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莱阳农学院
精品课程申报书所属学院植物保护学院 课程名称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层次(本/专)兰科 课程类型口理论课(不含实践)5口理论课(含实践)口实践(验)课所属一级学科名称植物保护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课程负责人李宝笃 申报日期2006年7月4日 填写要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六、 表格可以根据内容等加大或压缩。
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名李宝笃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1年08月最终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教授电话86080006学位博士职务校长传真所在院(部)植保学院E-mail通信地址(邮编)青岛市城阳区春阳路莱阳农学院植保学院266109研究方向真菌学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要课程:本科生《普通植物病理学》,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5届400学生。研究生《真菌学》课程,专业课,周学时6,2届28学生。实践性教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400学时,400学生;实验课教学,275学时,1050学生;学生毕业论文28名学生;生产实习63名学生。学生总人数1541名。主持教学研究课题:《普通植物病理学》A类课程建设,莱阳农学院校级课题。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研究课题:欧盟资助的合作项目“SustainableproductionofappleandpearinAsia:understandingbiologyofscabandpowderymildewfordevelopingintegratedapproachesofdiseasemanagement”主持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情况⑴2⑴-1基本信息姓名武侠性别男出生年月1963年10月最终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电话86080594学位博士职务传真86080594所在院系植保学院E-mailWuxia3897@163.com通信地址(邮编)青岛市城阳区春阳路莱阳农学院植保学院266109研究方向植物线虫学2⑴-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5届400学生。《农业植物病理学》(蔬菜病害部分),专业课课,周学时6,5届400学生。《植物线虫学概论》,专业课,周学时6,3届340学生。研究生《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课程,专业课,周学时6,1届28学生。实践性教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400学时,400学生;实验课教学,275学时,1050学生;学生毕业论文28名学生;生产实习63名学生。学生总人数1541名。主持教学研究课题:《普通植物病理学》A类课程建设,莱阳农学院校级课题。2004年校级优秀教师。2⑴-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研究课题:保护地果蔬主要病害生物防治制剂的研制开发青岛市科技局(Y2004D06)主持根结线虫生物防治部分(2005〜2007)山东省植物寄生线虫分类鉴定研究山东省科技厅(04-3-NN-01)参加(2005〜2007)主要论文:1西洋参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es4个种的描述植物病理学报2006年3期
第1作者2TheabilityofcolonizationintherhizospheresofVerticilliumchlamydosporiumandV.lecaniitosixplantsProceedingsofthe15thInternationalPlantProtectionCongress2004第1作者。3山东省食根结线虫菌物的分离和鉴定莱阳农学院学报2004年2期第1作者主要著作:1、 《中国检疫性植物线虫》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副主编2、 《植物线虫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参编3、 《中国人参》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参编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主讲教师情况⑵2⑵-1基本信息姓名金静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1年7月最终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电话86080007学位博士职务传真所在院系植保学院E-mailjinjing@通信地址(邮编)青岛市城阳区春阳路莱阳农学院植保学院266109研究方向真菌学
2⑵-2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3届243人。农业植物病理学专业课周学时62届180人。植病研究法专业课周学时63届320人。植保概论专业课周学时4230人。教学情况研究生真菌分类学概论周学时63届48人试验教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80学时,160学生;实验课教学,320学时,950学生;学生毕业论文18名学生;生产实习65名学生。学生总人数1183名。教学研究课题:2003年3月——2005年3月承担教学课题“《植病研究法》实验教学改革尝试”改革植保专业课程考试制度培养创新人才 莱阳农学院2005-2006教学论文:改革《植病研究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漏教研究,2004,1:23-25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科研项目:山东沿海岸水域海洋真菌(海壳目)的生物多样性与分类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2006-2008主持烟草病虫害防治 山东省烟草专卖局2005-2007参加2⑵-3论文:学术研究海洋真菌的研究概况.菌物学报,2005,24(4):620-626中国黄海中海洋真菌的报道I.菌物学报,2005,24(3):336-339一种海洋型担子菌在中国的首次报道.菌物学报,2004,23(4):599-600WOOD-INHABITINGMARINEFUNGIFROMTHECOASTOFSHANDONGI,菌物学报,2004,23(2):211-2155.三种杨树树皮真菌群落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2004,17(4):490-495奖励:1苹果霉心病发生规律及其生物防治技术研究2002.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9名2辣椒茸毛多抗性新品系选育2002.12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3名。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主讲教师情况⑶2⑶-1姓名李保华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年10月基本信息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教授电话86080007
学位博士 职务副院长 传真所在院系植保学院E-mailbhli@通信地址(邮编)青岛市城阳区春阳路莱阳农学院植保学院266109研究方向植物病害流行学2⑶-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农业植物病理学(果树病害)专业课周学时63届230人;植物病害流行学专业课周学时42届223人;专业英语专业课周学时42届223人。实践教学:总人数890人。教研论文:病害模植物拟诊断教学系统《植物病理学报》2004年4期教学研究课题:植物病害流行时空动态模拟教学软件开发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注册20042⑶-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研究课题:欧盟资助的合作项目“SustainableproductionofappleandpearinAsia:understandingbiologyofscabandpowderymildewfordevelopingintegratedapproachesofdiseasemanagement” 主持论文:1B.H.Li.,X.M.Xu,J.T.Li,andB.D.Li.2005.EffectsoftemperatureandcontinuousandinterruptedwetnessontheinfectionofpearleavesbyconidiaofVenturianashicola.PlantPathology54:357-3632B.H.Li,X.M.Xu&M.S.Ridout2004Modellingtheestablishmentandspreadofautotetraploidplantsinaspatiallyheterogeneousenvironment.J.EVOL.BIOL.17:262-573SCI2.33B.H.Li,H.H.Zhao,B.D.Li&X.M.Xu2003Effectsoftemperature,relativehumidityanddurationofwetnessperiodongerminationandinfectionbyconidiaofthepearscabpathogen(Venturianashicola).PlantPathology52:546—552SCI1.24李保华徐向明2004植物病害时空流行动态模拟模型的构建植物病理学报
34(4):369—3755李保华赵美琦2002梨黑星病流行动态模拟模型程序设计植物保护学报29(2):124—128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主讲教师情况⑷2⑷-1基本信息姓名梁晨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1年7月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电话86080007学位博士职务传真所在院系植保学院E-mailliangchen@.c通信地址(邮编)青岛市城阳区春阳路莱阳农学院植保学院266109研究方向真菌学2⑷-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专业课周学时42届68人;植物病理学专业课周学时42届234人;农业植物病理学(大田病害)专业课周学时62届238人;专业英语专业课周学时43届328人。实践教学:总人数784人。教学研究:植物病原真菌及常见常用真菌菌种库的建立及管理校级课题2003〜2004
2⑷-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研究课题:1青岛市科技局资助项目“保护地果蔬主要病害生物防治制剂的研制开发”2005〜2007主持真菌根病生防部分2欧盟资助的合作项目“SustainableproductionofappleandpearinAsia:understandingbiologyofscabandpowderymildewfordevelopingintegratedapproachesofdiseasemanagement”参加论文:白粉寄生抱种群多样性、生物学特性及生防潜力研究植物病理学报(增刊)2005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李宝笃男196108教授植物病理学主讲武侠男196310副教授植物病理学主讲金静女197107副教授植物病理学主讲李保华男196410教授植物病理学主讲梁晨女197107副教授植物病理学主讲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教师队伍均为博士学位,年龄均为35〜45岁之间。学缘结构:2位教师为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2位教师为沈阳农业大学博士毕业;1位教师为山东农业大学博士毕业。师资结构配置合理,教师与学生比例约1:30。3-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确立课程改革总体目标为,一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二是抓好系列教材的配套建设,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程内容具有系统性、新颖性和实用性;三是加强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力培养,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四是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研水平,推动课程建设,促进学质量的提高。三年来,本课程组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优化学过程、丰富教学手段、改进考试和考察方法、加强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完成校级教学研究课题4项,发表教研论文3篇。创建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稳定、教学质量优秀使3-4师资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通过攻读、联合培养和引进,实现了教师队伍的博士化。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学位)的人的比例。课程描述1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通过老一代教师的言传身教,顺利完成完成了课程教师的合理交接,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和德才兼备的中年教师队伍。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及教学内容更新,建设并完善新的教材体系。采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植物病理学”(2002,第三版),该教材对第二版教材做了较大补充和修订。根据新编教材内容的更新,结合课程组成员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优势,对教学大纲进行大规模修订,以便学生适应在掌握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的学科发展前沿动态。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在植物病原真菌章节中,指出教材中采用的Ainsworth分类体系(1973)的人为色彩的浓重缺点,补充了Alexopoulus主编的《菌物学概论》(IntroductoryofMycology1996)关于真菌分类系统的变动内容。对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类地位的变化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分类的复杂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对“真菌”和“菌物”2个概念的内涵进行了详细阐明。同时对有益真菌在农业、医药和酿造业等行业中的成功应用进行举例介绍,以便引导学生对真菌学习的兴趣,以利于拓展知识面。在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章节中,对原有经典病害讲解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果蔬细菌性疮痂病Xanthomonascampestrispv.vesicatoria和溃疡病Clavibactermichiganensissubsp.michiganensis以及姜瘟病Ralstoniasolanacearum等,这些细菌性病害可能在未来我国进出口相关农产品成为重要检疫对象,成为国际间制衡农产品进出口的新的技术壁垒。在植物病原线虫章节中,补充介绍了大豆胞囊线虫病害Heteroderaglycines^根结线虫病害(Meloidogynespp.)和松材线虫病害(Bursaphelenchusxylophalus)的研究进展。在植物病害流行学章节中,补充了宏观植物病理学理论的观点理念。将病原物寄生性和致病性章节和植物的抗病性章节合并讲授,引进了病原物和寄主植物识别的分子基础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新颖性和前瞻性。在植物病害防治原理章节中,在植物病害综合治理(IPM)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植物病害可持续治理理念,解决困扰人类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农产品残留和生物安全问题,补充讲解了农田生态环境恢复和生物防治措施优缺点等内容。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课程重点在扎实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独立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难点是教材内容和试验材料操作演示中,理论和实践的衔接问题。往往课程是按照章节顺序排列,在解决和分析具体病害问题时需要知识的前后贯通。解决方法:通过对植物病理学宏观历史发展的进程,做为灾变学科,每次农业生产出现的病害大流行,都大大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同时每次研究手段和技术的创新,都大大丰富了植物病理学理论的研究。对于特定病害研究所得出理论的意义及局限性进行剖析。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调动学生热爱专业的兴趣。开展课堂讨论等形式,活跃学术风气,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实验课和教学实习课程大纲修订和教学内容更新。开放植物病理学实验平台,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增加学生试验操作能力和独立开展试验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验证性实验内容。对于探索性和综合性试验的研究和设计,敢于提出自己的设想,并合理开展实践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2实践(验)课教学内容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实验课教学占总学时的34%,其中综合性实验占41%;另外在春学期末安排1.5周的教学实习。重新修订了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指导书,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新的实验体系增加了实用性强的综合性试验5个:①植物真菌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学生自由采集或选择根病、叶部病害、贮藏期或苗期病害病样,独立完成培养基制作和分离纯化过程,对于分离结果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②植物病毒粒体的分离和纯化,以及摩擦接种试验。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和纯化,要求学生自己采集或选用病样标本,独立完成试验过程。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鉴定,针对病原线虫在寄主植物为害特点,采用直接剖检法、过筛一重糖离心法和贝曼漏斗法分离线虫,并掌握分离原理。⑤病原物生理小种鉴定方法,本课程组现保存有番茄叶霉病和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鉴定的国际标准鉴别寄主,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种病原物进行生理小种进行鉴定。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共设15个实验,40个学时,具体内容如下: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观察学时:2实验二 植物病害显微镜玻片标本的制作学时:2实验三 植物病原真菌一般形态的观察学时:4实验四 鞭毛菌亚门真菌的形态观察学时:2实验五 接合菌亚门真菌的形态观察学时:2实验六 子囊菌亚门真菌的形态观察学时:4实验七 担子菌亚门真菌的形态观察学时:4实验八 半知菌亚门真菌的形态观察学时:4实验九 植物细菌病害革兰是染色氏染色及鞭毛染色学时:2实验十 植物病原细菌的生化测定学时:2实验十一植物病毒病害主要症状及内含体观察学时:2实验十二植物病毒粒体分离提取及摩檫接种试验学时:2实验十三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学时:2实验十四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类鉴定学时:2实验十五植物病原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学时:8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验证性实验需要独立完成试验操作,要求基本操作正规,结合理论学习内容,物化理论知识。往往学生实验内容具有局限性,如病原菌观察,每张玻片只能反映病原菌某一阶段的形态特征,需要综合系统观察等。综合性试验,要求学生从选取材料到试验设计学生独立完成,在指导教师验证无误后,开始试验,对于试验中发现的问题,指导教师帮助解决,并提出注意事项。4-2-4考核内容与方法采用实验报告、实验态度和独立设计试验能力考核。重点考查试验原理和试验结果分析环节的解答能力。4-2-5创新与特点本课程建设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①课题组科研实力强,在课程建设期间,获得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际合作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级课题3项,青岛科技局课题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国家一级学报论文8篇;充分体现了科研和教学的紧密结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②加强了学生在试验基地实地考察作物栽培品种和栽培方式,对病害发生的原因和趋势进行分析的能力。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依据全国统编教材《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三版)的内容,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重新编写了实验指导书。教学手段先进,制作了5个具有特色的教学课件,使课堂讲授内容生动形象,更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大大的提升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3综合性试验占总实验时数比例为40%,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1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及教学内容更新,建设并完善新的教材体系。采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植物病理学”(2002,第三版),该教材对第二版教材做了较大补充和修订。根据新编教材内容的更新,结合课程组成员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优势,对教学大纲进行大规模修订,以便学生适应在掌握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的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在植物病原真菌章节中,指出教材中采用的Ainsworth分类体系(1973)的人为色彩的浓重缺点,补充了Alexopoulus主编的《菌物学概论》(IntroductoryofMycology1996)关于真菌分类系统的变动内容。对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类地位的变化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分类的复杂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对“真菌”和“菌物”2个概念的内涵进行了详细阐明。同时对有益真菌在农业、医药和酿造业等行业中的成功应用进行举例介绍,以便引导学生对真菌学习的兴趣,以利于拓展知识面。在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章节中,对原有经典病害讲解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果蔬细菌性疮痂病Xanthomonascampestrispv.vesicatoria和溃疡病Clavibactermichiganensissubsp.michiganensis以及姜瘟病Ralstoniasolanacearum等,这些细菌性病害可能在未来我国进出口相关农产品成为重要检疫对象,成为国际间制衡农产品进出口的新的技术壁垒。在植物病原线虫章节中,补充介绍了大豆胞囊线虫病害Heteroderaglycines、根结线虫病害(Meloidogynespp.)和松材线虫病害(Bursaphelenchusxylophalus)的研究进展。在植物病害流行学章节中,补充了宏观植物病理学理论的观点理念。将病原物寄生性和致病性章节和植物的抗病性章节合并讲授,引进了病原物和寄主植物识别的分子基础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新颖性和前瞻性。在植物病害防治原理章节中,在植物病害综合治理(IPM)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植物病害可持续治理理念,解决困扰人类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农产品残留和生物安全问题,补充讲解了农田生态环境恢复和生物防治措施优缺点等内容。积极建立和完善了教材体系,课程组成员1人副主编编写“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材;1人副主编“中国检疫性植物线虫”,参编“植物病原线虫学”和“植物线虫志”等教学参考书。依据课程组成员的研究优势,为本科生自编“植物病害流行学”、“植物线虫学概论”和“真菌分类学”等,教材质量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教学参考书选用Agrios主编的“PlantPathology”、Alexopoulus主编的“IntroductaryofMycology”以及“植物病原真菌学”、“植物病原线虫学”和“植物病原细菌学”等。2实验课和教学实习课程大纲修订和教学内容更新。本课程的实验课教学占总学时的34%,其中综合性实验占41%;另外在春学期末安排1.5周的教学实习。重新修订了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指导书,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新的实验体系增加了实用性强的综合性试验5个:①植物真菌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学生自由采集或选择根病、叶部病害、贮藏期或苗期病害病样,独立完成培养基制作和分离纯化过程,对于分离结果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②植物病毒粒体的分离和纯化,以及摩擦接种试验。③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和纯化,要求学生自己采集或选用病样标本,独立完成试验过程。④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鉴定,针对病原线虫在寄主植物为害特点,采用直接剖检法、过筛一重糖离心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产品销售担保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信息化项目合作协议书2篇
- 2025年度个人二手房交易背景调查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民宿租赁合同(含特色服务)2篇
- 箱涵钢筋施工方案
- 钩机立杆专项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版学校医务室公共卫生服务委托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投资咨询代理服务合同范本3篇
- 铁岭水泥烟囱防腐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年版销售业务员劳动合同(含薪酬福利明细)3篇
- 练习20连加连减
-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
- 土法吊装施工方案
- 商法题库(含答案)
- BLM战略规划培训与实战
-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 编制说明
- 沟通与谈判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项目四 移动商务运营内容的传播
- DB43T 2457-2022 烤烟采编烤分收包一体化作业规范
- GB/T 15945-199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 GB 32311-2015水电解制氢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