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板块第一专题:洋务运动_第1页
第一板块第一专题:洋务运动_第2页
第一板块第一专题:洋务运动_第3页
第一板块第一专题:洋务运动_第4页
第一板块第一专题:洋务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板块:专题一自强梦碎:从"师夷长技”到“中体西用”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外形势)洋务运动的内容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讨论:请结合史实分析1840-1861年间中国内外形势。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洋务运动面临的内外形势(一)洋务运动的国际形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近代化方面对东方国家的影响:西方工业化国家对中国的军事、政治侵略与商品输出必然伴随着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推广,中国不可能始终置身于近代化的世界潮流之外。“近代化”、“现代化”、“早期现代化”等概念,其内涵基本一致核心是工业化: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封建专制→民主社会和思想等方面的相应变革城市化中国“近代化”的内涵(二)洋务运动的国内形势1851-1864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农民阶级外敌入侵慈禧太后

恭亲王奕

1861年北京政变(“辛酉政变”)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当权派1843-1852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100卷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当时东亚国家关于世界知识最丰富的一部巨著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筹海篇》:海防战略战术西洋科技船炮图说等少数民族意识觉醒的有识之士当时清王朝统治者面临两大难题:1.如何应对农民起义?2.如何抵御外国侵略?二、洋务运动的内容19世纪60-90年代,为了解决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自救改革运动,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创设近代军事、民用企业,建立新式陆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史称“洋务运动”。什么叫洋务派?洋务官僚

中央:恭亲王奕、军机大臣文祥等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思想家

冯桂芬洋务企业的创办管理者

徐润、唐廷枢、盛宣怀、容闳等洋务派的共识对时局的判断:“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兴办洋务。如何处理农民起义、列强侵略两大统治危机?——“先平内患,再御外侮。”办洋务的关键:“必先练兵。”(一)兴办近代企业1.创办军用工业1890年以前,共创办20多个军工局厂。以制械、造船为中心,配合操练新军,购买炮舰。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曾国藩创办于安庆。最早生产近代武器的工厂,洋务派创办的最早的军用工业。主要产品:子弹、火药、大炮。江南制造总局(沪局)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创办于上海,当时最大的军火工厂。主要产品:兵轮、枪炮、水雷、子弹、火药和机器,设有炼钢厂。1865年,李鸿章创办于南京(宁局)。主要产品:枪、炮、子弹、火药。线膛铜炮1866年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闽局),附设船政学堂,是最大的造船厂。1867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局(津局)。主要产品:枪、炮、子弹、火药。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重点:采矿、冶炼、纺织、航运、铁路、电讯。模式:官督商办、官办、官商合办目标:借求富以求强

2.兴办民用工业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任命唐廷枢为总办,徐润、朱其昂、盛宣怀为会办。航运业1878年正式成立开平矿务局采矿业电讯业第一条电报线路:1879年大沽口-天津。1880年,设立天津电报总局。冶炼业江南机器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附设炼铁厂、炼钢厂。最大的炼铁厂——汉阳铁厂清末最早的官督商办棉纺织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纺织业1881年唐胥铁路通车仪式铁路业洋务运动时期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师敌、扰民、夺民生计总理衙门:“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中国史学会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5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李鸿章对修铁路的态度转换:李鸿章由60年代的铁路费烦事巨,变易山川的反对者,变成了70年代之后的最坚定的支持者。

见《李鸿章致总署函》,载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上册)》,中华书局1984年,第20页。洋务运动时期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翻译学堂:京师同文馆、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等。培养翻译人才;译书。军事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等。工艺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广东实学堂等。(二)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1863年开办的京师同文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詹天佑(后排右二)等留美幼童组织的棒球队(三)建立新式海陆军陆军改用洋枪洋炮筹建海军1885年设立海军衙门。19世纪70-90年代: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制中土则有余,御外侮则不足”19世纪80年代,福建水师在中法战争中惨败。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号称世界第四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最终失败。三、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以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以前者支配后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

积极作用:打破“中学一统”的局面,为西学的传播打开了缺口。局限性:认为国家的根本制度(“体”)不能变,反对政治体制革新,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文化。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受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洋务运动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四、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县筹办继昌隆丝厂1869年在上海成立的发昌机器厂,是由铁匠作坊主方举赞开始采用车床而出现的。兴起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与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经过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三个发展阶段不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主要受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洋务运动影响,直接引进机器而创办。技术、设备、资金、市场、税收等方面,受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不能正常、顺利和充分发展。投资者多为官僚、地主、买办、商人,在政治经济方面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常常依赖它们来寻求经济发展和政治庇护。企业一般资金少、规模小、设备简陋;多属轻工业;绝大部分分布在沿江沿海的通商口岸或大中城市,布局极不合理。五、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讨论:如何恰如其分地评价

洋务运动以及洋务派人物?(1)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2)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传播了近代科学知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3)有利于封建社会一些旧观念、旧风气的改变。(一)近代化的一小步: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一次尝试。(教材第50页)(1)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既有抵制,又有妥协和勾结,没能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2)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促进,也有阻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很软弱。(3)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观念,但又没能突破封建体制的束缚。(二)洋务运动本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可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教材第51页)1.封建性:洋务派本身属于地主阶级当权派;洋务派不敢也不愿对清王朝的政治制度做任何真正的改革。2.依赖性:兴办洋务的很多方面要依赖西方列强;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3.腐朽性: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对洋务运动的影响。一个不是贫弱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一个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