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高一历史注: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所有各题答案均写到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入答题卡内。1.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游的彩陶风格影响了山东、江汉平原等地;江浙地区风格的陶器广泛出现在山东和湖北;长江中游风格的陶器出现在岭南地区。这些现象反映出()A.陶器是最主要的生产工具 B.中华文化在多元交汇中发展C.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D.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中心2.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盛行。各国常常“以邻为壑”,破坏他国的水利设施,造成灾害。战国中后期的人们普遍要求结束战乱,去除那些人为的灾害。这表明()A.统治者重农意识淡薄 B.战争的残酷性有所减弱C.水利决定战争的成败 D.统一逐渐成为社会共识3.秦以前,一般人均可自称“朕”。秦统一后,“朕”成为皇帝的专属自称,皇帝的命令专称为“诏”,其印章专称为“玺”,对皇帝的名字也要进行避讳。这些规定的主要意图是()A.凸显皇帝独尊 B.保证皇帝独裁C.重建礼乐文化 D.宣扬皇帝功业4.汉高祖出身不高,其臣子也多出自社会中下层,朝中基本是“布衣将相”,他们熟知民间疾苦,对“举措太众,刑罚太极”的后果深有体会。这客观上有利于汉初()A.沿袭秦朝的各项制度 B.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C.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D.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钱币的作用严重萎缩,百姓购买物品和计算物价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东晋南朝的钱币流通则相对广泛。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北方自然经济解体 B.北方物资大量剩余C.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D.南方社会相对稳定6.唐太宗及其祖辈数代与鲜卑族保持通婚关系,即位后积极推行民族和解的政策。他认为“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这一认识()A.消除了汉族与周边民族的差异 B.表明唐代统治者华夷观念强化C.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和平与稳定 D.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严格遵循7.唐初,赋税征收对象是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两税法实行后,赋税分户税和地税,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财政收入 B.抑制土地兼并 C.打击富商大贾 D.加强人身控制8.颜真卿书法笔力厚重,体貌庄严,被誉为“盛唐风骨”。后世形容其字“一副大丈夫气派,望之正义凛然”。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下列作品中符合此风格的是()A. B.C. D.9.唐与五代,凡大小政事如何处置,先由宰相拟处,再请皇帝准可,而皇帝一般亦每照例准可之。及至宋初,宰相处理政事要先具“割子”,征求皇帝的意见,然后严格遵循旨意办事,“尽禀承之方,免差误之失”。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中枢机构日益成熟C.宰相权力有所削弱 D.行政效率大大提高10.蒙古汗国没有年号纪年的传统。忽必烈继位后,建年号曰“中统”,以儒家经典《春秋》《易经》为洪范,以此实现寰宇一统、天下一家。这一举动旨在()A.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B.强化元朝国家认同C.继承先代传统制度 D.维护儒学正统地位11.据记载,在南宋都城临安形成了产销中心,当地的民谚曾这样说:“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并且还有记载说,自东门外放眼望去,全都是菜地,根本就没有民居。这说明当时()A.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明显发展C.经济领域出现了区域性分工 D.商业成为社会经济主要部门12.据《世界图书》1981年第3期统计,我国从西汉至隋唐五代共出书2.3万多部,27万多卷。而宋朝出书则达1.1万多部,12.4万多卷,约相当于前代出书总数的一半。这反映了宋代()A.崇文抑武方针的实行 B.市民文化成为主流C.活字印刷术已经普及 D.文化事业高度繁荣13.麒麟被尊为“仁兽”、“瑞兽”,古人认为它的出现往往与盛世联系在一起。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与亚非各国的交往,也包含着麒麟等动物的交流。与郑和下西洋直接有关的海上“麒麟贡”大约前后有七次,史称“麒麟外交”。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A.旨在促进物种交流 B.政治特征较为明显C.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D.带有强烈经济目的14.据载,雍正帝45岁登基,在位13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吃饭很简单,也不出去游玩,连承德避暑山庄都没去过。他批答奏章从不假别人之手,有的批复一千多字,一气呵成。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雍正皇帝的勤政 B.宰相制度的废除C.君主专制的强化 D.奏折制度的施行15.明清以前,陕西的庙会主要是民俗文化活动,无非敲锣打鼓,社火龙灯,唱戏酬神,饮酒作乐。明清以后,各级庙会已成为“虽祀神也,而藉以销售农工需用之器也”的经贸活动,唱戏酬神则反而成为“招致市场”的广告宣传手段。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B.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D.统治思想的根本转变1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A.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直接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C.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D.使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7.有史学家在评价某一事件时说:“……那个时代,他们只具有极大的‘改朝’的机运,而无‘换制’的机运。”该史学家所评价的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18.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挽救危局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主张中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变科举,??在变官制”C.“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D.“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一切的黑暗”19.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中指出:“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为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A.倡导“扶清灭洋” B.推进立宪运动C.推行清末“新政” D.建立共和政体20.1915年,陈独秀《青年杂志》中倡导“兽性主义”(意志顽狠,善争不屈;体魄强健,力抗自然)。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中指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两者旨在()A.宣传西方民主科学 B.揭示近代体育教育的缺失C.推动思想文化革新 D.塑造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21.某高中学习小组搜集了如下史实: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国民革命,井冈山的斗争,红军长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解放战争。据此推断,该小组的研究主题是()A.马列主义的传播 B.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C.国共关系的演变 D.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22.1924-1927年的这场革命,其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这场革命的实质是()A.反帝反封建运动 B.思想解放运动C.收回利权运动 D.农民革命运动23.1937年9月,宋庆龄在《致英国工党书》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日本法西斯主义者以及他们惨杀的和非人道的破坏方法,不仅威胁中国的独立,对于所有民主国家以及全人类的和平和自由,也同样是威胁。”因而,“中华民族的抗战确乎有着国际的意义。”宋庆龄旨在()A.谴责日本法西斯行径 B.阐述中国抗战世界意义C.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D.为中国抗战赢得国际支持24.1937至1938年陕甘宁地区耕地增加了60多万亩,牛羊增加到30多万头。一大批工厂如兵工厂、被服厂、石油厂、盐厂等纷纷建立起来,除停止营业的老店重新开业外,新开店铺一千多家。这些现象反映了()A.列强放松了对华侵略 B.抗日民主根据地得到巩固C边区经济被彻底改变 D.国民党经济建设效果良好25.1947年年中,国统区物价已涨至战前的6万倍,出现了买东西要用麻袋装钱的奇观。工人、农民、政府公教人员等都深受通货膨胀之害,生活入不敷出。工农业生产也因为通货膨胀和内战而无法正常进行。这反映出()A.日本侵华影响深远 B.民族工商业快速发展C.战后恢复困难重重 D.国民党面临统治危机26.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和社会民主改革的情况下,新中国在1949年到1952年的短短三年多时间中,就医治了战争创伤,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这主要得益于()A.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B.党和政府采取了有力的举措C.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获得了苏联的大量经济援助27.据党内人士回忆,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前,毛泽东就提出了“以苏为鉴”的问题。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更加明确地提出了避免苏联弯路,走“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不只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人也都做了很多思考。这反映出中共()A.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正确处理了人民内部矛盾C.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D.断绝了与苏联的外交关系28.据1981年初调查,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30%-40%,约1.3亿人。随着收入的增长也出现了剩余资金,1983年底农民储蓄存款已达228亿元。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广29.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2021年1月,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号召:“让多边主义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二者共同反映出中国()A.具有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B.试图主导世界秩序C.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D.综合国力不断提升30.《宋太宗实录》是北宋史官修撰,完整记载宋太宗一朝22年史事的官方史书。而《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南宋史学家编撰的一部卷帙浩繁的史学巨着,取材丰富。《实录》最大的史料价值在于原始性,而《长编》的史料价值在于繁复和考异。据此可知()A.《实录》的史料价值高于《长编》 B.《长编》是二手史料,可信度较低C.《实录》与《长编》可以相互补充 D.《实录》能完全真实反映历史真相二、非选择题:满分40分,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31题20分,32题2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1.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对黄帝的赞颂和祭祀延续至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黄帝被推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史记》以《黄帝本纪》为中国历史的开篇。司马迁还以“万系一宗”来叙说民族关系,认为汉人与诸多民族均是同根同源。历代祭祀黄帝之举,史不绝书。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往往自称为黄帝后裔。对黄帝的崇拜,使中华文明在多元发展的同时,一以贯之地保持了连续性。——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材料二以下图片是毛泽东、蒋介石、邓小平在黄帝陵的题字(词)碑(注:毛泽东祭文是为国共两党同祭黄帝而作,部分内容为“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蒋介石题字“黄帝陵”:邓小平题字“炎黄子孙”。)材料三改革开放后,全球华人有规模地“重返黄帝陵”寻根祭祖,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已逾百万人次。……20世纪最后的二十多年中,一些卓有成就的华人华侨频繁回国投资、讲学,为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极献计献策。——摘编自苏征社《试论邓小平侨务思想的实践意义》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帝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共两党祭祀黄帝背景和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黄帝”这一文化符号在今天的现实价值。32.英模是时代的缩影、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集体记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末年,闽南沿海经常遭到倭寇骚扰侵犯,军民奋起抵抗,涌现了很多民族英雄,俞大猷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逝世后朝廷追赠“左军都督”,谥号武襄。有关俞大猷抗击倭寇的故事也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在闽南民众的想象中,俞大猷是一个晓勇善战、智勇双全的民族英雄,是一代抗倭名将,在抗倭战斗中,他刚毅沉着,有勇有谋,立下了赫赫战功,保护了沿海百姓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安宁。——摘编自戴冠青《英雄想象中的价值取向与生命追求》等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后,城乡妇女广泛投入到国家建设中来。1950年,以梁军名字命名的新中国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成立,纵情驰骋在北大荒的原野上。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们研究出了多种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在异常艰苦的环境里开垦出了22500亩土地。梁军光荣地出席全国第一届工农兵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