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件汇编_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件汇编_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件汇编_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件汇编_第4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件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学们看过《大鱼海棠》这部电影吗?据说故事灵感来源于庄子《逍遥游》,讲述了一个掌管海棠花的少女与人类男孩的灵魂“鲲”的奇幻故事,该片荣获了许多大奖,其画面、音效都是我国动画电影中的佼佼者。今天我们就走进《逍遥游》,看看鲲到底是何物,鹏又有怎样奇特不凡的形象!21《庄子》二则第1课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学习目标01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03初读课文04

CONTENTS教学目录05精读课文06课堂小结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中的大鹏形象。2.欣赏《庄子》中雄奇瑰丽的想象和机智巧妙的论辩艺术。3.理解庄子的思想主张,感悟庄子追求,做一个志趣高雅的人。学习目标走近作者庄子(约前369一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想象丰富,汪洋恣肆,善用譬喻,活泼风趣,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必备知识北冥

)鲲

)抟扶摇(

)徙

)齐谐

)濠梁(

)mínɡ

kūntuánxǐháoxié鲦鱼

)tiáo循

)xún字音字形必记字词通假字北冥有鱼(“冥”同“溟”,海)必记字词词义理解古今异义怒而飞(古义: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

今义:愤怒)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水运动

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南冥者,天池也(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

今义:指长白山天池)野马也,尘埃也(古义:山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今义:一种动物的名称)去以六月息者也(古义:离开

今义: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其名为鲲

(代词,它的)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连词,表选择)一词多义

其以去以六月息者也(凭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用)更多字词详见《教材帮》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探究研读时解决。初读课文自主学习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北海振奋,指用力鼓动翅膀大鱼名悬挂初读课文疏通文意变化,改变如同,像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体积庞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为鸟,它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用力鼓动翅膀奋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像悬挂在天空的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这海水运动迁移天然形成的水池记载怪异的事物译文:这只鹏鸟啊,海水运动时将要迁徙到南海去。南海,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盘旋飞翔击水,拍打水面旋风离开凭借气息,这里指风译文:《齐谐》上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湛蓝这样尽头颜色罢了吹拂译文: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第三层鲲鹏卓异不凡之外形。大鹏高空鸟瞰之景象。第一层第二层大鹏同风而起之气势。初读课文划分层次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比喻夸张想象精读课文分析讨论“几千里”极言鹏的背大得惊人,与上文的“鲲之大”相照应;“若垂天之云”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鹏的翅膀比作云,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鹏的形体之大。作者用想象、夸张的笔法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鲲的自由变化和鹏的展翅翱翔,把读者带入一种雄奇深邃、好似绝对逍遥的境界。借《齐谐》中的话,证明前文中大鹏南飞的描写是可信的,同时形象地写出了大鹏的硕大无比和乘风南徙时的恢宏气势。2.文中引用《齐谐》中的话有什么作用?3.试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句话。击抟三千里传神、生动地勾勒出大鹏拍击水面、乘风而上的情形极写激起波涛之大,突出其力气之大九万里极写大鹏飞行高度之高以奇特的夸张描述了大鹏由北海迁往南海时击水而行、乘风而上的壮观景象依靠气息。作用:①以它们都需要气息吹动,来解释体积庞大的大鹏飞往南海需乘风而上的原因。②与大鹏相照应,共同揭示一个道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有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③由大及小,说明这一现象的普遍性。4.“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大鹏在几万里高空俯瞰地面,也如同地面上的人仰望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作者这样写意在突出大鹏飞翔高度之高,也表明人与大鹏的视力都有限。5.作者说大鹏视下如同人视苍穹意在说明什么?①硕大无比。“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都突出表现了其体型之庞大。②力大无穷。大鹏飞行时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能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可见其力大无穷。6.庄子笔下的“鹏”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③志存高远。大鹏迁徙,要从北海飞往南海,一北一南,行程遥远,可见其志向之高远。④善借长风。大鹏之所以能够飞于天,万里南征,完成自己的南徙大志,是因为其善于把握时机,善于凭借劲风而扶摇直上,展翅南飞。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7.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①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范仲淹、诸葛亮、孙中山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8.从鲲鹏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②任何事物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我敬佩鲲鹏善于借助“六月息”扶摇直上的智慧。时代给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机遇,我们也要好好凭借我们的“长风”而志存高远,自强不息。本文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凭借六月风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表达了一切事物都要凭借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活动的观点。课堂小结课文主旨想象奇特意境开阔1善用寓言比喻说理2课堂小结写作特色北冥有鱼鲲鹏卓异不凡之外形大鹏同风而起之气势大鹏高空鸟瞰之景象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1《庄子》二则第2课时庄子与惠子游于壕梁之上学习目标01必记字词02初读课文03精读课文04

CONTENTS教学目录05课堂小结06积累拓展07教材课后习题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章内容。2.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欣赏庄子机智巧妙的辩论艺术。3.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的思想,理解阐述的道理。

学习目标濠梁

)háo鲦鱼

)tiáo循

)xún字音字形必记字词古今异义子非我(古义:对男子的尊称

今义:儿子)

安知鱼之乐(古义:怎么,哪里

今义:安定,安全)子固非鱼也(古义:本来

今义:结实,牢固)词义理解必记字词一词多义

之是鱼之乐也

(结构助词,的)子之不知鱼之乐(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我知之濠上也

(代词,代“鱼之乐”这件事)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探究研读时解决。自主学习初读课文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一种白色小鱼不慌不忙,悠闲自得游玩怎么疏通文意初读课文译文: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完全,完备追溯助词,用于句末,表停顿,以引出下文已经译文: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分析讨论精读课文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清庄子与惠子你来我往的辩论逻辑,并体会双方的语气变化。辩论逻辑语气庄子:鲦鱼出游从容,鱼之乐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惠子:我不知子,子不知鱼,全矣庄子:循其本——知之濠上发出感叹首先发难反唇相讥逻辑推断偷换概念轻松愉悦反问质疑针锋相对胜券在握从容超然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庄子庄子无从得知鱼的快乐惠子鱼之乐2.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围绕什么问题展开了辩论?双方各持怎样的观点?面对惠子的步步紧逼,庄子回转话题,偷换概念,在既有“怎么”意,也有“哪里”意的“安”字上做文章,将惠子所问的“怎么知道”故意解释为“哪里知道”,避重就轻,轻易化解了难题,其机智灵活可见一斑。3.庄子是如何摆脱惠子的追问的?这缘于庄子的思想和他当时的心境。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鱼“乐”,其实是庄子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来到濠水的桥上,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儿,4.庄子为什么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便觉得鱼儿也很快乐。他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所以他断定鱼“乐”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观点一: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5.在庄子和惠子关于“鱼之乐”的辩论中,你认为谁是胜利者?请谈谈你的看法。观点二: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利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利者。观点三:从两人的思想、性格来看,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是抱着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而庄子则是带着欣赏的态度来看待事物的,因此他们的看法完全不同。他们各有各的道理,无所谓谁是胜利者。【惠子】【庄子】力辩求真拘泥巧辩尚美超然氛围:轻松闲适,诗意盎然6.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论辩特点和思想?整个论辩的氛围怎样?本文通过写庄子、惠子在濠梁之上关于“鱼之乐”的辩论,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境界。课文主旨课堂小结精彩的论辩艺术1善用幽默轻松的笔法2写作特色课堂小结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鲦鱼出游从容,鱼之乐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惠子:我不知子,子不知鱼庄子:循其本,知之濠上发出感叹首先发难反唇相讥逻辑推断偷换概念机智巧辩趣意盎然板书设计课堂小结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飞舞的蝴蝶,他感到十分愉快,全然不知自己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自己原来还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彼此相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割裂。积累拓展《庄子》典故

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自己有一定的实力,也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更多积累详见《教材帮》教材课后习题一、背诵《北冥有鱼》,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第一层: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鲲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令人瞠目。第二层: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第三层:作者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作者笔下的“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奇鸟形象。二、熟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复述这则故事,并回答下列问题。1.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2.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答案详见《教材帮》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齐谐》者,志怪者也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4.请循其本振奋,用力鼓动翅膀记载怎么追溯四、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下面这首《上李邕》,是他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结合注释,并查阅工具书,说说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上李邕》见教材。李白用诗的形式,描述了《庄子》中的大鹏形象。他借助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高远志向以及不被世俗认同的伤感,并希望得到像李邕这样的名士的赏识和引荐。

《礼记》中的名言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勤于学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才能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再继续走进《礼记》,领悟其中之道。22《礼记》二则第1课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虽有嘉肴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03精读课文05学习目标01

CONTENTS教学目录初读课文04课堂小结06教材课后习题07必备知识02

CONTENTS教学目录1.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疏通文意。2.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赏析文章多用对偶增强气势的特点。3.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教与学的重要性。学习目标《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包括《曲礼》《檀弓》《月令》《礼运》《学记》《大学》《中庸》等篇,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记”的意思是记载、记述。“礼记”的意思是关于礼仪制度的各种资料记述。走近作品必备知识《礼记》全书内容广博,门类杂多,多用短小生动的文章阐明某一道理,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全书气势磅礴、结构严谨,言简意赅、意味隽永,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学校制度乃至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阐述。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本文提出的“教学相长”,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看仍然值得重视。创作背景必备知识通假字

学学半()“学”同“敩”,教导词义理解必记字词

不知其旨也(古义:美味。今义:意义;用意;目的)古今异义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疲乏想睡)教学相长也(古义:教与学。今义:教书;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一词多义学学学半学学半(“学”同“敩”,教导)(学习)词类活用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好处更多字词详见《教材帮》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精读时解决。

1.从课文中找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虽然

味美所以美味的肉食

最好的道理初读课文疏通文意困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自我反思自我勉励教与学说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的困惑,然后就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从“嘉肴”写起?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将“嘉肴”与“至道”进行类比,由吃饭引申到学习,再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论证浅显易懂,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分析讨论精读课文2.课文最后引用《兑命》的话有什么作用?通过引用《兑命》中的话来讲道理,证明论点,阐述教与学的关系,进一步强调了教的重要性,这样把中心论点阐述得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3.“教学相长”与“学学半”有何异同?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阐述“教”和“学”的关系,即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主要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教”的重要性,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委婉含蓄。两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后者是论据,用来补充强调中心论点,二者是主从关系。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述的?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也”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道理对举“学”与“教”分别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深入论述,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教学相长类比论证层层递进引用论证5.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①学习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②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6.如何理解课文所讲的“教学相长”和现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课文所讲的“教学相长”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强”,在同一个主体的身上,学与教互相促进。现代教育学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教师不仅仅是讲授者,他本身也在教学中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反过来对老师有所启发。比如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可能会激发教师的思维,使他对问题认识更深入;学生提出的某个疑问,可能也正是教师自己理解上的难点;等等。7.本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请你找出来并加以分析。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类比论证,引出论点。②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构成对比,说明“学”与“教”的情境。运用对偶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类比说理的效果。本文先将“嘉肴”与“至道”进行类比,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论证了“学”与“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课堂小结课文主旨课堂小结写作特色1.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文章开头先运用类比论证,将“嘉肴”与“至道”进行类比,形象地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接着阐述“学”和“教”的关系,由此进一步分别讨论两者的作用——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教学相长。2.多用对偶,增强气势文章多用对偶句,第一组,以两个“虽有……弗……”的句式类比论证,引出论点;第二组,用两个“……然后知……”,介绍“学”与“教”分别产生的两种情境。这种句式,两两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明快有力,增强了说理的效果。虽有佳肴类比论证弗食嘉肴,不知其旨弗学至道,不知其善逐层论证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引证作结——学学半教学相长板书设计课堂小结教材课后习题一、背诵《虽有嘉肴》,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答案见“精读课文”

二、这篇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从文中举一例加以分析。答案见“精读课文”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古今意义的区别和联系。故曰:教学相长也答案见“必记字词”

四、下面是《礼记·学记》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查阅工具书,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理解。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2.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4.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1.玉不雕琢,就不能成为器物;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2.过了最好的学习时间才去学习,那么就会劳苦而难有成就。(强调学习的时效性)3.独自学习而没有学友(一起研讨),就会孤陋寡闻。(提倡共同探讨交流,以相互启发、增广见闻)4.善于提问的人,如同砍伐坚硬的树木,先砍伐容易下斧的地方,最后砍伐纹理不平顺有疙瘩的地方。(提倡要善于提问,同时提倡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儒家学者早在2000多年前就曾对社会进行了美妙的设想,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到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再到荀子的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无不勾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今天让我们学习先儒们所勾勒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这篇文章。22《礼记》二则第2课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03精读课文05学习目标01

CONTENTS教学目录初读课文04课堂小结06教材课后习题07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2.赏析文章多用对偶增强气势的特点。3.理解“大同”社会的内涵。学习目标《大道之行也》节选自《礼记·礼运》。《礼运》是《礼记》中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孔子之名答问的著作。本文是孔子对学生言偃说的一番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创作背景必备知识通假字选贤与能(“与”同“举”)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同“鳏”,老而无妻)词义理解必记字词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大路)不独子其子(古义:指子女。今义:儿子)古今异义男有分,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货恶其弃于地也(古义:财物。今义:货物)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作乱。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害(人)。今义:偷东西的人]独为(只是)(老而无子)(读wéi,表示判断,相当于“是”)(读wèi,为了)故人不独亲其亲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天下为公不必为己一词多义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名词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指“老年人”“中年人”“小孩”)词类活用更多字词详见《教材帮》自主学习初读课文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精读时解决。

1.从课文中找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天下是公共的以……为亲培养和睦气氛有终老的保障选拔举荐贤能者父母以……孩子子女初读课文疏通文意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老而无妻幼而无父职分女子出嫁老而无夫老而无子

残疾不能做事厌恶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译文: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有残疾的人都能够得到供养,男子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兴起作乱害人这叫作古人理想中的太平盛世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译文: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样一来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发生,于是(家家户户)都从外面带上门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就叫作“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一层次划分层次初读课文第二层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部分(“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括全文。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景,表达了对“大同”社会的美好期待。1.“大同”社会的纲领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分析。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政权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贤”和“能”是标准。社会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分析讨论精读课文2.本文所描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3.作者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什么样子的?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4.你如何理解文中描绘的“大同”社会?见解一:文中描绘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见解二:文中描绘的“大同”社会,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构想出来的。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造反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社会,这当中折射出当时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何联系。“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很幸福,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表现。大同社会的“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与世外桃源的没有战乱、和谐安定相似。6.本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请你找出来并加以分析。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对偶精严,音韵(平仄)相对,简洁凝练。②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句式相同,表意相对,顺承自然。③男有分,女有归。对举男女应该得到的“待遇”,简明有力。运用对偶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说理的效果。本文通过阐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特征,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课堂小结课文主旨课堂小结写作特色1.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本文先对“大同”社会进行了纲领性说明。接着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最后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大同”社会的未来图景,表达了对“大同”社会的美好期待。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详细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层次清晰,结构严谨。2.多用对偶,增强气势如“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音韵相协,简洁凝练;“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句式相同,表意相对;“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加重了推理的意味。这些对偶句增强了文章气势。大道之行也大同社会纲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基本特征互相关爱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理想社会谋闭不兴盗乱不作外户不闭板书设计课堂小结一、背诵《大道之行也》,归纳一下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内容有:选贤任能,诚信和睦;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全体社会成员各有所养、各有所用、各尽其职,人们安居教材课后习题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行为皆出于公心;杜绝奸诈之心、害人之事,人们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二、这篇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从两篇中各举一例加以分析。答案见“精读课文”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古今意义的区别和联系。1.不独子其子2.男有分,女有归3.货恶其弃于地也4.盗窃乱贼而不作答案见“必记字词”

伯乐相马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向驾车的人说要买马。驾车人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楚王听到伯乐对马的介绍后,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半个月后,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同学们,你们读了“伯乐相马”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韩愈的《马说》,来进一步认识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23

马说第1课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03学习目标01

CONTENTS教学目录初读课文041.了解本文作者及文体特征,积累文言字词,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2.体会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理解作者的愤激之情和渴望报效朝廷的心愿。学习目标走近作者必备知识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传世。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请求被提拔任用,但结果是“待命”四十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此后,他不得不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郁郁不乐,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创作背景必备知识韩愈痛感明主难遇,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在这种情况下,韩愈写下了这篇文章,以此表达内心的愤懑。

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通常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如《捕蛇者说》《师说》等。文学常识必备知识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同“袛(只)”,只、仅]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喂)才美不外见(“见”同“现”)词义理解必记字词通假字

古今异义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古义:这,这样。今义:对;正确(跟“非”相对)]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者)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疑问代词,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里”“怎么”。今义:平安;安全(跟“危”相对)]食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吃)(同“饲”,喂)一词多义策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动词,用马鞭驱赶)而而伯乐不常有执策而临之(连词,表示转折)(连词,表示修饰)尽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

(吃完)(使……尽,竭尽)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才美不外见(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素质)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词类活用自主学习初读课文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精读时解决。

1.从课文中找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虽然奴仆同“袛(只)”,只、仅春秋时秦国人,擅长相马马槽1初读课文疏通文意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但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虽然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这样吃一次同“饲”,喂2同“现”犹,尚且怎么才能美好的素质有时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明白面对马鞭才能用马鞭驱赶3喂加强诘问语气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第三部分(1)阐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性作用。(3)辛辣地讽刺了食马者的浅薄无知,点明中心。第一部分划分层次初读课文第二部分(2)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行文脉络12点明中心论点揭示被埋没的原因1讽刺食马者的无知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3

马说第2课时

CONTENTS教学目录学情回顾01精读课文02课堂小结03积累拓展04教材课后习题05上节课我们理解了文章的大意,这节课我们深入学习文章,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学情回顾1.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是什么?

作用:提出中心论点。关系: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有决定作用,千里马对伯乐有依赖性。分析讨论精读课文2.如果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用课文原句作答)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倍受侮辱骈死于槽枥之间凄惨而死湮没无闻不以千里称也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反问,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不识千里马的愤懑之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4.文中哪些语言体现出食马者不知马?刻画了食马者怎样的形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平庸浅薄愚妄无知不识千里马5.结尾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这在全篇中有什么作用?起到收束全篇的作用。结尾“其真无马邪”紧承上文“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其真不知马也”则是紧承结尾段前三句,因此结尾这一设问起到收束全篇的作用。6.在作者看来,千里马的重要特性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特性?

千里马的重要特性是“一食或尽粟一石”。而“食马者”不知晓千里马的这个特性,导致其“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最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所以,强调这一特性,是为了谴责“食马者”的无知。7.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人?千里马人才伯乐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8.文章列举了“千里马”的哪些遭遇?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千里马的遭遇: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寄托的思想感情:文章虽在说马,实际上处处是在说人,是在指责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作者通过写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命运,对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不合理现实进行了批判。9.这篇短文仅一百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唆。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直称如“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正面提及,表述严正。暗称如“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表意委婉,虽不直呼其名,而意在其中。代称如“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等句中的“其”“是”“之”等代词,都是指称千里马的,表意简洁含蓄。10.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看法。主观因素自己要有真本领,并且要在关键的场合大胆把自己的才华展露出来,必要时要学会毛遂自荐。客观因素①要能遇到任人唯贤、任人唯才的好领导。②领导要有伯乐的眼光,要能赏识人才、重用人才。③社会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给千里马式的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统治者,通过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描述,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味和昏庸,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课堂小结课文主旨课堂小结写作特色1.托物寓意,抨击现实托物寓意写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文章以“伯乐”指代能够识别人才的人;以“千里马”比喻有突出才能的人;以“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不知人才的统治者,深入分析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抨击。2.脉络清晰,中心突出全文围绕“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作者先从正面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伯乐对千里马来说是如此重要,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来,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才美不外见”的原因,并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辛辣的讽刺。最后以“其真不知马也!”收束全文,点明文章的主旨。马说现象: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痛惜)原因:食马者不知——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结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嘲讽)板书设计课堂小结怀才不遇

满腔悲愤积累拓展

人才◎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王安石◎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魏源◎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孙中山更多积累拓展详见《教材帮》一、熟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借干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情感。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并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亦即人才常有,而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伯乐却不常有。这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教材课后习题二、这篇短文仅100余字,多次提到“干里马”却不显得啰唆。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答案见“精读课文”

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子的语气特点。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各句的语气特点为:1.陈述语气;2.反问语气;3.转折语气;4.诘问、感叹语气。翻译见“初读课文”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结合课文,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不少于300字。短文见教材P123。答案见“精读课文”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唐朝曾是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的时代,那么你们知道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什么吗?(安史之乱)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写的叙事诗——《石壕吏》,思考诗人想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24

唐诗三首第1课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石壕吏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03精读课文05学习目标01

CONTENTS教学目录初读课文04课堂小结06教材课后习题07必备知识02

CONTENTS教学目录

CONTENTS教学目录1.了解与诗人有关的文学常识,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2.赏析诗中名句,体会诗人心怀劳苦人民的情怀。3.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学习目标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因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诗风沉郁顿挫)。走近作者必备知识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率兵围攻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创作背景必备知识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石壕吏》是杜甫投宿石壕村,对所遇吏卒深夜捉人一事的实录。必记字词字音字形逾(

戍(

)老妪(

幽咽(

)yúshùyùyè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精读时解决。

1.从课文中找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越过;翻过1投宿逃跑初读课文疏通诗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译文: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前来抓人。老翁翻墙逃跑,老妇出门查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多么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译文:差役吼叫得多么凶恶!老妇哭得多么悲伤!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防守最近3走上前去说话捎信回来还在吃奶的孙子停止,结束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译文:只听见老妇上前对差役说:“我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最近战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生命已经结束!家里实在没有能打仗的男人了,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离开完整的衣服请你们允许我译文:因为有孙子,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但是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无法出来见人。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你连夜归营,赶快去投向河阳的兵役,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饭。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4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夜深消失,停止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前行的道路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译文: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老翁告别。第三部分(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4)写诗人独与老翁告别的情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2-3)写老妇诉说遭遇,并以老迈之身应征。划分层次初读课文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不用“征兵”“招兵”而用“捉人”?作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捉人”二字为诗眼。不说“征兵”“招兵”而说“捉人”,于如实叙写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分析讨论精读课文2.怎样理解“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一句?这两句极其概括、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两个“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差役张牙舞爪、凶神恶煞,老妇苦苦哀求、逆来顺受的形象,为下文写老妇的诉说营造出悲愤的气氛。3.老妇“致词”是围绕“苦”字来写的,她苦在何处?从中你读出了什么?老年丧子之苦

贫困潦倒之苦被迫服役之苦“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老妇有三苦4.“如闻泣幽咽”,是谁在哭泣?你是怎么理解的?诗人没有明说是谁在哭泣,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哭泣的或许是老翁,又或许是寡媳,旧伤添新痛,隐忍苟活;哭泣的也可能是“我”,“我”为这一家人的惨状而心酸、悲愤,为人民处于水深火热、国家处于动荡不安而伤感、担忧。5.“独与老翁别”的“独”字暗示了什么?

“独”字暗示了老妇已被带走,老翁已回到家中。仅一个“独”字,凄苦、悲愤尽在不言中。6.全诗的三个“夜”字,有何深刻含义?

第一个“夜”字(“有吏夜捉人”),表明差役深知壮丁难抓,选择深夜突袭。第二个“夜”字(“请从吏夜归”),表明老妇希望跟着差役连夜赶回军营,如此急迫,既是为了掩护老翁,也是为了应唐军之急。第三个“夜”字(“夜久语声绝”),表明夜已深,人被捉走了;夜已静,人心却无法平静。这三个“夜”字联系在一起,表明整件事的发生与结束全在黑夜里,暗示了社会的黑暗。7.杜甫面对一家人的苦难,没有出来义正词严地阻止,是否是个冷漠无情之人?不是。这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矛盾。他对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深感悲痛,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感同情,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十分痛恨;但是,他既忧民又忧国,他支持朝廷的这场平叛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他歌颂石壕老妇自请服役、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对差吏的横蛮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全诗通过叙述诗人亲眼所见的石壕吏趁夜捉人的故事,既歌颂了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又含蓄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课堂小结课文主旨课堂小结写作特色1.虚实相间,构思奇巧诗歌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役,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只用“吏呼一何怒!”点出其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而明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差役的凶横残暴不言而喻。诗中“暮投石壕村”“听妇前致词”的“我”,是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见证人、旁听者,是诗歌叙事的线索,“我”的出现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性。2.用语精练,感情深沉全诗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句句叙事,无抒情议论语,而将深沉的感情融于具体的形象中。诗歌简洁洗练,却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如“老翁逾墙走”一句,透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之深,再现了当时民不聊生的惨况。石壕吏开端——有吏夜捉人高潮——听妇前致词结局——独与老翁别三子亡二子有孙母未去请从吏夜归同情人民板书设计课堂小结吏——奴妇——哭发展教材课后习题一、这首诗中有不少精彩之处,如巧妙构思,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答案见“课堂小结”

二、背诵这首诗。提示:这首诗篇幅比较长,一定要在理清诗歌的结构和层次、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的《石壕吏》,感受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我们今天将学习杜甫的另一首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24

唐诗三首第2课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03精读课文05学习目标01

CONTENTS教学目录初读课文04课堂小结06教材课后习题07必备知识02

CONTENTS教学目录

CONTENTS教学目录1.了解与诗人有关的文学常识,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2.体会诗歌在句式、用韵方面的特点,品味诗中对环境的精彩描写。3.感受诗人身遭苦难却希望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培养爱国爱民的优秀品质。学习目标本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杜甫曾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但好景不长,到了八月,一场大风把杜甫苦心经营的草堂吹破,茅草被卷走,大雨又至,草堂漏雨如注,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中度过了一个痛苦的不眠之夜。命运多蹇、衰老贫困的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创作背景必备知识文学常识必备知识歌行体歌行体的特点:(1)篇幅可短可长。(2)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3)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4)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必记字词字音字形怒号(

三重茅(

)突兀(

沉塘坳(

)俄顷(

衾(

háo

chónɡàoqǐnɡwùqīn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精读时解决。

1.从课文中找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挂住1大声吼叫多层茅草水势低的地方初读课文疏通诗意译文:八月秋深,狂风怒吼,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茅草飘转沉到池塘水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狠心如此2毫无顾忌拄着拐杖喝止不住译文: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抢掠的事。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我唇焦口燥也喝止不住,拄着拐杖回来独自叹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会儿3战乱,指安史之乱接近睡相不好破雨点到天亮译文:一会儿,风停了,空中的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色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盖了多年的布被,又硬又冷,像铁似的,孩子睡相不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好,把被里蹬破了。茅屋漏雨,床头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可是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的雨点仍旧下个不停。自从历经安史之乱后,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如何挨到天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哪里4遮蔽贫寒的士人安稳高耸的样子译文: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房子,广泛地遮蔽天下贫寒的士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安稳如山。唉!什么时候眼前才能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破败,我受冻而死,也是心满意足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怒号”把秋风拟人化,从听觉上写秋风来势猛、声音大、速度快、力量强;“卷”字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的强劲,生动地写出茅草随风卷起的情态;“三重”既写出了风的猛烈,也写出了茅屋受灾严重。分析讨论精读课文2.“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使用的动词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飞渡洒挂罥飘转沉细致地写出风吹茅草的情状,写出秋风对茅屋的破坏,流露出诗人焦灼、痛苦的心情,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境遇之惨蓄势。3.“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我”叹息什么?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南村群童幼稚无知,不明自己的痛苦。三叹黎民百姓生活困苦。4.“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极力渲染大雨将至的景象,渲染阴暗、凄苦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凄伤、愁苦的心情。5.“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无干处”写室内漏雨之严重,突出了雨夜室内环境的艰苦。“雨脚如麻”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侧面表现了诗人生活的凄苦。6.第三段诗哪些词语用得传神?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况?

“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冷似铁”中“铁”字表明被子很破旧,很冷,很硬,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7.“长夜沾湿何由彻”中“何由”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何由彻”以反问式的慨叹,表达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急切心情。8.在凄风苦雨、辗转难眠的漫漫长夜,诗人想的是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9.诗歌写诗人的不幸遭遇,仅仅是为了写诗人自己的痛苦吗?诗人的不幸是接二连三的。秋风、群童、破衾、夜雨使得诗人的痛苦逐层加深。而这一切,都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国家由盛转衰的社会状况。杜甫一家的不幸更是千千万万处于战乱动荡的社会大背景下的老百姓的不幸。所以这首诗写诗人的不幸遭遇,不仅仅是为了写诗人自己的痛苦,其中折射出的是当时黑暗的现实和人民大众的疾苦。10.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示例一: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想的是“大庇天下寒士”,表现了杜甫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示例二:杜甫身居漏雨茅屋,却突发奇想,要“大庇天下寒士”。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所发出的不只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这是一种饱尝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这种忘我的精神、宽广的胸襟,是非常可贵的。这首诗从秋风吹破茅屋开篇,叙述了屋漏难眠、彻夜寒雨的悲惨困境,然后由己及人,想到战乱中的贫寒士人,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课堂小结课文主旨课堂小结写作特色1.叙事抒情相结合诗歌的前三节以叙事为主,层层深入地描写了秋风破屋的苦况,透露出诗人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第1节通过描写狂风的强劲与无情,表达了诗人的痛苦与焦灼;第2节勾勒出南村顽童公然欺负年迈无力的诗人的情形,诗人喊得唇焦口燥,还是追不回茅草,只能“归来倚杖自叹息”;第3节写屋漏偏逢连夜雨的苦况,“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从深度和广度上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第4节在前三节叙事的基础上,直接抒情,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画龙点睛,水到渠成。2.语言明白如话本诗明白如话的语言,如脱口而出,无铅华之色,无扭捏之态,无矫饰之音。白描式的勾勒,形象逼真。加之语句参差错落,基本为七言,间之以二言、九言,有助于跌宕起伏的感情的表达,增强了诗的感染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狂风破屋:深秋风号→风卷茅飞→不可复得群童抱茅:公然抱茅→无力阻止→倚杖叹息长夜沾湿:风定天黑→布衾不暖→床头屋漏→长夜难眠期盼广厦:大庇天下寒士→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推己及人忧国忧民板书设计课堂小结一、《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但具体的写作手法有所不同。《石壕吏》只是“客观”地叙述,并无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先描述个人遭际,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试结合作品分析这两种写法的表达效果。教材课后习题《石壕吏》直接将目光投向底层劳动人民,老妇一家的遭遇就是千千万万底层劳动人民的遭遇,老妇的故事本身就足以令人动容,无需议论和抒情。这样写,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意蕴丰富。另一方面,当前的这场平叛战争,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安危,大敌当前,人民也应当为此作出牺牲,所以诗人的内心也是矛盾的,尽管他痛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此时对残暴的统治阶级爪牙的揭露也较为含蓄,这样写更有余味,更令人深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写的是诗人自己在一场秋雨中的经历,诗人并未停留于对自身不幸境遇的描述,而是推己及人,联想到要为天下寒士谋取温饱,从而体现了一种博大的胸怀。不借助议论和抒情,读者是无法感受到的。二、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