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检验_第1页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检验_第2页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检验_第3页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检验_第4页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检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选)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检验第一页,共二十六页。目录1、概述2、生物学特性(菌体形态学特征、培养特性和抵抗力)3、毒素与分型4、培养基和试剂5、检验程序6、说明

第二页,共二十六页。1、概述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又称魏/卫氏梭菌分布:自然界广泛存在(创伤感染)。易污染食品:动物性食品原料食品加热后未及时冷却,所含耐高温而残余的产气荚膜梭菌芽孢会迅速发芽,大量繁殖,菌数可达数10万/g,食用前又未加热,则有可能引起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食品中产气荚膜梭菌检验的主要目标是检验食品被该菌污染的程度,其重点项目是活菌数测定及证实试验。第三页,共二十六页。2、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

G+(陈旧培养物阴性菌)无鞭毛可形成荚膜和芽胞的大杆菌大小:为(1-2)μmX(2-10)μm。芽孢: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直径大于菌体的直径,有的菌株难形成芽胞。荚膜:在人和动物活体组织内,或在含血清的培养基内生长时可形成荚膜。Clostridiumperfringens/research/Images/SarkerSlide.jpg第四页,共二十六页。图片资料/产气荚膜梭菌.jpg第五页,共二十六页。2)培养特性*不严格的厌氧*普通营养琼脂上可生长,若加入葡萄糖、血液则生长更好。

*适宜生长温度为37—47℃。*生长和繁殖速度极快,在适宜条件下8min/代。*在45℃高温下可进行快速分离纯培养,每培养3—4h传种1次,较易分离纯化。

ClostridiumPerfringensToxin第六页,共二十六页。肝片肉汤培养:--大量产气,培养5h-6h变浑浊;牛奶培养基中生长:--能够分解乳糖产酸,将酪蛋白凝固产生大量气体,冲散酪蛋白,使其成海绵状。庖肉培养基中培养:--产生大量气体,肉渣或肉块略带粉红,但不消化。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15h-24h形成S型菌落,在营养不足或琼脂浓度高的平板上可形成锯齿状带放射条纹的R型菌落。

at45C,ClostridiumperfringensisvirtuallytheonlyorganismthatwillproducetheStormyFermentation

。第七页,共二十六页。鲜血琼脂平板生长:

--菌落周围出现双层溶血环,内层溶血完全,外层溶血不完全,好似靶状,菌落本身略带灰黄色至浅灰褐色,与空气接触30min后,有时可能逐渐变为灰绿色、甚至鲜绿色,这是本菌的特征之一。

ClostridiumperfringensbacteriaonabloodagarplateCourtesyGlennSonger,The

University.ofArizonaCollegeofAgricultureandLifeSciences.

:/articles/01_02/Clostridium_seq.shtmlClostridiumperfringensshowsdouble-zonehemolysisonbloodagar.Notethesmallareaofbetahemolysis(completelysisofredbloodcells)surroundedbyalargerzoneofalphahemolysis(partialhemolysis).Theplateissittingonablacklabbench第八页,共二十六页。ClostridiumperfringensGrowingonBloodAgar第九页,共二十六页。

菌落周围出现乳光浑浊带,此反应能被本菌的α抗毒素抑制。

*由于发酵乳糖,菌落周围的培养基颜色发生变化

*本菌不消化牛奶,不分解游离脂肪,菌落周围不出现透明环及虹彩层(肉毒梭菌可形成)。乳糖牛奶卵黄琼脂平板上培养:第十页,共二十六页。3)生化特性

*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及蔗糖,产酸产气,*液化明胶*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能将亚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在含亚硫酸盐及铁盐的琼脂中形成黑色菌落第十一页,共二十六页。*发酵牛奶中的乳糖,使牛奶凝固,同时大量产气,凝块碎裂,即所谓‘‘暴风雨式发酵”,这是本菌的重要生化特征之一,也是鉴别的主要指标。第十二页,共二十六页。

4)抵抗力

A型与C型菌株的芽胞:耐热性强,煮沸1-3h,繁殖型菌体不耐热。第十三页,共二十六页。3、毒素、酶与分型

毒素: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外毒素和肠毒素。

外毒素:致死毒素、坏死毒素和溶血毒素,毒性不强不耐热。肠毒素:不耐热,60℃经10min即可破坏不耐酸,对碱有抵抗性,对胰蛋白酶等蛋白分解酶比较稳定。

酶:纤维蛋白酶、透明质酸酶、胶原酶等这些毒素和酶促使组织分解、坏死、产气、水肿及病变扩散和全身中毒等。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分型:

根据毒素和抗血清中和试验将此菌分成A,B,C,D,E和F六个型。

A型:最常见,引起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A型最早由WelchandNuttal(1892)分离,所以叫卫氏/魏氏梭菌

C型:可引起肠炎。

*对人致病的主要是A、C和F型

*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A型

第十五页,共二十六页。4、培养基和试剂4.1庖肉培养基--产生大量气体,肉渣或肉块略带粉红,但不消化4.2亚硫酸盐-多粘菌素-磺胺嘧啶琼脂(SPS)--能将亚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在含亚硫酸盐及

铁盐(含有柠檬酸铁胺)的琼脂中形成黑色菌落;前面分离培养和计数用

(SPS)第十六页,共二十六页。4.3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FT)--大量培养该菌用4.4动力—硝酸盐培养基--无鞭毛,不运动;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第十七页,共二十六页。4.5含铁牛奶培养基

--发酵牛奶中的乳糖,使牛奶凝固,同时大量产气,凝块碎裂,即所谓‘‘暴风雨式发酵”/“暴烈发酵”,这是本菌的重要生化特征之一,也是鉴别的主要指标。观察2h,5h不发酵为阴性IronMilkMedium.ItisamediumusedinMostProbableNumberanalysisofClostridiumperfringens.Whenplacedat45C,CPisvirtuallytheonlyorganismthatwillproducetheStormyFermentation(seenintherighttube).Thecoagulationofmilkfatformsaplugtherebyrestrictingoxygen(whichisnecessaryforthisstrictanaerobe).Stormyfermenationusuallyoccurswithin6to8hours第十八页,共二十六页。4.6卵黄琼脂培养基

--检查卵磷脂酶,本菌卵磷脂酶阳性,接种点(每个平板接种10点以上)的底部及其周围形成乳白色的浑浊带。4.70.1%蛋白胨水稀释剂;4.8硝酸盐还原试剂:甲萘胺液和对氨基苯磺酸液;4.9革兰氏染色液。html肉毒梭菌对比第十九页,共二十六页。5、检验程序

计数30~300个菌落的稀释倍数活菌计数培养第二十页,共二十六页。检验程序—续36℃,18~24h36℃,24h+46℃,2~5h爆发酵无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六页。6、说明

1.活菌计数培养:1:10稀释的样品用蛋白胨水依次稀释至10-2-10-6倍,取1ml放入2个平板,分别加15mlSPS琼脂,于36℃培养24h,选取长有30—300个黑色菌落的平板,计数黑色菌落数。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六页。2、证实试验

(1)纯培养:由平板上任取10个黑色菌落,分别接种FT培养基,于(36±1)℃培养18-24h,大量繁殖。

(2)菌体形态和染色检验:用培养液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产气荚膜梭菌为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其耐热株有卵形芽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六页。(3)检查动力和硝酸盐还原实验:

用接种环(针)穿刺接种动力—硝酸盐培养基,于(36±1)℃培养24h.--判断有无动力--产气荚膜梭菌无动力;

--滴加硝酸盐还原试剂“甲萘胺液和对氨基苯磺酸液”各0.5ml,观察硝酸盐是否被还原--产气荚膜梭菌,能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红色)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六页。(4)牛乳乳糖发酵产气“暴发酵”试验:

取生长旺盛的FT培养液1ml接种于含铁牛乳培养基,在46℃水浴中培养2h后观察有无“暴发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