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和讨论的主要问题_第1页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和讨论的主要问题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热点问题介绍(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和讨论的主要问题

(一)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5月开始并立即进入高潮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质上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1980年后,在摒弃了“两个凡是”等错误观点的基础上,这场讨论转入对真理标准问题的理论学术探讨。争论的主要问题是:怎样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能不能说客观事物本身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途径?逻辑证明是不是检验真理的一种标准?此外,这场讨论还牵动了真理的阶级性问题、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问题以及实践唯物主义等问题的探讨。(二)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热烈讨论发生在1980年至1984年间。参加这场讨论的学者很多,讨论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文艺理论及其他领域。专为这场讨论发表的论文也多,据不完全统计达七、八百篇。这场讨论中提出了很多争论的问题,其中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包含人道主义,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本质、核心,人的本质是什么,衡量历史进步的最高尺度是人还是物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是不是人道主义理想的实现,以《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为代表的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人本主义思想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还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如何看待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异化理论,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着异化,等等。这场讨论在80年代初的中国之所以如此热烈,有两个重要背景:(1)在刚结束的“文化大革命”中出现了各种非人道的现象。据此,哲学界一些同志提出了要重新估价人道主义的问题。(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范围内有一股比较强大的人本主义思潮,这股思潮也在我国发生了影响。通过讨论,大多数学者肯定了人道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的进步作用和在现实伦理领域的积极作用,划清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人道主义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界限,认识到马克思立唯物史观是清算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人本主义唯心主义的结果,批评了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也存在着异化的错误观点。(三)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正式开始于1988年,90年代仍在继续。这个问题成为讨论的热点和焦点,与此前进行的两场讨论有关。一是1978年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讨论,提高了对实践的认识,引起学者们对实践的涵义、属性、要素、结构、功能、类型的全面研究,其成果之一是拓宽了实践的领域,使实践的范围不只是在认识论范围里,而且也扩展到历史观和本体论的范围。二是1985年开始的关于如何改革旧的哲学体系的讨论。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现行的旧哲学体系是走了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按照实践唯物主义的原则改造现行的体系。在这场讨论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者对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论断没有分歧,但对如何理解实践唯物主义及其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则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引起了较激烈的争论。第一种观点自称为“实践本体论”。这种观点认为,实践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全部哲学都不脱离实践,是实践的世界观展开的形式。“实践本体论”认为,人类的存在只是一种实践中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存在也只是实践活动的存在,人类是通过这种实践存在来理解和把握世界的。实践以外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是无法认识的。它比“物质本体论”更高级、更现实,从此结束了抽象的“物质本体论”。第二种观点自称为“实践一元论”。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对社会生活的解释和说明,不是建立在物质一元论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历史唯物主义来说,实践是社会的本体。离开了实践,就不可能有科学的社会历史观。第三种观点自称为“物质本体论”。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世界的本质或本体(本原)问题,看作是世界观的基础和认识论的前提。列宁称之为辩证唯物主义基石的标志客观实在的物质范畴,既是世界的本原又是认识的源泉。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是立足于唯物主义谈实践的地位和作用。实践不是本体,而是人的本质属性和存在形式,物质和实践的关系是实体和属性的关系。第四种观点自称为“物质——实践本体论”。这种观点既不同意“物质本体论”,又不同意“实践本体论”,主张物质与实践的统一本体。第五种观点自称为“超越本体论”。这种观点认为,本体论化是一种传统的思维方法,现代哲学的发展已经打破了这种思维方式,主题不再是追究世界的原始根据。马克思的实践观,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合理因素都吸收进来,统一起来,解决了两者长期以来针锋相对的对立与矛盾,从而超越了唯物论和唯心论。实践唯物主义中的“实践”是动词,即我要实现唯物论原则,要在实际行动中贯彻。这也是一种唯物史观。不管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有多大分歧,多数学者认为,无论如何不能把实践唯物主义说成是非唯物主义或超唯物主义,甚至唯心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毕竟是一种唯物主义。此外,有些学者还探讨了建构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原则和规定,有的学者已经写出了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专著或教科书。

(四)生产力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整个80年代都在热烈进行的研究和讨论。全国各地为此召开的学术讨论会有数十次,报刊上发表的论文有数百篇。讨论的主要问题如下。1.生产力标准的涵义。十多年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理解。第一种理解认为,我们强调的生产力标准,是指社会领域中衡量生产关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上层建筑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标准。这个标准的内容是:被评价(衡量)的客体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种理解是从生产力标准所包含的全部涵义出发,认为有两种生产力标准。一种是作为客观尺度的生产力标准,它包含两层含义:(1)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本身,就是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尺度,也就是衡量人们的文化、心理和自主活动等内在因素的一种尺度;(2)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是衡量和判断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标准。这种标准是生产力本身所包含的。它不包含人们关于是非、善恶等方面的态度、选择等主观性的东西,故称之为客观尺度。另一种标准是中共十三大再次强调的,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一标准的提出是以对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相互关系的全面科学的了解为基础的,因而是确定的、客观的;同时,它顺应历史进步,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客观要求,鲜明地表达了对评价对象的根本态度和选择,体现了评价主体的价值观,所以这个标准是客观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第三种理解是从作为衡量某种事物的“尺度”和“标准”所应包含的“组成部分”出发来规定生产力标准的含义的。一些学者认为,作为衡量某类事物的尺度或准则,是人们实现一定目的所凭借的依据,因此,生产力标准的内涵除了标准自身(即测量手段)和标准客体(即测量对象)两个组成部分外,还应包括标准价值即测量目的。据此,他们把生产力标准定义为:以生产力自身水平或状况和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划分一切社会发展阶段或衡量、检验、评判一切社会生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观念等等)合理性的尺度。有些学者具体分析了生产力标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检验的对象。认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及发展程度至少应作为以下社会生活的检验标准:〈1〉作为衡量每一种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形式是否先进或者是否合理的根本尺度;(2)作为衡量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程度以及社会主义是否够格的根本尺度;(3)作为衡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本尺度;(4)作为衡量各项改革措施得失成败的根本尺度;(5)作为衡量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各项工作是否做得确有成效的根本尺度。2.生产力标准在整个标准体系中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在各项工作中,有衡量是非的诸多标准;那么:(1)生产力标准是否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多数学者予以肯定的回答。但有的学者认为,用生产力标准衡量“一切”的提法欠妥。因为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而不是判别事物性质的标准。如鉴别社会形态性质的标准,主要应看它的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水平。(2)生产力标准是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多数学者予以肯定的回答。理由是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人类实践的结果,是与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的。但有的学者认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最高尺度不是生产力,而是人的尺度,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若按生产力的尺度,只能得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我们先进;而按人的尺度,才能衡量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进步(3)生产力标准是否是衡量社会进步和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准。多数学者予以否定回答,认为社会各个领域各有各自的特殊标准。少数学者认为,归根结底,它是唯一的。3.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的关系。多数学者认为,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的继续、深化和发展,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表现在:(1)它们分别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两个领域里的不同命题。生产力标准属于历史观命题,实践标准属于认识论命题。(2)它们论证的对象和作用不同。生产力标准论证的对象是社会的一切现象,是衡量一切社会现象是否进步的价值尺度。实践标准论证的对象是人们的认识,是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两者的联系表现在:(1)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在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和深化,反过来,生产力标准又丰富和补充了实践标准的内容。(2)两者都有方法论意义,都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3)两者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特征。(4)两者互相交叉渗透。实践标准检验范围比生产力标准广泛,它包含各方面的实践。生产力标准又比实践标准宽泛,它不仅检验观念,还检验非观念的东西。(五)主体、客体和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关于主体、客体和主体性、主体性原则的研究和讨论,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中,具有全新的开拓意义而又讨论热烈、成果丰硕的领域。过去我国哲学界很少研究这个问题,哲学教科书也很少提及。随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深入,主客体问题逐渐成为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十几年来研讨的概况和成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研究讨论,对主体客体概念的规定有了比较一致和明确的认识。多数学者认为,主体和客体是表明活动者和活动对象的哲学范畴。主体是具有社会本质能够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这个人可以是个人、集团〈阶级、团体、政党〉乃至整个人类。客体是被实践被认识的对象。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客体是指进入实践认识范围的对象,广义的客体是指主体之外的一切事物。客体可分为三大类: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过去认为主体、客体与精神、物质是等同的。现在多数学者认为,二者虽有内在联系,但不能等同,不能相互替代。主体不同于精神,客体不等于物质。主体和客体不具有物质和精神之间的那种谁产生谁即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并不能像物质和精神那样,把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括进去。而且主体和客体与物质和精神,是相互交叉的。现实的人作为主体,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同样客体也是既有物质客体,也有精神客体。关于工具是否是主体系统,仍然分歧较大。一种观点认为,主体系统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1)主体;(2)主体掌握的思想工具;(3)物质工具。另一种观点认为,工具是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具有从属于主体和客体的二重性。一方面,它是人的智力的物化,是人的器官的延伸,渗透着人的思想意识,因而是从属于主体的。另一方面,它又是由自然物转化而成,是人类活动的产品,就其静态而言,它是一般存在物,而且是一定历史时代的物质标志,因而它又具有客体的性质。2.对主体的属性、层次、结构特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学者们认为,主体的属性有三,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性。主体亦可区分为个体、群众和类等三个层次。在结构上,主体是生理结构、心理结构和认识结构的统一体。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主体的多种属性、多级层次和结构统一体现为能力结构,推动人类认识的无限发展。学者们在对主体结构进行研究时,还进一步探讨了主体的认识结构或认识图式。他们认为,在认识活动中,主体大脑有一种统摄整个认识过程的先存结构一一主体认识图式。这个主体认识图式是认识活动中主体先存各种意识状态的综合统一体,是主体观念上把握客观世界的精神器官,也是主体认识能动性的主观根源。这个主体认识图式已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承认和关注。3.通过探讨研究,对主体客体相互关系的认识理解已经比较具体、明确,也比较深入了。多数学者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基本关系可以划分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精神三种基本类型。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同时,人与社会的关系形式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精神现象则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反映。从主体的本质特征出发,上述三种类型的主体客体关系,又可以划分为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实践关系是主客体关系的最基本的方面,认识关系以实践关系为基础。但认识关系形成之后,又成为实践关系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因素。在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中,都渗透着价值关系,即客体对主体的利害关系。追求某种价值目标是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此外,主体对客体还有一种情感体验关系。这是一种意识活动。把情感作为主客体的一层关系,可以使主客体关系处于合理的结构之中。有的学者还探讨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相互适应关系,这就是认识系统中的主一客体相关律。它是制约认识系统形成、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逻辑。这种关系的具体表现是:主体的内部世界、本质力量和认识定势对外部世界的有效“结合”、“同化”达到什么范围和程度,外部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就能够在这个有效的范围内和程度上成为对主体有意义的现实客体,反之亦然。关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生成关系,有关研究学者的理解还不一致。一种意见认为,主体和客体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离开了客体就没有主体,离开了主体就没有客体。另一种意见认为,说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作为唯物主义者所讲的客体的自然界,是先于主体即人而存在的,因此不能说主体和客体同时产生或出现。如果硬要这样讲,也只能是指主体和客体这两个概念。4.对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的探讨和争论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关于什么是主体性的问题,虽尚无普遍认可的定义,但大体有了共识,即认为主体性是主体在与客体特定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本质特征。主体性包括主体自觉能动性(既包括主观能动性,也包括实践性)、主动性〈与客体相比,主体是主动的,占有主导地位〉、自为性(一切客体都为主体服务,满足主体的需要)。有的学者主张还应包括创造性、自主性和自由性等等。至于主体性原则的问题,虽然已有不少探讨研究,并已发表不少论著,但至今不仅对主体性原则的含义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存在重大分歧,而且对主体性原则是否能够成立,都存在两种对立的见解。在这一时期对主体、主体性的探讨研究中,也曾存在一种过分夸大主体和主体性的作用的倾向,直至否定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所阐明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这种错误倾向受到学者们的及时批评和纠正。5.从1987年起,哲学界开始把历史过程的主客体问题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并很快成为研究的热点。探讨的主要问题有,历史主体、客体的涵义、层次及其本质特征,历史主体性的涵义及其本质特征,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相互关系,历史主体、客体、主体性和社会历史过程、社会形态、社会规律的关系。人的主体性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历史的主客体问题与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的关系,等等。对这些问题已有相当深入的研究,虽然还未形成比较统一的见解,但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重视。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转换历史唯物主义研究重点的问题,即适应时代的特点,实现研究重心的转换,从以客体为轴心审察历史主客体的关系,转换到以主体为轴心重新审查历史主客体的关系。研究者比较普遍的认识是,人类历史就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历史,因此,正确地把握历史主客体范畴和历史主客体间的辩证关系,对于正确地认识历史过程的本质,全面准确地把握唯物史观的要旨,都是非常重要的。(六)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研究伴随80年代以来对实践唯物主义、历史主客体和主体性问题、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关系、社会演化图式及其能否超越等问题的研讨、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问题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现代西方存在的一股非决定论思潮也在这一时期波及我国。因此,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论的研究讨论中,也出现了一种非决定论的倾向。它的突出表现是把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对立起来,把历史规律和主体性,特别是主体的选择作用对立起来,否认在历史领域有严格意义上的必然性、客观规律存在。马克思主义学者及时批评和纠正了这种倾向,对历史决定论、历史选择论及其关系的理论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在关于历史决定论的研究中,学者们首先研究了决定论、历史决定论的涵义及类型。有的学者将历史决定论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类。还有的学者认为,传统的历史决定论偏重于因果必然性。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决定论引进了统计规律和系统演化规律,增加了统计决定论和系统决定论的内容。阐明唯物史观决定论的性质、特征和基本内容,是研究和讨论的重心。当代西方历史哲学中有一股思潮,就是竭力反对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把唯物史观等同于自然决定论和歪曲为机械决定论。一些学者对此作了辩驳,结合新的历史时代的实际,重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的性质、特征和基本内容,划清了它与机械决定论、宿命论及自然决定论的界限,指出它是唯物的、辩证的历史决定论,也即以经济决定论为基础的合力论。在关于历史选择论的研究中,首先研究了“选择”、“历史选择”、“历史选择论”的涵义及其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人的行为具有选择性,这已成为共识。但是,能不能将这种选择行为上升为历史观,历史选择论的涵义究竟是什么?唯物史观是否包含历史选择论或主体选择论等问题,学者们之间还存在根本的分歧。因此,研究的重心放在了选择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实现机制等问题上。主张唯物史观包含选择论的学者,进一步研究了选择何以必须、何以可能和如何实现等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人具有特定的需要和利益,即主体需求的多层次结构,是人的选择的内在根据;社会生活的未来发展存在多种可能性空间,这是人的选择的客观前提;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是人的选择的直接基础;人的认识的能动性和实践的能动性,使人的选择成为现实。选择有受制性。人的选择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任意的。它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有的学者指出,人的选择首先受到既定客观条件的制约,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政治、文化、甚至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其次,受到自身状况的制约。人的需要和利益规定着选择的基本指向;人的知识和能力限定着选择的范围;人的生理素质是前两者的自然基础。此外,个人选择还受他人选择的制约。那么,唯物史观实质上究竟是历史决定论,还是历史选择论,或者是两者的统一。现在主要有三种不同意见。l.唯物史观就是历史决定论,它内在地包含主体选择论的因素。主体的一切选择都是有限制的,特别是受到社会历史规律的无情限制。只有在历史决定论所理解的历史必然性所决定的前提下,才谈得上人的历史选择活动。2.历史选择论是马克思的历史观之思想实质,它把决定论作为环节包含于自身。因为:(1)不深入研究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的辩证法,不具体揭示各种社会力量的相互作用、较量以及孕育于其中的多种可能性,就会使马克思历史观中包含的决定论思想变成类似命定论的机械决定论或庸俗进化论。(2)辩证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的硬核都是因果律,而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所以辩证决定论不能代替历史辩证法。(3)马克思发现了人与现实自然界基于人的劳动而互相作用、互相生成的性质,揭示了人类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选择的产物,揭示了历史的纵向选择性质;当代人活动结果对后代人前有着决定性意义,然而,它毕竟是后代人基于自己生存和发展价值必要性所采取的目的性行为,并且,后代人并非简单地全盘接受前代人的活动结果,而是按自己生活实践的需要和不断提高着的能力给予利用和改造。历史的进化过程其实正是人们基于自己的选择和创造活动的自我扬弃、自我超越过程,是人们对于自身以及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历史性重构。3.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论都内在于马克思历史观之中,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历史决定以历史选择论为前提,历史选择论以历史决定论为基础。两者互相补充,同时又各自相对独立,构成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点。马克思历史观的革命变革的实质,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核心,从历史主体的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社会历史的本质,即它既从主体的选择活动方面来考察人与历史的关系,又从客体对主体的制约方面来考察自然、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也就是从主客体双向作用的统一中,揭示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主体选择和客体制约相统一的过程,是选择性与决定性的统一。(七)社会规律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规律问题的研究延续至今。它包括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和对社会规律基本理论的研究。这两种研究相互交叉,互相促进,但不同时期又有所侧重。依其侧重不同,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1979一1984年〉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为重点;中期〈1984一1989年〉以研究社会规律的基本理论问题为重点;后期(1989年以后)则将两者有机结合进行研究。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在新时期里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反经验,联系拨乱反正、工作重点转移的实际,广泛深入地研究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规律性问题,为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以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上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对社会规律基础理论的研究。对社会规律基础理论的研究包括:(1)社会规律的界定和类型;〈2〉社会规律的性质,主要是如何理解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质,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比较的特殊性究竟是什么?社会规律是否包含主观成分,是否具有主体性、价值性等等;(3)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关系,主要是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关系,尤其是这种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点问题,从一开始就是探讨研究和争论的热点。一些学者着重探讨了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能动性究竟能对社会规律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的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认为,其作用主要有:(1)能缩小或扩大规律作用的范围;(2)改变规律作用的方向;(3)改变规律作用的具体形式;(4)可颠倒或跨越历史规律所决定的发展阶段;(5)能使一些历史规律“登台”或“退位”。有的学者认为,规律及其作用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所能改变的只是规律起作用的条件,通过改变或创造规律赖以发生作用的条件,就可以部分地或根本地改变规律所发生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或加速、或延缓,或使某一规律根本不发生作用。有的学者认为,人可以改变规律,也可以选择、设计规律。因为在一定程度上社会规律的历史变化性,取决于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活动的变化,人们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选择创设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形成对自己有利的社会规律。有的学者认为,说人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规律赖以存在和起作用的条件同规律是直接同一的。它和规律一样,其产生、发展和消失都是不以人们是否承认、贬低、误解为转移。人们不能改变、选择和设计社会规律,但可以改变和选择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形式和实现方式,能够设计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方案和模型。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的自觉性与社会规律的关系问题,有的学者认为,由于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和人们对社会规律的把握,人们就可以在统一的正确意志的指导下实现全社会的共同目标。于是主观与客观、自由与必然辩证地统一了。按照人们的意志进行活动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历史必然性产生和发生作用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人们自觉创造历史的过程。有的学者则认为,人控制规律,是共产主义自觉性的特点。规律统治人,是资本主义及以前社会的基本状况。社会主义社会在人类历史上有可能第一次形成社会统一意志、目的和行动,按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创造历史,但由于社会的和认识的种种原因,仍然带有自发性的因素,还可能产生盲目性。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也不可能等同于人的自觉性或消融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的自觉性,仍然分为国家、群体、个人等多个层次,它们之间在价值取向上仍然存在着矛盾。至于认识上的盲目性,即使到了共产主义也不能绝对避免。此外,对人的自觉性的研究,还引发了学者对社会规律实现机制的研究,以及对主观能动性与社会规律的契合机制和两者相同一的中介问题的研究。这个时期对社会规律的研究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是有成就的。它主要表现在把社会规律的研究置于人的活动、人的有目的的实践的基础上,从而对历史必然性的理解,对社会规律性质的理解,不再局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这一点上,而是在肯定其客观性的同时,又具体地探讨了人的主观因素、价值因素、主体性在社会规律的生成、实现中的作用。(八)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没有明确的价值概念,也没有形成系统价值理论。但哲学家们在探讨人生理想和人的行为的评价标准时,围绕着义与利、理与欲、志与功的关系所进行的争论,表现了他们的价值观。在西方哲学史中,从古希腊开始就对人生的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现代西方的资产阶级价值哲学。现代西方的价值哲学,尽管流派很多,对价值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但在本质上的确都是唯心主义的价值观。因而在相当长时期里,在我国哲学界造成一种误解,似乎价值哲学只能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价值仅仅是经济学等学科的概念,在哲学概念中没有它的一席之地。价值的哲学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价值问题也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热点之一。十几年来这一研究过程也大体上可分成三个阶段。1.从1980年到1984年,可以说是研究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把价值问题引入认识论,提出价值范畴是认识论要研究的重要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明确提出对事物的认识有事实认识或真理认识和价值认识之分,揭示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阐明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从1985年至1986年5月,这个阶段研究的重点是价值与真理的关系。研究讨论的主要问题是:(1)在认识论中价值和真理的关系如何?究竟有无价值真理?(2)价值真理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3)价值认识是否具有阶级性?(4)如何检验真理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等等。3.1986年5月20一24日,在杭州召开了认识与价值问题的专题学术讨论会,使价值问题的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价值研究在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深入和拓展。例如,除了继续探讨价值概念的涵义和规定外,还有学者对价值范畴作了动态的考察,分析了价值领域里的认识活动的特殊性。有的学者深入考察了价值的确定过程及其主体结构、价值观的基本问题。有的学者研究了价值的本质和人的主体性的关系,认为价值实质上是人的主体性在客体中的对象化,它所表现的是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有的学者还研究了如何建构新时代的价值观的问题。他们指出,不能把视野局限于认识论领域,应对伦理价值、审美价值、人的价值予以关注。要面向沸腾的现实生活,回答时代提出的现实的价值和价值观问题。通过于几年的讨论研究,现已普遍认识到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价值虽然不单纯是客体属性的反映,但它又是对客体属性的一种评价和应用;离开了客体属性,价值就失去了客观基础和源泉。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价值都有其客观的基础和源泉,都具有客观性。人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在现实的人同客体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即在社会实践中确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之上的,实践的观点是理解各种价值现象的钥匙。价值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范畴,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价值标准和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价值问题上反对任何超历史的观点,认为对任何社会现象的评价都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是否有利于当时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是衡量社会现象的价值尺度。(九)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哲学关心人的命运,是世界性潮流。在中国,这股潮流勃起于80年代初。起初,对人的哲学研究是否应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一席之地,马克思在实现哲学革命的同时,是否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人学,马克思主义人学有无存在的必要,这在不少学者中是颇有疑虑和争议的。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研究人类物质生活条件及其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也就是研究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医学、心理学等等学科,都是从不同侧面研究人。不存在一种不以人为目的的科学,在社会科学中不存在一种不以人为对象的学科,因此,没有必要再建设独立于唯物史观哲学和其它学科的人学。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人学,人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其存在的必要。马克思在探索新世界观的过程中,确实同时开展了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使关于人的理论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了科学化,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学说的创立,是马克思进行理论批判和思想清算的结果。他批判了对人、人性、人的本质的抽象理解和利用抽象人性论解释社会历史的唯心主义观点,清除了自身思想中的人本主义影响,但这种批判和清算并不是取消对人的问题的研究和抛弃关于人的理论。.在批判和清算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论述了人类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同时正确地回答了人的本性、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道和非人道等问题,从而使关于人的理论成为科学。上述争议几年之后沉寂下来了,对人的问题的艰难研究取代了这种争论。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理论界对人的哲学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80年代上半期,主要是争论人性、人的本质和异化问题,这是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交织在一起的;第二阶段大体在80年代下半期,主要探讨人的个性、人的自由、人的价值等问题。其中人的价值是和价值观的研究交织在一起的。这个时期的个人和个性的研究具有开拓的意义。因为传统的伦理学习惯于把社会、集体与个人、个性对立起来,肯定前者而贬抑后者。这往往导致把对个人和个性的研究变成一种禁区。但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必然要求重视个人的物质利益,并使个体主义思潮发展起来。因此正确地阐明这些问题就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不可忽视的任务。第三个阶段是90年代,除继续探讨80年代下半期的人的个性、人的价值问题外,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权理论的研究成为热点。其中大的主体性问题是和认识论中的主体客体问题交织进行的。有的学者在研究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时,还提出了科学技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影响的二重性:机器生产既提高了人的主体地位(因为机器使人减少了对自然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