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第1页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第2页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第3页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第4页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1.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毛泽东提出三大政策,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________”,这成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3)到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已经与______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一边倒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的时候首次提出。主权平等互利

(2)内容:互相尊重______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________、和平共处。 (3)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参加重大国际会议: (1)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________国际会议,在会上起了积极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2)1955年,参加在______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以______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坚持“________”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和亚非国家的团结;会议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日内瓦万隆周恩来求同存异二、新中国外交新局面的打开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①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增强。③中国在内政、外交上取得巨大成就。26

(2)恢复:1971年,第______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提案,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中美关系的缓和: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敌视政策,双方处于对立状态。 ②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发生变化,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2)进程:中美上海公报

①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____________》,强调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指出双方都不应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美国对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提出异议。

②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________________》,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3)影响:结束了双方多年的对抗,走到了合作的起点,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同时中美关系的改善,冲击了日本的外交政策,促进了中日建交的实现。 3.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_访问中国,签订了《____________》,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田中角荣中日联合声明

三、新时期中国的外交

1.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1)总体概况: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______外交,并按照“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________”的四项原则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多边共同发展

②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不断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巩固和加强同这些国家的关系。(2)典型事例: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①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____________。 ②20世纪90年代以来,积极参加____________的各项活动,促进了该组织的健康发展;2002年,在中国推动下,中国与东盟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该地区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反对_________。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霸权主义

(2)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同俄罗斯、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建立不同类型的“________”,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丰富和完善,形成了面向21世纪的全方位的外交格局。伙伴关系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反恐

(3)积极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签署《____________________》,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4)2001年,中国加入《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和《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积极开展“______”外交。1.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边倒”的政策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新中国的企图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C.新中国以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 D.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解析】C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故C项说法错误。

2.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

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中国地位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解析】A由于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使会议圆满成功。

3.1971年10月25日,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击败美国”的事件是指( A.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B.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在APEC会议上取得外交胜利【解析】B注意时间“1971年”和联合国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看出布什说的是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和作用1.特点:

(1)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2)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2.作用: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2)为维护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针对练习】

1.(2012年山东潍坊四县高三期中考)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一边倒”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政策D.多边外交政策【解析】B在四个选项中,A项体现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只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C项不能体现题干的要求,多边外交要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二、中美关系改变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

(1)从美国方面看,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陷入越战的泥潭;美国经济发展缓慢,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2)从中国方面看,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开外交新局面。2.影响:

(1)对中国:打破了长期以来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便利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对世界:加强了各国的共同繁荣,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针对练习】

2.(2012年湖南新田一中高三月考)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对材料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 B.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C.共同点主要指双方的共同利益 D.新的开始指中美两国全面合作

【答案】D◆史料材料一在这个共同基础上,亚非国家间有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的可能。因此,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时,抱着积极把会议开好的态度,而且认为应该积极地肯定和表达亚非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而不应该陷入关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争论。材料二基辛格在他的回忆录中说:“阿尔巴尼亚提案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友好国家改变了立场。它们当中很多国家长期以来感到苦恼,一方面它们不愿同我们对立,另一方面讨好强大的中国又对它们有利。当美国对北京采取敌对态度的时候,它们害怕投票赞成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受到我们的某种处罚。现在我们戏剧化地要跟中国和解,它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材料一材料二主题思想亚非会议召开时,存在很大分歧,中国代表团 积极去解决这个分歧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表决投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美国对中 国的态度影响联系教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及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问题探究1.这次会议存在什么争议?中国代表团提出什么解决方案?2.材料二基辛格所说的“阿尔巴尼亚提案”是什么?◆探究材料一材料二答案提示(1)关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争论;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解决了这一争论。(2)“阿尔巴尼亚提案”是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续表合法权利,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1.(2011年广东江门一模文综)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积极同领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C.解决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D.推行“一大片”外交方针,积极和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B

2.(2011年广东增城调研)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他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反映出的新动向是( A.美国强调中美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 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解析】C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史实,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考虑对华采取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等政策,排除A、D两项;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排除B项;由于当时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而且中苏关系恶化,美国想通过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对苏联施压,故本题选C项。3.(2012年湖南益阳箴言中学高三二模)下图所示漫画《梅开三度》反映了()A.世界多极化格局基本确立B.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C.大国结盟成为国际交往的发展趋势D.外交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稳定的政治环境【解析】B漫画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突破,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使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4.(2011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一期末)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下图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是()A.朝鲜B.苏联C.印度D.日本

【解析】B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国家是苏联。

一、单项选择题

1.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的相同点是()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B.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D.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解析】B考查中苏关系和中俄关系的变化。A项不适合上海合作组织,C、D两项不适合中苏关系,选择B项。2.(2011年浙江宁波高一期末调研)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下列哪次双边谈判中?(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

【答案】A

3.(2011年浙江台州调研)“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B.亚非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C.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D.解决亚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问题

【解析】C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根据题干中“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分析,说明了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的作用。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苏、美、英、法、中5国外交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国联大厦举行。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4.(2012年浙江杭州高三七校联考)读下列“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是()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C.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政策【解析】B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但并未形成多极化格局。B项与史实不符,符合题意。5.1981年,美国宣布向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出售武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