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第十一章厌氧菌_第1页
微生物检验第十一章厌氧菌_第2页
微生物检验第十一章厌氧菌_第3页
微生物检验第十一章厌氧菌_第4页
微生物检验第十一章厌氧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检验第十一章厌氧菌第一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学习要点厌氧菌感染的条件、临床特征和微生物学检验厌氧球菌、无芽孢厌氧杆菌的种类和临床意义梭状芽孢杆菌的种类、致病机制和微生物学检验第二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节概述一大群在有氧条件下不能生长,必须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有芽胞的G+梭菌,只有一个属,即梭菌属,共有130个种,以芽胞形式存于体外无芽胞的G+及G-杆菌与球菌,包括40多个属,300多个菌种和亚种厌氧菌的感染遍及临床各科,且多为混合感染;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而对甲硝唑(灭滴灵)普遍敏感第三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正常情况下菌群之间保持着微生态平衡,厌氧菌代谢产生的乙酸、乳酸等能抑制病原菌生长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在发生菌群失调或机体免疫力下降或细菌进人非正常寄居部位时,这些厌氧菌即可作为条件致病菌而导致内源性感染第五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无芽胞厌氧菌在临床厌氧菌标本检出率中约占90%,分布广泛,多为条件致病菌无芽胞厌氧菌同需氧菌与兼性厌氧菌共同构成机体的正常菌群,其中厌氧菌占有绝对优势,例如肠道菌群占99.9%第六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两类厌氧菌感染的不同点

──────────────────────────────

项目

有芽胞厌氧菌感染

无芽胞厌氧菌感染

──────────────────────────────

感染类型

外源性感染为主

内源性感染为主致病因素

以外毒素为主,内毒素侵袭因素为主,

毒性强毒性弱

感染中比例

10%

90%

机体条件多数与健康与机体抵抗力关系不大降低密切相关

各科分布

多见于外伤感染、分布临床各科,引起食物中毒身体各部位炎症,

脓肿,败血症

临床病型

具有特殊临床病型

无特殊临床病型

治疗

以抗毒素治疗为主

以抗菌药物治疗为主预防

多数可用抗毒素紧急

增强机体抵抗力

预防,以类毒素预防

──────────────────────────────第七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厌氧菌感染的条件组织缺氧或氧化还原电势(Eh)降低可造成厌氧菌生长的适宜环境,易于遭受厌氧菌感染局部组织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如血管损伤、烧伤、动脉硬化、肿瘤压迫、组织坏死等,可造成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等皮肤黏膜屏障被破坏:如大面积外伤伴有需氧菌感染,为厌氧菌感染提供了条件第八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厌氧菌感染的条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如接受免疫抑制剂、放疗或化疗的患者;糖尿病、慢性肝、肾疾病及老人、婴幼儿、早产儿等菌群失调:长期应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或长期应用头孢菌素、四环素等无效者,均可诱发厌氧菌感染需氧菌、兼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需氧菌生长耗竭了氧气,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第九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厌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感染局部产生气体,组织肿胀和坏死粘膜附近的感染深部外伤的继发感染,流产胃肠手术后发生的感染分泌物有恶臭,或为暗血红色,并在紫外光下发出红色荧光分泌物涂片镜检有细菌,而常规培养阴性者;或在培养基深部长的细菌长期应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病例第十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节厌氧菌检验标本采集临床在进行厌氧菌培养前应与实验室联系,以便实验室做好接种培养的准备不能被正常菌群污染;应尽量避免接触空气。最理想是能取得组织标本下列标本无送检价值,不宜做厌氧菌培养:①鼻咽拭子;②齿龈拭子;③痰和气管抽取物;④胃和肠道内容物、肛拭;⑤接近皮肤和粘膜的分泌物;⑥褥疮溃疡及粘膜层表面;⑦排出的尿或导尿;⑧阴道或子宫拭子;⑨前列腺分泌物标本运送中应尽量避免接触空气,不要冷藏第十一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标本运送方法1.无氧小瓶运送法2.厌氧袋运送法3.针筒运送法4.其他运送法第十二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厌氧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直接镜检结合标本来源,性状与气味,可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对估计标本中含菌量、细菌种类和选择培养基等都有意义除血液外,各种标本均须直接涂片作革兰染色镜检,标本发臭,镜检发现细菌染色不均,形态奇特者常是厌氧菌的表现第十三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厌氧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直接镜检标本呈琥珀酸味,带血性或用紫外灯照射发红色荧光,涂片镜检为G-球杆菌,间或有长短不一的多形性,并有恶臭者,常为产黑色素普雷沃菌菌体细长,两端尖,为梭形的G-杆菌,有紫色颗粒沿菌体长轴排列,成双排列尖端相对,并有丁酸臭味者,常是具核梭杆菌菌体高度多形性,长短不一,菌体中部肿胀或呈圆球者,可能是坏死梭杆菌第十四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厌氧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直接镜检如两端钝圆着色深,中间着色浅不均匀,且有空泡,长短不一的革兰阴性杆菌常脆弱类杆菌极小的G-球菌,可能是韦荣球菌G+无芽胞杆菌,呈乳酸气味者,可能是乳酸杆菌;呈丙酸气味者,并有特殊排列呈X、Y、或栅状者可能是痤疮丙酸杆菌;有醋酸气味的可能是双歧杆菌菌体分枝,呈棒状或栅状排列,且发现黄色颗粒,有琥珀酸气味者,多是放线菌第十五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厌氧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直接镜检G+芽胞杆菌,肯定是梭状芽胞杆菌属G+短粗两端钝圆杆菌,无芽胞,中性粒细胞也很少且变形破碎,标本来自战伤或肢体严重肿胀者,大多是产气荚膜梭菌G+杆菌,有芽胞,并有异丁酸或异戊酸等气味,标本来自抗生素相关性肠炎者,大多是艰难梭菌第十六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厌氧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根据镜检结果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常用的有非选择性和选择性培养基两种非选择培养基强化血琼脂平板(BAP):即布氏琼脂或牛心、牛脑浸出液琼脂为基础培养基,补加酵母浸膏(0.5%)、动物血(5%-10%)、维生素K1(0.1μg/ml)和氯化血红素(5μg/ml),是一种非选择性培养基,几乎能培养出所有的厌氧菌第十七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厌氧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选择培养基卡那—万古霉素冻溶血琼脂平板(KVLB):可抑制大多数兼性厌氧菌,使产黑色素普雷沃菌早期形成黑色素。只需2-3d出现黑色菌落。绝大多数类杆菌属、普雷沃菌属和紫单胞菌属都生长良好,梭杆菌和厌氧球菌不能生长。是常用的选择性培养基。卡那霉素含量为75-100μg/ml,万古霉素为75μg/ml第十八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厌氧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七叶苷胆汁平板(BBE):本培养基含20%胆汁,1g/l七叶苷和100μg/ml的庆大霉素。抑制需氧菌,胆汁抑制对之敏感的厌氧菌。只有耐胆汁的脆弱类杆菌与可变梭杆菌和死亡梭杆菌不被抑制,反被刺激菌落较大,还能水解七叶苷,菌落周围有棕黑色的晕第十九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厌氧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选择培养基卵黄平板(EYA)和兔血平板:用于选择产气荚膜梭菌,标本接种兔血平板,见有双溶血环,内环是与菌落一样大小的透明溶血,外环是宽的甲型溶血,放半小时后菌落变绿色或褐色,同时可接种卵黄平板,以进行卵磷脂酶试验鉴定产气荚膜梭菌FS培养基梭杆菌选择培养基VS培养基韦荣球菌选择培养基CCFA培养基艰难梭菌选择培养基第二十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厌氧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厌氧培养方法厌氧罐培养法: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造成无氧环境。如冷触媒法:利用气体发生器产生氢及二氧化碳,产生的氢在触媒作用下,与罐内的氧结合成水,将氧消耗掉,造成无氧环境。产生的二氧化碳约为10%,也适宜厌氧菌生长。方法为:先将触媒(金属钯或铂)及美蓝指示剂放入罐内,然后将已接种的平板置于罐内,将气体发生袋的指定角剪开,加入10ml水,立即放入罐内,封闭厌氧罐即可第二十一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厌氧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厌氧培养方法气袋法:原理相同,只是将厌氧罐用无毒、透明的塑料袋代替厌氧手套箱培养法:厌氧手套箱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它是密闭的大型金属箱,前面有透明面板,板上装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适用于在无氧环境中连续进行标本接种、培养和鉴定等全部工作厌氧工作站第二十二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厌氧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鉴定试验:据厌氧菌的菌体形态、染色反应、菌落性状以及对某些抗生素的敏感性等作出初步鉴定。最后鉴定则要进行生化反应及终末代谢产物等项检查形态与染色:不仅能反映各种厌氧菌的特殊形态,同时也为鉴定厌氧菌提供参考依据;可用拉丝实验协助判定染色结果第二十三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厌氧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性状:不同厌氧菌其菌落形状和性质不同。梭菌的菌落特点是形状不规则,而无芽胞厌氧菌多呈单个的圆形小菌落色素:产黑色素普鲁沃菌产生黑褐色或黑色色素。龋齿放线菌产生粉红色色素。奈氏放线菌产生黄褐色色素溶血:产气荚膜梭菌在新鲜血琼脂平板形成双溶血圈荧光:产黑色素普鲁沃菌在紫外线灯下,显示砖红色荧光;梭杆菌常发生黄绿色荧光;艰难梭菌发生绿色荧光第二十四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厌氧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快速鉴定:其原理是依据细菌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胞外酶与少量生化基质迅速反应,能在4小时观察结果,无需在厌氧环境下培养,只需用浓菌液即可,自动化程度高其他耐氧试验:当在厌氧平板上有菌生长时,为确定是否为厌氧菌,必须做耐氧试验药物鉴定试验:用于鉴定厌氧菌的抗生素有卡那霉素和灭滴灵。卡那霉素的敏感性将梭杆菌属与类杆菌属区分开,大多数类杆菌对卡那霉素耐药;灭滴灵纸片在鉴别厌氧菌(敏感)与非厌氧菌(不敏感)有重要意义第二十五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六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厌氧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其他聚茴香脑磺酸钠试验:厌氧消化链球菌对50g/l的聚茴香脑磺酸钠溶液敏感,而绝大多数其他G+球菌耐药生化鉴定:主要包括多种糖类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触酶试验、卵磷脂酶试验、脂肪酶试验、蛋白溶解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及胆汁肉汤生长试验和硫化氢试验等。为简化厌氧菌鉴定,有多种试验鉴定系统,如推测性平皿系统等。虽然不完善,但可使厌氧菌的鉴定标准化,自动化第二十七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厌氧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其他气液相色谱技术(GLC):应用GLC分析厌氧菌的终末代谢产物,因各种厌氧菌的代谢产物不同,故已成为鉴定厌氧菌及其分类的比较可靠的方法.可在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即可作出诊断PCR:如采用PCR方法检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人粪便中艰难梭菌的毒素基因阳性率高达82.8%,明显高于厌氧培养法的检出率19.2%,且与厌氧培养法的一致性为100%第二十八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厌氧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其他基因探针:如用地高辛标记脆弱类杆菌的基因探针,检测标本中的脆弱类杆菌其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91.7%,检测灵敏度为10pgDNA,故其特异性强,敏感性和灵敏度均高,并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第二十九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厌氧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检验结果分析与报告根据革兰染色镜检,菌落性状、耐氧试验及药敏试验若发现厌氧菌可初步报告:“检出厌氧菌,形似xxx菌”再根据生化反应及终末代谢产物作最终报告:“分离鉴定出xxx菌”及“药物敏感试验:xxx结果”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基因探针或PCR技术,快速准确的检测厌氧菌第三十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临床标本肉眼观察分离培养增菌培养及直接镜检厌氧培养

2-7d确定厌养培养需氧培养厌氧培养生长无生长生长

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保存菌种分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形态与染色菌落特性生化反应药敏性鉴定气液相色谱第三十一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节厌氧球菌(Anaerobiccocci)在临床标本中检出的厌氧菌大约有25%为厌氧性球菌G+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属G-韦荣球菌属第三十二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临床意义黑色消化球菌(P.niger)是消化球菌属中唯一的菌种通常寄居在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是人体正常菌群,在临床上可引起人体各部组织和器官的感染,常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如腹腔感染、肝脓肿等一、消化球菌属(Peptococcus)第三十三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G+,菌体圆形,直径0.3-1.3μm,单个、成双、短链或成堆排列,无芽胞,无荚膜第三十四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生长缓慢,厌氧培养2-4d才形成黑色不溶血的小菌落,接触空气后颜色变浅,传代后黑色消失,通过庖肉培养后又可产生黑色素不发酵糖,触酶阳性为其特点。对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洁霉素、四环素及灭滴灵敏感第三十五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标本黑色有臭味从感染部位采集标本,作直接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接种血琼脂平板,并同时接种含血清硫乙醇酸盐培养基或庖肉培养基(增菌培养),经厌氧培养2-4d后,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染色观察菌体形态和排列作出初步报告。据生化反应、抗生素纸片敏感试验以及气液相色谱分析代谢产物作出最后报告第三十六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二、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厌氧消化链球菌、不解糖消化链球菌、吲哚消化链球菌、大消化链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普氏消化链球菌、产生消化链球菌、四联消化链球菌与天芥菜春还原消化链球菌等代表菌种为厌氧消化链球菌(P.anaerobius)第三十七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临床意义以厌氧消化链球菌最常见消化链球菌可引起各部组织和器官感染,又以混合感染为多见,如腹腔感染、肝脓肿、外阴、阴道及盆腔感染、肺部和胸膜感染、口腔感染、颅内感染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第三十八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临床意义厌氧消化链球菌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协同引起严重的创伤感染,即厌氧链球菌肌炎。该菌常可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主要由原发病灶口腔、牙周和尿道感染而引起。致菌血症较少见在临床标本分离厌氧菌株中,本菌属占20%-35%,为第2位,仅次于脆弱类杆菌第三十九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G+球形或卵圆形,菌体直径0.3-1.0μm,成双或呈短链状排列。无鞭毛,无芽胞,无荚膜专性厌氧,营养要求较高,需羊血和血清培养基才能生长,35℃-37℃pH7-7.5时生长佳。在厌氧血平板上,菌落1mm,灰白色凸起、不透明边缘整齐,一般不溶血,培养物常有恶臭气味第四十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生化反应不活泼,在硫乙醇酸钠液体培养基中,呈颗粒状沉淀生长。吐温-80促进生长触酶阴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发酵乳糖,分解甘露醇,不水解胆汁七叶苷,吲哚、尿素酶、硝酸盐还原试验均为阴性,对多聚茴香磺酸钠(SPS)敏感第四十一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三、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革兰阴性厌氧球菌,有7个种,其中小韦荣球菌(V.parvala)和产碱韦荣球菌(V.alaclescens)是常见的二个种口腔、咽部、胃肠道和女性生殖道的正常菌群,致病力不强,为条件致病菌。本属菌可产生内毒素,为脂多糖,有抗原性临床标本可采自软组织脓肿和血液。大多见于混合感染。临床分离率小于1%。小韦荣球菌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产碱韦荣球菌多见于肠道感染。第四十二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G-球菌,直径0.3-0.5μm,排列成对或短链,近似奈瑟球菌,无鞭毛和芽胞专性厌氧,在血琼脂平板上发育良好,培养48h后,形成1-2mm圆形、凸起灰白色至黄色混浊菌落,不溶血;在硫乙醇酸盐肉汤中混浊生长,产生小气泡新鲜培养物立即置紫外线下照射,菌落可显红色荧光,接触空气后荧光消失生化反应不活泼,不分解糖类,还原硝酸盐第四十三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小韦荣球菌触酶试验阴性,而产碱韦荣球菌为阳性取临床标本作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如发现G-小球菌、成对或短链或不规则排列,疑为本菌属可用厌氧血琼脂平板分离培养,2-3d观察结果,同时可接种硫乙醇酸盐肉汤或庖肉培养基,观察生长情况与形态,并做生化反应进行鉴定第四十四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节G-无芽胞厌氧杆菌一群不形成芽胞的厌氧杆菌,种类较多,包括类杆菌属、普雷沃菌属、紫单胞菌属和梭杆菌属等;是正常菌群,可作为条件致病菌引起内源性感染第四十五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一、类杆菌属(Bacteroides)

临床意义最重要的G-无芽胞厌氧杆菌,脆弱类杆菌(B.fragilis)是本属代表菌株常寄生于口腔、肠道和女性生殖道,其中脆弱类杆菌占临床分离株的25%,占类杆菌分离株的50%,居临床厌氧菌分离株首位。肠道的重要菌群,为大肠埃希菌的100-1000倍脆弱类杆菌能产生一种锌依赖金属蛋白酶或肠毒素,能使肠粘膜细胞产生病理效应。可引起女性生殖系统、胸腔及颅内感染第四十六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G-,大小为(0.8-1.3μm)×(1.6-8μm),着色不均,两端钝圆而浓染,中间不着色染色较浅似空泡。在陈旧培养物或含糖的液体培养基中呈明显多形性,无鞭毛、无芽胞,多数有荚膜第四十七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专性厌氧,在厌氧血平板经24-48h培养后,菌落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不溶血,加入氯化血红素、维生素K和20%胆汁可促进生长在胆汁七叶苷(BBE)培养基中生长旺盛,菌落较大,能分解胆汁七叶苷,使培养基变黑色,菌落周围有黑晕,故BBE可作为脆弱类杆菌的选择鉴别培养基第四十八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触酶试验阳性,发酵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不发酵阿拉伯糖、鼠李糖、山梨醇和海藻糖,水解胆汁七叶苷,耐20%胆汁,并生长旺盛。中间类杆菌脂酶阳性,发酵代谢产物是乙酸、丙酸和琥珀酸,一般不产生丁酸大部分菌株对青霉素G、卡那霉素和新霉素耐药,但95%以上对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替卡西林、亚胺硫霉素、甲硝唑等敏感第四十九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二、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

临床意义代表菌种是产黑色素普雷沃菌(P.melaninogenica)寄生在口腔、女性生殖道等部位的正常菌群,仅次于脆弱类杆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内源性感染和混合感染,女性生殖道及口腔感染较为多见致病物质可能是胶原酶,与结缔组织的分解有关第五十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涂片检查为G-球杆状,大小约0.8-1.5µm×1.0-3.5µm,成双或短链,两端钝圆,有浓染和空泡。呈多形性。无鞭毛、芽胞和荚膜第五十一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专性厌氧菌。在厌氧平板上生长良好,经2-3d培养后,菌落为圆形凸起、呈β-溶血。菌落在紫外光(波长366nm)照射下有砖红色荧光,菌落初形成时为灰白色,5-7d转为黑色,色素出现后荧光即消失生长时需氯化血红素和维生素K,故在培养基中加入这两种物质可促进生长第五十二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在20%胆汁培养基中绝大多数不生长,触酶阴性,除中间普雷沃菌、变黑普雷沃菌和部分洛氏普雷沃菌外脂酶均为阴性,脲酶阴性多数对氨基青霉素、头孢菌素、卡那霉素和万古霉素耐药,而对甲硝唑霉素、利福平和新霉素敏感第五十三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三、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

临床意义与人类有关的有不解糖紫单胞菌(P.asaccharolytica)、牙髓紫单胞菌(P.endodontalis)和牙龈紫单胞菌(P.gingivalis)等3种,代表菌种是不解糖紫单胞菌主要分布于人类口腔、泌尿生殖道和肠道,在正常人体的检出率低。动物源性紫单胞菌在被动物咬伤感染的人体中检出,这些菌株与人源紫单胞菌相似,但基因型不同。主要引起人类牙周炎、牙髓炎、根尖周炎、也可引起肺胸膜炎、阑尾炎和细菌性阴道炎,尚可引起头、颈和下呼吸道感染第五十四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G-杆菌或球杆菌,大小约1.5-3.5µm×0.8-1.5µm,两端钝圆,着色不均匀维生素K和氯化血红素可促进本菌生长及黑色素的产生,冻溶血较非冻溶血更有利于早期产生黑色素。在厌氧血琼脂平板上,35℃-37℃厌氧培养3-5d,形成1-2mm圆形凸起、边缘整齐、棕色或黑色菌落,维生素K1和氯化血红素可促进本菌生长及黑色素的产生第五十五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产生色素,不分解或弱分解糖。触酶试验多阴性,胆汁七叶苷和脂酶试验阴性,吲哚多阳性。能液化明胶。代谢产物为乙酸、丙酸和异戊酸等对卡那霉素、多粘菌素耐药,对万古霉素、头孢菌素、氯霉素、氯林可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均敏感。第五十六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与产黑色素普鲁沃菌相签别,产黑色素普鲁沃菌可发酵葡萄糖、乳糖和蔗糖,而紫单胞菌均不发酵糖与其他紫单胞菌相鉴别,不解糖紫单胞菌触酶试验阴性,岩藻糖苷酶试验阳性;牙髓紫单胞菌和牙龈紫单胞菌。岩藻糖苷酶试验均为阴性,触酶试验阳性第五十七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四、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是临床常见的G-无芽胞厌氧菌,因其两端尖细如梭,故名梭杆菌。是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正常菌群,以牙缝中最为多见。在临床标本中,常见的有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坏死梭杆菌(F.necrophorum)、死亡梭杆菌(F.mortiferum)和溃疡梭杆菌(F.ulcerans)等16种。其代表菌种为具核梭杆菌第五十八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临床意义具核梭杆菌最常见,在口腔、生殖器、胃肠道和上呼吸道中被发现坏死梭杆菌是毒力很强的梭杆菌,可在儿童和青年人中引起扁桃体炎,有时并发单核细胞增多症,它是青年人扁桃体周围脓肿中最常分离到的厌氧菌。尚可引起脓胸和菌血症第五十九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G-梭形杆菌,两端尖细,中间膨大、似梭状,无鞭毛,不能运动专性厌氧菌,在血平板上生长良好。经48h培养后,菌落直径l—2mm,不规则圆形略凸起,灰色发光透明,常显示珍珠光斑点,通常不溶血绝大部分菌株在20%胆汁中不生长,不分解胆汁七叶苷,不发酵任何糖类,吲哚和DNA酶试验阳性,触酶阴性。不还原硝酸盐,脂酶试验阴性。主要代谢产物是丁酸第六十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节G+无芽胞厌氧杆菌

在厌氧菌中约占15%。常见的有丙酸杆菌属、优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等四个属多是人和动物皮肤、口腔、肠道等部位的重要生理菌群,在体内起到调节和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菌落、生化反应、菌体形态等都很相似,鉴定较难。应用气液相色谱法(GLC),根据其代谢产物不同,可对菌属做出初步判定第六十一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G+厌氧棒状杆菌,无芽孢、鞭毛、荚膜,数次在厌氧环境下传代后可变为兼性厌氧菌,吐温-80可刺激其生长,大都能液化明胶,触酶试验阳性,发酵葡萄糖产生丙酸第六十二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临床意义发酵糖类产乳酸,常见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德氏乳杆菌(L.debrueckii)是消化道、阴道的正常共生菌,能分解阴道中的多种糖类而使阴道呈酸性,以抑制某些致病菌的生长乳杆菌与龋齿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口腔的变异链球菌与消化链球菌使蔗糖变成葡聚糖,附于牙面形成齿斑。乳杆菌能溶解牙釉使之脱钙造成龋齿第六十三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G+细长杆菌,无荚膜、鞭毛,具有嗜酸性,兼性厌氧或微需氧,厌氧条件生长较好,菌落较小边缘不整齐;触酶、硝酸盐还原和吲哚等试验均阴性;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和蔗糖产生乳酸第六十四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四、双歧杆菌(Bifidobacterum)

临床意义重要生理菌群。粪便中可达108-1012CFU

/g,维持微生态平衡。能合成维生素,提高免疫力,抗肿瘤,起到营养保健作用用于药品和食品的有青春双歧杆菌(B.adolescantis)、婴儿双歧杆菌(B.infantis)、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长双歧杆菌(B.longum)和短双歧杆菌(B.breve)第六十五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G+杆菌,有高度多形性,有分叉,着色不均;菌落较小,圆形不透明;触酶试验阴性,发酵葡萄糖和乳糖抵抗力弱,对杆菌肽、青霉素、红霉素、氯林可霉素等高度敏感第六十六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六节梭状芽胞杆菌属(Clostridium)厌氧芽胞杆菌(anaerobicsporeformingbacilli)的唯一菌属,有130个种G+,芽胞正圆形,直径大于菌体,位于菌体中央,极端或次极端,使菌体膨大呈梭状,故名梭菌属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多数为腐物寄生菌,有致病性主要有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与艰难梭菌引起人类疾病主要有破伤风、气性坏疽、食物中毒和假膜性结肠炎等第六十七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一、破伤风梭菌(C.tetani)G+细长杆菌,有周鞭毛,无荚膜,芽胞正圆形,比菌体大,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鼓槌状第六十八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生物学特性专性厌氧,在梭菌培养基(cd基)上37℃培养48h,菌落直径2-4mm,扁平、灰白色、边缘疏松呈羽毛状,伴β溶血。在庖肉培养基中,肉渣部分消化,微变黑,有少量气体。生成甲基硫醇及H2S,导致培养物有腐败性恶臭第六十九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生物学特性不发酵糖类,能液化明胶。产生H2S,形成吲哚,不还原硝酸盐,对蛋白质有微弱的消化作用根据鞭毛抗原不同,可分10个血清型。产生毒素的生物活性相同,可被任何型抗毒素中和第七十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生物学特性芽胞甚强,在土壤中数年不死,煮沸100℃1h可被杀灭,能耐干热150℃1h,50g/L的石炭酸10—15h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敏感,磺胺类有抑制作用,对氨基糖苷抗生素耐药。第七十一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临床意义存在于自然界,在土壤和人与动物的肠道中都有存在当机体受创伤时或新生儿接生时使用不洁用具断脐带,破伤风梭菌可侵入伤口生长繁殖,分泌外毒素,引起机体强直性痉挛、抽搐,称为破伤风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病例发生,死亡率在20%左右第七十二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致病因素外毒素,称为痉挛毒素,为蛋白质,不耐热,可被蛋白消化酶破坏,加0.3%甲醛于毒素中37℃培养4周可转变为类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亲和力,尤其是运动神经细胞,能与神经节苷脂结合。封闭了脊髓抑制性触突,阻止释放抑制性冲动介质,而破坏了正常的抑制性调节功能,从而发生肌肉痉挛性收缩第七十三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临床意义通过创伤感染,局部组织氧化还原电势降低。细菌繁殖且产生毒素。细菌不进入血流,引起严重毒血症,主要症状为骨骼肌痉挛。出现张口困难,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肌肉发生强直性痉挛,呈角弓反张,呼吸困难,可因窒息死亡第七十四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检查根据病史及典型临床症状即可诊断,一般不作细菌学检查直接涂片:从病灶处取脓汁或坏死组织,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观察菌体见一端有圆形芽胞呈鼓槌状的杆菌的形态,可初步报告结果。厌氧培养:本菌较易分离。第七十五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检查动物实验毒力实验:可确定毒素的有无及其性质。小白鼠尾根部皮下或肌肉注射0.1-0.25ml培养滤液。阳性者,于注射后12-24h,出现尾部僵直竖起、后腿强直或全身肌肉痉挛等症状,甚至死亡保护力试验:将0.5ml培养滤液混以l:10稀释的等量破伤风抗毒素,给小白鼠注射,如不发病,为阳性第七十六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二、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生物学特性G+粗短大杆菌,约为1.0-1.5×3.0-5.0μm,两端钝圆,芽胞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次极端,在无糖培养基中有利于形成芽胞。在机体内可产生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第七十七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生物学特性非严格厌氧,繁殖迅速,培养2h后,在液体培养基深层即有明显生长;4-6h孵育后出现表面生长。固体培养基上,经24h培养,菌落直径2-4mm,圆形凸起光滑、边缘整齐、无迁徙生长现象。在血平板上有溶血环,在蛋黄琼脂甲板上,菌落周围出现乳白色混浊圈双层溶血环内环完全溶血-θ毒素外环不完全溶血-α毒素第七十八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生物学特性在庖肉培养基中产生气体,在牛乳培养基能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并将液面的凡土林层向上推挤,甚至冲开管口棉塞,气势凶猛,称为“汹涌发酵”(stormyfermentation)第七十九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生物学特性所有型菌株均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和蔗糖,产酸产气:不发酵甘露醇或水杨苷;液化明胶,产生H2S,不能消化已凝固的蛋白质和血清,吲哚阴性。主要代谢产物为乙酸和丁酸,有时也形成丁醇第八十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临床意义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可产生外毒素及多种侵袭性酶类,有12种外毒素,这些毒素和酶与组织溶解、坏死、产气、水肿以及病变的迅速扩散蔓延和全身中毒症状均有密切关系此外,有些菌株还能产生肠毒素和溶血毒素、肠毒素能改变肠壁通透性,促使体液渗入肠腔,引起腹泻第八十一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外毒素α毒素为卵磷脂酶,能分解人和动物细胞膜上磷脂和蛋白质的复合物,破坏细胞膜,引起溶血、组织坏死和血管内皮损伤,使血管通透性增高,造成水肿。还能促使血小板凝聚,导致血栓形成,局部组织缺血β毒素引起人类坏死性肠炎ε毒素有坏死和致死作用第八十二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外毒素θ毒素有溶血和破坏白细胞作用,对心肌有毒性κ毒素(胶原酶)能分解肌肉和皮下的胶原组织,使组织溶解。μ毒素(透明质酸酶)能分解细胞间质中透明质酸γ毒素(DNA酶)能使细胞核DNA解聚,降低坏死组织的粘稠度第八十三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检查标本采集:一般采取创伤深部的分泌物、穿刺物、坏死组织块、血液、可疑食物

直接镜检:可见到G+粗大杆菌,并有杂菌,镜下白细胞较少形态不规则,是其特点,对早期诊断具有—定意义。不一定见到荚膜和芽胞第八十四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检查分离培养:本菌对低浓度氧有耐性,生长迅速,故容易分离。在庖肉培养基中培养8-10h后,转种于血平板。在厌氧环境培养18h,即可挑取菌落进行鉴定。在组织中一般不成芽胞。故病理材料不需加热处理,因为加热处理能杀死繁殖体第八十五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检查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