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交直电力机车控制电路_第1页
第六章 交直电力机车控制电路_第2页
第六章 交直电力机车控制电路_第3页
第六章 交直电力机车控制电路_第4页
第六章 交直电力机车控制电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交直电力机车控制电路

§6.1概述

§6.2控制的联锁方法与机车重联

§6.3控制系统元件

§6.4闭环自动控制系统

§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

§6.1概述组成:司机控制器、低压电器、主辅电路各电器电磁线圈及触头联锁等。作用:控制主、辅电路中各电器动作。(操作司机控制台各按键开关和控制手柄的位置来实现)特点:直流、低压、小功率。一、控制电路的要求保证机车行车安全,便于操纵、运用、维修。(10个方面)如:改变机车运行状态(运行方向、牵引与制动的转换等),对F、B、V的调节等等。控制电路复杂,其故障也较多。§6.1概述二、控制方法与特点1、直接控制手动控制机车主电路。特点:简单、故障率低。应用:城市电车或工矿小功率电力机车。2、间接控制方法由司机控制器、按键开关或微机控制低压电器,再控制高压部分。特点:弱电控强电,操作轻巧灵便、安全可靠。应用:铁道电气化电力机车。三、控制电路的通用符号种类繁多,电路复杂。新国标(见讲义表6-1)。§6.1概述几点说明:(1)电气设备及电路符号旁边均标注代号。如,接触器线圈旁标注205KM,对应各联锁触头旁亦标注205KM。(2)导线是电气线路的一部分,标代号,并用字母表示类型、作用。(3)常开、常闭联锁,SS型采用“上开下闭、左开右闭”(6G等相反)(4)位置联锁(或指定位置联锁),指在哪一位置时接通(如位置转换开关),应标代号及何位置接通。(5)凸轮或鼓形控制器,以展开图表示。(6)较复杂电器,在电路旁附工作位置图表,如调压开关。§6.2控制的联锁方法与机车重联一、电器的常用联锁方法联锁须满足电路要求,有必要的故障运行电路,能对误操作能避免或补救。1、机械联锁作用:避免司机误操作造成的人身及设备安全。如驾驶控制器换向与调速手柄间的联锁,驾驶台按键与电钥匙的联锁,换向手柄、电钥匙与钥匙箱的联锁。2、电气联锁种类繁多,常用的有:

由若干联锁串联来控制某一电器的工作线圈。图6-1为3个串联联锁,a、b吸合和c释放状态时继电器J才能得电吸合。

(1)串联联锁图6-1串联联锁§6.2控制的联锁方法与机车重联特点:“与”逻辑控制,串联锁越多可靠性越差。(2)并联联锁由若干联锁并联来控制某一电器的工作线圈。如将图6-1的a、b、c改为并联,a、b任意为吸合或c为释放状态时继电器J都会得电吸合。特点:“或”逻辑控制。(应用:双重供电控制以确保重要供电的可靠性)(3)自持联锁

电器工作线圈前的电路中并有该电器本身的常开联锁。图6-2示,a合→J得电吸合,J常开闭合保持供电(即使a失电)。图6-2自持联锁

受自身触头的制约。特点:§6.2控制的联锁方法与机车重联应用:电器工作条件构成后可能消失又必须保持电器持续工作的场合。如劈相机起动中间继电器的联锁、劈相机接触器的联锁。(4)延时联锁电器线圈得失电与其联锁动作不同步。方法:铁芯加短路铜套,其所有联锁均延时;继电器加钟表机构来延时;短暂延时,如图工作线圈并电容,图6-3并电容延时

断电时电容对线圈放电来延时释放。

§6.2控制的联锁方法与机车重联延时联锁:图6-4所示。(a)通电延时吸合的常开联锁,(b)断电延时断开的常开联锁,(c)断电延时闭合的常闭联锁,(d)通电延时断开的常闭联锁。(5)经济电阻线路工作线圈控制回路接入经济电阻,提高电器动作的灵敏度(吸合、断开都可靠)。图6-5所示:通电时,J常闭R短路,电流大,J线圈安匝数高,利于吸合;J吸合,常闭开,R接入,电流减小,利于断开。图6-4延时联锁

图6-5经济电阻电路

§6.2控制的联锁方法与机车重联二、迂回电路及其防护含义:不该有电的电器或支路经其他支路“串电”而得电。原因:设计考虑不周,在多条控制线组合时产生;机车运用或检修中接错线。后果:误动作,破坏逻辑关系,造成电路工作紊乱。防护:电路中串防迂回二极管(单向导电来满足要求)三、机车重联多机车牵引(各车均可操作),通过多芯电缆联接由一名司机操纵多台机车(机车两端有多芯电缆插座)。被操纵车叫本务机车,非操纵车叫重联机车。注意:(1)同型机车重联。(电路相同,实现同步运行、减少内耗)(2)防止一车电器动作情况对另一台车电器动作的影响。

§6.2控制的联锁方法与机车重联图6-6示两车重联,图(a)若被操作车A故障不能吸合→两台车J均不能得电打开,即被操纵车的故障转移到未被操纵车上;反之,未被操纵车A因故障不能吸合,则两台车J仍正常工作,即掩盖了未被操纵车的故障。图(b)则防止此情况。

图6-6机车重联原理电路

(a)(b)(3)防止重联引起迂回电路。(4)两车Ⅰ、Ⅱ端反向连挂时,反向器应使机车行驶方向一致。(5)重联车故障时,本务车应有显示。(6)运行中有机车故障跳闸,排除后恢复时需另一台也要回到起动初态,使各车都丧失牵引力。(重联对机车质量及可靠性要求较高)

§6.3控制系统元件电力机车传动系统有调节装置、调节对象。调节装置:即控制元件,是信息处理装置。分类(按功能):检测、控制、触发。一、检测元件1、电流与电压传感器(1)交流电流、电压的检测交流电流、电压互感器。定型交流电流互感器副边5A。注意:交流→按比例关系→反映并控制直流;电流互感副边需等效阻抗的匹配。(2)直流电压、电流检测用霍尔传感器、直流互感器或调制转换技术(隔离,因机车功率大,分流、分压器不安全)。

§6.3控制系统元件2、转速传感器模拟式:直流或交流测速发电机。数字式:光电、磁电、霍尔装置等。(1)直流测速发电机(模拟式)永磁式直流发电机,电势∝转速。优点:(比数字式)响应快、输出功率大、不需功放电路等。调制器检测直流电压:原理电路如图6-7所示。高压Ud→分压为Ud′→无触点开关K(4000HZ频率)轮流接通A和B→交流→变压器→降压。图6-7用调制解调器检测直流电压

原理:§6.3控制系统元件缺点:有接触换相器,温度影响电刷压降、磁滞回线、绕组压降→影响精度。(2)数字式转速→电脉冲特点:非接触式光电式:光源和光电传感器分别装在固定体上、带光栅的圆盘装在转动体上。磁电耦合式:永磁体装在转动体上、霍尔片装在固定体上。注意:转动圆盘的光栅数或转动体上的永磁体数将影响测量精度(误差)。测量方法:固定时间测脉冲数(适于高速),测脉冲间隔(适于低速)。§6.3控制系统元件3、霍尔传感器基于半导体元件中的电磁感应(霍尔效应)制成。原理如图6-8所示。(1)原理图中,霍尔基片一对侧面通入直流I、一对侧面穿过磁通(磁感应强度B),则另一对侧面有电荷堆积,形成霍尔电势UH输出(6-1)式中,KH为霍尔灵敏度(单位电流和单位磁感应强度作用下霍尔电势的大小)。(2)特点响应速度快、线性度好、结构简单和无接触→自动系统中图6-8霍尔元件原理

§6.3控制系统元件广为应用;但对温度较敏感,需温度补偿来提高测量精度。(3)应用固定I,UH∝B,则可测磁场。(如前述测转速即是)固定B,UH∝I,则可测直流电流(将电压→电流,则可测电压)。固定I,将电流或U转换成的电流→磁场,同样可测电流或电压。用I建立磁场和U转换成的I作工作电流,则UH∝P,可测功率(交直流均可)。4、光电耦合器由发光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密封于金属或塑料壳内而构成。(1)原理§6.3控制系统元件发光二极管:PN结单向导电,正向偏压→电子、空穴复合→以光释放能量,光通量正比于电流。光敏三极管:类似NPN型,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光敏三极管发射结,集电极产生光电流,并为基极电流的β倍(β>1)。(2)特点

结构简单、响应快,使电或磁隔离→抗干扰↑。(3)应用控制系统低压信息转换(提高抗干扰性能)。

(直流互感器:能电气隔离,输出功率大,电路简单,制造、使用、维护简便,有较好的测量准确度,电力机车常作直流电流(或电压)检测元件、反馈控制与保护元件)

图6-9光电耦合电路

§6.3控制系统元件二、控制元件1、给定积分器问题的提出:机车主电路τ小,随操作手柄快慢和进位大小,牵引电机电流急剧变化,影响机车电器设备安全和旅客的舒适度。因此,需给定积分器将司机给定的阶跃指令→线性变化→限制机车起动时电流变化的速度。(1)原理原理电路见图6-10。阶跃指令Ui,积分器输出为(6-2)u0与RC、Ui大小有关。图6-10简单给定积分器§6.3控制系统元件(2)6G机车给定积分器(图6-11电路)高比例放大(A01):在ui下饱和输出UC=±15V→积分器A02输入UC为定值,与司机输入指令Ui大小和快慢无关。积分器(A02):D3、D4与R14~R17组成两条支路,图6-116G型机车给定积分器

进级,突加指令Ui(22.5V),A01输出UC(-15V),D3通、D4止,积分充电电阻大,U0上升慢(P2微调),需6s达最大值10V;退级,Ui由22.5V跃变为0,A01输出§6.3控制系统元件

为+15V,D4通、D3止,积分器放电电阻小,U0下降快,只要0.7s就由10V回到0。特性如图示。负反馈:反相器A04与P1、R7组成。进级时U0正,经负反馈(-U0)及P1分压,与-15V共同加在A01的∑点;U0↑→负反馈↑,当与给指令、-15V叠加使∑点合成电压为零,A01输出从-15V回零,积分器停止积分,U0停止增长。可见,积分停止时U0的大小稳定并对应指令Ui的某一值。退级时Ui突降为0,积分U0不突变,则反馈后使A01∑点呈负电压,从而使A01正饱和(UC为+15V),使D3止D4通,其+15V经D4、R15使C2放电,线性下降。图6-12上升与下降延时特性

§6.3控制系统元件(注:为调节起初快、然后慢,平稳进入工作点,给定积分器输出U0须经比例调节器进行修正,才形成司机参考指令。6G车在图U0后接比例调节器(电路略),在U0的0~5V段比例系数大(为1.5),调节后为0~-7.5V;而在U0的5~10V段比例系数小(为0.5),调节后为-7.5~-10V。而8K车只用比例放大、积分器和反馈支路,积分器又兼作比例调节器,使电路简化,且效果也有改善。)2、函数发生器非线性控制,如图6-13示机车轮缘μN=f(V)特性。机车起动时,随V↑,电机I应随μN↓有所减小,以免F>F粘max

而发生空转。

图6-13机车粘着限制

§6.3控制系统元件SS4车粘着力极限控制装置:电路如图6-14。比例放大器A1:输入ui∝V,当ui从零开始变化时,经电位器W2、W3提供的u2、u3使D2、D3均截止,反馈电阻为Rf1=R1,比例放大系数K1=R1/R,得特性图的oa段;随ui↑→u01变负,W2、W3提供的u2、u3减小,首先使D2导通,反馈为R1∥R2,K2=Rf2/R减小,有特性图的ab段;同理,随ui↑↑,D3也导通,有D2、D3均导图6-14粘着限制函数发生器(图中W4左边竖线不练A2)

图6-15三段折线模拟粘着曲线

§6.3控制系统元件

通,反馈为R1∥R2∥R3,K3=Rf3/R更小,有特性图的bc段。这里A1输出为三段折线,同理可得多段折线,其逼近曲线的精度提高。比例放大器A2:输入除u01外,还有经WZ稳压后由W4提供的电压,二电压极性相反,合成有近似图6-15粘着限制曲线。所以,A1、A2组成粘着限制曲线函数发生器。3、比例积分调节器比例积分(PI)调节器在机车无差调节自动控制中应用广泛。(1)典型PI

(电路如图6-16)图6-16PI调节器

有给定ui和检测负反馈uif,二者极性相反,其偏差量Δui对Cf充电或放电来调节输出uc。输入:§6.3控制系统元件反馈:Rf比例调节,使系统响应迅速;Cf无差调节(无Cf则为有差调节),只要ui≠uif,其Δui就对Cf充电或放电,使uc相应变化(A非饱和);当ui=uif,则无充放电,其输出uc稳定。注意:改变Rf、Cf大小可改变PI的响应速度,但易影响整个机车机电系统的稳定性和调节性能,则须对Rf和Cf进行合理选择。即:参照相似系统参数,经理论分析计算出近似值,在实际调试中再进行必要的修正

(2)SS车的PI(图6-17示电路)

SS车普遍采用(如SS3的调节板、110V电源屏稳压板等)。一个作主调节器,另一个作限制器,D1、D2组成最大选择。电路简单,但D1、D2压降影响控制的线性度,运放饱和也会出现死区。

电路:特点:图6-17SS型机车PI调节器

§6.3控制系统元件(3)8K机车的PI电路如图所示,克服上述缺点。D3、R3、R5(或D4、R4、R6)组成钳位电路,超过钳位值D3(或D4)就导通,防止运放器饱和;R1、C1和R2、C2接最大值输出端,排除二极管对控制线性度的影响;K1和K2用以避免不工作PI的RC对工作调节器时间常数的影响,K闭合,对应PI的电容接地而切除。图6-188K型机车PI调节器(J为比较器)

注:我国引进日本的直流可控硅调速系统,其调节器与8K车PI原理相似,主要的不同是用稳压管来钳位。

§6.3控制系统元件4、连续控制器多段桥整流,由一段过渡到另一段时需连续控制器,实现电压的连续平滑和负载电流的不间断。(1)6G机车的连续控制器

图6-196G型机车连续控制器

6G车主电路两段桥。图示连续控制器,UP1、UP2为偏置电压,输入ui(开环控制为给定积分器输出,闭环控制为PI调节器输出),输出uc1(或uc2)送交直叠加移相电路。A1、A2均为比例放大器,其输出uc1、uc2分别为(6-3)

§6.3控制系统元件

(6-4)设UP1=UP2=7.5V,当输入ui在0~10V变化,uc1=f(ui)、uc2=f(ui)关系如图6-20所示。①电机端压在0~450V:ui为0~5V,A1的uc1从7.5V~-7.5V线性变化,第Ⅰ半控桥α1从180º~0º;A2正饱和,uc2为7.5V,第Ⅱ半控桥锁闭(不工作)。②电机端压在450~900V:ui为5~图6-206G型机车连续控制特性

10V,A1负饱和输出uc1-7.5V,第Ⅰ半控桥满开放;而A2的uc27.5V~-7.5V线性变化,第Ⅱ半控桥的α2从180º~0º。当ui=10V时,uc1=uc2=﹣7.5V,α1、α2均0º而满开放,电机达额定电压900V。

§6.3控制系统元件注意:考虑换相λ期间整流电压为零,第Ⅱ半控桥应提前投入工作,则设偏置电压UP1=7.5V、UP2=6.5V,uc2变为图中的点划线(uc1不变)。在ui=4~5V间,两段半控桥是重叠交接过程,保证了牵引电机端压平滑无冲击。(2)SS4机车的连续控制器(四段经济桥,第Ⅰ、Ⅱ段移相桥工作,同6G车;然后过渡到开关桥(满开放),再以第Ⅰ、Ⅱ段移相原理进行第Ⅲ、第Ⅳ段桥的工作)如图6-21所示。输入ui,A1输出uc1(或uc3)、A2输出uc2(或uc4),偏置由+15V和0V(或-5V)提供两组。

图6-21SS4型机车连续控制器

电路:§6.3控制系统元件原理:第Ⅰ、Ⅱ段桥调节时,一组+15V、另一组0V(不起作用)偏置。ui从-10V~-5V,A1输出uc1从10V~-10V,α1从180º~0º,第Ⅰ桥工作至满开放;ui从-5V~0V,uc1保持-10V(第Ⅰ桥满开放),而A2输出uc2从10V~-10V,α2从180º~0º,第Ⅱ桥工作至满开放。然后瞬间过渡到开关桥满开放。接着进入第Ⅲ、Ⅳ段桥调节,一组+15V、另一组-5V偏置,在ui从0V~10V时再次由A1、A2重复前述移相控制过程。选择合适的偏置电阻参数,可实现图6-22示的移相特性。

图6-22SS4型机车连续控制特性

§6.3控制系统元件5、调制/解调器多机车重联,前后机车间达近百米,模拟信号传递因衰减使前后牵引力不均。8K车,本务车电流指令定频脉宽调制后传送,重联车接到后独立进行解调。定频脉宽调制:原理如图6-23。输入为恒三角波调制、被调制A(直流),输出为f一定(同三角波)、脉宽与A成比例的脉冲波。一般调制深度m=(A/Um)≤1。(a)(b)图6-23调制原理

解调:滤掉脉冲波中高次谐波→模拟量A。

§6.3控制系统元件注意:正常条件下,解调后精度为50mV,对应于前后机车电机电流偏差12.5A左右。即便在电源偏差、负载波动和临界温度等最不利情况下,偏差也不超50A。因精度要求高,且要与110V电源隔离,则要求元器件的精度及温度系较高。6、水平比较电路(1)原理电路:施密特触发电路,有回差特性,如图6-24示。正反馈,饱和输出13.5V(绝对值)。

图6-24水平比较器电路及特性

(a)

(b)

§6.3控制系统元件翻转条件:据输入电流近似为0,可得∑、∑′点电压为当u1+u2=0时,代入参数得U∑≈0.65V,运放负饱和u0=﹣13.5V;这时正反馈有U∑′≈﹣0.135V,从而维持运放负饱和。根据运放U∑=U∑′有(6-5)得翻转条件为

(6-6)特性:电路负饱和,代入图中参数得u1+u2=﹣1.62V,此刻翻转为正饱和(u0=13.5V)。即:当(u1+u2)由大变小到小于-1.62V时,电路才由负饱和翻转为正饱和(u0=13.5V)。

§6.3控制系统元件电路正饱和,正反馈U∑≈0.135V。将u0=13.5V和其他参数代入上式,得u1+u2=﹣1.11V,此刻电路翻转为负饱和。即:当(u1+u2)由小变大到大于-1.11V时,电路才由正饱和翻转为负饱和(u0=﹣13.5V)。特性曲线回差宽度与R1/R有关。(2)6G机车的水平比较电路图6-256G型机车空转检测电路

如图6-25所示。检测空转信号,输入为同转向架三电机电流检测信号。每一水平比较(A1~A3)的输入:对应电机电流信号;三电机最大电流信号,(由二极管或门选出后经反相器A提供)。

电路:应用:§6.3控制系统元件原理:电机空转时n↑而I↓,据I减小程度判断空转:与Imax相差10%的额定电流时,该电机空转。三比较器输出经最大选择器选出空转信号,然后送去进行撒砂控制和反馈到电流调节器使电流参考指令降低35%,减小F以防空转的进一步发展。注意:①同理,6G车还用于二转向架空转检测。②检测和调节是在发生空转以后,不能在恢复再粘着平衡点之前防止空转发展;③因转向架供电,受同一控制,则空转时将三电机电压都减小,这不符合实际要求。8K和SS4等车已不再用。另:SS4机车用于移相桥向开关桥(第Ⅱ段向第Ⅲ段)过渡上,做到精确可靠,保证在电机端压达1/2额定值且网压过零时过渡,以免过渡过程中的电流冲击或中断。

§6.3控制系统元件三、触发系统元件1、触发分类(1)按线路结构分:单通道、多通道触发系统。单通道:只有一套移相、脉冲形成装置,脉冲经分配器和放大再分配给不同的桥臂。多通道:各桥臂有各自的触发系统(包括移相、脉冲形成、放大)。注:SS车用结构相同、相位差180º的两通道触发系统。因两通道参数不完全相同,则正负半周控制角有差异,则变压器绕组有直流磁化磁势,影响机车μ。(2)按控制的逻辑关系分:不对称、对称触发,分别用于半控桥、全控桥。§6.3控制系统元件2、触发信号及功放电路

(1)触发信号要求:①足够的幅值。(因可控硅门极伏安特性分散性大,与温度有关,则触发信号须,以保都可靠导通)②一定的持续时间。由主电路决定,一般不小于100~150μs。波形:如图6-26所示。(a)为单脉冲,(b)为二级脉冲,(c)为短时脉冲列,(d)为长时脉冲,(e)为长时脉冲列。

图6-26触发信号波形

§6.3控制系统元件6G车:两段半控桥整流,用二级脉冲,功放如图示。通道1、2对应正、负半周触发脉冲。如通道1,前级单稳1.5ms宽方波加T11基极,射极输出控制T12。T12通,先是110V经脉冲变压器B1放电,B1副边输出16V尖峰电压;当C放电到24V时,由24V稳压源保证B1副边2.9V电压输出。B1输出送可控硅的门极。图6-276G型机车二级脉冲功放电路

§6.3控制系统元件SS3、SS4等车:用短时脉冲列,功放如图示。原理与6G车相似,但输入方波4ms宽,且以3000HZ振荡作脉冲能源,T12通时经整流成6000HZ脉冲列加RL,RL取出送脉冲变压器功放,然后再送可控硅门极。

图6-28脉冲列功放电路

§6.3控制系统元件3、移相与脉冲形成移相:指控制角α在180º~0内可调。移相电路:有阻容、单结晶体管,用于小功率整流,脉冲可直接加可控硅门极;交直流叠加、锯齿波与直流叠加,用于大功率整流,脉冲须经隔离脉冲变压器加可控硅门极相接。

电力机车普遍采用交直流叠加移相电路,有串联、并联叠加,后者防干扰性能优。6G机车采用串联叠加,SS3、SS4等采用并联叠加。交直流串联叠加移相:如图6-29(a)。设电源正弦,经同步电路移相90º为余弦ur(如图(b))。T基极Ub为余弦ur与直流控制UC(比例积分调节器输出,多段桥时为连续控制器输出)的叠加。图(c)为UC=Urm(ur的幅值),Ub在ωt=0~180º内为正,T通输§6.3控制系统元件出低电平,控制单稳电路输出低电平而没有脉冲输出,即为α=180º。图(d)为UC=0,Ub在ωt=0~90º内为正,T通;Ub在ωt=90º~180º内为负,T截止,在ωt=90º处,T截止输出高电平,控制单稳电路输出高电平而有脉冲输出,即为α=90º。图(e)为UC=﹣Urm,Ub在ωt=0~180º内为负,T止,在ωt=0处有脉冲信号输出,即为α=0º。可见,当UC在Urm~-Urm内可调,α在180º~0内可调。可见:在T截止处产生触发。

(a)图6-29交直流串联叠加移相

§6.3控制系统元件优点:主电路的Ud与控制UC线性。因为,由ur=UC(相交处ωt=α)可得cosα=UC/Urm,将其代入半控桥的Ud=0.5Ud0(1+cosα)或全控桥的Ud=Ud0cosα,不难看出Ud与UC线性。缺点:电源电压波动和畸变影响α,因而需要同步电路。4、同步电路同步:指同步电压(如ur)与电源电压保持一定的相位关系,确保可控硅受正压时有触发脉冲。同步电路作用:使ur超前电源90º,输出送移相电路。(1)LC移相同步电路组成:变压器副边与线性电感线圈L、电容C串联,如图6-30(a)所示。§6.3控制系统元件原理:谐振时电流与变压器副边电压同相,则电容uc滞后副边电压90º,变压器反相,则uc超前原边电压90º,从而获得同步电压(ur)。(电容兼高次谐波滤波(高次谐波电压由电感承受))。应用:6G机车。(2)RC移相同步电路电路:变压器副边与两节RC电路组成,如图6-30(b)所示。原理:RC电流超前变压器副边电压角,则C端压滞后副边电压(90º-)。两节RC,可移相90º,得超前网压90º的余弦同步电压。应用:SS3、SS4等。图6-30移相同步电路

(a)(b)§6.3控制系统元件5、单稳电路

决定脉宽。输入为移相电路输出作,输出送脉冲功放。6G车:1.5ms脉宽单稳电路如图6-31。输入零,T1止,C充电左正右负;T2通,输出低电平。有移相脉冲,T1通,C经T1放电,使T2止,输出高电平,R1正反馈加速T1通。C放电到零,反向充电为左负右正,到一定值T2通,使T1止,输出回到低电平。①正反馈使电路翻转迅速。输出高电平宽取决于时间常数RC,与输入移相脉冲宽度无关,调RC参数可得1.5ms宽脉冲。

②SS3、SS4车单稳电路与上述基本类似,产生的脉冲宽度为4ms。

注意:图6-31单稳电路

§6.3控制系统元件6、脉冲变压器输出电路典型电路:如图6-32所示。作用:放大信号,隔离主、控电路。说明:①接地,屏蔽干扰。②输出并C2和串D、R,防外界干扰:C2滤高频干扰,增加dv/dt承受能力,但C2不宜太大,否则严重影响脉冲前沿上升率;串R限制最大触发电流和调整门极的负载特性,使门极功耗不超过允许值。注意:设计时,力求脉冲变压器体积小,可节材、改善性能(尺寸小,副边电压上升快,有利导通可控硅。但减小尺寸,需适当提高脉冲频率。SS3、SS4机车脉冲列的脉冲频率为6000HZ)。图6-32脉冲功放输出电路

§6.4闭环自动控制系统

电子技术发展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由SS1部分环节自控→整台机车自控,乃至微机控制。自控简化司机操纵,改善机车性能,向无人驾驶发展。一、自动控制基本概念1、开环自动控制含义:系统按一定变化规律自动调节达到目标。如SS1、8G调压开关调速。特点:按确定规律自动调节,被控结果对控制过程无影响,某因素影响调节过程时既定任务就不能完成。组成:控制器、被控对象。举例:SS1车,司机调速手柄SK1(或SK2)置“快”位,伺服电机§6.4闭环自动控制系统

连续转动,调压开关连续进到33级,电压达最高、速度最高。(手柄置“快”位是输入,伺服电机、接触器、调压开关等是控制器,变压器是被控对象,而输出是电压)注意:开环自动控制结构简单、成本低,但调节性能差。2、闭环自动控制含义:系统输出以一定方式反馈到输入(或中间环节),自动调节达到输入给定的目标。特点:输出的一部分反馈到输入来自动进行调节,使控制结果与控制过程相联系、输出与输入相联系。开环的基础上增加测量机构和比较机构。组成:§6.4闭环自动控制系统举例:压缩机控制。司机按下“压缩机”按钮,总风缸风压小于700kPa时压力调节器接通电源使压缩机工作,而高于900kPa时则相反。(去掉压力检测、调节器就是开环的,压缩机将一直工作。力调节器整定值是输入,压缩机电机是控制机构,压缩机是执行机构,压力调节器是测量机构和比较机构,总风缸的风压是输出信号)种类:单闭环、双闭环、多闭环控制。(1)单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含义:检测一个输出量,一条反馈。如单一恒流、恒速调节。恒流调节用于机车的起动。随V↑,电机反电势↑,检测电枢电流反馈来控制电机电压↑,使起动电流按粘着条件维持在最大值,即F维持在最大值。(SS1车安装恒流起动自动调节装置后,F起提高13~18%,坡停起动功率发挥提高2~4倍)恒速调节用于机车起动后的运行控制。§6.4闭环自动控制系统(2)双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含义:检测两个输出量,两条反馈。如恒流、恒速控制。(3)多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含义:检测多个输出量,多条反馈。如恒压、恒流、恒速控制。3、控制系统的主要指标(1)系统稳定性指系统在扰动影响下保持平衡状态的性能。(衡量控制系统特性的重要指标)扰动:自控中,对输出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如:电压控制中的网压波动、压缩风机控制中的空气消耗与管道泄漏等。(2)系统品质因数指系统在扰动下返回平衡状态的过程情况。§6.4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输出瞬态响应振荡次数n、超调量p、调整时间t调等,t调反映系统跟随性能,p反映系统稳定情况,二者相互矛盾。(3)系统误差指系统瞬态结束后稳态输出与输入要求的输出间的偏差。时域:动态性能指标,较直观。频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截止频率反映系统的快速性能,相角稳定余量或闭环幅频特性的谐振峰值表示系统的稳定性。二、电力机车自动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表达式,叫数学模型。(分析研究和设计系统,须先建模。即将系统工程近似为线性定常系统,列微分方程,再拉氏变换得系统传函)§6.4闭环自动控制系统1、可控硅整流器传递函数

输入是触发控制Uk,输出是理想空载Ud0。因从发生△Uk到产生△Ud0间不可控,即有失控时间TS,则可视为纯滞后放大环节。(TS与△Uk的发生时刻有关,是随机变量,但往往取常值来分析计算)

TS较小、且频带不宽时,或TS远小于系统其他环节时间常数时,该环节可近似成一阶惯性环节。(6-7)2、检测装置传递函数因实际中检测装置τ及滤波τ,均具有惯性环节特征,有类似可控硅的传函((6-7)式)。

§6.4闭环自动控制系统3、调节器传递函数调节器是交直电力机车闭环自控系统的心脏,其结构和参数决定控制系统性能。目前机车基本仍是传统的比例(P)、积分(I)、比例积分(PI)调节器等。①P调节器:若增益KP,则传函为(6-8)②I调节器:输入误差信号对时间的积分,其传函为(6-9)式中,τ为积分时间常数。③PI调节器:比例控制,稳态输出,但有稳态误差;积分控制,稳态误差为零,稳定输出,但积分常导致系统不稳,或使动态性能变坏(如输出超调和过分振荡等)。二者组合,拥有二者之优点,其传函为

§6.4闭环自动控制系统

(6-10)

PI调节的系统误差为零,有满意的动态性能。故机车闭环自控系统广泛应用。4、串励直流牵引电动机传递函数串励电机,励磁变,有非线性微分方程式。励磁不饱和→小偏量原理将非线性元件线性化。分析方法:物理模型→电压平衡方程式与反电势、转矩平衡方程式与电磁转矩→拉氏变换→得传函,但用小偏量。结论:串励直流电机空载为二阶系统

图6-33串励电机空载传递函数框图

§6.4闭环自动控制系统负载转矩:将负载转矩影响折算为△IL,忽略风阻(W=0),可得串励电机动态分析常用结构形式的传函框图(框图如图6-34示)。注意:工程上,可忽略τd0将串励电机空载简化成一阶系统。

6-33他励电机传函数框图

最初只在一些环节上自动控制,目前已对整台机车自动控制,简化了司机的操纵,改善了机车的性能。仅一条反馈支路,只一个PI调节器,只对一个量进行恒值控制。

三、电力机车闭环控制系统1、单闭环控制系统§6.4闭环自动控制系统(1)单闭环恒流控制结构框图:如图6-34所示。组成:驾驶控制器(给定指令)、给定器(对指令修正)、比较器、电流调节器、移相器、放大器和电流反馈系统等。(这些电路本章第三节已讲过)图6-34恒流控制结构图

§6.4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偏差原理。检测反馈uif与给定ui比较,偏差△ui经电流调节输出直流控制信号uc,并经连续控制(图中未画出)变换送移相器,与移相器中的同步信号比较,产生相位与uc成一定函数关系的脉冲信号,触发单稳电路,经功放→一定波形、幅值和持续宽度的脉冲波,去触发硅机组。

PI是无差调节系统。只要给定ui与反馈uif大小不相等,就有偏差,对反馈电容进行充放电使输出uc相应变化;一旦ui与uif大小相等,就无偏差,电路输出稳定的uc。稳态时,△ui为零,反馈电容相当于把运放输入与输出间反馈断开,调节器开环状态。严格讲,运放开环增益不为无穷大,稳态时的△ui接近为零(微小静差),是近似无静差调节系统。应用:主要是机车恒流起动,充分利用F粘,使机车起动平稳。如6G、SS3等。

§6.4闭环自动控制系统举例:6G车,驾驶控制器给定指令0~23±0.2V,经指令组件后为0~22.5±0.2V,代表电机电流的大小。给定器(见本章第三节)使其按所需的速率上升或下降,而与手柄操作速度无关,其上升缓慢(约6s)以减少负载电流或牵引力的冲击,而下降快(约0.7s)利于三种工况(牵引、惰行、电气制动)间的快速转换。电流反馈信号,由直流互感器检测同转向架三电机的电流,取最大值来获得。SS3、SS4等,恒流控制原理大致同6G,仅个别环节实现方法上稍有差别。(2)单闭环恒速控制原理框图:与单闭环恒流控制相似,只是给定指令(电压)代表电机转速n,检测n来反馈,采用速度调节器(仍为PI)。原理:基本与恒流控制相同。§6.4闭环自动控制系统恒速电气(电阻或再生)制动,连续下坡有意义。(3)单闭环恒压控制类似单闭环恒流控制,只是给定指令代表电机端压,检测电机端压来反馈,然后进行比较调节器。2、双闭环控制系统两条反馈支路,两个PI调节器,恒值控制两个量。恒流、恒速双闭环自动控制系统:结构框图:如图6-35所示。速度主反馈,电流局部反馈。给定速度un与速度反馈unf比较,偏差△un经速度PI输出ui电流调节信号;ui与电流反馈uif比较,△ui经电流PI输出直流控制电压uc去控制产生触发脉冲,从而控制牵引电机端电压,保证在给定速度下运转。§6.4闭环自动控制系统稳态的△un和△ui几乎为零,调节器处于开环状态,而开环放大系数很大,因而系统是无差系统。起动调节过程:第一阶段:起动。突加转速给定un,列车惯性大,n上升慢,△un大,速度调节器饱和,失去调节作用,速度环开环,输出ui

图6-35恒流、恒速双闭环控制结构图

§6.4闭环自动控制系统最大(饱和限幅决定),△ui最大,经电流调节器控制Ud迅速增大,Id也迅速增大至最大起动电流。第二阶段:加速。随Id↑→△ui↓;因控制电路电磁惯性→Id超调→△ui改变极性(为负),电流调节器控制Ud开始↓,Id回到恒定,但大Id→M电磁>M负载→电机加速。第三阶段:最大电流加速起动(双环起动过程主要阶段)。速度调节器仍饱和,仍单闭环恒流控制。Id恒在最大,电机恒加速,电机反电势及端压线性增大。第四阶段:双闭环控制。电机n达给定值,因起动电流大于负载电流及列车惯性,n继续上升而超调,△un改变极性,速度调节器退出饱和起调节作用,系统进入双闭环控制。速度调节主导,电流调节紧跟其输出而变化。速度调节,ui开始↓→Id从最大迅速↓。第五阶段:n达最高后,Id↓到小于负载电流,n开始下降,当n

§6.4闭环自动控制系统等于给定时,电机的转矩和电压方程式都达到平衡。至此,起动调节过程结束。运行调速调节:与起动相似,只是速度起点和终点不同,而n和Id达稳定前的过程相同。SS4车:采用恒压、恒流双闭环控制,有电压、电流指令两个手柄。

①恒压运行时,电流手柄置高位不起调节作用,电压环调节维持恒定;当电流超限时,电流环起调节作用,保证电流不超限,而电压将自动下降。

②恒流运行时,电压手柄置高位不起调节作用,电流环起调节作用,调节电机电压使其电流维持恒定不变;当电压超限时,电压环起调节作用,以保证电压不超限。§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不同的机车有不同的控制。简介典型机车。(SS1调压开关调压,开环控制)一、SS3型机电力车控制系统SS3调压开关与可控硅移相调压结合实现无级调压,有级与无级间逻辑关系严格,控制特殊,系统较复杂,对可靠性有一定影响。1、牵引工况控制控制方式:恒流闭环控制。特点:恒流起动加速和恒流运行(0~800A±5%),充分利用粘着极限;自动限制电机额压1550V;调压开关换接不带电弧,以免触头烧损。框图:如图6-36所示。§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原理:指令由操作手柄给出,反馈为六电机电流的最大者。①起动:电机电压低(反馈小),限压给定大,电压调节负饱

图6-36SS3型机车牵引工况控制框图

§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

和(﹣11V),而电流调节0~﹣9V间,则最大选择选电流调节输出;无降位,数模转换输出0V,最小选择选电流调节输出。则形成恒流闭环控制(恒在手柄给定值)。②加速:随n↑→E↑,电流调节控制α从180º移向0º。当α=0º时,升压控制调压开关自动升级。升级中,电流调节器返“0”,α返180º。在新级位上,α从180º移向0º。如此重复,UD不断升高,最高可达额定值1550V。UD<1550V,恒流闭环控制;UD=1550V,反馈与限压给定相等,电压调节退出饱和;当电压调节高于电流调节,电压调节器工作,进入电压闭环控制限压(1550V)。若再增速,因电机端压(UD)恒定,电流将减小,牵引力沿电机额压下自然特性变化,则工作在限压工况。所以,牵引工况时是恒流、限压控制系统。§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注意:运行在八级(即限压),因U网↑或I负↓使可控硅交流侧阻抗压降↓,尽管可控硅全封锁,UD仍不恒定,甚至超最大值1650V。则超压保护环节起作用,首先使退位计数器置“0”,3s后调压开关自动退一级,在新的级位上限压环再限UD为1550V。③降位:手柄由“升”回“固”位,电流指令0,电流调节输出0。手柄推“降”位,发降位指令,调压开关退级。退级过程:退位计数器四进制,手柄推“降”位四次分别计1、2、3、0,经“D/A”转换为﹣5.5V、﹣3.7V、﹣1.9V、0V,最小值选择此值控制产生α分别为70º、100º、130º、180°。同时,推第一次时调压开关退一级后控制继电器断开调压开关退级电路,推第四次时控制继电器接通调压开关退级电路。§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注意:每推四次“降”位,调压开关退一大级,其中移相控制退4小级。调压开关8级退位,前7级有移相控制28次小级退位,第8级为无级退位。2、制动工况控制

手柄给励磁电流指令,励磁电流恒定(0~700A±5%),不受网压波动及绕组发热影响,并自动限制制动电流,不超最大允许值420A±5%。框图:如图6-37所示。原理:给定励磁与反馈励磁比较,经励磁电流调节送最大值选择器。当IL小或V低时,IZ不大,其反馈与IZmax给定比较,使制动电流调节器负饱和(约-11V)。最大值选择励磁电流调节信号,产生脉冲控制励磁电流。形成恒励磁电流闭环控制,原理同牵引电流调节,保证IL恒定在手柄给定值上。§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在一定IL下,当V较高,IZ达最大给定IZmax(420A),IZ反馈与IZmax相当,制动电流调节器退出负饱和;当V高使IZ进一步增大,最大值选择制动电流调节信号,进入制动电流闭环控制,自动后移触发脉冲减小IL,保证IZ不超过最大制动电流限制。所以,制动工况是恒励磁电流、限制动电流控制。综上:SS3是单环恒值控制,另一环只在超值时限幅。图6-37SS3型机车制动工况控制框图§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二、SS4(SS4改)型电力机车控制系统

SS4用恒压、恒流双环控制,电压给定为主、电流给定为辅。恒压运行是恒压、限流闭环控制,恒流运行则相反。2(B0—B0),每个转向架有一套控制系统,如图6-38所示。

图6-38SS4型机车控制系统框图

§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1、恒压运行(1)恒压控制操作:电流手柄置高给定值,电流环不参与调节;操作电压(主)手柄,UD↑,机车加速;当电压手柄停留在某一位上,则保持在这一恒定电压下运行。注意:若ID超电流手柄预选值,则电流环作用,UD自动下降,维持ID不超限,不是恒压运行。当ID不再超限或增加电流手柄级位,又自动恒压运行。(2)电压给定给定电压标幺值Ud*:控制器调速手柄级位(或角度)标么值X*的对数,即

(6-11)

§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式中,Ud*=Ud/1010(1010V为电机额压),X*=X/32(32为最高级位,对应1010V)。注意:采用对数,使Ud*低级位上升平缓、高级位上升较快,以适应电机牵引特性F=f(V)在低级位时较陡、高级位时较缓的特点,从而使机车恒压起动时牵引力的变化较为均匀。(3)电压手柄(主)有32个级,每级转10º,共320º。每10º(1级)有刻度表示,每40º有级位数表示,即4、8、12、16、20、24、28、32八大级。手柄在八大级位处有手感。主手柄带动特殊函数电位器,其阻值即为Ud*给定函数。

2、恒流运行(1)恒流控制

§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操作:电压手柄置高给定值,电压环不作用;操作电流(辅)手柄,ID↑;在电流手柄限流值处恒流运行。恒流起动加速,当UD超过电压手柄值,电压环起作用,限制UD升高,其ID达不到恒流值,若增加电压手柄级位,则又可按恒流运行。(2)电流给定给定电枢电流标幺值Id*:为指数函数,即(6-12)式中,Id*=Id/1260,电机1.5倍的额定电流为1260A,稍大于起动电流(1200A)。注意:采用指数,使低级位Id*上升快,尔后上升慢,起动小转角可得到较大电流或牵引力。恒流控制的起动平稳性好。辅助手轮带动特殊函数电位器产生Id*给定。§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3)三种操作方式

主、辅手轮同轴,均旋转320º。二者间有离合器,按下离合器同步旋转,拉开离合器独立旋转;二者之一在0位无Ud输出,二者均离开0位才有电压输出。三种操作方式及相应的控制特性:①同步旋转方式。是Ud*与Id*同时给定的双重控制方式,一般在牵引时用。②恒Ud*控制方式。先将Id*手轮旋转20º(对应I起1200A),再逐步旋转Ud*手轮。坡停重载起动时采用,可获得较大的F起,并较充分利用恒Ud*时的F=f(V)的陡特性,再粘着性能好。③恒Id*控制方式。先将Ud*手轮旋转至32位(320º),再逐步旋转Id*手轮。轻载快速起动时采用,有较平稳的起动性能。不宜重载起动,因易发生空转。

§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4)各环节电路①粘着限制环节。目的:充分发挥F,ID不过大、不超粘着限、不空转。输入:有给定电流指令(经给定积分延时)、“速度-粘着”限制允许的电流限制信号,由最小选择器选出小者;输出作电流PI调节器的参考电流IREF(0~10V)。两种情况:电流手柄给定指令低于粘着限制线时,输出限流值随手柄位变化;电流指令高于粘着限制线时,输出限流值取决于粘着限制线的数值。关于粘着限制线,因机车牵引时有轴重转移,则前后转向架的粘着限制线是不相同的。②最大选择器选出电压PI、电流PI调节器输出的大者,输出(0~-10V)经“单-双”边变换为-10~+10V移相控制电压,然后分两路分别控制移相桥RM1、RM2与开关桥RM3。③连续控制器。输出控制产生触发脉冲(见本章第三节)。

§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对第Ⅱ调节区→第Ⅲ调节区:

过渡前时刻,α1、α2均为0º(满导通)和α3为180º(闭锁);过渡后时刻,α1、α2为180º和α3为0º。过渡:框图中,uc为0V时移相检测输出高电平,电机端压U额/2时检测为高电平,网压过零时检测为高电平;输入逻辑(与非)开关三者均高→输出低电平→送开关移相电路;其输出两开关量,一是使α3从180º跳变为0º的控制电压(从10V跳变为-10V),另一是连续控制器的偏置电压(从0V跳变-5V),前者使α3为0º满开放RM3,后者使连续控制器输出从-10V跳变为10V→α1、α2为180º来锁闭RM1、RM2。注意:因换向有重叠角λ,需有αmin(一般5.3º)>λ。因电路数微秒可完成逻辑转换,则须数百微秒(5.3º对应294微秒)再按转换后逻辑关系进行控制。§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④“单-双”边变换。作用,将单极性→双极性。电路,图示反相加法比例放大。在ui为0V时校准,调可变电位器(为5V)使放大器输出-10V;则有u0=(-2ui-10),实现将0~-10V变换成-10~+10V。⑤移相检测。作用,检测控制电压uc(-10~+10V)中的0V。电路,图示水平比较器。正反馈使∑′处近似0V,当uc从-10V到0V时,运放输出由高变为低,T由通→止,输出高电平,将uc=0V检测出。

图6-39单-双边变换电路

图6-40移相检测电路§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⑥电机U额/2检测。电路如图6-41示,是水平比较器。输入,一是正比于网压的u经整流所得(与ud相反);二是与电机端压正比的ud,由直流电压互感器得,在0~6.75V间变化,当3.375V时对应U额/2。二者比较,目的是消除网压波动对电机端压的影响,因影响相同。图6-41牵引电机端电压检测

§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注意:SS4车控制系统中的延时(给定积分)、PI调节、粘着函数发生器、连续控制器、水平比较器等,见本章第三节。3、SS4改型机车控制系统

SS4改不等分三段绕组、三段半控桥,无移相桥向开关桥过渡,控制较SS4简单。但采用恒速、恒流双环控制,速度外环是主反馈,电流内环是局部反馈。控制器(调速手轮):给定速度(电压)与速度反馈(电压)比较,经速度PI调节得电流信号,再与电流反馈比较,然后由电流PI调节输出控制形成触发脉冲。则一旦给定速度,也就给定了相应的电流。控制的基本原理相似于SS4。注意:当调速手轮在6大级以上时,可三级削磁调速,由换相手柄来控制。§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三、SS8(SS9)型电力机车控制系统1、SS8控制系统

速度、电流双环控制,电压限制环作辅助控制,框图如图6-42示。恒流起动,准恒速运行。图6-42SS8(SS9)型机车控制原理框图

§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控制:有传统的有触点控制,如控制器调速(起动、加速、减速等)指令给定;有微机控制牵引与制动、空电联合制动、防空转∕滑行保护、自动过分相、速度分级等。主控80186单板机,再加其他控制微机及电路,组成微机控制系统。调速控制:微机接收到牵引(或制动)指令及已构成的信号,就可据控制手轮的V信号进行V控制。控制手轮给定V信号(电压量),有0~18级,对应电压0~15V。牵引时,控制手轮从机械零位顺时针转,可调0~18级,每增一级就增速10㎞/h;电阻制动时,控制手轮从机械零位逆时针转,可调18~1级,每减一级就减速10㎞/h。调速还包含微机控制无级削磁。在牵引的18级内,只要整流电压达牵引电机二次限压值(1100V),而控制手轮仍在进级,电路自动转入无级削磁(最深达0.43),此后维持电机限压值不变。§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2、SS9控制系统与SS8相似,但电压限制不同,速度在100㎞/h内时限压1000V,高于105㎞/h时限压1100V,达1100V时自动转入无级削磁(最深达0.43)。SS8四轴,而SS9六轴,但都是两套相同控制系统对二转向架电机进行控制。四、6K型电力机车控制系统6K有两套同样的三菱PHAI-16微机系统,控制二转向架的三台复励电机及相应电路。重联时,本务与重联车间可交换信息,实现本务车对重联车的控制。

§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1、PHAI-16微机系统的主要功能(1)恒速运行控制据测速Vf、主控制给定Vp→偏差△V,决定运行状态(牵引、惰性还是制动),作出速度控制曲线,再自动控制F或B,使V达主控器给定的速度。速度控制曲线作法:牵引工况,使电枢给定值Ip与△V正比增加,但Ip不超限电流指令值;据Vf计算加速度a,当a超限时,应从Ip中减去此a算出的修正量,以防a过大而空转;据Ud极限值对Ip进行限制。制动工况,“空-电”联合制动,使给定制动力矩值与△V正比增加,但不超力矩极限值,以免出现滑行。(2)恒压运行控制基本同恒速,这里主控器档位是电压指令;高位削磁系数与电压指令值对应。§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3)轴重转移补偿控制给定电枢Ip下,减小前转向架电机电流(即牵引力)、增大后转向架电机电流,充分发挥F和防加速时轴重转移引起的前轮空转。对前、后的补偿值不同。(4)牵引控制不同速度区,按图示特性控制主整流、励磁整流。电枢电压Ec和电流Ia、励磁If,Ⅰ区恒Ia(=If)控制,Ⅰ、Ⅱ区恒Ia控制,Ⅱ、Ⅲ区恒Ec控制,Ⅲ区恒Ia/If控制。

:低速,主整流电压低,作恒流控制;高速,主整流电流减少,作恒压控制。牵引,取恒流、恒压的小值作主整流器的触发指令,二控制方式平滑过渡。

图6-43牵引特性控制曲线

主整流器控制§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司机操纵台有可调限流值设定器,对加速时的Ia进行限制。励磁整流器控制:高速区,控制他励绕组的励磁,实现规定的削磁(恒速运行时自动设定磁场削弱系数)。有最深削磁限。(5)制动控制三种情况:①恒速中的自动制动。速度超过手柄给定,自动转入电阻制动而减速;但下大坡道,速度超一定值,故障显示器“用空气制动”灯亮,提醒司机空气制动。②抑速制动。手柄置“制动”位,电阻制动力矩由主控器的抑速级位给定。③停车制动。操纵制动阀,管内压缩空气减压量经变换器→成正比电信号→力矩控制电路→控制他励电流,得相应电阻制动力矩。

§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抑速制动加停车制动:则选二者大值送力矩控制回路。低速可加馈制动。注意:停车制动,当检测到电阻制动力上升沿,截断阀切除机车空气制动仅对列车。电气制动控制:按图示特性,T为实际电阻制动力矩。有恒If、恒T、恒Ia三个区,控制Ia和If,也是控制制动力矩。

图6-44电气制动控制曲线

先恒Ia控制(最大),随V↓控制If↑,使T↑;然后恒T控制,当T达给定值,在增If的同时控制Ia↓,使T恒在给定值。

高速区:§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低速区:恒If控制。当If增至最大,对电枢加馈,保证T恒在给定值。(6)功率系数补偿控制

微机实时检测变压器原边Q,决定投切补偿器(电容)。有四组(450kvar),由反向并联可控硅连接(二次侧)。当检测Q>900kvar持续500ms时投入一组,而Q<225kvar持续60ms时则切除一组,使μ≮0.9。延时以减少频繁控制。注意:因检测Q只一个量,而机车有PHAI-16微机系统两套,则二系统间需交换补偿器投入信息,同时投入或切除,以免控制混乱。(低速加馈制动时亦适用)(7)空转滑行保护控制

检测各轮轴的V及a,据其变化和前、后轮轴的速度差来判断有无空转或滑行,并进行再粘着控制。空转开始时↓Ia,进而自动撒砂。当出现滑行时↓If,并减小空气制动力。§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空转滑行的检测:测各轴的V变化、a变化、各轴间的速度差。空转保护:

0级,任一项超值,减Ia;1级,任一项超值且超时,减Ia加撒砂;2级,1级动作超时或一定时间内超规定次数,断主电路。(实际中,0、1、2三级改为撒砂、撒砂加减流、断主电路)因V与轮径有关,应对磨损造成的轮径误差进行补偿。(8)减少高次谐波控制控制三段不等分桥及功率补偿装置的合理投切,可使高次谐波大大衰减。(9)重联集中控制重联时,本务车指令对各重联车同步控制。恒速运行,本务车微机运算,结果(牵引/制动指令、增速的电流指令等)送重联车,以保机车间负载均衡。§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10)调车控制

辅助控制器给调车指令,以恒压满磁场方式调车作业。调车控制有八级,每级电压增加45V,加速电流在300~850A之间。此外:还有故障检测与保护、故障显示与记录、自诊断等功能。2、PHAI-16微机系统硬件因PHAI-16微机系统执行任务重,则采用多微处理器(两个16位CPU8086和两个8位8085)并行处理的多总线(IEEE-796)结构,由控制、接口、风扇单元三部分组成。(1)控制单元

14种、16块电路板构成,主要有电压与电流控制运算等功能,框图如图6-45所示。§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2)接口单元由4种、共10块电路板构成,完成控制单元内部信号的输出、输入功能。

图6-45PHAI-16控制单元各电路板联络框图

§6.5典型机车控制系统(3)电风扇单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