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课件第二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c4a7e26877acaeb9fced4b4decc92a7/0c4a7e26877acaeb9fced4b4decc92a71.gif)
![原理课件第二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c4a7e26877acaeb9fced4b4decc92a7/0c4a7e26877acaeb9fced4b4decc92a72.gif)
![原理课件第二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c4a7e26877acaeb9fced4b4decc92a7/0c4a7e26877acaeb9fced4b4decc92a73.gif)
![原理课件第二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c4a7e26877acaeb9fced4b4decc92a7/0c4a7e26877acaeb9fced4b4decc92a74.gif)
![原理课件第二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c4a7e26877acaeb9fced4b4decc92a7/0c4a7e26877acaeb9fced4b4decc92a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72004-5-27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教学要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论
:
是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以及认识发展过程的哲学学说。因此,在这一章中,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人们的认识是从哪里来的?
二是:人们获得认识的过程,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还是需要多次反复?什么是认识论2023/2/72004-5-27两条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又叫反映论路线,认为认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又叫先验论路线,认为认识先于物质和经验而存在,即“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分为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
:认为外部世界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
不可知论
:认为人们不可能认识世界,或不可能彻底的认识世界。2023/2/72004-5-27荀子:“凡以知人之性也,
可以知物之理也。”(可知论)可知论荀子费尔巴哈
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可知论2023/2/72004-5-27古希腊克拉底鲁我国先秦哲学家庄周怀疑论克拉底鲁:对什么都说不出正确的东西来,因为当一个人张口说话时,这个人想说的东西正在消失,有其他东西代替了,结果说什么也不符合现实。庄周:他讲了一个寓言故事,说有一次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不知道自己是庄周;醒后才知道自己不是蝴蝶,而是庄周,他由此搞不清:究竟是庄周梦到自己是蝴蝶呢,还是庄周是蝴蝶做的梦?
怀疑论不可知论代表人物休谟、康德怀疑论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人知道的只能是自己的感觉,至于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世界,感觉是否能反映客观世界,这是不能回答也是无权提出的问题。休谟的“不可知论”休谟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在意识之外客观的存在着一个“自在之物”,它引起人的感觉,但是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本身。康德的“不可知论”康德2023/2/72004-5-27不可知论的典型事例
安知鱼乐《庄子·秋水》记载:庄子和惠施二人有一天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庄子看见一条条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就说:“你看,鱼有多快乐!”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不是他人就不知道他人的感觉。如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事物可以知道了,因此最好不去认识,这是典型的不可知论。2023/2/72004-5-27一、认识的结构和本质
(一)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
(二)认识的本质2004-5-27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认识主体认识客体中介认识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2023/2/72004-5-27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认识主体认识客体中介
自然性特点社会性意识性实践性
客观性特点动态性多样性
实践关系关系认识关系
价值关系审美关系审美关系——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体验美、感知美、创造美的关系。主体不仅有一般功利性的需要,而且还有追求美、向往美、欣赏美、享受美的需要,因而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还会按自己的审美标准来体验美、感知美、创造美。2023/2/72004-5-27认识的本质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就一个人的知识,不外有两部分,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就整个人类的知识,就知识总体的源泉而说,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假如我能比别人望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间接经验在别人那里,也是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也是宝贵的。牛顿2023/2/72004-5-27
螃蟹能吃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没有人吃螃蟹,到魏晋时才有人懂得螃蟹好吃。人怎么知道螃蟹好吃的?必定有人不管它难看不难看,硬是抓住它吃过。鲁迅先生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然,怎么知道蜘蛛不好吃呢?”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例:2023/2/72004-5-27西红柿是酸甜可口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西红柿的故乡在南美洲茂密的森林里。它那圆圆的个儿、青里透红的色泽着实喜人。但是当地人一直怀疑它有毒,既不敢碰它,更不敢吃它,还给它起了一个可怕的名字叫做“狼桃”。十六世纪,英国人俄罗达拉里公爵在旅行期间发现了它,带了几株回英国种在皇家花园,供皇室贵族观赏。直到十八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抱着献身精神,决心对它尝试一下。据记载,他在吃西红柿之前就穿好了入殓的衣服,吃完以后就躺在床上等待着上帝的“召见”。但是,时间过了许久,他不但没有死去,而且也没有感到任何不适。就这样,终于发现了西红柿是可以吃的。例:2023/2/72004-5-27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023/2/72004-5-27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2023/2/72004-5-27主体客体反映选择认识2、认识的本质
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改造2023/2/72004-5-273、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两个根本缺陷(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根本缺陷:
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二是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2023/2/72004-5-274、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1)知(包括主体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2)情
(情感)(3)意
(意志)
(4)
幻想、想象、猜测、顿悟、直觉、灵感等不能被逻辑思维的概念所包含的主体意识形式理性因素——侧重逻辑思维、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非理性因素——突发性、不预见性和非逻辑性。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关系理性因素起主导作用,非理性因素起补充作用2023/2/72004-5-27分析题(15分)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非理性因素的作用2023/2/72004-5-27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
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2)在认识活动中,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关系是什么?(3)正确处理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答案:
(1)因为受到了人的非理性因素想象的影响。
(2)理性因素起主导作用,非理性因素起补充作用。
(3)意义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2023/2/72004-5-27二、认识的辩证过程(一)两次能动性飞跃(二)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一)两次能动性飞跃感觉是对事物表面的个别特性的反映。感性认识的形式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硬!红!甜!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苹果(知觉)=红+甜+硬+……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表象知觉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F=GM1M2/R2理性认识概念是对于同类事物的共同一般特性的反应。水果理性认识的形式理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水果苹果是水果。西红柿不是水果。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卡斯帕洛夫与“深蓝”对弈2023/2/72004-5-27推理的重要性例:居维叶不怕“恶作剧”法国古生物学家居维叶,是比较解剖学的奠基人。有一天,他正在午睡,一个调皮的学生,头上戴着带角的面具,双手套上一对蹄子,伸进居维叶卧室的窗口,口里发出吓人的怪叫,露出要吃人的凶相。居维叶被吵醒后,把这个“怪物”从头到尾打量了一番,又安然睡他的午觉去了。因为居维叶在他的头脑中进行了一番推理:凡有蹄子的动物都是食草动物(大前提),出现在窗口的这个“怪物”是有蹄子的(小前提),所以出现在窗口的这个“怪物”是不吃肉的。(结论)。这样,他就知道这件事不过是缺乏生物学常识的调皮学生搞的“恶作剧”,无须害怕和惊恐,继续睡他的午觉理性认识的特点一是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二是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023/2/72004-5-27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感觉(1)感性认识知觉特点:直接性、具体性表象概念(2)理性认识判断特点:间接性、抽象性推理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例:一位双目失明的人想知道什么是“红色”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例:传说印度舍罕王打算重赏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有何要求,这位宰相说:从棋盘第一格赏给1粒麦子,第二格2粒,第四格4粒,这样依次加倍到第64格的麦粒都赏给他。这花是红的。感觉判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2023/2/72004-5-272、两次能动性飞跃(1)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a、掌握大量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
b、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十六字”)
2023/2/72004-5-27
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2023/2/72004-5-27A、必要性a、认识的根本目的b、实践需要理论作指导c、理论只有回到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B、条件
a、理性认识本身应当是正确的
b、要从实际出发,做到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c、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被群众所掌握(2)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实践2023/2/72004-5-27
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返回2023/2/72004-5-27海王星太阳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1781年天王星被发现,1846年9月18日,勒维烈预言它的位置受另一颗尚未发现的行星所吸引,23日晚,加勒果然在勒维烈位置上发现了海王星。太阳系2023/2/72004-5-27
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亚里斯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2023/2/72004-5-27(二)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限循环往复)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例如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但后来的人们发现了比它更小的基本粒子——夸克。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由于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它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例如迄今为止,人类已攻克了许多原先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破解了这些疾病产生的秘密,并找到了治疗的办法,如霍乱、天花、肺结核等,但又不断遇到新的原因不甚明了的疾病如艾滋病、癌症、侏儒、毛孩等。
2023/2/72004-5-27
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关于地球的形状,古代有人认为天是圆的,地球是方的(即所谓“天圆地方”说)。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们才普遍地认识到地球是圆形的。麦哲伦2023/2/72004-5-27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发明家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经历了8000多次的失败,才找到了合适的电灯灯丝。2023/2/72004-5-27牛顿:光是“粒子”。惠更斯:光是波。爱因斯坦: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对光的本性再认识2023/2/72004-5-27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2023/2/72004-5-27三、真理观(一)真理的含义及其特性(二)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四)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2023/2/72004-5-27真理的含义及其特性
1、含义2、特性
(1)客观性
A.两层含义
B.实用主义(2)绝对性和相对性(3)具体性
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2023/2/72004-5-27
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实用主义
1、创始人:詹姆斯(美国人)2、观点:“有用就是真理”
有用真理有人把这种观点叫小偷的哲学、骗子的哲学詹姆斯实用主义真理观--主观真理论胡适
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它们以真理的美名的。3、错误:
(1)用真理的有用性取代了真理的客观性(2)取消了真理的客观标准(3)抹杀了真理和谬误的原则界限(4)此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2023/2/72004-5-27有权就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说你能行就能行不行也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1)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这一点是绝对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2)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真理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
a2+b2=c2A
CBc
ab从内容上看,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这一点是绝对的。毕达哥拉斯真理的绝对性从认识的发展趋势和人类的认识能力上看,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的含义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条件性、有限性。(1)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2)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着是近似性的。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条件性,有限性。承认认识有待发展,也就是承认真理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a2+b2=c2AbCBaca2+b2≠c2BacCAb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某一片断的正确认识,而不是对全部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的相对性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相互区别、对立相对之中有绝对辩证关系相互联系、依赖绝对之中有相对辩证转化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2023/2/72004-5-27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2)相对真理之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总是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3)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构成了绝对真理。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的批判绝对主义真理观分析:绝对主义真理观否认真理是一个发展过程,它把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达到的有限的、近似正确的认识凝固化,使之变成僵死的教条。如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教条主义、思想僵化、“顶峰论”、万能论)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教条主义教条主义亦称“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思想僵化思想僵化是教条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指思想认识不能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发展,一切从本本出发而不从实际出发,被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束缚,把以往取得的认识凝固化,墨守成规,不能结合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相对主义真理观
分析:相对主义真理观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抹煞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正确反映了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了它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绝对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人类认识的一切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相对真理。(发展)2023/2/72004-5-27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1、二者的对立表现2、二者的统一表现(1)相比较而存在,相伴而行。(2)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
谬误(在一定范围、条件下)真理(超过范围、条件)欧几里德几何学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黎曼几何学〈180度〉180度=180度案例: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到底哪个是真理??
案例点评:欧氏几何学所反映的是地面上狭小范围内的空间特征;罗氏几何学所反映的是宇宙空间的特征;黎氏几何学所反映的是非固体的物质形态的空间特性。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它们对于各自所描写的领域来讲,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所以,它们都是正确的。但是,世界是无限的,又是发展的,而欧氏、罗氏、黎氏三种几何学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建立在各自领域的基础上的,只能是对无限宇宙的一部分、一个片断的正确反映,离开了它们各自存在的基础、范围和条件,就会变成谬误。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2023/2/72004-5-2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3、逻辑证明2023/2/72004-5-27
是由(1)真理的本性(2)实践的特点
决定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这在主观范围内无法解决,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回答。而只有寻找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沟通起来的“桥梁”或“纽带”——社会实践
2、这是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成客观的东西。2023/2/72004-5-27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又称绝对性)
是指只有实践才是鉴别真理与谬误的客观标准,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又称相对性)
是指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都有其历史局限性,它既不能完全证实也不能完全驳倒当时提出的各种理论,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023/2/72004-5-27逻辑证明
是以符合客观实际的真实判断,通过逻辑推论,用于证明另一个判断的正确性的思维形式。它对实践检验具有补充作用。2023/2/72004-5-27、材料c材料分析题(15分)
材料1先秦哲学家庄周擅长用寓言、比喻来阐述他的哲学思想。在《齐物论》中,他讲过这样一段话:人睡在潮湿的地方会得腰痛病,泥鳅也这样吗?人爬到高树上觉得胆怯,猿猴也这样吗?人、泥鳅、猿猴,究竟谁选择的住处合适?出色的美人毛嫱、丽姬,人以为是美的,但是鱼见了她们吓得潜入水底,鸟见了她们高飞,麋鹿见了她们赶快跑开,美不美,究竟以谁的尺度作为衡量的标准呢?于是,他得出结论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说,你有你的是非,他有他的是非。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对谁错,没个准。
2023/2/72004-5-27材料2
楚国有个人从来没有见过生姜。一次,他看到生姜就说:“这东西一定是从树上结出来的。”有人告诉他:“生姜是从土里生长的。”这个人固执己见说:“我们打个赌,找个人来问问,拿我乘坐的驴做赌注。”他们连问了十个人,各个都说姜是从土里生成的。这个人哑口无言愣了半天说:“毛驴让你牵走,但我认为生姜还是从树上结出来的。”结合真理的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对材料1和材料2中的观点分别加以评析。(2)结合材料2,说明如何检验真理。
2023/2/72004-5-27答案:(1)庄子虽然看到了真理的条件性和相对性,但把它无限夸大,连真理的客观性也一概否定,就是错误的。材料1是一种相对主义真理观。真理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23/2/72004-5-27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一)价值及其特征1、价值的定义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2023/2/72004-5-272、价值的特征(1)价值具有客观性。(2)价值具有主体性。(3)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4)价值具有多维性。2023/2/72004-5-27(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1、概念2、特点结论: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的标准。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2023/2/72004-5-27(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
价值观的意义1、正确的价值观2、社会主义的价值观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而巩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2023/2/72004-5-27(四)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2023/2/72004-5-27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做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人文精神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2023/2/72004-5-27
四、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当船划动后,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回答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过了一会儿,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回答:“没有。”哲学家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题上册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听课评课记录(2课时)
- 9-1生活需要法律 2法律保障生活 听课评课记录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听课评课记录5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6课《启蒙运动》听课评课记录
- 户外广告制作合同范本
- 三方委托出口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知乎共享空间租赁合作协议
- SBS防水卷材购货合同范本
- 公司租赁合同范本
- 2024新沪教版英语(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单词默写单
- 电力两票培训
- TCCEAS001-202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
- 2024.8.1十七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值得借鉴)
-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及办法(4篇)
- 中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协议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土地变更调查培训
- 2024年全国外贸单证员鉴定理论试题库(含答案)
- 新版中国食物成分表
- DB11∕T 446-2015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