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复习修改_第1页
第三章复习修改_第2页
第三章复习修改_第3页
第三章复习修改_第4页
第三章复习修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地无规则地运动。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微粒运动速度加快。3、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50ml水+50ml水?100ml50ml水+50ml酒精?100ml1、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构成的。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其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发生了变化,而在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微粒改变的是微粒间的间隔。构成酒精的微粒在进行不断地、无规则地运动。2、在开水中冰糖溶解速度比较快,为什么呢?因为: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度越快1、在讲台桌上打开一瓶浓度为95%酒精,过一段时间后班级各个角落都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为什么呢??当堂训练3、水蒸气变成水,在这一变化中发生改变的是什么?而水通电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在这一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又是什么?(从微粒观点解释)水蒸气变成水的变化中发生改变的是构成水的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变化中发生改变的是构成水的微粒本身发生了变化。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2、分子、原子、离子三者间的关系以及三者与物质的关系如下所示原子结合物质1.金属(铁、铜、铝、汞等)2.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3.部分的非金属:硫、磷、碳、硅结合分解分子聚集物质1、非金属氧化物(水、二氧化碳等)2、所有的气体(除稀有气体外)3、有机物质失去或得到电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离子结合物质构成物质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的特征与性质2)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本身发生改变,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1、分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在不断地、无规则地运动;分子是极其微小内眼看不到的微粒;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3)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2、原子1)原子不但可以构成分子,还能直接构成物质,因其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之一。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也就是分子在化学变化发生了改变。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各数都不变。(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3)原子的构成: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在核外作高速的无规则的运动)质子(带正电荷的微粒)中子(不带电荷的微粒)(带正电荷)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所有的原子核里都有质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有中子。(带负电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离子核外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分层排布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得失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在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__;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__(填数值),则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2)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二者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3)上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其中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原子的质量a)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某原子)=M(某原子)M(某碳原子)×1/12公式表示如下:b)相对分子质量(Mr):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什么是元素?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各种原子、离子、分子构成了物质。世间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一类原子是指: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元素周期表氧O816.00原子序数(质子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名称元素

原子区别联系1.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表示种类,不论个数,2.是宏观概念3.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1.既表示种类,又表示个数.2.是微观的概念3.用于描述物质或分子的微观构成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单元元素符号

OFe2S3Hg宏观意义

微观意义

填表:

氧元素铁元素1个氧原子1个铁原子2个硫原子3个汞原子铁注:在元素符号前,有了具体的数字后,就只能表示微粒个数(即只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了)物质混合物纯净物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分单质:同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物质的分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成的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其他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二、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

其次依次为硅、铝、铁、钙等;2、海洋中元素含量最多的是氧,其次是氢;3、人体中元素含量最多的是氧,其次依次为碳、氢、氮;4、太阳中最丰富的元素是氢,其次是氦;5、地核中主要含有的元素铁,其次是镍;三、元素与人体健康元素元素符号摄入量过少的后果摄入量过多的后果钙铁

碘易导致骨骼疏松,畸形,佝偻病

Ca可能造成白内障、动脉硬化、结石的形成

Fe易得缺铁性贫血症

重金属中毒Zn造成发育停滞,智力低下,甚至侏儒症

Se导致癌症

甲状腺肿大,粗脖子病

I过多容易形成甲亢

脱发甲、克山病、癌症

重金属中毒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一、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二、化学式的书写:1。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氯氢银+1+1-1+1+1KNaClHAg二价:氧钙钡镁锌-2+2+2+2+2OCaBaMgZn三铝四硅五价磷+3+4+5AlSiP二、三铁二、四碳+2、+3+2、+4FeC铜、汞二价最常见+2+2CuHg硫有负二正四、六-2+4+6S(1)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通常写在左边,负价元素写在通常写在右边。原子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金正非负单质零)(2)根据化学合物中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的零的原则,确定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原子的数目。当堂练习:氧化铁氧化钠氯化钙氯化铜硫化钠硫化镁氧化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铜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铜硫酸钠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氯酸钠氯酸镁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三、化学式的命名:化学式书写步骤:1。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两种元素间用“化”字连接。2。化学式中元素的名称从右向左读,与化学式的写法刚好相反。3。元素的原子个数在该元素之前读出4。含有复杂原子团的化合物,要根据其特征来称呼,不需要读出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命名原则:四、根据化学式的计算(1)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因此这些数字的比值就是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之比。Eg:计算下列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NH4NO3

Cu2(OH)2CO3

CO(NH2)2

Ca(OH)2

(2)计算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比: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即:将化学式中所有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加和。例如:Fe2O3中,铁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就是2:3。因为在Fe2O3中有2个铁原子和3个原子。而在碳酸钙CaCO3中钙、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1:3。试计算下列化学式中的各原子个数比:CO(NH2)2

Cu2(OH)2CO3Mg(OH)2CHCl3(3)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之比在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之比就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的积之间的比值。如:氯酸钾(KClO3)中各元素质量比:m(K):m(Cl):m(O)=39:35.5:16X3=78:71:96注意: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之比的结果一般是最简整数比(4)计算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为纯净物)公式:例如:试求Fe2O3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数: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r)X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X100%ωω(Fe)=56X256X2+16X3X100%=70%ω(0)=?补充1、计算一定量的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即已知某一化合物的质量,求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M(x)=化合物的质量X该元素在该化合物的质量分数ω(x)公式:例如:求60gMgSO4中含有氧的质量:M(O)=60gXω(O)=60gX16X424+32+16X4X100%试计算100gCaCO3中含钙的质量、含碳的质量。2、已知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求化合物的质量。公式:化合物的质量m(xy)=m(x)/该元素在该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ω(x)例如:碳酸钠中含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