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哲导论第六章(学)_第1页
西哲导论第六章(学)_第2页
西哲导论第六章(学)_第3页
西哲导论第六章(学)_第4页
西哲导论第六章(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rt7:

第六章:自由哲学

——“自由世界里最大的航空公司”*

我们用“自由”一词表达什么含义?*

自由存在吗?还是只存在着必然性?*

在一个被自然规律所统治的世界里,自由如何可能存在?*

我们到底能不能知道自由是否存在?*

如果自由存在,它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命题吗?还是有着不同的层面?我们可以采取措施使自由最大化或危害自由吗?*

上述任何一个问题是否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实际意义?或者它们是否只关乎学术兴趣?自由哲学的大问题有:

决定论:古希腊和启蒙运动的观点

——

认为所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必定发生

决定论观点的最早阐述者:

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

18世纪启蒙代表新看法:

霍尔巴赫:适用于物质世界的原则,必定会也必然会同样适用于人类大脑。人类大脑在本质上具有与星星、月亮同等的物质性。也因此,每个大脑的每一种思想必然都是先于这些思想的大脑状态的结果。*拉普拉斯持:如果我了解所有自然规律,并且在任何时候都能对宇宙作一个完整的描述;那么,我将能够对一切未来事件做出预测,对一切过往事件进行追溯。

强硬决定论:

——

决定论为真,决定论的真理性把自由的可能性给排除在外。如果每件事都是必然的,那么任何事都不是自由的。

B·F·斯金纳

“许多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利用自己的博识来证明:人是自由的,有目的的,要担当责任的。由于新的证据发现人类行为是可以预测的,这条逃遁路线因此慢慢被堵死了。随着科学分析的进展,特别是在阐述个体行为方面的发展,绝对决定论中的个人豁免论也为人所摈弃。”斯金纳想消除目的论解释模式:

“物理学的进步并不是因为更直接地观察下落物的喜悦,生物学也不是因为观察生命精神的本质而取得进展。而且,我们也不必试图通过发现到底什么是……计划,目的,意图,或成为有自主权的人的其他先决条件,来继续从事一种科学的行为分析。”

斯金纳希望用因果论模式来代替目的论模式:※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个人性格到五岁就已成型,已形成的性格结构,对五岁之后发生在个人身上的每件事情都将做出回应;*

一个人的绝大多数动机都是无意识的,那些违背社会公德的生理冲动、痛苦的童年记忆、未解决的情感冲突、异想天开的愿望以及恐惧……全都被压抑在无意识之中;*自我只是掩饰本我与超我之间尖锐斗争的一个幌子。弗洛伊德的决定论看法:

所谓正常人的一切有意义的行为与精神病患者的行为一样,都是不自由的;也根本不存在责任这类东西。

约翰·霍斯普斯的观点:

“……我们做出自愿选择的这个行为,以及为做出这种行为准备的一整串考虑,只是用来表达无意识愿望的幌子而已,说得确切一点,只是无意识的妥协和防护而已。

……

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只在这个程度上是自由的:即,他的行为动机根本不是无意识地产生的。如果这是我们的标准,那么我们绝大多数的行为不能称作是自由的:每件事情,包括冲动和意志,都与我们对待生活的基本态度以及我们兴趣的一般趋向有关;不论我们是否是哲学家或是艺术家和商人,我们的全部感情生活,包括我们对金发美人或是褐发帅男的偏爱、喜欢主动型还是被动型……等等在内,都在无意识中有其不可避免的基础。生活中只有那些相对而言乏味的方面:例如,我们对那些对我们来说并非真正重要的人做出的行为——才免于这条规则的束缚。

决定论似乎涵盖了全部心理生活:

“如果我们把有意识动机与无意识动机做出区分,这种确信的感觉就会提醒我们,有意识动机不能扩展到我们决定做出的一切动作方面……

因此,一方面就此保持着自由的东西,又从另一方面——从无意识的那个方面获得了动机,通过这种方式,决定论彻底地表现在整个心理领域。”理查德·彼德的最后定论:

“如果弗洛伊德想描述不正常的行为,关于这些行为,我们可以恰如其分地说,某个人正做出这些行为,他的所作所为是有原因的,等等,那么他谈论的是自我;另一方面,如果弗洛伊德想说某个人忍受着某些煎熬,或被造成或被迫去做一些事情,那么他讨论的是本我。”

——弗洛伊德最终被理解为非决定论者

温和决定论:

——

即便在必然性的世界中,自由也能存在。

——奥古斯丁从对上帝全知的信仰中得出必然性的概念:如果上帝全知,那么他就知晓未来;如果他知晓未来,未来必定会按照上帝关于未来的知识而展现。温和决定论的起源:我们用“自由”表达什么含义?——我们用自由来表达“愿望与能力相一致”的含义。这种“自由”有什么特点?

*自由与环境有关:一个人生来是自由的,同时又会受环境所限有种种不自由;

*自由与决定论相符:虽然我的愿望已经被决定了,我也还是会去做我想做的事。

斯多葛学派提出的最为奇特的温和决定论:

人在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层面上,是自由的;

人在有自由的层面上,是幸福的;

我们所有人都有自由、幸福的时候;

人可能在任何时候彻底自由、彻底幸福。

这最后一个推论是如何实现的呢?——实际上是把你的愿望和“世界的愿望”给等同起来:不是努力争取一个人想要的东西,而是“要想得到你已得到的东西”。

温和决定论的不足之处:

*“安宁之中存在着幸福”并不符合西方主流关于自我的理想;

*“愿望与能力相一致”的自由定义,也不够有说服力。

非决定论:决定论不正确

可以把A假想为B、C、D、E的充分条件:A一旦发生,B、C、D、E都有可能成立,但不是必然发生的事件。——因此,非决定论者可以争辩:

(1)只存在随机的事件;

或(2)存在一些随机的事件;

或(3)存在一些无前因的事件;

或(4)一些有前因的但不是必然发生的事件。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被确定。※自由意志论:

——决定论为假,自由确实存在。主流自由意志论的观点:

温和决定论者对自由下的定义只是真理的一半。自由不仅要求某人具备达成愿望的能力,还要求他拥有做出真正的选择、真实的抉择的机会。只有这样,所做的选择才是自由的行为,也才对该行为负责;*

如果决定论者悍然不顾经验,声称一切行为都是必然发生的,那么证明这一反直觉的观点的责任也将落在他们身上,在他们还没做到这一点之前,我们其他人有充分理由相信:决定论为假。自由意志论的立场:

既“讲究实际”:上述讨论建立在正常情况下我们自身的日常经验基础之上;*

又“折中”:虽然我们的经验与决定论背道而驰,上述讨论却也认识到:决定论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为真。确切地说,我们的自由只是某些行为上的自由,而不是所有行为上的自由。※存在主义的自由

萨特几个需要特别解释的术语:*

自为:指人类经验,大体相当于“意识”,还包括我们对自己肉身的经验;*

自在:其存在先于人类对于它的介入,是一种不属于人类世界的实在,阿尔卑斯山的徒步旅行者:*旅行者甲选择巨石作为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他自己则选择做一个“失败者”;*旅行者乙把巨石的真实性解释为“挑战”,他浪漫而又英勇地选择当一个“挑战者”;*旅行者丙选择世界作为一个欣赏的对象,他自己则选择做一个艺术家;*旅行者丁选择世界作为一个标本,他自己则选择做一个科学家。

分析结果:

每个人都已创造了他自己的世界,并已选择他在那个世界中的定位。萨特观点的争论:

*决定论者:各人对上述情形所做的不同反应,并非自由的产物,而是各人以往生活经历的产物。

萨特:任何事实的状态,不管是什么样的,本身不可能引起任何一个活动。无论我对存在作出什么解释,我总能作出其他解释。我有作出其他解释的权利,这种权利永远不可能被剥夺。萨特观点的最极端说法:——只要有必要,一个人总可以选择死亡。

(只要一个人乐于追求其他选择,而不是追求自杀;那么,他就已经作出那个选择,并要对此选择承担责任。)在萨特看来:

做一个选择并非一个孤立的行为。相反,它是整个生活方式的显现。

虽然大多数人还不习惯于做这样一种极端转变(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也不愿意承认这个存在主义真理,人们其实又是在“自我欺骗”中承认了这个真理。萨特观点解析:

*“我们是世界里的身体”:即我们的“没于世界的存在”

我们还创造了赖以栖身的世界,这是我们的“在世之在”。

任何时候,如果仅选择“没于世界的存在”就是自我欺骗。不自我欺骗就是选择做自己,做“在世之在”,并承担起由此而来的责任。一种走向极端的自由观:

“于是,在一个生命中就没有事故;一种突然爆发和驱动我的事件并非来自外部,其实都源于我自己的选择。

……

“如果我宁要战争而不要死和耻辱,一切就都说明我对这场战争负有完全的责任。……

因为,这场战争只是因为我而且只通过我而存在是取决于我的,并且我决定了它的存在。没有任何强制,因为强制对一种自由不可能产生任何作用;我没有任何托词,因为,……人的实在的本意就是他是没有任何托词的。※固执己见的自由

地下室人被强行限制的自由:

他被要求做事深谋远虑,他被告知:应当按照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行事;

他被要求行为应当合情合理,做任何事都应该具备做这件事的理由。这样一种极端自由:

“完全不受任何束缚、不向任何权威屈服(甚至不向理性屈服)、行动不受任何阻碍

——这种情形似乎接近于我们对自由的根本经验,……我们依稀记得这种期盼,关于这种期盼的记忆仍然在各种关于自由的讨论背后散发着光和热。”

本章结语:

我们是否应该相信决定论呢?

决定论可能为真:从宏观层面上看,客观事物似乎确实是按规律办事;从原则上讲,客观事物的所作所为也是可以预测的;

但无论如何,我们也还是有充分理由相信自由:

我们确实体验到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是自由的;

我们也有否决定论的实际理由;

我们对于决定论的信仰与自己的思维、自己在世上的行为并不一致。

本章结语:

我们能接受自由意志论吗?

*“形而上的自由”:更具哲学方面特性的自由;

“实际自由”:更具实用主义特性的自由。

“我们是否有合情合理的理由来相信这些自由的存在?”※

形而上学的自由A、纯粹凭意志决定的自由(上帝的自由)

B、受限制的凭意志决定的自由(温和决定论的自由)C、精神上的自由(思想上的自由)D、本体论自由(

“自由意志论”的自由)E、固执己见的自由(“地下室人”的自由)※

实际自由A、……自由

B、

通过……得到的自由C、远离……的自由结论:

——我们有充分理由信仰自由,但也不是非得给“自由”下一个统一定义不可。

本章思考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