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生态学习题及答案_第1页
中科院-生态学习题及答案_第2页
中科院-生态学习题及答案_第3页
中科院-生态学习题及答案_第4页
中科院-生态学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生态学是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或不能生存。2424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叫冻害。在0℃受到的叫霜害。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温度。:: 组合在一个种群中,全部的组合。在一个库中,不同所占的比率叫频率。在一个库中,不同型所占的比率叫型频率。 频率如何,只经历一代,即达到遗传平衡。一般发生在较小的种群中,因为在一个很大的种群里,如果不发生突变,根据哈-温定律,不同的型频率将保持平衡状态,但在较小的种群中,既使无适应的变异发生,种群内频率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由于,不能充分的随机交配,种群内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时产生的误差所引起的,这样那些中性的或不利性状在种群中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结构,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指缀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影响而表现出与缀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群的内禀增长率(intrinsicgrowthrate,记作rm。-3/2自疏法则指由、家庭或其它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不让同种其它成员侵入的空间。动物在一起叫集群。从到生物圈所有的生物组织层次均是具有一定生态学结构和功能的单元称为生态元。间等方面有种不同。若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必然是一个物种,若使两个物种同时生存,则要使生态位有差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相同或同种类的生物当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不同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不同的适应方式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的连续变化,导致频率或表现型的渐变,形成一个具有变异梯度的群体。K对策k某物种在范围内出现的频率。从原生地开始的演替。从次生地开始的演替。 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在的时间内,单位空间中存在的活着的生物量。,,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是指在相同时间内在同一地段上的许多物种种群的集合。是指生产能存活后代、并能对未来世代有贡献的能力的指标。:CO2O2指在某一特定时刻时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二、单项选择题(B (B (C (AB.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一定的分布和特征C.群落可形成内部特殊环境D.需要特殊环境的群落对环境具有指示意5、生物群落特征正确的论述是(A C.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C (D (A (D (B D.芽达90%以上(A (B C.每一个镶嵌体仅包括一种小群落疯狂D.镶嵌体中小群落与整个大群落垂直结构差异很大(B (B C.前D.中国(B (C (C C.生态型是种内的分异,在生物分类学上也叫亚种D.生态型按生态主导因素的不同可有气候、土壤生态型(C 19、按拉恩基尔的生活型分类,下列植物中属于一年生的是(D。A.莲藕B.芦苇C.马铃薯D.玉(D 01422(B (BA.B.C.演替越来越慢D.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CA.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B.群落内环境已变得不利远物种生存C.群落结构一定型D.种类数量不稳定24、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B。A.信息少B.稳定型高C.矿质营养循环开放D.食物(链)简(D B.群落外貌和结构C.群落种类组 (B B.特征 (D 28、不符合非地带性顶极的论述是(C。A.可出现在多种大气候下 (C (D (C D.生(B(CA.一个气候内,只能有一种顶极群落C.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D.顶极群落是一个独立不连续单位(D (B B.建群种的生活型和生活条件C.优势种和水热条件 36、关于生物地理群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D.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是B.H苏卡乔夫首先提出来的 (D 38、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义的。A.E.HaeckelB.E.P.OdumC.A.G.Tansley(B (A D.有机(D (C B.全球海 (C (B 45、根据究方法一般可生态学为野外态、理论生学和AA.实验生学 B.种生态学 .为生态学 D.原生态学(C (A (C C.生态学 49、根据态因子稳定性度可把态因子为定因子和D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来子 D.动因子(D (B (B (D 54250kg350kg500kg(A (C (D (AA.黄化现 (A B. (B (A D.绿(C (A C.绿 63、在全 (D 辐射中,主要引起光学效应,促进维生素D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B。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C (D(D (B B. C.一 D.不确(A (A (A (B B.根系发 C.通气组织发 (C B.砂 (A (B (DA.植物 B.原生动物 C.节肢动 (D (C C.100个/hm2鼠 (C (D (A (D (C 84、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前数的曲线为(A D.S型线(D 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C.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 (B (D B.2 (C B.等于KC.等于K/2D.大于2(D (B D.中性用(D 生(C (C 94、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5个期中,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称为(B 期(D (DA.幼 率(A (D (B B.生态C.不规则波动 100、下列种群数量不能够长期地维持在某一水平的是(D。A.大型有蹄类B.食肉类C.一些蜻蜓的成虫D.蝗(A C.K/4(B (D (C (D106、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D。A.植物B.蕨类植物C.蓝绿藻D.真菌107、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类群是(B。A.高等植物B.哺乳动物C.大型真菌D108、从下列生物类群中,选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A.树木B.鸟类C.昆虫D(A (B (C (A B. (C B.温 (A (D D.珊瑚(A C荒 (A (B D.冻(D (C (C (AA.热带雨林>带季雨林>北方针叶林>冻原B.开阔大洋>河口>湖泊>大陆C.温带草原>稀树草原>常绿阔叶林>北方针叶林D.长江流域农田>流域农田>黑龙江流域农田>热带雨(A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C.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D.者(AA.能量越来越少B.能量越来越多C.能量基本没有变化D.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C (B B.真 (A (AA.雨 (A 130、种类组成贫乏,乔木以松\云杉\冷杉\落叶松为主的生态系统(D)AB.季雨林C.落叶阔叶林D.北方针叶131、大型食草有蹄类和穴居哺乳类动物占优势的生态系统是(D。A.雨林B.落叶阔叶林C.北方针叶林D.温带草(A (A.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生态系统(D (B,,(A B.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C.海平面上升 (AA.由于藻类大量繁殖,死后分解要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渔类因缺氧而,使渔业产量减少C.对渔业产量没有影响D.使渔业产量忽高忽低138、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性资源的是(C。A.煤炭资源B.核能资源C.森林资源D139、下列资源属于非枯竭性自然资源的是(A。A.能资源B.天然气资源C.土地资源D.淡水资(D C.大力开展生物防治,避免化学污染 (C (B 143、目前最受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D。A.生态学B.种群生态学C.群落生态学D.生态系统生态(D (A (A D.荒(B 148、在森林生态系统食物网中,能量最多的营养级是(A。A.生产者 (D (D (A B.一级食肉动物C.二级食肉动 (D (B D.地球环154、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B。A.多 (A(B(C (D (C (B(C(B 163、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A.生态学原则B.植物区系学原则C.动态原则D.群落学-生态学(AA.生物地理群落=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B165、下列哪一类资源是可再生性资源(C。A.煤炭资源B.核能资源C.森林资源D166、植物的特点是(D。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D C.大 (B (A (B (B B.根 (D (A (DA.疏透结 (A 176、种群是指(A。A.一定空间内同种的集合B.不同空间内同种的集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D(B 178、种群平衡是指(B。A.种群的出生率和率均为零B.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C.种群迁入和迁出相等D.种群的出生率和率相(B (D (D C.芽植 (B (A (C B.热 (D B.消灭竞争者C.增加总生产 (C (B B.森 D.农(C (D (D 192、防治害虫时,应该做到(C。A.彻底消灭害虫种群B.保护天敌C.保护食物链的完整性D.保护害虫种193、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的比例约为(B。A.3%B.0.5%C.20%D.万分之一194(B)1953A.FisherB.TansleyC.VickermanD.Mobius195、外温动物的代谢速度随温度的增加用温度系数描述,那么温度系数Q10是温度升高(C)对代谢速度影响的指数 196、在(B)竞争方式下,不直接相互作用。A.干扰 C.种 197、竞争剧烈时,生物可通过(B)离开种群密度高的地区。A.流 C.D.隐(B (C C.Hamilton定律 (C (C B.寄生C.潜在寄生D.真寄203全球陆地的净初级生产力大约(A)t/a干物质 (D B.HNO3与 D.H2SO420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有害生物的是(D。A.鼠B.蝗虫C.红蜘蛛D. (C (C B.C.性选 (B 212、收获理论中,收获目标指(C。A.收获最大产量B.C.长期持续获得最大产量D.收获种群所有个213、种群 阶段数目的比率,通常用(B)表示 金字塔 (D 215、对于植物,下面选项中(B)是可以被消耗掉的。A.温 B.辐 C.盐 (A (A C.不 B.Hamilton定律 (A 220、植物光合作用同化量于呼吸消耗量相等时的光合活性辐射强度称(B。A.饱和点B.补偿点C.平衡点D.稳定221(C)在湖泊中的营养物质循环中起关键作用。A.鱼 B.细 , ,223(B)是生态学的一种主 A.种间竞 C.竞 D.竞(CB.(B (D 227、物质的热容量是1cm3物质上升(A)所需要的热量。 228、陆地生态系统中,生产量最高的是(B)A.温带常绿 229、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量最高的是(C)A.河口 D.大洋230、限制浮游植物初级生产量的一个关键因子是(A)A. 231、下列同化效率最高的动物类群是(C)A.食草动 234、下列植物有机物质中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分解速率最快的是(C)A.木质素 235、下列生态系统中,分解速率最高的是(B)A.BC.D.三、多项选 (CD,A.强辐射 D.阴地种群的密度制约有(ABD)几种形式。A.过度补 (ABCD B.蝙 C. 通常生态学所研究的几个可辨别尺度的亚部分包括(ABCD)A.B.种 鸟和哺乳动物属于(AD)A.恒温动 下面选项中属于种间相互作用的有(ABC)A.竞 地球上,最富有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出现在(ABCD)A.沼 B.温 农业对生态的影响有(ABCD)A.控制害虫的B.生物多样性减少C.土壤侵蚀D.营养物、水和能量利用的影 B二氧化 C氧 D营养物 EA的日总辐射量 B水的温度 C水中的叶绿素含量 D光强度随水深度而减弱的衰变系数 E水中决定淡水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ABD)A营养物质B光C水中氧气的浓度D食草动物的捕食EA收获量测定 B氧气测定 C二氧化碳测定 D放射性标记物测定 E叶绿素测定法分生量分解作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包括(ACD)A碎 B溶 C异 D淋 E矿A待分解资源的质量 B分解者的生物种类 C待分解资源的种类D分解时的理化性质 E待分解资源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研究一般在哪三个层次上进行(BCD)A物 C食物 生态系统中把多种多样的信息分为(ABCD)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 E图四、论述1、现态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趋势是什么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日益增强2、试论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3、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4、生态学研究更加注重生物的生境与小环境,为方的小气候中,它们是因为有了适宜的雪下小环境,才能在冬季寒冷的地区生。植被表面不同部位也存在5、试述光的生态作用 6、论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7、试述水因子的生态作用338、试述陆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9、试述土壤微生物对生物的影响10、试述风的生态作用11、试述地形要素的生态作用12、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J”S”型“S”型曲线有两个特点()K2)逻辑斯谛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 , 13、论述捕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协同进化。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适应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捕食者通常具锐利的爪用的牙,毒腺,……或其他,以提高捕食效率,猎物常具保护色、警、假死、拟态,……等适应特征,以逃避食。,蝙蝠能超声波,根据回声反射来确定猎物的位置;而一些蛾类能根据其腹基部“双耳”感受的声纳逃避蝙蝠为了对付蛾类这种“先进”的防卫系统,蝙蝠还能通过改变频率,避免蛾类最易接受的频率,或者停止回声探测在捕食者与猎物相互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常常是有害的“负作用”倾向于减弱。捕食者更好的捕食能力,它而,因此“精明”的捕食者不能对猎物过捕。14、论述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15、论述顶极群落的特征(2)1(3)(4)(6)(7)(8)(10)(11)16、论述物种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方式。(2)(3)(2)(3)17、试述捕食对种群数量和质量的调节作18、论述陆地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并举例垂直地带性是由于山地随海拔升高,温度和降水依次变化从而导致群落类型自下而上依次更替,如19、举例说明山地的垂直地带性20、论述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21、论述生物群落的外貌22、论述英美学派和法瑞学派群落分类体系及其二者间的区别:F.ECLements:J.Braun-23、论述生态位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3)n(4)(6)(7)24、论述中国植物群落分布的原则、系统和单位;②群系;③植被型25、论述单元顶极、多元顶极和顶极格局三种理论,并找出三者间的异同点②主要观点:在同一气候区域内,无论演替初期条件如何,经演替最终都停止在一个最适应大气候的群落②主要观点:赞成多顶极论,但认为各种顶极不呈离散状态而呈连续变化,形成一个以气候顶极为中心的①共性:26、说明演替的基本类型27、论述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28、论述生物群落的发育过程②新物种不断迁入、并与原来生物竞争并处于竞争优势;③种类组成开始混杂;④原来的群落结构和内部环境特29、论述以岩开始的旱生演替系列。物参与群落形成,群落在为下一群落创造适宜环境的同时,越为不利本身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