermeier,2022);飞红等(2021)对原广泛分布于中国的绯鼠耳蝠(Myotisformosus)进行了学名厘定,确定耳廓端部和拇指为红褐色者应为渡濑氏鼠耳蝠(Myotisrufoniger),而无上述特征,且全身为纯浅黄色者为金黄鼠耳蝠(Myotisformosus)(主要分布在台湾及江西);Yu等(2021)对原以为中国广泛分布的哈氏彩蝠(Kerivoulahardwickii)及泰坦利亚彩蝠(Kerivoulatitania)进行了比拟,确定应该订正为华南彩蝠(Kerivoulafurva)。我们国家先后出版寿振黄(1958,1962)、夏武平(1964)、钱燕文等(1965)编写的兽类学专着及部分地方兽类志(或动物志)。21世纪以来,主要兽类专着有(中国哺乳动物物种和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大全〕(王应祥,2003)、(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和地理分布〕(蒋志刚,2005)、(中国哺乳动物彩色图鉴〕(潘清华等,2007)、(中国兽类野外手册〕(Smith和解焱,2018)和(中国兽类图鉴〕(刘少英和吴毅,2022)等。在这些专着及地方兽类志中,研究者系统地澄清了中国蝙蝠分类学的很多问题。3、蝙蝠生物学研究进展3.1、蝙蝠种群生态学蝙蝠在中国超过140种,占全球蝙蝠物种约10%,物种多样性极高。蒋志刚等(2021)根据IUCN的标准,对中国134个蝙蝠物种划分濒危等级。结果表示清楚,3种蝙蝠濒危(Endangered,EN,2.24%)、15种蝙蝠易危(Vulnerable,VU,11.20%)、51种蝙蝠近危(NearThreatened,NT,38.06%)、42种蝙蝠无危(LeastConcern,LC,31.34%)、23种蝙蝠数据缺乏(DataDeficient,DD,17.16%)。尽管琉球狐蝠(Pteropusdasyma-llus)、安氏长舌果蝠(Macroglossussobrinus)和彩蝠(Kerivoulapicta)被列为濒危物种(蒋志刚等,2021),但并没有针对性的物种恢复计划和措施。数据显示中国51%的蝙蝠物种位于近危及其之上等级,而全球仅22%的蝙蝠物种位于近危及其之上等级(VoigtandKingston,2021)。这表示清楚中国的蝙蝠遭到更大程度的威胁,且中国缺乏蝙蝠物种多样性保卫的研究和实践。然而,迄今为止,尚没有任何一种蝙蝠物种列入最新的中国国家重点保卫野生动物名录。种群数量的动态监测,是物种多样性保卫计划制定和施行的前提。根据我们近20年的野外调查,中国的蝙蝠种群数量与2000年相比可能下降超过50%(Zhao,2020)。然而,在中国,长期的蝙蝠物种多样性和种群数量监测的研究相对较少,仅牵涉少数地区和物种。例如广州地区扁颅蝠(Tylonycterispachypus)的种群数量与相对湿度显着负相关(吴毅等,2004),而东北地区的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ferrumequinum)秋季飞行活动与温、湿度显着正相关(Jiangetal.,2021);扁颅蝠和褐扁颅蝠(Tylonycterisrobustula)集群大小分别为1~24只和1~13只(张礼标等,2004);人为干扰显着影响大卫鼠耳蝠(Myotisdavidii)和大蹄蝠的集群数量(Luoetal.,2020;由玉岩,2020)等。除此之外,河南省常见的蝙蝠物种(刘伟等,2018),尤其是马铁菊头蝠(Niuetal.,2007),以及东北地区蝙蝠物种多样性及相对数量已经基本调查清楚(BatEcology,EvolutionandConservationLab,2022)。中国蝙蝠生态学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59年。着名动物生态学家熊郁良先生19591965年对昆明花红洞的9种蝙蝠的昼夜活动规律、数量变动、种群构造、繁衍及食性等进行了长期观察(熊郁良,1975)。之后,中国蝙蝠生态学研究迅速发展,其主要集中在蝙蝠的食性(Zhangetal.,2005;Maetal.,2006a,2018)、捕食策略(金龙如等,2005;Jinetal.,2005)、生境选择(Wangetal.,2018;Buetal.,2021;龚小燕等,2021;Liuetal.,2021)、体型变化(Jiangetal.,2022b)、分布(刘伟等,2018;胡宜峰等,2022;Luoetal.,2022)和种间关系(罗峰等,2005;Jiangetal.,2008;王静等,2018;Jiangetal.,2020)等方面。这些表示清楚中国蝙蝠生态学研究的科学问题逐步深切进入,研究方式方法也日趋先进。例如食性研究从单纯的描绘叙述到食性生态位的适应和进化机制(Changetal.,2022;Shietal.,2020),研究方式方法也从传统的粪便分析法转变到高通量测序技术(Changetal.,2022)。然而,与蝙蝠进化生物学和声行为相比,蝙蝠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还特别欠缺。因而,将来应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例如高通量测序、热红外成像、声学监测和微型GPS等技术,来解决经典的蝙蝠生态学问题。3.2、蝙蝠声行为中国蝙蝠声行为研究在2000年后才系统地开展。20002022年,中国蝙蝠声行为相关的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呈上升趋势。在回声定位行为方面,从早期的主要集中于对一种或几种蝙蝠回声定位声波特征进行简单描绘叙述,拓展至回声定位声波特征和功能(Wangetal.,2018)、声波与形态特征的关系(Fengetal.,2002,2020)、回声定位声波的可塑性与地理进化(Jiangetal.,2021;Luoetal.,2022)以及通过回声定位声波进行物种鉴定等(Wuetal.,2020)。国内的蝙蝠沟通声波研究开场于2020年后,主要围绕沟通声波特征、多样性、发声背景与功能及可塑性开展工作(Linetal.,2021;Guoetal.,2022;Zhaoetal.,2022)。近年来,关于蝙蝠回声定位声波可塑性及地理进化的深切进入研究不断增加。在多种蝙蝠中发现不同种群的回声定位声波具有显着的地理差异,其进化驱动力可能与生态选择、文化漂变等因素有关(Zhangetal.,2022;Songetal.,2022)。而且,蝙蝠能够根据背景噪声对回声定位声波的发声频率、振幅等进行调节,以避免噪声干扰(Luoetal.,2022)。与回声定位声波相比,沟通声波音节类型复杂而多样(Maetal.,2006b),且在捕食、激进、胁迫等不同行为背景下使用的音节类型不同,并且具有一定的句法构造(Linetal.,2021;Guoetal.,2022)。因而,蝙蝠沟通声波在个体竞争与社群稳定性维持中起重要的作用(Luoetal.,2021;Xiaoetal.,2021;Jiangetal.,2022;Sunetal.,2022;Zhangetal.,2022;Zhaoetal.,2022)。除此之外,幼蝠发育经过中的隔离叫声(isolatedcalls)随年龄而变化,而且具有母婴辨别的功能(Jinetal.,2021;Chietal.,2022)。这些研究表示清楚我们国家蝙蝠声行为研究正在向揭示动物声信号功能、构成与进化机制及探寻求索与人类语言进化相关的科学问题深切进入。综上所述,中国蝙蝠声行为研究固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研究内容也在不断深切进入和多元化。但是,研究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尤其在回声定位行为方面。国际上的前沿研究已集中于使用麦克风阵列技术研究蝙蝠声场特征与3D导航机制(Wohlgemuthetal.,2021),而我们国家当前的研究还多使用单一麦克风录制和分析二维声谱参数。在社群沟通叫声方面,还需开展更多的关于沟通声波进化驱动力、发声学习等研究。将来的蝙蝠声行为研究应采用更先进的实验设备与技术手段来解决更深层的发声机制与进化问题。3.3、蝙蝠进化生物学3.3.1、回声定位的进化机制FoxP2基因与人类的语言发育相关。研究发现蝙蝠的FoxP2基因序列变化很大,这与FoxP2在其他非人哺乳动物中的高度保守截然不同,提示FoxP2的加速进化可能与蝙蝠独特的发声机制有关(Lietal.,2007)。Li等(2008)发现听觉相关基因Prestin在回声定位蝙蝠中发生了趋同进化,揭示Prestin的功能可能与蝙蝠回声定位的能力密切相关,随后,发现Prestin在齿鲸(toothedwhales,Odontoceti)和蝙蝠中趋同进化,表示清楚Prestin在回声定位物种中经历了类似的选择压力,证实了Prestin的功能与回声定位能力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Lietal.,2018;Liuetal.,2018)。然而,以上研究都是基于序列分析的结果,缺少实验验证。Liu等(2020)使用膜片钳技术对Prestin进行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回声定位物种Prestin基因在序列水平上的趋同会导致功能上的趋同。Li等(2021)分析了具备不同回声定位能力蝙蝠的Prestin基因序列,结合体外细胞实验,鉴定出一个与蝙蝠调频回声定位能力相关的位点,被以为是蝙蝠祖先的多态位点。除此之外,一些听觉相关基因可能也与蝙蝠独特的回声定位能力有关(Liuetal.,2018,2020a;Shenetal.,2020)。随着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基于组学数据来揭示蝙蝠回声定位能力的分子机制也开场涌现。对两种恒频蝙蝠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鉴定出了一些未报道过的、可能与蝙蝠恒频回声定位相关的基因(Dongetal.,2021);基于蝙蝠转录组数据也鉴定出一些新的与蝙蝠回声定位能力有关的基因(Wangetal.,2022)。3.3.2、视觉相关基因Zhao等(2018)发现蝙蝠的中/长波视蛋白基因M/LWS在物种间非常保守,而短波视蛋白基因SWS1在一些具有恒频回声定位能力的旧大陆蝙蝠物种和洞穴生活的蝙蝠物种中发生了假基因化,这可能与恒频回声定位能力的起源以及蝙蝠栖息环境的改变有关。SWS1基因在独立起源的新大陆恒频蝙蝠中也发生了假基因化,证实了SWS1的假基因化与恒频回声定位能力的起源密切相关,被以为是感觉代偿的一种方式(Wuetal.,2021)。研究还发现,3种吸血蝙蝠的SWS1都发生了假基因化,这可能与其特化的红外感悟能力发生了感觉代偿(Lietal.,2021;Wuetal.,2021)。除此之外,Shen等(2018)对蝙蝠的视紫红质基因RH1进行了研究,鉴定出了屡次趋同演化事件,揭示了RH1的分子进化与蝙蝠的生境(例如光环境)有关。3.3.3、食性相关基因蝙蝠是哺乳动物目级分类阶元中最大的食性适应性辐射,屡次独立演化出食果、食蜜、食肉和杂食等食性(Jiaoetal.,2022)。Zhou等(2018)初次发现莹鼠耳蝠(Myotislucifugus)的部分苦味受体基因遭到了正选择作用,揭示苦味受体的功能对食虫蝙蝠至关重要。吸血蝙蝠的苦味受体基因很多都发生了假基因化,其比例显着地高于其他食性蝙蝠,证实吸血蝙蝠的苦味觉退化,可能与其专一的食性有关(HongandZhao,2020)。最新的研究使用基因组数据鉴定了15种蝙蝠的苦味受体基因家族,发现食果蝙蝠和食虫蝙蝠的苦味受体基因的数目并没有显着差异(Jiaoetal.,2021)。该研究发现鼠耳蝠属特异的基因复制事件,使得鼠耳蝠的苦味受体基因数目明显多于其他蝙蝠,且复制出的苦味受体能感悟新的苦味物质,表示清楚其能够帮助鼠耳蝠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可能是鼠耳蝠属发生适应辐射的分子基础之一(Jiaoetal.,2021)。除此之外,蝙蝠的甜味受体基因Tas1r2在大部分蝙蝠中保守,但在3种吸血蝙蝠中都变成了假基因,初次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验证了行为学实验的结果(Zhaoetal.,2018)。鲜味受体基因Tas1r2在所研究的蝙蝠中都发生了假基因化或者丢失,表示清楚鲜味觉对蝙蝠并不重要,但不需要鲜味感悟的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Zhaoetal.,2020)。Liu等(2020b)对蝙蝠的丙氨酸乙醛酸盐转氨酶(AGT)基因进行了研究,发现其线粒体靶向序列在部分食果蝙蝠中发生了丢失,导致AGT不能定位到线粒体,这可能与蝙蝠食性的转变相关。研究发现食虫蝙蝠的C型溶菌酶基因(Lyz)发生了复制,揣测食虫蝙蝠复制出来的Lyz基因能够提高其对昆虫外壳几丁质的降解能力(Liuetal.,2020)。近期,研究者发现所有的食虫蝙蝠都具有完好海藻糖酶基因(Treh),而很多非食虫蝙蝠的变成了假基因,表示清楚Treh基因对于食虫蝙蝠不可或缺(Jiaoetal.,2022)。3.4、蝙蝠神经生物学30多年来,我们国家研究者在蝙蝠听觉神经生物学领域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华而不实,研究牵涉到蝙蝠听觉系统的发育可塑性(孙心德等,1992;周晓明和孙心德,1997)、蝙蝠听觉处理的空间差异性(SunandJen,1986;Zhangetal.,2000)、不同脑区生理学活动对蝙蝠听觉信息处理的影响(SunandJen,1989;Zhangetal.,2001)、蝙蝠听觉可塑性的分子机制(周晓明和孙心德,1999;徐丽静和孙心德,1998)、蝙蝠听觉系统对不同回声定位声波参数的编码(Luoetal.,2008;Yangetal.,2021),声波参数动态变化对信息编码的影响(Fuetal.,2008;Tangetal.,2021)和不同脑区生理学活动对蝙蝠听觉信息处理的影响(Pengetal.,2021)等内容。研究的技术手段则涵盖了电生理学(胞内记录、胞外记录和膜片钳)、神经形态学、生物化学等。近期,昆明动物所张亚平院士团队结合电生理学、核磁共振成像、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蝙蝠的暗视觉开展比拟研究(Liuetal.,2021),反映出我们国家蝙蝠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学科穿插的现代。3.5、蝙蝠病毒学蝙蝠是哺乳动物病毒最重要自然宿主之一(Jonesetal.,2008;MoratelliandCalisher,2021),当前有40个科的病毒能感染脊椎动物,而从蝙蝠中发现的病毒就有28个科(MoratelliandCalisher,2021)。2003年SARS(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coronavirus,SARSCoV)以后,促使了野生动物病毒生态学的研究,蝙蝠病毒的研究在我们国家也进入了一个持续高热的时期,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蝙蝠病毒被发现,华而不实不乏一些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或者生物学意义的病毒,比方狂犬病病毒(Liuetal.,2020)、冠状病毒(Lauetal.,2005;Lietal.,2005)、丝状病毒(Heetal.,2021b;Yangetal.,2022)、汉坦病毒(Guoetal.,2020;Xuetal.,2022)等,华而不实蝙蝠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备受关注。当前,冠状病毒有38种,华而不实16种与蝙蝠相关。2002年末爆发的SARS其病原就追溯到了中国南方的菊头蝠(Lauetal.,2005;Lietal.,2005);同时我们国家蝙蝠中还发现了很多其他SARSCoV的变异株(Geetal.,2020;Heetal.,2020;Huetal.,2021),有力地证实蝙蝠是SARSCoV的自然宿主。2020年,爆发于沙特阿拉伯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Eastrespiratorysyndrome,MERS)是第二个引发全球重视的冠状病毒病,MERSCoV与我们国家蝙蝠冠状病毒HKU4和HKU5在基因水平上高度相关(Wangetal.,2020;Yangetal.,2020)。2021年底,广东省猪场爆发了不明原因的急性腹泻,仔猪死亡率高达90%,是由一种与蝙蝠冠状病毒HKU2有95%的同源病毒(SADSCoV)引起的(Zhouetal.,2021)。2022年末爆发的新冠肺炎(COVID-19)是由一种新型SARSrCoV(即SARS-CoV-2)引起,该病毒与SARSCoV的全基因组水平同源性为79%,与浙江省某菊头蝠SARSrCoVZC45的同源性高达89%(Wuetal.,2020),而与云南的中菊头蝠(Rhinolophusaffinis)SARSrCoVRaTG13的同源性高达96%(Zhouetal.,2020),因而,SARS-CoV-2很可能是由蝙蝠SARSrCoV演变而来。鉴于蝙蝠冠状病毒具有如此丰富的多样性,同时不同冠状病毒之间容易重组,进而产生新病毒,因而蝙蝠冠状病毒在将来仍然是监测的重点。4、蝙蝠面临的主要威胁固然蝙蝠在自然界具有极高物种多样性,但当前超过一半蝙蝠物种的种群数量都在急剧下降(Fricketal.,2022),华而不实,我们国家蝙蝠种群数量在20年内下降了50%(Zhao,2020)。保卫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是确定蝙蝠种群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当前,中国蝙蝠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下面几个主要方面。4.1、生境退化及栖息地毁坏采伐是对森林最常见的干扰之一,导致森林严重退化(简耘等,2008)。Clarke等(2005)发现森林砍伐造成大量原始森林丧失,蝙蝠的食物短缺,迫使蝙蝠外迁,与人为邻的概率增加。除此之外,森林砍伐导致大量树栖蝙蝠丢失栖息地,迫使蝙蝠无家可归,种群数量急剧下降(Andrews,2021)。在中国建国初期,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钢铁炼制,对木材的需求量非常大,导致我们国家森林资源大幅度减少(刘元,2021)。固然没有相关研究,但中国森林资源的减少可能对蝙蝠物种的种群数量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蝙蝠的栖息地多种多样,包括天然山洞、防空洞、人工建筑物(如房屋、桥梁等)、树叶、树洞等。栖息地对蝙蝠生存至关重要(Fenton,2001),栖息地毁坏必将对蝙蝠种群繁衍造成严重的影响。岩溶洞穴旅游开发对洞穴生态环境产生显着影响,包括水量减少、温度升高、湿度降低、CO2浓度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减小以及洞中蝙蝠、斑灶马、蜘蛛数量减少等(邓亚东等,2018)。人类在洞穴内的活动,或者开山经过中对洞穴的直接毁坏,均对洞内蝙蝠产生影响,造成蝙蝠生存力下降或弃洞。除此之外,中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步伐加快(汪冬梅,2003),古式建筑物逐步被当代化的钢筋水泥替代,原来那些逐步适应了将人类建筑物作为栖息地的蝙蝠面临栖息地大量减少的窘境。除此之外,滥捕滥杀对蝙蝠的生存也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Zhangetal.,2018)。20022003年爆发的SARS疫情,病毒源头证实来源于蝙蝠(Lietal.,2005;Geetal.,2020),此后对蝙蝠的直接食用大大减少。始于2022年底的COVID-19疫情,当前科学家仍在努力开展溯源研究,迄今为止发现最接近的病毒也来自蝙蝠(Zhouetal.,2020)。国家层面在野生动物禁食方面进行了专门的立法,对蝙蝠的保卫带来极大的好处。4.2、城市化蝙蝠占据夜空生态位,对光污染极为敏感(Stoneetal.,2021)。固然灯光能够吸引大量昆虫在光源聚集,为伏翼、棕蝠和山蝠等提供觅食机遇(Haddocketal.,2022),但人造灯光对蝙蝠的出飞、栖息、繁衍、通讯和捕食行为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Stoneetal.,2021)。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迅速,光污染日益加剧。然而,迄今为止中国尚无关于人造灯光对蝙蝠影响的研究。但光污染已经对中国蝙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相对于光污染,人为噪声对中国蝙蝠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研究发现,环境噪声显着影响了蝙蝠回声定位声波的频谱时间参数,例如声强和频率的增加(Hageetal.,2020;Luoetal.,2021a)、声音构造的改变等(Hageetal.,2020;郭熊等,2021)。环境噪声也影响了蝙蝠的捕食活动和成功率(Luoetal.,2021b;孙淙南等,2021)。除了回声定位声波,交通噪声也影响了蝙蝠通讯叫声的强度、复杂性、持续时间和发声速率,暗示蝙蝠通过调整通讯叫声来响应噪声的干扰(Jiangetal.,2022a;Songetal.,2022)。这些研究大多在实验室进行,将来应在野外开展噪声污染对蝙蝠捕食效率、繁衍成功率和种群数量等方面的研究。4.3、杀虫剂和化肥的使用蝙蝠是杀虫剂、化肥、工业污染物的高危暴露群体。有机污染物对蝙蝠具有急性和慢性效应。急性效应泛指蝙蝠摄入高浓度污染物致死,或者觅食被严重污染的昆虫和果实中毒死亡。国际上关于杀虫剂致死蝙蝠已有报道(BennettandThies,2007)。慢性效应指当蝙蝠摄入较低浓度的有机污染物,并不立即死亡,但由于生物富集作用,呈现慢性效应,表现为DNA变异、免疫力降低、内分泌紊乱及空间导航能力受损(Bayatetal.,2020)。例如感染白鼻综合症的莹鼠耳蝠体内多氯联苯(PCBs)、多溴联苯醚(PBDEs)、二氯二苯三氯乙烷(DDT)和氯丹的富集量均高于未感染疾病的个体(Kannanetal.,2018)。中国当前关于农药和化肥使用与蝙蝠相关性的研究只要零星报道。中国广西的皱唇犬吻蝠(Chaerephonplicata)种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从100万只降低到10万只左右,可能与杀虫剂的过量使用相关(Zhangetal.,2018)。Liu等(2021)发现中国西南地区绒山蝠(Nyctalusplancyi)毛发内的重金属镉含量在19752021年间不断上升,这是由于在绒山蝠捕食的玉米田内大量使用含镉的鳞酸盐化肥,讲明重金属镉在蝙蝠体内存在生物富集和跨生态系统(Cross-ecosystem)传递。Heiker等(2021)对中国四川成都的普通伏翼(Pipistrellusabramus)和绒山蝠进行汞富集检测,发现所有被检测蝙蝠体内的汞富集均超过与免疫力降低相关的阈值(0.2mg/kg),而大多数普通伏翼(7/13)体内汞超过内稳态控制和影响运动能力的阈值(10mg/kg)。由此可见,在中国,过量使用化肥和杀虫剂已对蝙蝠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Huetal.,2021),但是,相关研究仍特别缺乏,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4.4、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导致蝙蝠分布范围的变化(LaVal,2004;Sachanowiczetal.,2006;Lundyetal.,2018;McCrackenetal.,2021)、春季迁徙时间提早(StepanianandWainwright,2021)、生产后代时间提早(Fricketal.,2018;StepanianandWainwright,2021)和夜晚外出捕食开场时间改变(Fricketal.,2020)等。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可以能会通过影响昆虫猎物的数量和分布、蝙蝠授粉植物物种的开花时间、蝙蝠在冬眠经过中的能耗等对蝙蝠产生间接的影响(Sherwinetal.,2020)。也有建模的数据指出全球气温的上升可能会改变回声定位蝙蝠的猎物探测能力(Luoetal.,2020)。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证实全球极端气候事件也是影响蝙蝠种群动态的关键因素(Fricketal.,2022)。例如澳大利亚发生过的19次极热事件(42℃的高温)造成了至少3万只狐蝠的死亡(Welbergenetal.,2008)。不同区域的台风事件可能通过摧毁蝙蝠的栖息地或捕食生境导致某些蝙蝠种类高于50%的种群减少(Craigetal.,1994;McConkeyetal.,2004),但某些蝙蝠的种群大小似乎不太受台风的影响(Scanlonetal.,2021)。除此之外,极度干旱、极度严寒、过度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都可能导致蝙蝠种群的下降(Jonesetal.,2018)。我们国家是世界上自然灾祸最严重的几个国家之一(FischerandKnutti,2021),但至今尚无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蝙蝠影响的研究报道。4.5、公众对蝙蝠的误解蝙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象征福气、长寿和吉祥。然而,2003年的SARS、2020年的埃博拉出血热以及2022年的新冠肺炎等人类新发传染病,不断将蝙蝠推向风口浪尖,让其以病毒库的角色屡次出如今公众视野中(Feijetal.,2022;Zhao,2020),甚至有人开场谈蝠色变,建议对其展开生态捕杀。同时,受一些西方传讲或电影中蝙蝠吸血鬼形象的影响,国内一些公众误以为很多蝙蝠都以吸血为生,进而对蝙蝠存在偏见。实际上,世界上仅有的3种吸血蝠仅分布美洲中部和南部,而中国的蝙蝠多以农林害虫为食。除此之外,一些公众可能会担忧被蝙蝠咬伤进而感染狂犬病毒,实际上,蝙蝠通常栖息在洞顶、树洞、建筑物缝隙等人类难以抵达的地方,不会主动攻击人类。根据蝙蝠世界保卫区(BatWorldSanctuary)的报道,全世界每年有3万多人死于狂犬病,华而不实99%由狗造成,因猫、蝙蝠等导致的人类狂犬病案例尚缺乏总数的1%()。事实上,所有的野生动物都可能携带各类病毒,而人类与野生动物频繁接触无疑加速了病毒从野生动物向人类的溢出。当下,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其病毒能否来源于蝙蝠尚无定论,若公众对蝙蝠存在误解,只关注蝙蝠对人类有害的一面,而忽视蝙蝠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宏大奉献,势必会造成大量无辜蝙蝠被有意或无意地杀害(Zhao,2020)。5、对中国蝙蝠物种多样性研究和保卫建议5.1、加强基础研究5.1.1、澄清蝙蝠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尽管很多研究证实了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和经济价值,然而,其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美洲、欧洲、非洲和东南亚地区,且重点关注常见的农作物及其地区性的经济作物。对于物种数量占全球10%的中国,仅见蝙蝠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零星报到(Jinetal.,2005;Tangetal.,2008),尚无任何关于蝙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量化研究(VoigtandKingston,2021)。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全面理解蝙蝠的生态作用,也特别不利于宣传蝙蝠的正面形象,尤其是在可能与蝙蝠相关的新冠肺炎等传染病流行时期。因而,我们以为中国蝙蝠研究者应该重视蝙蝠在害虫控制、种子传播和植物授粉方面的研究,量化相应的经济价值。并加强科普宣传,用事实和数据让和公众了解蝙蝠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这样才能消除人们的误解,促使人们回归理性,并有助于中国蝙蝠物种多样性保卫和开发以蝠治虫的绿色防控技术。5.1.2、加强分类学研究,厘清物种间关系我们国家蝙蝠种类繁多、种群基数大,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类群(WilsonandMittermeier,2022)。因而,加速推进蝙蝠分类学研究,明确中国蝙蝠物种多样性和本底分布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受限于国内蝙蝠分类学工作者数量较少,研究关注度不高,分类体系设置滞后,分类学疑难诸多,故其资源与本底状况仍未明确,华而不实又以蝙蝠科中的森林型蝙蝠(如管鼻蝠亚科、伏翼属与类伏翼属、鼠耳蝠亚科等)研究最为缺乏。随着我们国家对生态环境保卫的重视与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日益频繁及人兽共患重大疫情不断涌现的前提下,蝙蝠调查及分类学研究更具有必要性。通过传统形态学、几何形态学、系统发育基因组学、超声波特征、染色体分析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对物种的抢救性研究及对国内蝙蝠本底资源状况的充分把握,不仅可完成对旧分类体系的修订,潜在性地发现新分布、新纪录种或新种,更可为日后的生态保卫与修复、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重大疫情防控提供重要分类学支撑。同时,有机整合新的技术如机器学习乃至深度学习至分类学工作,加速分类成果的应用与转化,持续性资源投入与分类学人才培养,构建国内蝙蝠物种及标本资源信息网络沟通平台,以及加强国内外更广泛的学术沟通与合作都是特别必要。5.1.3、明确蝙蝠种群地位、动态和濒危等级近年来,研究学者已经在中国很多地区开展了蝙蝠物种多样性调查,并已经基本把握了其多样性和分布。然而,对于蝙蝠种群动态的长期监测,仅限于少数地区和少数常见或者具有一定特殊习性的物种。由于传统种群调查方式方法费时费力,加之蝙蝠对人为干扰极为敏感(Luoetal.,2020,2020),增加了蝙蝠种群调查的难度。随着音景生态学(Soundscapeecology)的发展,被动声学监测技术已经被广泛用来监测动物的多样性(Marquesetal.,2020;Browningetal.,2021;Gibbetal.,2021),包括蝙蝠(Claireauetal.,2022)。2021年出台的北美蝙蝠监测计划(APlanfortheNorthAmericanBatMonitoringProgram,NABat),主要利用声学方式方法来监测蝙蝠物种的地位和趋势(Loebetal.,2021)。因而,我们国家研究者应广泛使用声学监测方式方法,结合传统的种群调查技术,长期监测蝙蝠多样性及其丰富度,进一步建立开放分享的蝙蝠物种多样性网络数据,才能为准确评估蝙蝠物种的濒危等级,并为蝙蝠物种多样性保卫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根据。5.1.4、构建蝙蝠行为与保卫之间的联络近年来,动物行为学家开展了大量行为与物种保卫关系的研究(Wedekind,2002),并推动构成了保卫生物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保卫行为学(BlumsteinandFernandez-Juricic,2004;李春旺等,2007)。对蝙蝠而言,声行为是其最重要的表型之一。因而,以声行为研究为切入点,揭示蝙蝠与环境间的互相作用,进而为蝙蝠的管理和保卫提供理论指导。例如由于蝙蝠夜行性且飞行,野外种类鉴定和物种多样性监测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蝙蝠回声定位声波具有种特异性,因而通过声学采样和机器学习等方式方法,根据回声定位声波进行种类鉴定与物种多样性监测,成为蝙蝠保卫的有效手段(MacAodhaetal.,2021)。另外,环境噪声可能导致蝙蝠回声定位、性选择和沟通等行为的非适应性改变,进一步影响蝙蝠的繁衍成功和种群增长速率,因而对蝙蝠应对噪声干扰进行研究,能为蝙蝠物种多样性保卫提供科学根据。5.1.5、保卫基因组学与蝙蝠濒危物种保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丧失被以为是种群灭绝事件的前兆。随着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保卫基因组学已经被应用到野生动物的保卫研究和实践。研究发现,通过比拟1931年和20182020年采集的新加坡短耳犬蝠(Cynopterusbrachyotis)41个个体的基因组序列,发现其种群遗传多样性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持续下降,随后经历了一个明显的瓶颈效应,与人类世开场的时间一致(Chattopadhyayetal.,2022)。与1931年相比,短耳犬蝠的有效种群减少了近30倍,表示清楚人类活动对蝙蝠种群的宏大影响,包括那些被以为对环境退化具有耐受性的物种(Chattopadhyayetal.,2022)。因而,开展蝙蝠保卫基因组学研究非常必要,将为蝙蝠濒危物种的保卫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参考。5.1.6、加强蝙蝠病毒的研究过去20年,我们国家在蝙蝠病毒的病原生态学研究已获得了长足进步。但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地理景观与生物多样性丰富,随着研究的深切进入,我们发现当下已经知道的蝙蝠病毒仅仅是冰山一角。另外,固然很多未知蝙蝠病毒逐步浮出水面,但其潜在的公共卫生和生物学意义尚不清楚。因而,我们还需加大蝙蝠病毒的病原生态学、致病性,以及蝙蝠本身的免疫机制研究,预判病原的跨种传播,进而有效地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保障人民健康。但在病毒生态研究经过中,存在滥杀蝙蝠取样的现象,建议相关部门尽快构成病毒溯源研究的行业规范,要求研究学者严谨科学地设计病毒溯源试验,最大程度上减少蝙蝠样本的采集数量。5.1.7、明确蝙蝠源人兽共患病传播的生态学机制2022年末开场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将蝙蝠推向了科学研究和舆论的风口浪尖。蝙蝠起源假讲是当前解释新型冠状病毒来源最主要的假讲之一(Andersenetal.,2020;Zhouetal.,2020)。与SARS病毒的传播类似(Lietal.,2005;Huetal.,2021),新型冠状病毒最可能的传播途径是:蝙蝠将冠状病毒传染给中间宿主,中间宿主再将变异后的病毒传播给人类。我们国家当前关于蝙蝠源冠状病毒跨物种传播机制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病毒多样性和病毒的受体结合能力两个方面,忽略了对病毒跨物种传播的生态学机制。5.2、保卫蝙蝠栖息地20002018年中国地表植被覆盖绿度逐步提高,研究表示清楚有约66%的区域呈增加趋势,表示清楚整体上我们国家的绿度在增加(刘爽和宫鹏,2020)。植被保卫对树栖蝙蝠非常重要,可为其提供足够可供选择的栖息地。与此同时,植被恢复之后,蝙蝠食物(果实、花蜜、昆虫等)也将进一步丰富,对蝙蝠种群存活和延续也起到关键作用。然而,洞穴旅游开发和城市当代化进程对蝙蝠栖息地丧失的影响还是当下蝙蝠保卫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呼吁洞穴旅游开发必须进行严格的环评,十分关注对蝙蝠保卫的影响。同时也呼吁相关部门重视古建筑物的保卫,非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保存古建筑。5.3、建造人工蝙蝠栖息设施随着快速城镇化,大量蝙蝠栖息地遭到了侵占或毁坏(Feijetal.,2022)。在这里情况下,需要在人类寓居的环境中主动为蝙蝠提供栖息场所,进而有效保卫蝙蝠。首先,蝙蝠屋或蝙蝠箱由于建造成本相对低,安置灵敏,占人类生存空间小等原因,往往成为理想的选择。蝙蝠屋或蝙蝠箱可建造在森林、农田等相对空旷的场所,在一些森林被大量砍伐或山洞被开发的地方,也建议安置不同大小的蝙蝠屋或蝙蝠箱。对于一些适宜蝙蝠潜在栖息的山洞或者废弃的矿洞,以及废弃的建筑等,可进行适当改造,作为蝙蝠的栖息场所。例如,可在洞口设置金属栅栏,既能让蝙蝠自由飞入飞出,又能有效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同时,在洞口设置相应的告示牌,给出警示以及相关联络人信息,在山洞管理单位受权和负责人监督下,规范相关的科学研究、洞内考察等活动。这些改造后的设施,能够作为蝙蝠临时或长久的栖息场所,进而有效地保卫蝙蝠。5.4、加强蝙蝠保卫公众教育蝙蝠是夜行性动物,而且栖息地相对隐蔽,加之蝙蝠携带多种与人类新发传染病相关的病毒,人们便自然地把其与黑暗和邪恶联络在一起,迷信和缺乏了解导致人类大量杀害蝙蝠。除了专业人员的科学研究,提升公众对蝙蝠生态、经济和科研价值的认识,加强保卫意识,促进普通民众、管理者和决策者介入蝙蝠保卫活动,才能长期有效地改善蝙蝠保卫的现在状况(AndradeandRhodes,2020;Superinaetal.,2021)。因而,建议依托中国野生动物保卫协会等各级动物保卫组织、中国动物学会等各级相关学术团体,以及各种民间动物保卫组织和专业媒体等定期进行科普教育和宣传活动。除此之外,蝙蝠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也应更好地被量化和货币化,进而使公众对蝙蝠的经济价值有更理性的认知(Feijetal.,2022)。6、结束语中国分布蝙蝠140余种,约占全球蝙蝠物种的10%,是世界上蝙蝠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固然近50年以来,对中国蝙蝠物种的研究在多个学科领域已经获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直接与蝙蝠生态系统服务和保卫相关的研究特别稀少。蝙蝠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全球和中国分别约22%和51%的蝙蝠物种位于近危等级之上,表示清楚中国的蝙蝠物种遭到更大程度的威胁。然而,除了少数物种之外,我们对中国大多数蝙蝠物种的种群地位和发展趋势仍不清楚。因而,我们应该鼓励学者、、企业、媒体和非组织等开展密切合作和知识分享,才能顺利施行各种保卫措施,有效地促进中国蝙蝠物种多样性保卫。以下为参考文献AhnM,AndersonDE,ZhangQ,TanCW,LimBL,LukoK,WenM,ChiaWN,ManiS,WangLC,NgJHJ,SobotaRM,DutertreCA,GinhouxF,ShiZL,IrvingAT,WangLF.2022.DampenedNLRP3-mediatedinflammationinbatsandimplicationsforaspecialviralreservoirhost.NatureMicrobiology,4:789-799.[]AizpuruaO,BudinskiI,GeorgiakakisP,GopalakrishnanS,IbaňezC,MataV,RebeloH,RussoD,Szodoray-PardiF,ZhelyazkovaV,ZrncicV,GilbertMTP,AlberdiA.2021.AgricultureshapesthetrophicnicheofabatpreyingonmultiplepestarthropodsacrossEurope:EvidencefromDNAmetabarcoding.MolecularEcology,27(3):815-825.AndersenKG,RambautA,LipkinWI,HolmesEC,GarryRF.2020.TheproximaloriginofSARS-CoV-2.NatureMedicine,1-3.AndradeGSM,RhodesJR.2020.Protectedareasandlocalcommunities:aninevitablepartnershiptowardsuccessfulconservationstrategies?EcologyandSociety,17:14-23.AndrewsH.2021.BatRoostsinTrees:AGuidetoIdentificationandAssessmentforTree-CareandEcologyProfessionals.Exeter:PelagicPublishing.BanerjeeA,BakerML,KulcsarK,MisraV,PlowrightR,MossmanK.2020.Novelinsightsintoimmunesystemsofbats.FrontiersinImmunology,11:26.BatEcology,EvolutionandConservationL.cslg.naihesCollections/Samples.htm.[]BayatS,GeiserF,KristiansenP,WilsonSC.2020.Organiccontaminantsinbats:trendsandnewissues.EnvironmentInternational,63:40-52.[]BennettBS,ThiesML.2007.OrganochlorinepesticideresiduesinguanoofBrazilianfree-tailedbats,TadaridabrasiliensisSaint-Hilaire,fromEastTexas.BulletinofEnvironmentalContaminationandToxicology,78:191-194.[]BlumsteinDT,Fernandez-JuricicE.2004.Theemergenceofconservationbehavior.ConservationBiology,18(5):1175-1177.BoylesJG,CryanPM,McCrackenGF,KunzTH.2018.Economicimportanceofbatsinagriculture.Science,332(6025):41-42.BrisbinIL.1966.Energy-utilizationinacaptivehoarybat.JournalofMammalogy,47(4):719-720.BrowningE,GibbR,Glover-KapferP,JonesKE.2021.Passiveacousticmonitoringinecologyandconservation.Woking,UnitedKingdom:WWF.BuY,WangM,ZhangC,ZhangH,NiuH.2021.Studyofroostselectionandhabitsofabat,HipposiderosarmigerinmainlandChina.PakistanJournalofZoology,47(1):59-69.[]BumrungsriS,HarbitA,BenzieC,CarmoucheK,SridithK,RaceyP.2008.ThepollinationecologyoftwospeciesofParkia(Mimosaceae)insouthernThailand.JournalofTropicalEcology,24(5):467-475.[]BumrungsriS,SripaorayaE,ChongsiriT,RaceySPA.2018.ThePollinationEcologyofDurian(Duriozibethinus,Bombacaceae)inSouthernThailand.JournalofTropicalEcology,25(1):85-92.CalisherCH.2021.Virusesinbats:ahistoricreview.In:WangLF,CowledCeds.BatsandViruses:ANewFrontierof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Hoboken:JohnWileySons,Inc,23-45.ChangY,SongSJ,LinAQ,ZhangY,LiZL,XiaoYH,JiangTL,FengJ,LinAQ.2022.Therolesofmorphologicaltraits,resourcevariationandresourcepartitioningassociatedwiththedietarynicheexpansioninthefish-eatingbatMyotispilosus.MolecularEcology,28(11):2944-2954.ChattopadhyayB,GargKM,MendenhallIH,RheindtFE.2022.HistoricDNArevealsAnthropocenethreattoatropicalurbanfruitbat.CurrentBiology,29(24):R1299-R1300.ChenJ,LiuT,DengH,XiaoN,ZhouJ.2021.AnewspeciesofMurinabatswasdiscoveredinGuizhouProvince,China.CaveResearch,2:1-10.ChiTT,LiuMX,TanX,LiY,XiaoYH,SunKP,JinLR,andFengJ.2022.VocaldevelopmentofHorsfieldsleaf-nosedbatpups(Hipposideroslarvatus).ActaChiropterologica,21:193-204.ClaireauF,BasY,PuechmailleSJ,JulienJF,AllegriniB,KerbiriouC.2022.Batoverpasses:aninsufficientsolutiontorestorehabitatconnectivityacrossroad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