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之第二章感知觉_第1页
心理学之第二章感知觉_第2页
心理学之第二章感知觉_第3页
心理学之第二章感知觉_第4页
心理学之第二章感知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之第二章感知觉第一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节感觉的概念与分类学习目标:1、熟记感觉的概念,知道感觉的重要性。2、能概括感觉的生理机制3、能说出感觉的类型第二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什么是感觉(一)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二)感觉的特点

第一,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面对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第二,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第三,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三)感觉的重要性:

感觉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如果把感觉剥夺,就会使人的思维过程发生混乱,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感觉剥夺实验(sensorydeprivation)首页第三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的产生是整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分析器:感受器—传导神经—神经中枢

人体的各种感官都有相应的分析器,如视觉分析器、听觉分析器、嗅觉分析器、味觉分析器、触觉分析器等。第四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感觉的种类:

㈠外部感觉:⒈视觉:适宜刺激为380~760毫微秒的光波,感受器是视网膜上的视细胞。几种视觉现象:

视觉后象: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颜色视觉:不同波长的光波作用于人眼引起了颜色视觉经验。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从而得到融合的感觉。视敏度:即视力,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首页第五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⒉听觉:适宜刺激为20~20000赫兹的声波。⒊嗅觉和味觉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感觉。味觉是由溶于水的化学物质通过味蕾产生的感觉。⒋肤觉(skinsense)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称为肤觉。包括触压觉、温度觉、痛觉。首页第六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㈡内部感觉:⒈机体觉(内脏感觉)机体觉由于内脏活动作用于感受器而产生的,包括饥饿、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⒉平衡觉(静觉)静觉是由人体做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⒊运动觉(本体感觉)运动觉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继续首页第七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Bexton,Heron,Scott(1954)的感觉剥夺的实验返回首页第八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盯着灯泡看30秒以上,尽力不要移动你的目光。然后把你的目光移到任何白色的区域,你看到了什么变化?返回首页第九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凝视左边的十字约30秒,再看右边的十字,你看到了什么变化?返回首页第十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节知觉的概念与分类学习目标:1、熟记知觉的概念,能区分感觉与知觉。2、能解释知觉的生理机制3、能说出知觉有哪些类型4、能解释社会知觉偏差的现象第十一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节知觉的概念与分类一、什么是知觉

㈠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㈡知觉与感觉的关系:共同点区别联系

感觉

知觉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知觉的基础感觉的深入个别属性整体首页首页第十二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知觉的生理机制知觉的产生是分析器系统(多种分析器)综合活动的结果如对苹果的知觉:视觉:红色、圆形味觉:甜嗅觉:芳香融觉:光滑、脆第十三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知觉的种类:

㈠物体知觉:以物质和物质现象为对象的知觉。

⒈空间知觉:是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负责处理物体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的反映。

⒊运动知觉:人脑对物体空间移动及速度的反映。

真动现象: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首页第十四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似动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把静止物体知觉为运动,或把没有连续位移的物体知觉为连续运动的现象。①动景运动;②自主运动;③诱导运动㈡社会知觉:以社会中的人为知觉对象的知觉。⒈对他人的知觉:⒉自我知觉⒊人际知觉㈢错觉(illusion)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包括视错觉、形重错觉、时间错觉和方位错觉。

首页继续第十五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似动现象动景运动又叫Φ现象,是指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人看到原来两个静止的物体的连续运动的现象。返回首页第十六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错觉首页返回第十七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四、社会知觉的偏差

⑴首因效应(prinacyeffect)最先接受到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的现象。实验:James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⑵近因效应(recencyeffect)最后接受到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实验:改变Lichens的部分条件。Lichens提醒被试不要受第一印象的误导,要全面地进行评价;并将E、I两段文字隔开呈现给被试。呈现一段描述后花5分钟让其做无关工作(数学题、听故事等)。此种情况下,被试倾向于根据后面一段描述评价Jame。继续首页第十八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Luchins设计了两段文字描写一个男孩一天的活动。并进行不同顺序的编排,让被试评价他的性格特征。文字(E)体现了Jame活泼外向的性格:Jame与朋友们一起上学;在阳光下晒太阳;在商店与熟人聊天;与前几天刚刚认识的女孩打招呼等。文字(I)体现了Jame沉默内向的性格:Jame独自放学回家;走在街道荫凉的一边;在商店里静静地买东西;与女孩见面不打招呼等。E95%认为Jame外向友好I3%认为Jame外向友好E—I78%认为Jame外向友好I—E18%认为Jame外向友好返回首页第十九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⑶晕轮效应(haloeffect)对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印象后,倾向于根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戴恩实验)⑷刻板印象(stereotype)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台湾大学生对各国人的刻板印象:美国人—民主、天真、乐观、友善、坦率英国人—有绅士风度、聪明、守旧、传统法国人—爱好艺术、轻率、热情、开朗德国人—严谨、勤奋、呆板、聪明日本人—爱国、尚武、进取、善模范继续首页第二十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戴恩等人(K.Dion,etal,1972)曾用实验证实了晕轮效应的存在。他们让被试看一些人的照片,这些照片看上去分别是无魅力的、中等的和有魅力的。然后,让被试评定这些人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原本可能与有、无魅力是无关的,但评定的结果却显示,有魅力的人得到了最高的评价,无魅力的人得到了最低的评价。具体的评价结果见下表:无魅力者中等者有魅力者受欢迎性56.3162.4265.39婚姻的美满0.370.411.70职业地位1.702.022.25做父母的能力3.914.553.54社会和职业幸福5.286.346.37一般幸福8.8311.6011.60结婚的可能性1.521.832.17返回首页第二十一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节感知觉的基本规律学习目标:1、熟悉几个概念:感受性、感觉阈限、感觉的适应、感觉对比。2、能解释知觉几个特性的含义,并能说明这些特性产生的原因。第二十二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节感知觉的基本规律一、感觉的基本规律(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有机体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用来度量的感觉阈限的大小的指标叫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就是指感觉出来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是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绝对感觉阈越小,则绝对感受性越大,

差别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之间也成反比关系:即人的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小。首页第二十三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感受性的变化:

㈠感觉的适应:人的感受性会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适应。暗适应:指由亮处到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明适应:指由暗处到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㈡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对比:同一分析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1)同时对比是刺激物同时作用产生的对比现象。(2)继时对比是刺激物先后作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

2、不同分析器的相互作用。

(1)一种分析器的微弱(强烈)刺激,能提高(降低)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首页第二十四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第二十五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感觉补偿,它是指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增强而起到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3)联觉也是一种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它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三、知觉的特性㈠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的特性。影响因素: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首页第二十六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对象的动静状态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被知觉为对象。3、人的主观状态,如符合人们需要、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的事物更容易成为人们的知觉对象。㈡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对客体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进行整体性的反映的特性。

主观轮廓图影响知觉的整体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条规律:(1)接近性:凡距离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首页第二十七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相似性:凡形状或颜色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被看成一个整体。(3)连续性:凡能够组成一个连续体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4)封闭性: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5)良好图形:人们总是倾向于把一个不规则的图形看成是一个完美的图形。㈢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理解和解释事物,并有语词加以标志的特性。首页第二十八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影响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

2、知觉者的主观因素(知识经验、实践经历、兴趣爱好、言语提示)㈣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即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恒常性主要发生在视觉范围内:如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方向恒常性等。继续首页第二十九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花瓶与人像返回首页第三十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感觉对比返回首页第三十一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主观轮廓图一继续首页第三十二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主观轮廓图二继续首页第三十三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主观轮廓图三返回首页第三十四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返回首页第三十五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FLY返回首页第三十六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兔子还是鸭子返回首页第三十七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骑马者返回首页第三十八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大小恒常性返回首页第三十九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形状恒常性返回首页第四十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颜色恒常性返回首页第四十一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方向恒常性返回首页第四十二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知觉的连续原则返#23.幻灯片23回第四十三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三)知觉闭合原则第四十四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知觉的接近原则第四十五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知觉的相似原则第四十六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主观轮廓第四十七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不可能图形返幻灯片23回第四十八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节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学习目标:

学会怎样根据感知觉的规律来进行组织教学。第四十九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节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感觉强度律的运用

刺激物的强度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教师讲课的声音大小、板书大小都要适度,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听清楚;实验、演示应该使实验现象明显,让所有学生都能看到。二、知觉选择性规律的运用根据知觉选择性的规律,在教学中要注意突出感知对象。对象的活动性是知觉选择性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讲课时抑扬顿挫的语调和适当的手势动作等都可以使对象被优先感知。演示直观教具和做实验如果注意增加活动的特点,效果会更好。知觉对象的新颖性具有吸引力,容易被优先感知。因此,教师要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一定新意。首页第五十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三、知觉理解性规律的运用根据知觉的理解性是知识经验与语言密切相关的规律,教师应该使感性认识与语言指导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做到语言和直观相结合。四、克服社会知觉偏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社会知觉的偏差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告诉我们,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既不能凭第一印象,个别品质或某种新异性去看待学生,更不能用固定不变的眼光去评价学生。教师要善于从全面、深入、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学生,更要善于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五、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运用运用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使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从而提高感知效果。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学习的积极性。首页第五十一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补充:观察和观察力的培养

一、观察与观察力

(一)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二)观察力即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知觉事物的能力。这是一种善于发现事物典型特征的能力。二、观察力的培养(一)明确观察目的任务

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首要条件。观察的目的任务愈明确,观察者对知觉对象的反映就愈完整,愈清晰;反之,否则,盲目地知觉就会走马看花,甚至无所收获。首页第五十二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