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长桥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论证_第1页
宣城市长桥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论证_第2页
宣城市长桥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论证_第3页
宣城市长桥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论证_第4页
宣城市长桥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论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宣城市长桥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论证

环境影响报告书安徽省环境环境科学研究院2011.11第一章宣城水资源概况

第二章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保护目标要求第三章青弋江(宣城段、芜湖段)取水现状第四章排水现状第五章宣城长桥污水处理厂情况介绍第六章饮用水源保护与管理要求第七章污水处理厂方案比选第八章水环境容量分析第九章污水处理厂综合方案比较第十章推荐方案及建议主要内容第一章宣城水资源概况宣城市境内有青弋江、水阳江、新安江等水系以及南漪湖、固城湖等湖泊。周寒河是青弋江一级支流,在宣州市境内,长31公里,流域面积260平方公里。长桥河区主要水系为青戈江二级支流长桥河,长桥河发源于金坝北部山区,自南向北贯穿整个长桥河,最终流入青戈江,长桥河流域面积112.0平方公里,主流河长23.3km,河道坡度为0.25%。规划的示范园区内除用于农灌的长桥河和北分干渠外无大的地表水系。集中示范园区第二章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保护目标要求根据《安徽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宣城市、芜湖县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情况如表所示:芜湖县按照《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中划分水源保护区有关规定,对县域范围建制镇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一、二级水源保护区。县政府以芜政秘[2009]134号批准了《芜湖县建制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具体情况如表所示:第三章青弋江(宣城段、芜湖段)取水现状

根据现场调查,青弋江宣城段、芜湖县段的饮用水源取水口情况如下表所示:第四章排水现状4.1青弋江宣城段排水现状

经调查,青弋江宣城段除受农业面源污染外,基本无污染源,水质良好。现状使用功能为渔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地表水Ⅲ类。4.2长桥河排水现状

长桥河除受农业面源污染外,基本无污染源,水质良好。经宣城市、芜湖县环保部门调查,长桥河段内无集中式饮用水取水口,现状使用功能是农灌,水质目标为地表水Ⅳ类。4.3周寒河排水现状

周寒河除受农业面源污染外,基本无污染源,水质良好。经宣城市环保部门调查,周寒河段内无集中式饮用水取水口,现状使用功能是农灌,水质目标为地表水Ⅲ类。4.4水阳江排水现状

水阳江玉山段是宣城市的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现状使用功能是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目标为地表水Ⅱ类。同时水阳江宣城市区以下段也承担着宣城市的主要排污功能,宣城市敬亭圩污水处理厂(一期5万吨/日已实施,)、宣州经济开发区规划的污水处理厂(白马湖污水处理厂规划7万吨/日)的排污口均设在水阳江。第五章宣城长桥污水处理厂情况介绍

5.1污水处理厂规模

宣城长桥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处理规模为10万t/d,工程近期(2012年)规模为:25000m3/d;中期(2015年)50000m3/d;远期(2020年)规模为:100000m3/d。

根据示范园区的污水量预测,园区规划期末(2015年)的污水量约50000m3/d,和长桥污水厂的中期规模(2015年)相符。满足示范园区的根据规划中“近期建设项目安排计划”,规模10万t/d的污水处理厂及管网的建设已列入其中,目前污水厂及管网工程已完成可研,预计于20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5.2污水处理排放标准

根据上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处理后的废水水质完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处理后的出水可以部分或全部回用,以减少出水的外排量。第六章饮用水源保护与管理要求

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除遵守本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外,禁止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禁止新建、扩建、改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环境保护区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第七章污水处理厂方案比选综合对宣城市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排水现状相关法律法规等要求等综合分析,宣城市长桥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规划,提出了三个备选方案。方案一:选址位于宣城市寒亭镇管南村方边汪,尾水排入长桥河,于下游6.5公里处进入芜湖县境内,排污口距青弋江约23公里。经调查,排污口长桥河下游芜湖县、宣城市均无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方案二:原选址方案不作变更,尾水排放由长桥河改为周寒河,于下游6.5公里处汇入青弋江,交汇处下游约1公里处为芜湖县罗公水厂取水口。其中出水管道跨越一个高地,污水处理厂现状高程为17米,尾水出水管经过现状最高点地面高程为36米,沿途需增设一座污水出水提升泵站,周寒河出水口地面高程为13.10米,压力排水管1.03公里,重力排水管6.00公里,总排水长度约为7.03公里。方案三:污水处理厂选至团山村(老芜屯路附近),尾水排放经白马河排入水阳江,排污口位于玉山段饮用水源保护区下游约20公里。污水收集主干管经现状地面高程方边汪处为17.0米,需连续提升两次经环城大道至选址处,现状地面高程47米,压力管道排水直线路径约8.50公里,重力管0.70公里,总污水收集管长度为9.20公里,沿途增设两座污水提升泵站。同时需穿越沪渝高速和皖赣铁路,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水阳江,出水管道沿白马河及宣州经济开发区道路敷设,出水管道总长度约为9.68公里。

经济分析由以上分析看出:方案一污水配套工程总造价最低,方案二工程总造价较高,方案三工程总造价最高。

由以上分析看出:方案一污水配套工程总造价最低,方案二工程总造价较高,方案三工程总造价最高。第八章水环境容量分析

各纳污河流的COD和NH3-N的水环境容量如下表所示:

由以上水环境容量分析可知:长桥河水环境容量最小,周寒河次之,水阳江最大。第九章污水处理厂综合方案比较

方案一:污水处理厂距离转移示范区最近,有利于近期污水的收集,但水环境容量最小,容易引起跨界污染,不能满足园区发展要求。长桥河下游红杨镇是芜湖县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县政府芜政秘[2009]192号批准建立长港扬子鳄地方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县政府批准在红杨镇建立和平鹭鸟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因此大量污水排放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方案二污水处理厂距离转移示范区较近,有利于近期污水的收集,距离受纳水体周寒河较远,出水管道敷设最长,途中需穿越现状高地及部分河流,施工管养难度较大。水环境容量不能满足远期的排水要求,且下游青弋江上芜湖县取水口较多,大旱之年容易引起跨界污染。

方案三污水处理厂距离转移示范区较近,有利于近期污水的收集,污水收集主干管最短,投资最少,但须穿越合杭高速,施工建设难度较大;出水管道敷设较长,需穿越现状铁路,施工建设难度较大。污水处理厂位于转移示范区东北方向,不利于远期转移示范区继续向西拓展。第十章推荐方案及建议

根据以上方案各方面综合比较,方案一由于水环境容量的原因,不利于园区的发展,暂不考虑;方案三(团山附近)污水处理厂地势较高,出水管道埋设较长,工程施工难度及费用最高,沿途穿越皖赣铁路及合杭高速施工建设的难度较大,以及不利于转移示范区的远期发展等原因,亦不做考虑;方案二虽有水环境容量不能满足远期的制约因素,但园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建设时序,周寒河尚有中期发展的水容量,考虑项目投资、实施难度及水环境容量分析等综合因素,本次研究推荐方案二为实施方案。现对方案二环境可行性进一步进行模型预测与影响分析。根据水环境评价等级,本次水环境评价选择枯水期作为水环境预测评价的时期,枯水期选择保证率90%情况下进行预测。污水处理厂废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排放时对周寒河下游水质影响如下:排污口下游各断面COD、NH3-N预测值均能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要求。建议

通过预测可以看到:排污口下游各断面NH3-N预测值尽管达标,但已接近限值,由于周寒河的枯水期的水容量较小,规划园区的发展必将给周寒河的水质造成较大的影响,根据调查,长桥污水厂排污口下游约6.5公里处进入芜湖县境内,周寒河入青弋江的交汇口下游1公里处即为芜湖县罗公水厂的取水口,为避免污水的排放带来的较大的水质影响,为确保青弋江下游芜湖县的饮用水安全,建议①长桥污水处理厂尾水进一步进行生态处理,利用区域内水渠实施生态净化,减少污染物排放,在达到50000m3/d规模时,进行污水回用,污水回用率需达到25%,回用于市政用水。污水回用不仅节约水资源,而且是实施污染减排的有效措施。②由于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