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素养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鉴赏文言文的能力。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通过本文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左传》的叙事艺术和语言特点。课文预习案(任务一)一、作者介绍左丘明(约公元前502年~约公元前422年)。鲁国之附庸小邾国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二、背景介绍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和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场战争。三、文体介绍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左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于修辞的史学著作,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是以《春秋》记事为纲的编年体史书,相传,孔子作《春秋》,左丘明为之作传,因此,《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传》记事比《春秋》详细具体,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实,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因为《左传》《公羊传》《谷粱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四、资料链接1、《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2.史书体例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3.中国古代纪年法我们现在用的纪年方法,是公元纪年。这是现在世界上通行的纪年方法,它是以耶稣诞生这一年起算的。在我国古代,有两种主要纪年方法。一种是以封建皇朝的年份来纪年。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叫贞观,他在公元627年做皇帝,这一年叫贞观元年。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思宗(朱由俭)登基时年号为崇祯,思宗(即崇祯皇帝)自缢死亡的一年,是崇祯十六年。从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另有一种比较科学的纪年法:干支纪年。如“甲午风云”、“辛亥革命”,这里的“甲午”、“辛亥”都是年份的名称,是由干支纪年法而来的。“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戌、己、庚、辛、壬、癸叫天干(又称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地支(即十二地支)。天干地支依次搭配组合,其方法是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始,至癸亥终,正好60年,这就是人们平时说的六十甲子。古人用这种方法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语言建构与运用(任务二)一、整体感知1.正音。氾()南佚()之狐缒()共()其乏困阙()秦杞()子逢()孙不知()正音fànyìzhuìgōnɡjuéqǐpánɡzhì2.疏通词句,初步感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记下难点疑点。)3.阅读全文,概括每一节的主要内容。第一段第一层(开头——秦军氾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佚之狐——许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层(夜缒而出——乃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段第1层:秦晋围郑;第2层:临危受命;第3层:说退秦军;第二段:晋亦撤军。二、字词句导学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①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__________。②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_________。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_______________。④夫晋,何厌之有________________。通假字①说——悦②知——智③共——供④厌——餍。2.古今异义。①东道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行李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乏困。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夫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执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②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③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今义:疲劳。④夫人;古义:那人。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⑤执事;古义: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可用作动词或名词。3.解释下列加点字(一词多义)。(1)之:唯君图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犯请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之壮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以其无礼于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敢以烦执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阙秦以利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乱易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其无礼于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其:君知其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其乏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欲肆其西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其还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失其所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焉:子亦有不利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焉用亡郑以陪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焉取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代词,指秦军;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代词,郑国。以:介词,因为;介词,拿;连词,来;连词,相当于“而”;介词,用。其:代词,郑国;不定代词,“那”;代词,指使者;代词,指秦国;表希望的语气助词,“还是”;代词,自己的。焉:句末语气词,可以不译;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哪里。4.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1)且贰于楚也()(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3)秦伯说,与郑人盟()(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5)阙秦以利晋,唯军图之()()()(6)越国以鄙远()(7)夜,缒而出()(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1)名词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2)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3)名词活用为动词,订立同盟;(4)名词活用为动词,符合仁道;(5)动词使动,使……削弱;名词使动,使……获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计划;(6)名词意动,以……为边邑;(7)名词作状语,在夜里;(8)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名词使动,使……成为边界;名词活用为形容词,西边的。5.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1)邻之厚,君之薄也()(2)以乱易整,不武()(3)夫晋,何厌之有()(4)佚之狐言于郑伯曰()(1)判断句。(2)判断句。(3)宾语前置句。(4)介词结构后置句。思维提升与发展(任务三)重点研讨(一)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授命?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晓之以理。烛之武腹有良谋,成竹在胸。(二)烛之武怎样一步一步说服秦穆公?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惟君图之。)(三)晋军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四)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1)烛之武: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2)郑君:①善于纳谏。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②勇于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③精于言辞。“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局部探究1.本文人物对话简洁,内容丰富,言者话中有话,你能说说他们的弦外之音吗?提示:“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2.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探究学习: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3.关于烛之武,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通过阅读本文,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你从他身上获得怎样的启示?4.本文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1)伏笔与照应得当。(2)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审美鉴赏与创造(任务四)《烛之武退秦师》赏析鲁僖公三十年(前632年),晋国和楚国大战于城濮,结果楚国大败,晋国的霸业完成。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协助楚国一起攻打晋国,而且晋文公年轻时流亡到郑国,受到冷遇,所以文公把新仇旧怨加到一块,于两年后联合秦国讨伐郑国。郑伯闻讯后,派烛之武面见秦穆公,劝他退兵。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表现出处处为秦国利益着想的样子,分析当时的形势,抓住利害关系,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利,灭掉郑国对秦国不利的道理,终于说动秦国退兵。晋军失去盟军支持后,也被迫撤离了郑国。此文即是记叙了这一历史事件。《烛之武退秦师》见《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传》。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全书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形象鲜明,语言优美,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事情发生在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前此两年(前632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就是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这次战争,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秦、晋围郑,形势紧迫,在这干钧一发之际,郑臣烛之武仅凭口舌说服秦伯,使秦转变对郑的态度,化敌为友,对晋以友为敌,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突变呢?关键在于烛之武所说的两点针对了秦的切身利益。首先,灭郑于秦有害无益。秦对郑鞭长莫及,若以郑为东道主,就为秦称霸提供了住、食等种种方便,更何况“亡郑以陪邻”,这对秦有什么好处呢?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晋有野心(对此秦本有戒心),烛之武列举了秦伯曾亲身领略过的事实,再进行科学的推理,使秦伯恍然大晤——晋是大敌。烛之武用语不多,对秦穆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文章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本段是全文的主体,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分四个层次: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二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三是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四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并分析晋国贪得无厌,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至帮助郑国。本段记晋师撤离郑国,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文章组织严密,前后照应。秦、晋围郑的主要原因,是晋国为了扩大自己霸主的威势,征服异己,再加上晋文公与郑有个人恩怨。这一事件的发生,与秦毫无关系。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这一事件的背景,这就为全文的发展作了铺垫。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他们之间并不是无隙可乘,这就容易使人理解:烛之武所以能够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开头的预示而展开的。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这一暗示的结果。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圆满。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烛之武退秦师》虽然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它写得波澜起伏,毫不呆板。当郑国处于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秦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郑文公的引咎自责,也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烛之武在说秦君的时候,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此作为缓冲;紧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来。最后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终于平息。这样一张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紧扣读者的心弦,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说理透辟,善于辞令。这篇文章,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这个主题本身,决定了它必须着意描绘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从这点来说,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过去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这就使秦君不能不听从他的说辞。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还表现在,他奉命去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文章篇幅虽然短小,故事情节却有头有尾,层次井然。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不念个人私怨,慨然应允,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秘密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也被迫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事的结局。整篇故事结构是完整而严谨的。波澜迭起,曲折有致。秦晋两军夹击郑国,形势十分危急,在这关键时刻,佚之狐力荐善于辞令的烛之武,并断言:“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此为一波。但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显然,烛之武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也是愤懑不平的。此时,郑伯赶紧认错:“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并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深明大义,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不计私怨,捐弃前嫌,毅然应命。这寥寥几笔,给行文平添了一层波澜。烛之武利用黑夜,秘密出城会见秦伯,并说服了秦伯,秦伯答应退兵。晋大夫子犯主张袭击秦军,形势又紧张起来了,故事出现了第三折。最后,晋文公分析了形势,认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也撤了兵。至此,郑终于转危为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任务五)烛之武退秦师的语言艺术烛之武何以能退秦师?除了秦晋联军内部矛盾等客观因素之外,就其主观因素而言,烛之武极为得体的语言艺术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原因。三一语言学认为,得体性原则是言语交际的最高原则,“是修辞活动中的最高最重要的原则”[1]。所谓得体性,“指的是语言材料对语言环境的适应度”。[2]由于语言环境可以分为语言内环境(即小语境,上下文)和语言外环境(即大语境,包括物理语境,文化语境,心理语境),得体性也就可以分为小语境的得体性和大语境的得体性。在烛之武退秦师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中,烛之武凭借个人的言语行为解除了秦晋联军的威胁,挽救了郑国灭亡的命运。其中最主要的不是小语境的得体,而主要是大语境的得体。因此,本文着重从大语境得体的角度来探讨烛之武何以退秦师的语言艺术。具体来说,就是从场景、自我、对象、话题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一.场景任何言语交际活动总是在特定的场景之中展开的。构成场景的主要因素有时间、空间、交际双方的关系、交际的方式和态度等。根据不同的情形,场景有不同的区分。有正式场景,有非正式场景。有私密场景,有公开场景。有一对一场景,有一对多场景,多对多场景。有友善场景,有敌对场景。烛之武与秦伯对话,是在怎样的场景之中进行的呢?首先,它是敌对的场景。秦晋联军大兵压境,意欲彻底瓜分郑国。因此,代表郑国利益的烛之武与秦伯之间就不可能是友好的关系,而是敌对的关系。其次,它与赵王和秦王之间的渑池会不同,不是正式的公开的外交场景,而是秘密的一对一的场景。面对来势汹汹的秦晋联军,郑国实在无法军事抵抗,不得已只好借助烛之武个人的力量来挽救国家。面对敌国国君秦伯,烛之武的目的有三个。一是瓦解秦晋联盟,二是使秦伯主动撤军,三是争取与秦伯结盟。不论他的目的能否达到,他都只能采取秘密行动。这也是孤注一掷的行为,非常危险。因此,这不仅决定了他的行为只能是“夜,缒而出”,也决定了他的交际方式和态度只能是委婉含蓄。“夜”,可以掩人耳目,不被人注意,尤其不可以被晋军察觉。“缒而出”,一方面固然说明郑国当时被彻底包围的困境,另一方面也说明烛之武的行动极为机密。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即便没有被包围,他也不可能打开城门而去,也只能是“缒而出”。同样,面对秦伯,烛之武不可能像蔺相如那样“血溅大王”,迫使秦王不得不屈服。蔺相如之所以能够用那样强硬的口气与秦王针锋相对,是因为他的背后有廉颇率领着赵国的精兵陈列在国境线上,随时迎战秦兵的进犯。烛之武的背后没有郑国的一兵一卒,他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战,毫无支援。因此,他只能采用极为委婉含蓄的语气与秦伯对话。他一开始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此话至少有这么几个用意。一承认事实,缓和矛盾,争取时机。承认郑国即将灭亡的事实,不仅可以避免与秦伯发生冲突,进一步激起秦伯的野心与决心,也能够让秦伯认识到他烛之武是个识时务者,从而赢得秦伯的欣赏,缓和了彼此的矛盾,为进一步对话争取到有利的时机。二诚恳谦卑,表示效忠,改善关系。只要对秦国有好处,郑国灭亡无关紧要,只是给秦伯添了麻烦。此话一出,既表示了自己极为诚恳谦卑的态度,也表示了自己对秦伯的效忠,从而进一步改善了与秦伯的关系,拉近了与秦伯的距离。三给予暗示,引起反思。烛之武对秦国的利益做出假设。郑国灭亡之后,秦国真的能够得利吗?这其实是在暗示秦伯,提醒他反思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以及重新评估郑国灭亡之后的形势。二.自我自我方面的得体,就是话语必须符合自己的身份、角色、地位、教养、职业、使命等等。否则,就是不得体。烛之武当然明白自己的身份、角色、使命。他知道,郑国已经危在旦夕,无路可退,郑国的生死存亡就在于自己的口舌了。因此,在秦伯面前,他既要对秦伯表示应有的诚恳和谦卑,又要保持自己作为郑国使臣的尊严。从某种程度上讲,保持了自己的尊严,也就等于保持了郑国的尊严,也就意味着郑国的安全有了保障。这就要求他既不能以哀求的语气祈求秦伯撤兵,也不能以巴结的语气一味地奉承讨好秦伯。他在表示诚恳谦卑的同时,有效地暗示了秦伯。他的暗示之所以有效,就在于他分析了秦国与郑国并非近邻的关系,指出了秦伯的难处——“越国以鄙远”。秦伯的难处至少有二:一是“越国”。跨越别的国家,借道别国采取军事行动,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保守秘密,军事目的也就难以达到;同时还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后来发生的秦晋崤之战就是很好的证明。二是“鄙远”。即便秦国灭掉了郑国,也不可能真的就把郑国作为自己的边邑,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和管理。这样,所谓的“鄙远”,就只能是替别人做嫁衣裳罢了。对秦伯来说,烛之武指出了自己的难处,就意味着他对自己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抓住了自己的软肋,也就很有可能找到对付自己的办法。这样,秦伯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对交际对象的认识和适应,恰恰是保持自我和自我方面得体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三.对象自我与对象,是言语交际活动的一对矛盾。交际双方既要保持自我,又要适应对方。王希杰先生认为:“在交际活动中,话语得体建立在对交际对象的充分认识之上。”[3]而对交际对象的充分认识,又在于把握他们的心理。所谓知彼知己,主要就是对对方心理世界的把握。对烛之武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1届湖北省孝感市普通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 2025年建筑施工《春节节后复工复产》工作实施方案 合计3份
- 小学一年级20以内数学口算练习题大全
- 学校聘用教师劳动合同书5篇
- 《肌组织课件》课件
- 你听“你听多美”命题作文写作指导与精彩例文
- 湖南高考语文试题分析报告
- 《劳动定额知识》课件
- 商超连锁店话务员工作总结
- 税务筹划与规划实践经验分享
- 信息系统及信息安全运维服务项目清单
- 最新大坝固结灌浆生产性试验大纲
- DB32-T 2948-2016水利工程卷扬式启闭机检修技术规程-(高清现行)
- 公司EHS(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检查表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心电图仪设计与制作
- 绘本brown bear教案及反思
- 精品电力工程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 川中干法脱硫
- 船舶PSC检查表(全船)
- 槟榔黄化病的诊断及防控
- 肿瘤基础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