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_第1页
幼儿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_第2页
幼儿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_第3页
幼儿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_第4页
幼儿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幼儿心理学2020/12/181第一章幼儿心理学概述2020/12/182第一节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幼儿心理学是研究0~6、7岁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名词解释)2020/12/183婴儿期(0-1岁),也叫乳儿期。包括新生儿期(0-1个月);婴儿早期(1-6个月);婴儿晚期(6-12个月)。先学前期(1-3岁),也叫幼儿早期。学前期(3-6岁),也叫幼儿期。包括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幼儿晚期(5-6、7岁)。学龄期(6、7-18岁),包括学龄初期(6、7-11、12岁);学龄中期(11、12-14、15岁);学龄晚期(14、15-17、18岁)。一般我们把婴儿期、先学前期和学前期统称为学前期。(一)研究幼儿心理的发展阶段2020/12/184(二)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和个性的发展(三)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心理发展规律是指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1.研究幼儿各种心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趋势2.研究幼儿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3.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4.探讨关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2020/12/185二、幼儿心理学的任务(一)揭示幼儿阶段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二)解释幼儿心理的发展变化幼儿心理学是研究(D)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A.0~3岁B.3~6岁C.6~12岁D.0~6、7岁试述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幼儿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有哪些?

2020/12/186第二节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发展性原则(三)教育性原则2020/12/187二、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的方法。简述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双重任务及其特点。观察法是研究幼儿最基本的方法。2020/12/1881.观察前观察者要做好准备2.观察时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3.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4.观察应排除偶然性,一般应在较长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方法是(A)A.观察法B.实验法C.自然实验法D.调查访谈法运用观察法研究幼儿的心理时,应注意什么?2020/12/189(二)实验法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幼儿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心理活动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1.实验室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是在有特殊装备的实验室内,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一种方法。2020/12/1810

最大的优点就是能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器探测一些不易观察到的情况,取得有价值的科学资料。但实验室条件本身往往使幼儿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而且也难以研究较复杂的心理现象。

2.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某些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幼儿心理变化的方法。2020/12/1811

自然实验的整体实验情境是自然的,因此被试往往可以保持正常的状态,实验获得的结果也比较真实,这与观察法相同。自然实验法与观察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者可以对某些条件进行控制,避免研究者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说,其兼具观察法和实验法的优点。正因为如此,自然实验法和观察法一样,成为研究幼儿心理的主要方法。自然实验法的不足在于:由于强调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验,难免出现各种不易控制的因素。2020/12/1812(三)测验法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四)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调查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被查幼儿的人,以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调查法可以采用当面访问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书面调查的方式,也就是问卷的形式。2020/12/1813(五)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谈话法是通过和幼儿交谈,以研究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方法。谈话的形式可以是自由的,但内容要围绕研究者的目的展开。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幼儿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研究幼儿心理,往往采取综合方法。2020/12/1814通过分析儿童的手工、绘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这种研究方法被称为(C)A.教育实验法B.观察法C.作品分析法D.调查法研究者通过调查对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被查幼儿的人,以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被称作(A)A.调查法B.测验法C.谈话法D.作品分析法幼儿不同于成年人,不会刻意掩饰自己的言行举止,据此特点可采用(A)来研究幼儿心理。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验法D.调查法2020/12/1815第二章

幼儿心理发展2020/12/1816一、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二、幼儿的认知活动由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一)对事物的认知主要依赖于感知(二)表象活跃表象是事物的具体形象在人脑中的映象。(名词解释)表象虽然不是实际的事物,但它是直观的,生动形象的。因而表象也有具体性的特点。第一节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2020/12/1817(三)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整个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的,但是,到5~6岁幼儿开始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三、幼儿的心理活动由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一)认知过程以无意性为主认知过程的无意性是指没有目的、不需要作任何努力、自然而然地进行。认知过程中的无意性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表现非常突出,特别表现在幼儿的注意、记忆和想象等心理活动之中。2020/12/1818(二)情绪对活动的影响大,自我控制能力差(三)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从幼儿中期开始,他们已能初步按成人的要求做事。到了5~6岁时,幼儿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进行活动,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2020/12/1819四、幼儿的情绪由易变、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一)情绪由易变化向逐步稳定方向发展(二)情绪由易外露、自我控制能力差向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发展五、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逐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一)初步出现了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兴趣爱好(二)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气质特点(三)表现出最初的性格特点论述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2020/12/1820第二节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幼儿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一般来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会使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有所差异,这就构成了幼儿心理年龄特征的可变性。2020/12/1821一、3岁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婴儿期(0~1岁)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心理发展非常迅速。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适应新生活,认识周围世界,开始与人交往出生带来许多无条件反射活动,主要的是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条件反射。儿童出生后逐渐地能够注视进入他视野的物体。与成人的交往也发生在新生儿期。2020/12/1822★★2.动作不断发展(1)从整体混乱的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和专门化的动作(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由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4)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3.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1)最初的认知活动的出现婴儿认知活动的发生,突出表现在感知的发生和视觉、听觉的发展上。认生是婴儿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和发展。2020/12/1823(2)掌握语言的准备研究发现,婴儿对语言的刺激非常敏感。婴儿阶段是人的言语萌芽期,婴儿从理解别人说话和呀呀学语中为掌握语言作准备。(3)情感的发展和最初的社会性萌芽心理研究表明,婴儿的情绪发展很早就已经表现出来。在幼儿期他们的情绪逐渐分化,而且具有社会性的反应。婴儿不仅具有表达情绪的能力,还有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微笑是婴儿最初的社会性行为。婴儿对成人的依恋和对成人的交往性微笑都是婴儿社会性发展的萌芽。2020/12/1824(二)幼儿前期(1~3岁)1~3岁是幼儿学会走路、学会说话的一个重要时期。1.动作逐渐发展完善(1)学会自由行走(2)开始使用工具2.出现新的心理活动(1)会说话3岁左右是儿童掌握语音最基本的阶段。(2)想象开始萌芽(3)思维的出现3.独立性开始出现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的一步,是人生头两三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也标志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2020/12/1825二、3-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3~4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1.生活范围扩大2.认知依靠行动3.情绪作用大4.爱模仿(二)4~5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1.活泼好动2.思维具体形象3.开始能够遵守规则2020/12/1826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4岁左右是幼儿游戏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已经能够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确定游戏主题。(三)5~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1.好学好问强烈的求知欲、好问好学是这个时期幼儿非常明显的特征。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4.个性初具雏形简述各个阶段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2020/12/1827第三节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和教育等。一、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一)遗传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是指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现象,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其中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遗传特性也叫遗传素质。2020/12/18281.遗传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2.遗传奠定了幼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二)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生理成熟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心理发展起制约作用。2020/12/1829二、环境和教育因素环境就是指儿童周围的客观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教育作为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起着主导作用。(一)环境使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二)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的重要因素2020/12/18301.社会生活条件与教育水平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的水平2.儿童与成人的交往活动对儿童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3.具体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是形成幼儿个别差异最重要的条件影响幼儿比较多的具体环境主要有:(1)家庭。(2)幼儿园和社会托幼机构。(3)电视等各种媒体。2020/12/1831三、幼儿自身的心理和幼儿活动(一)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幼儿心理的发展过程是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在遗传、环境的影响过程中,幼儿本身也积极地参与并影响他自身的心理发展。儿童年龄越大,其主观因素对他的心理作用也越大。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包括幼儿的全部心理活动,具体说有幼儿的需要、幼儿的兴趣爱好、幼儿的能力、幼儿的性格及行为习惯、幼儿的自我意识等。其中最为活跃的是幼儿的需要。(二)幼儿的活动幼儿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幼儿的活动主要包括对物的操作活动和与人的交往活动。2020/12/1832★★四、有关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概念(一)转折期与危机期转折期是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出现的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急剧变化的时期。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的现象,如经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要求等。转折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但危机却不是必然出现的。2020/12/1833(二)关键期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最早提出关键期概念的是奥地利习性学家劳伦兹。)在关键期内,机体对环境影响极为敏感,对微细刺激即能发生反应。有的研究者因而改称其为敏感期。研究者还发现,在关键期的开始及结尾阶段,机体对环境的敏感度较低,在中间阶段最高。但若缺乏某种影响,便会引起发展方面的变异。2020/12/1834(三)敏感期或最佳期敏感期是指个体比其他时候更容易获得新行为模式的发展阶段,换句话说,敏感期就是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四)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每时每刻。2020/12/1835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体现出幼儿心理发展具有的特征是(D)A.稳定性B.阶段性C.连续性D.顺序性一般来说,新生儿期属于(A)A.婴儿期B.先学前期C.学前期D.幼儿早期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这是儿童动作发展中的(D)所致。A.近远规律B.大小规律C.首尾规律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俗话说“三翻六坐八爬“,这符合儿童动作发展中的(B)规律。A.从整体到局部B.从上部到下部C.从粗大到精细D.从无意到有意2020/12/1836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A)A.任何时候B.关键期C.最佳期D.敏感期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C)现象。

A.最近发展区B.敏感期C.转折期D.关键期教育学上称“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的阶段是指(D)A.关键期B.转折期C.危机期D.最近发展区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他说:”不,我是坏孩子。”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D)

A.关键期B.敏感期C.最佳期D.危机期2020/12/1837幼儿经常违背父母的话,有强烈的对抗情绪,表明幼儿处于(A)A.转折期B.发展期C.敏感期D.矛盾期“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D)A.“超常”表现B.父母教育不当所致C.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D.符合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表现名词解释:敏感期;最近发展区;转折斯;危机期;关键期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020/12/1838★第三章

幼儿认知和言语的发展2020/12/1839第一节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一、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感知觉的概念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另外,知觉还包含其他一些心理成分。2.感知觉与认知活动感知觉是认知活动的开端。2020/12/1840(二)感知觉与幼儿心理的发展二、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一)视觉1.视敏度视敏度即视觉敏锐度,是指人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人通常所称的视力。2.颜色视觉2020/12/1841(二)听觉1.听觉感受性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指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差别感受性则指分辨不同声音的最小差别的能力。听觉感受性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完善。

2.言语听觉

教师要注意幼儿听觉方面的缺陷,尤其注意“重听”现象。

“重听”是指有些幼儿虽然对别人所说的话听得不清楚,不完全,但是,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的动作及当时说话的情境,正确地猜到别人所说的内容。

2020/12/1842(三)触觉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1.视触觉的协调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眼手探索活动的协调。眼手协调活动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探索活动的开始。眼手协调动作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抓到东西。产生这种动作所要求的知觉条件有三:第一,知觉到物体的位置——主要是视觉。第二,知觉到手的位置——主要是动觉。第三,视觉指导手的触觉活动。

2.动觉2020/12/1843(三)空间知觉空间知觉包括方位知觉、距离知觉和形状知觉、是用多种感官进行的复合知觉。1.方位知觉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辨别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的知觉。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趋势是:3岁辨别上下,4岁开始辨别前后方位,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岁幼儿虽然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以左右方位的相对性来辨别左右仍然感到困难。2020/12/18442.距离知觉距离知觉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幼儿可以分清他们所熟悉的物体或场所的远近,对于比较广阔的空间距离,他们还不能正确认识。3.形状知觉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形状的知觉。幼儿的形状知觉发展得很快。通常3岁的幼儿能区别一些几何图形。4岁至4岁半是辨认几何图形正确率增长最快的时期。

2020/12/1845(四)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幼儿前期,主要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来反映时间。幼儿初期,已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和他们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幼儿中期幼儿可以正确理解“昨天”“明天”;幼儿晚期,又开始能辨别“前天”“大后天”等,并能学会看钟表等。对幼儿讲时间问题,应该结合具体事情。

2020/12/1846三、幼儿知觉的发展(一)形状知觉(二)大小知觉(三)深度知觉(吉布森和沃克设计了视崖实验)(四)方位知觉幼儿5岁时,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五)时间知觉1.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7~8岁是时间知觉迅速发展的时期。2.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生活制度和作息制度在幼儿的时间知觉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20/12/18473.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4.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大约到7岁,儿童才开始利用时间标尺估计时间。(六)观察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1.目的性增强

2.持续性延长

3.细致性增加

4.概括性提高2020/12/18485.观察方法的形成幼儿的观察,是以依赖于外部动作,向以视觉为主的内心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是从跳跃式、无序的,逐渐向有顺序性的观察发展。四、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一)适应现象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做适应现象。2020/12/1849(二)对比现象感觉的对比分为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三)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2.对象的活动性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相邻性原则)4.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相结合幼儿学习的图书一般都是鲜艳的图画书,和大学课本单纯的白纸黑字不一样,这是利用了感知规律中的(D)A.适应现象B.对比现象C.联觉D.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2020/12/1850下列关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描述不正确的是(B)A.幼儿的认知活动主要表现为具体性和形象性B.随着语言的发展,向幼儿介绍他从未见过的水果,幼儿很快就能理解C.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D.表象活跃,但以具体形象居多一些幼儿园的小朋友常常会在课间休息时,忘了上课的时间而导致下节课迟到,这是因为他们的(C)发展不够精确。A.方位知觉B.距离知觉C.时间知觉D.形状知觉2020/12/185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说的是(A)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联觉D.知觉适应关于幼儿的空间知觉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3岁可以辨别上下B.4岁开始辨别前后方位C.5岁可以辨别左右方位D.孩子一出生,就具备听觉定位能力产生眼手协调动作的知觉条件不包括(D)A.知觉到物体的位置B.知觉到手的位置C.视觉指导手的触觉活动D.听觉要好2020/12/1852关于幼儿视觉发展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突然把手放在孩子眼前,若无眨眼反射,是正常表现B.“代偿头位”表示两眼可能是弱视C.孩子有畏光现象,在阳光下常把一只眼闭上,可能为青光眼D.斜视,多是视力功能不好2岁孩子往往会伸手要求站在楼上的妈妈抱,这说明他的(C)A.大小知觉发展不足B.形状知觉发展不够C.距离知觉发展不足D.想像力不够丰富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C)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2020/12/1853第二节幼儿注意的发展一、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清醒的每一瞬间,心理活动都指向某个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指向某一事物的同时,就会对这个事物全神贯注,把精神都集中到这一事物上,使人的活动得以进行下去并使活动得以完成。2020/12/1854(二)注意与心理过程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总是与人的其他心理活动相伴随而进行的。二、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基本形式。其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的努力。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就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020/12/1855(一)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1.刺激比较强烈,对比鲜明,新异和变化多动的事物(1)教师选择和制作的玩具、教具必须是颜色鲜明,对比性强,形象生动,新颖多变的,只有遵循这一心理规律才能吸引和保持幼儿的注意,有效地达到活动的目标。(2)要求教师说话清楚,符合儿童特点,同时说话要抑扬顿挫。这样幼儿才能够听懂教师所说的话,并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2020/12/1856(3)恰当安排、布置教育环境,既要避免繁杂干扰,又要能适当引起幼儿的注意,利于幼儿正常活动的开展。(4)教育内容、方法要新颖,赋予各种容易引起幼儿注意的因素。2.与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有关系的事物(1)兴趣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一个因素。(2)需要也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一个重要条件。(3)幼儿的生活经验也与幼儿的无意注意的产生有关。2020/12/1857(二)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幼儿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如下:1.幼儿的有意注意依赖于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2.幼儿对活动目的、活动任务的理解程度3.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与良好的活动方式4.言语指导和言语提示5.幼儿的性格与意志特点、(三)幼儿的注意与幼儿的活动幼儿的注意是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2020/12/1858三、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一)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活动注意具有选择信息的功能,这就是注意的选择性。在众多的信息刺激中,注意的选择性表现为偏向于对一类刺激注意得多,而对另一类刺激注意得少。1.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幼儿的兴趣和情绪引起的2.幼儿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理解水平和幼儿的经验有密切关系3.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受强化方式的影响2020/12/1859(二)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1.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注意的稳定性逐渐提高。2.活动中影响幼儿注意稳定性的因素(1)注意的对象新颖、生动,形象鲜明(2)活动的游戏化(3)注意与幼儿操作活动的结合(4)幼儿的身体状况3.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2020/12/1860(三)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活动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这就是注意的分配。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其注意的分配能力比较差。作为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需要有注意分配的能力才能把工作做好。注意的分配能力是幼儿教师工作所必备的心理素质条件。(四)注意的广度与幼儿的活动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它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察觉和把握对象的数量。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1.注意对象的特点;2.活动的任务和个人的知识经验。2020/12/1861四、幼儿注意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一)幼儿注意的分散与防止注意的分散是与注意的稳定相反的一种状态,它是指幼儿的注意离开了当前应该指向的对象,而被一些与活动无关的刺激物所吸引的现象,俗语叫做分心。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有:1.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2.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3.无关刺激的干扰2020/12/18624.注意转移的能力差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活动中去。幼儿注意的转移还不很灵活,他们往往不能根据活动的需要及时将注意集中在当前应该注意的事物或活动上。5.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是幼儿注意的两种形式,虽然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但是,两种注意在活动过程中是相互补充、交替进行的。怎样有效防止幼儿注意分散现象的发生?2020/12/1863★(二)幼儿的“多动”现象与注意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多动”,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与“多动症”是不同的概念。多动即爱动,是幼儿的一个特点。多动症则又称为“轻微脑功能失调”(简称MBD),是儿童的一种行为问题,近年来已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多动症既有病理上的原因,又有心理上的原因,它的确定是需要医疗机构认真综合诊断,才能下定诊的。因此,多动症不是家长或教师能随便的下结论。2020/12/1864小红在听爸爸讲故事,听的聚精会神,突然,她的小狗跑来了,她对小狗的注意属于(B)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无意后注意D.注意分配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D)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稳定性幼儿教师关于幼儿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C)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C.定向性注意实质上是一种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D.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大说明选择性注意的发展2020/12/1865第三节幼儿记忆的发展一、记忆概述(一)记忆的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二)记忆的基本过程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环节。2020/12/18661.识记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以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无意识记指事前没有明确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是有明确的实际目的,需要意志努力,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2.保持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2020/12/18673.回忆和再认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环节。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把它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的过程称为再认。既不能再认又不能回忆的现象称为遗忘,遗忘是保持的对立面。2020/12/1868★二、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一)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根据幼儿活动有无目的,可以把记忆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没有目的和意图、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叫做无意记忆;有明确记忆目的和意图的记忆,是有意记忆1.无意记忆占优势(1)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3岁以前的儿童基本上只有无意识记,他们不会进行有意识记。(2)无意识记的效果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3)无意识记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2020/12/18692.有意记忆逐渐发展有意识记的发展,是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2-3岁儿童出现有意记忆的萌芽,(1)幼儿的有意识记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2)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3)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2020/12/1870(二)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根据对记忆材料是否理解,记忆可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机械记忆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采用简单、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记忆。意义记忆是指根据对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进行的记忆,也称为理解记忆或逻辑记忆。1.机械记忆用的多,意义记忆效果好2.幼儿的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2020/12/1871(三)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1.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各种材料。2.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四)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三、活动的性质与幼儿的记忆(一)活动材料的性质(二)活动与幼儿主体的关系(三)记忆对象成为幼儿活动追求的对象(四)活动中感官可参加的数量2020/12/1872四、幼儿的兴趣、积极性与记忆(一)活动动机(二)幼儿的兴趣五、记忆的保持、遗忘规律与幼儿活动的组织(一)记忆的保持、遗忘及遗忘规律1.保持和遗忘保持是过去识记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再现。2020/12/18732.遗忘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实验研究,绘制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从遗忘曲线中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学习停止以后的短时期内,遗忘特别迅速,后来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即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2020/12/1874(二)幼儿识记材料的组织1.帮助幼儿进行及时、合理的复习2.给幼儿的识记材料要形象,方法要有趣3.帮助幼儿理解识记材料★六、幼儿记忆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一)偶发记忆在幼儿记忆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种被称为偶发记忆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指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道出现的其他东西。(二)“说谎”问题幼儿的记忆存在着正确性差的特点,容易受暗示,容易把现实与想象混淆,常用自己虚构的内容来补充记忆中残缺的部分,把主观臆想的事情当作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来回忆。这种现象常被人们误认为幼儿在“说谎”,这显然不对。2020/12/1875关于有意记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儿童的有意记忆在2-3岁时开始出B.幼儿只有在成人的引导下,才会使用有意记忆C.让幼儿看过一个玩具,他可能记不住玩具的样子,但能再认出来D.整个幼儿期,有意记忆一直发展,逐渐超过无意记忆最早提出遗忘规律的心理学家是(C)A.埃里克森B.皮亚杰C.艾宾浩斯D.班杜拉2020/12/1876儿童最早出现的是(D),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

A.情绪记忆B.语词记忆

C.形象记忆D.动作记忆幼儿生病时去过医院,以后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这种心理活动是(A)

A.记忆B.想象C.思维D.感觉2020/12/1877第四节幼儿想象的发展一、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想象的概念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想象的两大特点是形象性和新颖性。(二)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想象在幼儿的学习、游戏等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意义2.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人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创造思维方面。而创造思维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直觉、灵感和想象。对于幼儿来说,创造思维的核心就是想象。2020/12/1878二、幼儿想象的主要特征(一)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按照想象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分,想象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和意图,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有意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主要从以下方面归纳而得的:1.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2.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3.想象过程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2020/12/1879(二)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按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1.再造想象这里的“再造”,一方面是指这些新形象对自己来讲是没有亲身感知过,仅是根据当前任务和所提供的材料,在词或其他东西的调节下运用个人经验,而在头脑中加工再造出来的。另一方面,这种新形象并非自己独创。2.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赖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2020/12/1880

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既有不同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在于:再造想象出来的形象是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创造想象出来的形象是所有的人都不知,现实生活中甚至可能不存在的事物。它们的联系表现在:创造是在再造的基础上形成的,创造有再造的因素。再造想象贫乏的人是不可能有丰富的创造想象的。因此,要培养人的创造力,首先要培养人的再造想象。2020/12/1881整个幼儿时期,幼儿是以再造想象为主的。从内容上可分为:(1)经验性想象(2)情境性想象(3)愿望性想象(4)拟人化想象(5)夸张性想象2020/12/1882★★(三)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幼儿时期,常将想象的东西和现实进行混淆,表现在三个方面: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述。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由于孩子想象的特点加上孩子记忆的不精确,记忆概念掌握不好,以及表达能力有限,也会出现类似“说谎”的情况。2020/12/1883四、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一)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表象是想象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想象的水平。表象越丰富、准确,想象就越新颖、越深刻、越合理。反之想象就会狭窄、肤浅甚至是荒诞的。(二)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三)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四)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2020/12/1884若问幼儿:什么是冬天?幼儿会说:有大雪、路滑、天冷。这种想象是(A)

A.经验性想象B.情境性想象

C.愿望性想象D.拟人性想象幼儿在阅读《西游记》时,根据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呈现出孙悟空的形象,这种做法属于(B)

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D.幻想2020/12/1885小朋友们听老师讲《西游记》的故事,仿佛看见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景,这是()A.逻辑思维B.创造想象

C.综合想象D.再造想象幼儿看见白云,会认为那是小兔子、棉花,这在心理学上叫做(C)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D.有意想象2020/12/1886一、思维与幼儿的心理发展(一)思维的概念和思维的基本特点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知的高级阶段。思维具有两个基本特点:间接性和概括性。(二)思维在幼儿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思维是幼儿生活活动的基础2.幼儿的思维发展标志着幼儿认识水平的提高3.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

总之,思维是高级的认知活动,是智力活动的核心。第五节幼儿思维的发展2020/12/1887(三)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性1.直观行动思维儿童最初的思维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直观行动思维是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其特征如下:(1)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2)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行动2020/12/18882.具体形象思维

3~6、7岁的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谓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3.抽象逻辑思维

6、7岁以后,儿童的思维开始进入逻辑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指运用概念、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它是靠语言进行的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思维。幼儿阶段只有抽象选择思维的萌芽。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是由直观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2020/12/1889(四)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1.幼儿初期的思维仍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2.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①具体性②形象性③经验性④拟人性⑤片面性⑥固定性3.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2020/12/1890二、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一)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1.皮亚杰对于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原因的解释思维的本质就是适应。适应一种动态的平衡过程,指有机体根据环境条件改变自身,使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协调。适应的本质(目的)是使有机体和环境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状态。2020/12/1891儿童的认知结构也正是在适应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来实现的。2.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1)成熟成熟指机体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它是发展的必要非充分条件。2020/12/1892(2)经验皮亚杰认为应该区分两种类型的经验:一是关于客体的物理经验,二是数理逻辑经验。①物理经验物理经验是关于客体的物理信息。物理经验最本质的特点是它来源于物体本身,即使我们不去作用于对象,它的性质也是客观存在的。②数理逻辑经验不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来自于主体的活动以及对主体自身动作的协调。数理逻辑经验是真正对思维发展起作用的经验。2020/12/1893(3)社会环境即社会文化对儿童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涉及教育、学习、言语等方面。(4)平衡化指儿童内部的一种自我调节过程,也是儿童主体内部存在的适应环境的机制,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平衡是决定儿童思维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发展的内部动力。2020/12/1894(二)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皮亚杰认为“阶段”的概念包含三个基本点:(1)前后阶段的顺序不变,但可以加速或推迟。(2)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3)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各阶段前后连续,每个阶段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前面阶段的结构是后面阶段结构的先决条件,并为后者所取代。2020/12/1895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知运动阶段是幼儿思维发展的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幼儿只能依靠感知和动作来适应外界环境。2.前运算阶段(2-7岁)前运算阶段与感知运动阶段相比有一个质的飞跃,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性格式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思维。2020/12/1896运算是皮亚杰从逻辑学中引进的概念,用于区分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运算是“内化了的可逆动作”。达到运算水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以内隐的方式完成智慧动作并预见其结果;二是智慧动作必须具有可逆性,即逆反性(正A+负A=0)和互反性(A≤B,则B≥A)。这一阶段是运算阶段的前期,只具有一个条件——内化,即用头脑中的表象来思考,但不具有可逆性,不能称为真正的运算。该阶段幼儿思维具有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化、刻板性和片面性等特点。2020/12/1897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其特点是获得了守恒性、形成了群集结构。儿童思维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此阶段最大的特点是儿童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2020/12/1898三、幼儿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略)四、幼儿思维形式的发展(略)五、幼儿的思维与幼儿的活动(一)幼儿初期思维的直观行动性与幼儿的活动1.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与活动材料;2.为幼儿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3.在活动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玩教具;4.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5.组织丰富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2020/12/1899(二)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1.要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表象2.幼儿园开展的活动要坚持直观性原则妈妈问小明:哪个是左手啊?小明想了想,举起了左手。妈妈又问:哪个是右手呀?小明想了一会说:不知道。由此可以看出小明的心理发展应处于(B)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开始进入逻辑思维阶段是在(C)

A.2-3岁B.3-6、7岁

C.6、7岁以后D.7-8岁2020/12/18100把等量的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球形或长条形,有的幼儿认为球形大,有的幼儿认为长条形大,这说明幼儿的思维具有(C)

A.具体性B.形象性C.片面性D.固定性幼儿在玩摆积木的游戏中,边动手搭积木,嘴里还念念有词,一旦停手,也就不会思考了,这说明该儿童的思维是(A)

A.直观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D.无意思维2020/12/18101生活中经常可见,幼儿喜欢给小凳子穿上鞋以免它脚疼,给自己的布娃娃打针治病,由此可见,幼儿的思维具有(D)

A.具体性B.形象性C.固定性D.拟人性2020/12/18102第六节幼儿言语的发展一、语言、言语的概念(一)语言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二)言语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2020/12/18103言语活动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可分为三类:1.口头言语2.书面言语3.内部言语(三)语言、言语的关系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一方面,言语活动是依靠语言来进行的。另一方面,语言又是在人的具体言语交际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二)言语与幼儿的认知过程(三)言语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作用2020/12/18104三、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一)幼儿口语的发展幼儿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言表达力的发展。1.掌握本民族全部语音2.词汇量增加,内容变化大3.初步掌握语法(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3)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2020/12/181054.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5.出现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出声的自言自语到了幼儿中期,内部言语才产生。(二)书面言语掌握的可能性1.掌握口语词汇2.掌握语音3.掌握基本语法和口语表达力4.幼儿图形知觉的发展2020/12/18106四、幼儿的言语与活动(一)活动中幼儿言语的特点分析1.自我中心言语2.社会化言语(二)幼儿言语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1.音准差(1)不能正确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2)方言影响2.不会掌握言语表情技巧(1)语气的掌握2020/12/18107(2)幼儿口吃及其心理因素口吃是语言的节律障碍、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重复的表现。幼儿的口吃,部分是生理原因,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所致。口吃出现的年龄以2~4岁为多。2~3岁,一般是口吃开始发生的年龄,3~4岁是口吃的常见期。口吃的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紧张。另一种原因,可能是来自模仿。解除紧张是矫正口吃的重要方法。2020/12/18108(三)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1.有目的、有计划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发展幼儿言语能力的重要途径2.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3.把言语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4.教师良好的言语榜样5.注重个别教育2020/12/18109矫正幼儿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是(D)A.密切关注B.严格要求其改正

C.让幼儿多说话D.消除紧张两个幼儿之间的聊天,使用的语言类型是(A)

A.口头语言B.书面语言

C.内部语言D.外部语言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2020/12/18110第四章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较多的带有情境性和易变性,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情感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较多的带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2020/12/18111二、情绪情感的分类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一般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四种基本形式;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一)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二)激情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三)应激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2020/12/18112小李第一次给幼儿园的孩子上课,虽然知道是一群小孩子,但还是很紧张,小李的情绪状态属于(A)

A.应激B.心境C.激情D.理智感2020/12/18113三、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动机作用情绪、情感是伴随人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或抑制作用。(二)组织作用情绪是心理活动中的监控者,它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三)信号作用情绪和情感是人向他人表达、传递自身需要及状态(如愉快、愤怒等)的信号。(四)感染作用情感的感染作用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情感。2020/12/18114明明很喜欢小猫,就去经常跟小猫玩,逐渐掌握了小猫的很多生活习性。而妮妮却害怕小猫,甚至不愿意碰一下。这反映了幼儿情绪的(A)

A.动机作用B.组织作用

C.信号作用D.感染作用简述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020/12/18115四、情绪与身心健康情绪与人的身心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一)使幼儿经常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二)不要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压力(三)让幼儿充分活动,与小伙伴交往(四)允许幼儿适当的宣泄(五)让幼儿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试述如何保持幼儿的健康情绪。2020/12/18116第二节幼儿情绪的产生与发展一、情绪的发生和分化(一)情绪的发生原始的、基本的情绪是进化来的,是不学就会的、天生的,幼儿先天就有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二)原始情绪的种类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新生儿有三种天生的主要情绪,即怕、怒和爱。2020/12/18117(三)幼儿情绪的分化1.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是早期比较著名的理论。布里奇斯认为,初生婴儿只有未分化的一般性的激动,表现为皱眉和哭的反应;3个月时分化为快乐、痛苦两种情绪;到6个月时,痛苦又进步一分化为愤怒、厌恶、害怕三种情绪;到12个月时,快乐情绪又分化出高兴和喜爱;到18个月时,分化出喜悦和妒忌。根据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3个月以后,婴儿的情绪分化为(C)A.快乐和愤怒B.喜爱和厌恶

C.快乐和痛苦D.喜爱和恐惧2020/12/181182.林传鼎的情绪分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幼儿情绪分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泛化阶段(0-1岁)这一阶段幼儿的情绪反应比较笼统,而且往往是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情绪占优势。(2)分化阶段(1-5岁)这一阶段幼儿情绪开始多样化,同时一些高级情感开始萌芽。(3)系统化阶段(5岁以后)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情绪生活的高度社会化。2020/12/18119认为幼儿情绪分化为三个阶段:泛化阶段、分化阶段、系统化阶段的心理学家是(D)

A.皮亚杰B.班杜拉

C.华生D.林传鼎2020/12/181203.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伊扎德是当代美国乃至国际著名的情绪发展研究专家。他关于婴儿情绪发展的研究及据此提出的情绪分化理论,在当代情绪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影响。伊扎德认为婴儿出生时具有五大情绪:惊奇、痛苦、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4-6周时,出现社会性微笑;3-4个月时,出现愤怒、悲伤;5-7个月时,出现惧怕;6-8个月时,出现害羞;0.5-1岁,出现依恋、分离伤心、陌生人恐惧;1.5岁左右,出现羞愧、自豪、骄傲、操作焦虑、内疚和同情等。伊扎德的特殊贡献在于,编制了面部肌肉运动和表情模式测查系统(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和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给表情识别提供了一个客观依据。2020/12/18121★二、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幼儿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情绪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社会化成为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在3岁前幼儿情绪反应的动因中,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其主要动因。3-4岁是幼儿情绪的动因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2020/12/181223.表情的社会化幼儿表情社会化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二是运用社会化表情手段的能力。(二)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1.丰富所谓情绪的日益丰富,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二是情绪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2020/12/181232.深刻化情感的深刻化即指向事物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幼儿情感的深刻化,与其认知发展水平有关。(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从情绪的进行过程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3.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2020/12/18124三、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一)情绪的易冲动性(二)情绪的不稳定性(三)情绪的外露性四、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一)道德感道德感是因自己或别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绪体验。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幼儿的羞愧感或内疚感也开始发展。幼儿期的道德感是不深刻的。2020/12/18125(二)理智感理智感是在认知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满足与否相联系幼儿的理智感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好奇好问。幼儿理智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与动作相联系的“破坏”行为。(三)美感2020/12/18126幼儿看到故事书中的“坏人”,常常会把他抠掉,这是(A)的表现。

A.情绪冲动性B.情绪易变性

C.情绪两极性D.情绪感染性以下几种情感中,不属于幼儿基本高级情感(C)

A.理智感B.道德感

C.责任感D.美感2020/12/18127五、幼儿的情绪情感与幼儿的活动(一)生活环境与幼儿的情绪、情感(二)游戏活动与幼儿的情绪、情感动作、活动是影响人的情绪的一个主要因素。游戏和幼儿情绪情感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主动感是幼儿期的重要需要形式,游戏给幼儿提供了主动活动的机会。2.幼儿期旺盛的求知欲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满足。3.参加成人活动是每个幼儿的梦想,游戏可以使梦想成真,给幼儿带来巨大快乐。(三)成人的情绪态度与幼儿的情绪、情感成人对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幼儿情绪、情感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2020/12/18128六、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一)成人要善于发现与辨别孩子的情绪(二)从幼儿的情绪表现来分析幼儿的内心情感世界(三)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四)注意孩子积极情感的引导,让积极情感成为幼儿情感的主旋律,减少消极情感的产生如何帮助幼儿克服其不良情绪?2020/12/18129幼儿园老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要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要是因为(C)A.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

B.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

C.幼儿的情绪容易受感染

D.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近1岁的婴儿如对他笑,他会笑;如果接着立即对他拉长脸,做出严厉的表情,他会马上哭起来,这是因为(D)

A.他已经产生了社会性需要

B.他的哭和笑已带有社会意义

C.他已能模仿成人的表情

D.他已经能够笼统地辨别成人的表情2020/12/18130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最初(B)发生的标志。

A.诱发性微笑B.社会性微笑

C.生理性微笑D.自发性微笑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C)

A.幼儿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

B.幼儿的意志力差

C.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

D.幼儿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下列方法中更适合于控制幼儿不良情绪的是(D)A.想象法B.自我说服法C.反思法D.转移法2020/12/18131第五章幼儿个性的发展

第一节个性概述

一、个性的内涵(一)个性的概念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名词解释)2020/12/18132(二)个性的结构广义的个性心理结构,包含下列五种成分:1.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表明人对周围环境的态度,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成分。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这些特征最突出地表现出人的心理的个别差异。3.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是个性心理结构中的控制系统。4.心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及情感等。这些过程是人心理活动的基本成分或基础成分,是人对现实发生反映和联系的基本形式。5.心理状态包括注意、激情、心境等,是心理活动的背景,表明心理活动进行时所处的相对稳定的水平,起提高或降低个性积极性的作用。2020/12/18133狭义的个性包括以下两大方面内容:1.个性的调控系统个性的调控系统包含两方面,即个性的调节系统和个性倾向性。个性的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个性的产生和发展与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自我意识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个性的发展水平;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幼儿个性的成熟。2020/12/18134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2020/12/18135从一定程度上说,(A)的成熟标志着儿童个性的成熟。

A.自我意识B.个性特征

C.能力倾向D.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成分是(A)A.个性倾向性B.个性心理特征

C.自我意识D.心理过程2020/12/18136二、个性的基本特征(一)个性的独特性(二)个性的整体性(三)个性的稳定性(四)个性的社会性简答:个性有哪些基本特征?2020/12/18137三、个性的形成2岁前,幼儿的各种心理成分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2岁左右,个性逐步萌芽。3~6岁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2.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3.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4.心理活动能动积极性的发展。2020/12/18138第二节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的认识,它区别于其他心理现象,把认识的目光转向了自己,自己既是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名词解释)自我意识有两个基本特征。首先,必须有一种区分于他人的“分离感”,即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和他人不同的。第二,“稳定的同一感”,知道不管自己怎样变化,都是同一个人。2020/12/18139二、婴儿自我意识的发生自我意识的最初发生是在婴儿期。1岁前儿童没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以儿童动作的发展为前提的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儿童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名词“我”,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2020/12/18140三、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的发展等三方面。(一)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主要特点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3.自我评价具有笼统性、片面性和表面性(二)幼儿自我体验的发展幼儿自我体验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受暗示性。(三)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的发展方面。2020/12/18141成人的暗示对幼儿的自我体验的作用是(A)A.年龄越小作用越明显B.年龄越小作用越不明显C.年龄越大作用越明显D.不产生任何影响幼儿自我意识萌芽最重要的标志是(D)。

A.会叫“妈妈”B.思维出现

C.学会评价D.掌握代名词“我”简述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2020/12/18142第三节幼儿需要的发展一、需要的概念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