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及其分类
(1)概念基础设施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基础设施包括了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等“硬件”和“软件”二个系统。狭义的基础设施是指有形的资产部门,即技术性的工程设施。在我国通用的文件上,基础设施一般是指狭义的工程设施和硬件系统;基础结构则从经济结构角度考虑,具有广义性,泛指工程技术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1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2)分类四大系统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的线网、港站等设施。交通运输系统包括电力生产及输变电设施,区域性的煤气、燃气、石油液化气的生产输配设施和热力生产供应设施动力系统给水的水源工程、输水管道、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设施,以及雨水排放管网和污水排放的处理设施给水排水系统邮电局所、各种通讯手段收发和传输设施。通信系统基础设施的作用①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②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③基础设施是经济布局合理化的前提;④基础设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⑤基础设施是国防建设的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1)先行论——优先发展基础设施;(2)滞后论——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滞后建设基础设施部门;(3)同步论——基础设施与其它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投资、共同发展。2区域交通运输规划交通运输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区域规划中交通运输规划布局的任务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国民经济计划的指导下,从本她区具体条件出发,经济合理地组织区域交通运输网,以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
规划的具体内容包括:
(l)区域运输经济规划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区内外经济联系以及邻近地区客货流过境等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计划),确定近远期客货运量、周转量和运输工具需求量。
(2)区域交通运输网规划安排各主要线路的货(客)运种类、流量、流向的运距以及确定各主要站场和港口的吞吐量、吸引范围,合理组织各种运输方式的功能分工,制定铁路、水路、公路、主要站场、港口、码头、机场等工程布置规划。
规划编制的程序和方法
(1)客货运输与交通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2)未来客货运量、流量、流向预测;(3)客货运量在各种运输方式间的合理分配;(4)运输网规划和主要建设工程项目的基本方案;(5)估算投资、修建时间和经济效果分析。方法:图上作业法、实地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计量模型法(1)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①区域现状运输网组成特点区域运输网的组成包括:各种运输方式交通线路的起讫点、长度、密度、分布、通过能力、站场、港口的位置、规模、起卸能力、港口的腹地面积、码头的类型、航道的深度、通航吨位以及公路的等级等等。
②运输经济现状
运输经济包括:区域内主要物资流量、流向、总运量和周转量现状及增长情况,运输系数和货物构成,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协作(各自承担货物种类和比重)和运输设备利用现状等。
(2)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条件的分析
①区域交通地理位置特点基本上可分为通衢位置、中心位置(几何中心或政治经济中心)和边缘位置三种。通衢位置和中心位置意味着本区域在大的交通运输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影响到货运到发量的大小、线路走向、站场港口设置及其等级规模等。边缘位置一般通过量不大,多只具有自身运输的特点。
②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影响区域运输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地貌类型、地表切割程度和地面坡度对铁路线路布局、工程大小都有直接影响;河流水网密度、河道宽度、水深、流量、流速、水位变化等水文特点对航运提供不同的条件。
③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经济条件
着重分析自然资源分布及其利用状况,生产力发展和分布特征,国民经济部门(生要是工业和农业)构成和相互联系情况,城镇居民点分布特点,以及这些方面今后发展变化的趋势。案例1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纲要泛珠江三角洲总面积约200万平万公里,占全国的1/5;2004年区域生产总值46418亿元,占全国的34%.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区位与水平看,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可分为珠江三角洲(含港澳)、粤港澳、泛珠江三角洲三大空间层次,区域经济呈现核心与周边并存的二元空间特点,已形成珠江三角洲(含港澳)核心区、珠江三角洲以东沿海和珠江三角洲以西沿海、沿边两大对外辐射带。9省区资源禀赋各异,经济差异明显,各具比较优势。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发达,具有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华南、西南等其他省区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劳动力、矿产、能源和旅游资源,9省区间经济互补性强,具有广阔的合作发展前景。规划期内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情况与需求的分析评价规划期内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情况与需求是区域交通运输规划布局的重要依据,一般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1)掌握中央和地方有关区域交通运输发展计划和规划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①计划及规划新建、扩建、改建的铁路、水路、公路等各项工程和运输设备,如站场、港口、码头、机杨等;②运输量增长计划的比例,如各种运输工具增长的速度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2)查明区域内近、远期运输总增长对运输的要求具体包括:①主要工矿企业新增加运输量及其对运输的要求,可按厂矿了解新建、扩建、改建增加的运输量(输入、输出),需要用何种工具解决,在运输上有哪些特殊要求等;②主要城镇新增运输量及其对运输的要求,特别是查明新兴工业城镇及大城市的运输量;③区域过境运输状况,在经济发展或新的交通线开辟后,区际运输的变化。如过境运输量增加、主要货物流量、流向的改变等等。(3)分析现状交通运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网、交通运输组织、交通工具分工、交通运输流量、流向中存在的问题,交通运输网有哪些薄弱部门或环节,有哪些不平衡现象,如迂回运输、相向运输、不合理运输等,区域内有哪些可以沟通而未沟通的交通线路(铁路、航道、公路);有哪些未充分利用的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等。(4)分析区域内经济发展后反映在交通运输上的一些新情况和要求
①需要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②需要合理调整的运输流量、流向。
③需要合理组织的交通运输网及调整的交通工具的分工。案例:一、公路水路交通的特点
(一)公路水路运输量及主要公路通道交通量持续增长,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突出2004年公路、铁路、内河运输线路总规模达到79.7万公里,线路密度为39.9公里/百平方公里,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线路密度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公路水路线路总里程为77.8万公里,占区域综合运输设施线路总里程的97.6%,是区域综合运输设施的主体。(二)区域快速公路网络骨架初步形成,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加快,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作用明显
初步形成了包括同三、京珠、渝湛、沪瑞、衡昆等国道主干线,阿荣旗-北海、兰州-磨憨等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在内的快速公路网骨架。基本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连接主要城市、直通港澳的高速公路网。
9省区内河航道总里程为54561公里,其中三级以上航道2238公里,珠江三角洲地区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正呈现加快发展态势。(三)港口外贸吞吐量和公路口岸过货量连年攀升,公路水路交通成为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基础
年区域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递增15.3%,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年均递增高达32.5%。沿海港口承担了整个区域约65%的外贸集装箱运输、100%的外贸进口原油和绝大部分的进口铁矿石一程接卸。云南和广西与缅甸、老挝、越南等东盟国家接壤,边境上分布着11个国家一类公路口岸,公路运输为边贸往来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公路水路交通特别是沿海港口运输是区域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保障。(四)公路水路运输装备水平有所提高,运输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开始起步
目前9省区拥有公路客运一、二级资质的企业130多家,公路货运一、二级资质的企业30多家,市场经营主体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涌现出一批具有全新经营理念和经营机制、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高速客运和物流企业,运输经营结构调整进展明显,促进了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一网一干三线”公路水路交通发展面临的挑战
南北方向公路通道交通压力大,东西方向快速公路通道缺乏,西江航运干线能力不足;珠江三角洲地区向周边省区放射的高速公路通道数量和能力不足;珠江东西两岸与港澳连接的公路通道通行能力紧张,通道数量仍显不足,连接珠江两岸的跨海(江)通道亟待增加;沟通滇、黔、桂的右江、红水河、柳江及黔江航道等级、通航条件亟待提高。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布局规划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编制是区域交通运输规划布局的中心内容,运输经济规划包括:确定货物运输量、周转量和运输工具需要量三个主要指标。①铁路网规划内容
一般包括线网规划(新线建设,旧线改造)、站场规划(车站选址,枢纽布局),以及牵引动力和高速铁路等环节组合而成的新旧结合、干支结合的铁路网络。从区域规划范围看,铁路一般多作为区域运输网的骨干,担任长途运输的任务,铁路运输为区内外经济联系服务,则线路布置应尽量通过或接近区域经济中心和工矿点;为外区的通过运输服务,则线路方向以径直为宜。地方铁路布局主要在于接通运输量较大且较稳定的工厂、矿山、车站、码头或林场,同时也应考虑接通主要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地方铁路与大铁路是支与干、络与网、微血管支血管和大动脉的关系,在区域规划运输网布局中,应予以十分的重视。交通用地预测包括铁路、公路及其他交通建设用地需求量的预测。一般采用定额指标法预测。
铁路用地需求量预测计算公式为:R=L*A式中:R—规划期间新建铁路用地需求量(公顷)L—规划铁路线路长度(千米)新建铁路工程用地指标(公顷/千米)新建铁路工程用地指标(公顷/千米)牵引种类电力内燃蒸汽地形等级IIIIIIIVVIIIIIIIVVIIIIIIIVV国家铁路铁路等级I级双线6.52416.04266.34316.00865.38556.45795.97966.28015.94425.3212_____I级单线5.21844.97705.21025.30924.85185.16294.91925.15245.24204.7846_____II级单级_____5.08924.81865.05825.13874.66725.31555.08675.32435.38204.9156III级单线_____4.71374.42434.66714.74744.26884.92414.68764.92834.98574.5121注:1、新增铁路工程用指标主要包括路基、桥涵、隧道、中间站、区段站、机务设备、车辆设备、附属专业房屋建筑、石碴场及苗圃等。2、地形等级区间分为I、II、III、IV、V级;车站分为平原(1)、丘陵(II、III)、山区(IV、V)三类。中间站按三类地形:区段站按平原、丘陵两类地形,编组站平原一类地形。3、风沙、雷害、冻土、地震等地区: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位置、防护宽度、抗震措施等,另增用地数量。②公路网规划
规划内容包括公路线路经济选线、线路走向和等级、车站位置与规模的确定以及建立合理的路网结构等。公路网规划原则(P429)如以一个地级市域范围为例,可以考虑建立地市、县市、乡镇三级公路网。以地级市为中心,通往各县及邻区大、中城市为市一级公路网;以县城或县级市为中心,通往各乡镇及主要工矿点、林区的为县一级公路网;以乡镇为中心,通往各行政村、居民点的为乡镇一级公路网。公路技术等级的确定是运输网布局中的重要问题,应视其经济、军事、交通意义和行车密度而定,一般大区和省干线以三、四级为宜,市、县、乡镇级公路以四、五、六级为宜。公路用地需求量预测
计算公式为:R=L*A式中:R—规划期间新建公路用地需求量(公顷)L—规划公路线路长度(千米)公路工程用地指标(公顷/千米)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公顷/千米)地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六车道四车道平原区高值8.52587.73176.63393.16082.53482.2930中值8.21227.40046.38433.044152.50482.2331低值7.91257.10076.17132.95202.44492.2031微丘区高值9.39648.41847.33833.30392.56972.3200中值9.04138.06827.06783.11802.53972.2610低值8.71467.74666.82583.02062.48092.2431山岭重丘区高值-9.68707.85443.87993.12192.8438中值-8.87767.33853.57432.92052.6837低值-7.88196.84993.26772.71822.5228注:1、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包括路基、桥函、隧道、交叉、防护、沿线设施等用地面积,不包括辅道、支线、取土坑、弃土场用地。经技术经济论证后必须设置取土坑、弃土场时,近奶关规定予以增加。2、公路建设中,地形的划定按以下原则执行:平原区指地形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3º的地区;微丘区指起伏不大的丘陵,地面自然坡度为3º(不含3º)-20º(含20º),相对高差在200米以内的地区;山岭重丘指地面自然坡度>20º,相对高差为200-1000米的地区。3、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分高、中低三个层次,其适用条件为:平原微丘区—西北干旱地区可采用低值;水网密集地区可采用低值;其他地区采用中值。山岭重丘区—微风化或弱风化基岩地区可采用低值;强风化基岩,第四纪松散地层覆盖厚的地区可采用高值;其他地区采用中值路基标准宽度(米)地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六车道四车道平原微丘区35.0028.0025.5012.008.507.00山岭重丘区-24.5022.508.507.506.50注:风沙、雪害、多年冻土、地震等地区,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位置、防护宽度、抗震措施等,另增用地数量。③水运网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水运网是由航道和港口组合在一起的交通系统。一般分为内河和海运两部分。内河航道网规划的内容有:内河航运量的调查与预测,航道等级与通航里程的发展目标,航道、港口的空间布局与区域划分,航线走向、标准与整治措施等。大河航运负担长途干线运输的任务,即使是中小河流有时航运也能起到大宗廉价地集散物资的作用。天然河流可通过工程措施改善航行条件,开辟航道;人工运河要求航道与运河航运特点相适应。
在平原地区要求实现河网化;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即使河道情况比较复杂,也可根据通航条件和通航要求,分期分段地逐步开发,初期采用较低的通航标准,经过逐渐改善,达到较高标准,亦即“先通后畅”,逐步向河网化过渡。航道的开发必须与水利工程密切结合,确定航道等级时应特别注意航道水深和船闸建筑问题。应妥善处理跨越航道的铁路和公路桥梁,根据通航的要求,使桥梁有一定的净高和跨度。考虑港口的布局时,必须了解区域客、货运的分点源向和流量,在货流规划和航运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港口的分布特点,并划定客货运腹地范围,计算远景客货吞吐量,确定港口规模,并根据其规模大小相应地配置与腹地相联系的交通线路。港口的位置应尽可能地接近经济中心和工矿点。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研究
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特点、区域内港口现状及港口间运输关系和主要货类运输的经济合理性,将全国沿海港口划分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体,强化群体内综合性、大型港口的主体作用,形成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粮食、商品汽车、陆岛滚装和旅客运输等8个运输系统的合理布局:
环渤海地区沿海港口:针对经济腹地是我国的能源基地、粮食基地、基础产业发达、制造业实力雄厚,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正在加速发展中等特点,重点研究沿海港口在煤炭外运,钢铁、石化等基础产业原材料的外贸进口,外向型经济对现代化集装箱运输要求。环渤海地区将以大连、天津、青岛港为区域性中心港口,发展集装箱干线运输;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骅、烟台、青岛、日照等港组成的“三西”煤炭外运通道装船港;大连、唐山、青岛港和营口、秦皇岛、天津、日照等港口大型专业化泊位组成的外贸进口铁矿石接卸转运港;大连、津冀沿海、青岛等港原油接卸基地为中心的外贸进口原油转运港。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腹地为整个长江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证代办与房产租赁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鸡蛋期货交易合作协议6篇
- 2025至2030年中国彩色水泥面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头盔风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版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版橱柜企业品牌重塑与市场拓展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四年度智慧社区建设三方合作项目合同书3篇
- 2025年度大连智能锁信息安全保护合同4篇
- 2025年度仓储物流中心车位租赁及仓储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度小程序游戏开发与发行合同3篇
- 光伏自发自用项目年用电清单和消纳计算表
- 量子计算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的潜力
- 阿里商旅整体差旅解决方案
- 浙江天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
-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
- 第八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中文
- 企业新春茶话会PPT模板
- GB/T 19185-2008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计算方法
- DIC诊治新进展课件
-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