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部编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部编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部编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部编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部编版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2分)A.秩序(zhì)硕果(shuò)校补(jiào)鞠躬尽瘁(cuì)B.抹杀(mǒ)挚友(zhì)薪金(xīn)鲜为人知(xiān)C.燕然(yān)伴侣(lǚ)奠基(diàn)气冲斗牛(dòu)D.元勋(xūn)殷红(yīn)卓越(zhuó)深恶痛绝(wù)【解析】B.鲜为人知(xiǎn);C.气冲斗牛(dǒu);D.殷红(y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2分)A.选聘深霄至死不懈锲而不舍B.调羹绞肉锋芒毕露妇儒皆知C.谣言昼夜慷慨淋漓目不窥园D.小楷吩咐一反即往沥尽心血【解析】A.深宵;B.妇孺皆知;D.一反既往。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2分)A.张定宇身患绝症依旧坚持在抗疫一线,他获得“人民英雄”的称号当之无愧。B.留守学生普遍存在内向胆怯、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许多外出务工家长却不以为然。C.王老先生十几年如一日为社区服务,其鞠躬尽瘁的精神,令人感佩。D.工作和学习都要一心一意,如果心不在焉,那么最终必将一事无成。【解析】“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此处应用“不以为意”。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2分)A.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地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们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C.文明不是一天养成的,即使需要春风化雨的涵养润泽,也离不开制度化的刚性约束。D.客观、专业的影评是引领电影市场走向健康和成熟的重要推手。【解析】A.缺少宾语,应在“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后加“的精神”。B.不合逻辑,应改为“无时无刻不在焦急地等待着”或“时时刻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C.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把“即使”改为“既”。5.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B)(2分)①如果浪费个人时间,蹉跎年华,虚掷生命,是个人的损失。②而浪费国家和民族的时间,造成历史倒退,则是亿万人民的损失。③因此赢得时间,接受挑战,为民造福,没有不能创造的奇迹。④最大的浪费是时间的浪费。⑤时间孕育机遇,机遇来自时间。A.⑤②①③④B.④①②⑤③C.①②③⑤④D.④②①⑤③【解析】④是总提,①②分别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谈浪费时间的害处,⑤谈机遇与时间的关系,③收束语段,因此选B。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2分)A.诗人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从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赞颂了他的高尚品格。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C.“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分别是介词、副词。D.《骆驼祥子》是一部京味小说,其语言通俗、亲切,是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这一称呼,是对小说主人公祥子性格命运的一种概括。【解析】《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7.关于下面这两幅书法作品中的字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2分)A.篆书B.草书C.楷书D.隶书8.将下面诗句补充完整。(8分)(1)独坐幽篁里,__弹琴复长啸__。(2)马上相逢无纸笔,__凭君传语报平安__。(3)谁家玉笛暗飞声,__散入春风满洛城__。(4)__草树知春不久归__,百般红紫斗芳菲。(5)《春夜洛城闻笛》中抒发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之情的诗句是:__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__。(6)《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_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__。9.综合性学习。(8分)受传统文化熏染,中华英雄辈出,各领时代风骚。让我们一起走进以“传承·梦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1)【传承经典国学】请阅读下面文字,运用对联知识,根据画线句子内容,补充下联,使之成为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2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宝藏,异彩纷呈,历久弥香。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展现永久魅力,增添时代风采。要让经典国学引领我们在新时代茁壮成长,助圆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梦想。上联:传统文化展魅力添风采下联:__经典国学引成长圆梦想__(2)【致敬英雄人物】“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校刊《长江韵》准备以“致敬英雄人物”为主题出一期专刊,请仿照栏目一、栏目四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2分)栏目一:英雄故事最励志栏目二:__英雄电影最感人__栏目三:__英雄形象最高大__栏目四:英雄歌曲最响亮(3)【邀请文化名人】学校团委将组织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会,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爷爷来做报告。时间在下周星期三上午10点,地点在学校礼堂。你作为校团委宣传委员,学校委派你给张爷爷打电话,你将怎样说?(4分)示例:张爷爷,您好!我是××学校团委宣传委员×××,学校派我联系您,想邀请您到学校礼堂来作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时间是下周三上午10点。请问您能来吗?二、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0—13题。(12分)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②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⑤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⑥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⑦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⑧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⑨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⑩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⑪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⑫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⑬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⑭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0.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上有什么特点?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他“说”了就“做”(或: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11.选段用哪几个事例表现了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3分)写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走在游行队伍前头)。12.根据要求赏析下列句子。(4分)(1)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运用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为争取民主的大无畏的斗争精神,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仰之情。(2)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理解加点词的意思)“口的巨人”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为正义、民主、自由而大声疾呼;“行的高标”赞颂了闻一多勇于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13.第⑩段画横线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说一说这样写的表达效果。(3分)运用短句,句式整齐,铿锵有力,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不怕牺牲的精神,也表达对先生的崇敬与赞美之情。(或:运用短句,句式整齐有气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演讲有激情、有斗志,其演讲影响之广、之大。)(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18题。(16分)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季羡林①我从高中时代起,就读老舍先生的著作,什么《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我都读过。到了大学以后,以及离开大学以后,只要他有新作出版,我一定先睹为快,什么《离婚》《骆驼祥子》等等,我都认真读过。最初,由于水平的限制,他的著作我不敢说全都理解。可是我总觉得,他同别的作家不一样。他的语言生动幽默,是地道的北京话,间或也夹上一点儿山东俗语。他没有许多作家那种忸怩作态让人读了感到浑身难受的非常别扭的文体,一种新鲜活泼的力量跳动在字里行间。他的幽默也同林语堂之流的那种着意为之的幽默不同。总之,老舍先生成了我毕生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②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惟一的一个小学、中学、大学“三连贯”的同学。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儿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儿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③以后是激烈动荡的几十年。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在当时所谓故都又会见了老舍先生,距第一次见面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五十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规范化会议时的情景。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等。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参加了。这是解放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当时还没有达到会议成灾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也十分亲切融洽。④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爷”。他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起来呢?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老、吕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⑤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城里翠花胡同没有搬出城外。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⑥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我现在写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luán,切成块的肉),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三件事。(3分)①上大学时,同学请老舍先生吃饭,“我”作陪;②老舍先生请开会的同行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③老舍先生为“我”付理发钱。15.老舍先生的大事很多,作者为什么全写了些“芝麻绿豆的小事”?(3分)作者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以小见大,更能表现老舍先生和蔼可亲、深入百姓、细心体贴等优良品质。16.有人说,文章的题目是《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但第①段却写作者对老舍先生作品的迷恋,跑题了,应该删除。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示例: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文章第①段写作者对老舍先生作品的迷恋,正好表现了老舍先生虽然名气极大却没有架子、极为平易近人的文章主旨。17.品读下面的句子,结合其中加点的词,说说其表达效果。(3分)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舍先生的道德品质发出的亮光如同太阳和月亮,高得像泰山北斗一样,表达了对老舍先生敬仰和赞叹之情。18.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中的老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示例:老舍先生是一个和蔼可亲、谈吐自然,说话京味十足,广交各界朋友的大学教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文学家、语言大师;是一个不摆架子、和蔼可亲、热情大方、细心体贴的人。(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9—22题。(12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