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解剖学:神经解剖学总论、脊髓、脑干_第1页
神经解剖学:神经解剖学总论、脊髓、脑干_第2页
神经解剖学:神经解剖学总论、脊髓、脑干_第3页
神经解剖学:神经解剖学总论、脊髓、脑干_第4页
神经解剖学:神经解剖学总论、脊髓、脑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神经解剖学总论、脊髓、脑干2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延髓脑干按与中枢连接的部位分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按所支配的范围分躯体N内脏N内脏运动N内脏感觉N神经系统的区分脑脊髓躯体运动N躯体感觉N3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含有绝大多数神经元的胞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内脏神经主要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组成。

内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4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部位称灰质,如脊髓灰质。皮质

灰质在大、小脑表面成层配布,称为皮质。白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的集聚称白质。髓质

位于大脑和小脑的白质因被皮质包绕而位于深部,称为髓质。

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称神经核。网状结构:后角基部外侧与白质间的灰白质混合区。5神经nerve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纤维的集聚称神经

神经外膜

包绕在每条神经外面的结缔组织。

神经束膜

结缔组织伸入束内将神经分为若干小束,并包围之。

神经内膜

包在每根神经纤维外面的结缔组织。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集聚称神经节

感觉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

内脏运动神经节-传出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

纤维束

在白质中,凡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一起称纤维束。678Nucleus9Ganglion10纤维束111213脊髓spinacord

位置位于椎管内,上端在枕骨大孔处接延髓,下端平L1下缘,新生儿平L3。脊髓末端逐渐变细→脊髓圆锥→终丝。14外形脊髓全长粗细不均,有两处膨大:颈膨大腰骶膨大脊髓表面有六条纵沟:前正中裂后正中沟两条前外侧沟两条后外侧沟15前正中裂16脊髓节段脊髓表面无明显的节段,但可藉每对脊神经根丝的出入范围划分为31个节段:颈髓8节(C1~8)胸髓12节(T1~12)腰髓5节(L1~5)骶髓5节(S1~5)尾髓1节(Co1)小鼠的脊髓节段18C1~C4

(=)与同序数椎骨相对C5~T4

(-1)与同序数的上1节椎体相对T5~T8

(-2)与同序数的上2节椎体相对T9~T12

(-3)与同序数的上3节椎体相对L1~

L5

(T10~12)与第10~12胸椎相对S1~Co

(L1)与第一腰椎相对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31个脊髓节段:

C8、T12、L5、S5、Co119脊髓节段与同序数椎骨对应关系推算表脊髓节段序数同序数椎骨

推算举例颈1~4相同约平对同序数颈椎椎体颈5~胸4高一个椎体胸髓3约平对第二胸椎体胸5~8高两个椎体胸髓6约平对第四胸椎体胸9~12高三个椎体胸髓10约平对第七胸椎体腰1~5平对10~12胸椎体骶1~5平对第一腰椎体尾髓----------------———————————————————————————

20脊髓的内部结构中央管

前角

(运动)

后角

(感觉)灰质中间带

(T1~L3有小的侧角)中央灰质:前.后连合白质:前索,后索,侧索。21脊髓白质后索外侧索前索白质前连合后正中沟后外侧沟前外侧沟前正中裂

脊髓灰质的细胞构筑Rexed板层板层对应的核团或部位Ⅰ后角边缘核Ⅱ胶状质Ⅲ、Ⅳ后角固有核Ⅴ后角颈网状核Ⅵ后角基底部Ⅶ中间带,背核中间内侧核中间外侧核骶副交感核Ⅷ前角底部,在颈、腰膨大处只占前角内侧部Ⅸ前角内侧核前角外侧核Ⅹ中央灰质脊髓灰质板层与核团的对应关系板层

Ⅰ——边缘层(海绵带)板层

Ⅱ——胶状质(Ⅱ0Ⅱi)Rexed板层

内有后角固有核板层Ⅲ板层Ⅳ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固有核边缘核胶状质I-IV:传导皮肤的痛、温、触和压觉。Rexed板层板层

Ⅴ(接受皮肤、肌肉和内脏传入)板层Ⅵ(本体感觉传入)胸核板层Ⅶ中间外侧核——(T1-L3)与内脏运动有关,交感骶副交感核—在S2~4节段,内脏运动,副交感胸核(背核/

Clarke柱)—非意识性本体感觉Rexed板层板层Ⅸ—

前角运动神经元

α-运动神经元:支配跨关节的梭外肌纤维→关节运动

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

板层Ⅹ—

中央管周围的灰质α-运动神经元γ-运动神经元肌梭ⅩEffectofEAontheexpressionoftheP2X3receptorinL4–L5ipsilateraldorsalhornofeachgroupshownbyusingimmunoreactivity.Thesegmentsofspinalcordweretakenonday14afteroperation.P2Xisafamilyofligand-gatedionchannelsthatactthroughadenosineATP.TheP2X3receptor:playsakeyroleinthetransmissionofneuropathicpainatperipheralandspinalsites.averageopticaldensity(AOD)chronicconstrictioninjury34中脑

脑桥

延髓端脑

间脑

中脑泡后脑

末脑延髓脑前脑泡小脑脑干菱脑泡脑桥E4WE5W神经管35腹侧面

1)延髓

延髓脑桥沟锥体

锥体交叉橄榄

前外侧沟舌下神经

橄榄后沟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副神经

36脑干的背侧面

延髓薄束结节楔束结节

37脑桥

基底沟小脑中脚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神经蜗神经

38脑桥

菱形窝39中脑

大脑脚脚间窝

动眼神经40中脑上丘下丘滑车神经根

41

脑神经

Cranialnerves㈠脑神经名称Ⅰ嗅NⅣ滑车NⅦ面NⅩ迷走NⅡ视NⅢ动眼NⅤ三叉NⅥ展NⅧ前庭蜗NⅨ舌咽NⅪ副NⅫ舌下N

脑神经核及其纤维脑干内部结构概述:与脊髓比较,脑干有下列特点

1.经脑干的上下行纤维有不少在脑干内交叉到对侧。

2.灰质被交叉的纤维分割成不连续的细胞团块(神经核)。

3.由于中央管在延髓上部和脑桥背侧敞开成为第四脑室底,运动核与感觉核从在脊髓的背、腹关系变成为内、外关系。

4.

网状结构面积急剧扩大,包含了生命中枢中许多重要的神经核团(网状核),如心跳、血压和呼吸中枢等。Ⅰ嗅神经

视神经

Ⅲ动眼神经

Ⅳ滑车神经

Ⅴ三叉神经

Ⅵ展神经

Ⅶ面神经

前庭蜗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副神经

Ⅻ舌下神经

神经纤维性质感觉性运动性躯体运动内脏运动躯体感觉内脏感觉一般内脏运动特殊内脏运动一般躯体感觉特殊躯体感觉一般内脏感觉特殊内脏感觉(1)脑神经核的性质和分类1)躯体运动核:控制舌肌、眼外肌的运动2)特殊内脏运动核:控制由腮弓演化来的骨骼肌的运动,如表情肌、咀嚼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等3)一般内脏运动核:控制头、颈、胸、腹平滑肌、心肌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4)一般内脏感觉核:内脏器官、心血管系统,如颈动脉小球5)特殊内脏感觉核:味觉6)一般躯体感觉核:头面部皮肤,口腔、鼻腔粘膜一般感觉7)特殊躯体感觉核:视听觉、平衡觉根据其性质和功能,在脑干内按照以下规律纵行排列成6个功能柱:

在第四脑室室底灰质中,运动性神经核柱位于界沟内侧,感觉性神经核柱位于界沟外侧;

由中线向两侧依次为一般躯体运动核柱、一般内脏运动核柱、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核柱和特殊躯体感觉核柱。

特殊内脏运动核柱和一般躯体感觉核柱则位于室底灰质(或中央灰质)的腹外侧,网状结构内。(2)机能柱:6个1)躯体运动柱动眼神经核(III)位置:中脑上丘平面纤维联系:参入组成动眼神经支配:提上睑肌和大部分眼外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滑车神经核(IV)位置:中脑下丘平面纤维联系:组成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展神经核(VI)位置:脑桥中部,面神经丘深面纤维联系:组成展神经支配:外直肌舌下神经核(XII)位置:舌下神经三角深方纤维联系:加入舌下神经支配:舌肌2)特殊内脏运动柱三叉神经运动核(V)位置:脑桥中部,展神经核外上方纤维联系:三叉神经运动根支配:咀嚼肌面神经核(VII)位置:脑桥下部纤维联系:参入组成面神经支配:面(表情)肌疑核位置:延髓上部的网状结构中纤维联系:分别参入组成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支配:咽喉肌副神经核位置:延髓上部的网状结构中纤维联系:参入副神经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3)一般内脏运动柱动眼神经副核(E-W核)位置:上丘平面纤维联系:参入组成动眼神经,在睫状神经节内换元支配:睫状肌、瞳孔括约肌。上泌涎核位置:脑桥下部网状结构内纤维联系:经面神经至副交感神经节交换神经元支配: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及粘膜腺的分泌下泌涎核位置:延髓上部网状结构内纤维联系:经舌咽神经进入副交感神经节换元支配:腮腺的分泌迷走神经背核位置:迷走神经三角深方纤维联系:其发出的纤维是迷走神经的主要成分。纤维经副交感神经节交换神经元支配:颈部、胸腔腹腔的大部分器官、心肌和腺体上泌涎核下泌涎核4)内脏感觉柱孤束核(VII、IX、X到孤束)位置:延髓上部纤维联系及分部:①舌前2/3粘膜和味蕾→膝神经节→面神经(VII)→孤束核②舌后1/3粘膜和味蕾(咽中耳粘膜、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下神经节→舌咽神经(IX)→孤束核③颈胸腹部脏器→下神经节→迷走神经(X)和舌咽神经(IX)→孤束核5)一般躯体感觉核三叉神经中脑核位置:中脑纤维联系及分部:咀嚼肌、眼球外肌本体感觉→下颌神经→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触压觉)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位置:脑桥、延髓脊髓后角纤维联系及分部:头面部皮肤、粘膜及脑膜→三叉神经→此两核(V、VII、IX、X的一般躯体感觉都传入至三叉神经脊束核)6)特殊躯体感觉柱蜗神经核(腹侧、背侧)位置:小脑下脚附近(听结节深面)纤维联系及分部:听觉→蜗神经节→加入前庭蜗神经(VIII)→蜗神经核前庭神经核位置:小脑下脚附近(前庭区深面)纤维联系及分部:平衡觉→前庭神经节→加入前庭蜗神经(VIII)→前庭神经核60兰4ML:lateralpartofmedialmammillarynucleusSNL:substantianigra,lateralpartSNR:substantianigra,parsreticularisSNC:substantianigra,parscompactaVTA:ventraltegmentalareaPAG:periaqueductalgrayInG:layersofsuperiorcolliculuscsc:commissureofsuperiorcolliculus伏隔核:basalforebrainrostraltothepreopticareaofthehypothalamus.伏隔核产生的神经递质是γ-GABA,这些神经元也是伏隔核的主要投射或者称输出神经元VTA的多巴胺能输入被认为调节伏隔核神经元活动.这些神经末梢是高成瘾性药品如可卡因,安非他命的作用区,能引起伏隔核多巴胺浓度的大量增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通路1:多巴胺能神经元2:胆碱能神经元3: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4:纹状体5:黑质致密部6:黑质网状部目前认为黑质上行抵达纹状体的多巴胺递质系统的功能,在于抑制纹状体内乙酰胆碱递质系统的功能;震颤麻痹患者由于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受损,导致乙酰胆碱递质系统功能的亢进,才出现一系列症状。全身肌紧张增高、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此外,患者常伴有静止性震颤。舞蹈病病变主要是纹状体内的胆碱能和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功能减退,而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相对亢进。黑质和纹状体之间的环路联系:黑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轴突上行抵达纹状体,能控制纹状体内的胆碱能神经元的活动,转而改变纹状体内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活动,然后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轴突下行抵达黑质,反馈控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活动。Aq:cerebralaqueductVLPAG:ventrolateralperiaqueductalgrayDMPAG:dorsomedialperiaqueductalgrayLPAG:lateralperiaqueductalgrayDRD:dorsalraphenucleusDRV:dorsalraphenucleusDRI:dorsalraphenucleusMnR:superiorcentralnucleusraphe,medialpartRMg:raphemagnusnucleusTheprincipalcentresforserotonergicneuronesaretherostralandcaudalraphenuclei.Fromtherostralrap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