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第三中学-教师课件-15002529-池云_第1页
北京市怀柔区第三中学-教师课件-15002529-池云_第2页
北京市怀柔区第三中学-教师课件-15002529-池云_第3页
北京市怀柔区第三中学-教师课件-15002529-池云_第4页
北京市怀柔区第三中学-教师课件-15002529-池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度国花——莲花长寿、健康、荣誉和好运

埃及国花——莲花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圣灵之花爱莲说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探究主旨探究主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生长环境)(风度气质)(香气)(体态)莲,花之君子者也。探究主旨莲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君子正直,不朋比攀附身处浊世,无媚世之态,不同流合污,仍保持高尚品德,品德高尚美名远扬高洁、端庄,令人生敬以物喻人延伸探究1

本文的题目是“爱莲”,写“莲”即可,作者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拓展探究1你能从你的记忆库里,找出几句描写荷花的诗句与大家分享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_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_____王昌龄《采莲曲》拓展探究2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还有像周敦颐笔下的“莲”一样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吗?请举例说说。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竹: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拓展探究3

作者用衬托的手法,以菊花、牡丹来衬托莲花,以隐逸者、富贵者衬托君子。与其说作者在写花,还不如说作者在写人。那么,你最欣赏哪一种人?请说说你的想法。课堂作业请你从下面两项作业中任选一项来完成:1、背诵并默写《爱莲说》原文。

2、从网上查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把作者描写荷花的语句摘录在名著阅读积累本上。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朱自清《荷塘月色》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分析“菊”的衬托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流露出作者惋惜的情感。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谁爱牡丹?世人。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