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专家综合布线系统完整讲义word版本_第1页
知名专家综合布线系统完整讲义word版本_第2页
知名专家综合布线系统完整讲义word版本_第3页
知名专家综合布线系统完整讲义word版本_第4页
知名专家综合布线系统完整讲义word版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综合布线系统梗概----本讲概述了智能化建筑中综合布线的发展情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智能化建筑和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智能化建筑的基本功能、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范围、特点及适用场合作了较明确的介绍。——人类已进入21世纪的信息化社会,今后现代化的房屋建筑将会不断涌现,作为现代化房屋建筑的关键部分和基础设施之一的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拟就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结构、指标参数、对外配合、产品选用、信息预测、总体方案、子系统设计和施工安装等内容,分别简要撰述,成为系列性的介绍,供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及使用中参考。由于综合布线系统的科学技术涉及面广、发展较快,且尚在继续完善和不断提高之中,因此,所述内容难以完善无缺,请读者及时掌握和了解国内外标准变化和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并结合工程实际予以考虑,以满足现代化房屋建筑高度信息化的需要。一、综合布线系统和智能化建筑的关系——1.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概况——50年代,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城市中兴建新式大型高层建筑,为了增加和提高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首先提出楼宇自动化的要求,在房屋建筑内装有各种仪表、控制装置和信号显示等设备,并采用集中控制、监视,以便于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因此,这些设备都需分别设有独立的传输线路,将分散设置在建筑内的设备相连,组成各自独立的集中监控系统,这种线路一般称为专业布线系统。由于这些系统基本采用人工手动或初步的自动控制方式,科技水平较低,所需的设备和器材品种繁多而复杂,线路数量很多,平均长度也长,不但增加工程造价,而且不利于施工和维护。——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通信、计算机网络、控制和图形显示技术的相互融合和发展,高层房屋建筑服务功能的增加和客观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和推出综合布线系统,80年代后期综合布线系统逐步引入我国。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中各种新型高层建筑和现代化公共建筑不断建成,尤其是作为信息化社会象征之一的智能化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建筑工程中的热门话题,也是建筑工程和通信工程中设计和施工相互结合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2.智能化建筑的定义和基本功能——智能化建筑具有多门学科融合集成的综合特点,由于发展历史较短,但发展速度很快,国内外对它的定义有各种描述和不同理解,尚无统一的确切概念和标准。应该说智能化建筑是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具有工程投资合理、设备高度自控、信息管理科学、服务优质高效、使用灵活方便和环境安全舒适等特点,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建筑,在国内有些场合把智能化建筑统称为“智能大

厦”,从实际工程分析,这一名词定义不太确切,因为高楼大厦不一定需要高度智能化,相反,

不是高层建筑却需要高度智能化,例如航空港、火车站、江海客货运港区和智能化居住小区等房屋建筑。目前所述的智能化建筑只是在某些领域具备一定智能化,其程度也是深浅不一,没有统一标准,且智能化本身的内容是随着人们的要求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而延伸拓宽的。我国有关部门已在文件中明确称为智能化建筑或智能建筑,其名称较确切,含义也较广泛,与我国具体情况是相适应的。——智能化建筑的基本功能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大楼自动化(又称建筑自动化或楼宇自动化

(BA))、通信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OA),这3个自动化通常称为“3A”,它们是智能化建筑中最基本的,而且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目前有些地方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为了突出某项功能,以提高建筑等级和工程造价,又提出防火自动化(FA)和信息管理自动化(MA),形成“5A”智能化建筑,甚至有的文件又提出保安自动化(SA),出现“6A”智能化建筑,甚至还有

提出“8A”、“9A”的。但从国际惯例来看,FA和SA等均放在BA中,MA已包含在CA内,通常只采用“3A”的提法,为此,建议今后应以“3A“智能化建筑提法为宜。——3.智能化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由于智能化建筑是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自动控制等多种高新科技之大成,所以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的内容极为广泛,作为智能化建筑中的神经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建筑的关键部分和基础设施之一,因此,不应将智能化建筑和综合布线系统相互等同,否则是容易错误理解。综合布线系统在建筑内和其它设施一样,都是附属于建筑物的基础设施,为智能化建筑的主人或用户服务。虽然综合布线系统和房屋建筑彼此结合形成不可分离的整体,但要看到它们是不同类型和工程性质的建设项目。它们从规划、设计直到施工及使用的全过程中,其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1)综合布线系统是衡量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衡量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时,既不完全看建筑物的体积是否高大巍峨和造型是否新型壮观,也不会看装修是否宏伟华丽和设备是否配备齐全,主要是看综合布线系统配线能力,如设备配置是否成套,技术功能是否完善,网络分布是否合理,工程质量是否优良,这些都是决定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高低的重要因素,因为智能化建筑能否为用户更好地服务,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综合布线系统使智能化建筑充分发挥智能化效能,它是智能化建筑中必备的基础设施。——综合布线系统把智能化建筑内的通信、计算机和各种设备及设施,在一定的条件下纳入综合布线系统,相互连接形成完整配套的整体,以实现高度智能化的要求。由于综合布线系统能适应各种设施当前需要和今后发展,具有兼容性、可靠性、使用灵活性和管理科学性等特点,所以它是智能化建筑能够保证优质高效服务的基础设施之一。在智能化建筑中如没有综合布线系统,各种设施和设备因无信息传输媒质连接而无法相互联系、正常运行,智能化也难以实现,这时智能化建筑是一幢只有空壳躯体的、实用价值不高的土木建筑,也就不能称为智能化建筑。在建筑物中只有配备了综合布线系统时,才有实现智能化的可能性,这是智能化建筑工程中的关键内容。——(3)综合布线系统能适应今后智能化建筑和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众所周知,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较长,大都在几十年以上,甚至近百年。因此,目前在规划和设计新的建筑时,应考虑如何适应今后发展的需要。由于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很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满足客观发展需要,为此,在新建的高层或重要的智能化建筑,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今后发展等各种因素,积极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对于近期不拟设置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应在工程中考虑今后设置综合布线系统的可能性,在主要部位、通道或路由等关键地方,适当预留房间(或空间)、洞孔和线槽,以便今后安装综合布线系统时,避免打洞穿孔或拆卸地板及吊顶等装置,有利于扩建和改建。——总之,综合布线系统分布于智能化建筑中,必然会有相互融合的需要,同时又可能发生彼此矛盾的问题。因此,在综合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应与负责建筑工程等有关单位密切联系、配合协调,采取妥善合理的方式来处理,以满足各方面的要求。二、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特点及其范围——1.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综合布线系统引入我国,由于各国产品类型不同,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是有差异的。我国原邮电部于1997年9月发布的YD/T926.1-1997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一部分:总规范》中,对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为:“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多种应用系统。即使用户尚未确定具体的应用系统,也可进行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综合布线系统中不包括应用的各种设备。”——目前所说的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简称综合布线系统。它是指一幢建筑物内(或综合性建筑物)或建筑群体中的信息传输媒质系统。它将相同或相似的缆线(如对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缆)、连接硬件组合在一套标准的且通用的、按一定秩序和内部关系而集成为整体,因此,目前它是以CA为主的综合布线系统。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逐步提高和完善,形成能真正充分满足智能化建筑所需的要求。——2.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综合布线系统是目前国内外推广使用的比较先进的综合布线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综合性、兼容性好——传统的专业布线方式需要使用不同的电缆、电线、接续设备和其它器材,技术性能差别极大,难以互相通用,彼此不能兼容。综合布线系统具有综合所有系统和互相兼容的特点,采用光缆或高质量的布线部件和连接硬件,能满足不同生产厂家终端设备传输信号的需要。——(2)灵活性、适应性强——采用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时,如需改变终端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必须敷设新的缆线和安装新的设备,且在施工中有可能发生传送信号中断或质量下降,增加工程投资和施工时间,因此,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差。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任何信息点都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当设备数量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只需采用简单的插接工序,实用方便,其灵活性和适应性都强、且节省工程投资。——(3)便于今后扩建和维护管理——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结构一般采用星型结构,各条线路自成独立系统,在改建或扩建时互相不会影响。综合布线系统的所有布线部件采用积木式的标准件和模块化设计。因此,部件容易更换,便于排除障碍,且采用集中管理方式,有利于分析、检查、测试和维修,节约维护费用和提高工作效率。——(4)技术经济合理——综合布线系统各个部分都采用高质量材料和标准化部件,并按照标准施工和严格检测,保证系统技术性能优良可靠,满足目前和今后通信需要,且在维护管理中减少维修工作,节省管理费用。采用综合布线系统虽然初次投资较多,但从总体上看是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的。——3.综合布线系统的范围——综合布线系统的范围应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范围来定,一般有两种范围,即单幢建筑和建筑群体。单幢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范围,一般指在整幢建筑内部敷设的管槽系统、电缆竖井、专用房间(如设备间等)和通信缆线及连接硬件等。建筑群体因建筑幢数不一、规模不同,有时可能扩大成为街坊式的范围(如高等学校校园式),其范围难以统一划分,但不论其规模如何,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范围除上述每幢建筑内的通信线路和其它辅助设施外,还需包括各幢建筑物之间相互连接的通信管道和线路,这时,综合布线系统较为庞大而复杂。——我国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的适用范围规定是跨越距离不超过3000m、建筑总面积不超过100万m2的布线区域,其人数为50人~50万人。如布线区域超出上述范围时可参照使用。上述范围是从基建工程管理的要求考虑的,与今后的业务管理和维护职责等的划分范围有可能是不同的。因此,综合布线系统的具体范围应根据网络结构、设备布置和维护办法等因素来划分相应范围。三、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和适用场合——1.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目前,各国生产的综合布线系统的产品较多,其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中所遵循的基本标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美国标准ANSI/EIA/TIA568A:1995《商务建筑电信布线标准》;另一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SO/IEC11801:1995《信息技术——用户房屋综合布线》。上述两种标准有极为明显的差别,如从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来看,美国标准把综合布线系统划分为建筑群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6个独立的子系统。国际标准则将其划分为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建筑

物主干布线子系统和水平布线子系统3部分,并规定工作区布线为非永久性部分,工程设计和施工也不涉足为用户使用时临时连接的这部分。当综合布线系统刚刚引入我国之际,因为都采用美国产品,所以国内书籍、杂志和资料,甚至有些标准一般都以美国标准为基础介绍综合布线系统的有关技术,但上述系统组成与国际标准规定不符,且与我国国情和习惯做法并不一致,在具体工作时感到不便,主要是设备间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与干线子系统和配线子系统分离另立,造成系统性不够明确,界限划分不清、子系统过多,出现支离破碎的情况,与我国过去通常将通信线路和接续设备组成整体的系统概念不一致,在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管理工作中都极不方便。因此,建议不以美国标准为准绳,从长远发展来看,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应向国际标准靠拢,不

以某个国家标准为主,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我国原邮电部于1997年9月发布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1-3),该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SO/IEC11801:1995《信息技术——用户房屋综合布线》。在制定行业标准时,对国际标准中收录的产品品种系列进行优化筛选,同时参考了美国ANSI/EIA/TIA568A:1995《商务建筑电信布线标准》,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予以吸收和完善,它的组成和子系统划分与国际标准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国通信行业标准既密切结合我国国情,也符合国际标准,它是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必须执行的权威性法规。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2.综合布线系统的运用场合——由于现代化的智能建筑和建筑群体的不断涌现,综合布线系统的适用场合和服务对象逐渐增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类:——(1)商业贸易类型:如商务贸易中心、金融机构(如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高级宾馆饭店、股票证券市场和高级商城大厦等高层建筑。——(2)综合办公类型:如政府机关、群众团体、公司总部等办公大厦,办公、贸易和商业兼有的综合业务楼和租赁大厦等。——(3)交通运输类型:如航空港、火车站、长途汽车客运枢纽站、江海港区(包括客货运站)、城市公共交通指挥中心、出租车调度中心、邮政枢纽楼、电信枢纽楼等公共服务建筑。——(4)新闻机构类型:如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通讯社、书刊出版社及报社业务楼等。——(5)其它重要建筑类型:如医院、急救中心、气象中心、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工业企业的高科技业务楼等。——此外,在军事基地和重要部门(如安全部门等)的建筑以及高级住宅小区等也需要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在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范围和服务对象会逐步扩大和增加。例如智能化居住小区(又称智能化社区),我国建设部计划从目前起,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在全国建成一批高度智能化的住宅小区技术示范工程,以便向全国推广。从以上所述和建设规划来看,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广泛使用的前景,为智能化建筑中实现传送各种信息创造有利条件,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要,这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讲网络结构、布线部件和指标参数本讲概述了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结构和主要布线部件等基本内容;较全面地介绍了综合布线系统的信道和链路;说明了各段缆线的最大长度;系统列出了对绞线和对绞电缆布线链路和光缆布线链路的性能指标和主要参数。一、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结构——众所周知,拓扑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几何图形在一对一的双方连续变换下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拓扑性质”。网络拓扑结构是研究网络及其线图拓扑性质的理论,即网络结构图论,简称网络图论。线图是指一些点和线段集合成的图形,这里线段的长度和形状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其互联关系。——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是由各种网络单元组成的,并按照技术性能要求和经济合理原则进行组合和配置。组合配置包含组合逻辑和配置形式,组合逻辑描述网络功能的体系结构;配置形式描述网络单元的邻接关系,即说明交换中心(或节点)和传输链路的连接情况。具体来说,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是一个网络布局的实际逻辑表示,这个网络是由各种布线部件、导线、电缆、光缆和连接硬件等组成。逻辑拓扑一般不考虑网络的物理性能(如缆线的路由和设备的位置等),只用拓扑来描述常用的几何图形状态。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和网状型,其中以星型网络拓扑结构使用最多。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哪种网络拓扑结构应根据工程范围、建设规模、用户需要、对外配合和设备配置等各种因素综合研究确定。具体内容将在总体方案设计中介绍。二、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布线部件——综合布线系统中采用的主要布线部件并不多,按其外形、作用和特点可粗略分为两大类,即传输媒质和连接硬件(包括接续设备)。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选用的主要布线部件必须按我国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HYPERLINK"/tel_learn/tel_learn_jianghzuo/2001buxian/buxian2.htm""/tel_learn/tel_learn_jianghzuo/2001buxian/buxian2.htm"参见文后附注)中的要求执行。在上述标准中,对主要布线部件推荐采用的产品型号和规定如下所述。——1、传输媒质——综合布线系统常用的传输媒质有对绞线(又称双绞线)、对绞对称电缆(简称对称电缆)和光缆。——(1)对绞线和对绞对称电缆——对绞线是两根铜芯导线、其直径一般为0.4mm~0.65mm,常用的是0.5mm。它们各自包在彩色绝缘层内,按照规定的绞距互相扭绞成一对对绞线。扭绞的目的是使对外的电磁辐射和遭受外部的电磁干扰减少到最小。对绞线按其电气特性的不同进行分级或分类。根据国外电气工业协会/电信工业协会(EIA/TIA)的规定,各类或各级的对绞线和对绞对称电缆的应用范围见表1。表1对绞线、对绞电缆的分类和应用范围序号分类或型号描述性名称说

明应用范围1EIA/TIA第第一类1在局域网中不使用用,主要用于于模拟话音模拟话音、数字话话音2EIA/TIA第第二类1在局域网中很少使使用,可用于于ISDN(数据)、数数字话音、IBM33270等ISDN(数据):1.44MMbit/s

IT:1..544Mbbit/s

数字话音

IBBM32770、IBM33X、IBMAAS/4003EIA/TIA第第三类

NEMMA-1000-24-LLL

ULLLevelⅢ100ΩUTPP它是一种24AAWG的4对非屏蔽对对绞线,符合合EIA/TIA5568标准中确定定的100Ω水平布线电电缆要求,可可用于10Mbiit/s和IEEE8802.310Basse-T话音和数据据10Base--T

4Mbiit/s令牌环

IBMM32700、IBM33X、IBMAAS/400

ISDDN话音4EIA/TIA第第四类

NEMMA-1000-24-LLL

ULLLevelⅣ100Ω

低损耗在性能上比第三类类线有一定改改进,适用于于包括16Mbiit/s令牌环局域域网在内的数数据传输速率率,它可以是是UTP,也可以是STP10Base-TT

16Mbiit/s令牌环5EIA/TIA第第四类

NEMMA-1000-24-XXF

ULLLevelⅤ100Ω它是一种24AAWG的4对对绞线,比比100Ω低损耗对绞绞线具有更好好的传输特性性,适用于16Mbiit/s以上的速率率,最高可达达到100Mbbit/s10Base-TT

16Mbiit/s令牌环

1000Mbit/s局域网6EIA/TIA1150ΩSTP

NEEMA-1550-22--LL

NEMMA-1500-24-LLL150Ω

STP它是具有高性能屏屏弊式的对绞绞线,有22AWG或24AWG两种。它的的数据传输速速率可达100Mbbit/s或更高,并并支持600MHHz频带上的全全息图像16Mbit/ss令牌环

1000Mbit/s局域网

全息图图像注:1、10Base-T网络于90年代开始使用,10代表传输速率为10Mbit/s,Base代表基带,T代表对绞线。2、目前可供使用的对绞线多为8芯(4对),在采用10Base-T的情况下,只用2对(1、2芯为接收对,3、6芯为发送对),另外2对(4、5、7、8芯)不用。3、10Base-T网络的物理结构是星型,所有工作站(TC)都与中心的集线器(Hub)相连,使用对绞线2对,1对用于发送数据,1对用于接收数据。集线器与工作站之间的对绞线相连时,所用的连接器称为RJ45,它由RJ45插座(又称MAU、MDI连接器、媒体连接单元或媒体相关接口连接器)和RJ45插头(又称对绞线链路段连接器)组成。规定插头连接器端接在对绞线上,插座连接器安装在网卡上或集线器中。4、10Base-T的对绞线应选用直径为0.4mm~0.65mm的非屏蔽导线,在网卡和集线器间使用两对线,其最大长度为100m。5、IEEE为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根据我国通信行业标准《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HYPERLINK"/tel_learn/tel_learn_jianghzuo/2001buxian/buxian2.htm""/tel_learn/tel_learn_jianghzuo/2001buxian/buxian2.htm"参见文后附注)和《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的规定,国内只生产特性阻抗为100Ω和150Ω的两种规格,不生产120Ω的产品。目前已建和在建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如采用国外厂商生产的120Ω对绞线电缆时,可参考相关的标准。在新建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不允许再采用120Ω的产品。——UTP对绞电缆是无屏蔽层的非屏蔽缆线,由于它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弹性好和价格适宜等特点,所以使用较多,甚至在传输较高速数据的链路上也有采用。但其抗外界电磁干扰的性能较差,安装时因受牵拉和弯曲,易使其均衡绞距受到破坏,因此,不能满足电磁兼容(EMC)性规定的要求。同时该种电缆在传输信息时易向外辐射泄漏,安全性较差,在党政军和金融等重要部门的工程中不宜采用。STP(每对芯线和电缆绕包铝箔、加铜编织网)、FTP(纵包铝箔)和SFTP(纵包铝箔、加铜编织网)对绞电缆都是有屏蔽层的屏蔽缆线,具有防止外来电磁干扰和防止向外辐射的特性,但它们都存在重量重、体积大、价格贵和不易施工等问题。在施工安装中均要求完全屏蔽和正确接地,才能保证其特性效果。因此,在决定是否采用屏蔽缆线时,应从智能化建筑的使用性质、所处的环境和今后发展等因素综合考虑。——(2)光缆——根据我国通信行业标准规定,在综合布线系统中,按工作波长采用的光纤是0.85μm(0.8μm~0.9μm)和1.30μm(1.25μm~1.35μm)两种。以多模光纤(MMF)纤芯直径考虑,推荐采用50μm/125μm(光纤为GB/T12357规定的A1a类)或62.5μm/125μm(光纤为GB/T12357规定的A1b类)两种类型的光纤。在要求较高的场合,也可采用8.3μm/125μm突变型单模光纤(SMF)(光纤为GB/T9771规定的BI.I类),其中以62.5μm/125μm渐变型增强多模光纤使用较多。因为它具有光耦合效率较高、纤芯直径较大,在施工安装时光纤对准要求不高,配备设备较少等优点,而且光缆在微小弯曲或较大弯曲时,其传输特性不会有太大的改变。——2.连接硬件(包括接续设备)——连接硬件是综合布线系统中各种接续设备(如配线架等)的统称。连接硬件包括主件的连接器(又称适配器)、成对连接器及接插软线,但不包括某些应用系统对综合布线系统用的连接硬件,也不包括有源或无源电子线路的中间转接器或其它器件(如阻抗匹配变量器、终端匹配电阻、局域网设备、滤波器和保护器件)等。连接硬件是综合布线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综合布线系统中连接硬件的功能、用途、装设位置以及设备结构有所不同,其分类方法也有区别,一般有以下几种:——(1)按连接硬件在综合布线系统中的线路段落来划分——①终端连接硬件:如总配线架(箱、柜),终端安装的分线设备(如电缆分线盒、光纤分线盒等)和各种信息插座(即通信引出端)等。——②中间连接硬件:如中间配线架(盘)和中间分线设备等。——(2)按连接硬件在综合布线系统中的使用功能来划分——①配线设备:如配线架(箱、柜)等;——②交接设备:如配线盘(交接间的交接设备)和屋外设置的交接箱等;——③分线设备:有电缆分线盒、光纤分线盒和各种信息插座等。——(3)按连接硬件的设备结构和安装方式来划分——①设备结构:有架式和柜式(箱式、盒式);——②安装方式:有壁挂式和落地式,信息插座有明装和暗装方式,且有墙上、地板和桌面安装方式。——(4)按连接硬件装设位置来划分——在综合布线系统中,通常以装设配线架(柜)的位置来命名,有建筑群配线架(CD)、建筑物配线架(BD)和楼层配线架(FD)等。——此外,连接硬件尚有按外壳材料或组装结构以及特殊要求来划分的,因分类繁多且不常用所以不作细述。目前,国内外产品的连接硬件主要有100Ω的电缆布线用、150Ω的电缆布线用、光纤或光缆用(它们都包括通信引出端的连接硬件)三大类型。具体内容可参见产品说明。三、综合布线系统的指标参数——1.综合布线系统的信道和链路——(1)信道和链路的区别——信道是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从发送输出端到接收输入端之间传送信息的通道。以狭义来定义,它是指信号的传输通道,即传输媒质,不包括两端的设备。综合布线系统的信道是有线信道,从图1中可看出其信道不包括两端设备。——链路与信道有所不同,它在综合布线系统中是指两个接口间具有规定性能的传输通道,其范围比信道小。在链路中既不包括两端的终端设备,也不包括设备电缆(光缆)和工作区电缆(光缆)。在图1中可以看出链路和信道的不同范围。——(2)链路的应用和级别——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中,必须根据智能化建筑的客观需要和具体要求来考虑链路的选用。它涉及到链路的应用级别和相关的链路级别,且与所采用的缆线有着密切关系。目前链路有5种应用级别,不同的应用级别有不同的服务范围及技术要求。布线链路按照不同的传输媒质分为不同级别,并支持相应的应用级别。具体分类情况见表2。表2综合布线系统链路的应用级别和链路级别序号应用级别布线链路传输媒质质应用场合支持应用的链路级级别频率1A级A级对称电缆布线链链路话音带宽和低频信信号最低速率的级别,支支持A级100kHz以下下2B级B级对称电缆布线链链路中速(中比特率)数数字信号支持B级和A级的应用1MHz以下3C级C级对称电缆布线链链路高速(高比特率)数数字信号支持C级、B级和A级的应用16MHz以下4D级D级对称电缆布线链链路超高速(甚高比特特率)数字信信号支持D级、C级、B级和A级的应用100MHz以下下5光缆级光缆布线链路

按光光纤分为单模模光高速和超高速率的的数字信号支持光缆级的应用用,支持传输输速率10MHz及以上的各各种应用10MHz及其以以上——特性阻抗为100Ω对称电缆及连接硬件的性能分为三类、四类、五类,它们分别适用于以下相应的情况:——三类100Ω的对称电缆及其连接硬件,其传输性能支持16MHz以下速率的应用。——四类100Ω的对称电缆及其连接硬件,其传输性能支持20MHz以下速率的应用。——五类100Ω的对称电缆及其连接硬件,其传输性能支持100MHz以下速率的应用。——特性阻抗为150Ω的数字通信用对称电缆(简称150Ω对称电缆)及其连接硬件,只有五类一种,其传输性能支持100MHz以下速率的应用。——在我国通信行业标准中,推荐采用三类、四类和五类100Ω的对称电缆;允许采用五类150Ω的对称电缆。——(3)信道长度(传输距离)——信道长度是综合布线系统中极为重要的指标。它是分别根据传输媒质的性能要求(如对称电缆的串音或光缆的带宽)与不同应用系统的允许衰减等因素来制定的。为了便于在工程设计中使用,在表3中列出了链路级别和传输媒质的相互关系,表中还列出了可以支持各种应用级别的信道长度。由于通信、计算机等领域的技术不断发展,在表3中规定的综合布线系统所支持的国际标准各种应用的目录并不完整,未能列入目录的某些应用也可被综合布线系统所支持,具体应根据通信行业标准中链路要求规定的内容办理。表3传输媒质可达到的信道长度指标

名称链路

级别最高传

输速率传输媒质应用举例对称电缆光缆缆三类100Ω四类100Ω五类100Ω五类150Ω多模光纤单模光纤信道

长度

(m)A级100kHz200030003000300011PBX(用户电话话交换机),X.21/V.11B级1MHz20026026040011SO——总线(扩展),SSO——点对点S1/S2,CSMA/CD,1Basee5C级16MHz10015016025011CSMA/CD,10Basse-T,令牌环,4Mbit/s,令牌环,16Mbiit/sD级100MHz10015011令牌环,16Mbbit/s,ATM(TP),TP0PMMD光缆111120003000CSMA/CD,FOIRL,CSMA/CD100Base--F,令牌环,FDDI,LCFFFDDISSMFDDDI,HIPPI,ATM,FC——此外,国内外厂商目前正在研制六类线(传输速率200MHz)和七类线(传输速率600MHz),其标准也在商讨制订中。所以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中,应充分注意相关技术的发展动态。——2.综合布线系统各段缆线的最大长度——综合布线全系统网络结构中的各段缆线传输最大长度必须符合图2中所示的要求。这是因为网络传输特性的限制,为保证通信质量所确定的。图2中的A、B、C、D、E、F、G表示相关段落缆线或跳线的长度。楼层配线架到建筑群配线架之间如采用单模光纤光缆作为主干布线时,其最大长度可延长到3000m。若采用国外产品不能满足我国通信行业标准规定的最大长度要求时,应设法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切实有效地调整。——3.对称电缆布线链路性能指标和主要参数——根据我国通信行业标准规定,对称电缆布线链路性能指标和主要参数有以下几个:表4链路最大衰减值频率(MHz)0.11.04.010.016.020.031.2562.5100.0最大衰减值(dBB)A级16----------------B级5.55.8--------------C级13.76.610.714.0--------D级9.410.513.118.423.2——(1)特性阻抗——对称电缆布线链路的特性阻抗分别有标称值之内。——(3)近端串音衰减——在综合布线系统任意两个线对之间,串音信号从主串回路发送端到被串回路近端的衰减即是近端串音衰减。其值包括布线链路两端的设备电缆和工作区电缆及连接硬件、跳线在内(但不包括设备的连接插座)。链路的近端串音衰减应大于或等于表5中所列值连成的折线。表5线对间最小近端串音衰减值频率(MHz)0.11.04.010.016.020.031.2562.5100.0最大衰减值(dBB)A级27----------------B级4025--------------C级---39292319--------D级--5445393635322724——(4)回波损耗——回波损耗又称反射衰减,它因链路特性阻抗的变化而产生。在综合布线系统的对称电缆布线链路的任一接口处,测试出的回波损耗应大于或等于表6中数值所连成的折线。表6对称电缆布线链路的最小回波损耗频率(MHz)1~1010~1616~2020~100最小回波损耗(ddB)(暂定)C级1815--D级18151510——(5)衰减/近端串音衰减(ACR)——链路的衰减与近端串音衰减的差值简称为衰减/串音比(ACR),以dB为单位。衰减/串音比RACR用下式计算:RACR=αc-α式中:——αc——任意两个线对间的近端串音衰减(dB)——α——链路衰减值(dB)——A、B、C级链路的ACR值可以利用表5中线对间最小近端串音衰减值与表4中的链路衰减值直接相减得出,所以不专门列表。但是D级链路的ACR值不能用公式直接得到,其ACR值应大于表7中所列数值连成的折线。D级链路要求同时符合链路最大衰减值、线对间最小近端串音衰减值和衰减/串音比值的要求,也就是说,D级链路除满足表4和表5规定要求外,还应有一定的富余度,才有可能满足ACR的要求。D级链路的最小ACR见表7。表7D级链路的最小衰减/串音比频率(MHz)1.04.010.016.020.031.2562.5100.0最小衰减/串音比比(dB)-4035302823134——(6)环路直流电阻——综合布线系统链路的环路直流电阻值应小于表8中的指标它是按综合布线系统链路级别和信道长度给定的数值。表8最大环路直流电阻链路级别A级B级C级D级最大环路直流电阻阻(Ω)5601704040——注:1.100Ω对称电缆的环路直流电阻值应为19.2Ω/100m。———2.150Ω对称电缆的环路直流电阻值应为12Ω/100m。——(7)传播时延——综合布线系统链路的最大传播时延应小于表9中的指标。水平布线链路的最大传播时延应小于1.0μs表9最大传播时延链路级别A级B级C级D级测量频率(MHzz)0.0111030最大传播时延(μμs)20.05.01.01.0——(8)纵向变换损耗和纵向变换转移损耗——在ITU-TG.117建议中定义的纵向变换损耗(LCL)和纵向变换转移损耗(LCTL)值应大于表10中给定的值。表10最小纵向变换损耗和纵向变换转移损耗频率(MHz)0.11.04.010.016.020.0100.0最小纵向变换损耗耗和纵向变换换转移损耗(dB)A级30------------B级4520----------C级3530在考虑中25在考虑中在考虑中--D级4040在考虑中30在考虑中在考虑中在考虑中——此外还有转移阻抗,它适用于屏蔽的对称布线链路。具体要求尚在考虑中。——4.光缆布线链路性能指标和主要参数——光缆布线链路性能要求适用于在一个传输窗口中只使用单一波长的情况。——(1)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波长传输窗口参数——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常用的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链路的波长传输窗口参数见表11。表11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波长传输窗口参数光纤模式、标称波波长(nm)下限波长(nm)上限波长(nm)基准试验波长(nnm)最大光谱宽度(FFWHM谱线)多模光纤850790910850501300128513301300150单模光纤131012881339131010155015251575155010——(2)光缆布线链路的衰减——光缆布线链路在规定的传输窗口测出的最大光衰减不应超过表12中的规定。表中指标已包括链路接头与连接插座的衰减在内。由BI.I类和A1b类光纤组成的光缆,如使用在多个布线链路(如水平布线链路加主干布线链路)组成的长光缆布线链路中时,其衰减不应超过11dB。这个指标仅适用于BI.I类和B1b类光纤,其它型号的光纤可能有更严格的要求,所以是不适用的。表12光缆布线链路的衰减(dB)名称链路长度(m)单模光纤多模光纤1310nm1550nm850nm1300nm水平布线子系统1002.2建筑物主干布线子子系统5002.6建筑群主干布线子子系统15003.63——(3)模式带宽——目前,单模光纤布线链路的光学模式带宽在国际上尚无规定。多模光纤布线链路的最大长度为2km,因此链路最小光学模式带宽不应大于表13中规定的数值。表13多模光纤布线链路的最小模式带宽波长(nm)8501300最小模式带宽(MMHz)100250——(4)光回波损耗——光缆布线链路的任一接口测得的光回波损耗应大于表14中的数值。表14最小光回波波损耗波长(nm)多模光纤单模光纤850130013101550最小光回波损耗(dB)20202626——此外,还有最最大传播时延延,在某些应应用系统中有有这种专门要要求,在综合合布线系统设设计时应了解解其需要,以以便在光缆布布线链路中考考虑。——在综合布线系系统中所用的的主要布线部部件和其它的的技术要求,如如电气特性、机机械物理性能能及屏蔽接地地要求等,因因内容较多,受受篇幅所限,在在这里不作详详细介绍。附注:《大楼通信信综合布线系系统》和《数数字通信用对对绞/星绞对对称电缆》各各部分名称和和编号: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线系统第1部分:总规范(YYD/T926..1-19997)2.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线系统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用电缆光缆技技术要求(YD/T9266.2-19997)3.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线系统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用连接硬件技技术要求(YD/T9266.2-19997)4.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YYD/T8388.1-19996)5.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电缆第2部分:水平对绞电电缆——分规范(YD/T8388.2-19997)6.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电缆第3部分:工作区对绞绞电缆——分规范(YD/T8388.3-19997)7.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电缆第4部分:主干对绞电电缆——分规范(YD/T838..4-19997)第三讲综合布线线系统与外界界的配合——本讲概述综合合布线系统对对房屋建筑、计计算机网络系系统、有线电电视、闭路监监视电视、建建筑自动化系系统和消防通通信之间,在在工程建设时时,设计和施施工方面的配配合协调事宜宜。——智能化建筑中中都配备有各各种公用设施施(如水、气气、电、通信信和计算机系系统等)和相相应的设备(如如建筑自动化化的控制、显显示和信号设设备等),它它们都是附属属在建筑中的的关键部分和和基础设施,为为建筑物的使使用者服务,起起到保证生产产活动、居住住生活和公共共服务等正常常进行的重要要作用。如果果没有这些关关键部分和基基础设施或虽虽有这些设施施,但因工程程质量低劣而而无法正常运运行,将会降降低智能化建建筑的使用价价值。作为通通信和计算机机系统等基础础设施的联系系纽带——综合布线系系统,它与房房屋建筑、电电视和楼字自自动化系统及及其它设施都都有密切关系系,它们存在在于同一个整整体内,既是是相辅相成、彼彼此结合的统统一体,又有有各自独立的的不同性质。因因此,作为智智能化建筑配配套的基础设设施——室内通信线线路综合布线线系统,在综综合布线系统统的工程设计计和安装施工工时,必须经经常与房屋建建筑和各种设设施的设计及及施工单位配配合协调,采采取统一考虑虑和妥善处理理方式,及时时解决问题,以以保证达到智智能化建筑正正常发挥其智智能化功能的的目的综合布布线系统外界界配合的具体体内容如下所所述。一、与土建设计和和施工的配合合——由于综合布线线系统所需的的电缆竖井、设设备间和交接接间等设施,以以及暗敷管道道、线槽、洞洞孔等都与房房屋建筑同时时设计和施工工,因为它们们都属于永久久性的房屋建建筑中的组成成部分,所以以在综合布线线系统工程设设计和施工时时,应紧密相相互配合,切切不可互相脱脱节或发生矛矛盾,避免造造成不应有的的损失或遗留留难以弥补的的后患,这些些都关系到智智能化建筑的的主体功能和和综合布线系系统的服务质质量。与土建建设计和施工工的配合有以以下几个主要要部分:——1.通信线路路引入房屋建建筑部分——综合布线系统统都需对外连连接,其通信信线路的建筑筑方式应采用用地下管道引引入,以保证证通信安全可可靠和便于今今后维护管理理(包括直埋埋电缆或直埋埋光缆穿管引引入方式),具具体配合的主主要内容有::——(1)综合布布线系统通信信线路的地下下管道引入房房屋建筑的路路由和位置,应应与房屋建筑筑设计单位协协商决定。它它是由房屋的的建筑结构和和平面布置、建建筑物配线架架的装设位置置。与其它管管线之间有元元互相影响或或矛盾等因素素综合考虑的的。如地下管管道引入部分分有可能承受受房屋建筑的的压力时,应应建议在房屋屋建筑设计中中改变技术方方案或另选路路由及位置,也也可建议采用用钢筋混凝土土过梁或钢管管等方式,以以解决通信线线路免受压力力的问题。——(2)引入管管道的管孔数数量或预留洞洞孔尺寸除满满足正常使用用需要外,应应适当考虑备备用量,以便便今后发展,要要求建筑设计计中必须考虑虑。为了保证证通信安全和和有利于维护护管理,要求求建筑设计和和施工单位在在引入管道或或预留洞孔的的四周,应作作好防水和防防潮等技术措措施,以免污污水和潮气进进入房屋。为为此,空闲的的管道管孔或或预留洞孔及及其四周都应应使用防水材材料和水泥砂砂浆密封堵严严。这部分施施工应与房屋屋建筑施工同同步进行,以以保证工程的的整体性,提提高工程质量量和施工效率率。——2.设备间部部分——建筑物配线架架均设于专用用设备间内,它它是综合布线线系统中的枢枢纽部分。为为此,在设备备间的有关设设计和施工应应注意以下几几点:——(1)在综合合布线系统工工程设计时,对对于设备间的的设置及其位位置,可考虑虑与其它系统统配套安装保保安设备的房房间合用,以以节省房间面面积和减少线线路长度,但但要求各个系系统安装主机机的房间在建建筑设计中尽尽量相邻安排排。如果是综综合布线系统统专用的设备备间,要求建建筑设计中将将其位置尽量量安排在邻近近引入管道和和电缆竖井(或或上升管槽、上上升房)处,以以减少建筑中中的管线长度度,保证不超超过综合布线线系统规定的的电缆或光缆缆最大距离。同同时要求建筑筑设计中对通通信线路路由由选择要合理理,如过多地地经过走廊或或过厅等公共共场所或其它它房间,不但但会增加工程程建设造价,也也不利于安装装施工和维护护管理。——(2)设备间间的面积应根根据能安装所所有屋内通信信线路设备的的数量,规格格尺寸和网络络结构等因素素综合考虑,并并留有一定的的人员操作和和活动面积。根根据实践经验验,一般不应应小于10m2。——在设备间内不不得有煤气管管、上下水管管等管线,以以免对通信设设备发生危害害,在建筑设设计中必须考考虑上述要求求。其它如光光线、温度、相相对湿度、防防火和防尘要要求以及交流流电源等,都都需向建筑设设计单位提出出建设标准的的具体内容,以以求满足通信信需要,这些些工艺要求在在综合布线系系统设计中都都要考虑,并并及时与建筑筑设计单位协协商,以便配配合。——3.建筑物主主干布线部分分——在智能化建筑筑中,综合布布线系统的建建筑物主干布布线部分的缆缆线,从建筑筑物的低层向向上垂直敷设设到顶层,形形成垂直的主主干布线,一一般采取在上上升管路(槽槽道),电缆缆竖井和上升升房等辅助设设施中敷设或或安装。在建建筑设计时,对对上升管路的的数量(或槽槽道的尺寸)、电电缆竖井和上上升房的大小小及防火等工工艺要求,应应与综合布线线系统设计互互相配合,共共同研究确定定。如综合布布线系统的主主干部分缆线线利用其它管管线竖井敷设设时,应与电电缆竖井合设设的其它管线线单位综合协协商决定具体体安装位置等等事宜。——4.楼层水平平布线部分——水平布线子系系统在智能化化建筑中是分分布到各个楼楼层,几乎覆覆盖各个楼层层的整个面积积,它是综合合布线系统中中最为繁琐复复杂但非常重重要的支线部部分,具有分分布较广、涉涉及面宽、最最临近用户等等特点。因此此,它与建筑筑设计和施工工常有矛盾,必必须协作配合合,加强协调调。它涉及楼楼层水平布线线的管路或槽槽道的路由、管管径和槽道规规格、通信引引出端的位置置和数量、预预留穿放缆线线的洞孔尺寸寸大小以及各各种具体安装装方式等问题题。此外,水水平布线的敷敷设和楼层配配线架及通信信引出端的安安装以及预留留洞孔的尺寸寸,都要结合合所选用的设设备型号和缆缆线规格要求求,互相吻合合。建筑设计计和施工时除除必须按照建建筑规范执行行外,还要考考虑通信专业业标准的规定定。做到既能能满足目前用用户通信需要要,又为今后后发展留有余余地,具有一一定的兼容性性和灵活性,使使水平布线子子系统能适应应今后的变化化。——智能化建筑内内部装修标准准较高时,尤尤其是重要的的公用场所(如如会议厅和会会客室等),综综合布线系统统工程的施工工时间和安装装方法必须与与建筑内部装装修工程协调调配合,以免免在施工过程程中互相影响响和干扰,甚甚至发生彼此此损坏装饰和和设备。为此此,在综合布布线系统工程程设计和施工工的全过程,均均应以智能化化建筑的整体体为本,主动动配合协作,做做到服从主体体和顾全大局局。二、与计算机系统统的配合——在智能化建筑筑中因传输各各种信息的需需要,通信技技术和计算机机网络技术必必须互相渗透透和彼此融合合,组成同一一物理网,以以满足客观需需要和实现传传输要求。因因此,在综合合布线系统工工程设计和施施工中,必须须与计算机网网络系统的策策划单位密切切配合。由于于计算机网络络系统技术较较为复杂,具具有内容独特特、涉及面广广等特点,详详细内容见其其专业书籍,这这里仅就与综综合布线系统统工程的有关关部分予以介介绍。——1.计算机网网络体系和网网络拓朴结构构及数据传输输速率——(1)计算机机的网络体系系——众所周知,计计算机网络体体系可分为局局域网、广域域网和城域网网3种类型。它它们在服务范范围、网络结结构和技术要要求等方面虽虽有较大差别别,但也有相相同特点。广广域网或城域域网的形成都都基于局域网网之间互联,形形成更大覆盖盖范围的网络络,使网络结结构复杂和技技术功能增加加。因此,在在综合布线系系统工程设计计和施工过程程中,必须以以局域网为基基本服务对象象,同时重视视局域网的网网络拓扑结构构、计算机的的传输速率和和用户需要等等环节,选用用配备相应等等级的设备和和缆线,以保保证通信技术术和计算机技技术融合的网网络系统正常常运行。——(2)网络拓拓扑结构——计算机局域网网的网络拓扑扑结构主要有有星型、环型型、总线型和和混合型4种。在综合合布线系统工工程中最常用用的是星型网网络拓扑结构构。如要将星星型网络拓扑扑结构改变成成环型或总线线型的拓扑结结构,可以在在配线架上对对电缆(或光光缆)及应用用设备进行适适当连接,将将原有网络由由星型实现环环型和总线型型的网络拓扑扑结构,如图图1所示。——(3)计算机机系统的数据据传输速率——在选用综合布布线系统的类类型时,对于于需传送数据据系统信息的的场合,应考考虑满足该系系统的数据传传输速率要求求,在设备和和部件的选型型时,选用相相应等级,以以符合传输标标准和有关规规定。尤其是是计算机网络络系统的数据据传输速率要要求不一样,具具体情况有所所不同,在设设计中必须慎慎重考虑,必必要时应与计计算机网络系系统策划单位位商讨决定。目目前国内较常常使用的计算算机系统的数数据传输速率率见表1。表1计算机系统的传输输速率要求计算机型号和规程程传输速率要求(bbit/s)计算机型号和规程程传输速率要求(bbit/s)RS-22≤20k10Base-TT10MDCP100k16MTokeenRinng16MStarLANN11MTP-PMD/CCDDI100MIBM327001M~10M100Basee-T100M4MTokennRingg4MATM155M/6222M——2.计算机系系统和通信系系统的配合——由于智能化建建筑的建设规规模、设备配配置和具体情情况有所不同同,计算机系系统和通信的的配合也有差差别。但一般般有设备位置置的设置,通通信线路的配配备与敷设等等问题。——(1)设备位位置的设置——在建设规模和和建筑面积较较小的智能化化建筑中,智智能化程度不不高,计算机机主机和用户户电话交换机机容量都较小小时,计算机机系统和通信信系统设备可可以考虑合设设在同一个专专用机房内,以以节约建筑面面积,减少缆缆线长度和便便于维护管理理。如有条件件也可根据具具体情况,分分别在各自的的专用机房中中设置。在智智能化程度较较高的大型智智能化建筑或或建筑群体(包包括智能化小小区)中,由由于综合布线线系统的建设设规模和服务务范围均较大大,应将计算算机主机、用用户电话交换换机和其它自自动控制设备备(如大楼自自动化等设备备)分别设置置在各自的专专用机房,这这样有利于分分工负责维护护管理。当计计算机主机等等设备拟采取取分设时,为为了便于利用用已有综合布布线系统的缆缆线和设备互互相连接,要要求建筑设计计中宜尽量将将其它系统的的机房位置也也邻近通信系系统的主要机机房(如安装装建筑物配线线架的设备间间或用户电话话交换机房),甚甚至可把与综综合布线系统统极为密切相相关的硬件和和设备(如计计算机网络系系统中的路由由器等)放在在通信系统的的设备间或机机房内,这样样更便于连接接和有利维护护。——(2)通信线线路的配备——计算机系统的的网络需与外外界联网时,必必须配备对外外传输信息的的通信线路,其其线路数量和和设置方式应应根据计算机机系统网络对对外业务流量量和流向的多多少来确定。在在大型智能化化建筑(包括括高层智能化化建筑)中计计算机系统的的通信线路可可以自备专用用或采取租用用专线通道(即即与通信系统统的线路合用用)方式。计计算机系统每每日对外的工工作时间较长长(如超过2h甚至更多)的的数据链路宜宜设自备专用用线路,也可可经过技术经经济比较后选选用租用通道道方式。专用用通信线路宜宜采用双回路路系统,也可可采用自备专专用通信线路路和与通信系系统合用线路路互为备用的的方式,以保保证通信系统统和计算机系系统运行安全全可靠。当计计算机系统每每日对外的工工作时间较短短且业务流量量较小时,一一般可使用通通信系统的交交换链路传输输信息,这时时可考虑与通通信系统的线线路合用,以以节省工程初初次投资和日日后维护费用用。——(3)通信线线路的敷设要要求——在智能化建筑筑中通信和计计算机两个系系统采用联网网的综合布线线系统时,在在通信线路敷敷设的设计中中必须按通信信技术和计算算机技术的有有关标准规定定及具体要求求考虑,以满满足双方的需需要。有关设设计和施工部部分具体细节节将在以后的的专门文章介介绍。三、与公用通信网网的配合——综合布线系统统是设在智能能化建筑中的的基础设施,它它与建筑主体体成为密不可可分的整体。但但综合布线系系统的本身功功能是为智能能化建筑对内内或对外传输输信息服务,因因此,它必须须与当地的公公用通信网相相连接。从通通信网络的全全程来看,综综合布线系统统是本地网用用户线路最临临近用户终端端的末梢部分分,且是极为为重要的环节节之一。根据据原邮电部于于1997年12月发布的YDN.0061-19997《接入网技技术体制》(暂暂行规定)中中规定,从完完整的接入网网(又称用户户接入网)物物理参考模型型来看(参见见图2),综合布布线系统是用用户驻地网(CPN),在标准准中规定CPN属于用户内内部的设备,不不在该标准的的范围内。在在图中灵活点点(FP)和分配点点(配线点)(DP)是用户线路中两个最重要的信号分路点,它大致相当于传统铜线用户线路的交接箱和分线盒。在实际应用和工程配置时,可以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简化,最简单的是距离端局不远的用户可以直接与端局相连。——从图2中可见见,所谓接入入网一般是指指本地网端局局电话交换机机或RSU至CPN之间的部分分。其中RT

可以为数数字环路载波波系统(DLC)的远端复复用器或集中中器,其位置置比较灵活,有有时可设在FP或其它位置置。图2中RSU和RT等设备可根根据实际需要要决定是否设设置。——在综合布线系系统设计时,与与公用通信网网的连接方式式,除结合本本身网络结构构和所用缆线线等特点外,还还需考虑当地地公用通信网网络结构。采采用的缆线和和设备以及工工程范围(如如单幢建筑或或建筑群体)等等因素,此外外,须注意今今后维护和业业务管理的分分界,以利于于分工负责维维修和管理。为为此,具体连连接方式的细细节必须与当当地公用通信信网的单位进进行协调配合合,商讨决定定较为合理的的方案。四、与其它系统的的配合——在智能化建筑筑中除通信和和计算机系统统外,主要还还有有线电视视系统(CATV)和民用闭闭路监视电视视、大楼自动动化控制系统统和消防通信信系统等。在在综合布线系系统设计中,必必然会遇到与与其它系统互互相配合的问问题。因此,必必须充分了解解和掌握其使使用特点、技技术功能和有有关要求以及及今后发展趋趋势等情况,以以便选用技术术先进、经济济合理和切实实可行的技术术方案。——1.与有线电电视系统和民民用闭路监视视系统的配合合——在综合布线系系统工程设计计时,应按国国家技术监督督局和建设部部联合发布的的国家标准《有有线电视系统统工程技术规规范》(GB500200-994)和《民用用闭路监视电电视系统工程程技术规范》(GB50198-94)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必须配合协调。——(1)关于传传输媒质问题题——目前,有线电电视系统和民民用闭路监视视电视系统所所采用的传输输媒质为75Ω阻抗的同轴轴电缆较多,当当计算机的局局域网的传输输媒质也采用用75Ω或50Ω的同轴电缆缆时,应注意意它们的不同同传输频宽和和阻抗匹配,予予以考虑配合合。此外,还还应注意根据据它们图像信信号传输方式式和传输距离离的不同,采采取不同的技技术措施或加加装设备。如如统一采用光光缆,应考虑虑光电器件和和相应设备必必须符合经济济实用和切实实可行的原则则。——(2)关于传传输线路的敷敷设问题——在综合布线系系统工程设计计和施工中,如如有线电视系系统和民用闭闭路监视电视视系统中所用用电缆和光缆缆与通信系统统基本相同,可可根据通信线线路设计和施施工的标准办办理。在智能能化建筑中的的线路均应采采用暗管敷设设方式,与其其它管线之间间的间距应按按通信线路的的要求考虑;;如上述两个个电视系统的的缆线单独设设置,与综合合布线系统的的缆线平行或或交叉敷设时时,其间距均均不得小于0.1m。综合布线线系统工程中中与上述两个个电视系统的的配合,主要要是传输媒质质的线路部分分,两个系统统的设备配置置和设置要求求等均属于该该系统的专业业范围。总之之,在互相配配合协调时,应应同时执行综综合布线系统统和两个电视视系统的有关关标准中规定定的要求,尽尽量做到统一一和融合,适适当考虑各个个系统的特殊殊性和不同点点。——2.与建筑自自动化系统的的配合——建筑自动化系系统(BA或BAS系统)是将将智能化建筑筑或建筑群体体(如智能化化小区或智能能化社区)内内的电力、供供水、空调、保保安和运输等等系统的设备备运行和能源源使用等情况况,实行集中中监控、自动动监测和科学学管理的高度度智能化的综综合管理系统统,它是智能能化建筑的重重要功能部分分。建筑自动动化系统的各各种设备均由由所属系统考考虑,它们的的传输信息的的线路可由综综合布线系统统统一规划和和通盘考虑,如如纳入综合布布线系统工程程设计和施工工中,一般应应注意以下几几点:——(1)关于纳纳入综合布线线系统的技术术方案——智能化建筑中中的建筑自动动化系统,其其线路常用于于传输控制、监监测和显示等等低压信号(低低压信号主要要指各种控制制、监测、信信号显示或音音响报警等24V以下直流信信号)。为了了解决智能化化建筑因控制制设备和信号号装置的分设设且远距离传传输低压信号号等问题,采采取利用综合合布线系统中中的缆线进行行传送,这种种技术方案能能使建筑内部部线路品种和和数量大为减减少,且简化化网络结构,既既能降低工程程建设造价和和日常维护费费用,又有利利于施工安装装和管理工作作。在统一考考虑纳入综合合布线系统的的技术方案时时,应注意::——①建筑自动化化系统品种类类型较多,有有星型、环型型和总线型等等不同的网络络拓扑结构,其其终端设备使使用性质各不不相同,且它它们的装设位位置也极为分分散。而综合合布线系统的的网络拓扑结结构为星型,各各种缆线子系系统的分布也也不能完全与与各个系统互互相吻合。因因此,在综合合布线系统设设计中,不可可过于强求全全程综合,而而应结合实际际情况有条件件地将具体部部分线路段落落纳入综合布布线系统中。——②低压信号不不包括24V火灾报警、消消防联防等直直流信号。按按照国家标准准规定要求火火灾报警和消消

防专用的信信号控制传输输线路应单独独设置,不得得与建筑自动动化系统的低低压信号线路路合用。因此此,在综合布布线系统中这这些线路也不不应纳入。——③建筑自动化化系统如在传传输信号过程程时,有可能能产生电缆线线路短路、过过压或过流等等问题,必须须采取相应的的保护措施,不不应因线路障障碍或处理不不当,将交直直流高电压或或高电流引入入综合布线系系统而损坏通通信设备,造造成更大的事事故。——(2)关于建建筑自动化系系统传输信号号线路的选用用——由于建筑自动动化系统中包包含有各种设设备,其控制制、监测的信信号和要求及及位置有所不不同,应根据据它们的数据据或信号的传传输速率、客客观环境、设设备特点和工工程费用等来来选择相应的的缆线,通常常选用的缆线线品种与综合合布线系统所所用相同或类类似,主要有有对绞线对称称电缆、同轴轴电缆和光缆缆等。在智能能化建筑内若若线路的段落落不长时,宜宜优先选用对对绞线对称电电缆;如经过过屋外敷设时时,宜采用同同轴电缆或对对称电缆;当当周围环境的的电磁干扰特特强或因传输输需要,经技技术经济比较较后采用光缆缆合理时,也也可采用光缆缆。——3.关于消防防通信系统问问题——消防通信是一一个关系到国国家财产和人人身安全的重重要设施。我我国早在国家家标准《火灾灾自动报警系系统设计规范范》(GBJ1116-888)和国家标标准《火灾自自动报警系统统施工验收规规范》(GBJ550166--92)都对消防防通信系统提提出以下原则则要求:——(1)在智能能化建筑中专专用的消防通通信应为独立立的火警电话话通信系统,不不得与其它通通信系统合用用。所以综合合布线系统中中不应包含有有消防通信系系统的布线部部分,但须综综合考虑它们们可作为互相相备用的通信信系统,以保保证通信运行行安全可靠。——(2)按照规规范要求,在在智能化建筑筑中必须设置置对讲电话或或对讲录音电电话。在综合合布线系统中中一般不设对对讲电话的通通信线路,但但在具体布线线设计中,可可考虑能临时时连成通路(在在各个配线架架上跳接连成成通道),以以供对讲电话话临时急用的的备用线路。——(3)智能化化建筑的消防防控制室内应应设置向当地地公安消防部部门直接报警警的外线电话话。其通信线线路可以通过过综合布线系系统与公用通通信网连接,也也可以设专线线直接与公用用通信网连接接。如有条件件,应两者兼兼有为好。——(4)消防通通信系统的传传输线路一般般不与综合布布线系统合设设,但有时为为了保证消防防工作正常进进行或特殊要要求,在综合合布线系统的的某些段落适适当考虑互相相结合,设有有备用通路。为为此对于消防防通信的传输输线路技术要要求也需要了了解和掌握,以以便设计时选选用相应型号号和规格的缆缆线。——纵然有些与通通信线路的有有关标准要求求相似时,第四讲用户信息息需求的调查查和预测——本讲系统地介介绍了智能化化建筑和智能能化小区的基基本功能和划划分类型:详详细叙述了用用户信息需求求调查的工程程范围、基本本要求和预测测方法;并对对调查预测中中的各种估算算方法及参考考指标作了简简要说明。——智能化建筑和和智能化小区区(又称智能能化社区)中中的综合布线线系统是重要要基础设施之之一。其技术术性能高低和和服务质量好好坏,直接影影响到智能化化建筑和智能能化小区的使使用功能、服服务效果和自自动化程度。为为了使综合布布线系统更好好地满足客观观要求,除了了系统设备和和布线部件的的技术性能及及产品质量确确有保证外,更更主要的是要要能适应用户户信息在业务务种类、具体体数量以及位位置(主要表表现在通信引引出端位置)等等各方面的变变化和增长的的需要。为此此,在综合布布线系统工程程的规划和设设计前,必须须对智能化建建筑和智能化化小区的用户户信息需求进进行调查和预预测,这也是是编制建设规规划、工程设设计和今后维维护管理的重重要依据之一一。——在综合布线系系统工程规划划和设计前所所进行的用户户信息需求的的调查和预测测,相当于本本地电话网的的用户预测的的内容。其具具体要求,就就是对通信引引出端(又称称信息点或信信息插座)的的数量、位置置以及通信业业务需要进行行调查预测,如如果建设单位位能够提供工工程中所有信信息点的详实实资料,且能能够作为设计计的基本依据据时,可不进进行这项工作作。——通常,智能化化建筑和智能能化小区的建建设规模、工工程范围以及及性质类型都都会有所不同同,即使基本本相同,其使使用功能、业业务性质、人人员数量、组组成成分以及及对外联系的的密切程度也也会有所区别别。因此,用用户信息调查查预测是一项项非常复杂、极极为细致和繁繁琐的工作。用用户信息调查查预测的结果果是综合布线线系统的基础础数据,它的的准确和详尽尽程度将会直直接影响综合合布线系统的的网络结构、设设备配置、缆缆线分布以及及工程投资等等一系列重大大问题。这些些问题能否正正确解决,与与工程建设方方案和日常维维护使用密切切相关,并对对今后的发展展有一定影响响,所以用户户信息需求调调查预测非常常重要。——一、用户信息息需求调查预预测的对象和和范围——1、用户信息息需求调查预预测的对象——综合布线系统统是通过传输输网络进行信信息服务的基基础设施,它它的建设对象象有智能化建建筑和智能化化小区两种类类型。二者的的智能化程度度在基本功能能方面有相同同之处,也有有一些区别。为为此,在进行行用户信息需需求调查预测测时,对它们们的基本功能能必须充分了了解和熟悉掌掌握。下面分分别介绍智能能化建筑和智智能化小区的的基本功能。——(1)智能化化建筑——众所周知,智智能化建筑由由大楼自动化化、通信自动动化和办公自自动化三大部部分组成。其其基本功能如如下所述:——①大楼自动化化(又称建筑筑自动化)——大楼自动化主主要是对智能能化建筑中所所有机电和能能源设备实现现智能化管理理。它以计算算机和中央监监控系统为核核心,对建筑筑内部的供水水、电力、空空调、冷热源源、防火、防防盗及电梯等等各种设备的的运行情况进进行集中监控控和科学管理理,提供适宜宜的温度、湿湿度、亮度以以及空气清新新的工作和生生活环境,达达到高效、节节能、舒适、安安全、方便和和实用的要求求。具体有以以下基本功能能:——a..安全保保安监控功能能——·在智能化化建筑内重要要场所安装保保安、监视闭闭路电视设备备及各种特种种保安监控设设备等(包括括告警显示和和录制设备);;——·与外界相相连的开口部部位(如门、窗窗)的警戒和和人员出入的的识别装置(包包括门锁、钥钥匙管理和磁磁卡门、电脑脑识别系统);;——·紧急报警警、处警和联联络设施:在在发生紧急事事故时,可立立即传送声音音、光等报警警信号,并利利用广播紧急急呼叫,或用用通信联络(如如对讲电话)等等手段进行处处理。——b.消防灭火火报警监控功功能——·安装烟火火(包括有害害气体)探测测传感装置和和自动告警控控制系统,以以便及早发现现火灾迅速告告警;——·联动启闭闭消防栓、自自动喷淋及卤卤代烷等灭火火装置和相关关设备;——·具有自动动排烟、防烟烟、疏散人员员的通道(包包括控制消防防电梯和关闭闭卷帘防火门门)和事故照照明电源等。——c.公用设施施监控功能——公用设施监控控功能是大楼楼自动化系统统中最核心的的部分,它是是衡量智能化化建筑服务质质量优劣的关关键部位。主主要有以下几几项:——·高低压、变变配电和一般般照明电源等等设施的监控控;——·给水用::水和卫生等等设备的监控控;——·采暖、通通风和空调等等设施的监控控;——·时钟和各各种传感器等等装置的监控控;——·电梯、锅锅炉和公用饮饮水等设施的的监控;——·停车场或或车库出入自自动管理系统统的监控。——②通信自动化化——通信自动化通通常由以程控控电话用户交交换机为核心心的通信网及及计算机局域域网组成。这这些设备通过过通信传输网网络与外部公公用通信设施施连网,高速速而准确地处处理语音、数数据、文字和和图像等各种种信息,为智智能化建筑的的使用者提供供各种通信手手段。——通信自动化主主要由语音、数数据和图文三三部分组成。细细分一般有以以下系统:——a.电话系统统;——b.传真系统统(包括传真真存储转发);;——c.会议电视视和会议电话话系统;——d.闭路监视视电视系统;;——e.可视图文文系统;——f.电子邮件件信箱系统;;——g.数据传输输系统;——h.卫星通信信系统;——i.计算机局局域网络。——③办公自动化化——办公自动化是是在通信自动动化的基础上上建立起来的的。它通常以以计算机为中中心,配置传传真机、电话话机、文字处处理机、复印印机、打印机机、声音和图图像存储装置置等现代化办办公及通信设设备(包括相相应软件)。按按它的基本功功能和业务性性质可分为以以下三部分::——a.电子数据据处理和视听听系统。主要要用于处理日日常办公中的的大量事务性性工作,如发发送通知、打打印文件、汇汇总报表和组组织会议等;;——b.信息管理理系统。主要要对信息流进进行控制管理理,通过信息息交换和资源源共享等方式式得到准确。快快捷和优质的的服务。具体体有文档资料料管理、电子子邮件和电子子数据交换等等。——c.支持管理理决策系统。先先进的办公自自动化系统可可以根据预定定目标提供辅辅助决策功能能。如参与收收集信息、拟拟定方案、分分析研究和评评价选定等一一系列活动。——(2)智能化化小区——近期,我国建建设部计划用用5年左右的时时间,在全国国建成一批智智能化小区的的技术示范工工程。小区的的建设规模定定为大中城市市一般不小于于10万m2,小城市或或县城不小于于3万m2;建设期限限以不超过3年为宜;建建设规模较大大的小区可考考虑分期实施施。——建设部还规定定智能化小区区示范工程分分为三种类型型,其智能化化程度达到的的要求如下::——①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