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麻类作物主要内容第一节麻类植物概述第二节苎麻第三节红麻第一节麻类植物概述.一、麻类作物的概念和分类(一)、麻类作物的概念
麻类作物是指主要利用其茎秆纤维部、叶片或叶鞘中纤维进行纺织的一类作物。麻类作物是我国的一种特殊叫法,在其名称最后的一个字通常有个“麻”字,如苎麻、黄麻、红麻、剑麻、罗布麻等。(二)麻类作物的分类
麻类作物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可利用的韧皮纤维植物和叶纤维植物有几百种,但作为经济作物大量栽培的,只有几十种。麻类作物在植物学上的分类,分别属不同的科、属、种植物,栽培上所介绍的麻类作物分类,主要是按照纤维主要着生部位来分的。根据纤维着生的部位不同,麻类作物可分为:韧皮纤维作物和叶纤维作物两大类。1、韧皮纤维作物:韧皮纤维作物被利用的纤维主要是着生在茎的韧皮部内,由于茎的韧皮纤维质地柔软,商业上称为“软质纤维”。韧皮纤维作物,根据纤维主要来源于初生分生组织还是次生分生组织,又可分为初生纤维作物和次生纤维作物。他们又各有若干种麻。
(1)、初生纤维作物所利用的纤维主要来源于初生纤维组织。这类麻包括苎麻、亚麻、罗布麻等。(2)、次生纤维作物
所利用的纤维主要来源于次生纤维组织。这类麻包括黄麻、红麻、青麻(又名苘麻)、大麻等。2、叶纤维作物:叶纤维作物被利用的纤维主要来源于叶片或叶鞘中的纤维束。它们又可分为叶纤维作物和叶鞘纤维作物。
(1)叶纤维作物
我国主要的纤维作物为龙舌兰麻,是龙舌兰科所有植物的总称。主要有:剑麻、普通剑麻、亚洲马兰麻、番麻、假菠萝麻、灰叶剑麻等。
(2)叶鞘纤维作物最重要的叶鞘纤维作物为蕉麻、马尼拉麻等。二、麻类作物的起源和分布苎麻
原产于我国浙江省,东南亚各国,苎麻的栽培的历史也比较悠久。苎麻分布于全世界各大洲,苎麻产量较多的国家有巴西、非律宾及其他东南亚各国。我国的苎麻产量一直占全世界的80%以上,其产品主要用于出口。我国苎麻主要分布在湖南、四川、湖北、安微、台湾、江西、贵州、广西等省(区),以上省(区)种植面积较大,浙江、广东、福建、江苏、云南、河南、陕西也有栽培。我国苎麻生产几经起伏,1987年出现历史最高水平的567.5kt,随后再次进入低谷:进入21世纪后,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苎麻呈现平稳发展势头。2005年我苎麻种植面积已达132kkm2以上,产量超过277kt。亚麻
亚麻原产于小亚细亚到地中海沿岸一带。我国亚麻直到1925年后才开始较大规模栽培。全世界亚麻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和非洲北部,我国纤维用亚麻以黑龙江省的栽培面积最大,约占全国的85%以上,其次为吉林、内蒙古、新疆、宁夏、辽宁等省(区)。2005年种植面积约2,总产。
黄麻
黄麻起源于非洲、印度、中国华南地区。黄麻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印度,接近全世界面积的二分之一,其次为孟加拉、泰国等。我国目前已几乎没有黄麻种植。红麻
红麻原产于非洲,19世纪初我国才引入种植,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红麻面积稳定在330kh2左右,最高年份达940kh2。20世纪90年代以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红麻分布很广,除中国外,以印度、泰国的面积较大。我国红麻生产区有河南、四川、湖北、广西、山东、浙江、湖南、广东等省(区)。2005年全国黄红麻种植面积2,总产。三、目前麻类作物的种植情况
广西原是苎麻生产主要省区之一,广西的苎麻以优质著称全国(单纤维支数1800支以上),但目前种植面积已很少,2005年只有2,总产也仅有。广西传统的苎麻产区为:桂林市的平乐、阳朔、荔浦、灌阳等县,贺州的蒙县、百色的隆林、靖西等山区县也有栽培。
广西原是黄红麻主产区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广西麻区是长江以北红麻区麻种的主要供应地,每年负责为长江以北麻区提供优质麻种,所以,当时红麻种植面积较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长江以北麻区红麻生产用种主要通过塑料大棚集中繁殖解决,从广西定种量锐减,加上主要麻区大量发展甘蔗生产,种植甘蔗的效益远高于红麻,所以,近年广西的红麻种植面积已很少,2005年只有2,总产量为。广西红麻传统产区为:平南、陆川、扶绥、横县、浦北、北海等黄麻丝第二节天然纤维之王--苎麻一、苎麻生产概况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是我国国宝,我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在国际上称为“中国草”。适宜纺织各类卫生保健用品,因此苎麻纤维具有良好的穿着服用性能,是一种优良的纺织原料,被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植物名】荨麻科(Urticaceae),别名家苎麻、白麻、圆麻【形态特征】半灌木,高1—2米;茎、花序和叶柄密生短或长柔毛。叶互生,宽卵形或近圆形,表面粗糙,背面密生交织的白色柔毛。花雌雄同株,团伞花序集成圆锥状,雌花序位于雄花序之上;雄花花被片4,雄蕊4;雌花花被管状,被细毛。瘦果椭圆形,长约1.5毫米。花果期7-10月。苎麻原产热带、亚热带,为喜温作物。我国主要产地分布在北纬19度至39度之间,南起海南省,北至陕西省均有种植苎麻的历史。其中长江流域麻区是我国的主要产麻区,其栽培面积及产量占全国总栽培面积入总产量的90%以上。苎麻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平原、湖区、丘陵区、山区的各种土壤,都可种植苎麻。最适宜的土壤是沙质壤土、粘质壤土和腐植质壤土。【分布与生境】
【综合开发与利用】1.纤维的用途——织布(1)在各种麻类纤维中,苎麻纤维最长最细。纤维长度比最高级的棉花还要长二、三倍到六、七倍(2)原麻脱胶精制后,纤维外观颜色洁白,有丝样光泽。(3)苎麻纤维构造中的空隙大,透气性好,传热快,吸水多而散湿快,所以穿麻织品具有凉爽感。(4)苎麻纤维强力大而延伸度小。它的强力比棉花大七、八倍。(5)苎麻纤维不容易受霉菌腐蚀和虫蛀,而且轻盈,同容积的棉布与苎麻布相比较,苎麻布轻百分之二十。因其纤维长,结实,织物冬暖夏凉,“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绢”,曾被历代列为贡布,成为皇室和达官贵族喜爱的珍品,20世纪30年代曾获巴黎国际博览会金奖2.叶、根、骨、壳的用途——饲料苎麻叶是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的饲料。麻根含有“苎麻酸”的药用成份,有补阴、安胎、治产前产后心烦,以及治疔疮等作用。麻骨可作造纸原料,或制造可做家具和板壁等多种用途的纤维板。麻骨还可酿酒、制糖。麻壳可脱胶提取纤维,供纺织、造纸或修船填料之用。鲜麻皮上刮下的麻壳,可提取糠醛,而糠醛是化学工业的精炼溶液剂,又是树脂塑料。
3.地上部分——提取乙醇
苎麻地上部分可以全部用作提取乙醇。我国现有坡耕地约亿亩,而南方地区坡耕地约占1.6万亩,占全国50%。我国坡耕地分布广、面积大、产沙量高。南方坡耕地的治理主要采取“坡改梯”这种工程措施,每亩投入至少需要1000~3000元,在有限的时间内国家财力无法全部解决。苎麻在南方坡耕地种植已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其枝繁叶茂、根系发达,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显著。4.苎麻生态价值--水土保持苎麻保持水土的成因分析(1)苎麻根系发达、固土力强。苎麻属深根型植物,根粗长,根系较多,入土较深,一般入土达50厘米以上,大部分细根分布在35厘米左右的耕作层中,固土力特别强,保持土壤不流失效果好。(2)苎麻覆盖率高、时间长。苎麻地上茎高而密度大,一般高达2m左右,最高可达3m,每窝分蘖为10-20株,稀植的可达数十株。苎麻一年生长三季,上下两季麻的衔接很紧,间隙时间短,一般叶片较大,非常茂密,覆盖度可达100%,且覆盖时间长,一般生长期覆盖时间约为9个月左右。(3)提高覆盖度、减少地面冲刷。每季苎麻剥打后,麻杆、麻叶还土,直接覆盖麻地表面,既可提高土壤肥力,又可防止收麻后覆盖率低时暴雨冲刷表土,提高地面覆盖度,降低暴雨的侵蚀力,增强土壤抗蚀力和入渗力,减少表土流失。(4)苎麻一年栽种、多年受益。苎麻既是深根型植物,又是多年生植物,再生能力也很强,一年三季,年复一年,当年栽种,当年受益。苎麻不用深翻复种,一年栽种、多年受益,保持水土、效果最佳。
省份名称播种面积(hm2)总产量(t)hm2/kg江苏40016114027浙江2004212105安徽340059411747福建3003451150江西752099211319湖北16590297601793湖南21600400461853广东2019950广西120022171847重庆420059091406四川19400239191332贵州22001521691云南200155775全国7775012234615731998年南方省去苎麻生产情况简表二、苎麻的形态特征与生长发育(一)苎麻的器官形态1、根(p149图7-2示)
用种子繁殖的实生苗,由胚根发育为主根,逐步膨大形成萝卜根。无性繁殖的无主根。由地下茎和地上茎根茎部处长处不定根,不定根上长出许多细根,构成苎麻的根系网,萝卜根贮藏大量营养物质,可供幼芽萌发、生长和越冬所需。
根据根系入土深浅可把苎麻品种划分为深根型、浅根型和中间型,细根可入土150-200cm,大部分分布在30-50cm.2、茎(1)、地上茎
每兜10-20株地上茎,茎高,茎粗9-18mm,成熟时株高不足60cm的叫脚麻(无效分株),每根30-60叶,纤维长60-250mm,单纤维强度25-40g。成熟地上茎横切面见图示。(2)、地下茎
具有发达的根状地下茎,与萝卜根相似,但其上有节和芽,且其上下部粗细相等,萝卜根不能发芽,地下茎有龙头根、跑马根扁担根三种。3、叶单叶,互生,卵圆形、椭圆形或心型,除基部以外叶缘有锯齿,叶面绿色,叶背密生白色茸毛,叶柄较长,托叶两片。4、花
复总状花序,雌雄同株异化雌花着生在茎的上部,雄花着生在下部,两者花茎节上有花序混生的现象,雌花开放时有紫红、红、黄绿等色,是识别苎麻品种的根据之一。5、果实和种子瘦果,扁平短纺锤形或椭圆形,有毛,成熟时深褐色,种子很小,千粒重,未精选的种子发芽率低,一般为10-30%。(二)苎麻的生长发育1、苎麻生命周期的规律性:苎麻为多年生宿根性植物,按其发育规律,可分为总发育周期和年发育周期。2、营养生长发芽与出苗地上茎的生长:苗期-旺长期-工艺成熟期地下茎的生长:主要的繁殖材料。地下茎与地上茎的生长关系:交替进行的。(二)苎麻的生长发育3、苎麻的生殖生长:苎麻一般在8月下旬左右孕蕾。孕蕾后30-40天开花,花期20-30天,受精后15天子房发育成瘦果,从开花到种子成熟需65-70天,一般12月初成熟。生产上无需留种,采用无性繁殖,控制营养生长。4、苎麻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喜温作物。光照:喜光,短日照作物。水分:喜高温高湿,不耐水渍和干旱。风:1-3级微风有利,不大于4级。土壤:平原、丘陵均可,肥沃疏松深厚,ph值6-7为宜。营养:需求N\P\K\Ca需求较多。(三)苎麻产量与纤维品质1、苎麻产量的构成因素由有效茎数、茎高、茎粗、皮厚和出麻率五个因素构成。一般情况下,以麻株高度和有效茎数对产量起主导作用。2、苎麻的纤维质量苎麻纤维包括麻绒、初生韧皮纤维和次生韧皮纤维,其中利用的是初生韧皮纤维,即原麻。(p152)原麻质量包括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方面。3、苎麻的品种100多种,具有栽培价值的是白叶种苎麻和它的绿叶变种,白叶种苎麻原产我国,是主栽品种,绿叶种只在海南省等少数地区种植。三苎麻的生产技术(一)苎麻的繁殖技术1、分蔸繁殖:将老麻蔸(地下茎)砍成若干块直接种在大田的方法。2、切芽繁殖:将麻蔸的跑马根切成1g左右,龙头根和扁担根切成5g左右的小段,每段只留2-5芽进行繁殖的方法。3、压条和离体压条繁殖(p153)4、嫩梢扦插繁殖:要点包括材料与工具准备-苗麻整地-剪取嫩梢-消毒处理-扦插生根-苗床管理等。5、种子繁殖:春分前后播种,优点也突出。(二)苎麻大田生产技术1、新麻园的建立与管理A、建园:平原、丘陵均可,水源方便定植前要是好底肥,有机肥为主。B、合理密植: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一般春季栽植。丛生浅根型品种,分蔸繁殖密度22500-30000蔸/公顷,散生浅根型则以15000-22500蔸/公顷,切芽繁殖的密度为45000蔸/公顷,嫩梢扦插30000-45000株。丘陵山区一般选择三角形栽植。2、新麻园的管理查苗补蔸-适时追肥-中耕除草-破秆闭蔸。(三)壮龄麻园的管理1、冬季管理:深中耕-施腊肥-培土2、勤中耕除草,季季施肥3、化学除草和调控4、防治病虫的自然灾害:病虫害防治-防旱防渍-防风防霜(p155)(四)老麻园更新复壮麻园保持壮龄的时间可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由于自然灾害或管理不当,也会败蔸,引起败蔸的主要原因是病虫害。可以对败蔸麻园进行复壮,更新复壮的措施有:边蔸-盘蔸-剃头-抽行等方法。如果是病虫害引起败蔸,则全部挖出,重新栽植,若是土壤传害,则全部挖出,栽植其他作物(禾谷类),间隔3-4年,土壤净化后再栽植新麻。四苎麻的剥制与贮藏(一)苎麻的剥制技术1、剥制时间:每季麻生长后期,茎色由下而上变成褐色,达茎高1/2-1/3,中部叶片变黄,麻皮和麻古容易分离时收获。头麻芒种边、二麻立秋边、三麻霜降前。宜晴天收剥刮制,当天晒干,这样麻的含胶量低,色泽好,纤维柔软。砍麻直喂式苎麻刮麻机晾晒手工刮麻苎麻纤维提取机2、剥制技术砍剥法要点:是先用竹竿打落麻叶,再用快刀齐泥割下茎杆,扎捆浸水后剥制,此法工效较低。扯剥法要点:一是开口好,麻皮不能粘有麻骨;二是剥麻要整齐成片,一般在离地2/5的地方开口;三是不留“蚱蜢腿”,不留尾梢骨;四是右手食指带上麻勒或缠胶布。一般用此法工效高。选流水或静水浸麻:头麻流水浸小时,静水小时;二麻流水浸1-2小时,静水小时;三麻流水浸2-4小时,静水浸1-3小时。浸水后用刮麻机或刮麻器刮去麻壳,要求是:麻壳脱光,浆汁刮净,每刮40片左右后,应将所刮麻按头部约22cm,尾部月33cm长均匀放在刮麻器的刀口内,,一手握紧刀口,一手拉麻,反复刮至出尽绿色水为止,刮净浆的麻晒干即头白尾亮,如遇阴雨天,则烤干,以防霉变。(二)苎麻的分级与贮藏晒干的麻纤维叫原麻,把原麻基部理齐,抖净杂质,按品质、长度、色泽等,分别扎成1Kg左右小把,再分类打成25Kg重的大捆,即可贮藏和交售,也可将麻进行煮碱脱胶,加工成精干麻。
贮藏中关键是防潮,自然含水量13%为标准,保持通风,洁净,防虫,防霉变。我国苎麻国家标准的等级差率
品质条件一级二级三级130cm以上90cm以上50cm以上一等刮制好,斑疵、红根较少113108103二等刮制较好,斑疵、红根少10510095三等刮制较差,斑疵、红根稍少979287复习与训练1、选择与判断做在书本上。2、综合分析题做在作业本上。3、实践题由同学们回家观察了解本地苎麻的剥制技术、繁殖技术及冬季管理措施。第三节红麻一、红麻的形态特征1、根:直根系,由主根、侧根、支根、细根组成,主根入土50-60cm以下,可达2m左右,侧根、细根发达,根系主要密集在0-30cm耕作层。2、茎:圆柱形,直立,株高3-4m以上,中部茎粗1-2cm,早熟品种茎节数40节以上,晚熟品种90-110节,茎色有青绿、黄绿、红、紫红等色,绿茎品种到了成熟期,其向阳面多变为红色。3、叶:互生,有裂叶和完全叶两种,叶柄较长,柄上有针状刚毛,托叶两片,深据齿叶缘,叶色绿或紫。4、花:红麻花和棉花的花相似,由花瓣、雌蕊、萼片、雄蕊、蜜腺、苞片和子房组成。5、蒴果和种子:红麻的蒴果为桃形,成熟时为黄褐色,表面有刺毛,花萼与苞叶不脱落,蒴果为五室,每室5粒种子,蒴果大小一般为1.5-2.5cm,种子为三角菱形,灰黑色,千粒重25克。二、红麻的生长发育与环境1、红麻的生长发育过程:苗期:从播种出苗到苗高30cm左右为苗期。苗期地上生长很慢,根系生长很快。营养生长。旺长期:从苗高30cm左右到现蕾为旺长期。是纤维发育和产量形成的时期,要加强肥水管理。由营养生长转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旺的时期。现蕾结实期:当麻株出现花蕾,就标志着已进入生殖生长期。当全田麻株有50%出现花蕾时,称现蕾期;当全田有50%麻株开花时,称开花期。在现蕾和开花初期,红麻植株的生殖生与营养生长同时进行,主茎仍在继续伸长。到盛花期以后,主茎生长迅速减慢,当梢部出现披针叶时,营养生长才停止。这时纤维已臻成熟,称工艺成熟期。“南种北移”的红麻,在华南以北地区的生态条件下,到10月份,一般只处于现蕾或尚未现蕾阶段,而且还未出现披针叶,但其营养生长已基本停止,可以收获。红麻开花顺序是由下而上逐渐开放,全株开花日数40~70天,每天开花1~5朵不等,每天花朵开放时间自午夜1~2时至清晨6~7时。红麻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开花前花药已成熟并且开裂,开花时柱头已授上粉,红麻以开花到蒴果成熟的天数,因结果部位不同而异,麻株下部蒴果成熟较快,一般30~40天;中部蒴果成熟较迟,需50天左右;项部蒴果成熟又较快,一般45天左右。红麻种子在采种植株收获后,可在田间或场院内进行后熟两个星期,能使植株上大部分青果内未充分成熟的种子,利用植株体内残余养分达到成熟。当红麻种子成熟时,全生育期完成。红麻是短日性植物,对光照条件反映比较敏感,给予短日处理即能提早现蕾、开花与结实。据试验,在每天10小时的短日条件下,能最迅速地通过光照阶段,每天小时以下,需30天以上,才开始进行花芽分化,若满足不了短日照条件,就不能进行花芽分花。三、红麻的生产技术要点1、选用良种,搞好种子处理选用青皮3号、红引135、83-10、奥74-3、湘麻2号、KB2等良种。由于红麻开花期长,种子成熟上下不一致,常掺杂相当数量的黄色或淡蓝褐色、粒小而瘪的未成熟种子,因而在播种前需选择种皮深褐、充实饱满、发芽率高而洁净的种子。选择优良种子一般以水选法最简便,即播种前将种子浸入清水中5分钟,加以搅拌,除去漂浮于水面的劣子,然后再取出下沉的良好种子。为了防止红麻炭疽病和立枯病为害,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方法是:用50%退菌特兑水50kg(1000倍溶液),可浸种,在18~20℃温度下浸种20~24小时(每隔3~4小时搅拌一次,立枯病,炭疽病菌被消灭90%以上),捞出冲洗干净,晾干便可播种。2、适时播种,确保播种质量适宜播种期为:大田地表层5cm土温稳定在13℃以上才能播种。华南地区:春分-清明,长江流域:4月中下旬。每公顷播种量为:发芽率在75%以上的种子20kg左右。播种时要掌握好浅播浅盖原则:播种深度不宜超过3cm,盖子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3、合理密植
红麻是中耕作物,在不影响田间管工作的要求下,尽量缩小行距适当放宽株距。播种的方法有条播和穴播,采用条播时,如果用机械播种,则行距在30~45cm,播幅10~15cm为宜;如果用人工播种,则行距20~30cm,播幅10cm左右较好。采用穴播者,一般穴距采20×10cm或25×10cm,每穴6~8粒种子为宜。一般认为,红麻每667m2有效株数以~万株较合理,红麻种子的千粒重在25~30g范围内,即千克种子约为~万粒。考虑到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和笨麻率等因素影响,为保证每亩有效株数达~万株,如果种子发芽率为80%,播种量一般为~2;发芽率70%,播种量需~2.0kg/667m2为宜。实现合理群体结构要抓好早间苗定苗,培育壮苗,抓好拔脚麻工作:第一次7月底8月初,第二次在收麻前15-20天。4、科学施肥施基肥:每公顷施碳酸氢铵150kg,过磷酸钙375kg,氯化钾112.5kg,饼肥750kg或加入人粪尿7500kg.也可每公顷单施专用复合肥600kg.施追肥:三次追肥,一次施提苗肥,在间苗时结合中耕施用,每公顷是尿素45kg,第二次施壮苗肥,结合中耕定苗时施用,每公顷尿素60-75kg,第三次施长秆肥,在旺长初期(6月10日左右)施肥,每公顷尿素120kg,或每公顷专业复合肥450kg.5、抓好化学除草和排灌
除草:红麻田间除草方法,除中耕结合除草外,有条件的地方,以配合使用化学除草剂较为经济有效。据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研究认为,每667m2用50%伏草隆350g或用50%杀草丹450g,兑水75稀释成药液,于红麻播种后第二天均匀喷施于畦面,杂草防除效果达90%以上,同时对红麻出苗影响也较小,安全率达90%以上。排灌:
红麻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吸收大量的水分。红麻的各个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不同。①幼苗期需水不多,此时较耐旱,但不耐涝,土壤忌过湿,更怕渍水,因而春天雨水多时,要特别注意清沟排水。苗期一般不需灌溉,但土壤过于干旱,可酌情结合间、定苗及施苗肥工作,每667m2施用稀粪水1500~2500kg,既可解决水分供应,又能满足麻苗对养分的需要。②当麻株进入旺长期后,需水量急剧增加,耐涝性也增强,此时要求田间持水量常保持在80%左右(湿润状态),如果遇上干旱,要每隔10~15天灌水一次。如果土壤开始发白,近中午时叶柄上翘开展叶叶缘向上卷曲,表明红麻缺水,需要进行灌溉。如果在上午9时左右,叶子就开始出现萎蔫,则表明麻地严重缺水,急需灌溉。麻地灌溉可采用沟灌,但有条件的可采用喷灌。③现蕾开花结实期,红麻仍有一定生长量,同时开花时实也需一定水分,若遇干旱还需进行浇水,以保证纤维产量和质量,同时保证种子正常成熟。6、防治病虫害
常见为害红麻的病害有红麻炭疽病,立枯病和根结线虫病,红麻受这些病害为害,轻则造成减产,重者甚至使红麻失收。因此,在整个生。期间要注意检查,一旦发现应及早进行防治。目前对炭疽病、立枯病的防治措施,除实行轮作及种子消毒外,在生育期间发现,应及时拔除病株,将之移出麻田烧毁或深埋。①对炭疽病防治,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 2025年高频可变均衡机芯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加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Unit 6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3a-3d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车继电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耐热防腐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分子雕塑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热敏POS打印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Module 9 Unit 2 Im going to do the high jump(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超细硅灰石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QSB快速反应看板
- 初中信息技术备课组工作计划8篇
- 售后维修服务单模板
-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信息类)教案
- 汪小兰有机化学课件(第四版)3
- 减少电力监控系统告警信息上传方法的研究(QC成果)
- 交易商协会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工作介绍
- 《人与环境》课程教学大纲
- 班组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PPT96张)课件
- 深圳市城市用地分类表
- 内蒙古自治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