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师院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件02学前儿童安全教育_第1页
渭南师院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件02学前儿童安全教育_第2页
渭南师院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件02学前儿童安全教育_第3页
渭南师院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件02学前儿童安全教育_第4页
渭南师院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件02学前儿童安全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安全教育概述一、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意义二、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目标三、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内容四、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方法一、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意义1、安全与生命2、安全与家庭3、安全与社会二、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小班中班大班三、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内容1、帮助儿童树立有关安全的意识2、引导儿童学习必要的安全常识3、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4、激发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具体要求1、交通安全2、消防安全3、食品卫生安全4、防触电、防溺水5、幼儿园玩具安全6、幼儿生活安全四、学前儿童安全教育方法(一)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途径1、课程与资源2、游戏与生活3、器具与玩法4、教师与家长(二)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方法1、对照比较法2、实例分析法3、游戏模拟法第二节学前儿童意外伤害事故一、意外伤害事故的含义二、意外伤害事故的特征三、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一、意外伤害事故的含义意外伤害事故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国际疾病已将其单独分为一类,包括交通事故、窒息、溺水、触电、自杀、中毒等。二、意外伤害事故的特征1、易发人群:男性高于女性;15-19岁死亡率最高,1-4岁次之,10-14和5-9岁较低;低社会地位家庭的儿童高于高社会地位家庭的儿童。2、易发场所:家庭、学校中、上学和放学途中、其他公共场所、体育运动场、幼儿园和游乐园、其他场所。3、儿童特点:学前儿童自身的特点也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一项调查结果1.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性别构成:男孩28例(90.3%),女孩3例(9.7%)。2.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类型:骨折22例(71%),切割伤12例(38.7%),脱臼(29%)。3.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季节:春季19例(61.3%),夏季9例(29%),冬季3例(9.7%)。4.儿童意外事故发生的时间:10:oo—14:30为12例(38.7%),7:30—10:00为10例(32.3%),14:30—17:00为9例(29%)。5.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场所:大型玩具场所24例(77.4%),盥洗室6例(19.4%),教室5例(16.1%),活动室5例(16.1%)。三、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一)呼吸停止——口对口吹气法(人工呼吸)1.意外事故都可能导致呼吸停止,呼吸停止4分钟以上就濒临死亡,需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2.操作方法(1)畅通呼吸道(2)吹气

(二)心跳停止——胸外心脏挤压法维持血液循环操作方法(参考视频)1.使病儿仰卧,背部有硬物支撑2.挤压心脏

胸外心脏挤压法(三)出血不少意外伤害事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短时间内人体丢失全身血量的三分之一,就有生命危险。1.出血类型(按出血位置分)(1)皮下出血(血肿、瘀斑——外用活血化瘀药)(2)外出血(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动脉出血)(3)内出血(深部组织或内脏损伤出血,外部表现:脉微弱等)2.止血法(1)加压包扎止血法——用干净纱布、棉花垫伤口,绷带包扎;(2)指压止血。(3)止血带止血——动脉出血,送医院。止血方法压迫止血止血方法包扎止血止血方法填塞止血止血方法加垫屈肢止血法表带式止血带止血止血带止血环形包扎包扎方法螺旋包扎螺旋反折包扎

8字形包扎回反包扎头部包扎法单肩包扎法

胸部包扎法

臀部包扎法(四)骨折

1.症状:疼痛、功能障碍(如指骨骨折不能握力)、出现畸形

2.“青枝骨折”——儿童肢体受伤,即便疼痛不是很厉害,也要去医院检查

3.骨折的临时处理闭合性骨折——“固定”(1)肢体骨折(2)肋骨骨折(3)颈骨骨折

(4)腰骨骨折

开放性骨折——在加板固定前先止血,创面消毒处理,外露骨头应盖上无菌纱布,再用夹板固定,送医院治疗。(五)脱臼外伤、牵拉上肢或穿脱衣服用力过猛,常引起学前儿童脱臼,骨与骨之间的联结完全或部分地脱离了原来正常的位置,正常的运动功能受到了限制。脱臼的处理办法与骨折相同,止痛固定后送医院处理。(六)烧(烫)伤(开水、热粥饭等)(参考视频)1.分为三度(伤及皮肤表层I、真皮II、皮下组织与肌肉III)2.烫伤处理:对不同程度伤害的处理处理须注意:消除烧(烫)伤的原因;保护创面;特殊处理。烧伤分级III度烧伤(七)急性中毒1.煤气中毒(co1)开窗,呼吸新鲜空气,呼吸心跳停止可加上胸外心脏挤压法和口对口吹气。2.食物中毒症状:恶心、呕吐、腹泻、水样便或脓血便,继而体温升高,迅速出现失水、甚至休克。急救:催吐、导泻、补液等,并及时送医院,并收集残留食物、呕吐物、排泄物及时送医院。3.误服毒药——催吐、洗胃机械催吐,或者用面糊、蛋清、豆浆、牛奶等。送医院,留住残留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误服了强酸、强碱(盐酸、氢氧化钠等),不可催吐。另外,如果孩子误喝的是碘酒,应立即给孩子喝米汤、面糊等面粉类流食,以防止人体对碘的吸收;若错喝的是止痒药水、驱蚊药水,就要让小孩尽量地多喝浓茶水,因茶叶中含有鞣酸,具有一定的沉淀及解毒作用。

(八)异物入体1.气官异物急救:急救者站在孩子背后,搂住他的腰,用右手大拇指的背顶住上腹部,左手重叠与右手之上,间断地向上后方推压,使膈肌挤压肺,产生气流,将异物排出。若不能排出,立即送医院。2.外耳道异物较小的可用袖珍镊子取出;小虫可用手电照射外耳道,也可用酒精滴入杀死小虫,再用镊子取出。3.鼻腔异物如果异物塞入一侧,可用手压住另一侧,让幼儿用力向外擤,也可刺激小儿的鼻粘膜,使其打喷嚏,无效则需送医院。4.眼部异物用温水或蒸馏水冲洗眼睛,也可以翻开眼睑,找到异物,用干净的棉签或纱布轻轻擦去。5.咽部异物发生咽部异物,要去医院处理。不能用力往下吞咽。(九)中暑、冻伤(户外活动、偏远农村)降温服用降暑药;保温复温原则,暖身措施。(十)触电立即使其脱离电源,一旦发现呼吸、心跳停止,要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直至送医院。生命之吻-1968年获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1967年7月17日,美国弗罗里达州电工线路抢修时,触电后不省人事,一名电工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又一名电工爬上,一起把伤者背下,伤者苏醒,被救护车接走。(十一)溺水1.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淤泥、杂草,松解内衣、裤带;2.类似于对呼吸停止的解救法,中间加上控水环节(十二)惊厥原因:高烧、低血糖、低血钙、癫痫以及某些急性传染病。急救:让患儿平卧,保持安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